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初探2介绍

合集下载

石灰岩与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浅析

石灰岩与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浅析

石灰岩与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浅析孟繁贺;米德才;陈云生【摘要】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碳酸盐岩主要类型,二者在岩溶发育强度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结合三柳高速公路洞诺融江大桥勘察与施工中揭示的岩溶发育情况,分析了石灰岩和白云岩岩溶发育的程度及规律,得出石灰岩区岩溶发育要远强于白云岩分布区的初步结论,据此提出不同碳酸盐岩区地质勘察的初步对策.【期刊名称】《西部交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高速公路;石灰岩;白云岩;岩溶特征;勘察【作者】孟繁贺;米德才;陈云生【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9;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9;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5.55广西山区广布,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碳酸盐岩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据《广西通志·自然地理志》数据,广西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全国碳酸盐岩类面积的9.8%,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7.8%。

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碳酸盐岩的两种主要岩石类型,二者在广西区内均极为常见,但它们的矿物组成成分不同,前者主要由方解石(CaCO3)组成,后者主要由白云石(CaMg(CO3)2)组成,方解石相比白云石更易被溶蚀,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其岩溶发育程度的不同,由此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影响大小也不同,两者的岩溶发育特征也因此成为工程建设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柳高速公路K150+327.5洞诺融江大桥位于柳城县凤山镇旧县村和对河村交界处,横跨融江。

全桥共5联(11×40+70+125+70+5×40),上部结构第4联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其余联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先简支后连续T 梁。

桥梁起止桩号为K149+870.5~K150+784.58,桥长914.00 m,桥面设计高程为102.186~108.000 m。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及云质硅岩储层特征与发育规律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及云质硅岩储层特征与发育规律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及云质硅岩储层特征与发育规律唐雪松;谭秀成;刘宏;马腾;苏成鹏;程雪莹;陈虹宇;曹剑【摘要】Unique dolomite and dolomitic quartzite reservoirs occur in the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eastern Sichuan Basin.They are commonly believed to be of “fault-controlledhydrothermal”origin.However,most of the ex-plorary wells targeting at these reservoirs are unsuccessful ,thus further study needs to be per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se reservoirs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utcrops on the pe -riphery of the basin and cores inside the basi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main reservoir rocks in the Maokou Formation are crystalline dolomite,siliceous dolomite and dolomitic quartzite ,whose distributions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karst sys-tems,thus are uneven both laterally and vertically .Most of the crystalline dolomite occurs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karst systems,and their reservoir properties are poor .On the contrary,the siliceous dolomite and dolomitic quartzite are mostly distributed within the karst systems and have favorable reservoir properties .The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s obeys the law of“facies-controlledkarst”.Specifically , grain-beach facies provided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reservoirs , and facies-con-trolled eogenetic karst was the key for the formation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The following hydrothermal dolomitzation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reservoir pores .Thesiliceous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and later calcite cementation resulted in the filling of some pores .The unique siliceous dolomite and dolomitic quartzite finally came into being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 it is proposed to further strength study on “facies-controlled karst”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fault-controlled hyd rotherm”reservoirs,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eservoior prediction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了独具特色的白云岩及云质硅岩类储层,主流观点是“断控热液”成因,但勘探多有落空,说明需要重新认识。

白云岩地区岩溶渗漏问题评述

白云岩地区岩溶渗漏问题评述

件在弱可溶的白云岩中找到 / 相对隔水层0 作为防 渗依托, 从而大大节省工程费用。
4 结语
由于白云岩的物质组分以白云石为主, 其晶格 的内能远大于方解石的, 因此其可溶 性弱于石灰 岩。白云岩在溶蚀过程中, 可分解为白云岩粉和易 使地下水中的 CaCO3 达到饱和 状态。当径流条件 差时, 白云岩粉与次生方解石则将岩体中的孔、隙 堵塞, 促 使白云岩岩溶 不发育。只有 在垂直渗流 带、水平循环带的断裂 发育部位才能 使水交替强 烈, 带走白云岩粉和饱和的 CaCO3, 而发育一些溶 洞或管道。所以, 白云岩地区岩溶普遍不发育, 但 有地表水系, 且小泉水普遍, 岸坡地下水水力比降 较大。在距岸坡一定深度和水平循环带以下无张宽 裂隙时, 岩溶不发育, 可成为防渗依托的 / 相对隔 水层0。从而, 白云岩地区的岩溶渗漏一般不复杂, 要处理的范围与深度也有 限, 防渗处 理工程可节 省, 这已为不少水利水电工程所证实, 在新的工程 中应大胆借鉴与采用。
( 见表 1) : 当岩石中含有 50% 以上的方解石或文石 的属石灰岩类; 含有 50% 以上白云石的属白云岩 类; 介于两者之间的为过渡类型。
表 1 碳酸盐岩的分类
岩石名称
石灰岩 含白云质石灰岩 白 云质 石 灰 岩 石 灰质 白 云 岩 含石灰质白云岩 白云岩
碳酸盐岩成分/ %
方解石
白云石
95~ 100 75~ 95
第 18 卷第 2 期
贵州水力发电 GU IZHOU WAT ER PO WER
2004 年 4 月
白云岩地区岩溶渗漏问题评述
谢群
( 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深圳 518036)
摘 要: 白云岩地区水 库渗漏问题不严重, 处理较 简单, 其理 由是岩 溶不发 育及水 文地质 条件较简 单。岩溶 不

溶性岩层岩溶

溶性岩层岩溶
并依此类推。 当地壳再处于稳定时期时,原来的季节循环带所形成的岩溶洞层位置已 抬高。在其下部,新的季节循环带将会形成新的岩溶洞层,因而使岩溶的发 育出现成层性。
(三)岩溶分布的不均匀性
(1) 岩溶发育受岩性控制,一般情况下,质纯、层厚的石灰岩中,岩溶最为 发育,形态齐全,规模较大,含泥质或其他杂质的岩层,岩溶发育较弱 (2) 岩溶发育受地质构造条件控制。 岩溶常沿着区域构造线方向(如裂隙、断层走向及褶皱轴部)呈带状分布, 多形成溶蚀洼地、落水洞、较大的溶洞及地下河等。
(四)水的流动性
水的流动性反映了水在可溶岩层中的循环交替程度。只有水循环交替条
件好,水的流动速度快,才能将溶解物质带走,同时又促使含有大量CO2的
水,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则岩溶发育速度就快。反之,岩溶发育就慢,甚 至处于停滞状态。
二、岩溶的分布规律
(一)、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
在岩溶地区地下水流动具有垂直分带现象,因而所形成的岩溶也带有垂
越南 下龙湾 喀斯特地貌
天然岩溶石
广西 银子岩溶
图3-11 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生成示意图
一、岩溶的形成条件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有: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水的溶蚀性和流动性。
(一)、岩石的可溶性
岩溶的发育必须有可溶性岩石的存在。根据岩石的溶解度,能造成岩溶 的岩石可分三大组 ① 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 (溶解度最小,分布最广) ② 硫酸岩类岩石:如石膏和硬石膏 。 ③ 卤素岩:如岩盐。(溶解度最大)
(二)岩石的透水性
岩溶要发展,岩石必须具有透水性。一般在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和
褶皱轴部附近,因为岩石裂隙发育且连通性好,有利于地下水的运动,从而
促进了岩溶的发育,并且往往沿此方向发育着溶洞、地下河等。另外,在地 表附近,由于风化裂隙增多,所以岩溶一般比深部发育。

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能源 ・ 地矿
L o W c A R B o N Wo R L D 2 0 1 3 , l o
岩 溶 发 展较 弱 。 结 晶颗 粒 细 小 的岩 石 , 岩溶发育较弱 ; 结 晶 颗
5 . 3 强 夯法
把 1 0 ~ 2 0 t 的夯 锤起 吊 到 一 定 高度 ( 1 0 ~ 4 0 m) : 让 其 自 由下
璃、 氧化钙 ) , 水泥标号一般应 大于 4 5 0号 , 灌 浆 方式 可采 用低
压 间 歇 定 量 式或 循 环 式 灌 注
此 外 .需要 根 据 岩 溶 地 区地 下 水 赋 存 的条 件 及 地 下 水 的
归 纳起 来 , 岩 溶 区 的工 程 地 质 问题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类 :
5 . 4 灌 注 法
把 灌 注 材 料 通 过 钻 孔 进 行 注 浆 .其 目的 是 强 化 土 层 或 洞
溶 即岩 溶 作 用及 其 所 产 生 的 一 切 岩 溶 现 象的 总称 。岩 溶 在 我
国分 布 非 常 广 泛 , 典 型 的 分 布 区有 广 西桂 林 、 阳朔 、 柳 州 以及 ’ 穴充填物 、 充填岩溶 洞隙、 隔断地下 水流通道 、 加 固 建 筑 物 地
泉 水出露位置、 高程 、 流量 . 应充分考虑 到构造 、 岩性 、 地 形 等
排 泄、 储存 的控制作 用 , 综 合 分 析 地 表 由于地 表 岩 溶 作 用 , 石 灰 岩 表 层 溶 沟 发 育 。纵横 交错 的溶 条 件 对 地 下 水 的 补 给 、
水及 地 下水 对 线 路 经过 地 区岩 溶 发 育 的 影 响 .确 定 适 宜的 处
类型与特征 . 在 详 细 的水 文地 质 测绘 的基 础 上 , 采 用 综 合 勘 探

白云岩的地质探测方法

白云岩的地质探测方法

白云岩的地质探测方法白云岩是一种常见的沉积岩,由于其独特的形态和特性,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白云岩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地质学家们开发了多种地质探测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白云岩地质探测方法,并详细描述其原理和应用。

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飞机等载具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方法。

对于白云岩的探测,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如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等,有助于找到潜在的白云岩分布区。

遥感图像通常可以通过分析岩层的颜色和纹理来识别白云岩的存在。

此外,红外遥感技术也可以探测白云岩的矿化程度和含水量。

2.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发送和接收地震波来探测地下结构的方法。

在白云岩的勘探中,地震勘探可以用于确定岩层的厚度和连续性,以及未知的地下断层或裂隙系统。

首先,利用震源在地面上产生震动,地震波会穿过地下岩石并被岩层反射、折射或散射。

接收器(地震仪)记录下震动反射的信号,地震学家可以分析这些信号以获取有关白云岩的地质信息。

3. 电磁法电磁法是一种基于地下电阻率和电导率差异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可以用于探测白云岩。

白云岩通常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而周围岩石则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电磁法通过在地面上传输电磁信号,并测量地下岩石对电磁信号的响应来确定地下岩层的性质。

根据测量得到的电磁场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反演算法,可以得出关于白云岩分布、厚度和含水情况等信息。

4. 钻探技术钻探技术是一种直接获取地下岩石样本的方法,可以提供白云岩的详细信息。

常见的钻探方法包括岩心钻探和工程钻探。

岩心钻探利用岩钻在地下连续取得岩芯样本,岩芯样本可以进行物理、地球化学、矿物学等分析,从而详细了解白云岩的成分和性质。

工程钻探则主要用于获得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如密度、孔隙度、压强等。

5. 地球化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对地下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其成分和特点的方法。

对于白云岩的地质探测,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检测样本中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来确定其化学成分。

石灰岩与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浅析

石灰岩与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浅析

石灰岩与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浅析
孟繁贺;米德才;陈云生
【期刊名称】《西部交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碳酸盐岩主要类型,二者在岩溶发育强度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结合三柳高速公路洞诺融江大桥勘察与施工中揭示的岩溶发育情况,分析了石灰岩和白云岩岩溶发育的程度及规律,得出石灰岩区岩溶发育要远强于白云岩分布区的初步结论,据此提出不同碳酸盐岩区地质勘察的初步对策.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孟繁贺;米德才;陈云生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9;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9;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5.55
【相关文献】
1.白云岩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以贵州某机场为例 [J], 张誉瀚;冯文凯;江虹
2.某水库坝址区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工程影响 [J], 李爱国;张少锋;左玺龙;张雄
3.福建明溪花园石灰岩矿区岩溶发育特征 [J], 包国良
4.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灰岩与白云岩发育土壤的养分含量 [J], 肖时珍;何江湖;曾成;肖华;雷博林
5.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石灰岩和白云岩中主次量组分 [J], 赵亚男;王小强;余文丽;杜天军;杨惠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坪头水电站白云岩砂化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

四川坪头水电站白云岩砂化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

四川坪头水电站白云岩砂化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张良喜;张海泉;赵其华;何文秀【摘要】以四川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坝址区深部白云岩砂化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室内化学全分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白云岩砂化物质结构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随着白云岩岩溶砂化作用的发展,白云岩砂化物质结构演化特征为白云岩砂—白云岩(粉)—粉质黏土.砂化物质主量元素的化学迁移过程具体表现为:易溶物质CaO、MgO的不断溶蚀淋失,难溶物质SiO2的明显富集,A1203、Fe2O3在后期形成粉质黏土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富集.白云岩砂化发育分布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斜坡变形破坏影响较大,平面上表现为不均一性,而垂向上则表现为明显的分层特征.这一研究成果,对认识该地区这种特殊的岩溶现象有特殊意义.【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19【总页数】4页(P42-44,78)【关键词】白云岩砂化;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岩溶;坪头水电站;四川【作者】张良喜;张海泉;赵其华;何文秀【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四川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地下洞室开挖以及钻孔中都揭示了细晶白云岩存在多处强烈岩溶作用,垂直埋深达300~340 m。

水平硐深大于409 m范围内细晶白云岩溶蚀沿层面及优势结构面发展,形成宽度不等的砂化条带,洞室多处白云岩全强溶蚀,砂夹大小不一的白云岩块石,岩体强度较低,手捏即散成砂状,这类特殊的岩溶地质现象可称之为白云岩岩溶砂化[1-4]。

国内外学者关于库区白云岩岩溶的研究多集中于水库及坝的岩溶渗漏、岩溶坝基稳定性和岩溶涌水问题,而对并不发育的大型溶洞以及地下暗河的白云岩砂化现象的研究较少。

本文以坪头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白云岩砂化溶蚀特征和发育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深部白云岩砂化形成机制和演化模式的深入探讨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库岸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东南白云岩地区岩溶发育机制研究张良平,李爱国,宋斌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 Zhang Liang-ping ,Li Ai-guo ,Song Bin(Changjia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Wuhan 430010)【摘要】贵州碳酸盐类岩石分分布面积占全省80%左右,其厚度占地层总厚的50-70%。

以石炭系和二迭系岩层岩溶发育最强。

根据岩溶层组的岩性特点,出露面积,构造条件和岩溶发育程度,对岩溶发育强度进行分区,将全省划分为强烈发育,较强发育,中等发育及弱发育四个大区[1](图0-1)。

本文以下溪水库工程区岩溶研究为实例,来分析黔东南地区寒武系白云岩出露区岩溶发育机制。

提出了影响Abstract:【关键词】白云岩 风化剥蚀速率 化学溶蚀速度 岩溶发育机制 岩溶发育强度Key words: Dolomite ,R ate of weathering and denudation ,Chemical corrosionspeed ,Karst development mechanism ,Karst development intensity0、前言黔东南自治州位于贵州东南部,地处东经107°18′~109°35′,北纬25°19′~27°31′,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现辖16个县市,面积30302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0万千瓦,可开发量约125.2万千瓦。

位于黔东南镇远、凯里、三都一线以东地区,传统上划定为非岩溶区(V )[1],区内极少或无岩溶地貌发育。

随着境内社会经济发展,交通、旅游、中小型水电水利工程开发加快建设,对该区域的岩溶发育状况的研究也进一步加深,研究评价黔东南地区岩溶发育有着深远意义,对工程项目的实施也有着技术指导意义。

紫云罗甸惠水镇宁关岭晴隆册亨望谟贞丰安龙兴义市兴仁盘县Ⅲ六枝普定六盘水市织金贵阳市安顺市荔波独山都匀市三都榕江从江丹寨凯里市剑河黎平龙里天柱镇远瓮安铜仁市松桃思南湄潭遵义市绥阳桐梓仁怀黔西金沙息烽习水赤水市道真沿河黔西赫章威宁ⅡⅡⅢⅠⅣⅤⅢⅢⅢⅤ岩溶强烈发育区岩溶较强烈发育区岩溶强烈发育区岩溶弱发育区非岩溶区分区代码分区界线亚区界线贵州省岩溶发育强度分区图ⅠⅡ图0.1贵州省岩溶发育分区图(注:[1] 摘自《贵州省水文地质志》)1黔东南区域地质背景1.1地层岩性黔东南地层发育齐全,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图1.1、表1.1)。

)地层大面积出露于三都—凯里—镇远—玉屏一线以东(江南区(Ⅲ)),上元古界(Pt3主要是陆源碎岩为主,次为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少量碳酸盐岩,大部分已变质为绿色。

过渡区内少量分布。

震旦系(Z)以海相碎屑沉积为主,过渡区内为粘土夹碳酸盐岩、中粗碎屑岩及细屑岩为主,江南区为炭质岩、硅质岩、杂砾岩为主。

寒武系(∈)下统由碎屑岩组成,其余以海相碳酸盐沉积占优势。

奥陶系(O)地层黔东南地区为台地边缘相,以碳酸盐岩为主,伴有碎屑沉积,江南区仅出露于三都一带,上统和中统大部分缺失,主要为斜坡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

志留系(S):属于凯里—三都分区,主要分布于施秉以南、黄平—麻江—都匀—山以东、台江—雷山—三都以西,地层发育不全,以壳相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岩相分复杂,底部为底砾岩。

泥盆系(D):泥盆系地层全属扬子地层区凯里小区,为滨岸沉积,下统及中统大部为陆源碎屑岩,中统顶部及上统为白云岩。

区内主要出露上泥盆系(D)薄层灰岩、3石炭系(C):分布较少,仅出露于三都——都匀以北、福泉——台江以南地区及黎平以东大部,主要是暗色碳酸盐及硅质沉积。

二叠系(P):上统(P)主要为碎屑岩和石灰岩,呈近南北向,砂页岩夹煤及燧石2)主要为碳酸盐岩,以灰岩夹白云岩与灰岩、玄武岩、灰岩夹页岩及薄煤层;下统(P1砂页岩,岩相呈近东西向分布。

主要分布于贵阳—都匀一带及黎平——天柱一带。

)灰岩及砂三叠系(T):以海相沉积为主,黔东南地区出露较少,以下三叠系(T1页岩、薄层灰岩及白云岩、砾屑灰岩、泥灰岩及页岩为主,分布于黎平—天柱一带小部区域。

),侏罗系(J):为陆相红色岩系,地层发育不全,天柱一带仅出露中侏罗统(J2以一套紫红色为主的石英长石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粉砂岩。

白垩系—第三系(K—E):零星出露于黄平、台江、镇远、榕江小部地区,属山间断拗或断陷盆地沉积,上白垩系(K2)砖红色砾岩、含砾砂泥岩;K未分:含砂岩、石英砂岩夹泥岩;第三系:N含砂砾粘土岩夹褐煤E:褐红色砾岩、含砾砂泥岩夹煤线第四系(Q):冲积砂、砾及冲洪积砂、粘土;冰碛泥砾。

` 图1.1 黔东南地质构造略图(根据贵州省1:150万地质图绘制)表1.1 黔东南地区地层简表1.2地质构造黔东南地区凯里—岑巩—玉屏—铜仁一线以西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3区),三都—凯里以西、凯里—贵定以南一带小部属黔南-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Ⅰ1A1区);三都—凯里——玉屏一线以东位于华南褶皱带台隆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Ⅰ2(Ⅱ)。

Ⅰ、Ⅱ两大区之间以施洞口断层为界,变形样式是渐变过渡的,与中、上寒武相变3区(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及前寒武系,地带走向一致。

Ⅰ1A褶皱舒缓开阔,枢纽波状起伏急剧,背斜高隆地段常呈穹窿状或短轴状,褶皱轴向主要为北北东,褶曲形态以舒缓开阔型为主,两翼对称,倾角一般只有10°~20°,主干褶曲跨幅多≥10km,长度>40km。

向斜多被走向断层破坏,背斜枢纽起伏急剧,高隆地段常为穹窿状。

卷入地层主要为寒武系,背斜高隆地段有青白口系,个别出露梵净山群。

1区(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分布于东北部,以北东向构造及近东西的弧形黔东南Ⅰ2构造为主,构造线方向近于北东并多有S形弧形弯曲。

华南褶皱带(Ⅱ区),构造线方向主要为北东向,以长条脊状褶曲为主。

褶皱主体为北东向长条脊状,两翼大多对称,倾角多10°~20°,少数<10°或>30°。

单个皱曲跨幅5~10km,长度多>40km。

2黔东南地区岩溶发育特点三都—凯里—台江—镇远—玉屏一线以东主体属江南造山型褶皱带,地貌上以剥蚀中山、低山、丘陵为主,强切割的侵蚀中山主要分布于雷公山一带,出露地层以上元古界变质岩系为主,该线以西位于黔中丘原盆地边缘,以岩溶丘陵的开阔的溶蚀盆地为主,其次为峰丛谷地、洼地,其中台江—三穗—玉屏一线带状广泛分布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地貌上以峰丛谷地主;玉屏—凯本一线东北部属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山脊呈北北东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以岩溶低山、丘陵、洼地等岩溶地貌为主。

岩溶多发育以灰岩、白云岩,白云岩组成的平缓褶皱的核部,岩溶形态有:溶洞、地表溶沟、溶槽及溶缝或溶蚀裂隙等。

2.1白云岩地区岩溶类型溶洞、地表溶沟、溶槽及溶缝或溶蚀裂隙等。

(1)溶洞:形态各异,规模大小不等,小者仅0.5m左右,大者呈走廊状,洞内无充填,洞壁干燥,见钟乳石及灰华沉积。

该地区均有分布,如镇远县的青龙洞、岑巩县的雾龙洞、黄平的浪洞等(图2.1a)。

(2)溶沟、溶槽:主要发育在两岸斜坡地带,其发育方向受裂隙控制,一般深1~3m,宽0.5~2.0m,局部与地下溶缝相连,深达4~5m,多数被碎石和粘土充填(图2.1b)。

a溶洞b溶沟图2.1 下溪水库坝址区岩溶类型照片(3)溶缝、溶蚀裂隙:主要沿陡裂隙面、缓倾角层面溶蚀,一般呈长、高数米,宽厘米级至数米的狭缝,地表多见无充填或充填粘土,或溶蚀风化呈白云砂状,局部延伸至地下溶洞;地层深部局部溶蚀,溶蚀范围及强烈程度有限,岩体层岩屑夹岩块状或岩块夹岩屑状(图2.2)。

a溶缝 b溶蚀裂隙图2.2 下溪水库坝址左、右岸溶蚀裂隙典型照片(4)深部岩溶1)溶洞:通对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勘察资料统计分析,深部岩溶多受构造影响,沿结构面发育,埋藏多8~10m,充填碎石土等(图2.3)。

图2.3 下溪水库坝址区钻孔揭露溶洞岩芯典型照片(左为钻孔录像柱状图,右为钻孔录像展开图)2)层间破碎溶蚀缝层间破碎溶蚀缝多表现为水平方向,是岩溶地区地下暗河发育初期,通过对下溪水库钻孔岩芯及钻孔录像判译统计,层间破碎溶蚀缝共71个/16孔,左岸9个,河床42个,右岸20个。

多为局部溶蚀,溶蚀范围及强烈程度有限,岩体呈岩屑夹岩块状或岩块夹岩屑状(图2.4)。

图2.4 坝址区钻孔揭露层间破碎溶蚀缝图(左为钻孔录像柱状图,右为钻孔录像展开图)2.2白云岩地区岩溶发育规律(1)分区性岩溶的分区性主要表现在平面分布的沿构造形迹分布的方向性、和对岩性的选择性两个方面。

以对玉屏至岑巩境内暗河、溶洞、溶沟(槽)及深部溶蚀带的统计为例[7]([7]贵州省玉屏—朱家场地区水资源分布图),溶洞均发育在细晶—中晶白云岩及灰岩分布地段,构造部位上选择了区域断层交汇处及褶皱的转折端处,地貌上分布于河谷的陡倾角裂隙发育密集的顺向坡一岸,而层间破碎溶蚀缝发育部位,则选择了有利于降雨入渗与地表水水位范围内。

表2.1 黔东南地区岩溶发育统计表位置岩溶类型说明构造部位暗河溶洞雷打坡(白水洞)2条出水型溶洞1个暗河相通,出露O1h、O1t桐梓组灰岩、白云岩,源头为白云岩,施洞口断层,三穗向斜西翼韭菜塘2条进水型溶洞2个,出水型溶洞1个,暗河相通,为鸭溪沟源头,地层为∈3q泥质、灰质白云岩盘山背斜核部转折端姚家冲一带4条进水型溶洞2个,出水型溶洞1个,暗河相通,暗河地层为∈3q组泥质、灰质白云岩下溪水库/ 地表、钻孔揭露溶洞21个,溶沟(槽)3个;层间溶蚀带71处地层为∈2s细—中晶白云岩小堡断层南侧,盘山背斜北翼黄平1个(浪洞)地层为∈1l细—中晶白云岩郎洞断裂镇远1个(青龙洞)地层为∈1l细—中晶白云岩镇远枢纽断层与瓮哨断层间;哨山向斜南端(2)垂直方向的多层性、衰减性以下溪水库岩溶垂直分布规律为例(图2.5)。

揭露溶洞最低底界线高程为368.35m,最高顶界线高程为451.05;分布在高程378m以下的1个,378m~410m之间的共11个,410m~416m之间的共1个,416m以上的共8个;层间破碎溶蚀缝最低高程为325.8m,最高约为447.9m;分布在高程378m以下的47个,378m~410m之间的共16个,410m~416m之间的共5个,分布在416m以上的共3个。

岩溶发育强度上从溶洞—溶沟(槽)—溶蚀裂隙—层间溶蚀带逐步衰减,至河流侵蚀基岩底面之下,地下水交替活动较弱,溶蚀多表现为溶滤。

3504004505001.地表溶洞投影2.钻孔揭露高大于2m 的全充填溶洞3.钻孔揭露高大于2m 的全充填溶洞投影4.钻孔揭露高小于2m 的全充填溶洞5.钻孔揭露高小于2m 的全充填溶洞投影6.钻孔揭露层间破碎溶蚀缝7.钻孔揭露层间破碎溶蚀缝投影图2.5 下溪水库坝址区岩溶发育投影图3、黔东南白云岩地区岩溶发育机制3.1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3.1.1矿物组分通过对在建下溪水库岩溶发育研究,对坝址区、料场取样8组进行岩石矿物组分鉴定发现,纯度较高的白云岩X 衍射线下可见溶孔;纯度较低的白云岩多含10%~20%碎屑、含泥、含藻、具藻腐孔结构(表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