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岩溶发育地区

合集下载

《岩石学》第12章 陆源碎屑岩

《岩石学》第12章 陆源碎屑岩

岩屑、石英、长石 砂粒,粘土基质
三、常见岩石类型
岩屑杂砂岩: 形成环境:强烈剥蚀和快速堆积条件。 常见于冲积扇和冲泛平原中。
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 岩屑砂岩是构造活动带的常见产物。
第三节、粉砂岩
• 粒度在0.063-0.004mm的碎屑含量大 于50%的陆源碎屑岩。 • 形成环境:常产于河漫滩、潮坪、 三角洲、泻湖、沼泽及海、湖的较 深水带。
2、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组成:
(1)碎屑颗粒
(2)填隙物: 基质
(3)孔隙
胶结物
陆源碎屑岩的成分
1、碎屑颗粒的成分
1)
矿物碎屑成分
A 石英碎屑:是分布最广的碎屑矿物,在砂岩和粉砂岩中的 平均含量达66.8%。主要来源于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和先 期形成的沉积岩,并常应用石英的各种特征来确定母岩的性 质。 B 长石碎屑:在砂岩中含量为10-15%,以钾长石(微斜长 石)为主,其次为酸性斜长石,中基性斜长石较少。长石主 要来源于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根据长石的特点可推断母岩、 古气候和古构造。
第二节、砂岩
• 粒度在2-0.063mm的碎屑含量大于 50%的陆源碎屑岩称为砂岩(砂) • 约占沉积岩总量的1/3,次于泥岩占 第二位
一、一般特征
• 1、组成:
石英、长石、岩屑 • 碎屑颗粒: 片状矿物(白云母和黑云母) 重矿物
• 填隙物: 胶结物:以碳酸盐矿物、次生加大的石英 以及铁质较为常见,偶见磷质胶结物。 基质:各种粘土矿物及粒度小于0.03mm的 碎屑颗粒:如细小的石英,长石等;
二、分类及常见岩石类型
黄土(未固结的多孔粉砂岩):
浅黄色、棕黄色、褐色或者红色的土状沉积物。 组成:粉砂和泥质
矿物成分: 石英 :>50%、长石 碳酸盐:结晶方解石、隐晶方解石和少量白云石 20-30%,次生化学沉淀物 粘土矿物:为蒙脱石和白云母,10-20% 重矿物:5%

岩溶地区勘察规范---要点

岩溶地区勘察规范---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溶勘察4.1. 5 初步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2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3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4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4.1.6条~第4.1.10条的规定。

4.1. 6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1.6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加密。

4.1.8 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1 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2 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3 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4 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5 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4.1.9 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结合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l/4~l/2;2 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个。

4.1. 10 初步勘察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1 调查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排泄条件,各层地下水位,调查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监测水位变化;2 当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层位,统一量测地下水位;3 当地下水可能浸湿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4.1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常见地貌类型(第1课时)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河流地貌是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形态的总称。
河流侵蚀地貌 Fluvial erosion landform
观看流水作用模拟实验,沟谷形态(长度、深度、宽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河流侵蚀的方式:
1.溯源侵蚀→ 河道变长 2.下蚀→ 河道变深 3.侧蚀→ 河道变宽
河流侵蚀地貌 Fluvial erosion landform 1.前期河谷:溯源侵蚀
“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 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 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
1.你知道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吗? 2.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图8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的溶洞景观
地下喀斯特地貌表现形式 Manifestations of underground karst landform
【活动探究2】走进织金洞,探究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及成因
天坑:发育在碳酸盐岩喀斯特 地区的一种喀斯特负地形,洞 穴顶部塌陷不断扩大,形成圆 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周壁峻 峭、深度与口径可达数百米, 具有巨大的容积,底部与地下 河相连接。 2001年前将其作为喀斯特漏斗 的特例,2001年我国学者正式 提议将其命名为“天坑”。
长江流域水系示意图 长江上中下游的地貌相同吗?形成原因是什么?
上游
下游
上海
宜昌
中游 湖口
河流地貌的定义 Definition of river geomorphology
• 河流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进行搬运, 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第十二章 岩溶水

第十二章 岩溶水
生物礁岩孔隙大且多最易溶蚀。泥晶粒屑碳酸盐岩及泥 晶碳酸岩次之。亮晶碳酸岩,孔隙度小,最不易溶蚀。 经过充填、胶结、深埋成岩之后,碳酸盐岩所能保留下 来的孔隙度通常只有l%一3%。经过白云岩化后的岩石, 孔隙度可以增大到百分之十几。
在裂隙不发育的条件下孔隙对岩溶发育起控制作用, 多形成岩溶中等发育、比较均一的岩溶含水层。
2

然而,由于岩溶水的奇特又常常使人无可奈何,出 现一些消极作用,如: 我国华北地区大多数煤层矿区,下伏为灰岩承 压含水层,承压水头之高,带来了开采的巨大风险。 云南、广西、贵州省岩溶山区,岩溶水位极低, 山区缺水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生活贫困现象 严重。

岩溶地区的库水渗漏、地下施工、燧道施工等 困难重重,突水处理很难。
30
图12—1 不同构造开启程度岩溶含水系统中岩溶发育条件
1—非可溶岩隔水层;2—石灰岩;3—导水断层;4—不导水断层;
5—潜水面;6—地下水流线;7—泉
31
(2)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地层组合
在可溶岩与下伏隔水层的接触面上往往会发育成层 的溶洞,这是由于水流下方受阻,流线密集于接触界 面上所致(图12—3)。
27
②初期为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流循环加速,最终发 育为完整的地下河系。
③统一的地下水河系,通常分布在整个碳酸岩盐地区, 范围大、排泄集中,系统内岩溶形态齐全,即:垂直 落水洞,漏斗,过路溶洞(无水),常年有水地下河 道(参见插图12-3)。
28
插图12-3 介质改造结果——典型岩溶水系统结构概化图
两种非饱和溶液混合或其它离子(SO42- 、C1- 、Na+等) 的加入都可增加水的侵蚀性。易溶盐离子降低Ca2+、 CO32-离子的活度,使原饱和溶液再具有侵蚀性。 16

工程地质12第十二章硐室地质

工程地质12第十二章硐室地质
17
复习思考题
1.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地应力等,对隧道和 地下硐室选址有何影响? 2.洞口位置应如何选择? 3.围岩压力是如何形成的?围岩压力分为几种类型? 4.洞室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有哪些? 5.围岩变形破坏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6.按铁道部围岩分类方案如何进行围岩分类? 7.“新奥法”的原理是什么? 8.隧洞施工时应注意哪些不良地质问题? 9.隧洞工程地质勘察要点是什么?
山岭隧道
• 越岭隧道 • 山坡隧道
河底隧道
这类工程的特点:它们全 部埋置在地下岩土体内, 以岩土体作为建筑材料和 环境。
地下工程是指建筑在地
面以下及山体内部的各
类建(构)筑物,也称为
地下硐室,如地下工厂、
地下车库、地下商店、
仓库等。
引 言 : 当 今 社 会,物 欲像乌 云笼罩 了人们 的生活 。志愿 者无疑 是这个 社会里 独 特 的 风 景 ,他们 拨开乌 云,像 阳光一 样温暖 人心。 接下来 小编给 各位读 者分享 两 篇 给 志 愿 者的范 例,欢 迎大家 参考借 鉴。 篇 一 : 给 志 愿者的 表扬信 亲爱的 志 愿 者 们 : 感 谢 你 们 一直以 来对XX志 愿 事 业 的大 力支持 和辛勤 付出! 20XX 年 , 在 市 委 市政府 以及有 关部门 的关心 和支持 下,我 市的志 愿工作 取得了 可喜的 成 绩 。 我 们 大力推 广快乐 义工, 快乐奉 献为核 心的志 愿文化 ,深入 推进社 区、农 村 志 愿 者 (义 工)服 务站的 建设, 切实发 挥社区 (农村)志 愿事业 发展基金服务大局、 调 动 资 源 、 活跃基 层的作 用,进 一步推 动了社 区和农 村的志 愿工作 。在大 力推动 特 色 志 愿 服 务的同 时,我 市亲子 义工服 务实现 了从点 到面的 飞跃发 展,志 愿者队 伍 不 断 壮 大 。我们 还开办 了全市 首家慈 善爱心 店,通 过销售 产品、 接受捐 赠、志 愿 服务三 位一体 的运作 模式, 更好地 吸纳和 整合社 会资源 ,为广 大群众 都能随 时、 随 地、随 缘、随 量地参 与志愿 服务的 平台, 在社会 上营造 了互助 友爱的 和谐氛 围。 在 大 家 的 共 同努力 下,今 年,XX市 青 年 志 愿者 协会(XX市 义 务 工 作 者联合 会)获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习题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习题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研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4.简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2.地貌的形态3.地形线4.地形面5.地形点6.谷中谷7.地貌的基本形态8.地貌的形态组合9.地文期10.现代地貌11.古地貌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3.如何绘制地图割切程度图?4.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 5.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6.进行地貌的成因研究,要从哪几方面入手?7.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8.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9.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10.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11.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12.什么是进行地貌基本形态分类的依据?13.划分地貌形态组合时要考虑哪些因素?14.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15.何谓地貌的分带性?16.地貌有几种分带?17.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18.什么是地貌的年代?19.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20.地貌发育中有哪些重要特点?21.说明地貌学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2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2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24.什么叫坡地?2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1.形成古地貌的气候条件是。

2.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是、、。

3.地貌的相对等级、、、、、。

4.地貌形态测量的标志是、、、。

5.造成地貌的主要营力是、。

12中国旅游资源分区

12中国旅游资源分区

• 4、景点集中且呈串珠状分布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鸣沙山
敦煌八景之沙岭晴鸣
八、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资源区
• (一)地理位置 • 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 • 范围包括内蒙古自治区
• 以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色
(二)区域分析
• 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势高亢、坦荡
• 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 季短促而温凉,寒暑、干湿变化显著的特点 • 深居内陆,河流众多,湖泊星罗棋布 •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和主要活 动舞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
(三)区域特色
• 1、冰雪险峰资源丰富 • 2、宗教文化别具风采 • 3、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南迦巴瓦峰
珠穆朗玛峰
布达拉宫
藏族风情
十、台港澳旅游资源区
• (一)地理位置 •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 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省
(二)区域分析
• 台湾岛: • 多山地,平原少,北回归线贯穿中部 • 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 香港岛: • 山岛,地势高峻,山峦陡峭,平原很少 •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二)区域分析
• 平原与低山丘陵交错,江河湖泊密集
• 兼有暖温带、副热带多种多样的气候,降水丰沛 • 保存了大量以文化为特点的历史遗迹
• 沿海多良港,多国际航空港,吸引国际客源
• 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国内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
(三)区域特色
• 1、在全国旅游资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 2、人文旅游资源以园林、名城和宗教为代 表 • 3、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胜景为支柱
(三)区域特色
• 1、人文旅游资源占有重要地位 • 2、旅游资源开发历史悠久 • 3、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红黏土是 较好的地

1)红黏土适合做天然地基的持力层。当红黏土层下存在 软弱的下卧层时,应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 2)适当采取换土、填洞、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或 采取桩基础等; 3)施工时做好防水措施,不能长时间将红黏土地基暴露。

2、加强隔水、排水措施;


3、要求严格的建筑物,采用地面配筋或地面架空;

4、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5、增大埋深。
加快施工速度

1、施工中尽量减少地基中含水量的变化;

措 施
雨季施工应采
2、尽量避免在坡坎上施工; 取防水措施
第 12 章 区域性地基
§12.4 岩溶、土洞和红粘土地基
岩溶
• 岩溶(碦斯特):它是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大 理岩石膏、岩盐层等可溶性岩石受水的化学作用而形 成的溶洞、溶沟、裂缝等奇特的地面及地下形态的总 称。
石膏及易溶盐,使 湿陷性增强
第 12 章 区域性地基
黄土地基的湿陷性评价:
1)湿陷系数δs
湿陷系数δs值来进行判 定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
室内 压缩 试验
s
hp hp h0
原状土样
式中:
hp –– 天然状态土样,加压至一定压力p后,下沉稳定后的高度; hp ––加压稳定后土样,浸水作用下,下沉稳定后的高度; h0 –– 土样原始高度。
第 12 章 区域性地基
湿陷性判定
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 范》(GBJ25-90)按照国内各
地经验采用s=0.015作为湿陷 性黄土的界限值,s≥0.015定
为湿陷性黄土,否则为非湿陷 性黄土。湿陷性土层的厚度也 是用此界限值确定的。
压力p取实际 土压力;对于 一般建筑物, 自基底算起, 10m以上用 200kpa, 10m以下用 其上覆土的饱 和自重应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二) 工程地质钻探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下伏基岩 埋藏深度和基岩面起伏情况,岩溶的发育程度 和空间分布,岩溶水的埋深、动态、水动力特 征等。 对勘探点的布置也要注意以下两点:
(1)钻探点的密度除满足一般岩土工程勘探要求 外,还应当对某些特殊地段进行重点勘探并加 密勘探点,如地面塌陷、地下水消失地段;地 下水活动强烈的地段;可溶性岩层与非可溶性 岩层接触的地段;基岩埋藏较浅且起伏较大的 石芽发育地段;软弱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段; 物探异常或基础下有溶洞、暗河分布流和排泄情况、 水位动态及连通情况,尤其是岩溶泉的位置和高 程;场地可能受岩溶地下水淹没的可能性,及未 来场地内的工程经济活动可能污染岩溶地下水的 可能性。 (5)岩溶形态 类型、位置、大小、分布规律、 充填情况、成因及其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系。 尤其要注意研究各种岩溶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 及它们之间的特定组合规律。
但由于A洼地的水经地下岩溶通 道流入B洼地,再流入C洼地, 使得C洼地的排洪能力远远低于 实际排洪量,造成雨季路基被 淹。
12.4
一、勘察的目的和要求 岩溶场地勘察的目的在于查明对场地安全和
地基稳定有影响的岩溶化发育规律,各种岩溶 形态的规模、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可溶岩 顶部浅层土体的厚度、空间分布及其工程性质、 岩溶水的循环交替规律等,并对建筑场地的适 宜性和地基的稳定性作出确切的评价。
(2)钻探点的深度除满足一般岩土工程勘探要 求外,对有可能影响场地地基稳定性的溶洞, 勘探孔应深入完整基岩3~5m或至少穿越溶洞, 对重要建筑物基础还应当加深。对于为验证物 探异常带而布设的勘探孔,其深度一般应钻入 异常带以下适当深度。
(三) 物探 在岩溶场地进行地球物理勘探时,有多种方法可 供选择,如:高密度多极电法勘探、地质雷达、 浅层地震、高精度磁法、声波透视(CT)、重力勘 探等。但为获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必须注意各种 方法的使用条件以及具体场地的地形、地质、水 文地质条件。当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多 种物探方法综合对比判译。
(6) 土洞及各类地面变形的成因、形态规律、 分布密度与土层厚度、下伏基岩岩溶特征、地表 水和地下水动态及人为因素的关系。结合已有资 料,划分出土洞与地面变形的类型及发育程度区 段。
(7) 在场地及其附近有已(拟)建人工降水工 程,应着重了解降水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及空 间与时间的动态。据此预测地表塌陷的位置与 水位降深、地下水流向以及塌陷区在降落漏斗 中的位置及其间的关系。
(3)岩溶形态分布、发育强度与所处的地质构 造部位、褶皱形式、地层产状、断裂等结构面 及其属性的关系。
(4)岩溶发育与当地地貌发展史、所处的地貌 部位、水文网及相对高程的关系。划分出岩溶 微地貌类型及水平与垂向分带。阐明不同地貌 单位上岩溶发育特征及强度差异性。
(5) 岩溶水出水点的类型、位置、标高、所在 的岩溶岩组、季节动态、连通条件及其与地面水 体的关系。阐明岩溶水环境、动力条件、消水与 涌水状况、水质与污染。
(2)地质构造 场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尤其是断 裂带的位置、规模、性质,主要节理裂隙的网络 结构模型及其与岩溶发育的关系。不同构造部位 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新构造升降运动与岩溶 发育的关系。 (3)地形地貌 地表水文网发育特点、区域和局 部侵蚀基准面分布,地面坡度和地形高差变化。 新构造升降运动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在岩溶场地勘察过程中,应查明与场地选择和地基 稳定评价有关的基本问题是:
(1)各类岩溶的位置、高程、尺寸、形状、延伸方向、 顶板与底部状况、围岩(土)及洞内堆填物性状、塌落的 形成时间与因素等。
(2)岩溶发育与地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及不同岩性组 合的关系,结合各层位上岩溶形态与分布数量的调查统 计,划分出不同的岩溶岩组。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第12章岩溶发育地区
天生桥隧道开挖至中部时,遇到长90米,宽120米,高约100 米(路基以下高度大于50米)的岩溶大厅,线路悬空。
曾作过高填方与桥跨方案比较,由于技术及造价上的原因, 不得不在隧道内再加弯道,于右侧绕避,降低了线路技术条 件,损失达60 万元。
贵昆线的多乐段经过岩溶洼地 区,在勘测设计时采用了一般 的非岩溶地区的做法圈定汇水 面积,将线路经过的A、B、C 洼地作为独立的汇水区,分别 作排水设计处理。
(8) 土洞史的调查访问、已有建筑使用情况、 设计施工经验、地基处理的技术经济指标与效 果等。
二、 (一)工程地质测绘
重点研究内容是: (1)地层岩性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组、含水层 和隔水层组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可溶岩层的 成分、结构和可溶解性;第四系覆盖层的成因类 型、空间分布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电法是最常用的物探方法,以电测深法和电剖 面法为主。它们可以用来测定岩溶化地层的不 透水基底的深度,第四系覆盖层下岩溶化地层 的起伏情况,均匀碳酸盐地层中岩溶发育深度, 地下暗河和溶洞的规模、分布深度、发育方向、 地下水位,以及圈定强烈岩溶化地段和构造破 碎带的分布位置等。
地质雷达天然发射频率一般集中在80~120MHz, 穿透5~9m。在雷达剖面上,通常可以识别出石 灰岩石芽、充填沉积物的落水洞、岩溶洞穴、竖 井或溶沟。 电磁法测量速度快,在大面积场地上测量效率高、 费用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