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爱华松下耳塞各型号介绍
SONY爱华松下耳塞各型号介绍

SONY,爱华,松下耳塞各型号介绍耳塞伴随随身听的出现发展至今,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从优秀的钕磁铁的应用,到巧妙的谐振导管的应用,甚至极其昂贵的生物纤维振膜都使用在了耳塞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广大随身听爱好者的乐事。
但是,随身听使用者多数为学生,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尚浅,对耳塞的某些认识或多或少的存在某些误区。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希望澄清这些误区,让本文的读者可以在选购自己的耳塞时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首先,我认为在目前的主流耳塞中(当然不算那些静电耳塞和售价数千元以上的超级耳塞),以索尼产品最为丰富,其次为爱华,松下产品不多,好东西更少,但不是说没有,下文会提到。
另外如夏普、建伍等多为索尼的OEM产品,JVC有好耳塞,如BE系列等,但不对中国销售,讨论自然在索尼、爱华、松下这三种品牌的范围内。
在我想得起来的耳塞中,最差的应属索尼的MDR-E801以及爱华目前多数机型所配耳塞、松下最普通配机耳塞等;最好的如索尼MDR-E888、MDR -E742、MDR-E484及爱华HP-D9,后者现在是难觅芳踪,HP-D1也少见,还有不少爱华以前鼎盛时期在最好的随身听上所配的如J8、J9等。
即使最差的和最好的相比,恐怕其差别也比不上只差一个级别的HI-FI产品之间的差距。
在HI-FI中风格繁多,个性迥异,针对音乐类型而设计的产品屡见不鲜,而对于耳塞产品,我敢下这样一个论断:没有资格讨论对于音乐种类的适用性。
我几乎听遍所有主流耳塞,各种玩法,各种音乐,反复比较,得出结论:主流耳塞中声音好的,播什么音乐都好听,声音差的,播什么都令人掩耳。
不能否认,在种类也不能算少的耳塞中,音色的差异是存在的,总的来说,索尼耳塞较为中性,爱华较注重低频的厚度,松下耳塞较注重高端的清晰。
但是,换个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把公认最好的耳塞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相似,整体平衡,细节丰富,音色都偏中性,稍有冷暖之分,高频细致、开扬,泛音和细节清晰,低频有力度,有量感,中频甜美。
SONY耳塞王朝大阅兵

SONY⽿塞王朝⼤阅兵1982年,SONY推出了其⽿塞产品的开⼭之作,MDR-E252,时⾄今⽇20余载,建⽴了⽆⼈能⽐的⽿塞王朝,型号多得让⼈眼花缭乱,其中当然不乏为⼈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虽然SONY如今的⽿塞造诣已不如从前,但是SONY的⽿塞⽂化着实影响了不少⼈,不论是以前2系列,4系列,5系列,还是现在的9系列,EX系列,SONY都在继续书写着⽿塞的历史。
在随⾝听⽿塞产品的发展历史上,能够与SONY⽿塞数量和质量相媲美的品牌⼏乎没有,其⽿塞产品型号通常以MDR-E开头,MDR是SONY⽿机产品通⽤型号字头,E则代表EARPHONE(但是也有另外,⽐如MDR-B114,NC系列,ED系列)。
MDR-E后⾯仅跟三位数字,第⼀个如果是数字的话则⼤致代表⽿塞出⼚年代的早晚,2为最早,9为最新;第⼆位数字则代表该型号⽿塞产品体系中的地位,越⼤越⾼档(但是并⾮绝对,⽐如MDR-E757);最后⼀个字母若与第⼀个相同表明这款⽿塞为主流⽿塞,若不相同则属于旁系⽿塞。
另外还有其他⽐如ED,EX,NC系列等等众多⽿塞,鉴于⾄今没有见到⼀篇⽐较全⾯的对全线产品介绍的⽂章,笔者就对SONY的⽿塞产品做⼀次⽐较全⾯的介绍......2系列MDR-E212/214/215/222:⽇本制造,2系列最低端型号,造型结构和声⾳风格⼤同⼩异,13.5MM单元,21*和222的区别仅仅在于线材⽅⾯,21*使⽤廉价单股线,222则采⽤成本较⾼的双股线,⽽215则是212的防⽔版,214则是早期⼀些内藏⽿塞机器的配机⽿塞(⽐如1987年2⽉发售的WM-51),由于线材的关系,222会⽐21*略好⼀些,这⼏款⽿塞价格⽐较便宜,尤其是215,现在常常能见到。
虽然价格低廉,但是表现却很不错,属于廉价却不低档的⽿塞,中⾼频出⾊清亮,声场⾮常⼴,凝听⼈声更会让您体会到这⼏款⽿塞的超值之处,但是从21*/222开始到如今的930,⼏乎所有使⽤⼩⼝径单元的⽿塞都有⼀个缺点,低频不强,⽋缺量感。
爱华AIWA磁带随身听年鉴

ﻫ收放:TX,RX,T,RL,TA。RX是收方的轻触电控机器收音是数字,属高档机器,T是机械铁机器比较老,TX是一般带数字收音机,RL非常老,而且是超博的电控机器,但是收音是机械的,TA是非常抵挡的收方ﻫ收录放:JX,J,JL,JS,EX(只有个EX50,EX3000都是针对日本的纪念)。JX是收录放的轻触电控机器收音一般是数字,也少的是机械的,但是都不能看到磁带,J是机械铁机心,JS是J的接班,但是只有厚机器,JL也非常老,收音机械,轻触电控,能看到带子。
1983年推出HS-P5。是一款很顶级的机器,当时世界上最轻最小的磁带随身听,使用两节7号电池。具有真实且华丽的强大解析力和浑厚有味妙不可言的音色能够轻易打败同时期的所有SONYWALKMAN。几乎是那时甚至后来的大部分机型所无法比拟的梦幻机型。
1985年推出HS-R8。其线控跟耳塞是分开设计的。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线控的随身听。
1991年推出HS-JX707/70。107.5×77×23.3mm。155g。10mw。2V。使用HX磁头,3段BBE,2段DSL,DOLBY BNR,全功能线控,10分钟快速充电,三方式自动反转,磁带选择器,防滚机构,12小时播放。声音清爽干脆,犹如少女细语般清秀。是爱华经典机型。
松下 真无线立体声入耳式耳机 RZ-C105W 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真无线立体声入耳式耳机型号RZ-C105W感谢您购买本产品。
请在使用前阅读操作使用说明书,并将说明书妥善保管,以备安全注意事项■警告!为减少发生火灾、触电或产品损坏的风险。
• 请勿将耳机暴露在雨水、潮湿、滴水或溅水环境中。
• 请勿在产品上放置明火源,如点燃的蜡烛。
• 使用推荐的附件。
• 请勿拆下盖子。
• 请勿自己修理耳机,请联系售后人员提供服务。
■避免在下列情况下使用• 高温或极端低温下使用、储存或运输。
• 将电池放置火中或热烤箱,或机械破碎或切割电池,会导致爆炸。
• 极高温或者极低的气压,可能导致爆炸,或易燃液体或气体会导致 产品表面收缩。
• 避免在热源附近使用或放置在热源附近。
• 为了安全起见,在比如铁路交叉口,以及建筑工地等需要听到周围 环境声音的,使用耳机时请勿使用过大音量。
• 让产品远离易受磁场影响的东西。
像时钟这样的设备可能无法正常 工作。
• 请注意,此装置(耳机)可能会在充电时或充电后发烫。
根据你的 体质和健康状况,如果耳机刚从充电盒中拿出来,仍然很烫,可能 会引发不良反应,如皮肤发红、瘙痒和皮疹。
■电池• 请勿加热或暴露于火焰中。
• 请勿将电池长时间放在阳光直射且关闭车门及车窗的汽车中。
• 禁止拆解、撞击、挤压或投入火中。
• 若出现严重鼓胀,请勿继续使用。
• 请勿置于高温环境中。
• 电池浸水后禁止使用。
■耳机/耳帽• 耳机适合在温和气候和热带气候地区使用。
• 使用后,请将耳机和耳帽放在充电盒内并关盖,放置在儿童和宠 物够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其吞咽。
• 耳帽要安装牢固,如果它们掉下来后被留在耳朵里,可能会造成 受伤或疼痛。
■过敏• 如果耳机或任何其他部件直接接触您的皮肤并使您感到不适,请 停止使用。
• 持续的使用可能会引起皮疹或其他过敏反应。
■使用耳机收听的注意事项• 耳机的声压过大会导致听力下降。
• 听力专家建议不要持续长时间地以大音量使用耳机。
• 如果你出现耳鸣请减降低音量或停止使用。
随身听、HIFI耳机选购完全指南

随身听、HIFI耳机选购完全指南在选购耳塞、耳机时要注意:不同的品牌基本上都有其鲜明的声音特色,并不能单纯地说谁比谁好。
例如:如果你喜欢奥地利AKG的声音特色而讨厌日本SONY,那么即使是后者1000元的耳塞/耳机产品与前者500元的产品相比较,你也会选择AKG的。
很简单的一个挑选方法便是看耳机品牌的所属国家。
因为这种音频产品的声音特色在产品设计阶段都是由工程师仔细调教,音乐/音响艺术作为人文文化的一个重要枝干,是由具体民族文化特质决定。
——所以我们就看到:德国森海赛尔耳机的理性、严谨而堂皇大气风格,在卡拉扬指挥的交响乐中可以充分体验;维也纳AKG耳机的唯美蕴涵平淡而包容广阔;美国高斯的热烈奔放、充满自由气息;日本SONY/铁三角的冷色偏狭而细致……你喜欢哪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风格呢?——便挑选那个国家的耳机品牌吧!(很遗憾中国的耳机产品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特色)大家看过《音乐之声》的电影吗?我是深深被那唯美的风景和人文气质所感动,因而选择了维也纳的AKG耳机;森海赛尔和高斯的耳机也很常用,希望自己能多一些德国式的理性、严谨,以及欣赏美国的自由气息,当然我并不喜欢日系音频设备的声音风格。
一、随身听耳机选购指南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在随身听上使用的耳机应该称作耳塞,虽然它也是耳机的一个种类,但是还是应该按照使用方式划分为头戴式、耳塞式和挂耳式。
既然很多朋友都将他们笼统称为耳机,所以我想在这篇耳机选购完全指南里就把它们统称起来,全面的给朋友们做个介绍。
如何选购配用随身听的耳机恐怕是很多刚刚买了随身听但是又知道原配的耳塞水平有限,或者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已经不满意原配耳塞的音色、音质,但是又不了解其他产品特点的朋友们最最关心的问题,常常在BBS耳塞耳机版面看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询问某某某耳塞耳机好不好?其实这样子的问题挺不好回答的,因为根据每个人的机器声音不同和个人听音乐的喜好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sony md型号大全,查询必备

系列
SONY MD编年史。
型号、发布时 间
特点
1 初创 2 初创
MZ-1 11/1992
MD的“开天之作”,砖头般的外形体积和重量,没有配 备线控。但是MZ-1的光纤、音频输入和使用方式确实和 今天完全相同。MZ-1的音质还不算很好,和CD相比要干 涩很多,不过它已经具备了10秒钟的防震功能。电池充 电七八个小时却只能播放一小时。MZ-2P作为第一部单 放MD随身听,播放时间1.25小时,拥有10秒防震,就是 MZ1的单放版。
信息也很全面。一键弹出式设计,曲目编辑库,数字录
音音量调节,数字同步录音,耳机,线性同口输出。
MZ-R90还具备曲目名称的编辑功能,同时可以通过光纤
从支持CD-TEXT功能的Sony CD播放机复制曲目名称。镁
MZ-E90
R90的单放机种,当时世界最小,及最长播放时间MD
10/1999
(56小时)
30 经典
10秒防震,终于出现了带背光的液晶线控用于MD上。
基本上完全同R30,连维修说明书都是基本一样(R35的 维修说明书上面说直接参考R30,仅换了一些部件)。
21 经典
MZ-R55 10/1998
22 经典 23 经典
MZ-E33 10/1998
MZ-E55 10/1998
有历史意义的产品,当时最小最轻量的录放机,它只有 R50 75% 的体积,背光线控可以显示9个字符(原来是6 个),可以通过棒型线控编辑MD碟片,麦克风敏感度调 节,首次使用了镍氢口香糖电池。
1/2000
线遥控器来实现对MD的操作。87.0x22.0x76.0 mm,
使用AA电池,不能充电,无外接电池盒。无背光的液晶
MZ-E60 2/2000 线控。虽然功能很废,却是将来E6XX可爱系的开山鼻祖
(3)纪念消失的王者!爱华V99耳塞图赏

(3)纪念消失的王者!爱华V99⽿塞图赏各⼤品牌的顶级⽿塞SONY的是484 ,282AIWA的是V99松下的是HV100还有ER41. MDR-E4842. MDR-E2823. MDR-E2624. MDR-E5755. MDR-E8886. HV1007. HV708. HV809. V9910. D911. J9SONY:MDR e282 / e484 / e575 / e747 / e888AIWA HP v9 / V99 / D9 / J9 / V743~~Panasonic / Technics RP hv80 / hv100JVC / Victor HA205 / FA305V9 282是⼀个年代的TECHNICS(松下的欧洲版本) HV100 HV80 HV70,很少,当初刚⼀上市,就不产了,因为作为随⾝听推不好575和V99也都是配⽿塞,前者是索尼机皇DD9的,后者是爱华机王JX2000的,尤其是后者,都极为难得好像,所有的顶级⽿塞⾼⾳都好,⽽且都适合⼥声hv100/hv70/484/282/A8属于中⾳⽿塞,都是⾳⾊⽐较华丽的东西这类⽿塞适合于带有⼈声尤其是⼥声的⾳乐类型~~尤其是hv100,各项⽔平都很出⾊,⽆论是声场,⼈声,⾳染;hv70是100的简化版,总体的听感⽐较接近100,但是少了那种⾼贵的⾳染;484优点在于⼥声,声⾳亮丽⽽且聚焦很好;282的优点是声场较为开阔,声⾳柔和舒适;⾄于A8我就不多说了。
V99(V88)/888/CM5属于⼀类,应该也算是中⾳⽿塞,但是跟前⼀类相反,⾳染不算重,听⼈声有点⽑刺,但是在乐器上⾯有很好的表现。
V99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声场开阔声⾳清丽,尤为难得的是其低⾳的细节表现也很好,传说新⼀代的ATH CM7也跟V99⽔平⼀样(甚⾄超越),888得不多说了,CM5个⼈未曾长听,但感觉跟888⽐较相近~~575/743则是另⼀类,少见的暖⾳型⾼档⽿塞,575的优点在于⾼⾳和低⾳都⽐较刺激,但是中⾳有所削弱;相对⽽⾔743的表现⽐较平凡⼀点了,但是743的声场倒是不错~D9/hv80(hv600)/868⼜是⼀类,属于极端⾼⾳的⽿塞,声场不平衡,听⼈声是⽐较痛苦的,⽽且极为难推。
1992—2000年AIWA耳塞全记录

1992—2000年AIWA耳塞全记录1992——2000年AIWA耳塞全记录AIWA随身听能与SONY一争高低,并在90年代初期几乎占领了整个市场,固然与那一时期AIWA机器的优秀品质分不开,但AIWA耳机的出色表现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说“耳机是一台随身听的灵魂”是决不过分的,而且这句话用在AIWA身上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以下就是1992年以来的AIWA 耳塞简介(耳塞的排序不单纯依照型号的高低,而是将同一系列的型号排在一起,使大家一看到代表型号就能知道那一系列耳塞的大致情况,代表型号也不一定是该系列的最高型号):一. J系列:本系列是AIWA最高档的垂直入耳式耳塞,款款都是AIWA耳塞中的精华。
1、HP-J9 全新设计垂直式入耳,低音笛管式耳机,完美配合耳道加强深厚有力的低音,颈项型无氧铜软线,24K镀金立体声小型插头,15毫米薄形振膜,耳机卷线盒。
频率响应8HZ-25KHZ,阻抗16欧姆,音量感105DB/毫瓦,净重5 克(不含线),92-95年出品。
2、HP-J8 垂直式入耳,U型低音笛管耳机,表现深厚的低音响应,颈项型无氧铜软线,耳机线上附音量控制,24K镀金立体声小型插头,耳机卷线盒。
频率响应8HZ-25KHZ,阻抗16欧姆,音量感105DB/毫瓦,净重5克(不含线),92-95 年出品。
3、HP-J7 垂直式入耳,U型低音笛管耳机,表现深厚的低音响应,颈项型无氧铜软线, 24K镀金立体声小型插头,耳机卷线盒。
频率响应8HZ-25KHZ,阻抗16欧姆,音量感105DB/毫瓦,净重6克(不含线),92-94年出品。
其中,J8和J7为同系列产品。
二. D 系列:D 系列是AIWA的顶级耳塞,仅有的两款就充分说明了D系列在AIWA耳塞产品线中的极品地位,旗舰型号D9更是被誉为AIWA耳塞中的王者。
1、HP-D9 60毫米U型低音笛管耳机,表现深厚的低音响应,4U薄型非晶质振膜,软式耳塞,线性晶体无氧铜软线,强力SA-CO驱动磁铁,24K镀金立体声接头,耳机卷线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NY,爱华,松下耳塞各型号介绍耳塞伴随随身听的出现发展至今,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从优秀的钕磁铁的应用,到巧妙的谐振导管的应用,甚至极其昂贵的生物纤维振膜都使用在了耳塞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广大随身听爱好者的乐事。
但是,随身听使用者多数为学生,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尚浅,对耳塞的某些认识或多或少的存在某些误区。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希望澄清这些误区,让本文的读者可以在选购自己的耳塞时有一个清醒的头脑。
首先,我认为在目前的主流耳塞中(当然不算那些静电耳塞和售价数千元以上的超级耳塞),以索尼产品最为丰富,其次为爱华,松下产品不多,好东西更少,但不是说没有,下文会提到。
另外如夏普、建伍等多为索尼的OEM产品,JVC有好耳塞,如BE系列等,但不对中国销售,讨论自然在索尼、爱华、松下这三种品牌的范围内。
在我想得起来的耳塞中,最差的应属索尼的MDR-E801以及爱华目前多数机型所配耳塞、松下最普通配机耳塞等;最好的如索尼MDR-E888、MDR -E742、MDR-E484及爱华HP-D9,后者现在是难觅芳踪,HP-D1也少见,还有不少爱华以前鼎盛时期在最好的随身听上所配的如J8、J9等。
即使最差的和最好的相比,恐怕其差别也比不上只差一个级别的HI-FI产品之间的差距。
在HI-FI中风格繁多,个性迥异,针对音乐类型而设计的产品屡见不鲜,而对于耳塞产品,我敢下这样一个论断:没有资格讨论对于音乐种类的适用性。
我几乎听遍所有主流耳塞,各种玩法,各种音乐,反复比较,得出结论:主流耳塞中声音好的,播什么音乐都好听,声音差的,播什么都令人掩耳。
不能否认,在种类也不能算少的耳塞中,音色的差异是存在的,总的来说,索尼耳塞较为中性,爱华较注重低频的厚度,松下耳塞较注重高端的清晰。
但是,换个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把公认最好的耳塞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相似,整体平衡,细节丰富,音色都偏中性,稍有冷暖之分,高频细致、开扬,泛音和细节清晰,低频有力度,有量感,中频甜美。
而中等水平的耳塞,由于成本的限制,不得不作出某些妥协,但到了这个水平的耳塞,只要不是贫困地区,其售价对于大多数人包括学生都可以算是很便宜了,在随身听玩家中对音质稍有追求,必定在最好的耳塞中作出选择。
由此可见,作出某些耳塞适合某种音乐的论断是没有意义的,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主观臆断。
第二个想谈的问题是耳塞的好坏和售价的关系。
我想这是个许多人很想搞清楚但又很茫然的问题。
目前的主流耳塞就数量而言不算少,也不能算太多,索尼占了约百来种,爱华几十种,松下最少,要一个一个来分析也不难,但也不必。
说说主流中的主流就够了。
最廉价从三、四十元起,到最贵的三、四百,个别达到五百以上,如果完全以价钱作为耳塞等级的划分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这个价格范围内,既有音质公认一流的耳塞只售百来元不到的好事,也有表现差强人意的却卖到二、三百的怪事。
总之,这是一个只能依靠耳朵来判断的世界,相信自己的耳朵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耳塞。
最后,我想尽自己的经验,把主流中的主流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
重申一下,最后还是要耳朵收货。
我想借用一下《WHAT HI FI》中的五星制评分标准,星级是笔者综合评定的,而入榜的都是真正值得拥有的。
一索尼☆☆☆☆☆MDR-E888、MDR-E848、MDR-E741、MDR-E742☆☆☆☆MDR-E868、MDR-EX70、MDR-B114☆☆☆MDR-E838、MDR-E821五星说明:888以其公认的最好音质当之无愧拿到五星,在正确使用海绵套的情况下888的声音几乎无可挑剔,888可以当作是民用耳塞的最高标准,848和888为上下级产品,一对好的海绵套可以使848佩戴舒适,而且可以发挥出848醇厚而又清晰的声音,但是在高频处稍嫌暗了一点,性价比很好;741作为超高性价比的代表之作拿到五星,741是索尼的长青树,直到停产了还是有大批爱好者趋之若鹜,探索各版本的差别。
处在最佳状态的741可以提供非常平衡的声音和弹性十足的低频,741作为一款有传奇色彩的老型号,可以代表早期索尼耳塞的声音,灵敏度极高,主观听感比标称灵敏度108DB的888还要高,令人吃惊。
由于灵敏度的优势,细节再现的确非常出色,中频活生感十足,低频量感很好,唯一的缺点是下潜不够,不够凝聚,如果碰上大量低频可能会出现浑浊的现象,性价比也很出色,五星当之无愧。
五星补充:因为MDR-E484和MAR-E575现在极为难寻而忍痛割爱,484作为888出现以前的王者,我个人认为888未能撼动其地位。
而另外的一些老耳塞如565,454等声音都不能令人满意。
而在索尼最好的磁带机DD9上所配的耳塞MDR-E575只有从图片上一睹芳容了。
四星说明:868为848的上级型号,却列四星级,主要因为其在平衡度方面有所失误,声音偏薄,不耐听,而且灵敏度与所标指标不符。
用过的人几乎都反映音量偏低,但只要搭配得好,868的表现还是稳居第一集团的,在频响延伸、细节、平衡度等方面能与之匹敌的耳塞还是不在多数的。
EX70就其形式为模仿最好的动圈式耳塞EYMOPITE、ER4P而采用橡胶垫将耳道与外界隔离,可获得极高灵敏度和很好的低频表现。
这种模仿是日本人最擅长的手段之一,但这次他们做得不甚完美。
由于这样的外形设计会大幅提升低频表现,相对的中高频必然就显得干涩。
当然,索尼肯定会考虑到这个问题,70的高频被人为提升,而中频基本没有改动,否则不是提高灵敏度了吗。
虽然70的单元为特制品,磁铁的单元磁通量极高,但直径实在是太小,中频很薄,而70的两端被提升后,整体听感就变得很奇怪,高频极现代,极硬朗,中高频染色严重,要不是单元质素过硬,早沦落到了尖锐刺耳的地步。
如果70用家听了Naim Audio Nait2推KEF LS3/5A 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我可不敢担保。
但也有不少人偏好这种声音,毕竟这是一款随身听耳塞而已,售价偏高,列入四星。
114值得一提,可能许多人都没听说过,但当你知道夏普、建伍等随身听的配机耳塞的原型就是它时,你肯定会觉得很熟悉吧。
但要提醒的是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我要向MDR-B114致敬,为他那毫无渲染的声音,虽然用在随身听上没有音染未必是件好事。
在114上,你听不到浑厚的低频,听不到甜美的人声,听不到柔顺的高频,一切都像水一样透明,没有夸张更没有压缩,快速、干净的低频让人认识到那些所谓“好耳塞”对声音的污染有多大。
严谨的高频俨然一副监听耳塞的样子,甚至会有人嫌其高频太薄,能推好114的机子不多,理应列入五星级,但考虑到其稀有程度,降到四星级,不作最高推荐。
三星说明:838首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漂亮,不管是银色的那款还是蓝色的那款,都令人倾心,虽然838在配机耳塞中可以列入第一集团,但相对于其声音表现其售价稍高,性价比不佳,列入三星。
如果你既要求耳塞成为你外表的一个亮点,又要耳塞有够好的声音,那838会是一个好选择。
821的性价比较838稍好,以较小的单元获得较好的声音表现,低频较有活力,整体感觉也较平衡,可以考虑选择,列入三星。
索尼补充一:许多人都觉得奇怪,怎么“猪嘴系列”一个都没上0这正是我要补充的,MDR-E136(132)、E238、E268中,136作为索尼一款配机耳塞,单元质素欠佳,用猪嘴强行提升低频量感,本来声底就偏干,“改进”后低频浑浊,有时候连“浑浊”都“浑浊”不起来,有气无力,高频更暗,人声粗糙,为人所不齿,E238、E268的单元不错,但去掉猪嘴换普通封圈感觉更好,个人认为猪嘴实在是画蛇添足,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系列对于听力的损伤,除了EX70外居同行榜首,这种产品早晚会销声匿迹,淘汰出局。
综合考虑,三款不予星级,也算是对日本人不负责任、居心叵测的抗议吧。
索尼补充二:索尼在销往欧美的机子上配的MDR-A34看上去不是耳塞,但其单元还是耳塞的单元,只不过是换了个思路,做成头戴耳机的样子。
首先,34的外形很酷,戴着它上街绝对不会给你丢脸,其次,34由于单元放置位置特殊,封闭耳道的效果很好,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34的低频下潜很好,量感和质感都令人满意。
另外,A34高频的延展稍嫌不够,但其泛音却极为出色,细节的表现也有一手,这里的细节不光是高频的细节,还包括中频和低频的细节,总之,这是一款很有特色的“耳塞”,不得不说。
741分为3等:1、普通配机银面,音质一般;2、黑面短线741MP,音质稍好;3、银面短线741MP,音质最好;MP是针头的,SP是直头的,没听说过直头的741SP。
在下对银面741MP的评价为:优点:音质温暖柔和,平衡性好,细节不错;缺点(和极品耳塞比,比如888):音场窄一点,分析力算不上最好。
741为索尼最早期的高级耳机,与爱华金银耳机属一代产品。
音色为典型的分析力见长的耳机,中高低音有很高的解析力和清晰度,听流行乐比较过瘾,听交响乐亦有很高的水平。
经典的机器,都配搭了741耳机,741也是SONY产量最多的耳机,没有人敢说:我没听过741吧?(第二是805)总体感觉,那个成本并不大的橡胶包敷的确很有用,拿下来,7 41的音质就和805一样也没什么差别,也许在高音上更加明亮一点。
有了橡胶包敷以后,中音更加滋润,低频也很强大。
她的人体工学流线型造型很适合耳朵戴入,后导管采取扩张式拉瓦尔喷管的造型。
气流收缩后再突然扩张,容易产出冲击感强的低音。
尤其是7 41的长扩张段。
741有三种版本:带有金边的,银白色金属保护网和黑色穿孔保护网的。
银白色的要早一些,黑色穿孔的一般都是长线的,就音质来看,金边的那款非常好!形状也和现在的不大一样,后两者要差许多,尤其是现在的741,基本是没有原产的,大多是台湾产的收音机拆下的。
741如果在专卖店里,lp卖110,sp卖160,在741流行的那个时代,长线lp的进价无论如何不会低于60元,所以标的110的价,你最低只能砍到70元。
当然741的版本繁多,我指的是带银面的那种。
mdr-472这个耳塞可以说是索尼的经典配机耳机了!MDR-E472相信大家都是听说过,真正可以见到的人应该不多吧?(不要告诉我你们都看见过!)说到这个耳机我还是有些生气呢。
因为现在在我手上的一条E472已经报废了一个耳朵。
很早以前(大概3年以前),我在同学手中看到这个耳机,听到了这个耳机的效果。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她简直就是完美极了!于是前些天,我想用ED238和同学交换,我同学答应了,于是我把ED238给了他,他用来配松下SX500,效果不错的。
拿到了E472当然要先对比一下,看看E472在什么档次。
MDR-E472的声音总的来说比较偏冷。
中频好是她的特点。
我用的是E838MP和E472相对比的。
感觉非常好,E472的声音不在E838之下。
相比E838虽然低音没有E838那样多量感,不过没有E838的低音那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