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推荐项目
使领馆科技处(组)项目推荐表

(单位公章)
年月日
县(市、区)
科技局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省辖市科技局、扩权县科技局、高新区、省直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年月日
注:1.首页前两行不填;
2.项目性质指技术引进、技术输出、其它科技合作。
使领馆科技处(组)项目推荐表
项目序号推荐日期年月日
推荐馆别
项目性质
推荐单位
推荐人
传真
联系方式
项目名称
中文:
外文:
提供资料类别
原文资料图片光盘样品
其它:
中
方
联
络方式ຫໍສະໝຸດ 单位名称中文:外文:
地址
联系人
中文:
外文:
联络方式
电话
项
目
单
位
简
况
项
目
简
介
技术成熟度
市场前景
合作方式
反馈时间或
其它要求
驻外科技机构推荐项目内容

驻外科技机构推荐项目内容一、目录一、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驻外科技机构推荐项目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 亚美尼亚耐高温玻璃技术欲与中方合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2防腐膜(工业润滑剂)、乳化液及中黏度活性冷却润滑剂寻求中方合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3 捷克METAX企业转让“装饰用混凝土弹性黏合剂”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4 捷克布尔诺科技园寻求与中国合作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5 埃及寻求生物肥料生产设备与技术合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6 印度企业求购生物分解与发电设备信息四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7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多项项目寻求中方合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8 基因重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GF8a)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9 多功能气垫船技术寻求中方合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0 一种新型帆船技术寻求中方合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1 农用及食品工业机械设备寻求中方合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2 不含亚硝酸盐旳肉制品加工旳生态洁净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3 地面自动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4 液体、固体燃料添加剂技术寻求中方合作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5 新型吸附剂-超分子碳材料“弗列里特-ГM”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6 新型吸附剂-碳材料“弗列里特-Aкв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17 卫星监测系统旳先进技术及其经济开发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7年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推荐项目

附件2:2017年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推荐项目(第七期)目录2017-68-芬兰-5-具有新型用途的纤维素纳米纤维2017-69-芬兰-6-一种新型的炉排锅炉2017-70-俄罗斯-5-纳米氢氧化镁阻燃添加剂2017-71-芬兰-7-一种大规模制备纳米纤维素薄膜的新方法2017-72-芝加哥-1-库克郡烧伤创伤诊疗中心征集中方合作伙伴2017-73-芬兰-8-一种新型控制阀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2017-74-芬兰-9-新一代阴极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及成套设备2017-75-芬兰-10-特洛伊木马方式肝癌靶向药物ED122017-76-芬兰-11-电浮选水处理技术2017-77-以色列-1-可用于安全处理放射性核废料的新技术2017-68-芬兰-5-具有新型用途的纤维素纳米纤维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是北欧国家领先的科研和技术研发中心,该中心有2000多位专家,为芬兰国内外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专业的科研技术服务和支持。
该中心的研究领域不仅涉及传统的工业、生物医药领域,还涉及一些新兴研究领域,包括生物经济、低碳与智能能源、人类福祉、资源节约型产业、清洁地球、数字世界。
该中心努力将其研究成果商业化,并愿意与国内外客户共同研发及将研究成果商业化。
纤维素微原纤维(CMF)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独特纳米生物基材料,可以在许多应用中使用。
采用成本效益好,新颖的高浓度纤维酶技术生产的纤维素微原纤维,可以用于加强板材结构中间层的强度,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
该技术已具有专利,外方希望寻找合作伙伴技术转让。
●2017-69-芬兰-6-一种新型的炉排锅炉芬兰阿尔托大学是由三所历史悠久的优秀大学——赫尔辛基理工大学(1849年成立)、赫尔辛基经济学院(1904年成立)和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1871年成立)合并而成。
阿尔托大学在众多研究领域均有建树,并拥有十数个国家级卓越研究中心。
阿尔托大学发明的新型炉排锅炉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的生产率,解决由于燃料变化,如燃料含水率的变化干扰锅炉工作的问题。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_港澳台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发文字号】国科发资[2018]74号【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发布日期】2018.03.22【实施日期】2018.03.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8〕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
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不设任务(或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并附指南要求的有关附件。
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签署诚信承诺书。
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各推荐单位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在受理项目预申报后,组织形式审查,并开展首轮评审工作。
科技部驻外科技外交官献计齐鲁

科技部驻外科技外交官献计齐鲁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2(000)008
【摘要】无
【总页数】2页(P2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发明协会与科技部驻外科技参赞座谈会在京举行 [J],
2.科技部组织召开2020年驻外科技机构负责人工作座谈会 [J],
3.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赴安庆市开展科技外交官地方行活动 [J], 安庆市科技局
4.科技部组织2018年驻外科技参赞专题培训 [J],
5.科技部驻外科技外交官访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国际合作项

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国
际合作项目推荐工作的函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布部门】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0.04.12
【实施日期】2010.04.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国际合作项目推荐工作的函
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的要求,推动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为我经济社会建设服务,2008年我司启动了“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国际合作项目推荐工作。
过去两年,经各省区市科技主管部门征集推荐,我司向驻外使领馆布置联系项目233项,在驻外使领馆科技处(组)的积极联系和推动下,102个项目进入合作阶段,部分项目已见成效,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1 / 1。
美国科技公共外交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科技公共外交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姚啸林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而科技是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一环㊂美国为巩固其科技霸权,积极开展科技外交,以便在大国竞争中获得优势㊂在中美竞争激烈㊁双边关系急剧恶化的当下,研究美国为巩固其科技霸权如何进行科技领域公共外交实践的特征,对于我国优化科技外交的途径和方法㊁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乃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㊂为应对美国的科技公共外交战略,建议中国加快制定中国科技公共外交战略,建立和加强外事部门科技咨询网络,并加入已有的全球性政府科学咨询网络㊂美国科技公共外交政策的历史源流美国科技公共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早始于冷战时期㊂美国科技外交网络的第一个科技办公室于1947年在美国驻英国大使馆成立㊂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在国外收集科学信息的指令,在美国驻西方国家大使馆内建立了科技专员网络㊂96科技公共外交在美国外交政策话语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冷战结束后㊂随着国际格局进入 单极时刻 ,将科技与外交结合起来成为美国巩固其超级大国地位的手段之一㊂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简称NSTC)根据行政命令成立,其四大职能目的之一便是 进一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㊂1999年,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了研究报告‘增强对外政策中科学㊁技术㊁卫生等领域的全面深入了解:美国国务院的首要任务“,其中首次提出了科技外交这一术语㊂2000年,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报告‘科学和外交政策:国务院的作用“,规划了国务院在机构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科技外交的举措;美国国务卿玛德琳㊃K.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K.Albright)发布了备忘录附件‘科学与外交:加强面向21世纪的外交工作“㊂根据国家科学院的建议,国务卿科学技术顾问这一职位于2000年产生,并于同年通过立法编入法典㊂科学顾问可以直接接触国务院高层,并能够利用美国科学和工程界的大量技术资源,以确保美国的外交政策能够以证据为依据㊂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促使美国政府再次重视科学外交㊁跨境科学技术交流的诱因㊂当年7月,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成立科学外交中心,其宗旨是以科学和科技合作为手段,促进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共同繁荣,尤其重视与 敌对国家 如古巴㊁朝鲜㊁叙利亚等国的科技外交㊂2009年,美国众议院提交国际科学技术合作法案(HR1736),该法案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下面重建了一个负责协调联邦政府的科学外交活动委员会㊂同时,通过提升‘2009年STEM教育协调法案“(HR1709),该法案提升了NSTC现有委员会的地位,以协调包括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㊁能源部㊁国防部和教育部等政府机构在内的科学㊁技术㊁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活动㊂07美国科技公共外交的演变及概念框架2008年之后,美国开始系统性地产生 科技公共外交 的概念框架㊂美国的科技公共外交战略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变㊂第一阶段始于2008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发布了‘国际科学与工程伙伴关系“㊂2008 2018年,美国处在 后单极时刻 ,在这期间美国的科技公共外交以 向善 为核心㊂第二阶段的科技公共外交转向始于2017年,科技公共外交战略成为美国大国竞争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美国科技公共外交转而强调国家利益的维护㊂在这一时期,美国的主要做法是构建多层次科技联盟,加强与盟友和友好国家的合作,通过 友岸外包 等战略重塑供应链,增强技术管制,通过争夺科技规范和准则制定权来削弱对手㊁维持美国的科技霸权地位㊂2010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英国皇家学会联合举办会议,发布了‘科技外交新前沿:应对不断变化的权力平衡“㊂报告认为尽管 科技外交 仍是一个不稳定的概念,但可以被有效地应用于科学㊁技术和创新三个相关领域㊂其作用是:通过科学建议为外交政策目标提供信息(外交中的科学);促进国际科学合作(外交促进科学);利用科学合作改善国家间的国际关系(科学促进外交)㊂这一科学的公共外交分类法如今已被广泛使用㊂2012年,美国国务卿前科学技术顾问㊁国际政府科学咨询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Governmental Science Advice,简称INGSA)科学外交工作组主席沃恩㊃图尔基安(Vaughan Turekian)在社论中提出,国家希望通过科学来实现科学外交的部分或全部三个 E :表达(express)国家实力或影响力㊁为决策者提供(equip)支持政策的信息以及加强(enhance)双17边和多边关系㊂自2018年开始,在将中国确定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指导思想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科技外交官提出了更加功利主义㊁强调国家利益的新概念框架㊂2018年,美国㊁英国㊁日本㊁新西兰四国的外交科技顾问联名发表题为‘科技外交:来自内部务实的视角“的文章,提出了第二个科技公共外交的概念框架,界定了科技外交的三个新内涵:旨在直接促进一国国民需求的行动(运用软实力㊁国家安全和应急响应㊁经济增长㊁国家层面科技创新等);旨在解决跨境利益的行动(跨国界生态系统和资源管理);旨在满足全球需求和挑战的行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跨国界共同挑战㊁未受国家监管的空间)㊂根据上述‘科技外交:来自内部务实的视角“一文,科学外交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㊂一㊁国家需求:(1)话语权/影响力/软实力/声誉:第二轨外交;双边关系;力量投射;发展援助;(2)安全:危机㊁紧急情况㊁灾难;条约的技术方面;威胁(例如网络);(3)经济:贸易;创新;标准和定义;(4)国家需求和能力:技术能力;获取专有技术㊁知识;国内科技创新发展㊂二㊁跨越国界的共同利益:(1)资源:跨界/区域问题;(2)标准和定义;(3)共享技术服务;(4)危机和灾害管理;(5)新技术的社会许可;(6)大科学㊂三㊁全球利益:(1)跨国界的共同挑战(如可持续发展目标);(2)不受监管的空间㊂2019年11月,‘科学与外交“杂志主编E㊃威廉㊃科尔格拉齐尔(E. William Colglazier)在世界科学论坛的 科学外交20年 主题演讲中表示,未来科学公共外交发挥重要作用的五个领域是:(1)推进军备控制条约,防止国家和恐怖分子可以使用的危险新技术扩散;(2)促进围绕快速技术27发展可能对社会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展开对话;(3)与关系疏远和冲突的国家维持沟通渠道;(4)加快实现全球目标,特别是全球环境目标;(5)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㊂另外,美国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与外交中心等更偏科学性机构的文章中所反映出来的倾向,则更注重在外交中加入科学性,或是让外交服务于科学㊂2022年8月3日,美国任命了网络空间和数字政策特使(U.S.Ambassador-at-Large for Cyberspace and Digital Policy)㊂在任命书中,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提及设立该科技公共外交领域特使职位的目标:一是加强负责任的国家行为框架,惩罚恶意藏匿网络犯罪组织的国家㊂二是促进公平竞争的全球数字经济,以及网络治理的开放透明的标准和多利益相关㊂三是推进数字自由和包容,对抗数字威权主义㊂2023年3月,美国智库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 发布的报告‘新的美国技术外交政策“指出,美国应建立一个技术工作组来协调科技行动,它将像国际能源署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一样运作,以实现步调一致的科技垄断㊂美国的科技公共外交实践随着国际科学和技术合作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美国科技公共外交的主要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㊂其一,美国政府致力于在美国国务院内部加强科技与外交的直接联系,促进 政府科技化 和 科技政府化 ㊂从政府机构职能来看,美国科学院制订政治科学和技术奖学金计划,以培训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的成员,而美国的科学外交战略则侧重于促进公共和私人部门组织普遍参与科技事务㊂37其二,美国通过外交渠道促进科技合作㊂如美国与其他国家签署双边科技合作协议,推动科学家间的交流㊁合作项目和联合研究㊂美国发起了一系列科技外交倡议,一方面不断将科技研究人员纳入驻外使馆和其他外事部门活动中,另一方面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人才赴美工作㊂例如,全球科技创新倡议㊁杰斐逊科学奖学金计划㊁大使馆科学研究员计划㊁科学特使计划等㊂每年,这些项目都会为美国主要外交政策机构提供30 40名博士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网络来推进外交政策优先问题,包括跨地理区域的问题,如气候变化㊁核安全和农业以及建立双边和区域科技合作㊂其三,美国通过构建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和项目打造 小圈子 ,影响国际科技外交议题㊂2016年,美国㊁日本㊁新西兰㊁英国联合成立外交部门科技咨询网络(Foreign Ministries S&T Advice Network,以下简称FMSTAN),这是一个由在各国外交部工作的科学顾问组成的全球网络㊂该网络仅采取邀请制,打造了一个封闭的小圈子㊂FMSTAN也会与其友好组织 欧盟外交部科学外交协调员 (Science Diplomacy Coordinators in EU Ministries of Foreign Affairs)等合作召开混合成员会议,例如在俄乌战争开始后半个月,双方便召开了混合会议进行讨论㊂可见,美国推动类似机构和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其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外交话语㊁实践和议题㊂又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其他国家的科技机构合作,支持跨国科研项目和合作研究㊂在技术方面组织国际会议,通过学术交流和研究项目等,倡导美国在技术标准的垄断㊁在技术政策上和其盟国的统一,以阻止中国技术反超㊂另外,美国也通过国际交流协议和项目笼络国际科技人才㊂比如,美国的国际交流项目如富布赖特奖学金和洛夫洛斯奖学金等,支持外国科学家在美国进行研究和学习,吸引了许多优秀科学家来到美国㊂47其四,美国通过社会化媒体影响国内外公众认同本国科技政策㊂2002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002年电子政府法案“,推动加强 电子政府 (E-Government)建设,同年建立的电子外交小组(Taskforce on E-di-plomacy)于次年改为电子外交办公室,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开展公共外交㊂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白宫㊁国务院㊁驻外使领馆㊁驻外使团和外交人员都纷纷开设社交媒体账户㊂另外,美国推行 互联网自由 ,渲染中国的 网络威胁 ㊂2010年,希拉里发表演讲称美国将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访问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优先点㊂次年美国推出‘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正式将 互联网自由 政策化㊂美国在对其国内互联网持续管控的同时,积极向其他互联网管控的国家施压,并增加拨款资助开发翻墙技术㊂我国应对美国科技公共外交战略的对策建议加快制定中国科技公共外交顶层战略㊂尽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纲要“对促进科技开放合作做出了一系列规划,尤其指出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㊁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但是国际科技合作仍然不等同于科技公共外交㊂前者的目标是围绕科技进行国际合作,而后者的目标是以科技为核心和主体进行外交㊂目前,美国对华关系以竞争为主㊁中美科技交流遭遇重大冰封期;另外,我国的科技实力已有长足进步,已为科技公共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鉴于此,建议总体战略目标可以从科技合作转为科技外交,加强科技公共外交框架的战略性㊁人员队伍的外交性,以增进对国家科技安全的维护㊁巩固正常交流渠道㊁拓宽新渠道,在需要的时机和场合同美国科技公共外交进行直接的竞争甚至斗争㊂加强政府科技咨询网络㊂尽管我国有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来为国家重57大科技决策提供参考,但事实上,在诸如武器开发的传统国家安全议题范围之外,诸多话题都应有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参与㊂然而,外交政策制定往往过于关注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而搁置了需要具有科学视野才能关注到的更新颖或更长期的问题,科学家并不被视为外交制定中的宝贵资源㊂同时,在混合战争威胁日益严峻的今天,仍缺乏向科学专业人士就我国面临的混合威胁(例如,电信㊁能源和关键基础设施发展的武器化)进行定期咨询的机制㊂考虑到这些挑战,我国应使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政策规划,以便改善政策方向判断及现实落地的可能性㊂国家科学的公共外交政策制定将受益于政府以外的国家组织(如智囊团㊁协会和科学院)对战略的外部思考㊂建立外事部门科技咨询网络㊂我国仍然缺乏在外交领域的科技资讯相关机制㊂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设置科技顾问和科技资讯网络等实践,加强外交官队伍中科技官员岗位的数量和职权范围,构建我国自己的外交科技资讯网络,并有效联络科学界和企业界,以形成有效的科技服务于外交的能力㊂我国可通过轮岗或提供研究资金的方式增加外交部门短期科学家的数量,在发掘科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使科学界熟悉重要的外交政策考虑因素,从而提高外交部在科技问题上的知识水平,同时也使外交政策和科学界相互促进㊂简单来说,不能只在国家做重大决策时才咨询专家,而应让科学家全程参与广泛的国内及外事政策制定过程,让科学和外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和技能分享培训机制,从而为外交增加科学视野,促进新的跨学科政策制定过程㊂考虑加入已有全球性政府科学咨询网络㊂虽然美国为护持其科技霸权,建立了一系列相应国际网络,但仍有一些网络是全球性㊁中立性的㊂例如,国际政府科学咨询网络(INGSA)隶属于国际科学理事会,是一个跨全球不同科学咨询组织和国家系统进行政策交流㊁能力建设和研究的协作平台㊂67该网络旨在加强全球科学与政策的互动,以提高在国家以下㊁国家和跨国层面制定循证政策的潜力㊂再比如,由各国政府㊁联合国和学术界共同建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㊂对于这样的全球性㊁中立性组织,我国应积极加入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正如我国在过去50余年间不断扩大在联合国服务的人员队伍,遂在其中逐渐发挥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力㊂姚啸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推荐项目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推荐

2016年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推荐项目目录●2016-48-日本-2-新一代激光微雕防伪系统E.I.E.S (1)●2016-49-智利-1-新型航空发动机内核设计 (2)●2016-50-爱尔兰-2-抗菌纳米涂料 (2)●2016-51-爱尔兰-3-基于石墨烯橡胶复合材料的敏感运动传感器 (3)●2016-52-日本-3-净化环境高性能铁质吸附剂的应用 (4)●2016-53-卡尔加里-3-随钻测量技术及设备 (4)●2016-54-名古屋-5-日本电磁式发电机技术 (5)●2016-55-阿拉木图-1-汽车尾气催化中和器 (5)●2016-56-俄罗斯-11-肿瘤早期诊断分子测试系统 (6)●2016-57-俄罗斯-12-汽车发动机快速预热系统 (6)●2016-58-爱尔兰-4-采用RNA生物标志物验血诊断肺癌的新方法 (6)●2016-59-俄罗斯-13-节能、高强度轻型混凝土 (7)●2016-60-伊尔库茨克-1-建立基于雷达信息的地球遥感数据库自动化软件 (8)●2016-61-日本-4-低排放生物质改性燃油添加剂 (8)●2016-62-芝加哥-1-中药-姜黄素和分子药物(IL-32) 调节人体 (8)●2016-48-日本-2-新一代激光微雕防伪系统E.I.E.S该技术2007年4月获美国专利(名称:Engraving sheet and method of engraving the same,专利号:US 7,197,980 B2),系日本独创、世界顶级的超防伪技术。
利用该技术和该企业提供的专用合成纸张可进行超精密透明雕刻,按不同要求将显示像片、隐视像片、指纹、芯片等融为一体,可应用于护照、身份证、驾照、银行卡、纸币等,适合于制作政府、机关、单位、部门等的超保密证件。
利用该技术的新一代激光微雕防伪系统E.I.E.S所雕刻的图像,用反射光来看是阴像,用透过光来看则变为阳像,将之复印不会发生阴阳像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2018年科技外交官服务行动推荐项目(第一期)目录2018-1-俄罗斯-1-PROMT多语种翻译平台项目2018-2-瑞典-1-高效生物质能发电技术2018-3-温哥华-1-化学制(纸)浆黑液回收与碱回收炉优化2018-4-伊尔库茨克-1-全自动气象综合系统AMK-032018-5-伊尔库茨克-2-地下管道状况检测综合系统2018-6-伊尔库茨克-3-煤矿安全技术2018-7-伊尔库茨克-4-自然保护预测和生态环境危害鉴定评价2018-8-韩国-1-生物混合动力机器人2018-9-韩国-2-芯片贴装感应制造技术2018-10-韩国-3-化合物半导体基础柔软元件及基板再利用技术2018-11-韩国-4-基于模式/偏振波束的5G移动通信技术2018-12-塞尔维亚-1-类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医用机器人的生产2018-13-俄罗斯-2-ASONIKA自动化系统2018-14-悉尼-1-大规模生产电子纳米材料的技术2018-15-悉尼-2-一种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体内移植器件磨损检测技术2018-16-悉尼-3-一种通过墨水打印实现的太阳能硅片制模技术2018-17-悉尼-4-一种检测眼体结构病变的简便方法2018-18-悉尼-5-一种打印生物分子的新技术2018-1-俄罗斯-1-PROMT多语种翻译平台项目PROMT公司是俄罗斯从事机器翻译的龙头企业,主要针对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多语种需求,为其提供IT解决方案。
该公司在机器翻译的开发和应用方面积累了超过25年的成功经验,拥有15000余位大型集团客户,涉及信息技术、工业、金融、贸易、科技、教育、翻译等领域,其产品也在多国的政府机构中得到应用。
该公司可提供20多种语言的文本翻译系统(英语、俄语、保加利亚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哈萨克语、汉语(简体和繁体)、拉脱维亚语、德语、波兰语、葡萄牙语、土耳其语、乌克兰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芬兰语、匈牙利语、韩语)。
俄首个在线翻译网站Translate.Ru即由该公司于1998年创立。
该公司还设有在线商店e-promt.ru。
公司拥有自己的大数据系统(PROMT Analyzer SDK)。
目前,该公司面向企业和个人用户的主打产品包括:PROMT翻译服务器、PROMT专业版、PROMT家庭版、PROMT离线版以及一系列针对特定行业的机器翻译解决方案。
产品适用于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可实现离线和在线翻译,也可为B2C和B2B提供云解决方案。
该技术已经大规模生产,外方希望寻找合作伙伴技术转让或合作生产。
●2018-2-瑞典-1-高效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凤凰生物能源公司(Phoenix BioPower)是一家瑞典生物质能源公司,与瑞典知名院校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隆德大学等有合作关系,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建有一家可持续能源技术中心。
该公司曾获得瑞典能源署和欧洲能源机构联盟InnoEnergy共同组织的创业竞赛奖项,还获得过瑞典创新署提供的初创公司资金。
该公司正在开发一项被称为BTC(Biomass fired Top Cycle)的高效生物质能技术,该技术在BTC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应用实施。
公司表示,通过应用该项技术,与当前技术相比,生物质能效率将提高一倍。
公司目标是在2030年将生物质电效率提高到60%。
BTC概念利用了燃气轮机技术TopCycle的发展,并将其与高压生物质气化工艺相结合,建造一个拥有独特优化工艺的生物质高转化效率和高功率密度工厂。
以木屑或林业废弃物作为原料,BTC工厂将以15-100兆瓦规模的热电联产(CHP)或基荷发电厂的形式运行。
在未来应用中,农业废弃物也将成为原料。
BTC工厂由“气化器岛”和“电力岛”组成。
其中气化器岛由低温生物质干燥机、生物质增压和进料系统(预处理)、气化炉和热气过滤器组成。
动力岛由带有蒸汽喷射的高压燃气轮机组成,即TopCycle,包括中冷器、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烟气冷凝器和水处理部分。
该技术已具有专利,外方希望寻找合作伙伴技术入股、出口产品或者合作生产。
●2018-3-温哥华-1-化学制(纸)浆黑液回收与碱回收炉优化加拿大林产品创新研究院是全球最大的非盈利性林产品研发机构,专注于林木产品创新科技研发,为行业发展提供科学解决方案。
该机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机构拥有90年历史,工业会员200多家,单位雇员500多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森林与纤维供料管理,木材加工与扩大应用,制浆与造纸,生物质化工与能源,热电联产,过程优化,环境与低碳工程等。
据行业分析,中国制浆造纸产业整体发展趋于饱和,仅依靠增加规模和产能已不可持续发展,亟需通过工艺设备及过程优化,达到稳定产量、降低成本的效果,实现盈利。
目前,国内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重点开展纸业产品的开发,但并无制浆黑液回收方面的系统研究,在碱回收炉工艺优化和操作改进方面的技术与经验更属空白。
因此,中国制浆业需大力发展优化改进碱回收炉的技术能力,包括培训人员,积累经验,解决操作问题,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效等,为企业增强竞争力。
外方希望将加拿大成熟的化学浆黑液回收与碱炉优化技术应用于国内浆厂的在线运行上,诊断与解决操作问题,优化工艺过程和大型设备的参数条件。
该技术重在方法,而非设备。
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科技人员将携带探头与仪器(用于高温工业设备的取样、测量、观察、监控),配助软件模型,以及大量的国外碱炉的参照数据,现场实际找出操作问题的真正诱因。
外方研究团队将与国内浆厂的工程师与操作员交流协作,安全渐进式地进行黑液燃烧优化调试,最终提供包括推荐后继方案和最佳参数技术的报告。
该技术已经大规模生产。
鉴于国内有数量可观的碱炉需要优化运行,改进操作,为制浆工业整体利益考虑,希望通过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支持,建立一个科研及生产企业组成的联合体(Consortium),由国内一家或几家科研机构或大学牵头,与加拿大林产品创新研究院合作,将加拿大的化学浆黑液回收与碱炉优化技术转化应用于较为新兴的中国制浆产业。
希望有多家浆厂(比如10-30家)参与合作,定期或经常交流,相互创造机会,共同提高,最终优化与提升整个行业应用。
2018-4-伊尔库茨克-1-全自动气象综合系统AMK-03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气候及生态系统监测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由原光学监测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森林研究所托木斯克分部组建,位于托木斯克科学中心,现有职工270人,102名科研人员中包括2名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12名博士,57名副博士。
研究所基本研究方向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气候及生态系统变化之监测和模拟的科学技术基本理论,环境监测新仪器、元器件和材料制造的基本科学理论;生态经济准则及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森林恢复技术的研发;自然及人为系统光学、无线电波、声学监测仪器的研发。
该研究所开发的全自动气象综合系统AMK-03用于风速矢量、大气温度、湿度、压力、大气扰流的全自动化测量,大气测量温度范围为-50℃至50℃,测量风速范围为0-40米/秒,风向范围0-360度,大气相对湿度测量范围为5-100%,大气压力测量范围为500-800毫米汞柱。
该系统可应用领域包括气象、大气生态、劳动保护、大气物理学研究、场所内空气环境检测、大气中声波和电磁波传播研究。
该技术已具有专利,并小规模生产,外方希望寻找合作伙伴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或合作生产。
●2018-5-伊尔库茨克-2-地下管道状况检测综合系统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特罗菲穆克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根据俄罗斯科学院2005年11月22日决议,由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球物理与生态仪器制造技术设计研究所组建,下设39个实验室及分支机构,截止2016年12月31日,该所共有860名工作人员,其中,科研人员338名,包括5名俄罗斯院士,8名通讯院士,77名博士和169名副博士。
研究领域:石油天然气,沉淀池,区域地质学,褶皱区构造地质学,古地理学,地热状况,岩石圈深层地质动力学及演变,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评估,西伯利亚及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发展预测,石油天然气矿藏寻找勘探新技术、新方法的理论基础,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工程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古磁及岩石磁的研究等。
该所的地下管道状况检测综合系统装置可用于地下管线的监测,地下管道漏水点的定位,土壤水绘图,确定地下管道、电缆隧道位置,研究土壤现状,确定裂缝和浸水区域,发现地下武器和弹药,燃油和润滑油污染土壤的监测和诊断。
装置的探头与微型计算机连接,并有专门软件进行支持。
该技术已具有专利,并小规模生产,外方希望寻找合作伙伴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或合作生产。
●2018-6-伊尔库茨克-3-煤矿安全技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煤炭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9月22日。
研究领域:煤炭及页岩、沥青砂岩等固体可燃物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及联合开采方法和技术;建筑地质技术问题;岩石和煤炭物理和机械状态控制方法和技术;地下工程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及其诊断和检查;岩石和煤层块地球动力学现象预测;含瓦斯煤层脱气的方法和技术;煤矿企业采矿作业安全; 煤矿、采矿机械制造;煤炭选矿的方法和技术;煤炭工业废物利用等。
该研究所的煤矿安全技术可进行气体和粉尘爆炸过程中的损坏区域计算;应急空气分配;火灾中心参数计算;空气平衡计算;通风稳定性检查;解决应急预案任务;矿井中的烟雾时间计算;矿山脱气管道计算;消防管道计算等。
技术已在俄罗斯矿山行业中应用,获得多项荣誉证书。
该技术已具有专利,并小规模生产,外方希望寻找合作伙伴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或合作生产。
●2018-7-伊尔库茨克-4-自然保护预测和生态环境危害鉴定评价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成立于1963年5月4日,截止2016年年底,该所共有298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名俄罗斯院士,3名通讯院士,44名博士和84名副博士。
下设17个实验室,“西伯利亚超级计算机中心”及“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算法及程序基金会”位居该所。
研究领域:计算数学、数学模拟和应用数学方法、信息系统、并行计算和分布计算。
该所的自然保护预测和生态环境危害鉴定评价技术,可实现:大气和水体大时空范围内流体动力学过程模拟;大气环流背景下,人造及自然污染物移动和变化过程模拟;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环境风险评估及环境保护战略制订的逆向问题等。
该技术已具有专利,并小规模生产,外方希望寻找合作伙伴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或合作生产。
●2018-8-韩国-1-生物混合动力机器人西江大学是韩国著名大学之一,是人文社科大学中的传统名校,综合实力排在韩国大学前十。
该校设置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电子工学等专业均在韩国排名前列,现有学生1万余名,是一所小而精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