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优秀课件
初中语文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 课件(28张PPT)

• 中心论点: C
分论点:A.B.D
9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了。《怀疑与学问》 自己归纳,结合文中关键语句
上文的论点是: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础。
13
(二)怎样分析、补充论据
14
论据 证明论点的材料
1.辨别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
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概括:人+事)
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 道理论据 言警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
事理等
中心论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12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 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 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 “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 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次 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 《论语》 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部编版语文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课件(幻灯片15张)

一、议论文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 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 体。
2.分类:立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 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驳论文: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 己方的观点。
鲜明:语言运用有特点,风格鲜明,有利于体现明确的态 度和鲜明的爱憎。 生动:恰当使用修辞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 说服力。
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类别
特点
举例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 论证 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 论证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 言警句以及定理公式等来证明 论点
作用 更具体、更有 说服力
增强说服力和 权威性
类别
特点
对照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 论证 对照,证明论点
比喻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 议论文的灵魂,解决文章“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一篇议论文中,提出论点 以后,还必须举出事实讲出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这些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论据是解决 “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论据分类:
论证 明论点
作用
是非曲直分明, 突出强调论点
说理生动,通俗 易懂
三、理清结构和思路 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 决问题(结论)三个部分。
结构类型及特的关系,基本情 势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
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内容各 自独立,但紧紧环绕中心论点
类型 递进式 对照式
特点
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推动。 表现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 部分内容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共65张PPT)

方法技巧
7.论据能否调换顺序的答题方法: 判断论据间的关系:并列或递进 (1)若并列关系,需联系前文所介绍的顺序 格式:所举的……论据符合由主到次/从古到今/对应前文所介绍的顺序,所以不能随便 调换。 (2)若递进关系:需理清论据间存在的顺序,如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或时间顺序。 格式:所举的……论据是按照……的层层深入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不能随便调换。 8.论据是否可以去掉答题指导: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 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 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例题展示
1
2
(一)尝试错误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 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 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 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 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急者,不但不应为错误、 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A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作者论述的对象和原因;(论题可能不是 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虽然是完整的句子但 是疑问语气。)
B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 明确的判断的句子,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和 看法。
真题展示
【真题演练】 (一)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 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 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 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 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很全面)课件PPT

03
中
在开始阅读之前,先快速浏览 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 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分段细读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段细 读,理解每一段的内容和作用 ,注意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
筛选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从文章中筛选 出相关的信息,注意区分主要 信息和次要信息。
结构分析法
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和 论证方法,有助于把握全文的中心论 点和发展脉络。
04
中考议论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模拟试题一及解析
模拟试题一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解析
文章主要论述了坚持锻炼对身体健康 的重要性,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 式,阐述了锻炼对预防疾病、增强体 质的益处,并强调了长期坚持锻炼的 必要性。
归纳总结
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对获取的 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文
章的理解。
阅读技巧
关键词句法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这些词句通 常能够概括段落或全文的中心意思, 对于理解文章有很大帮助。
上下文联系法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 联系,通过上下文推断生词的含义, 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逻辑推理法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经 验,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的观点 态度和写作意图。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很全面)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议论文基础知识 • 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解析 • 中考议论文阅读策略与技巧 • 中考议论文阅读模拟试题及解析
01
议论文基础知识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课件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课件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 (2)1.2 议论文在中考中的地位与作用 (3)2. 议论文结构分析 (4)2.1 议论文基本结构 (5)2.2 正文的常用篇段结构和写作方法 (6)2.3 结尾的书写要领 (7)3. 理解议论文核心思想 (8)3.1 分析议题,抓住关键词 (9)3.2 辨析作者立意,识别主旨 (10)3.3 推导逻辑关系,理解文章论证 (12)4. 阅读议论文技巧 (13)4.1 通读全文,获取整体脉络 (15)4.2 重点阅读论据段落,理解作者观点 (16)4.3 捕捉关键词和成语短语,理解深层意蕴 (17)5. 答题策略 (19)5.1 审题技巧,准确把握意图 (21)5.2 主题段落分析,找出论证重点 (22)5.3 理解作者用词意图,避免理解偏差 (23)5.4 写作规范,结构合理,表达清楚 (24)6. 阅读练习及分析 (25)6.1 精选中考高频议论文,进行分析讲解 (26)6.2 示范答题步骤,讲解常见错误及改错方法 (28)7. 复习总结 (29)7.1 重点总结议论文结构、理解技巧和答题策略 (30)7.2 模拟考场练习,提升实战能力 (31)1. 内容简述本课件旨在帮助初中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技巧,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课件主要围绕议论文的特点、结构、写作手法以及阅读策略展开,并通过一篇典型初中语文中议论文的阅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论证方法、情感态度和语言运用以及文章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议论文是指以阐述观点、论证论点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的主要特点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引论,即引出论点,通常以一个问题、一个小故事或一个有争议的观点等方式来吸引读者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论证铺垫。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课件

答题模版
1、材料可以作为第x段的论据。理由:这一材料 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写出了……,突出 了……,与第x段论证的……观点相一致,所以应 该放在第x段 2、能。材料着力论证了……,与文中的观点一致 ,所以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 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 【答题模版】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事例 ),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答题模版】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论据 ),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吸 引读者阅读
分析论证思路的答题模版
1
首先通过……引出……的论点,然后用……事
例(名言)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2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分析议论文的段落作用 开头段
中间段
结尾段
开头段的作用(一)
结构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引出下文。 内容上: 1、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观点)进行分析后, 提出论点或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 点的论据。 3、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或 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常见题型: 1、以下材料可以作为文章哪一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2、以下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解题思路
1、通读文章,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分析材料,明确材料所表达的观点。看材料是人物事迹
2、还是名言、谚语等,判断材料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 据,弄清其想表达什么意思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PPT优秀课件下载(35张)

——起 ——承 “层层深入式” ——转 ——合
议论文的语言主要有四大特点:
准确性(说理严密) 鲜明性(情感分明) 概括性(语言简明) 生动性(有感染力)
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 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 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 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 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 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 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 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练一练
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 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 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 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 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 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 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 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 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 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 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 觉得处处皆风景。
1.海伦· 凯勒,一个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摸索 的弱女子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惊人的毅 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奇迹。 举例论证
2.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育我 们有一种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 PPT优秀课件下载(19张)

பைடு நூலகம்
我能发现论点
材料二: 谈乐趣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 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 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 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 迷惑。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真应该 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 果实才好。
我能判断论据、论证及作用
材料三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说。“如果 他不 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他的母 亲 这样解释。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弃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 功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一个共同之处就 是对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 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 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钻研,对本土的科研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 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能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科学 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思考:这段材料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我明白:
找出论点有规律:
◇ ◇ ◇ ◇
看题目 看开头 看结尾 看行文思路
我能判断论据、论证及作用
材料一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世界 著名 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 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 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 参 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 几 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学 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 连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获得成功。很 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的 最 大特点是比较专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6 末页
(2)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 础,是文章的主体。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多为典型、确凿的事实或概括性的事实,包括具体事 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作用: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道理论据是指为了论证某个问题或观点的正误而引用的一些名 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等材料;它也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解释 说明的过程,一般包括经典性的著作、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 等)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作用:使论证更概括且深入。
2011~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与规律总结
年份 篇目
中心论点
考查点
2015
《为什 经典是人类精神的优秀 么不读 成果,能让人获得美好 经典》 而珍贵的收获,应阅读 (彭程) 经典
论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首段作用分析 文段论证思路分析 论据的辨别与运用
2014
2013 2012
《阅历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 与读书》 长阅历,(阅历与读书 (赵迎 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1 末页
4. 议论文语言
论题:是有待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一般以词语 或短语的形式呈现。如2014年河南中考试题中议论文阅读《阅历与读 书》,题目即为文章的论题。
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 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 是中心论点的道理论据。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带有标志性词语,如 “首先”“其次”“最后”等。
递进式:按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 象到本质,步步深入地论证观点。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0 末页
正反式:提出论点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把正反两个方面 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论证,能使说理更透彻。
对比式:通过对比来论证论点。对比有正与反的对比,现在与过去 的对比,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对比,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等 等。对比式可以使论证的观点更鲜明。
中间、结尾。有的在文中已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有的则需要通过分论
点或理清文章内容后进行归纳总结。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5 末页
注
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或对象所持的见解和主 张,一般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句(肯定或否定)。
标志性词语有:判断动词“是”或“不是”,能愿动词“应 该”“必须”“要”等。中心论点是整篇文章论证的中心观点。
目录
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
非曲直更为明确,使论证观
点更鲜明深刻
8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论证思路及结构
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通常与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相吻合。议论文的基本 结构有三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 中心问题;本论(分析问题)——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运用充分的论 据证明中心论点的部分;结论(解决问题)——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得出的结论部分。也可以把议论文的结构分为“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样”三部分。(适用于结构完整的议论文,也适用于论证层 次清晰的相对完整的议论文段落。)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7 末页
(3)论证:即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逻辑 纽带,直接影响着论证的说服力。在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中,要使用 恰当的论证方法,以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常见论证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论证方法
特点
作用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包含引 用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典型) 证明论点的方法
辉) 废
—— ——
—— ——
中心论点概括 首段作用分析 文段论证思路分析 论据的运用
—— ——
目录
上一页
题号及分值
11;4分
12;2分
13;4分
14;3分
11;3分
12;2分Βιβλιοθήκη 13;4分14;3分
——
——
下一页
3 末页
续表:
年份
篇目
中心论点
考查点
题号及分值
《坚持“一 专心地做好一 2011 件事原则”》 件事,就能有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9 末页
常见议论文结构类型
总分式:先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即论点,然后加以分析、 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构形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顺序来展开论述的。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
并列式: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 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 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并列关系。
(弗罗姆) 所收益
中心论点概括 (事实)论据的补充 文段论证思路分析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
13;2分 14;3分 15;4分 16;3分
规律总结:
1. 在河南中考试题中,议论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一般呈两年一轮考状态。
2. 考查内容多围绕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思路、段落作用等方面设题, 考查点较为固定。3. 文章选材侧重于人格修养、读书求知、哲理思辨等人文性 较强,对学习生活、人格修养等有引导意义的文章。4. 一般设4道小题,每小 题2~4分,总分值一般为12分(2015年为13分);考查方式以简答分析为主。
专 题 三
考
文
考
备
情
体
点
战
分
特
精
演
析
征
讲
练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 末页
考情分析
考纲要求:提炼、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辨别论据的类型或论据 使用是否恰当,分析论据作用,补充论据等;分析论 证过程,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品析论证的语言; 拓展探究等。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2 末页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 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 论点。此外,还包括一些对结果的推理过程
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 证具有深度和说服力
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 形象,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
把对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及其优劣情况进行 对照分析来论证观点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4 末页
文体特征
1. 议论文的含义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 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文体。
2. 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
心问题。它是议论文的灵魂。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