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岩溶发育地区
2023年-2024年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3年-2024年一级造价师之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关于定额与清单计价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9年回忆版]A.清单与定额用途不同B.清单与定额章节划分完全一致C.清单与定额计算口径不同D.清单与定额工程量计算覆盖的范围不一致【答案】 B2、关于桥梁桩基础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桩的受力条件分为支撑桩和摩擦桩B.按施工方法分为钻(挖)孔灌注桩和沉入桩C.按桩轴方向分为竖直桩、单向斜桩和多向斜桩D.按材料分为木桩、粒料桩、钢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答案】 D3、在()以上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隧道,宜单独设置存放专用消防器材等的洞室。
A.250mB.500mC.600mD.750m【答案】 B4、下列关于钢筋工程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A.钢筋外表有严重锈蚀时不得使用B.轴心受拉构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C.钢筋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D.预制成的钢筋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答案】 C5、隧道的横断面中,三、四级公路的建筑限界高度为()m。
A.4.5B.5.0C.12D.11【答案】 A6、下列关于岩溶发育地区修筑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方向宜与岩层构造线方向垂直或斜交B.路线应尽量避开河流附近C.桥位不宜选在难溶岩层分布区D.隧道位置应避开漏斗.落水洞和大溶洞【答案】 C7、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
A.5cmB.10cmC.15cmD.20cm【答案】 B8、(2019年真题)施工企业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属于()。
A.建设单位管理费B.专项费用C.企业管理费D.增值税【答案】 C9、洞顶不填土,适用于低路堤或浅沟渠的涵洞称为()。
A.砖涵石涵B.石涵C.暗涵D.明涵【答案】 D10、在沥青路面材料中,下列属于粗集料的是()。
A.天然砂B.石屑C.机制砂D.矿渣【答案】 D11、根据公路监控系统的设置宗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路监控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的是()。
《岩溶发育地区》课件

石灰岩是碳酸 盐岩的一种, 主要由碳酸钙
组成
石灰岩的形成 沉积阶段:海 过程包括沉积、 洋生物的骨骼、 压实、胶结和 贝壳等碳酸钙
成岩等阶段 物质在海底沉 积
压实阶段:沉 积物受到压力 和温度作用, 逐渐变成坚硬
的岩石
胶结阶段:碳 酸钙物质与海 水中的钙离子 结合,形成碳
酸钙胶结物
成岩阶段:碳 酸钙胶结物逐 渐变成坚硬的 岩石,形成石
发展趋势:岩溶研究将更加注重多 学科交叉,如地质、水文、环境等
发展趋势:岩溶研究将更加注重应 用,如地下水开发、地质灾害防治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挑战: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需 要加强保护与修复
挑战: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需 要加强监测与预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洞穴探险:吸引游客进行洞穴探险,体验神秘和刺激 洞穴景观:开发洞穴内的奇特景观,如钟乳石、石笋等 洞穴文化:挖掘洞穴的历史文化,如古代洞穴壁画、洞穴传说等 洞穴生态:保护洞穴内的生态环境,如蝙蝠、洞穴鱼等生物多样性
岩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 岩溶生态破坏的原因:过度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 岩溶生态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 岩溶生态恢复技术: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水文修复等
遥感技术在岩溶 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 岩溶地区的地形、 地貌、植被等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 岩溶地区的地表变 Nhomakorabea形、地下水变化等 动态过程
遥感技术可以辅助 岩溶地区的资源调 查、环境监测等工 作
数值模拟技术简介:通过计算机模拟岩溶发育过程,预测岩溶发育趋势 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应用于岩溶发育机理研究、岩溶灾害预测与防治等领域 数值模拟技术特点:能够模拟复杂的岩溶发育过程,提高研究效率
岩溶发育规律

第5节 我国南北方岩溶及岩溶水差异
太行山山区岩溶水剖面示意图
第5节 我国南北方岩溶及岩溶水差异
山西洪洞广胜寺泉流量动态图
第5节 我国南北方岩溶及岩溶水差异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多雨,岩溶区发育有块状厚 层纯净碳酸岩, 水中CO2含量高,以溶洞水为主, 水量丰富,多集中于溶洞之中,洞之间有溶隙相 连,区域上具有统一的地下水位,水动态变幅大。 西南地区:第三纪末长期上升,补给区与排泄区 的水头差越来越大(水力坡度越来越大),冲蚀 作用强烈,发育地下暗河(如下图示),水量丰 富,暗河之间连通性差,多不具统一地下水位, 水动态受降水影响易产生暴涨暴落。
第4节 岩溶水特征
第4节 岩溶水特征
分带性特征
水平分带 垂直分带 岩溶水的径流具有明显 的分带性:即Ⅰ带(包 气带)、Ⅱ带(水位季 节变化带)Ⅲ带(饱水 带)和Ⅳ带(深部循环 带),如右图示。
水质变化小,矿化度低,但容易受 污染
第4节 岩溶水特征
岩溶水的富水特征:富水性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第1节 概 述
岩溶
水对可溶岩石进行化学溶解,并伴随以冲蚀作用及重 力崩坍,在地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洞,在地表造成各种独 特的地貌现象以及特殊的水文现象,上述作用及由此产生 的各种现象称为岩溶。
岩溶水Leabharlann 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的水。岩溶水系统
能够通过水与介质相互作用不断自我演化的动力系统。
第2节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HCO3-
第一条途径: 水与气
固相
Ca2+
H+ CO32 -
HCO3-
第二条途径: 水与固
水中碳酸平衡:H2CO3, HCO3- CO32-
岩溶地区勘察规范---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溶勘察4.1. 5 初步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2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3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4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4.1.6条~第4.1.10条的规定。
4.1. 6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1.6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加密。
4.1.8 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1 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2 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3 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4 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5 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4.1.9 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结合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l/4~l/2;2 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个。
4.1. 10 初步勘察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1 调查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排泄条件,各层地下水位,调查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监测水位变化;2 当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层位,统一量测地下水位;3 当地下水可能浸湿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第十二章 岩溶水

在裂隙不发育的条件下孔隙对岩溶发育起控制作用, 多形成岩溶中等发育、比较均一的岩溶含水层。
2
然而,由于岩溶水的奇特又常常使人无可奈何,出 现一些消极作用,如: 我国华北地区大多数煤层矿区,下伏为灰岩承 压含水层,承压水头之高,带来了开采的巨大风险。 云南、广西、贵州省岩溶山区,岩溶水位极低, 山区缺水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生活贫困现象 严重。
岩溶地区的库水渗漏、地下施工、燧道施工等 困难重重,突水处理很难。
30
图12—1 不同构造开启程度岩溶含水系统中岩溶发育条件
1—非可溶岩隔水层;2—石灰岩;3—导水断层;4—不导水断层;
5—潜水面;6—地下水流线;7—泉
31
(2)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地层组合
在可溶岩与下伏隔水层的接触面上往往会发育成层 的溶洞,这是由于水流下方受阻,流线密集于接触界 面上所致(图12—3)。
27
②初期为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流循环加速,最终发 育为完整的地下河系。
③统一的地下水河系,通常分布在整个碳酸岩盐地区, 范围大、排泄集中,系统内岩溶形态齐全,即:垂直 落水洞,漏斗,过路溶洞(无水),常年有水地下河 道(参见插图12-3)。
28
插图12-3 介质改造结果——典型岩溶水系统结构概化图
两种非饱和溶液混合或其它离子(SO42- 、C1- 、Na+等) 的加入都可增加水的侵蚀性。易溶盐离子降低Ca2+、 CO32-离子的活度,使原饱和溶液再具有侵蚀性。 16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5分,共27分)1.岩石圈;2.地温梯度;3.重力异常;4.莫霍面;5. 克拉克值;6.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原则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中脊是岩石圈板块的( )A.扩张边界 B.俯冲(汇聚)带 C.转换断层 D.消减带 2.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约位于地下的( )A.250km处 B.1000km处 C.2900km处 D.5125km处 3.地震波横波在地球内部不能被传播(或被吸收)的圈层是( )A.内核 B.外核 C.下地幔 D.软流圈 4.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A.大洋盆地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岛弧5.地热增温率适用于( )A.常温层以下的地壳浅部 B.常温层以上的地壳上部C.地表以下的地壳浅部 C.自地表到地心的整个地球6.岩石圈是指( )A.地壳表层人类能直接观测的部分 B.土地壳C.莫霍面以上的全部地壳 D.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和地壳的总和三、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 、 和 。
2.地球外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内核物质的物理状态是 态。
3.板块构造学说把板块边界分成 、 和 三类。
4.地壳的下限是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是 ;地壳厚度最小的地区是 。
5.表示地磁场强度的三个要素是 、 和 。
6.地壳中克拉克值前三位的元素依次是 、 和 。
7.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 、 和等七大板块。
四、问答题(前3题每题7分,后一题10分,共31分)1.说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状况及据此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
2.对比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在分布、厚度和成分(结构)方面的差异。
3.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哪些类型?外动力地质作用可分哪些类型?4.简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
第三章模拟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矿物;2.同质多像;3. 类质同像;4. 晶体的习性;5. 解理;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 ( )A.断口 B.节理 C.片理 D.解理2、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黄铁矿 B.辉石 C.闪锌矿 D.萤石3、下列矿物组合中,四种矿物都是硅酸盐的是 ( )A.石英、橄榄石、石膏、钾长石 B.钾长石、滑石、红柱石、石榴子石C.萤石、滑石、白云母、斜长石 D.辉石、方解石、角闪石、黄铁矿4、黄铁矿属于( )A.氧化物矿物 B.卤化物矿物 C.含氧盐矿物 D.硫化物矿物5、打击试验以下各组矿物时,均出现三组完全解理的是( )A.黄铁矿、钾长石、磷灰石 B.方解石、磁铁矿、黄铁矿C.白云石、方解石、方铅矿 D.萤石、磁铁矿、白云石6、黄矿铁条痕的颜色是( )A.灰黑色 B.桔黄色 C.金黄色 D.绿黑色三、填空题(每空1.5分,第一题为5分,共23分)1、矿物硬度(摩氏硬度计)从小到大有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2015 (1-3)

2.各类工具式棱板工程
3.支架高度不小于5m;跨度小于10m.施工 总荷载不小于10kN/㎡;集中线荷载不小于 15kN/m。
2.高度不小于40m墩柱、高度不小于lOOm索 塔的滑模、爬模、翻模工程。
3.支架高度。小于8m;跨度不小于18m,施总 荷载不小于15kN/㎡ ;集中线荷载不小于不 4.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 20kN/m。 程;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工程悬挑式脚手 4. 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用于 架工程、吊篮脚手架工程;自制卸料平台、移动 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承重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 操作平台工程;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荷载7kN以上。
2.跨度不小于150m的钢管拱安装施工。 3.高度不小于40m的墩柱、高度不小于100m 的索塔等的施工。 4.离岸无掩护条件下的桩基施工。 5.开敞式水域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吊装作业
4.边通航边施工作业。
5.水下工程中的水下焊接、混凝土浇注等。 6.顶进工程。 7.上跨或下穿既有公路、铁路、管线施工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标准编号: JTG F90-2015
发布日期: 2015-02-10
实施日期: 2015-05-01 章 节 数: 12章和5个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第10号公告:
自2015年5月1日起,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废止
4. Ⅳ级及以上软弱围岩地段跨度不小于18m的特大跨度隧 道。
5.连拱隧道;中夹岩柱小于1倍隧道开挖跨┃度的小净距隧 道;长度大于100m的偏压棚洞。
6.高瓦斯或瓦斯突出隧道。 7.水下隧道
附录A
7
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红黏土是 较好的地
基
1)红黏土适合做天然地基的持力层。当红黏土层下存在 软弱的下卧层时,应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 2)适当采取换土、填洞、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或 采取桩基础等; 3)施工时做好防水措施,不能长时间将红黏土地基暴露。
设
2、加强隔水、排水措施;
计
措
3、要求严格的建筑物,采用地面配筋或地面架空;
施
4、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5、增大埋深。
加快施工速度
施
1、施工中尽量减少地基中含水量的变化;
工
措 施
雨季施工应采
2、尽量避免在坡坎上施工; 取防水措施
第 12 章 区域性地基
§12.4 岩溶、土洞和红粘土地基
岩溶
• 岩溶(碦斯特):它是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大 理岩石膏、岩盐层等可溶性岩石受水的化学作用而形 成的溶洞、溶沟、裂缝等奇特的地面及地下形态的总 称。
石膏及易溶盐,使 湿陷性增强
第 12 章 区域性地基
黄土地基的湿陷性评价:
1)湿陷系数δs
湿陷系数δs值来进行判 定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
室内 压缩 试验
s
hp hp h0
原状土样
式中:
hp –– 天然状态土样,加压至一定压力p后,下沉稳定后的高度; hp ––加压稳定后土样,浸水作用下,下沉稳定后的高度; h0 –– 土样原始高度。
第 12 章 区域性地基
湿陷性判定
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 范》(GBJ25-90)按照国内各
地经验采用s=0.015作为湿陷 性黄土的界限值,s≥0.015定
为湿陷性黄土,否则为非湿陷 性黄土。湿陷性土层的厚度也 是用此界限值确定的。
压力p取实际 土压力;对于 一般建筑物, 自基底算起, 10m以上用 200kpa, 10m以下用 其上覆土的饱 和自重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时间与因素等。
(2)岩溶发育与地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及不同岩性组
合的关系,结合各层位上岩溶形态与分布数量的调查统
计,划分出不同的岩溶岩组。
(3)岩溶形态分布、发育强度与所处的地质构
造部位、褶皱形式、地层产状、断裂等结构面
及其属性的关系。
(4)岩溶发育与当地地貌发展史、所处的地貌
部位、水文网及相对高程的关系。划分出岩溶
(一)工程地质测绘
重点研究内容是:
(1)地层岩性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组、含水层
和隔水层组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可溶岩层的
成分、结构和可溶解性;第四系覆盖层的成因类
型、空间分布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2)地质构造
场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尤其是断
裂带的位置、规模、性质,主要节理裂隙的网络 结构模型及其与岩溶发育的关系。不同构造部位
第12章
岩溶发育地区
12.1 概述 12.3 岩溶场地勘察要点
天生桥隧道开挖至中部时,遇到长90米,宽120米,高约100 米(路基以下高度大于50米)的岩溶大厅,线路悬空。
曾作过高填方与桥跨方案比较,由于技术及造价上的原因, 不得不在隧道内再加弯道,于右侧绕避,降低了线路技术条 件,损失达60 万元。
水和地下水动态及人为因素的关系。结合已有资
料,划分出土洞与地面变形的类型及发育程度区
段。
(7) 在场地及其附近有已(拟)建人工降水工 程,应着重了解降水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及空 间与时间的动态。据此预测地表塌陷的位置与 水位降深、地下水流向以及塌陷区在降落漏斗 中的位置及其间的关系。 (8) 土洞史的调查访问、已有建筑使用情况、 设计施工经验、地基处理的技术经济指标与效 果等。
(1)钻探点的密度除满足一般岩土工程勘探要求
外,还应当对某些特殊地段进行重点勘探并加
密勘探点,如地面塌陷、地下水消失地段;地
下水活动强烈的地段;可溶性岩层与非可溶性
岩层接触的地段;基岩埋藏较浅且起伏较大的
石芽发育地段;软弱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段;
物探异常或基础下有溶洞、暗河分布的地段等。
(2)钻探点的深度除满足一般岩土工程勘探要
地下暗河和溶洞的规模、分布深度、发育方向、
地下水位,以及圈定强烈岩溶化地段和构造破
碎带的分布位置等。
地质雷达天然发射频率一般集中在80~120MHz, 穿透5~9m。在雷达剖面上,通常可以识别出石
灰岩石芽、充填沉积物的落水洞、岩溶洞穴、竖
井或溶沟。
电磁法测量速度快,在大面积场地上测量效率高、
费用低。
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新构造升降运动与岩溶
发育的关系。
(3)地形地貌
地表水文网发育特点、区域和局
部侵蚀基准面分布,地面坡度和地形高差变化。
新构造升降运动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4)岩溶地下水
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
水位动态及连通情况,尤其是岩溶泉的位置和高
程;场地可能受岩溶地下水淹没的可能性,及未
和地基稳定有影响的岩溶化发育规律,各种岩
溶形态的规模、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可溶
岩顶部浅层土体的厚度、空间分布及其工程性
质、岩溶水的循环交替规律等,并对建筑场地
在岩溶场地勘察过程中,应查明与场地选择和地基
稳定评价有关的基本问题是:
(1)各类岩溶的位置、高程、尺寸、形状、延伸方向、
顶板与底部状况、围岩(土)及洞内堆填物性状、塌落的
探等。但为获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必须注意各种
方法的使用条件以及具体场地的地形、地质、水 文地质条件。当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多 种物探方法综合对比判译。
电法是最常用的物探方法,以电测深法和电剖
面法为主。它们可以用来测定岩溶化地层的不
透水基底的深度,第四系覆盖层下岩溶化地层
的起伏情况,均匀碳酸盐地层中岩溶发育深度,
来场地内的工程经济活动可能污染岩溶地下水的
可能性。
(5)岩溶形态
类型、位置、大小、分布规律、
充填情况、成因及其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系。
尤其要注意研究各种岩溶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
及它们之间的特定组合规律。
( 二) 工程地质钻探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下伏基岩 埋藏深度和基岩面起伏情况,岩溶的发育程度 和空间分布,岩溶水的埋深、动态、水动力特 征等。 对勘探点的布置也要注意以下两点:
时可进行现场顶板岩体的载荷试验。当需查明
土的性状与土洞形成的关系时,可进行覆盖层
为了查明地下水动力条件和潜蚀作用、地
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预测土洞及地面塌陷的
发生和发展时,可进行水位、流速、流向及水
质的长期观测。
求外,对有可能影响场地地基稳定性的溶洞,
勘探孔应深入完整基岩3~5m或至少穿越溶洞
,对重要建筑物基础还应当加深。对于为验证
物探异常带而布设的勘探孔,其深度一般应钻
入异常带以下适当深度。
(三) 物探
在岩溶场地进行地球物理勘探时,有多种方法可
供选择,如:高密度多极电法勘探、地质雷达、
浅层地震、高精度磁法、声波透视(CT)、重力勘
(四) 测试和观测 对于重要的工程场地,当需要了解可溶性岩层
渗透性和单位吸水量时,可以进行抽水试验和
压水试验;当需要了解岩溶水连通性时,可以
进行连通试验。一般采用示踪剂法,可用作示
踪剂的有:萤光素、盐类、放射性同位素等。
为了评价洞穴稳定性时,可采取洞体顶板
岩样及充填物土样作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必要
贵昆线的多乐段经过岩溶洼地 区,在勘测设计时采用了一般 的非岩溶地区的做法圈定汇水 面积,将线理。 但由于A洼地的水经地下岩溶通 道流入B洼地,再流入C洼地, 使得C洼地的排洪能力远远低于 实际排洪量,造成雨季路基被 淹。
12.4
一、勘察的目的和要求 岩溶场地勘察的目的在于查明对场地安全
微地貌类型及水平与垂向分带。阐明不同地貌
单位上岩溶发育特征及强度差异性。
(5) 岩溶水出水点的类型、位置、标高、所在 的岩溶岩组、季节动态、连通条件及其与地面水 体的关系。阐明岩溶水环境、动力条件、消水与
涌水状况、水质与污染。
(6) 土洞及各类地面变形的成因、形态规律、
分布密度与土层厚度、下伏基岩岩溶特征、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