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60年大事记(上)

合集下载

历史:大事年表(共23张)

历史:大事年表(共23张)

20s世界大事记
资本主义:20年:华盛顿会议 凡-华体系形成 20s经济繁荣(柯隶芝繁荣) 28年:美国生产总量超过整个欧洲 29年10月29日:经济危机爆发 社会主义:20年:内战结束 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3月:新经济政策 24年:列宁逝世 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工业化方针 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29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 新经济政策取消
美苏从盟友到敌对
全球化
30s中国大事记
30s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达到十几块 30-31:毛泽东领导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31年:春:毛泽东制定土地革命路线 九月:“九一八事变” 11月:江西瑞金红色政权建立 32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 “一.二八事变” 伪满洲国建立 内战,侵略, 33年:日军沿长城一线蚕食(长城抗战) 合作、抗日。 2月:第四次反“围剿”胜利(朱周领导胜利) 10月: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 34年10月开始长征 35年:币制改革 民资短暂发展 1月:遵义会议 华北事变 “八一宣言” “一二.九运动” 10月:中央红军到陕北 12月: “瓦窑堡会议” 36年:抗联建立 10月:长征结束 12月:西安事变 37年:抗日战争爆发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洛川会议,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39年: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奠基
50s世界大事记
政治:50s:美国取代法国对越南进行殖民统治 50-53:朝鲜战争 51年: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 59年: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经济:美国加强国家干预经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黄金时代” 英、法、德、日分别形成不同的干预模式,经济迅速发展 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改革,56年:苏共“二十大” 文艺:荒诞派、愤怒青年、垮掉的一代、解冻文学 滴画、欧普艺术、波普艺术、摇滚乐 54年:美国研制第一台彩色电视

2024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中职升高职技能复习题-学前教育

2024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中职升高职技能复习题-学前教育

2024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单独招生考试中职升高职技能复习题技能领域:学前教育单项选择题:(200道)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训和流动D.交流和互访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

A.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但由举办者予以保障。

B.由举办者执行规定,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保障。

C.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并予以保障。

D.由举办者自行规定并予以保障。

3.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教育实行()原则。

A.统一管理B.分级管理C.分工负责D.分级管理,分工负责4.以下不属于教育法特征的是()A.国家意志性B.强制性C.规范性D.自觉性5.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

A.同步发展B.优先发展C.快速发展D.共同发展6.下列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C.学校不得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D.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任何学校倾斜。

7.下列班主任的做法中,违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是()。

A.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人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B.认真做好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护级良好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替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C.组织本班学生自行制定和实施班规,负责收缴学生违规罚款,决定班费开支。

D.组织指导开展班会、队会、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8.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私,热衷家教的现象,这实际上违反了()。

学前教育史,章节测试 第六章

学前教育史,章节测试  第六章

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1949年10月19日,教育部成立并在初等教育司下设立()A.幼儿教育处B.学前教育处C.学前教育司D.幼儿教育司【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学前教育。

1949年10月19日,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张逸园为第一任处长。

2.2001年5月和2011年8月,国务院分别发布了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的()A.《幼儿园工作规程》B.《中国儿童发展纲要》C.《教育规划纲要》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加强领导,确定方针,健全管理体系。

2001年5月和2011年8月,国务院分别发布了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A.基本普及学前教育B.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C.实现教育公平D.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加强领导,确定发展方针,健全管理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钢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发布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是()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B.《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C.《幼儿园工作规程》D.《幼儿园管理条例》【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颁行学前教育法规。

1989年12月,国家教委发布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举办幼儿园的条件、审批程序、幼儿园体育、教育工作、行政管理的要求等,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法规。

5.幼儿昼夜在园,幼儿园全面负责孩子食宿、保教、医护等的依托形式是()A.全日制幼儿园B.寄宿制幼儿园C.幼儿学前班D.兴趣班【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学前教育的多种收托形式。

2021整理 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2021整理 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20212021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2021初,的幼儿园开始建立。

幼儿园教育主要照搬外国的教育模式,从教育内容、方法,到设施和玩具,先效法日本,后仿效西方。

福禄贝尔、蒙台梭利和杜威等人的思想相继对当时的幼儿园课程产生过影响。

1919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各种哲学流派在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的一些教育家,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一方面接受并引进了这些来自西方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洞察了幼儿园教育照搬外国所带来的弊病,提出了从课程改革入手,使幼儿园教育科学化、外乡化的主张。

2021至30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在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可以说,80年代以后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二三十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影响。

〔二〕2021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府在整顿和改造原有幼儿教育的根底上开展幼儿教育。

在教育全面学习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于202150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讲学,并在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教育部于1952年公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规定了幼儿园招收3-7岁的幼儿,幼儿园的活动工程有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幼儿园不进行识字教育;还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各个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强调科目本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有目的有方案地组织幼儿活动,将教育贯穿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

自1966年至197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育遭受了一场劫难,学前教育也不例外。

经过十年动乱,教育开始恢复,并走向正常化。

1979年,教育部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应贯彻保教结合的原那么,并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应包含体育锻炼、游戏和作业、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

60年高考记忆:大学毕业生从最初2万到600万

60年高考记忆:大学毕业生从最初2万到600万

中国⼈民⼤学新闻学院教授陈仁风1955年考上北京⼤学,⼥⼉1988年考取北京医科⼤学。

“现在,北京的⾼考录取率⼤概在75%,再过⼏年,我的外孙上⼤学就更不愁了!”陈仁风说。

从新中国成⽴之初的2.1万⾼校毕业⽣,到今天的610万,从100个考⽣只录取四五个⼈,到今天10名考⽣中能有6个考上⼤学,60年⾜以改变⼏代⼈的容颜,千百万经历过⾼考的⼈⼼中都刻下了它的深深烙印。

60年间,⾼考经历了两个世纪,在风风⾬⾬中,完成了⾼等教育从精英化到⼤众化的飞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为国家昌盛奠定了⼈才根基。

新中国成⽴之初 全国仅有2.1万⾼校毕业⽣ 1949年新中国成⽴时,⼈才⼗分缺乏,⾼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校毕业⽣仅有2.1万⼈。

1951年,周恩来总理在⼀次会议上指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个最困难的问题。

不论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在巩固政权⽅⾯,我们都需要⼈才。

”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校实⾏全国统⼀招⽣考试,当年共录取新⽣6.6万⼈。

上世纪60年代,教育部下发了《⾼等教育60条》,对⾼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即“稳步发展、巩固提⾼、重在质量”。

那时的教育强调质量第⼀,速度服从质量。

从1958年到1965年,政治审查在⾼考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教育部、各⾼校贯彻以政治为主的录取原则。

在那个年代,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外,家庭成分也是考⽣能否上⼤学的决定因素。

“做⼀个⼜红⼜专的合格⼤学⽣!”是那个年代⼤学⽣⼼中的信念。

那时,⼤学⽣屈指可数。

他们除了要⽴志成材和学习知识外,还要接受德智体美劳的全⾯培养。

⾼考⼤事记: 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诸多领域都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院校招⽣制度也随之迅速发⽣变化,⾼考制度屡经变迁,但其选拔⼈才的职能始终如⼀。

1949年,⾼等学校沿袭过去单独招⽣的⽅式,各⼤学⾃主招⽣,各家独⽴⾃主命题。

1950年,同⼀地区⾼校联合招⽣。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4)

中外教育史(中国史部分4)

7
2、 学校向工农大众开门
• 在农村,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办学,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扫盲教育。 •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扫盲工作委员会。各种为成年工人和 农民开办的业余学校发展迅速。
3、接管旧学校
• 所有公立学校自然而然为新政府接管。 • 私立学校较为复杂,接办的时间较长:1952年底完成教会大学和私立 大学的接管;1956年初完成中小学私立学校的接管。 • 私立学校的消失,使中国教育步入单一由政府办学的时代,很快形成 了全国一盘棋的模式。这种单一的办学形式虽在短时间内顺利进行教 育改造,但从长远来看,却容易使学校教育陷入僵化和自我封闭,与 世界教育多元化发展不一致。
生产劳动、体育卫生、党的工作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15
2、“小学五十条”
1963年3月教育部发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简称“小学四十条”。 “小学四十条”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方针、任务、目标;2)教学;3)德育;4)学校管理; 此外,“小学四十条”还对教师、生产劳动、生活保健、党的工 作等作了具体规定。
去。”此即“七二一指示”。 •上海机床厂为贯彻这个指示,创办起“七二一大学”,全国各地相 继仿办,据新华社1976年上半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七二一大 学”1.5万多所。
21
四、“工农兵管理学校”
•“文革”使学校陷入极度混乱,相互敌对的造反派组织在校园里大
搞“文攻武卫”。
•毛泽东于1967年3月决定由解放军组织军训团进驻学校; •1968年7月27日首批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清华,并陆续进驻北 京的一些学校。8月,中央发出《关于派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的通知》, 要求“各地应该仿效北京的办法,把大中城市的大、中、小学逐步管
院系调整的目的: 1)打破原有高校的内部结构,进行重组和新建; 2)分散高校中的旧势力;

我与新中国的幼儿教育一起成长

我与新中国的幼儿教育一起成长

我与新中国的幼儿教育一起成长作者:祝士媛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3年第07期2003年我在纪念中国幼儿教育100周年的文章中,提到了我一生中最引以为荣的两件事:一是1949年10月1日,我作为北京慕贞女中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二是我50年来忠实地从事了一项事业——幼儿教育,1950年,我初中毕业时,被保送上本校的高中,同时还被另一所市立高中录取。

正在我选择去哪一所高中时,我校从北京市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北师)调来一位新教导主任。

她多次找初三的同学谈话说:新中国刚刚成立,急需一大批人民教师,希望你们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去报考北师。

毕业后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我响应了教导主任的号召,毅然报考了北师,被幼师科录取。

在北师学习期间,有两件记忆深刻的事情:一是北师的文化课很强,课本与高中完全相同,且教师都是一流的。

二是重视在实践中学习,从一年级开始每周有半天去不同的幼儿园见习。

这个见习可以说是活的教育理论课。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教育部门办的公立园少。

私立园多,幼儿园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模式。

我们见到了“单元教学”“分科教学”“实验教学法”“设计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法”等多元化的课程。

三是受到教育理论中要注意政治倾向的启蒙。

由于北师的专业课教师曾留学美国,给我们介绍了不少西方教育流派,让我们开阔眼界。

但时间不长,在苏联专家来校参观时,翻译拿着同学的笔记本向专家介绍教育学科的内容,专家听到课程内容中有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时,勃然大怒说:“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中,介绍帝国主义教育家是犯罪。

”事后。

担任此门课的教师辞职。

我们有两年时间只学习一些音乐和美术的技能技巧,直到临毕业的那一学期,学校才请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和讲师,给我们简要地讲授了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1953年幼师毕业后,我被留在北师附属幼儿园任教,正式开始了我的幼儿教育生涯,至2013年,我整整60年没有离开过幼儿教育领域的工作。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今后5 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A.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30%,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 一 6 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B.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35%,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65%;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 一 6 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C.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 一 6 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D.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 一 6 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2.【单选题】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组织价值观B.柔性管理C.人本文化D.增强凝聚力3.【问答题】名词解释:教育基本法律4.【单选题】一旦在幼儿园发生了学生伤害事故,应依据以下哪项法规对有关主体的责任进行认定与事故处理?A.《幼儿园管理条例》B.《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C.《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D.《校车安全管理条例》5.【问答题】幼儿的合法权益有哪些?6.【问答题】名词解释:国家教师制度7.【判断题】教育法律一般情况下其适用范围比教育法规要狭窄。

8.【判断题】民办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次重要基础性工作。

9.【问答题】幼儿园有哪些合法权益?10.【单选题】广义的理解,保育是()A.成人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B.成人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增进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的教育C.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对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促进和培养D.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11.【多选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型集体活动,应当采取下列安全措施:()A.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B.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C.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员,明确所负担的安全职责;D.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60年大事记(上)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置幼儿教育处;1952年11月,幼儿教育处调整为教育部的一个直属单位,领导并管理全国的幼儿教育事业。 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教育工作总方针,指出必须“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取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1950年 9月苏联幼儿教育专家戈琳娜被聘请为中央教育部幼儿教育顾问;1954年,由马努依连柯继任。两位幼教专家通过指导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验及培训各级师资,广泛传播苏联的幼教理论和实践。 1951年 年初教育部、内务部、全国妇联根据政务院、教育部的相关《条例》和《指示》,开展了对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慈善机构的接收工作。 6月《人民教育》杂志发表中央教育部幼儿教育处处长张逸园的《对幼稚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文章提出:“新的幼稚园教学原则”是“全面发展”,“培养学龄前儿童在生理上、意识上、行动上得到正确的成长、发展和变化,使他们的身体、智力、道德习惯及爱美观点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8月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上通过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并明确规定:废除单元教学和不进行识字教育是改造旧幼儿园教育的两个重点内容。 10月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新学制明确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确定了幼儿园教育为我国学制的第一个环节。 同年由批判电影《武训传》而波及到对陶行知“生活教育”和陈鹤琴“活教育”的批判,由《人民教育》组织了批判“活教育”的专栏,并出版了批判“活教育”的专集。 1952年 2月幼教处处长张逸园在《人民教育》发表《新中国幼儿教育的基本情况与方针任务》一文,指出“单元教学”的本质是对社会发展起着破坏的反动作用。 3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发试行《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对幼儿园的任务、目标、学制、设置、领导、教养原则、教养活动项目、组织会议制度、经费、设备等,分成七章做出规定,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育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幼儿园教师被称为教养员。全国幼儿园由1949年前的0.13万所增至0.65万所,增加了五倍。 教育部颁布试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规定了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六科的目标要求、教材大纲、教学要点和设备要点等,奠定了分科教学模式的基础。 7月教育部颁发试行《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其中指出教育系应分设学前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当时全国高师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共四处: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学院。 教育部颁发《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培养幼儿园的师资”是师范学校的任务之一,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称为幼儿师范学校。全国共有两所幼儿师范学校。 9月根据教育部《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精神,一批私立幼儿园改为公立幼儿园,如南京陈鹤琴主办的鼓楼幼儿园、重庆刘文兰主办的景德幼儿园等。 1953年 6月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幼教机构“也要从实际出发,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 同年陆续翻译出版了苏联苏罗金娜的《学前教育学》、查包洛塞兹的《幼儿心理学》等几十种书籍,它们成为我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教学用书,对我国幼儿教育影响极大。 1954年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10月由教育部举办的“北京、天津两市幼儿园教养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揭开了总结本国幼教工作经验的序幕,会后出版了《京津幼儿园教养员工作经验集》。 同年教育部委托北师大教育系学前教研室组织各层次幼教工作者,编写《幼儿教育工作指南》一书。 1955年 1月国务院发布教育部《关于工矿、企业自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定》。 1956年 2月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颁发《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管理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应依儿童的年龄来划分;托儿所和幼儿园由卫生部和教育部分别领导;事业发展应按照“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和“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等。在“两条腿走路”方针指引下,全国各类幼儿园发展迅速,增至1.8万所。 同月教育部颁发师范学院教育系幼儿教育专业暂行教学计划。此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增加了两处:东北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学院。 5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全国已有21所幼儿师范学校。 6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职员工退休、退职、病假期间待遇所需经费开支问题回复福建省教育厅的公函》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职员工退休、退职、病假期间待遇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关规定执行。 同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大力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养员的指示》。 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学龄前儿童举办《小喇叭》专题节目。 11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幼儿园幼儿的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要求幼儿园“严格执行”,以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方针”。 同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组织幼儿教育义务视导员进行视导工作的办法》。 同年我国出版了《幼儿园自制玩具、教具介绍》一书,对在有限经济条件下的幼教机构充实玩具以促进幼儿发展起了实践性的指导作用。 1957年 9月由教育部幼儿教育处主办的季刊《学前教育》正式公开发行,出版四期后于1958年8月停刊。 1958年 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全国应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使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能入托儿所幼儿园的任务”。 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公社“要办好托儿所和幼儿园,使每一个孩子比在家里生活得好,教育得好”及由父母决定孩子是否需要寄宿等。 同年幼教事业和其他方面同样出现了冒进的局面:全国幼儿园从1957年的1.6万处,猛增至1958年的69万处,1960年又增至78万处。幼儿师范学校也由1957年的20处增至1960年的89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则增至10多处。 另一方面,在高校“拔白旗、插红旗”的学术批判中,对陈鹤琴的思想作了进一步批判,把《幼儿园工作指南》初稿定为资产阶级方向,造成了学术思想上的混乱。 1961生 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整顿,幼儿园减至6万所。幼儿师范学校减至35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则全部停止招生。教育部幼教处被撤销。 1965年 幼儿园稳定在1.9万所,幼儿师范学校稳定在19所。 1966-1976年 十年浩劫,使幼儿教育事业惨遭灭顶之灾。至1973年,在“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推动下,幼儿园数增至4.5万所,到1976年又增至44万所。幼儿师范学校却只剩了一校。极个别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被保留着,如南京师范学院。 1978年 教育部在普通教育司设立幼教特教处,孙岩任处长。失去国家机关专职领导已达16年之久的幼教事业又有了行政领导机构。全国幼儿园数已调整为16.4万所。 7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时,设置了“幼儿教育研究室”。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幼儿教育研究机构。 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要求“积极办好幼儿师范学校,为幼儿教育培养骨干师资……原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应积极办好这个专业,扩大招生名额,为各地幼儿师范培养师资”。幼儿师范学校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陆续恢复招生。 12月教育部、国家计委下达《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通知》,将“幼儿园的教养员”和“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领导教学工作有特长的幼儿园主任”列为评选对象。 1979年 3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陈鹤琴先生虽因病未能参加,但递交了发展幼儿教育的建议书。同时他被推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重新确立了其现代教育家的地位。 6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幼儿园,加强幼儿教育”。 7月教育部、卫生部、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等13个单位联合召开全国托幼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国务院设立的“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市)、自治区也先后设立了相应的托幼工作领导机构。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纪要》对加强领导、经费工资、事业发展、保教队伍、保教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11月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成立。这是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第一个全国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团体。陈鹤琴当选为名誉理事长,左淑东为理事长。 同月,教育部颁发《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幼儿教育的方针、目标、内容和制度作出详尽规定,迅速地恢复了城市幼儿园的正常工作秩序。 同年中央教科所幼教研究室启动了“3-6岁幼儿言语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由史慧中主持,全国10个省(市)协作。此课题成果被纳入全国教育科研“六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朱智贤教授主持),总课题成果被评为全国首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1980年 4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组织优秀教师暑期休养的联合通知》,包括幼儿园优秀教师在内的108名代表,被选派至青岛休养,幼儿园教师也获得国家空前的尊重和爱护。 8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指出“幼儿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要“积极办好幼儿师范教育”,“要做好幼儿师范学校的发展规划”。 10月卫生部、教育部颁发《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草案)》。 同月教育部印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此时,全国已有幼儿师范学校28所。 11月卫生部颁发《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是年起,幼儿园数为17万所,一直保持到90年代中期。 1981年 6月卫生部颁布《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 10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作为“各类幼儿园进行教育工作的依据”,要求各地幼儿园结合实际试行,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配套的教材、挂图等。 11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培训大批合格的幼儿教师,使更多的学龄前儿童能够进入幼儿园,并且能够得到适应他们身心特点的教育。” 198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