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线及BIM技术讲解及应用 PPT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ppt课件

2020/10/28
•4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1、定义
u干线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负责向支线综合管廊提 供配送服务,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自 来水等,也有的干线综合管廊将雨、污水系统纳入。其特点为结构 断面尺寸大、覆土深、系统稳定且输送量大,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维修及检测要求高。
•13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2、发展历程
(1)国外 4)俄罗斯。俄罗斯莫斯科陆续建成的综合管廊容纳了自 来水、通讯、电力、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热力、甚至 部分保温燃料油管等管道。
2020/10/28
莫斯科陆续建成的综合管廊
•14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2、发展历程
(1)国外 5)日本。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最先进的国家。目 前,日本综合管廊建设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大规模 综合管廊建设。其国内管线管理以综合管廊管理为主。
2020/10/28
•15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2、发展历程
(1)国外 5)日本。东京综合管廊。
2020/10/28
•16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2、发展历程
(1)国外
国外 情况
总体来看,国外的技术发展早,建成规模大,管线种类综合。
2020/10/28
•17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1992年上海浦东大开发,在张杨路着手建设国内第一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 (干线型),综合管廊沿道路两侧同时敷设,采用双室箱涵断面,同时将易 燃易爆的燃气管道也容纳在内。综合管廊投资达3个亿,1994年土建竣工, 2001年配套全部结束,全长11.125千米。这算是我国第一条较具规模并已投 入运营的综合管廊。
BIM项目管理讲义课件177页

工程量快速统
计
3
利用BIM技术辅助工程 计算,能大大减轻工 程造价工作中算量阶 段的工作强度。
空间管理
7
BIM可以帮助管理团队记录 空间的使用情况,处理最终 用户要求空间变更的请求, 分析现有空间的使用情况合 理分配建筑物空间,确保空 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施工管理
4
验证施工单位施工组织的合 理性、使用3D和4D模型明 确分包商的工作范围、对项 目中所需的重大材料进行监 控、工程验收时,可以用3D 扫描仪进行三维扫描测量等 等。
术集成应用,如3D打印、3D扫描、3D放线、GIS等技术。
3)与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
IPD模式
集成产品开发:在建设领域的应用体现 为,开始动工前,业主就召集设计方、 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监理方等各参建 方一起做出一个BIM模型,这个模型是竣 工模型,即所见即所得,最后做出来就 是这个样子。然后各方就按照这个模型 来做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发展及现状
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发展起来的重大新技术管理之一, 最早起源于美国。
目前有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即:以欧洲为首的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 和以美国为首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
② 项目管理的内容
其他管理
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 集成管理等。
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的业主单位需求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的业主单位
需求如下:
招标管理
1
在业主单位招标管理阶段, BIM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 能够实现数据共享、能够 使经济指标精确控制、实 现无纸化招标、削减招标 成本和进行数字评标管理 等几个方面。
销售推广
5
BIM辅助业主单位进行 销售推广使建筑面积 更准确、可以提供虚 拟数字沙盘(如下 图)、并且还减少了 法务风险。
2024版bim概述ppt课件

bim概述ppt课件目录•BIM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BIM软件平台与工具介绍•基于BIM协同设计与优化•基于BIM施工进度管理与监控•基于BIM成本估算与控制•基于BIM质量安全保障措施•总结与展望:BIM技术在建筑行业未来发展01BIM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BIM定义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即建筑信息模型。
它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基础设施等工程各项相关信息的三维模型数据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历程BIM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BIM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BIM定义及发展历程BIM技术核心思想数字化表达01BIM技术通过三维模型对建筑进行数字化表达,使得各方参与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案。
协同设计02BIM技术强调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通过数据共享和交换,实现各专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协作。
全生命周期管理03BIM技术不仅关注设计阶段,还涉及到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过程。
通过BIM模型的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实现项目全过程的优化和管理。
BIM在建筑行业中应用现状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BIM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协同设计和性能分析。
通过BIM 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功能,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设计意图,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BIM技术主要应用于施工方案优化、施工进度模拟和施工质量监控等方面。
通过BIM模型的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运营阶段在运营阶段,BIM技术主要应用于设施管理、维修维护和资产管理等方面。
BIM智慧管理平台介绍及应用

04
BIM智慧管理平台优势分析
提高效率
01
减少重复性工作
BIM模型可以集成各种信息,减少重复性的手动工作,提高设计、施
工和管理的效率。
02
协同作业
通过BIM模型,各专业可以协同作业,减少沟通成本和错误率,提高
工作效率。
03
优化工作流程
BIM智慧管理平台可以提供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
智慧管理平台的意义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BIM智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建设项 目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 率和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
平台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成本控制 ,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和能耗。
增强质量
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可以提高 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水平,增强 建设质量。
提升协同能力
BIM智慧管理平台可促进各专业团队之间 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团队协作 能力。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BIM模型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和信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培训和教育
通过BIM模型,可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智能化决策
01
数据分析和预测
通过BIM模型,可以分析和预测数据并发现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
02
智能化辅助决策
通过BIM智慧管理平台,可以智能化辅助决策,提供最佳方案和建议
03
BIM智慧管理平台应用场景
智慧建筑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
建筑设备监控
利用BIM模型进行建筑结构分析,优化设计 方案,提高建筑使用性能。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建筑内设备运行状 态实时监控、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
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可持续性评估
BIM演示PPT教学课件

第26页/共38页
第27页/共38页
第28页/共38页第29页/来自38页第30页/共38页
第31页/共38页
第32页/共38页
第33页/共38页
第34页/共38页
09 Revit 演示
第35页/共38页
从设计角度,BIM应用不 仅仅是为了提高设计产值,提 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 设计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 力,使我们的企业达到一个国 际先进的水准。我们要在技术 革新方面走在前列,也是责无 旁贷的。
第3页/共38页
02 BIM做什么用?
第4页/共38页
01 在投标时的 应用
03 在技术交底 中的应用
05 在装饰设计 中的应用
02 在项目现场管 理中的应用
04 在验收中的 应用
06 等等~~
第5页/共38页
03 BIM好处
第6页/共38页
三维设计:基于非常复杂的项目,BIM可以进 行三维空间变化的表达,利于拆分设计。 可视设计:便于业主事前决策,减少工程返工 量。 协同设计:各个专业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工作绘 图,提高整个设计工作效率。 修改方便:一处修改,处处更新,软件会提示 调整,实现计算与绘图的融合。
01 什么是BIM?
第1页/共38页
BIM=BM+I
式中: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M——建筑模型,Building Modeling。 I——信息,Information。
第2页/共38页
BIM定义: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 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 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 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 有的真实信息。
第8页/共38页
30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一、主要技术内容
(2)施工准备
在某施工案例中,样板文件需要以尺寸绘制的轴网为基准,依据数据去合 理的绘制标高。利用原本CAD的图纸,在其基础上重新构建仿真性的建筑信息 模型,并处理好CAD图纸,将该图纸中的内容全部转移到某一个统一的位置点 上。这样才能保证导入Revit软件后,所有图纸才能基于一个点,基于相同的轴 网搭建模型。
1)可视化
施工可视化是指利用BIM创建建筑设备、周转 材料、临时设施等的模型,还可以进行虚拟施工, 帮助确定施工方案,还可以呈现项目中的复杂的 结构节点,有利于施工和技术交底。
设备可操作性可视化可以对建筑设备空 间进行直观清晰的检验,帮助找出最佳的 设备房安装位置和工序。
6
一、主要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1)可视化
机电管线碰撞检查可视化可 帮助找出碰撞点,极大程度地 减少后期的管线的变更调整。
7
一、主要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
2)可模拟
建筑的性能分析模拟包括能耗分析、光照分析、设备分析、绿色分析等。 BIM可以对某些无法实验的状况,依靠计算机的模拟运算,获得与真实状况一 样的数据。
环境分析可以在设计阶段对建筑周边环境进行模拟仿真,结合周边环境 实现建筑绿色化。
这种在设计、施工方面的优 化,可
(1)技术特点
4)可出图
运用BIM技术,除了三维模型浏览,还能够进行建筑平、立、 剖及详图等图纸的输出,还包括碰撞报告及构件加工图。
碰撞检测可以对建筑与结构 专业;设备内部各专业;建筑、 结构专业与设备专业的碰撞 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 优化管线结构的空间布局。 在碰撞报告中可导出综合管线 图、结构留洞图、碰撞检查 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方便 管理人员查看。
12
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BIM技术及应用教学PPT:水利工程BIM建模与应用

03 新加坡
1982年,BCA提出了人 工智能规划审批的想法; 2000-2004年,建立世 界首创的自动化审批系 统。2011年,BCA明确 在2015年前整个建筑业 广泛使用BIM技术。
4 BIM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和发展简介
02 BIM技术在国内应用和发展简介
BIM技术在2003年进入我国。
2014年,住建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BIM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模型标准、建 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1年,我国将BIM技术纳入第 十二个五年计划。
《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 ,提出要增强企业信息化,鼓励施工企业在“ 十三五”期间加快BIM普及应用。
2012年,“BIM发展联盟”成 立,为我国BIM技术与标准、软 件开发提供了平台。
2017年以来,我国住建部及地方建设负责 部门出台的BIM政策更加细致,落地、实操 性更强,中国建筑业有了可参考的BIM标准。
意义
BIM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利用三维的技术手段,创 建包含工程所有信息的数据集合,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工程所有信息 数据在全生命周期维度下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应用。
2 BIM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1)可视化 4)优化性
2)协调性
3)模拟性
5)可出图性
3 BIM技术常用软件介绍
01 Revit系列软件 02 ArchiCAD 03 Bentley System 04 Tekla系列软件 05 CATIA系列软件
水利工程BIM建模与应用
项目1-1 BIM技术简介
目录 CONTENS 01 BIM简介 02 BIM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03 BIM技术常用软件介绍 04 BIM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和发展简介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课件6.2

BIM技术应用内容
建立BIM深化设计模型 通过建立各专业BIM模型,对管
廊内部结构和设备管线布置进行校核 ,确保模型信息无错漏。
GIS地理地形模型
管廊BIM模型
8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BIM技术应用内容
管廊支架应力分析 9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BIM技术应用内容
可视化运维管理 本工程建立了综合管廊智慧平台)概论
BIM技术应用情况
方案设计 方案模拟分析:方案确定后
,将桥面方案模型输出至Midas 软件中,进行应力分析初步验 证,研究方案在结构上的可行 性,如图所示。
结构模型应力分析
21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BIM技术应用情况
施工图设计 梁段类型的区分:线路里程分段,匹配
,按照“一张图、一环网、一平台、 一朵云”的信息化建设原则,借助 GIS和BIM相结合的优势,实现了对综 合管理定位的精确性、日常巡检的可 视化、监测数据报警的自动化和故障 统计的可视化的综合管廊管理系统。
运维管理平台构成
10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BIM技术应用内容
GIS地理位置与管廊内部模型对照管理 11
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图正向设计原理 1. 参数化设计 2. 模块化设计 3. 结构树管理
模型结构树管理
26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论
结论与展望
基于此正向设计流程,构件库的积累,库的管理也是集成一体的标准流程。 从材料库到零件库、到部件库 、到标准模块库进行对层级管理,标准模块可以灵活、迅速精确的进行规格型号变化,可应对各种不同需求的 工程项目。
随着综合管廊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兴建,其运营维护必将向智慧化管理模式发展,基于GIS和BIM模型的信息 数据的建立,是智慧运营维护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