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的正确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
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

• 降低恩格尔系数的建议: •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广大城乡居民收入水 平,是降低恩格尔系数的最重要手段 • 加快食品工程建设,抑制食品物价上升幅 度 •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合理消费,杜绝“吃 是真功”的生活理念
•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 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 为最富裕。在中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 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 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 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 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 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
• 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 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金额越多;恩 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 越少,二者成正比。反过来,当食物支出 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 系数成反比。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 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 一。
各国现状
•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 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 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 %-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分 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的 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一 般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东欧国家,一般 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剩下的发展中国家, 基本上分布在小康。
• 恩格尔系数在中国是否适用学术界一直存 有争议,持否定意见的认为中国居民生活 状况并不符合恩格尔定律,如1997年福建 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全国各省中最高, 达到62%,海南省为59%;而生活水平较 低的陕西省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 宁夏为46%。 • 尽管有争议,但总体看,中国城镇居民生 活水平的变化还是符合恩格尔规律的。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开放分类:经济、统计学、社会科学、指标、生活水平简介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
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公式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x100%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x100%收入变动百分比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食物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x100%总支出金额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
恩格尔系数总结

恩格尔系数总结恩格尔系数是用于衡量家庭或国家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是分析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
本总结将介绍恩格尔系数的定义、计算方式、作用、特点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一、定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这一概念由德国经济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19世纪提出,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计算方式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食品支出总额/ 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100%。
其中,个人消费支出总额包括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三、作用恩格尔系数的作用在于衡量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反映居民的消费结构。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居民的生活质量越高,消费结构越优化。
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相对稳定,而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会逐渐增加。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恩格尔系数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四、特点1. 恩格尔系数具有国际通用性,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
2.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相对数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消费结构。
3. 恩格尔系数受到收入、物价、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
五、影响因素1. 收入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相对稳定,而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会增加,导致恩格尔系数下降。
2. 物价水平:食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食品支出总额和恩格尔系数的计算结果。
如果食品价格上涨,食品支出总额会增加,可能会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
地区恩格尔系数

地区恩格尔系数
摘要:
1.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和意义
2.我国各地区恩格尔系数的差异
3.恩格尔系数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4.降低恩格尔系数的方法和途径
5.我国政策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
正文: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50%为小康,30%至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我国各地区恩格尔系数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恩格尔系数较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对较好。
而西部地区和部分贫困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恩格尔系数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逐渐改善,恩格尔系数会相应降低。
此外,政府通过实施扶贫政策、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等措施,也有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
降低恩格尔系数的方法和途径包括: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
消费结构,引导居民增加非食品消费;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减轻居民生活负担;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恩格尔系数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农村扶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努力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 额的比重。 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 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 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 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 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 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 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 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 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广大城 加快经济发展, 乡居民收入水平, 乡居民收入水平,是降低恩 格尔系数的最重要手段 • 加快食品工程建设,抑制食 加快食品工程建设, 品物价上升幅度 •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合理消 加大宣传力度, 费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
各国现状
• 中国
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庭约 59%,平均计算超过60%,中国是贫困国家,温饱还没有 解决。当时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两亿四千八百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 的提高,中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 降。到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 46%,城镇居民家庭约37%,加权平均约40%,就是说已 经达到小康状态。可以预测,中国农村、城镇居民的恩格 尔系数还将不断下降。
恩格尔系数是 国际上通用的衡 量居民生活水平 高低的一项重要 指标,一般随居 民家庭收入和生 活水平的提高而 下降。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食物支பைடு நூலகம்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恩格尔系数
各 国 现 状
• 世界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 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 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 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 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 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 分标准,20世 90 ,恩格尔系 数 20%以下的 有 国, 16%; 大,一 20-30% , 富裕 。 国家,一 30-40% ,相 对富裕, 下的 国家, 分 小康。
恩格尔系数公式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国家恩格尔系数(3篇)

第1篇一、引言恩格尔系数,作为一个反映国民消费结构与生活水平的指标,自19世纪末由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国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从恩格尔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我国恩格尔系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 恩格尔系数的概念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具体来说,它反映了家庭在消费过程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家庭消费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则越小。
2.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方法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 / 家庭消费支出总额× 100%其中,食品支出总额包括主食、副食、饮料、烟酒、调料等所有与食品相关的支出;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则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等八大类消费。
三、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因素1.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收入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高。
2. 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变化也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渐从追求基本生活需求向追求品质、健康、环保等方面转变,这有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
3.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也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社会保障体系越完善,人们对未来生活预期的安全感越强,从而降低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中的比重。
4. 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对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
当某种食品供应充足时,其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在食品支出上的负担减轻,从而降低恩格尔系数。
四、我国恩格尔系数的现状1. 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恩格尔系数为28.2%,较2010年的37.3%下降了9.1个百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尔系数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中国96-09年恩格尔系数统计分析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其中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根据以上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
尽管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但跟西方富裕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八十年代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为24.12%。
1978年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庭约59%,平均计算超过60%,中国是贫困国家,温饱还没有解决。
当时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两亿四千八百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降。
到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6%,城镇居民家庭约37%,加权平均约40%,就是说已经达到小康状态。
可以预测,中国农村、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将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