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第十章醇酚醚
10章醇酚醚习题

第十章 醇酚醚习题1.写出戊醇C 5H 11OH 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解:OHHOOHOHOHOHOHOH1-戊醇2-戊醇(一对对映体)3-戊醇2-甲基-1-丁醇(一对对映体)2-甲基-2-丁醇3-甲基-1-丁醇3-甲基-2-丁醇2,2-二甲基-1-丙醇2.写出下列结构式的系统命名。
(1)(2)(3)H 3CO CH 3CH 2CH CHCH 3OHCCHH 3C H2CHOHCH 3(11)(12)(4)(5)(6)(7)(8)(9)(10)C 2H 5OCH 2CH(CH 3)2ClCH 2CH 2OHOC 2H 5C 2H 5OH CH 3H OHOH ClO 2NBr OH(CH 3)2CHBrBrCH 2OCH 3CHOCH 3CH 2OCH 3H 2CCHCH 2CH 3OHCH 3HOCH 2CH 3OH H 3COCH 2CH 3H解:(1)3-甲氧基-2-戊醇 (2)(E)-4-己烯-2-醇 (3)2-对氯苯基-1-乙醇 (4)(1S,2R)-2-甲基-1-乙基环己醇 (5)2-甲基1-乙氧基丙烷(6)5-硝基- 3-氯-1,2-苯二酚 (7)对溴苯乙醚 (8)4-异丙基-2,6-二溴苯酚 (9)1,2,3-三甲氧基丙烷 或: 丙三醇三甲醚 (10)1,2-环氧丁烷(11)(1S,2S)-1-甲基-2-乙氧基环己烷(12)反-2-乙基-3-甲氧基环氧乙烷(环氧乙烷衍生物)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E)-2-丁烯-1-醇 (2) 烯丙基正丙醚 (3) 对硝基苄乙醚 (4) 邻甲氧基苯甲醚 (5) 2,3-二甲氧基丁烷 (6) α,β-二苯基乙醇 (7) 新戊醇 (8) 苦味酸 (9) 2,3-环氧戊烷 (10) 15-冠-5解:H H 3CH CH 2OH (1)(2)(3)(4)(5)(6)(7)(8)(9)(10)H 2CCHCH 2OCH 2CH 2CH 3NO 2CH 2OCH 2CH 3OCH 3OCH 3OCH 3OCH 3PhCH 2CHOHPhOHOO O O O OOHNO 2O 2NNO 24.(1) 2,4-dimethyl-1-hexanol (2) 4-penten-2-ol(3) 3-bromo-4-methylphenol (4) 5-nitro-2-naphthol (5) tert-butyl phenyl ether (6) 1,2-dimethoxyethane 解:(1)(2)(3)(4)(5)(6)H 2CCHCH 2CHCH 3OPhHOOHOHBrCH 3OHNO 2OO5.写出异丙醇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1) Na (2) Al(3) 冷浓H2SO4 (4) H2SO4 ,>160℃ (5) H2SO4 ,<140℃ (6) NaBr + H2SO4 (7) 红磷+碘 (8) SOCl2(9) CH3C6H4SO2Cl (10) (1)的产物+C2H5Br (11) (1)的产物+叔丁基氯 (12) (5)的产物+HI(过量) 解:(1)(2)(3)(4)(5)(6)OH +Na +++3AlONa OHOOH NaBr BrOSO 2OHH 2SO 4(浓)H 2SO 4(浓)H 2SO 4OH OH OH H 2SO 4(浓)O +Br 2(7)(8)(9)(11)(12)(10)OH ++++OOHONa OHClHI(过量)OO S I 2+ P I SOCl 2OHONa Cl O IH 3C SO2Cl 3CO6.在叔丁醇中加入金属钠,当钠被消耗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溴乙烷,这时可得到C6H14O ;如在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2-甲基-2-溴丙烷,则有气体产生,在留下的混合物中仅有乙醇一种有机物,试写出所有的反应式,并解释这两个实验为什么不同? 解:第一个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的产物为醚:OHNaONaOBr第二个反应是消除反应,得到的产物是烯烃(气体):+OHNa ONaOH第一个实验是亲核取代反应,第二个实验以消除反应为主,生成烯烃,有气体放出,过量的乙醇没参加反应而留下。
chapt 10 醇、酚、醚[1]
![chapt 10 醇、酚、醚[1]](https://img.taocdn.com/s3/m/90d1d459f01dc281e53af014.png)
CH OH + Cu(OH)2 CH OH CH O Cu (深蓝色) CH O
可用于鉴别邻二醇结构
3. 脱水反应—频哪醇重排
偕二醇脱水成醛酮; 邻二醇脱水成醛、酮; 1,4或1,5二醇脱水成环醚; 频哪醇脱水重排生成片呐酮:
R R H2SO4 R R C C R OHOH R R C C R R: OH R R -H O 2 C C R OH2OH R -H R C C R R O R R R C C R OH
磷酸三丁酯
萃取剂 增塑剂: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聚合物成型时的可 塑性、流动性和柔韧性 磷酸酯键大量存于生物体内。
10.3.4卤化作用(C—O断裂,取代反应) 1 与卤化氢的反应 ROH + HX
RX + H2O
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HX:HI>HBr>HCl (部分伯醇溴代使用硫酸、溴化钠。) 烷烃的结构: 苄醇、烯丙醇>3oROH >2oROH >1oROH 卢卡试剂(浓HCl + ZnCl2)用于1º 2º 3º醇(C6以 , , 下的醇)的鉴别:
用反应机理解释下列反应:
OH
H+ OH2 -H2O
H2SO4(con.) 170oC 次要
-H+
+ 主要
次要
碳正离子 重排
有机化学 醇酚醚

2. 溶解度:低级醇易溶于水.(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H H O H R O H H O H R O H H O
3. 低级醇可与MgCl2,CaCl2,CuSO4等形成结晶醇,此 结晶醇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9.2 醇的化学性质
H的酸性
H C C O H H
五、氧化成醛、酮或羧酸
O C H H
[O]
C
O
条件:有α-H的醇才能氧化 1.化学氧化
(1)用铬酸氧化
伯醇 仲醇
Na2Cr2O7,H2SO4,H2O Na2Cr2O7,H2SO4,H2O
醛 酮
酸
叔醇
不能被氧化
*选择性氧化剂PCC(氯铬酸吡啶盐):伯醇
C6H5N + CrO3 + HCl
CH3(CH2)6CH2OH PCC CH2Cl 2 CH3(CH2)6CHO
1. 与 HX的反应
ROH
+
HX
RX
+
H2 O
思考:为什么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1).反应活性:酸的活性 HI > HBr > HCl >> HF
CH3CH2CH2CH2OH
+ HI(47%)
H2SO4
CH3CH2CH2CH2I
CH3CH2CH2CH2Br
+
H 2O
CH3CH2CH2CH2OH + HBr (48%)
B 催化加氢
MeO CHO
H2 Pt
MeO CH2OH
O H2 (CH3)2C=CHCH2CH2CCH3 Pt
OH (CH3)2CHCH2CH2CH2CHCH3
醇酚醚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但他们是

四、醇的化学性质 亲核取代
H
C
O
H
作亲核试剂
酸性
1.与活泼金属作用 醇中羟基上的氢较活泼,能被金属所取代, 生成氢气和醇金属盐,醇能和Na,Mg,Al等反应。
ROH + Na
RONa + H2
反应速度: CH3OH>C2H5OH>CH3CH2CH2OH>(CH3)2CHOH>(CH3)3COH 由于醇的酸性比水弱,所以RO-的碱性比OHˉ强, 故醇化物遇水分解:
三、醇的光谱性质
IR:-OH 未缔合的在3640-3610cm- 1有尖峰;
缔合的在3600-3200cm- 1宽峰。以此可鉴定醇分子 中是否存在缔合。
C-O 吸收峰在1000-1200cm- 1(1060-1030cm-1 伯醇、1100cm- 1 仲醇、1140cm- 1 叔醇)。
NMR:-OHδH值0.5-4.5之间。-OH活泼氢的化学 位移与溶剂、溶液温度、浓度和形成氢键都有很大关 系。
1.状态:C1-C4是低级一元醇,是无色流动液 体,比水轻。C5-C11为油状液体,C12以上高级一 元醇是无色的蜡状固体。甲醇、乙醇、丙醇都带有 酒味,丁醇开始到十一醇有不愉快的气味,二元醇 和多元醇都具有甜味,故乙二醇有时称为甘醇 (Glycol)。 甲醇有毒,饮用10毫升就能使眼睛 失明,再多用就有使人死亡的危险。
(丙三醇)
2.醇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将相应烷烃名称前的“烷”改为接受。
CH2 CHCH2OH 烯丙醇
CH2OH 苄醇
CH CH CH2 OH OH OH
甘油(丙三醇)
ClCH2CH2OH 氯乙醇
2)系统命名法 选取含羟基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把支链看作取 代基,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 含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羟基在1位的醇,可 省去羟基的位次。
10醇酚醚

O
CH3CH2OCH3
4. 无机酸酯的生成
醇和硝酸作用生成硝酸酯。
CH3CH2OH + HO NO2 CH3CH2O NO2
CH2OH CHOH + 3HNO3 CH2OH
CH2O CHO CH2O
NO2 NO2 + 3H2O NO2
醇和酰卤作用也可生成酯。
TsO是很好的离去基团 可简写作Ts
7. 多元醇的反应
邻位二醇与新生成的Cu(OH)2作用,可 生成鲜艳蓝色的络合物。 CH2 OH + Cu(OH) 2 CH2 OH 羟基相连碳之间破裂。
RCH R'CH OH OH + HIO4 RCH R'CH O O + HIO3 + H2O
CH2 CH2
O O
Cu
邻位二醇被HIO4氧化时,碳链在和两个
反应可用于醇的定性检验。 反应活性:甲醇 > 1º 醇 > 2º 醇 > 3º 醇。 原因:烷基具有供电子的诱导效应+ I,烷基 越多则氧原子上的电子密度越高,氢氧键也 越牢固,使酸性越小。
1.与活泼金属作用
RO-的碱性比OH-强,因此醇钠在水中立即分解。
C2H5ONa + H2O C2H5OH + NaOH
e1cbe1cbcce2e2取向规则取向规则查依采夫规律和霍夫曼规律查依采夫规律和霍夫曼规律卤代烃脱氢卤及醇脱水主要遵从查依采夫规律卤代烃脱氢卤及醇脱水主要遵从查依采夫规律ch8119oh955季铵碱锍碱加热分解时遵从季铵碱锍碱加热分解时遵从hofmannhofmann规律规律ch7426e1e1的取向的取向取向遵从查依采夫规律取向遵从查依采夫规律原因
有机化学第十章 醇和醚(简单)PPT课件

总目录
本章目录
21
4. 从格氏试剂制备(Grignard)
O R′MgX + R–C–H 干醚
OMgX H-C-R′
OH R-CH-R′
R
此法可制备仲醇或叔醇,尤其是叔醇。
例如:
CH2CH3 CH3CH2CH2-C-CH3
OH
有三种切断
那种原料价廉易得,就采用哪种切断法。
10.08.2020
总目录
+ CH3CH2OH2
H2O
+ CH3CH2
H+ CH2 = CH2
CH3
CH3 H CC
CH3
H+
CH3 OH
CH3
CH3
C
+ CH CH3
重排
CH3 H+
CH3 CH3
CH3
C +
CH CH3
H+
10.08.2020
CH3 CH3 C CH = CH2
CH3 (30%) 总目录
CH3 CH3 CH3 C = C CH3
CH3 (CH3–C–O)3Al
H
+
3 2
H2
异丙醇铝
10.08.2020
总目录
本章目录
29
醇的反应活性: CH2OH >伯醇> 仲醇 > 叔醇
RONa + H2O
强碱 强酸
NaOH + ROH
较弱碱 较弱的酸
注意:因反应可逆,可利用此反应制备醇钠
10.08.2020
总目录
本章目录
30
2. 生成卤代烃(取代) (1)与氢卤酸的反应
20
徐寿昌《有机化学》 课件 第十章 醇、醚

Z-5-甲基-4-庚烯-2-醇
若烯烃有顺反异构,但没有写出其立体结构,则不必标 出其构型。例:
CH3 CH3 CH CH CH OH CH3 CH CH CH2 CH3
3,7-二甲基-5-辛烯-4-醇
对于多元醇,编号时应使羟基的位次和较小,命名时,分别 标出羟基的位次。
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
金属镁可以与醇发生相似的反应,但其反应速度比钠慢。 CH3CH2OH + Mg (CH3CH2O) 2Mg + H2
(CH3CH2O) 2Mg + H2O CH3CH2OH + Mg(OH)2
2、取代反应
卤代烷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但这个反应是可逆的。
HO
CH3
OH
CH3
CH2
OH CH3 CH2
CH2 OH
甲醇
乙醇
正丙醇
CH2 OH
OH CH3 CH CH3
异丙醇
OH CH3 CH CH2 CH3
CH3 CH2 CH2
正丁醇
CH3 CH3 CH CH2 OH
CH3 CH3 C OH CH3
仲丁醇
异丁醇
叔丁醇
一些早期发现且常用的醇也有用俗名表示。例:
3、脱水反应
在加热、酸作用下,醇可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脱水,分 别得到烯烃和醚。 H+ CH CH OH HC CH
3 2
170℃
2
2
CH3 CH2 OH
H+
140℃
CH3 CH2 O
CH2 CH3
当酸过量,且反应温度升高时,有利于发生分子内脱水生 成烯烃,低温有利于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若反应物含有二种类型的 – H,当发生分子内脱水时服从 查依采夫规则。
第十章醇、酚、醚

第十章 醇、酚、醚 [目的要求] 1、掌握醇、酚、醚的结构及命名; 2、理解醇、酚、醚的的物理性质及醇、酚的光谱性质; 3、掌握醇、酚、醚的化学性质 4、掌握醇、苯酚、醚的制备; 5、掌握β-消除反应历程及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6、了解一些重要的醇、酚、醚的用途。 醇、酚和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羟基与脂肪烃基直接相连的叫醇,羟基与芳香烃基直接相连的叫酚,两烃基与氧直接相连的叫醚。例:
乙醇 乙醚 苯酚 第一节 醇 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结构:醇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H原子被-OH取代后的生成物。 在醇分 子中:O-H 键是O 原子以一个SP3 杂化轨道与H原子的1S 轨道互相重叠结合。 C-O 键是O 原子以一个SP3 杂化轨道与C原子的SP3 轨道互相重叠结合。此外,O 原子还有两对未共享的电子对分别占据其它两个SP3杂化轨道。
2.醇的分类和异构现象 据含-OH数目可分为:一元醇 CH3CH2OH,二元醇 HOCH2CH2OH,多元醇等。 据-OH所连的C原子双可分为:伯醇:1°-CH2OH ; 仲醇:2°-CHOH ;叔醇:3°-COH 据-OH所连的烃基可分为:饱和醇CH3CH2OH,不饱和醇CH2=CHCH2OH;CH≡CCH2OH
脂环醇:OH ,芳香醇:OH 醇的同分异构:构造异构、官能团异构、对映异构。 3.命名 (1)、普通命名法:
CH3CH2OHCH3CH2OCH2CH
3
OH
COH
H
HH
¨¨简单醇常采用普通命名法,即在相应的烷基名称后加一个“醇”字。例如: CH3 OH (CH3)3CH2CH2OH CH2=CHCH2OH
甲醇 新戊醇 烯丙醇 苄醇 (2)、甲醇衍生物 COH
Èý±½¼×´¼3
(3)、系统命名法 命名原则同前几章,以醇为母体,选取含有羟基的最长链为主链,从离羟基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书写时,末尾加上“醇”字,“醇”字前写上羟基的位号,在位号与“醇”之间加上短横。 如果是不饱和醇,则选含有羟基和不饱和键的最长链为主链,从离羟基近端编号。书写时,将表示链中碳原子个数的字放在“烯”或“炔”的前面。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时,则选 含羟基数目尽可能多的最长链为主链,根据羟基的数目称为某元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MgCl2•6ROH CaCl2•4ROH
结晶醇 (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因此:
不能用无水CaCl2干燥ROH
2. 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弱酸性
+ CH3CH2OH Na
+ CH3CH2ONa H2
+ (CH3)3COH K
+ (CH3)3COK H2
醇金属: 强碱性试剂和强亲核性试剂
OH
R'
OH
R
30 叔醇( R' C OH ): (CH3)3COH R''
② 按羟基所连的烃基分:
饱和醇:
OH
CH3CH2OH (CH3)3COH
不饱和醇:
OH
CH2=CHCH2OH CH3C≡ CCH2OH
芳香醇:
CH OH 2
CH OH 2
③ 按羟基的数目分类:
一元醇: CH3CH2CH2OH
② RX的制备:10 醇,可采用 HX作卤化剂;
不是10 醇,不采用 HX作卤化剂,否则易得到重排产物。 可采用SOCl2 , PX3 , PX5作卤化剂
i) 与SOCl2反应
ROH SOCl2 RC+l SO2 + HCl
优点:1) 不重排,且产物构型保持
2) 副产物均为气体,易于除去 3) 产率高,产物容易分离
i. 伯醇氧化成醛和羧酸
[O]
[O]
RCH2OH
RCHO
RCOOH
[O]:KMnO4/H+、HNO3、 CrO3/ H2SO4、 K2Cr2O7/H2SO4、Na2Cr2O7/H2SO4 等
e.g.
CrO3 / H2SO4
Br
仲醇与HX酸反应,生成重排产物是SN1机理的重要特征
b) SN2:大多数伯醇,且没有重排反应。
H+
RCH2 OH
RCH2 +OH2
X
RH
δ
δ
X C OH2
H
H2O X CH2R
ii. 不同结构醇的相对活性 烯丙型醇、苄基型醇 > 叔醇 > 仲醇 > 伯醇
e.g.
iii. HX的相对活性 亲核性: I- >Br- > Cl-
第十章 醇醚
Alcohols & Ethers
(一) 醇
一、分类和命名
RCRHC2HO2OHH
RRCCHHRR22
OH
OH
RR2 2 RR CC RR3 3
OH
OH
① 按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类型分:
10 伯醇( RCH2OH ): CH3CH2OH
20 仲醇( R CH OH ): CH 3CHCH 2CH3
5. 醇的脱水反应
CH3CH2OH
H2SO4
<100℃
140℃ 170℃
CH3CH2OSO3H 硫 酸 氢 乙 酯
(CH3CH2)2O 乙 醚
= CH2 CH2 乙 烯
脱水
醇的脱水有两种方式,即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
至于按哪种方式脱水,取决于醇的结构和反应条件。 1. 分子内脱水
CC
H+
C C + H2O
H
H RMgX +
CO
无水乙醚
R
C OMgX
H
H
H2O H
甲醛
H
R C OH
H 伯醇
H RMgX +
R'
CO
无水乙醚
R
R' C OMgX
H2O H
H
醛
R'' RMgX +
R'
R' C O 无水乙醚 R C OMgX
H2O H
R''
酮
1)格式试剂与甲醛反应制伯醇 2)格式试剂与一般醛反应制仲醇 3)格式试剂与酮反应得叔醇
CH3 OH
+
CH3 OH2
CH3
+
H2O CH3 C CH CH3
CH3
重排
CH3
= CH2 C CH CH3
CH3 (20%)
CH3
CH3
+
CC
CH3
CH3
(80%) Saytzeff 产物
CH3
H+ CH3 C+
CH CH3 CH3
C. 用Al2O3为催化剂时,醇在高温气相条件下脱水, 往往不发生重排反应。
注意:
醇的分子间脱水是制备单醚的重要方法,其中以
伯醇效果最好,仲醇次之,而叔醇一般得到的都是 烯烃。
醇的分子间脱水一般不适合制备混合醚。
3.分子内脱水与分子间脱水是一对竞争反应
➢高温有利于消除成烯烃,低温有利于取代成醚 ➢烃基结构有影响,如叔醇脱水一般只生成烯烃
e.g.
C2H5OH
H2SO4 170°C
H OH
A. 醇分子内脱水的取向: a) 符合Saytzeff规则,即生成取代基多的烯烃。
CH3 OH
H3PO4
CH3 +
( 84 % )
CH3 ( 16 % )
b) 尽可能生成共轭体系
H2C=HC CH CH3 OH
H2SO4
H2C CH CH CH2
B. 大多数醇在质子酸的催化下发生分子内 脱水的机理E1消除。
现象
R3C-OH
烯丙式醇
R2CHOH
Lucas试剂
R3C-Cl
烯丙基氯
R2CHCl
立即浑浊 几分钟后浑浊
RCH2OH
RCH2Cl 加热后浑浊
溶于Lucas试剂
不溶于Lucas试剂
Lucas试剂:浓HCl — 无水ZnCl2
3o 醇 、烯丙醇、苄醇 室温下反应液立即混浊、分层;
2o醇 1o醇
2 ~ 5 min. 反应液混浊、分层; 加热,反应液混浊、分层;
四. 醇的化学性质
H
::
H H
C O
sp3
H
+ -
C-O键断裂 取代或消除
极性键
弱 酸 性
+
碱性
孤对电子
涉及 α H 的反应
::
碱性 R αC O H
H
酸性
羟基被取代
1. 氧孤对电子导致的化学性质——Lewis碱
① 溶于强酸
浓H2SO4 ROH
ROH 稀释或受热 ROH H
钼羊盐
应用:
▪除去烷烃或卤代烃中的少量醇 ▪区分醇与烷烃、卤代烃
OH
二元醇: H2C CH CH3
OH
OH OH
OH
三元醇: H2C CH CH 2
OH OH OH
2. 命名
① 普通命名法(先叫烃基,后叫醇)
CH3CH2CH2OH 正丙醇
CH 3CHOH CH 3
异丙醇
CH3CHCH 2OH
CH 3 异丁醇
CH 3CHCH 2CH 3 OH 仲丁醇
CH2=CHCH2OH
H·X·
醇的亲核取代反应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酸催化可使羟基质子化,减弱C-O键,然 后以水的形式离去。
a) SN1: 烯丙醇、苄醇、叔醇、仲醇。
R R C OH
R
R
H+
+
R C OH2
H2O
R R C+ X
R
R
R RC X
R
CH3
CH3
CH3
HBr
CH3 CH CH CH3
CH3 CH CH CH3 + CH3 C CH2 CH3
反应活性: HI > HBr > HCl
CH3CH2CH2CH2OH + HI (47%)
CH3CH2CH2CH2I + H2O
+ HBr (48%) H2SO4 CH3CH2CH2CH2Br + H2O
+ HCl
ZnCl2 CH3CH2CH2CH2Cl + H2O
特别地:
Lucas试剂(无水ZnCl2与浓HCl配制的溶液)鉴别 六个碳以下的伯、仲、叔醇(烯丙式醇)
波谱性质:
羟基特征频率: OH伸缩振动,C-O伸缩振动和OH的弯曲振动。
1.O-H伸缩振动: OH 3650 ~ 3200cm(1 强) OH(游离)3650 ~ 3600cm(1 较强 变,锐峰)
OH(缔合)3500 ~ 3200cm(1 强 中强,宽、钝峰)
2.C-O伸缩振动: CO 1250 ~ 1000cm(1 强)
(CH3)3COH 叔丁醇
OH
(CH3)3CCH2OH 新戊醇
CH OH 2
烯丙醇
环己醇
苄醇
②系统命名法
4 32 1 CH2=CHCHCH2OH
CH3
2-甲基-3-丁烯-1-醇
4 32 C6H5CH=CHCHOH
1 CH3
4-苯基-3-丁烯-2-醇
C6H5 H 1 OH
C2H5
1
OH
2 3
3Cl 2 1
R' R C OH
H 仲醇
R' R C OH
R'' 叔醇
a
CH3 b
C CH2CH3
b
c OH a
c
O C CH3 O C CH2CH3 +CHMgI
MgBr +CH3CCH2CH3
O
O
O
C2H5MgBr + HOCH2CH2CCH3
C2H6 + BrMgOCH2CH2CCH3
注意: 反应的第一步要绝对无水,因此两步一定要分开,制备 格式试剂的卤代烃或者与格式试剂反应的化合物都不能含有活 波氢(-OH,-NH2,-COOH,-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