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结束

合集下载

学生时代结束的文案

学生时代结束的文案

学生时代结束的文案
1.青春,总需要一些伤疤证明我们曾经年少过。

2.毕业了,我感受到了眼泪是甜的!
3.今天,我们是亲密的同学;明天,我们将是竞争的对手。

愿友谊
在竞争中更加深厚。

4.相框里,什么照片都有,最熟悉的,还是那年照下来的毕业照。

5.旗开得胜日,心想事成时。

扬帆起远航,不负青春梦。

6.愿此去繁花似锦,再相逢依然如故。

7.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
的开端。

8.毕业了,真诚的说一声:一路走好,愿你一路顺风。

9.我从不惧怕未来,因为时光会将我变得更加美好。

10.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致我最爱的那群逗比。

11.愿你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12.人的一生会经历过很多事情,不管你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它都
会发生。

13.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我的胸怀和
天空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久的重逢。

感慨学生时代结束的话

感慨学生时代结束的话

感慨学生时代结束的话对于许多人来说,学生时代的结束是一个非常特殊和复杂的时刻。

在这个时候,我们结束了在学校里的学业,同时也从青少年的生活经验中开始迈向成年人的世界。

这个时刻是激动人心的,也是充满混乱和不确定性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关于结束学生时代的几个感慨。

第一步:回顾过去结束学生时代的第一步是回顾过去。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回忆起在校园的点点滴滴,回忆交到的朋友和老师们。

这些经历和关系将会成为我们成长和学习道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感慨自己成长的点滴,回忆起那些课堂上传递下来的智慧和知识,以此来对过去表示感激。

我们应该对那件件点点滴滴的经历心怀感激,并且珍惜这些成长的痕迹。

第二步:思考未来当我们回顾过去,也需要同时面向未来。

学生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我们要面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可能是工作,继续深造或者其他新的经验。

无论如何,这些新的经历都将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机遇。

因此,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为新的经历做好准备和规划,并且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三步:感恩学生时代结束的时刻应该是感恩的时刻。

我们应该感谢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感谢那些教会我们如何成为好的人和如何回报社会的知己好友和老师。

同时,我们也应该感激自己,感谢自己一路走来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有了这些付出,我们才能有今天的成绩和未来的机会。

结束学生时代,不是结束成长和学习的旅程,而是开启更加广阔的世界。

感慨学生时代的结束,是要为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和用心铸就的成绩感到自豪,同时也要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我们应该感恩和回馈,不断努力,迎接新的挑战。

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

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
据 说是 被


下儿童的时候
只陡然 闯

村 里 有 个妇 女 生 了 个 孩 子



进产 房 的 猫 吓 死 的
死婴被 装在



纸 盒子 里



位 肩 拉 铁锹 的 老 头 夹 在 腋 下 送 至 坟 地 掩 埋


路上

只要

看到人

他都会停 下 来 打开 盒子 让 大 家 看



创作谈




03


个 时 代终 于 结 束 了

2 0 0 3 年 底

萨 达 姆被 美 军 抓 获


他胡 子拉碴

温柔 缄默




位大


给我 留 下 了 深刻 的 印 象



印 象 并 不存 在 对 比造 成的 反差

不过
不满意

在 之后 众




被 问 及此作



直 强调

己 的

并 不 想 公之 于 世
确 实 如此


迄今 看 过 此作 的人 不
超 过五 位

这 绝 不 是 我 对 于 其 方 式 持 怀疑 态 度

是我 觉 得

己在绘制


Unit5英国女王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Unit5英国女王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Unit 1:The death of Elizabeth II marks the end of an era 1英国女王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文章来源: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2022.9.8 题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 【文章导读】摘要:It deprives Britain of a thread that wove the nation together, and linked it to its past. 英国去世了,英国失去了一根将自己与过去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句式及词组:1. marks the end of 标志着……的结束 【例】The announcement marks the end of an extraordinary period in European history.(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声明标志着欧洲历史上一个伟大时代的终结。

1Elizabeth II (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21 April 1926 – 8 September 2022) was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other Commonwealth realms from 6 February 1952 until her death in 2022. She was queen regnant of 32 sovereign states during her lifetime and 15 at the time of her death. Her reign of 70 years and 214 days is the longest of any British monarch, the longest recorded of any female head of state in history, and the second -longest verified reign of any sovereign in history.(摘自Wikipedia )Unit 5 人与社会英国女王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The death of Elizabeth II marks the end of an era2022年9月8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安详地去世”,享年 96岁。

一个时代的终结:E3电玩展结束28年的历程,宣布“永久停办”

一个时代的终结:E3电玩展结束28年的历程,宣布“永久停办”

开大门,迎来了更广泛的参与。

2017年的新标志象征着E3不断进化的精神,即使面对索尼等大公司的退出和成本上升的挑战,它仍然坚持自己的使命。

然而,2019年的数据泄露事件给E3蒙上了阴影,紧接着,COVID-19疫情的打击使2020年和2022年的活动被迫取消。

2023年,虽有重返线下的计划,但由于参展商数量不足,E3最终在2023年12月12日宣布永久停办。

自1995年于洛杉矶举办以来,E3展虽然也给玩家们带来过遗憾与失望,但承载着更多的仍然是数不胜数的名场面与深刻交流,本文就简单回忆一下那些属于E3的历史记忆。

在1997年和1998年,它曾短暂迁往亚特兰大,但不久又回归洛杉矶,这个城市的光芒与E3当时的辉煌相得益彰。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E3也面临着变革的挑战。

自2006年起,由于参展成本的高昂,它开始减小规模并进行重组。

2015年,E3展开了新的篇章,首次向非专业的普通游戏玩家敞■洛杉矶会展中心举办的E3展(资料图)聊而枯燥的。

有意思的是,世嘉带着已经在日本国内热卖的新主机世嘉土星,携手大作《VR战士》卷土重来,准备延续世嘉MD的荣光,再次占领北美游戏市场,然而最终399美金的售价却被索尼初代Playstation更低的299美元售价与《最终幻想7》的首发护航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可以说首届E3展会,是让索尼成为行业巨头的最大基础。

当时的游戏阵容也不可谓不豪华,《生化危机》《雷曼》《时空之轮》《山脊赛车》《天旋地转》《地球冒险》《杀手本能》《装甲龙骑兵》《粒子战士》《VR快打》和《银河飞将》等后续在游戏界振臂一呼即可呼风唤雨的作品在首届E3中亮相。

可惜的是,由于被排到的场地较偏(主会场在南大厅,而任天堂被分在西厅),任天堂并没有将宣传重心放在首届E3上,当时的任天堂只是草草发布了VB(Virtual Boy)携带主机以及《超级大金刚2》,后续对任天堂产生巨大影响的N64直到一年后的6月才真正问世。

2019,一个大时代结束了!

2019,一个大时代结束了!
• 它们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重工业和军工产业为主的计划 经济模型,推动了民生产业的快速扩张。
1992年
• 1992年,这是一个伟大的年份。 •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的确定了
• 这一年开始,相较于此前由下而上“仰攻”的草根从商, 很多体制内的精英也开始下海了:
• 副局级干部陈东升,离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办了中 国第一家拍卖公司嘉德拍卖、中国第一家物流公司宅急送, 后来又募资创办了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寿保险公司。
• 这一年33岁的任志强进驻华远,担任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 建设部经理。结果第二年就被以“贪污罪”关进看守所……
• 这一年,35岁的张瑞敏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制定了海尔第一个 发展战略——名牌战略,这就是海尔的前身。
• 这一年,23岁的段永平愤然离开分配单位北京电子管厂,因为那里 “人人都觉得能干,却什么都不干”。
• 但是,这群人像疯了一样拼搏,当欧州人 每天工作五个小时,他们每天工作十五个 小时,睛天抢干,雨天巧干,白天大干, 晚上加班干!
• 当印度人躺在恒河边等下辈子时,他们心中只有 “只争朝夕”,当美国人疯狂地在中东不断寻找 敌人时。这群中国人默念“发展是硬道理”。
• 短短二十多年,他们就把一个落后的国家建成了 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
你们每个人留一点吃饭的钱,将剩下的钱全部拿出来”,“我们的竞 争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的硅谷”。 • 这一年,27岁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 机系统有限公司。 • 这一年,刘强东分别取自己和女友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成立了“京 东”。 • 第二年,陈天桥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加上妻子、弟弟,员工一 共六人,要打造 “网络迪士尼”。 • 他们是新兴势力的代表者 • 为中国开创一个新时代!

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个时代的终结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News & Focus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jo u rn a l h om e pag e: w w w.else /locate/engEngineering一个时代的终结Lance A. DavisSenior Advisor, U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许多人都撰写过有关摩尔定律即将消亡和集成电路芯片晶体管密度将呈指数级扩展的文章。

当我们在思索这一即将到来的转变所带来的后果时,我们应该适当花些时间去关注在2016年3月21日逝世的享年79岁的安迪•格鲁夫。

1987年至1998年,格鲁夫担任英特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之后,作为戈登•摩尔的继任者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直到2005年。

和其他人一样,格鲁夫负责将摩尔定律和信息革命变成现实。

安迪•格鲁夫的人生十分引人关注,很多人都说是传奇式的。

在逃离了二战大屠杀和经历了匈牙利11年的政治动荡后,他以移民的身份逃到了美国,身无分文,不会说英语,并且还患有由于儿童时期的疾病导致的听力丧失。

但他成功地从纽约市立学院毕业,然后转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于1963年在伯克利获得了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此后不久,他加入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并于1968年协助创立了英特尔。

显然,格鲁夫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技术人才,但是他的专长似乎在管理方面。

这一点可以在1996年出版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1]一书中得到印证。

据他的CEO继任者克雷格•贝瑞特描述,他的管理方式就是采用激烈的个人竞争,这在当事者看来就像是被木板击中头部。

许多管理顾问或心理学家可能会说,这种方法过于极端,但正是这种方法多次将英特尔从灾难的边缘拉回来,使其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成为计算机行业微处理器芯片的主要供应商。

成功并不总是等同于正确。

一个时代的落幕

一个时代的落幕
《文化纵横》编辑部 2014年8月
编辑手记
一个时代的落幕
一段可以被称为时代的历史,是值得被后世的人们不断谈论,或者怀念的。然而,对生 活于其中的人们而言,时代的开启或者落幕,其所产生的震荡和冲击,却不是平淡的日常生 活能够完全稀释的。无论变革的方式是激烈还是和缓,人们总会燃起新的希望或者焦虑,总 会有所期待或者不安。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是从总体社会的松动和瓦解开始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 为一个自由放任的历史阶段,人们通俗地用“放权让利”来概括它。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 如对市场的退让纵容、对社会组织的默许鼓励,乃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宽容——政府几乎不 再主动介入民众的个人观念和精神世界,一般情况下,他只是被动地防守。与此相伴随,中 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也形成了相应的风尚和气质,为了鼓励创新和进取,人们常常被默 许或者追认对既存制度和规则的突破。这是一个勇敢者的时代,所有的人们都在为即将到 来的美好日子使出浑身解数。每个人的耳畔似乎都回响着这样的呐喊:“大胆,再大胆一 些”,美好的日子就会到来,他们也总能获得“可以,可以,还是可以”的答复。
在人们的心目中,改革就是自由放任,保守就是反自由放任。 但是,正如研究者们所指出的那样,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改革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变 化。许多自认改革者的人们开始疑惑和抱怨:市场的空间被压缩,社会组织停滞不前,阶层 间的流动日益困难。但他们依然相信自由放任的改革最终会克服所有这一切。直到2008年以 来,他们才吃惊地发现中国走向了和他们的预期完全不同的方向。中共十八大以来,随着一 种新的、自觉的、主动的时代精神速登场,自由放任的时代落幕了。 没有人有足够的智慧和胆量预言这个新的时代。我们只是看到,随着一个个贪腐官员的 落马,过去的潜规则一一失效;随着一项项规定的出台,过去的默许退让一一被废止;在意 识形态领域,他也不再回避自己的主张,而是表现出强烈的好恶爱憎。在外交、民族政策领 域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的剧烈和决心。回响在人们耳畔的声音变为冷峻的“不,不,还 是不行”。我们也发现,这一变化并不是来自一两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推动,它与社会文化 民情的变化息息相关,对于自由放任的拥护和期待,早已不是民众的共识;它与社会经济环 境的变化一脉相承。经济结构的变迁,国力的壮大所改变的东西远远高于我们的估计。令所 有人吃惊的是,这个政党有着如此坚韧的生命力,它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迸发出自我 革命式的调整能力。 我们并不敢肯定逝去的时代是否会真的一去不返,我们也不确信用自由放任来概括这一 “镀金时代”是否妥当,我们也不知道如何给新的时代命名:威权?国家主义?中国道路的 政治定型?我们只是深信,中国有着自己的逻辑,而这一逻辑尚未被充分揭示,因此,我们 才会不断地被时代变迁所震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时间5月8日下午,曼联官网宣布主帅弗格森爵士赛本季末退休,这位也许是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主教练,对着全世界轻轻地说了声“再见”,留下亿万球迷无限的眷恋。

新闻和网络上都以大幅篇章介绍着老爵爷二十七年来在足球领域所取得的骄人战绩,我不想赘述老爵爷的每一代红魔夺取的每一项冠军。

对我们这一代球迷而言,弗格森这个名字已经超出了足球的范畴,弗格森爵士和他所塑造的曼联精神和品格才是更加值得我们珍视的。

是的,我失眠了,虽然一直知道老爵爷终将离开教练席,但是没有想到这么突然。

是的,我们不应该这么自私,让一位71岁老人在残酷的现代足球继续为我们带来胜利和荣誉。

然而,我所知道的曼联只有弗格森爵士。

从1998年我初识曼联,到如今已是十五个年头;从懵懂少年逐渐步入而立之年,弗格森爵士打造的曼联始终与我的青春同在;多少年来,弗格森和数代红魔的团队意识、必胜信念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或为红魔欢呼、或为之叹息,或血脉喷张、或黯然神伤……这么多年,我也已经分不清,我喜欢的到底是曼联,还是弗爵爷的个人魅力。

而如今,这一切终竟到了说再见的时刻,与我永不复来的青春一起,将是永远装帧于记忆相册中最闪耀的篇章。

一个传奇,一个时代的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