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病变及处理策略

合集下载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有何特征?如何治疗?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有何特征?如何治疗?

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有何特征?如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疾病发展至终末期时,往往会表现出尿毒症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突出,尿毒症患者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而皮肤瘙痒问题则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尿毒症透析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

曾有研究显示,患有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几乎占到透析患者的70%,皮肤瘙痒问题的出现会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其抑郁状态,降低其睡眠质量,并提高其死亡率。

皮肤瘙痒问题的出现与很多因素都有关,也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其影响因素包括尿毒症毒素蓄积、免疫炎症假说以及皮肤干燥症等等。

正确认知因尿毒症导致的皮肤瘙痒,并展开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我们在帮助尿毒症患者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疼痛感和不适感时可采取的主要策略。

1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特征临床统计数据显示,约有一半的尿毒症患者表现出全身性瘙痒问题,并伴随有局部皮肤的损伤。

不同患者表现出的皮肤问题不同,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出皮肤的瘙痒感,而有些患者会表现为结节性痒疹、角化性丘疹以及单纯性苔藓。

大多数这些皮肤问题都体现于患者的四肢处,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皮肤溃疡。

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角化增生问题的皮具有慢性炎症的浸润,深度色素沉着,形成斑块样的结构。

2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的影响因素2.1皮肤干燥症以及异常角质化无论是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还是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都会经常出现皮肤干燥症。

皮肤干燥症的出现可能与汗腺功能遭受到屏蔽有关,或者是患者体内维生素A处于不平衡状态所导致。

另外尿毒症患者的皮肤会出现异常角质化变化,比如皮肤角质细胞层、角质小体增加。

2.2外周神经系统出现病变临床治疗发现,如若尿毒症患者在透析期间存在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那么皮肤瘙痒问题也会更容易出现。

从神经病变观察来看,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神经病变现象会相较于没有体现出瘙痒症状的患者更为明显。

2.3受肥大细胞的影响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是皮肤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在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问题中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影响。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pptx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pptx
5.其他疾患,如皮炎、肝炎等。
第28页/共32页
( 二 ) 治疗处理 1. 对症治疗服用抗过敏药 2. 选择可以清除中分子、大分子物质的透析器。 3. 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4. 血液透析配合血液滤过 ( 一月一次 ) 。 5. 选择高压蒸气或γ射线消毒的透析器。 6. 更换抗凝药 , 使用小分子肝素 , 或其他抗凝方法。 7. 充分血液透析 ( 一周三次 , 每次 4h) 。 8. 局部皮肤冷水清洗 , 避免使用刺激性香皂等。 9. 使用低温透析液 , 有助于缓解透析中皮肤癌痒。
第15页/共32页
(一)主要原因 1.除水致血压下降,基础体重以下的 除水,重度贫血,机体缺血,消化道血 液循环障碍。 2.其他特殊原因胆囊炎、膜腺炎、胃 肠炎、胃十二指肠溃殇等。
第16页/共32页
(二 ) 紧急处理 1. 首先按血压下降处理 ( 见上 ) 2. 腹部热敷 3. 特殊情况所致腹痛 , 对因治疗。
第26页其原因较为复杂,应对因治疗,必要时 对症治疗
第27页/共32页
( 一 ) 主要原因 1. 药物副作用如肝素、醋酸盐透析液、透 析材料、消毒药( 环氧乙烧 )创可贴及其 他药物。 2.尿毒症毒素蓄积。 3.汗腺功能萎缩,出汗减少。 4.钙代谢异常,钙在皮肤沉着
第12页/共32页
( 二 ) 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 1. 避免低血压。 2. 减慢血流量。 3. 首先按低血压处理 ( 见上 ) 4. 对症处理。 5. 若因透析液中毒所致,停止血透。 6. 治疗高血压。
7. 除外消化道疾患
第13页/共32页
四、腹痛
第14页/共32页
透析中腹痛是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 但是需要注意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腹痛
10. 给予发汗药 ,改善汗腺功能。局部皮肤外涂润滑剂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100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采取加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皮肤瘙痒尿毒症是血液净化科或肾病内科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该类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皮肤瘙痒就是其中之一,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都会使患者感到不适,严重地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社会生活。

目前临床上,血液透析滤过术是尿毒症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会缺乏护理的参与,据相关文献记载,对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在行血液透析时采用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本文旨在探讨对于尿毒症同时出现皮肤症状并发症类患者行透析治疗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100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中有24名男性、26名女性,年龄区间37至61岁,平均年龄(45.54±9.24)岁,常规组患者中有25名男性、25名女性,年龄区间38至63岁,平均年龄(46.72±9.58)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我院医师确诊且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支持为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类疾病;②患者无其他重要脏器衰竭或严重并发症;③患者无器质性精神类疾病;④患者可以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进行。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逐渐延长,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透析相关并发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占60%-80%,其中10%为顽固性瘙痒[1]。

我院于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血透室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38例,排除严重心脏病,肝脏疾病,其他严重慢性疾病合并严重感染及其他皮肤科疾病的皮肤瘙痒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31- 80 岁,平均年龄(51.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症4例,糖尿病肾病6例,痛风性肾病2例,狼疮性肾病1例,肾病综合症1例。

1.2 方法1.2.1 材料使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4008B透析机,用NIPRO130型血液透析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230灌流器。

1.2.2 操作方法在透析器前串联一个血液灌流器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法治疗。

其中12例患者每周行HD治疗2次,HD+HP每周一次,4h/次;8例患者每周行HD治疗一次,HD+HP治疗每周一次,4.5h/次;9例患者每周行HD治疗2次,每10天行HD+HP治疗一次,4.5h/次;9例患者每周行HD治疗2次,每15天行HD+HP治疗一次,4.5h/次。

具体方法是:①配置肝素盐水预冲液:准备0.9%生理盐水3000ml,其中一瓶500ml生理盐水加入肝素15mg,另一瓶500ml生理盐水加入肝素50mg,配成肝素盐水预冲液;②将血路管动脉与0.9%生理盐水连接,开动血泵,约150ml/min,待动脉管道充满后,按灌流器上箭号方向将动脉管道与灌流器连接,将连接管的静脉端连在灌流器的另一端,连接管的动脉端与透析器的动脉端连接,透析器的静脉端连接静脉血路管,灌流器静脉端朝上,用手拍击并旋转灌流器以利空气排出。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常见处理措施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常见处理措施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常见处理措施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常见处理措施尿毒症患者并发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伴发症状。

据文献报道,约有41.9%的尿毒症患者有瘙痒症状。

其中,中度以上瘙痒占49.22%。

患者瘙痒部位多见于背部(75.78%)和下肢(57.81%),并在夜间(73.44%)及冬天(62.50%)多发。

并且瘙痒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强。

瘙痒虽然不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增加患者住院率及远期病死率。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但考虑与以下几点相关:1、尿毒症产生的毒素, 尤其是大分子毒素, 对皮肤造成刺激;2、镁、钙、磷酸盐等沉积, 对皮肤造成较大刺激;3、钙磷代谢异常, PTH激增, 造成皮肤瘙痒。

那么,如何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呢?01规律透析每周至少3次,每次4小时,以确保透析的充分性。

只有充分透析才有助于增加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及部分中分子物质的清除。

02低磷饮食高磷血症是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会导致肾性骨病、骨折、软组织钙化、皮肤瘙痒等并发症。

低磷饮食可以避免高磷血症、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通常建议血透肾友每日的磷摄入量控制在600~1200mg左右,日常减少高磷食物的摄入。

常见的高磷食物有奶制品、蛋黄、动物内脏、虾仁、花生、豆类、坚果类等。

03用药主要治疗方法是口服抗组胺药物,或者外用非特异性抗炎药物(吲哚美辛、曲安奈德、复方贝氯米松等),还可以外用润肤剂。

04血液灌流血液灌流基于吸附原理,相较于其它血液净化方式,血液灌流能更有效的清除血液中的中大分子和蛋白结合类毒素。

据有关文献报道,在常规透析的基础上每月增加一次血液灌流,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

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使用,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瘙痒症状。

参考文献:1. 陈敢,王丽妍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瘙痒症的现状调查研究. 中国血液净化2019年4月第18卷第4期2. 徐亮.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年1月第16卷第2期。

透析患者钙化防御的治疗策略PPT课件

透析患者钙化防御的治疗策略PPT课件
评估皮肤病变的面积和 数量,以及是否伴有深
部组织受累。
疼痛程度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进行量化评估

生活质量
评估钙化防御对患者生 活质量的影响,包括睡 眠、饮食、日常活动等
方面。
并发症
评估患者是否伴有感染 、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以及是否有潜在的致
命风险。
03
治疗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高血压控制
通过调整透析液成分、使用降压药物等手段,严格控制透析患者 的高血压,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脂质代谢异常管理
积极纠正脂质代谢异常,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治疗
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避免严重心血管事件 的发生。
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药物治疗
磷结合剂
使用磷结合剂可以降低血磷水平 ,减少钙磷乘积,从而减轻钙化 防御的症状。常用的磷结合剂有
碳酸钙、醋酸钙等。
活性维生素D
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 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有助于 减轻钙化防御的症状。常用的活
性维生素D有骨化三醇等。
拟钙剂
拟钙剂可以模拟钙的作用,激活 钙敏感受体,从而降低血钙和血 磷水平,减轻钙化防御的症状。
02
诊断与评估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皮肤病变
钙化防御的典型表现是皮肤出现疼痛 性、坏死性溃疡或结节,常分布于四 肢末端、臀部、乳房等部位。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影 像学表现进行综合诊断。组织病理学 检查可见钙盐沉积于皮肤、血管和软 组织中,伴有炎症反应。
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病变范围

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136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21年1月第7卷第2期No.7 roll up No. 2 Issue, January, 2021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许培雄,谢景烈(陆丰市人民医院,广东陆丰516500)摘要:目的探讨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针对皮肤瘙痒情况予以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代硫酸钠。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积分、实验室指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变 化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瘙痒评分对比尸>〇.〇5;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瘙痒评分优于对照组(P <〇.〇5);两组治 疗前A L B、P 、Ca、S c r 、BU N、PT H等指标对比均尸>0.05,治疗后研究组A L B、P 、Ca、S c r 、BU N、PT H水 平低于对照组(尸<0.05);两组治疗前P S Q I、WH O Q O L-100量表评分对比均尸>0.05,治疗后研究组P S Q I、W H O Q O L-l O O量表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尸<〇.〇5)。

结论硫代硫酸钠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硫代硫酸納;尿毒症;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本文引用格式:许培雄,谢景烈.硫代硫酸纳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癌■痒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2):136-138.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nvestigate t h e efficacy of s o d i u m thiosulfate i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f ski n pruritus in u r e m i c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atients. M e t h o d s 56 cas e s of u r e m i c pruri t u s treated b y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f r o m A p r i l 2020 to O c t o b e r 2020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nto t w o g r o u p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r o u t i n e t r e a t m e n t a c c o r d i n g to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pruritus,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a d d e d S o d i u m thiosulfate to the c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 s c o r e of S k i n Pruritus, l a b o r a t o r y i n d e x , s l e e p q u a l i t y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ife w e r e r e c o r d e d b e f o r e a n d after t r e a t m e n t. R e s u l t s T h e p r u r i t u s sc o r e of the t w o g r o u p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w a s P>0.05, after t r e a t m e n t , the pruritus s c o r e of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a s better t h a n that o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F<0.05). T h e A L B , P, C A , S C R , b u n , P T H a n d o t h e r indicators of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w e r e all F >0.05.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 the levels of A L B , P, C A , S C R , b u n , P T H in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e r e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in t h e c o ntrol g r o u p (P<0.05). T h e sc o r e s of P S Q I a n d W H O Q O L -l O O i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w e r e all F >0.05, a n d after t r e a t m e n t , the sco r e s of P S Q I a n d W H O Q O L -l O O in t he 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all P >0.05. T h e scores of P S Q I a n d W H O Q O L -l O O in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e r e better t h a n t h o s e in the control g r o u p (F<0.05). C o n c l u s i o n S o d i u m thiosulfate is effective i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f p r u r i t u s in u r e m i c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atients.K E Y W O R D S : S o d i u m thiosulfate; U r e m i a ; H e m o d i a l y s i s ; PruritusEffect of Sodium Thiosulfate on Skin Pruritusin Uremic Hemodialysis PatientsXU Pei-xiong, XIE Jing-lie(L u f e n g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 L u f e n g , G u a n g d o n g 516500)〇引言患者皮肤瘙痒疗效,现总结如下。

血透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血透并发症及处理PPT课件

▪ 3. 血管反应性低下 ▪ (1)给予升压药持续静脉点滴,例如 :0.9% 盐
水500mL+去甲肾上腺素1mg ▪ (2)采用低温透析疗法(透析液温度约35℃ ) ▪ 4.心功能低下 ▪ (1)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 (2药物治疗如洋地黄制剂,α受体兴奋剂
▪ 3、预防
▪ (1)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 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 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 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七) 失衡综合症
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 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 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 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 病因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 致患者血液溶质
▪ 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 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 内压增高、颅内pH 改变。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 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 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 透析)等情况
▪ (2) 维持性透析患者:采用钠浓度曲线透析液 序贯透析可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另外,规 律和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 间等对预防有益。
▪ (八) 透析器反应
▪ 既往又名“首次使用综合征”,但也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 临床分为两类:
▪ A 型反应(过敏反应型)和B 型反应。其防治程序分别如 下。
▪ 2、治疗
▪ (1) 轻者仅需减慢血流速度,以减少溶 质清除,减轻血浆渗透压和pH 过度变化。 对伴肌肉痉挛者可同时输注高张盐水或高 渗葡萄糖,并予相应对症处理。如经上述 处理仍无缓解,则提前终止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毒症瘙痒的临床处理
原因分析
➢透析是否充分,尿素清除指标spKTV < 1.2
➢有无高钙、高磷血症 ➢有无高PTH血症 ➢是否存在过敏因素, 血清IGE水平 ➢是否存在其他瘙痒性皮肤疾病
尿毒症瘙痒的临床处理
基础治疗 充分血液透析, 使 spKTV 达1.2-1.4 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 降低透析液钙、镁离子浓度 低温透析等 控制钙磷水平、治疗继发性甲旁亢
➢ 1998年,Coates等发现本综合征与患者血管壁 的钙沉积有关,且多见于尿毒症,因此命名为钙 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 CUA 。
➢ 但是钙化防御的发病不仅见于尿毒症患者,也可 出现在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早期、肾移植患 者或某些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因此目前认为钙化 防御的命名比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更为合适。
➢加强心理护理,防自杀行为 ➢创面处理:清除渗出及坏死组织,预防感染 ➢高压氧治疗 ➢处理蛋白能量消耗(PEW),纠正低蛋白
血症
钙化防御的治疗
➢清除危险因素:
✓ 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血清磷<1.78mmol/L,血 钙<2.37mmol/L,钙磷乘积<4.52(mmol/L)2。
✓ 停用活性维生素D,钙剂,含钙磷结合剂 ✓ 低钙透析液:采用低钙透析液(钙浓度
胎球蛋白A 焦磷酸盐
骨形成蛋白7 (BMP7) ➢ 创伤、针刺、低血压等触发因素
钙化防御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 疼痛性缺血性皮肤病变
早期:皮肤硬结、紫癜或网状青斑伴剧烈疼痛或触觉过敏
临床表现
➢ 疼痛性缺血性皮肤病变
晚期:伴焦痂形成的溃疡,组织坏死、指端坏疽,继发 败血症
临床表现
➢ 内脏缺血性病变 肠道:腹痛、肠坏死 胰腺:胰腺炎 心肌:心肌损伤 骨骼肌:肌肉疼痛
瘙痒的发病机制
➢ 引起皮肤瘙痒的化学介质: 组胺、 5-羟色胺、缓激肽、 P物质、前列腺素E1、白三烯 、阿片样肽等
➢ 痒的受体:为位于表皮与真 皮交界处的游离无髓神经纤 维,呈网络状分布。
➢ 可能与疼痛通过共同的C类感 觉神经纤维传导;
➢ 脊髓后角细胞的感觉神经元 ,对侧脊髓丘脑束,对侧丘 脑,大脑皮层产生痒觉;
➢ 1961年,Selye首次提出钙化防御的概念
Cutaneous calcification 进展性皮肤钙化 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
Phylactic reaction
逐渐适应的防御反应
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历史
➢ 1968年,anderson等首次报道1例尿毒症患者发 生钙化防御。
尿毒症瘙痒的临床处理
局部治疗:
忌用碱性肥皂,可采用婴儿沐浴露,避免皮肤刺激
皮肤润滑剂(不含香水及其他 添加剂)可以提高角质
层的水合作用
月见草油 (富含 γ- 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鱼油、橄
榄油、红 花油
外用0.025%辣椒素软膏。辣椒辣素通过消耗C型感觉神
经末梢的P物质蓄积来缓解瘙痒。
临床表现
➢ 影像学检查
骨外小血管钙化
临床表现
➢ 组织病理 皮下脂肪组织及真皮层小血管钙化、血管内膜纤维增
生、微血管血栓形成、脂肪组织坏死、间隔性脂膜 炎
临床分类
➢ 中央型: 好发于富含脂肪组织的区域,如乳房、腹部、大腿、
等。
临 床 分类
➢ 外周型: 累计肢体末端、阴茎
诊断
典型的皮肤损害是诊断钙化防御的主要线索
通过毛细血管血管扩张,增加散热 通过汗腺分泌汗液,蒸发散热 ➢代谢功能:胆固醇在皮肤代谢产生维生素D ➢免疫功能:皮肤中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朗汉 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等。
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皮肤病变
尿毒症瘙痒症ureBiblioteka ic pruritus流行病学
➢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36%-50%透析患者存在中到重度皮肤瘙痒
尿毒症瘙痒的临床后果
是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Ronald L. et al.Pruritus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international results from the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DOPPS)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6) 21: 3495–3505
氯雷他定等,疗效并不理想。
药物治疗
5-HT3受体拮抗剂:研究表明托烷司琼、昂
丹司琼疗效并不满意,但格拉司琼可以减轻尿 毒症瘙痒症状。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 镇静催眠药(如氯硝西泮、阿普唑仑) 口服活性炭 沙利度胺
小结
➢ 尿毒症瘙痒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 病率高,影响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导致患者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是透析患者死亡率 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N Engl J Med. 2018 May 3;378(18):1704-1714
钙化防御的危险因素
➢ 终末期肾病 ➢ 女性 ➢ 肥胖 ➢ 糖尿病 ➢ 高钙血症 ➢ 高磷血症 ➢ 高PTH血症 ➢ 无动力性骨病 ➢ 碱性磷酸酶升高 ➢ 维生素k缺乏 ➢ 肝胆疾病 ➢ 血栓形成倾向
➢自身免疫疾病 ➢低蛋白血症 ➢ 转移癌 ➢ 基因多态性 ➢ 铝暴露 ➢ 皮肤创伤 ➢ 反复低血压 ➢ 体重快速减轻 ➢ 暴露于紫外线 ➢ POEMS综合征 ➢药物(华法林、钙剂 、维生素D、铁等)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面积在成人约1.5—2平方米。
➢ 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 、神经、血管 、淋巴管等构成。
皮肤的生理功能
➢提供人体与外界环境的保护屏障; ➢感觉功能:痛、温、触、压觉
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逃避等防御反应 ➢调节体温功能:
每次透析后给予100-300mg,能显著减轻瘙痒程度,但 应注意其神经毒性,如眩晕、嗜睡、昏睡,应从100mg 低剂量开始使用。是目前唯一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治疗 尿毒症瘙痒症的药物。
普瑞巴林:是加巴喷丁同类药物,适用于不能耐受加
巴喷丁的患者。75mg 每周3次,透析后给药。
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曲酮等,有一定疗效。 抗组胺药:如扑尔敏、酮替芬、西替利嗪、阿司咪唑、
尿毒症瘙痒的临床后果
影响睡眠,导致患者焦虑、抑郁
Ronald L. et al.Pruritus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international results from the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DOPPS)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6) 21: 3495–3505
合并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约63.8%存在周围神经 病变,如深、浅感觉障碍、不宁腿综合征、肌力减退 等症状。
尿毒症瘙痒的发病机制
血液透析 ➢过敏因素:肝素、软化管路的增塑剂、消毒
剂如环氧乙烷、胶布、络合碘等可刺激透析 患者皮肤肥大细胞增殖,释放组胺,诱发皮 肤瘙痒。 ➢透析膜可以活化补体,使补体激活产物C3a、 C4a、C5a增多,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释放组胺 ➢透析用水不纯,导致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 ➢透析液中的钙、镁离子
➢典型的皮肤损害,存在高危因素、高PTH血
症、高血钙、高血磷、高钙磷乘积 >4.52(mmol/L)2,或55(mg/L)2,影像学提示 血管钙化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 不典型病例,需行皮肤细针穿刺活检。
➢需排除其他引起钙化防御样皮损的疾病
钙化防御的治疗
➢疼痛管理:通常患者疼痛剧烈,鸦片类止
痛药可能效果不佳,需同时应用加巴喷丁、 氯胺酮、脊髓麻醉。
➢ 预后不佳:确诊后生存时间基本小于1年。 ➢ 尿毒症患者存在很高比例的骨外钙化,如心脏、
血管钙化,但钙化防御不是普通的血管钙化。
Sagar U. Nigwekar et al .Calciphylaxis.
N Engl J Med. 2018 May 3;378(18):1704-1714
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历史
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病变及 处理策略
长沙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刘峻
2018年5月30日 湖南·长沙
主要内容
1.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2. 尿毒症患者常见的皮肤病变 3. 尿毒症瘙痒症 4. 钙化防御
背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 皮肤问题,发生率接近100%,主要表现为 皮肤瘙痒、皮肤坏死和感染、皮肤硬化及 色素沉着。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 致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是患者主 观舒适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不仅严重影响 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直接导致死亡率增 加。
Ronald L. et al.Pruritus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international results from the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DOPPS)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6) 21: 3495–3505
1.25mmol/L)
✓ 延长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 ✓ 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临床处理包括基础治疗、局部治疗、药物 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 加巴喷丁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瘙痒症明确有 效的药物之一。
钙化防御
calciphylaxis
概述
钙化防御(calciphylaxis又称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 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 CUA):
➢ 以皮下脂肪层和真皮层小血管钙化阻塞为特征的 一种少见、但致死性的血管钙化性疾病;可以导 致剧烈疼痛及缺血性皮肤坏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