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
在过去,废弃混凝土通常被视为垃圾,被大量填埋或者处理掉,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然而,随着资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
一、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意义与挑战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意义在于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降低建筑工程成本。
然而,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需要解决混凝土的物理性能退化问题。
混凝土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也对再生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要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解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问题。
二、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1. 废弃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改进技术废弃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将直接影响再生利用的效果。
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工作来改进废弃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其中,混凝土碎石破碎技术、添加剂掺入技术和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等是常用的方法。
2. 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回收技术废弃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浆等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进行回收利用。
其中,砂和石可以经过筛分、洗涤等工艺得到再生骨料,用于制备新的混凝土材料。
水泥浆则可以通过固液分离技术获得再生水泥。
3. 废弃混凝土的化学性能改进技术废弃混凝土中的化学性能也需要得到改善。
控制废弃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可以通过喷雾浸泡等技术实现。
应用添加剂、掺合料等方法也可以改善废弃混凝土的化学性能。
三、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工程应用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工程应用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建筑材料的制备再生混凝土骨料可以制备新的建筑材料,用于建造新的建筑物。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开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2. 道路基层材料的应用再生混凝土骨料也可以用于道路基层材料。
混凝土的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

混凝土的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然而,每年由于拆除、重建、翻新等原因,大量的混凝土废弃物产生。
如何有效地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物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可行方案。
一、混凝土废弃物回收的意义废弃的混凝土通常会被视为垃圾,填埋或焚烧处理,但这种处理方式既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又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而通过合理的回收与再利用,可以实现以下重要的意义:1. 环保:混凝土废弃物的再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避免过度消耗。
同时,废弃混凝土中的有害物质将得到处理,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2. 节约:回收利用混凝土废弃物可以节约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降低建筑工程的总体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可持续发展:混凝土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二、混凝土废弃物的回收方式混凝土废弃物的回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碎石回收:通过对废弃的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等工艺过程,将其转化为再生碎石,用于再次制备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等。
2. 粉状料回收:将混凝土废弃物进行细磨,得到粉状料,可以用于生产水泥、砌筑材料等。
3. 砖块回收:废弃的混凝土可以进行制砖回收,用于新建筑材料的生产。
三、混凝土废弃物再利用的应用领域回收利用的混凝土废弃物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包括:1. 建筑工程:再生碎石和粉状料可以用于制备新的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地基填料等。
2. 道路建设:再生碎石可用于路面修补和新建道路的基层材料,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3. 砌筑工程:制砖回收的废弃混凝土可用于新的砌筑工程,如墙体、护坡、防护墙等。
四、混凝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废弃混凝土的回收与再利用虽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1. 资源回收难度:废弃混凝土的回收需要进行专业的破碎、筛分和再加工工艺,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人力成本。
废旧混凝土处理方案

废旧混凝土处理方案废旧混凝土处理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废旧混凝土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废旧混凝土的处理不仅涉及环境保护,还关系到资源的利用和经济效益。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废旧混凝土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方案内容:1. 废旧混凝土的分类根据废旧混凝土的来源和性质,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建筑垃圾混凝土:包括建筑拆除产生的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等。
(2)路面混凝土:包括路面拆除产生的混凝土、路面修建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等。
(3)其他混凝土:包括工业废渣、废旧混凝土制品等。
2. 废旧混凝土的处理方式(1)回收利用:将废旧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洗涤等处理后,再进行再生利用。
回收利用的方式包括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再生砖块等。
(2)填埋处理:将废旧混凝土进行填埋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填埋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焚烧处理:将废旧混凝土进行焚烧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废旧混凝土处理的技术路线(1)回收利用技术路线:废旧混凝土→ 破碎→ 筛分→ 洗涤→ 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再生砖块等。
(2)填埋处理技术路线:废旧混凝土→ 压实→ 填埋。
(3)焚烧处理技术路线:废旧混凝土→ 破碎→ 筛分→ 焚烧→ 发电。
4. 废旧混凝土处理的经济效益(1)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混凝土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废弃物的处理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填埋处理:填埋处理废旧混凝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同时也需要支付填埋费用,经济效益较低。
(3)焚烧处理:焚烧处理废旧混凝土可以产生电力,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注意的是,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论:废旧混凝土处理方案应该采取回收利用为主,填埋处理和焚烧处理为辅的综合处理方式,以达到环保、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平衡。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也日渐蓬勃。
然而,建筑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混凝土废弃物的处理。
传统的混凝土废弃物处理方式是填埋或堆放,这种方式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混凝土再生利用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一、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1.混凝土碎石再生利用技术混凝土碎石再生利用技术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和筛分后再利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混凝土废弃物转化为再生骨料,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制品中。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优点。
2.混凝土回收再生技术混凝土回收再生技术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筛分、洗涤、去除杂质等处理后,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制品中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资源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等优点。
3.混凝土添加剂再生利用技术混凝土添加剂再生利用技术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添加剂经过处理后再利用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废弃混凝土添加剂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制品中,从而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二、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工程应用1.混凝土再生骨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再生骨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是一种将再生骨料加入路面材料中,以取代部分天然骨料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降低天然骨料的使用量,节约资源,同时也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排放量。
2.混凝土回收再生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混凝土回收再生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回收再生后再利用于市政建设中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同时也可以降低市政建设的成本。
3.混凝土添加剂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混凝土添加剂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添加剂再生利用于新建建筑中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同时也可以节约资源,降低建筑成本。
三、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质量问题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质量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材料是目前建筑、道路等工程建设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但其生产和使用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编制一份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程,为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二、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技术规程2.1 回收利用的范围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的范围包括混凝土、水泥、砂、石子等材料。
2.2 回收利用的方法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破碎回收法:将废弃的混凝土破碎后,用于生产新的混凝土、砂浆等。
(2)筛分回收法:将废弃的混凝土筛分后,用于生产新的混凝土、砂浆等。
(3)粉磨回收法:将废弃的混凝土粉磨后,用于生产新的混凝土、水泥等。
(4)湿法回收法:将废弃的混凝土通过浸泡、搅拌等方法进行回收利用。
2.3 回收利用的流程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废弃混凝土的收集和分类:对于废弃的混凝土进行收集和分类,包括对混凝土强度、杂质等进行检测。
(2)破碎、筛分、粉磨、湿法等处理方法:根据废弃混凝土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回收利用方法进行处理。
(3)质量检测:对回收利用后的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强度、密度、水泥含量等指标。
(4)生产新的混凝土、砂浆等:将回收利用后的混凝土、砂、石子等材料用于生产新的混凝土、砂浆等。
2.4 回收利用的注意事项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废弃混凝土的收集和分类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避免污染环境。
(2)回收利用的方法应根据废弃混凝土的情况进行选择,避免浪费资源。
(3)回收利用后的混凝土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4)生产新的混凝土、砂浆等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比,避免造成浪费。
(5)回收利用后的混凝土、砂浆等应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其使用安全可靠。
三、结论混凝土结构材料回收利用技术是一项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
混凝土材料回收利用方法

混凝土材料回收利用方法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使用量也非常大。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加,混凝土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混凝土废弃物不仅占据着宝贵的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有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二、混凝土材料回收利用方法1. 混凝土碎石再利用混凝土碎石是混凝土废弃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可以通过机械破碎等方式进行回收利用。
具体方法如下:(1)破碎设备选择破碎设备应根据混凝土碎石的特性进行选择,一般来说,选择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或圆锥式破碎机等设备。
(2)破碎过程在进行破碎之前,应对混凝土碎石进行分类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如木材、金属等。
然后将混凝土碎石送入破碎设备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混凝土碎石可以用于路基、土工填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2. 混凝土废弃物再生利用混凝土废弃物中还包括一些未经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如混凝土块、砖头等,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再利用。
具体方法如下:(1)清理和分类混凝土废弃物中的混凝土块、砖头等材料应进行清理和分类,去除其中的杂质,如木材、金属等,并按照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
(2)再生利用经过清理和分类后,混凝土块、砖头等材料可以进行破碎、筛分等加工处理,得到再生混凝土材料。
这些再生混凝土材料可以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如路面、墙体、地基等。
3. 混凝土砂浆废弃物再利用混凝土砂浆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水泥和砂等材料,这些材料可以通过加工处理进行再利用。
具体方法如下:(1)清理和分选混凝土砂浆废弃物应进行清理和分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并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类。
(2)加工处理经过清理和分选后,混凝土砂浆废弃物可以进行破碎、筛分、洗涤等加工处理,得到再生水泥、砂等材料。
这些再生材料可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各种混凝土制品、水泥制品等。
4. 混凝土废弃物的其他再利用混凝土废弃物中还包括一些未经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如混凝土管、混凝土板等,这些材料也可以进行回收利用。
废弃混凝土、金属、木材处置方案

废弃混凝土、金属、木材处置方案一、废弃混凝土处置。
1. 再利用为建筑材料。
咱可以把废弃混凝土里的杂质,像小树枝、塑料片啥的挑出来。
然后把混凝土块送到专门的破碎机那里,把它们打成小石子或者砂粒。
这些小石子和砂粒就可以用来做新的混凝土或者铺在道路基层。
就好比是给混凝土来个“重生”,让它从废弃的东西变成新建筑的一部分。
2. 制作景观小品。
如果有一些形状比较奇特的废弃混凝土块,咱们可别轻易扔掉。
可以找个有创意的艺术家或者自己动手,把它雕刻或者拼接成景观小品。
比如说,做成小矮墙、花坛的边缘,或者是那种抽象的雕塑放在公园里。
这样既处理了废弃混凝土,又给环境增添了艺术气息,就像把一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3. 填埋处理(最后的选择)要是这个废弃混凝土实在是没有再利用的价值了,而且量也不是特别大,那只能填埋了。
不过在填埋的时候,得按照规定来,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埋了。
要选择合适的填埋场,还要做好防渗漏措施,就像给它找个合适的“墓地”,还得防止它“调皮”地渗出有害物质。
二、废弃金属处置。
1. 回收熔炼。
金属可是个好东西,就算是废弃的也有大价值。
对于废弃金属,像废旧的铁、铜、铝这些,首先要进行分类收集。
把它们送到金属回收厂,铁就可以熔炼成新的铁制品,铜可以做成新的电线或者铜管,铝也能变成新的铝型材。
这就像是金属的“轮回转世”,从旧的东西又变成了新的可用材料。
2. 创意再利用。
有些废弃金属制品有独特的形状或者结构。
比如说,废旧的齿轮、金属管。
我们可以把它们做成家居装饰品,像用齿轮做成墙上的挂饰,金属管可以拼接成独特的书架或者花架。
这不仅是一种环保的处置方式,还能让家里充满工业风的感觉,特别酷。
3. 安全处理危险金属(含重金属等)如果是含有重金属的废弃金属,像废旧电池里的汞、镉等,这可得小心处理。
这些东西可不能随便乱扔或者和普通金属一起熔炼。
得把它们送到专门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地方,让专业人员用特殊的方法把这些危险金属提取或者固定住,防止它们污染环境。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1、有效的管理措施(1)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4)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5)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2、废旧物资利用(1)建筑垃圾的减量化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
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质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费。
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办法,把施工质量隐患防范于未然。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
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4)优化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中要考虑的问题有:建筑物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采用可以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选用少产生建筑垃圾的建材和再生建材;应考虑到建筑物将来维修和改造时便于进行,且建筑垃圾较少;应考虑建筑物在将来拆除时建筑材料和构件的再生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合理利用的思考摘要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旧房拆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旧混凝土构件和块体。
传统的建筑垃圾处理方法将占用大量耕地,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如何合理处理这部分建筑垃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根据大量国内外调查资料和研究分析,从材料、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论述了生产再生混凝土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再生混凝土的可行性,给出了再生混凝土生产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指标,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破碎与分级技术1前言随着城市公用与民用建筑及市政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大量旧建筑物被拆除,从而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根据有关资料,经过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估计,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吨,若据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吨。
而建筑垃圾中又尤其以废弃混凝土占得比重最多,因此,在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当中,解决占绝大多数的废弃混凝土是至关重要的。
建国初期我国处理废弃混凝土的办法:一是运往郊外掩埋;二是运往河道倾倒,这些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 国内专家学者们在废弃混凝土方面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研究。
但研究深度不够, 再加上施工应用者的认识不足, 特别是没有标志性工程的示范和相关技术标准、规程的指导。
因此,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循环利用步伐缓慢, 综合高效利用率尚不足 5%。
然而,由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建筑垃圾尤其是废弃混凝土等的再生循环利用研究开展得较早, 目前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率均在 90%以上。
因此我国在废弃混凝土方面的研究与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通过国内外对废弃混凝土的研究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阐述废弃混凝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起到的重中之重的意义。
2.国内对废弃混凝土的研发与利用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办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即使是回收也只是作为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等低级利用,这样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方面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另一方面我国要贯彻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建筑垃圾处理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21世纪,水泥混凝土仍为主要的工程材料,根据表1可分析我国水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每t水泥熟料要用1.4~1.5 t石灰石,0.2~0.3 t粘土,还有铁粉,煤耗按200 kg/t计。
年产7.0亿t水泥(其中熟料按5亿t计),需石灰石7.0亿t,粘土1.0~1.5亿t,煤1.0亿t。
我国混凝土生产每年需12亿t粗骨料和9亿t细骨料。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能生产水泥的石灰石贮量仅500亿t,可采量50%,仅够水泥工业生产使用40~50 年。
生产水泥,我国排放CO2约7亿t/a,同时还排放大量SO2、NOx及大量粉尘,约1.5万t/a。
因此,对混凝土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近几年,我国每年拆除旧建筑与新建建筑所产生的垃圾估计要达到几十亿t,其中废弃混凝土的比例约占1/3,以上数据不容忽视。
若将废弃混凝土就地回收再利用,生产再生混凝土用到新建建筑物上,那么不仅能降低成本,节约骨料资源,而且还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办法。
例如:2.1邯郸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研究针对邯郸市在河北省“三年大变样”形势下城市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结合邯郸市自身区域特点和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了利用建筑垃圾制作轻质混凝土浇筑保温墙体的研究技术,建筑垃圾制作轻质混凝土浇筑保温墙体,将处理过的建筑垃圾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并建立了一套合理的工序:生产工艺技术路线概括为: 建筑垃圾进厂→检测→筛选→一次破碎→二次破碎→分类→计量→配料→现场浇筑→初凝→脱模→养护→成型。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但是与传统的构件材料相比有其自身的不足,具体体现在强度、保温隔热性能等方面,因此对于广泛推广还具有局限性,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2.2 南京雨花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废旧钢铁回收分拣加工及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的生产与研发的节能环保型企业。
公司成立之初便积极对废弃混凝土展开研究并与市城管局固废处保持联系,参与新建项目建筑垃圾处置招标,将招标进来的各种废弃混凝土原料按品种堆放到原料场地,用挖机炮头进行破碎预处理,使符合破碎机的尺寸大小,然后通过铲车将原料放入破碎机料斗,进行粗破,然后通过输送机送入细破料斗,进行细破,经过三层振动筛分选出粗骨料、细骨料、粉料三种不同的产品,通过皮带机放入成品堆场。
废弃混凝土深加工工艺流程图1。
通过一系列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加工,制作成C30再生骨料混凝土,通过测试其抗压强度坍落度损失凝结时间泌水量含气量抗渗性能等的测算,得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基本能达到建筑工程的需要。
但是城市建筑固废中的废弃混凝土经过现场收集、运输、加工最后生产再生混凝土,要经过人工分选分离、破碎等工艺,总体生产成本较之普通混凝土要高。
由于我国混凝土垃圾处理产业还处于初步阶段,所以需要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出台扶持政策。
其次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多进行行业间的调研交流学习,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 加强生产工艺装备研发,提高加工水平,提高自动化程度,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科研立项资助、成果转化资助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对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设备采购补贴,或者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项目; 对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的项目予以财政补贴。
最后还要加强废物利用和资源再利用宣传教育社会大众对再生产品的认可程度直接影响着再生产品的需求量,而市场需求量又是决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大众消除对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和再生混凝土产品的偏见。
加大对目前环境污染现状和资源紧缺现状的介绍,提高大众环境、资源危机意识,从侧面说明发展建筑垃圾处理产业的必要性,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3近年来我国已经对废弃混凝土加大了研发力度,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分级后,主要利用的是其中的粗骨料,而处于分选过程最终端的建筑垃圾细骨料,由于其成分复杂、粒径较小、性能不稳定,一般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使建筑垃圾无法得到全部的再生利用,而产生二次污染,其再生利用率较低。
针对如此现象,北京工业大学的教授通过借鉴国内外废弃混凝土的处理经验,提出利用流动化施工方法,对建筑垃圾细料进行再生利用,以使建筑垃圾得到 100 %的再生利用、开拓新的建筑材料和提高基础设施施工效果的综合效益。
建筑垃圾细料的流动化施工技术“流动化施工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国外逐渐开发的、一种涵义广泛的施工技术的总称,指依靠材料的自身流动性进行充填施工的技术,最初是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的。
随着技术的完善和进步,“流动化施工技术”逐渐推广到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回填施工中。
专家们借鉴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流动化回填技术,以建筑垃圾细料为主要原材料,加入水泥、掺合料和水制备一种新型的回填材料———建筑垃圾流动性回填材料。
该材料一方面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开发出一种性能良好的基坑回填材料。
该回填材料具有强度可调节、良好的流动性、可开挖性、固化后的自立性、良好的施工性、良好的耐久性等优点,其强度与压实土的强度接近,可以与周围的土体完全融合成一个整体,不会产生不均匀变形和沉陷。
同时该种材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混凝土和压实土之间,是一种良好的过渡性材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刚性构筑物和柔性基础之间的衔接。
由于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是建筑垃圾细料,所以对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以及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等都有很大的益处。
通过(1)再生细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指标:级配、密度、坚固性、界线含水量等,(2)再生胶砂需水量比试验,。
(3)建筑垃圾细料的二级分类方法:级配指数和再生胶砂需水量比的各项性能指数的试验研究,流动化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的回收利用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2.4 上海大学何池全教授等人根据国内外对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研究,引进了植被生态混凝土的概念。
植被生态混凝土是一种能够适应植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的混凝土材料.植被生态混凝土属于生态混凝土的一种,它被定义为能够适应植物生长、可进行植被作业,并具有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原有防护作用功能的混凝土块。
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最早正式提出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此后国际上对生态混凝土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如日本鹿岛建设公司使用植物纤维和水泥混合浇筑,制出了轻质水泥,其表面可以生长植物甚至栖息一些动物;韩国自然与环境株式会社开发研制的类似花盆般的孔洞型混凝土块,被用于生态型河川建设.我国在生态混凝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2002年6月,天津水利科学研究所率先开发出一项绿色植被混凝土技术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而三峡大学后勤集团护坡绿化研究所研制的多孔连续性绿化混凝土性能十分优越,具有降温、降噪、提高热交换等功能;除此以外,吉林水利实业公司和吉林水利工程材料研究所也作了很多相关研究.在三峡高陡坡、无锡灵山大佛陡坡、黄龙滩电厂混凝土边坡等都运用了生态混凝土技术。
由于混凝土的强度与孔隙率及骨料直径成反比,即骨料越大、接点越少,混凝土强度也就随之下降,但要想植物深入就必须确保混凝土块具有一定的孔隙率.与此同时,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生成Ca(OH)2,使混凝土碱度增加,不利于植物生长.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孔隙率约为4%、碱度为13,而植被生态混凝土则要求其孔隙率要达到20%以上、碱度下降到11左右才能实现混凝土与绿色植物共存.因此,筛选合适的耐碱植物、解决混凝土孔隙率和强度的矛盾以及确定植物培养基是植被生态混凝土技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作者通过对日本结缕草、狗牙根、高羊茅、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地草等试验研究,得出利用建筑垃圾作为骨料制作生态混凝土可行,制作出的混凝土预制块养护28 d后,其抗压强度为1.0~3.2 MPa,抗折强度为0.2~1.0 MPa,透水系数≥0.5 mm/s,混凝土块孔隙率≥20%,达到了护坡和植被生长的要求。
2.5 海安江阴等地政府为了解决长期的建筑垃圾造成的困扰,积极引进了废弃混凝土的造砖技术。
经过多次调整配比试验,成功生产出混凝土砖,产品经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该制砖技术已在行业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