【医学PPT课件】急性脑梗死溶栓和血管内治疗

合集下载

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治疗ppt课件

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治疗ppt课件

ECASS(欧洲) ECASS II(欧洲/大洋洲) ATLANTIS
Review of Thrombolysis for AIS
ECASS III
EPITHET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 当脑血流量低于10或12ml/100g/min时, ATP合成终止,离子泵衰竭,脑细胞发生坏 死
4
缺血半暗带:可逆性损害
缺血与时间的关系 时间流逝
起病后1 h
半暗带 核
5
缺血半暗带:动态变化
缺血与时间的关系 时间流逝
起病后3h
半暗带 核
6
缺血半暗带:消失殆尽
缺血与时间的关系 时间流逝
起病后6h
29 29
NINDS卒中治疗基准( benchmarks )
30
• 1.确定患者的病情是否缺血性卒中; 适
2.评估是否需要紧急溶栓治疗;

3. 明确是否存在急性的内科或神经科方面证
的卒中并发症;

4. 推断本次卒中的血管分布区和可能的病忌证
因和病理生理。
31 31
起病时间判定
1.对考虑要溶栓的患者,病史非常重要,尤其是起 病时间; 2.起病时间应以患者最后一次被发现没有症状为准, 所以对睡眠中起病的患者,起病时间应算作没有症 状开始休息时; 3.如果患者有一个较轻的症状随后逐渐加重,起病 时间应从症状首发开始算; 4.如果患者有一次TIA发作但完全缓解,随后又有 第二次发作则起病时间应从新症状出来时开始算。
血压管理
• 溶栓患者血压管理的具体要求 有: • 高血压史者应将血压维持于160~180/ 100~105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及抗栓治疗护理课件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及抗栓治疗护理课件
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及抗栓治疗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急性脑梗死概述 • 溶栓治疗护理 • 抗栓治疗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康复护理与健康教育
01
急性脑梗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 急性病变。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急性脑梗死可分 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 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等。
出血并发症的处理
一旦发生出血并发症,应立即停止溶栓及抗栓治疗,并根据 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局部压迫止血 、手术等。
再梗死的预防与处理
再梗死的预防
再梗死是溶栓及抗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溶栓及抗栓治疗后,应积极控制 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状态,以预防 再梗死的发生。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 化,其他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
病理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或血栓形成 可导致血管阻塞,进而引发急性脑梗 死。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确诊急性脑梗死。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控制血压、血糖、 血脂等危险因素,预防脑 梗死复发。
应急处理
教会患者及家属在出现脑 梗死症状时正确应对,及 时就医。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并发症的预防
在溶栓及抗栓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凝血功 能和出血倾向,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在有出血倾 向或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中使用溶栓及抗栓药物。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PPT课件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PPT课件
• 3、头部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 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 4、18—80岁。 • 5、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编辑版ppt
15
禁忌症
不可用于有高危出血倾向者,如: – 已知出血体质; – 口服抗凝血药,INR大于1.5; – 目前或近期有严重的或危险的出血; – 已知有颅内出血史或疑有颅内出血; – 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处于因动脉瘤而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状态; – 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病史。 – 最近(10天内)曾进行有创的心外按压、分娩或非压力性血管穿刺; – 严重的未得到控制的动脉高血压; – 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包炎; – 急性胰腺炎; – 最近3个月有胃肠溃疡史、食管静脉曲张、动脉瘤或动脉/静脉畸形史; – 出血倾向的肿瘤; – 严重的肝病,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硬变、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
缺血半暗带
血凝块
编辑版ppt
8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处理- 溶栓治疗是建立再灌注的有效治疗手段治疗前源自编辑版ppt治疗后
9
缺血性卒中的处理-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
建立再灌注,挽救处于 半暗带的神经细胞,挽救梗死脑组织
溶栓治疗: 建立再灌注
的有效 药物治疗
手段
脑梗塞
编辑版ppt
10
卒中生存链
卒中生存链 :

• ? 按照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临床上将缺血性卒 中分为:
• ?超早期,为发病的6小时内; • ?早期,为发病的6~72小时内; • ?急性后期,为发病的72小时~1周内; • ?恢复期,发病的一周后。
编辑版ppt
12
对缺血性卒中为何采取溶栓治疗?
• 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理由 : • ?早期恢复供血 • ?缩短缺血损害的时间 • ?缩小梗死体积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疾病。
急性脑梗塞通常在动脉粥样硬化 的基础上发生,与高血压、糖尿
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相关。
急性脑梗塞的常见症状包括偏瘫、 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危
及生命。
溶栓治疗的意义
溶栓治疗是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减轻脑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恢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降低残疾和死亡风险。
过敏反应的观察
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 有无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等 症状。
过敏反应的处理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溶栓 治疗,并进行抗过敏处理,如使用抗 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其他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其他并发症的观察
除了出血和过敏反应外,还应观察患者有无其他并发症,如心脏疾病、肺部感 染等。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通常在发病后6小时内,越早溶栓,治疗效果越好。
溶栓治疗的时机
溶栓治疗的时间选择是急性脑 梗塞治疗的关键,需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判断。
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观察 病情变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症状加重应及时 溶栓。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尽早 进行溶栓治疗,以降低残疾和 死亡风险。
02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护 理要点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定期评估
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病 情和康复进展,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 划。
预防并发症
心理支持
在康复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 复治疗。
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如褥疮、肺部感染等。
家庭康复指导
家庭环境调整
指导患者家属对家庭环境进行适 当调整,如家居布局、卫生条件 等,以方便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

急性脑梗死静脉的溶栓治疗_幻灯片PPT

急性脑梗死静脉的溶栓治疗_幻灯片PPT

4、卒中病症持续至少60min,治疗 前无明显改善。临床病症与晕厥、 癫痫、偏头痛鉴别。 5、脑CT排除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 死,并且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静脉溶栓禁忌症 1、CT检查发现高密度病灶〔出 血〕、急性低密度病灶明显的中线 移位〔堵塞范围大〕、颅内肿瘤、 动静脉畸形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 2、发作性伴有明确癫痫发作。 3、3月内有颅内手术、头部外伤或 卒中史
绝对禁忌症: 1、活动性内出血 2、出血性疾病 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 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 4、凝血功能异常
溶栓中的特殊情况: 1、心源性栓塞不是禁忌症 2、月经期妇女----相对禁忌症 〔天坛医院经历〕 3、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对禁 忌症〔天坛医院经历〕
rt-PA使用方法 国际标准要求: 剂量:0.9mg/kg (最大剂量90mg) 总量的10%推注,1-2min以上推完 余量60分钟滴完 24-48小时内复查头颅CT排除脑出 血。
绝对禁忌症出血、颅 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 4、凝血功能异常
themegallery
绝对禁忌症: 1、活动性内出血 2、出血性疾病 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 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 4、凝血功能异常
绝对禁忌症: 1、活动性内出血 2、出血性疾病 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 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 4、凝血功能异常
绝对禁忌症: 1、活动性内出血 2、出血性疾病 3、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 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 4、凝血功能异常
rt-PA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
诊断流程
1、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2、是否为脑血栓性卒中?行头颅CT及MRI检查 3、卒中严重程度?根据NIHSS量表评分 4、是否进展溶栓治疗?核对适应症和禁忌症 5、病因分型?结合病史、实验室和血管病变等

脑梗塞的血管内治疗ppt课件

脑梗塞的血管内治疗ppt课件

效果相对更好,而出血概率 管内治疗试 脉闭塞导致的
6h MCA I/B
基本一致,但可能由于操 验中,经动脉
24h 后循环卒中III/C 作原因导致溶栓时间延迟, 溶栓治疗起
且有存在介入相关并发症 的作用有限,
的风险。 在不具备取栓条 常作为挽救
件的中心可尝试使用。 性治疗,而不
严重缺血性卒 中有益(I/BR),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Time is Brain
VS
Mismatch is Brain
Time is Brain
Mismatch is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
• 1991年Miles提出 • CBF: Cerebral Blood Flow • CBV: Cerebral Blood volume • TTP: Time to peak • MTT: Mean Transit Time
回收支架血管
内治疗作为一 线治疗。
是主要治疗。
溶栓药物
• 药物:rt-PA,使用量为静脉溶栓1/3,最大不超过
22mg,1mg/min 尿激酶:不超过60万U,1-2万U/min
• 其他血管内治疗,尤其是机械取栓,其时间窗应以发
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计算不超过6h,而动脉溶栓则需 以发病至动脉推注 rt-PA时间计算。
严格筛选后,可使用取栓或联合溶栓 (II/B)
机械取栓(6h内)
2018中国卒中学会(与2018 AHA/ASA一致)
6h内: 年龄≥18岁; 卒中前mRS 0-1分; NIHSS评分≥6分; ASPECTS评分≥6分; 颈内动脉或
MCA M1段闭塞; (I/A)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ppt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ppt

出现下列情况,停止输注:
• 过敏反应,显著得低血压/舌源性肿胀 • 神经功能恶化: ◊ 意识水平下降(GCS眼/运动项评分下降2分) ◊ 病情加重(NIHSS增加>4 ) • ↑ BP >185/110 mmHg 持续存在或伴随神经功能
恶化 • 严重得全身出血 • 胃肠道或腹腔内出血
一般处理
• 24h内绝对卧床 • 用药后24h内不使用抗血小板剂或抗凝药
①HI1:围绕梗塞灶边沿得小出血点
②HI2:在梗塞灶内出血点融合但没有占位效应
③PH1:血肿体积≤30%得梗塞灶,仅有轻度得占位效应
④PH2:致密血肿体积>30%得梗塞区,且有显著得占位效应,或 者在梗塞灶以外任何部位有出血性损伤。CT片上有多于一处得出 血灶,要归为HI2或PH2
HI1:围绕梗塞灶 边沿得小出血点
• 24h内尽量避免中心静脉穿刺与动脉穿刺
• 24h内避免插胃管 • 用药30min内尽量避免插尿管 • 及时控制血压在180/105mmHg以下 • 纤维蛋白原<0、7 g/L,补充血浆 • 发现出血及时处理
病人得监护
• 测血压q15min×2h,其 后q30min×6h, 其后q60min×16h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
超早期静脉应用rtPA得现状及对策
• 指南与实践得差距/溶栓不规范 • 3h/短/获益人群极少/溶栓率极低(1-2%) • 人为时间窗/不符合个体化病理生理状态 • 溶栓再通率低(33-50%)
溶栓不规范
• 规范培训 • 安全监测
溶栓率极低(1-2%)
• 促进公众教育 • 院前快速合理转运 • 院内绿色通道
• 颅内出血 - 出血转化或远隔部位出血
• 脑梗塞复发 • 原发卒中进展 • 癫痫发作 • 低血压 • 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 • 低血糖 • 脑水肿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PPT课件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 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
3
家属指导
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知识指导,使其了解患者的 康复过程和注意事项,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07
总结与展望
智能化护理系统的应用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未来可以建立智能化护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 的病情变化,自动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推广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科、心血管科、影像科等。未来,多学 科协作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治疗服务。
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 的溶栓治疗护理计划,包括溶栓药物的使 用、观察指标、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语言训练、运动 训练、认知训练等。
制定心理支持计划
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心理支持计划,包括心理疏导、认知行 为疗法等。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计划,包括饮食调整、肠内或 肠外营养支持等。
05
静脉溶栓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静脉通道建立与维护
01
02
03
选择合适静脉通道
建立静脉通道时应选择较 粗、较直、弹性好的血管 ,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确 保输液通畅。
妥善固定
静脉通道建立后应妥善固 定,避免患者活动时针头 移位或脱出。
药物选择
目前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rt-PA是首选药物,具有更高的血管 再通率和更低的出血风险;尿激酶则作为备选药物,在无法使用rt-PA时考虑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EVO
Neurology 79 (Suppl 1) September 25, 2012
多模式动脉内血管再通证据
EKOS MERCI Multi- Penumbra SARIS Merci
Solitaire等
病人数,n
14
141
164
125
20
141
基线NIHSS
18
20
19
18
14
18
再通率, %
➢ 计划招募900名患者,以2:1随机分桥接溶栓治疗与标 准治疗组,两组均在卒中3h内接受治疗
基于CT和MRI成像的两种Dragon评分 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准确率大体相当
Neurology. 2012 Feb 7;78(6):427-32 Stroke. 2013 May;44(5):1323-8.
静脉溶栓后症状性出血风险的量化预测
sICH发生率:4.8%
Stroke. 2012, Sep;43:2293-9
静脉溶栓的最新进展(2012-2013)
Latest Progres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ST-3研究结果公布,挑战现有时窗和年龄限制 对轻度或快速改善的卒中患者的溶栓态度转变 对溶栓效果/症状性出血的量化风险评估 对“时间就是大脑”这一概念的再度强调
--
20.5
2013 AHA/ASA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指南》
血管内治疗
Ⅰ/C
动脉溶栓需在有资质和经验的卒中中心进行
Ⅰ/A
支架取栓器(Solitaire/Trevo)疗效优于螺 旋取栓器(Merci)
Ⅱa/B 单用机械取栓或与药物溶栓联用是合理的
Ⅱb/B 有静脉溶栓禁忌证患者,使用动脉溶栓或机械 取栓是合理的选择
轻度或快速改善的卒中患者,在适当选择 后可考虑予静脉溶栓
伴大动脉闭塞的轻度或快速改善型 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的比例达到38%
Qualified for intravenous rTPA with considerable examination within 3-4.5h
静脉溶栓患者预后量化预测-Dragon评分
Stroke. 2012 Nov;43(11):2992-7
静脉溶栓存在的问题
➢ 适合溶栓患者仍然较少 ➢ 患者整体获益不高 ➢ 大血管闭塞再通率低
J Intern Med. 2010;267:209-19.
IVT总结
20年历史,效果肯定 证据充分,获益偏低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内治疗
➢ 急性期动脉溶栓 ➢ 多模式动脉内机械血管再通 ➢ 其他血管内辅助治疗方式
EPITHET
IST-3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5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2 2013
美国FDA批准
STARS(美国)
加拿大批准 德国批准 全欧洲EMEA批准
TAAIS(澳洲)
SITS-ISTR SITS-MOST(欧盟) CASES(加拿大)
急性期动脉溶栓证据
➢ 动脉溶栓可提高再通率,改善预后。sICH增加,
但不增加死亡率
Stroke. 2010;41:932-937
多模式动脉内机械血管再通
➢ 微导丝、微导管碎栓 ➢ 栓子切除 ➢ 吸栓装置 ➢ 球囊成型和支架 ➢ 支架样取栓器
几种常用血管内再通器械
Hale Waihona Puke 支架样取栓器械Solitaire
57
48
68
82
100
86
➢ sICH, % 再通1率4 明显7.8 提高9和.8 尽早11.2再通非5 常重-要-
➢ asICH, % 出现-血- 管再27.7通与3临0.5 床转16.8归不匹10 配现-象-
3月良好转归, % 43
27.7
36
25
45
55
3月死亡率, %
36
43.5
34
32.8
时间的重要性
➢ 近期一项58353例静脉溶栓患者的回顾性队 列研究提示: 在4.5h时间窗内,发病到治 疗的时间(OTT)每降低15分钟,在院死亡 率降低4%,症状性出血风险降低4%,步行 离院率增加3%
JAMA. 2013 Jun 19;309(23):2480-8
➢ 时间窗延长会降低医生和患者的时间紧迫感, 导致OTT延误,如果OTT延误因此超过8分 钟,就会抵消群体获益
IST-3研究对现有指南的时窗和年龄限制 提出挑战
治疗时间窗延长至6h后
短期(7天)的神经功能恶化以及死亡率显著增加
中长期(6,18个月)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中长期(6,18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80岁以上患者获益并未降低
Lancet. 2012 Jun 23;379(9834):2352-63 Lancet neurology. 2013 in press
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策略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循证之路
Evidence-based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NINDS(美国)
Pool analysis of NINDS/
Updated pool analysis
ECASS/ATLANTIS ECASS III
ECASS II(欧洲/大洋洲) ATLANTIS
相对禁忌症、围手术期管理和疗效评估
2013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新挑战
New Challenges of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2013)
➢ IMS-III
➢ SYNTHESIS Expansion
➢ MR-RESCUE
2013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的新挑战
IMS-III
希望~失望~桥接治疗?
急性期动脉溶栓的优势
➢ 增加血栓局部药物浓度 ➢ 同时实施导丝或导管碎栓 ➢ 透视下确认血管再通 ➢ 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器械
取栓等) ➢ 再通率高于静脉溶栓
Neurology. 2012 Sep 25;79(13 Suppl 1):S119-25
Stroke. 2009, 40(7):2611-2
Stroke. 2013. 44(3): 870-947
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 血管介入协作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
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1. 动脉溶栓、动-静脉桥接 2. 机械取栓、碎栓 3. 急性期颅内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 4. 急性期颅外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 5.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适应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