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一年级下册《十个小印第安人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23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一年级下册《十个小印第安人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课题《十个小印第安人》
课型或模块歌唱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唱游活动,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活动中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背唱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do,mi,sol”3个音。
学生与教学内容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但天真、活泼、大方,性格属于外向型的占多数,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教,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初步课堂主体性活动,有了最初的交流合作雏型。
《十个小印第安人》是一首美国儿歌,G大调,4/4拍。
歌曲时由4个乐句组成的分节歌,结构为“a+b+a+b”。
这首歌旋律简单,全曲用”X XX”的节奏型做贯穿,情绪活泼又充满动感,旋律通俗易懂易记,虽是一首外国儿歌,在我国也是家喻户晓。
教学策略律动、模仿,模唱,唱游。
教学准备多媒体、头饰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3课 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花城版

课题:十个小印第安人 (音乐)授课班级:一年级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2)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拓宽孩子知识面。
2、过程与方法:先让学生模唱1 、3、5 、三个音,再打手势唱,最后学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活动中身心得到愉悦,并能主动参与音乐学习。
2、让学生了解印第安民俗和文化特点、印第安小朋友活泼的性格并能把他们这种性格融入到唱游当中。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查资料了解印第安民族。
2、教师准备:课件、图片、钢琴(电子琴)、VCD 碟片、录音机、头饰、“篝火”(木棒、红丝绸布)、旗帜3、场景布置:点燃的篝火(中间用木棒搭起三角架,上面铺上红丝绸布,周围堆一些木棒),挂满彩色的旗帜教学方法:欣赏法练习法和律动两结合教学活动流程设计:(一)组织教学1、教师化装成印第安导游姐姐,带领学生随音乐走入课室。
2、音乐结束后,学生戴上头饰坐定。
师:欢迎你们来到印第安民族,我是你们的导游姐姐,今天跟大家共度愉快时光,希望你们能玩得开心。
(二)导入新课师:小朋友,印第安人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头饰,还有一场精彩的歌舞晚会呢。
你们想不想参加他们的歌舞晚会?(学生反应强烈)(三)提问,了解印第安民族民俗和文化。
师:作为导游,我首先想考考大家,你们对印第安民族有些什么了解呢?(点名学生回答)图片展示,和学生一起了解印第安民俗和文化特点。
师:印第安人特别热情;小朋友活泼、天真;喜欢用一些羽毛做头饰;喜欢用一些漂亮的项链和手环来装饰自己等等。
(四)学习歌曲1、感受晚会气氛。
(出示图画)师:印第安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在劳动之余喜欢围着火堆来唱歌跳舞,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歌舞晚会的现场吧!看,大地一片热闹,红艳艳的柴火烧得正焰,他们围着火堆边唱边跳,看,现在上场的是一群印第安小朋友呢,快数数有几个?(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啊,一共有十个呢。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一年级下册《十个小印第安人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40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一年级下册《十个小印第安人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
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重点
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让学生在活动中身心得到愉悦,并能主动参与音乐学习。
难点
让学生了解印第安民俗和文化特点、印第安小朋友活泼的性格并能把他们这种性格融入到唱游当中。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上课!
老师好;
同学们好;坐下。
二、学习歌曲
三、拓展游戏
2、提问导入:
请问同学们知道印第安人吗?播放一张图片,让同学们看看印第安人的特
点。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十个小印第安人》是一首来自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教材。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讲述了十个小印第安人的冒险故事。
歌曲节奏感强,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听觉、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加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有待提高。
但他们充满好奇心,善于模仿,对于富有童趣的音乐作品容易产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十个小印第安人》,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掌握基本的音乐符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程,如升降音的识别和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谱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引入,讲述十个小印第安人的冒险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然后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升降音的演唱。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情境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情境表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音乐游戏: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课后去探索更多相关的音乐作品。
《十个小印第安人》教学设计

何雪芬《十个小印第安人》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十个小印第安人》
课程标准
通过音乐游戏以及学唱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其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印第安人的生活背景,使学生明白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内容
分析
一年级下册花城版《十只小印第安人》是一首G大调四分之四拍的美国歌曲,歌曲是由4乐句组成的分节歌,结构为A+B+A+B的形式。旋律简单,用XXX的节奏型做贯穿,情绪活泼贴近学生性格特征也易于以唱游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律动教学。
常规资源
图片、录音机
活动概述
一年级学生的创编经验和能力都很有限,教师把学生分成8小组,由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合作创编动作。
教与学的策略
教师在小组创编活动的同时及时给与适当的指导和点拨。
反馈评价
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想出简单的动作表现歌词大意。
……
评价量规
其它
参考书
备注
2、让学生找音,并唱出唱名。1 35
3、学生自己完成第一、二小节。(学会加手号)11 111 1︳35 53 1︳
4
4、老师弹伴奏,学生倾听。
5、师:这是一首非常快乐的儿歌,表达了印第安人快乐的心情和他们活泼、天真的性格。我们也随音乐有点肢体配合:
A、跟录音机唱同时有10排同学依次起立,然后倒向坐下。
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并根据音乐的内容、节奏、速度和情绪,合作性地进行唱游活动。
难点:掌握歌曲中有特点的节奏XXXXXX唱准歌中的同音反复。
教与学的媒体选择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印第安人的图片
课程实施
类型
√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唱游 《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唱游《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游》是一首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教材。
这首歌曲以十个小印第安人的故事为主线,歌词简单有趣,旋律明快,节奏感强,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歌曲中涉及到的人数和动作,可以让学生在唱游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唱歌技巧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很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3.通过唱游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人数和动作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在唱游中表现出十个小印第安人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置身于歌曲所描述的场景中,感受歌曲的氛围。
2.运用分组唱游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唱游活动,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和表现形式。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创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讲述,引入十个小印第安人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唱歌曲: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唱法和节奏。
3.唱游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唱游,引导他们表现出十个小印第安人的特点。
4.总结与拓展: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思考和总结歌曲的主题和意义,引导他们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课件

服装 他们至今喜穿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 服装。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妇女不分老幼都身着宽 松的白色绣花裙,头戴色彩艳丽的鲜花;而男人 则身穿宽松的白色衣裤,头戴草帽,脚上穿草编 凉鞋。而中部高原上的印第安妇女爱穿绣花罩衫 和竖条纹的宽大长裙,上身披一种叫“雷博索” 的多用披巾,这种披巾可遮阳、御寒,还可背小 孩、包东西。极富民族特色的服饰成为印第安人 一个明显标志。
大家好
1
课题:《十个小印第安人》
2
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对除爱 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 的总称。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 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 北美洲各国,传统将其划归蒙 古人种美洲支系。印第安人所 说的语言一般总称为印第安语, 或者称为美洲原住民语言。印 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系属 情况均十分复杂,至今没有公 认的分类。
Page 3
印第安人在外形上更是具有亚洲蒙古利亚人 的特征:头发硬而直,汗毛较细弱,颧骨突出, 面庞宽阔,肤色比较深。遗传学家还测定出蒙古 种族人体中线粒体DNA的四类变体基因俱全,而 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的DNA也有四种变体,各代表 一种突变形式,这更加证实了印第安人与亚洲人 血缘特征的同一性。
Page 4
Page 5
Page 6
数一数
7
Page
结束
9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 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十个小印第安人》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属于花城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十个小印第安人的形象,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了解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音乐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素养,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十个小印第安人》,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描绘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演唱、节奏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十个小印第安人》,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描绘的画面。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尤其是分组演唱时的节奏协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和节奏训练。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
3.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印第安人的文化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歌:教师范唱《十个小印第安人》,学生跟随哼唱,熟悉歌曲旋律。
3.节奏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4.分组演唱: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节奏和音准。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强调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十个小印第安人》和歌曲的歌词,以及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节奏感和合作能力三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