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简介

合集下载

喜歌剧的“大师”与“小大师”:《塞维利亚理发师》两种版本比较

喜歌剧的“大师”与“小大师”:《塞维利亚理发师》两种版本比较

喜歌剧的“大师”与“小大师”:《塞维利亚理发师》 两种版本比较王阳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要:《塞维利亚理发师》是一部世界范围内广受喜爱的喜歌剧,尽管创作于19世纪初期,但至今仍具有艺术感染力和音乐活力。

在中国的音乐会市场,罗西尼的这部歌剧上演率较高,其中的经典咏叹调更是声乐音乐会 经常用来演唱的桥段。

本文将通过两种版本的《塞维利亚理发师》进行比较,来更加深入的理解罗西尼版本的 《塞维利亚理发师》。

关键词: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帕伊塞罗中图分类号J 605文献标识码:A罗西尼手里的喜歌剧是有真实的戏剧动作的(dra ­matic action ), 而且越发狂效果越好 。

观众喜欢它的效果,脚本作家也开始寻找机会设法促成戏剧性的整合,通常 基于闹剧的噱头,也可以出现在除了终曲之外的其他地 方。

《塞维利亚理发师》是反音乐性的,它再一次复归了纯 粹的喜剧形式,回归了朝向综合喜剧体裁的趋势,这种趋 势在莫扎特之后的喜歌剧中十分显著。

伯爵夫人在莫扎 特《费加罗的婚礼》是一个严肃形象,而罗西娜,同样的角 色在《塞维利亚理发师》中,就变成了一个天真的喜剧性 的少女形象。

在歌剧第二场,同样的剧情,意大利的喜歌 剧大师在处理戏剧动作与音乐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截然 不同的风格,实际体现了喜歌剧创作中“大师”与“小大 师”技术上的差别。

―、乔瓦尼•帕伊塞罗(Giovanni Paisiello )所谓“小大师”(a little masterpiece ),即音乐史中处于 二流的作曲家,该术语的含义在国外的音乐学者中早已 经达到共识。

“小大师”往往也是时代明星,例如即将进行 讨论的帕伊赛罗,他的名声在19世纪初并不输给罗西 尼。

尽管“小大师”同样出类拔萃,但是在经历了历史洪流 的洗礼,他们的成就俨然历史所埋没。

或许通过以下这个 例子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明白罗西尼为什么能够在出 类拔萃的“小大师”中脱颖而出,至今仍然具有如此高的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010-04声望以及为什么他的创作经久不衰。

外国音乐史知识点精细归纳二-精品

外国音乐史知识点精细归纳二-精品

外国音乐史知识点精细归纳【二】浪漫主义歌剧音乐法国歌剧创作作品:一生创作了12部歌居U,其中最优秀的是《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古诺有一部迷人的作品,旋律选材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前奏曲《圣母颂》。

创作作品:四幕歌剧《卡门》(取材于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梅林美的小说《嘉尔曼》,这部歌剧称为法国的里程碑\歌剧作品有:《帕斯丽珠》、《采珍珠者》、《唐普罗科皮奥》.《街头少年》。

意大利歌剧(三大代表人物罗西尼,贝里尼•威尔第;代表还包括多尼采蒂)创作作品:一生作有大、小歌剧三十八部。

较著名的歌剧有正歌剧《唐克雷迪》(被誉为〃意大利第一部富于战斗性的歌剧〃)、《阿尔米达》,《湖上夫人》,《威廉退尔》(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是浪漫派歌剧名作, 此剧的序曲共四乐章是音乐会上经常被独立演出的器乐名曲。

);喜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试金石》、《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是博马舍《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十九世纪意大利喜剧的代表作)等。

罗西尼在歌剧中为了积累力量,酝酿高潮,常多次反复同一乐句,每次加强力度,提高音高,这种做法叫做"罗西尼渐强"。

—"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创作作品:歌剧作品26部:今天上演最多的是四大名作是《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根据法国小仲马小说改编,著名唱段第一唱段《饮酒歌》,《薇奥列塔的咏叹调》是第三幕选段),创作晚期的两部歌剧《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这两部歌剧分别代表了意大利悲歌剧和喜歌剧的最高成就)、《阿依达》、其他歌剧有《伦巴底人》(1848)、《厄尔南尼》(187441《阿尔济拉》(1846\《列尼亚诺战役》(1849)、《利哥莱托》;《安魂曲》(又名《安魂弥撒》, 是世界三大安魂曲之一。

)创作特征:既体现爱国和民族情感的题材,也重视文学戏剧名著。

创作作品: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著名的有《图兰朵》(采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音调,著名的有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这部歌剧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元朝都城北京的故事。

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音乐分析

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音乐分析

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音乐分析作者:许恒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2期摘要: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是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于1816年为罗马狂欢节而写的。

其中唱段《快给大忙人让路》则成为男中音的经典唱段。

作曲家用优美的旋律,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形象,把感情投向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用音乐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和底层人物的同情,以及对腐朽社会等级制度中人与人虚伪情感的控诉和鞭挞讽刺。

关键词:罗西尼;形象;唱段;作品理解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12-02对于每个声乐爱好者来说,《塞尔维亚理发师》这部歌剧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快给大忙人让路》更是每个男中音歌唱能力的诠释。

本文分析这首咏叹调的剧情、音乐特征、感情及歌唱时技巧处理。

一、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及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是由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GioacchinoRossini),于 1816 年应罗马阿根蒂那剧院,为罗马狂欢节而写的。

GioacchinoRossini罗西尼,(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

生于意大利贝萨洛。

十岁在蒂塞学和声,后在波伦亚音乐学院获马太学对位。

受作为歌剧演员的母亲影响,十四岁起习作歌剧。

十年后所作《塞维尔的理发帅》,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语言生动、形式自由、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剧代表作。

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且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

在近四十部歌剧中影响较大的还有《灰姑娘》、《偷东西的喜鹊》及正歌剧《奥赛罗》、《摩西》等。

(二)作者创作背景罗西尼的生活和主要创作活动处在欧洲封建复辟的年代,同时也是意大利民族运动兴起的时期。

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给罗西尼的生活和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歌剧赏析

歌剧赏析


阳台上没人了。伯爵掏出这宝贵的纸条, 阳台上没人了。伯爵掏出这宝贵的纸条,那 上面写的话分明是给他的:感谢几天来所唱的优美 上面写的话分明是给他的: 的小夜曲, 的小夜曲,请于医生巴尔托洛不在家的时候告知姓 名和地址。那上面还写了自己的遭遇: 名和地址。那上面还写了自己的遭遇:医生看管极 连上阳台去的自由都没有。希望能得救。 严,连上阳台去的自由都没有。希望能得救。 这纸条让伯爵兴奋至极, 这纸条让伯爵兴奋至极,可突然他听到医生在 大声地向家里仆人叮嘱:任何人都不准放进家门。 大声地向家里仆人叮嘱:任何人都不准放进家门。 最要命的是这句话: 最要命的是这句话: “要是为我准备婚事的巴西利奥来了,请他等 要是为我准备婚事的巴西利奥来了, 我一会儿。 我一会儿。” 天啊,原来这糟老头子要娶可爱的姑娘! 天啊,原来这糟老头子要娶可爱的姑娘!无所 不知的费加罗告诉伯爵, 不知的费加罗告诉伯爵,老头早就盯上了姑娘罗西 娜的美貌和大笔财产,所以一直把她看管得牢牢的。 娜的美貌和大笔财产,所以一直把她看管得牢牢的。 那个巴西利奥是罗西娜的音乐教师,他帮医生的忙, 那个巴西利奥是罗西娜的音乐教师,他帮医生的忙, 是为了一笔丰厚的报酬。 是为了一笔丰厚的报酬。

想到那个老头,罗西娜心里就恨恨的: 想到那个老头,罗西娜心里就恨恨的: “我礼貌周到,性情温顺,甜蜜又多情, 可谁要是惹我不 我礼貌周到,性情温顺,甜蜜又多情, 高兴,我也会像毒蛇一样机灵。 我有千万条妙计, 高兴,我也会像毒蛇一样机灵。 我有千万条妙计,会教你受 不了, 我会和你开个大玩笑! 不了, 我会和你开个大玩笑!” 作曲家罗西尼为这姑娘写的咏叹调实在是迷人至极, 作曲家罗西尼为这姑娘写的咏叹调实在是迷人至极,他运 用花腔演唱技巧把罗西娜的天真活泼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用花腔演唱技巧把罗西娜的天真活泼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的旋律写作天赋——你得承认,的确非 你得承认, 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的旋律写作天赋 你得承认 同寻常。 同寻常。 罗西娜写了一封给“林多罗”的信,想找个机会递给他。 罗西娜写了一封给“林多罗”的信,想找个机会递给他。 这时,有人敲门,原来是费加罗。 这时,有人敲门,原来是费加罗。仆人对这个老熟人毫不在 意,放他进了屋子。费加罗刚要和罗西娜说话,又有人来了, 放他进了屋子。费加罗刚要和罗西娜说话,又有人来了, 这次是医生巴尔托洛。费加罗赶紧藏了起来。 这次是医生巴尔托洛。费加罗赶紧藏了起来。巴尔托洛听仆 人说费加罗来过,十分警惕,盘问罗西娜他来作什么。 人说费加罗来过,十分警惕,盘问罗西娜他来作什么。罗西 娜闪烁其辞地和医生周旋,还笑嘻嘻地讽刺他,弄得他无可 娜闪烁其辞地和医生周旋,还笑嘻嘻地讽刺他, 奈何。 奈何。

从《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看罗西尼的歌剧创作特征

从《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看罗西尼的歌剧创作特征

从《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看罗西尼的歌剧创作特征摘要:《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一部具有较高思想内涵又富有艺术情趣的歌剧,它集意大利歌剧的精华,语言生动,形式自由,是充满幻想的意大利歌剧代表作。

它创造出了前两个世纪所达不到的美丽灿烂的奇迹,因此,它不仅是罗西尼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意大利喜歌剧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创作特征;歌剧罗西尼简介:焦阿基诺·安东尼·罗西尼(1792--1868),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

罗西尼有美妙的歌喉而被称为“皮萨罗的天鹅”,1806年进入专业音乐学校学习。

1815年起在那不勒斯歌剧院、圣卡罗剧院和丰多剧院进行艺术指导,创作了《奥塞罗》、《唐克雷迪》、《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灰姑娘》、《贼鹊》、《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等歌剧。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其最成功的代表作,它继承了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又有革新,这部歌剧被认为是意大利传统喜歌剧,或古典喜歌剧的最后一部。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简介:《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罗西尼所有歌剧作品中,内容最充实、最精彩的杰作。

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剧作家斯泰尔比尼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第一部的故事编成的歌剧脚本,由罗西尼于1816年谱曲而成。

这部意大利传统风格的二幕喜歌剧,充分表现出罗西尼的喜剧创作才能,确定了罗西尼在意大利歌剧史上的地,是可以与博马舍、莫扎特的戏剧相提并论的,它把罗西尼以往喜歌剧中的一切创造和精彩夺目的东西全都结合在了一起。

故事情节为:阿玛维瓦伯爵是一个热情洋溢的青年,他痴心爱恋着活泼美丽的罗西娜,但罗西娜的监护人巴尔托洛医生也有意于罗西娜,因此二人之间展开了竞争。

巴尔托洛以罗西娜的声乐教师巴西利奥为帮手,而阿玛维瓦伯爵却得到聪明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

在费加罗的帮助下,阿玛维瓦伯爵两次化妆进入巴尔托洛医生的家中,使用种种计谋,终于得到罗西娜的爱情,等到巴尔托洛发现事实真相以后,伯爵与罗西娜已经木已成舟,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提琴分享活泼、欢快《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附乐谱

小提琴分享活泼、欢快《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附乐谱

小提琴分享活泼、欢快《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附乐谱
乐曲介绍
《作品名称》
作者
MUSIC
大部分人认为这首曲子选自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这首序曲并不是作曲家专门为这出戏写作的,它原是罗西尼为另一部名叫《伊丽莎白》的歌剧写的序曲。

由于那部歌剧没有取得成功,而这首序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性格和《塞维利亚理发师》内容十分吻合,因此,作曲家就把它拿来作为这部歌剧的序曲,而听众们也乐于接受它。

MUSIC
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
难得一见:小提琴二重奏《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简介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简介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简介《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的作品,这首序曲有着活泼、欢快的音乐性格,听众们也乐于接受它。

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的相关内容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的作者简介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 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

生于意大利贝萨洛。

十岁从蒂塞学和声,后在波伦亚音乐学院从马太学对位。

受作为歌剧演员的母亲影响,十四岁起习作歌剧。

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卓阿基诺·罗西尼生于意大利的佩萨罗,成长在一个音乐家庭里,自1806年起开始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

1810~1829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创作了一生所有的三十多部歌剧及其它作品。

罗西尼的生活和主要创作活动处在欧洲封建复辟的年代,同时也是意大利民族运动兴起的时期。

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给罗西尼的生活和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作品中交织着先进和消极两种倾向。

一方面,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罗西尼写了不少迎合宫廷贵族艺术趣味的歌剧(它们已被历史淘汰),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赏识,自己也过起花天酒地的生活。

另一方面,他也有一些作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积极的社会作用,艺术上也有相当造诣,至今仍广为流传。

最著名的是《赛维利亚理发师》和《威廉·退尔》这两部歌剧。

自1829年他写了搁笔之作《威廉·退尔》直到去世,将近四十年,创作销声匿迹。

生活描写的生动性,人物性格刻画的鲜明性,戏剧情节发展的紧张性,旋律丰富,节奏敏捷,使罗西尼的歌剧充满了活力。

罗西尼的优秀创作使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重获新生。

他在喜歌剧中掺入了正歌剧的因素,又在正歌剧中加进喜歌剧的生活气息。

他的这些改革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对后世的歌剧创作产生了影响。

1868年11月13日,这位显赫一时的歌剧大师因病去逝。

他的遗体被葬在巴黎,与著名音乐家肖邦、贝里尼的墓地相去不远。

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无伴奏男声六重唱)-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无伴奏男声六重唱)-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无伴奏男声六重唱)-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引言作为一部古典歌剧,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了古典音乐的美妙和完美。

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推荐学生们用这个例子来学习歌剧和男声六重唱。

本文将介绍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和教学目的,提供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二、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概述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是一部作曲家乔安尼·罗西尼的作品,发表于1816年。

全剧讲述了一个年轻的伯爵和他的心爱之人之间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情感的曲折和变化。

《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则是全剧开头的序曲,以其美妙和完美而闻名于世。

三、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学生能够:•认识经典歌剧的美学意义和历史背景;•学习男声六重唱的唱法和表现力;•掌握基本的节奏、节拍和音乐术语;•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计划本节介绍针对苏少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计划。

1. 第一课•介绍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的背景和历史。

•分析乐曲的节奏和节拍,学习基本的音乐术语和符号。

•演示男声六重唱唱法和表现力。

2. 第二课•进行音乐鉴赏,听取并分析完整的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

•分配唱段和角色,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和独唱表演。

•学生进行口头反馈,在教师和同学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反省和改进。

3. 第三课•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和独唱表演的实践。

•教师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总结,写下学习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歌词和旋律分析法。

通过对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序曲中的歌词和旋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歌曲。

2.模仿法。

通过演示男声六重唱唱法和表现力,让学生模仿,并得到合理的指导和反馈。

3.合唱练习和独唱表演。

通过分配角色和唱段,并进行独唱和合唱的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和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简介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的作者简介
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 1792-1868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

生于意大利贝萨洛。

十岁从蒂塞学和声,后在波伦亚音乐学院从马太学对位。

受作为歌剧演员的母亲影响,十四岁起习作歌剧。

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卓阿基诺·罗西尼生于意大利的佩萨罗,成长在一个音乐家庭里,自1806年起开始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

1810~1829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创作了一生所有的三十多部歌剧及其它作品。

罗西尼的生活和主要创作活动处在欧洲封建复辟的年代,同时也是意大利民族运动兴起的时期。

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给罗西尼的生活和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作品中交织着先进和消极两种倾向。

一方面,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罗西尼写了不少迎合宫廷贵族艺术趣味的歌剧它们已被历史淘汰,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赏识,自己也过起花天酒地的生活。

另一方面,他也有一些作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积极的社会作用,艺术上也有相当造诣,至今仍广为流传。

最著名的是《赛维利亚理发师》和《威廉·退尔》这两部歌剧。

自1829年他写了搁笔之作《威廉·退尔》直到去世,将近四十年,创作销声匿迹。

生活描写的生动性,人物性格刻画的鲜明性,戏剧情节发展的紧张性,旋律丰富,节奏敏捷,使罗西尼的歌剧充满了活力。

罗西尼的优秀创作使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重获新生。

他在喜歌剧中掺入了正歌剧的因素,又在正歌剧中加进喜歌剧的生活气息。

他的这些改革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对后世的歌剧创作产生了影响。

1868年11月13日,这位显赫一时的歌剧大师因病去逝。

他的遗体被葬在巴黎,与著名音乐家肖邦、贝里尼的墓地相去不远。

九年后,意大利接回了这位歌剧大师的遗体。

六千多群众静默肃立,由四个军乐队和三百名歌手组成了巨大的唱诗班。

在他自己的剧作《摩西》一剧的祈祷歌声中,罗西尼被移葬于佛罗伦萨的圣塔克罗采教堂。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的歌剧介绍
这部作品于1816年2月20日在罗马阿金蒂纳剧院首演时,由于罗西尼的敌对者刻意捣乱这些人的作为本身足以构成一出闹剧等因素,它的不朽价值和魅力未能被充分认识,但它很快就赢得在世界各地歌剧院的牢固地位,成为一直盛演不衰的名作。

这部作品于1816年2月20日在罗马阿金蒂纳剧院首演时,由于罗西尼的敌对者刻意捣乱这些人的作为本身足以构成一出闹剧等因素,它的不朽价值和魅力未能被充分认识,但它很快就赢得在世界各地歌剧院的牢固地位,成为一直盛演不衰的名作。

这部歌剧的脚本由斯泰尔比尼根据法国著名剧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塞维利亚理发师》改编。

剧情以17世纪西班牙南部的塞维利亚城为背景,精力充
沛、乐观自信、足智多谋的费加罗是城里的一位大忙人,他不仅能为人理发,还能干各种
同理发不相干的事情。

在此剧中,他从头至尾乐此不疲的使命就是帮助年轻的伯爵阿尔玛
维瓦赢得美丽动人的罗西娜小姐的爱情。

他跑前跑后,出谋划策,巧言如簧,在他的一手
导演下,罗西娜的监护人和觊觎者巴尔托洛医生终因智谋不济、寡不敌众而败下阵来,无
可奈何地眼看着他爱慕已久的罗西娜同阿尔玛维瓦伯爵喜结良缘。

故事描述了十七世纪,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城的阿尔玛维瓦伯爵钟情于富家小姐罗西娜,罗西娜的监护人巴尔托洛大夫也钟情于她。

大夫有音乐教师巴西利奥为助手,伯爵有
足智多谋的理发师费加罗为助手,两人互相较量。

大夫对罗西娜严加看管,欲与她强行成婚。

伯爵无奈中听从费加罗之计,两次乔装进入罗西娜家,费加罗则冒充征婚人极力劝导
罗西娜与伯爵相配。

罗西娜终于感受到了伯爵的爱情,伯爵如愿以偿,而大夫则得到了罗
西娜的财产,也很高兴。

最终以大合唱《爱和忠诚就永远不变》辉煌地终场。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的乐曲简介
《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的乐观、机智性格同这部歌剧的剧情和喜剧氛围有着美妙的
呼应,但我们在听序曲时并无必要印证剧中的人物或情节,原因同样是富于喜剧性的——
它并非专为《塞维利亚理发师》而写,而是借自一年前上演的作曲家的另一部歌剧《英吉
利女王伊丽莎白》;而且实际上它也不是《英吉利女王伊丽莎白》的序曲,因为它还充当
过更早的两部歌剧《离奇的误会》和《奥雷利安在帕尔米拉》的序曲!据说罗西尼也曾为《塞维利亚理发师》写过序曲,但序曲的乐谱不幸在演出前丢失了。

这种说法颇受到一些
人的怀疑,英国的科贝在所著《西洋歌剧故事全集》中认为:“究竟他是写成丢了,还是
根本不曾写,却很可疑。

”我们不必对此多加追究,因为在罗西尼的时代,序曲在音乐素
材上同剧情很少有直接联系,它只是作为开场白,为即将开始的歌剧铺垫出适宜的气氛。

就这一点而言,《塞维利亚理发师》序曲是非常优秀的喜歌剧序曲。

这首序曲处处体现了罗西尼歌剧序曲的典型特征。

它以省去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
首先是一段标为庄严的行板的引子,两声响亮的强奏和弦后,弦乐和大管悄悄地以细碎的
音型向上模进,引出木管乐器同弦乐器的简短对话。

这一切重复一遍后,响起了托维所说
的那种为罗西尼本人所喜爱的“像踏步声一样单调的断奏和弦伴奏”,在这一富有戏剧性
效果的伴奏背景上,双簧管吹出延绵不断的长音,它持续向上攀升,直到仿佛进入阳光照
耀的高空,而低音部分的伴奏恰如它下方翻滚的浓云。

小提琴在明媚的高音区唱出优美如歌的旋律,像灿烂的晴空般明澈辽阔,沁人心脾。

在乐曲进入快板部分时,我们再次听到“像踏步声一样单调的断奏和弦伴奏”,由小提琴
奏出的五个音的短促动机酷似生动的询问,在这一音型基础上建立起如急促对话般的第一
主题。

经过激烈的过渡后,双簧管和单簧管上出现了从容优雅的第二主题,其间点缀着活
泼可爱的快速经过句。

一段罗西尼式漫长的、激动人心的渐强将音乐从低声的絮语推向雄
浑的高潮,当它平息之后,我们听过的“踏步”节奏以及两个主题相继再现,不同的是第
二主题几乎在第一主题后接踵而至,它由原来的G大调改为第一主题的同名大调即E大调,配器上也变为单簧管、大管与圆号,令人倍感温暖。

再次出现的渐强引出热烈宏大的尾声。

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一样,都是根据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的三部曲写成的。

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1816年间为罗马狂欢的演出而创作的,第一次的演出出于有人故意捣乱而完全失败。

但是第二次上演却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说热情的观众还因此为罗西尼举行了火炬庆祝游行。

歌剧讲述的是作为理发师的费加罗帮助一位美丽少女脱离贪财好色的监护人的控制,与其情投意合的心上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据说这部歌剧罗西尼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完成,是最能体现罗西尼音乐天才的作品。

序曲在很长的慢板引子过后,主题开始的音乐渐渐地把听者引入了欢乐而诙谐的气氛中,之后又从管弦乐队深处奏响一个温馨而亲切的旋律,宛若一直英才青春活力和散发着爱情芳香的歌曲。

接下的旋律描绘出一个巧取豪夺欢乐的舞蹈场面。

作品的结尾部分非常宏伟、宽广而华美,整首序曲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