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穿住话古今(二)》修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下册《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下册《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

《吃穿住话古今(二)》第一课时教案中枢镇石洞小学李霞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3)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从服饰看社会,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发展思维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年,你们过年都穿新衣服了吗?穿上新衣服感觉怎么样?喜欢这种感受吗?你想不想了解衣服的起源和发展变化?(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我一起穿越时光隧道,走进远古。

来到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一站:远古时代。

(1)、感一感。

(课件出示图片,赤身裸体的远古人)师问:假如你现在就是图片上的远古人,站在大家面前,你会有什么感觉?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也想穿衣服了。

(2)、帮一帮。

(出示图片)同学们帮一帮远古人,假如你是他们会用什么当衣服?学生说。

比较树叶衣服和兽皮衣服的优点与缺点。

(3)、看一看。

出示课件。

这个远古人用什么针缝衣服?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那么服饰与什么有关?(4)、小结:人们懂得了遮羞,就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

当严寒到来时,他们就用兽皮穿在身上来抵御严寒。

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的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但这可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板书(人类进步)(三)、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1、说一说,麻和丝衣。

(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出示课件)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

知道它是什么时期的吗?6000 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来做麻衣了。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2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新人教版

吃穿住话古今(二)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板书:人类进步)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师: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保暖性好?)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

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

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安全教育:1、上下学注意交通安全,不在公路上玩耍嬉戏,靠右边行走,注意避让车辆。

2、在教室、走廊上不要追逐打闹,不做有危险的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购买三无食品,不暴饮暴食。

4、不要将火柴、打火机带在身上,不在野外用火,5、不去河边、河沟边、水池边玩耍,不要一个人去河边洗衣物,以防溺水。

6、在家里注意用电、用火安全,电器用后要拔掉插头,煤气用后要关闭闸阀。

板书设计:古代服饰变化:树叶、兽皮→麻布→丝→棉布第二课时活动三: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师: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年级下册《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年级下册《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年级下册〔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教学反思〔吃穿住话古今(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开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用联系、比较、开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制造出巧夺天工的纺织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从服饰看社会,引导学生用开展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

三、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四、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开展思维:首先我用两张照片〔一张是冬天照的,一张是夏天照的。

〕来导入本课与服饰的相关联系。

结合课件来让学生探究服饰与季节气候有关,在出示一组照片〔厨师、消防员、护士、农民、警察〕,让学生探究透过服饰看到制作水平,职业身份、经济水平、等之间的关系。

2、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接下来请出同学们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多啦a梦,让他做我们学习上的伙伴,用他的时光机带着同学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

第—站:远古时代。

课件出示: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

让学生找出区别并探究树叶的用处〔遮羞〕,再出示穿兽皮的远古人,这一过程让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1、让学生了解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了解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

〔板书:人类进步〕。

2、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

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来临的时候,人们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这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

3、服饰变化与社会开展:〔一〕让学生看课文〔麻布和丝绸服饰图片〕,学生再比较麻布与棉布、丝绸、化纤的异同处?体会由棉、丝、化纤、替代麻料的必定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长江作业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长江作业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长江作业答案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劳1 生活中的快乐【课中拾贝】一、1. 好心情,感受,快乐,快乐2. 快乐3. 快乐4. 快乐5. 丰收,劳动6. 快乐二、1. √ 2. × 3. × 4. √ 5. √【课内探索】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题)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题)三、1. 汗水换来的快乐。

2. 劳动换来的快乐。

3. 运动带来的快乐。

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题)【课外采风】“我”快乐。

因为同学互相帮助。

2 拥有好心情【课中拾贝】一、1. 烦心事2. 烦恼3. 看法,感受4. 思考,思路5. 心情二、1. × 2. × 3. × 4. × 5. ×【课内探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题)【课外采风】观点:面对事情,要乐观,要注意调整心态。

3 尝尝苦滋味【课中拾贝】一、1. 困难,挫折,失败2. 失败,成功3. 坚强,经验,智慧4. 乐观,幽默5胜利二、1. × 2. √ 3. √ 4. × 5. √ 6. √【课内探索】一、观点: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具体做题结合实际完成。

二、意思:挫折和失败是成长所需要的。

三、(结合教材P18完成)四、(结合教材P18完成)【课外采风】观点:明确成功是实现自己有意义的既定目标,成功途中可能有挫折和失败,要有坚强意志去克服。

第一单元检测题一、1. 到快乐2. 快乐3. 快乐,快乐4. 快乐5. 快乐,烦恼6. 想法,倾听7. 挫折,失败,挫折,失败,信心8. 成长二、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三、1. A 2. A 3. B第二单元追根寻源1 吃穿住话古今(一)【课中拾贝】一、1. 农作物,667,136,20%2. 农耕,饲养3. 火,种植,养殖4. 种瓜种豆5. 挑,拨,夹,拌,扒二、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 11. √ 12. √ 13. √14. √【课内探索】一、1.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指处于没有开化的状态。

吃穿住话古今(二)作业设计

吃穿住话古今(二)作业设计

《吃穿住话古今(二)》作业设计一、填空1.在古代,中国是惟一种桑、养蚕、生产()的国家。

中国丝绸不仅是一种服装面料,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和()文化,为早期世界服装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最初,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是在树上搭窝,后人称之为()。

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叫做()。

生活在北方的人则在()挖穴,()渐渐的人们开始在()搭建房子。

3.用()()代替墙面,不仅可以()()将屋里屋外隔开,而且还未家中的装饰物,格门和槅扇上雕刻着()()。

有的还是()4.欧洲风格的哥特式建筑以那()及()展示着它的()和(),成为欧洲国家城市的象征。

欧洲人喜欢将()用于建筑装饰中。

5.伊斯兰教建筑普遍采用(),并配有()等千变万化的纹样。

6.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能用()缝合()做衣服了。

7.二三千年前,我国已有了()种植。

宋代王居正的()反映了宋代人用棉线织布制衣的生活情境。

8.用( )将木块咬合在一起的办法,既结实又美观,这是中国独特的建筑构造。

9.()是凝固的艺术,它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体现着人们的()和()。

10.听说()使受到我国唐服的影响,并吸收了让它的风格。

11.中国服饰史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文化宝库,它反映了()和()体现了()及()。

12.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丝绸就有了()、()、()、()、()()等()个品种。

精美的丝绸通过()大量传入西方,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把我国称为()意思是产丝之国。

13.中国古代建筑有这近()年延绵不断的历史,这在世界建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它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选择1.()多年前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A.几万B.六千C.五百2.黄道婆生活在()多年前。

A.七百B.六千C.五百3.()年前,我国已有了棉花种植。

A.两三千B.六千C.一万4.古代传说中,()发明了房屋。

A.有巢氏B.神农氏C.炎帝5.中国的国服是()A.和服B.旗袍C.西服三、简答1.你知道现在有哪些做衣服的面料?2.说一说我国古代的建筑与欧洲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吃穿住话古今(二)》

《吃穿住话古今(二)》
吃穿住话古今(二)
• 引言 • 古代饮食文化 • 古代服饰文化 • 古代居住文化 • 古今对比与启示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探讨古今吃穿住话的变化,了解 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自 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比较古今吃穿住话的差异,引导 人们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追求高品 质的生活。
审美观念
古代服饰注重色彩搭配和 图案设计,体现了古人的 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古代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历史文献
考古发现
通过历史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古代 服饰的样式、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为传 承和发扬古代服饰文化提供重要依据。
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实物资 料,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的魅 力。

分析古今语言文化的演变,包括方言、 普通话、网络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02
古代饮食文化
饮食的起源和发展
火的发现与利用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发现了火 并学会利用火来烹饪食物,使食 物更易于消化和吸收,也丰富了
饮食的口味和种类。
农耕文明的出现
随着农耕文明的出现,人们开始种 植谷物和蔬菜,饲养家禽家畜,获 得了更为稳定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服饰功能和审美
古代服饰注重实用性和身份象征;现代服饰更注重审美和个性表 达。
服饰变迁与流行
古代服饰变迁缓慢,流行元素单一;现代服饰变迁迅速,流行元 素多样化。
居住文化的古今对比
居住环境和建筑
古代居住环境简陋,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现代居住环境舒适,建 筑多样化,包括钢筋混凝土等结构。
居住习俗和家居摆设
古代居住习俗繁琐,家居摆设简单;现代居住习俗简化,家居摆设 丰富多样。

人《吃穿住话古今(二)》修改

人《吃穿住话古今(二)》修改

6、化纤
是化学纤维的简称。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 通常它分为人工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门类。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 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它们的缺点则是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 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它虽可用以制作各类服装,但总体档 次不高,难登大雅之堂。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考考你:
你知道我们日常穿的衣服是 用哪些面料制成的吗?
常见的服装面料介绍。
1、棉布
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它的优点是轻松 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 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
2、麻布
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一 般被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目前也多以其制作普通的夏装。它的优点是强度极高、 吸湿、导热、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
3、丝绸
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各种丝织物的统称。与棉布一样,它的品种很多,个性各 异。它可被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尤其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它的长处是轻薄、合身、 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它的不足则是易生 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
葫芦、葡萄 蝙 蝠
莲花和鱼
灵芝、水仙、菊花——灵仙祝寿

xiāo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 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 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 “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 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 最大,故得此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 唐 服 饰
12
日 本 和 服
2021/3/15
13
明代服饰
明代服饰 明初要求衣冠恢复唐制,其法服的式样与唐代相近。自唐宋以来,龙袍和黄色就为皇
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 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公服除依品级规定服色外,最有特色 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 补子是一块约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 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 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
80年代 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 成为时尚
2021/3/15
35
90






缤纷Βιβλιοθήκη 追求个性




2021/3/15

36
六十年代:服装以粗布、棉布为主,品种 单一,色调单一,补丁衣服极为普遍。
七十年代:服装以棉布、化纤为主,布料 色调单一,以中山装为主。颜色以蓝色和绿 色为主。
八十年代:服装颜色渐趋丰富,款式开始 新奇,中山服已失去主导地位,西装大量出 现,喇叭裤、牛仔服深受青年欢迎。
苏式服装流行---列宁装 布拉吉
28
❖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 义的服装—
❖ 中山装五个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 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 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立国 四维:礼、义、廉、耻。
❖ 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 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2021/3/15
1
中华服饰文化
2021/3/15
2
看服饰,猜职业。
2021/3/15
3
2021/3/15
4
2021/3/15
5
2021/3/15
6
2021/3/15
7
2021/3/15
8
2021/3/15
9
秦汉服饰
看服饰,猜年代。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
有 时 装 性 往 往 由 争
等 级 用 花 纹 表 示 官
。 天 子 、 百 官 的 官
头 百 姓 着 短 衫 。 直
点 主 要 是 上 层 人 物
染 和 单 色 染 。 隋 唐
和 金 银 线 绣 等 。 印
鳞 之 状 章 彩 华 丽 。
宫 锦 花 纹 有 对 雉 、
常 用 作 半 臂 和 衣 领
九十年代:服装款式新奇,色调齐全,纯棉、 纯毛、真皮等高档面料普遍,但化纤服装仍 然有很大市场,高档西服、休闲装、时尚服 饰、在市场上大量涌现。
现代:款式新奇,样式独特,服饰具有个性 化、自然化和环保化。
2021/3/15
37
总结: 透过服饰,我们了解到什么?
2021/3/15
38
2021/3/15
10
唐 代 服 饰
2021/3/15
11
加着具 纷奇阶服到穿时 染刺斗边种灿论而隋
长是一 仿的。用五长期 花绣羊缘种烂衣稳唐
, ,
, , , ,
, ,
裙 裙
齐 胸
格 。
效 又
宫 廷
隋 唐
颜 色
代 变
袍 官
男 子
纹 分
有 五
、 翔
服 饰
花 纹
的 景
料 还
定 经
时 期
腰襦隋 往妇女来化员冠 多色凤。的象是济中
以 绸
裙 、
唐 时
往 受
女 服
装 富
区 分
不 大
戴 幞
服 特
色 套
彩 绣
、 游
特 种
丝 绸
。 彩
衣 式
文 化
国 由
, , , , , ,
,
,
, , ,
, ,
带 高 系 几 乎 及 腋 下
高 腰 襦 裙 即 短 上 衣
期 最 时 兴 的 女 子 衣
西 北 民 族 影 响 而 别
装 发 展 到 民 间 被 纷
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
为歧头履。腰间束带。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
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
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①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
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②佩绶制度确立为区
分20官21/阶3/1的5 标识。
2021/3/15
29
三民 主义


2021/3/15
立法、司法、 行政、考试、 监督五权分立
以文治国


30
列宁装 布拉吉 ----苏式服装为什么流行 ?
建对当国象时5年代0初,的连期中老国,中百女国姓性人的服不曰装仅常除在生了政活美治也观、处功经处能济受之、到外军了,事还苏方表联面达“处这老处种大以政哥苏治”联倾的为向影仿,响具效。有 极为列强烈的革命色彩和俄罗斯色彩。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 服20饰21/用3/1色5 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14用 褐色。
2021/3/15
清朝服饰
15
清代服饰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 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 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 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 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 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清代官服 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 , 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 纬帽,帽后拖一束孔雀翎。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 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
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
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
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
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
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
年 心中都有一个军人梦。 代70 末年 的代 时尚军装最
——

碎花特色

裳2021/3/15
33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至今
特征:
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服饰、五彩缤纷 城市的服装与世界接轨 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转向美观大方
2021/3/15
34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改
革开放至今
实202际1/3/1上5 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
25
三十年代旗袍成套火柴
2021/3/15
26
2021/3/15
27
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50年代: 工农装流行----
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2021/3/15
2021/3/15
20
鸦片❖ 战20世争纪后初,服,中国装政发治展风主云跌要宕经。历辛亥了革三命个废阶除帝段
第一制建阶,朝创段代立:的从民冠国鸦服,剪片等辫战级发争制,易度服送色进,了摧历枯史拉博朽物,把馆属,这于一封 切为新式到旗袍新的中延国生的创成造立了条件。1924年,末 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
39
2021/3/15
40
宁 装 备 受 青 睐
2021/3/15
31
60
年 60代中期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女性不再穿
代 的 流
“列宁服”。 而绿军装是这一时期的时装。蓝、 灰、绿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色调

——
绿 军 装
2021/3/15
32
70 70年代先是中苏交恶,毛泽东指出准备打仗,局势一触 即发,报家卫国成为人们的梦想。那个时代的很多中国人
特征成 潮:中为 唤式绝醒与唱了西。人式们19、对2传0美年统的前和渴后现望,新代,年文服轻化饰一运并代动存显的出春 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这一时期,上 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 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
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2021/3/15
21
晚清与民国初的旗袍
2021/3/15
16
清代服饰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 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乾 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 日宽;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 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 牙子。满族妇女着“旗 装”,梳旗髻,穿“花盆底” 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 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 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 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2021/3/15
17
中国旗袍
2021/3/15
18


战 鸦片战争前,清代
争 男装是长袍马褂, 满族妇女穿旗袍,早期是宽
早先是富贵人家
宽大大的,一般都穿长度到
前 才穿的服饰,到
后来普遍了,变
脚的宽长袍,有点笨拙,外 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
成全国的一般服
(也称小马夹);
饰。
2021/3/15
19
服化少、 一的于半粉 时不扮
新 装 。
,
唐数皮 贞民革 观族做 至和成 开天。 元 年202竺 、1/3唐人/15
, ,
, ,
, ,
般 是 花 鞋 多 用 锦
发 饰 多 种 多 样 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