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人的护理考点总结
胆道蛔虫病护理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观察胆道蛔虫病的并发症情况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刀客特万
胆道蛔虫病护理
汇报人:刀客特万
目录
01
胆道虫病的治疗
04
胆道蛔虫病的预防
1
胆道蛔虫病的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胆道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胆道阻塞、胆管炎等症状。
分类:胆道蛔虫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急性胆道蛔虫病较为常见。
病因:胆道蛔虫病主要由蛔虫进入胆道引起,蛔虫进入胆道的途径包括吞食蛔虫卵、蛔虫逆行等。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呈深黄色
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
腹部包块:可触及右上腹包块,有压痛感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
3
2
1
4
5
6
2
胆道蛔虫病的诊断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01
询问患者是否有胆道疾病史或手术史
03
了解患者是否有蛔虫病史或家族史
02
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或药物治疗史
03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04
4
胆道蛔虫病的预防
健康教育
B
D
A
C
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
预防感染:避免接触蛔虫感染源,如粪便、土壤等
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蛔虫卵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蛔虫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蛔虫感染
预防措施
04
了解患者近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05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或症状,如发热、黄疸等
06
模块五单元三十八胆石症与胆道蛔虫病人护理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蛔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人体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乱时,如高热、呕吐、腹泻 、妊娠等,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蛔虫活动频繁,容易钻入胆道。此外,胆道口 括约肌松弛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危险因素
饮食不节、不洁饮食、喜食生冷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肠道寄生虫感染;胆道疾 病史;妊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 的膳食计划,提供高蛋白、低脂肪、 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蛋、 奶、豆类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少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粗粮、豆 类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和胆汁排泄。
心理干预及情绪支持
信心。
04
护理措施实施及效果评价
疼痛缓解方法指导
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如 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
药物等,以缓解疼痛。
物理疗法
采用热敷、冷敷、按摩等 物理方法,帮助患者减轻
疼痛。
针灸疗法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 针灸技术刺激穴位,达到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
解疼痛的目的。
营养支持及饮食调整建议
临床表现
胆道蛔虫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右上腹或中上腹的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可吐出胆汁或蛔虫 。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B超可显示胆道内的蛔虫影像及胆道扩张 情况;CT可显示胆道内的蛔虫及胆道壁增厚等改变。同时,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等也有助于辅助诊断。
03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患者情况全面评估
病史采集
石-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的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 2、熟悉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 3、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评估,特别是身体状况。 4、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案例导入
患者,女性,45岁,患慢性乙肝20年。患者自诉半小时前突然呕 吐大量鲜血,内含少量食物残渣。查体:精神紧张,贫血貌,T 37.1 ℃,P 112次/分,R22次/分,BP 75/55mmHg,心肺查体无特殊,腹 软,脾肋下3cm,移动浊音(+)。 思考: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应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治疗?
2.若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康复出院,为避免以上情况再次 发生应做哪些出院指导?
门静脉
肠系膜上 静脉
门静脉解剖概要
门静脉系统的合成行程与毗邻
胃冠状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 静脉
概述
概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正常门静脉压力为13-24cmH2O(1.27-2.35kPa), 平均约为18cmH2O。
•当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流淤滞,导致门静脉压力增 高(>24cmH2O),继而引起脾大伴脾功能亢进、食 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腹水等一系列临床表 现,称门静脉高压症
概述
分类和病因
肝前型:门静脉主干的先天性畸形;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 和外在压迫。
肝内型:在我国最多见。分为窦前、窦后和窦型;我国肝 炎后肝硬化是窦型和窦后型的最常见的原因,血吸虫肝硬 化是窦前型的主要原因。
肝后型:肝静脉主要流出道的阻塞,如缩窄性心包炎。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02 治疗方法 03 注意事项
PART TWO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驱虫药: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用于杀死蛔虫 解痉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用于缓解胆道痉挛 抗菌药: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用于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用于缓解腹痛和发热
过度劳累。
定期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胆道
蛔虫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并发症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换衣服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
饮食调理
避免油腻食物: 如油炸食品、肥
肉等Leabharlann 增加蔬菜水果摄 入:如绿叶蔬菜、
苹果、香蕉等
适量摄入蛋白质: 如瘦肉、鸡蛋、 豆制品等
保持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避免
暴饮暴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勤洗手, 避免接触感染源。
饮食清淡,避免 油腻、辛辣、刺
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
饮食调整:避免油腻、辛 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
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卫 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
触感染源
PART THREE
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蛔虫卵。 避免食用未煮熟或未清洗干净的食物,特别是生食蔬菜和水果。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蛔虫病。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蛔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护理业务学习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临床 表现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胆道蛔虫病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发热和消化不良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胆绞痛,需及时就医。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肝蛔虫病的症状
患者可能感到持续的右上腹疼痛和乏力。
慢性肝蛔虫病可导致肝脏损伤,严重者会出 现肝功能异常。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
包括胆道感染、肝脓肿和胆道阻塞等。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措施
患者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强调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护理干预措施
症状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和公众健康教育,减少疾病 的发生率。
谢谢观看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护理业务 学习
演讲人:
目录
Hale Waihona Puke 1. 了解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基本概念 2. 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3. 护理干预措施 4. 疾病预防策略 5. 总结与展望
了解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 基本概念
了解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胆道系统引起的疾病 。
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 的地方。
了解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肝蛔虫病?
肝蛔虫病是指蛔虫在肝脏内寄生引发的病症。
该病在某些地区较为普遍,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 痛和黄疸。
了解胆道蛔虫病与肝蛔虫病的基本概念
病因和传播途径
主要由不洁饮食(如生水、生食)引起的虫卵感 染。
儿科护理学-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考点汇总

寄生虫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蛔虫病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是小儿寄生虫病发生率最高的一种。
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一、病因及流行病学蛔虫是寄生于人体最大线虫之一,形似蚯蚓。
虫卵随粪便排出。
人吞食虫卵,少数进入小肠,移行入血至肺,再入肠,发育至成虫。
过程约需2~3个月,蛔虫在体内生存1年左右。
传染源:蛔虫寄生者传播途径:经口吞入是主要传播途径。
亦可随飞扬的尘土被吸入咽下易感人群:小儿高于成人,农村高于城市二、表现1.幼虫:①肺蛔虫病,蛔虫性哮喘,肺炎②发热、乏力、阵发性咳嗽,胸闷、痰少,偶有痰中带血丝③胸片点状、片状或絮状阴影。
严重感染:癫痫、肝大、腹痛等2.成虫①胃肠失调,食欲不佳、腹泻、便秘、反复腹痛等②常伴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易惊、磨牙、异食癖等3.并发症①胆道蛔虫病:最常见②部分:胆道感染,蛔虫性肠梗阻③严重:肠穿孔、腹膜炎经典例题蛔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肠穿孔B.阑尾炎C.胆道蛔虫症D.肠梗阻E.胰腺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蛔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胆道蛔虫症。
三、检查1.大便查蛔虫卵。
2.选择性地检查血象、胸部或腹部X线平片等。
四、治疗1.驱虫①枸橼酸哌嗪(驱蛔灵)、甲苯达唑(安乐士)、左旋咪唑阿苯达唑)②首选甲苯达唑,服药期间不忌饮食2.并发症①胆道蛔虫病:解痉止痛、驱虫、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②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必要时手术治疗③不完全性肠梗阻: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等再进行驱虫④完全性肠梗阻、阑尾炎、肠穿孔、腹膜炎:及时外科手术五、护理1.减轻疼痛:按揉、热敷。
遵医解痉镇痛药,如颠茄或阿托品。
观察副作用2.加强营养:增进食欲,高热量、大量蛋白质、维生素3.观察病情:并发症症状、体征4.健康教育:指导知识,个人卫生,患儿定期随访,复查大便经典例题蛔虫病首选治疗药物是A.哌嗪B.甲苯达唑C.左旋咪唑D.阿苯达唑E.阿昔洛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蛔虫病首选治疗药物是甲苯达唑。
【大学】胆道蛔虫病必考点

84外护-胆道蛔虫病必考点↑(一)病因、病理蛔虫——喜爱钻孔——上达胃十二指肠内+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钻入胆道。
蛔虫引起的机械性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诱发剧烈绞痛,亦可并发急性胰腺炎。
虫体带入的肠道细菌——胆道感染,甚至肝脓肿。
经胆囊管进入胆囊——胆囊穿孔。
在胆道内死亡——尸体及虫卵可成为胆结石形成的核心。
(二)临床表现1.症状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发作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
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宛如常人。
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胆管炎症状。
严重者表现为重症型胆管炎。
2.体征——轻微。
单纯性胆道蛔虫病一般仅剑突下或稍右方有轻度深压痛。
若并发胆道感染、胰腺炎、肝脓肿等,则会出现相应症状。
本病的特点和诊断要点是剧烈的腹部绞痛与不相称的轻微腹部体征,即症状与体征不符。
3.辅助检查——首选B 超。
(三)治疗原则——非手术——绝大多数。
(手术——出现严重并发症才考虑。
)(1)解痉镇痛:普鲁苯辛、阿司匹林和食醋。
重者可注射阿托品、654-2,必要时可注射哌替啶。
(2)利胆驱虫:在症状缓解期进行——左旋咪唑等。
乌梅汤、硫酸镁。
(3)控制感染——氨基糖苷类和甲硝唑。
(4)ERCP:如蛔虫有部分留在胆道外——取石钳取出。
(四)护理措施1.评估疼痛发作情况,遵医嘱给解痉镇痛药物。
2.驱虫药应选择清晨空腹或晚上临睡前服用。
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句话总结全部考点】:胆道蛔虫病的特点:剧烈的腹部纹痛与不相称的轻微腹部体征,即症状与体征不符。
主要表现:突发性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绞痛。
驱虫最好在症状缓解期进行,可用左旋咪唑等,应于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
【历年高校护综真题已考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夏科三联征:即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是急性胆管炎和肝外胆管结石的典型表现。
★★★★【中南大学2004年名词解释】2.Murphy征:检查者将左手压于病人右上肋缘下,嘱病人腹式呼吸,如出现突然吸气暂停称为Murphy征阳性。
胆道蛔虫病治疗及护理

B 食物要煮熟,避免生食 D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
生鱼片、生肉等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疾病,预 1 防胆道蛔虫病
体检注意事项: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4
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体检项目:包括 2 腹部B超、粪便检
查等
体检频率:建议 3 每年进行一次
谢谢
胆道蛔虫病治疗及护理
刀客特万
目录
01
胆道蛔虫病的病因
02
胆道蛔虫病的症状
03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
04
胆道蛔虫病的预防
胆道蛔虫病的病因
蛔虫的生活习性
01
蛔虫是一种寄生在人
体肠道中的线虫,主
要寄生在小肠
02
蛔虫的寿命较长,可
达到1-2年
03
蛔虫的繁殖能力强,
每天可产卵约20万个
04
蛔虫的传播途径主要
是通过粪口途径,也
不典型症状
腹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但 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 不良,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但 体温一般不超过38℃
乏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但 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并发症
01
胆道感染:胆 道蛔虫病可能 导致胆道感染, 引起腹痛、发 热等症状。
可通过接触传播
感染途径
接触虫卵:通过接 触被虫卵污染的物
体或环境
幼虫迁移:幼虫从 肠道迁移至胆道,
引起胆道蛔虫病
食入虫卵:通过食 用被虫卵污染的食
物或水
虫卵孵化:虫卵在 适宜条件下孵化成
幼虫
发病机制
蛔虫进入胆道: 蛔虫通过肠道进 入胆道,引起胆 道炎症和梗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道蛔虫病人的护理
胆道蛔虫病指肠道蛔虫上行钻入胆道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一、临床表现
钻顶样的剧烈疼痛+剧烈的腹部绞痛与不相称的轻微腹部体征(典型特点)。
1.症状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发作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
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宛如正常人。
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胆管炎症状,严重者表现为重症型胆管炎。
2.体征剑突下或偏右有轻度深压痛。
二、辅助检查首选B超。
三、治疗解痉、镇痛、利胆、驱虫、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绝大多数病人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仅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四、护理问题
1.疼痛与蛔虫刺激导致0ddi括约肌痉挛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饮食卫生保健知识。
五、护理措施
1.减轻或控制疼痛
(1)卧床休息
(2)解痉止痛
2.对症处理
呕吐,应做好呕吐护理,大量出汗时应及时协助病人更衣,手术者按胆总管探查及T 管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六、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不喝生水,蔬菜要洗净煮熟,水果应洗净或削皮后吃,饭前便后要洗手。
(2)正确服用驱虫药:应于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服药后注意观察大便中是否有蛔虫卵排出。
某8岁患儿,被诊断为“胆道蛔虫病”,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
医嘱给予患儿驱虫药治疗(每天1次)。
该患儿服用驱虫药的时间应是
A.早餐后
B.午餐前
C.午餐后
D.晚餐后
E.晚上睡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驱虫药正确的服用时间是清晨空腹或者晚上睡前服用。
患儿,女,10岁。
突发腹部钻顶样疼痛2小时来院。
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疼痛停止时又平息如常。
查体:剑突偏右方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为明确诊断,应采取的检查是
A.腹部B超
B.ERCP
C.右上腹X线平片
D.测血清淀粉酶
E.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钻顶样疼痛是胆道蛔虫病的典型症状,根据题干诊断为胆道蛔虫症,腹部B超是首选检查,可见蛔虫体。
故选A。
患者男性,13岁。
以“胆道蛔虫病”入院治疗,经解痉止痛后病情缓解,给予驱虫药哌嗪治疗,指导患儿正确服用驱虫药的时间为
A.清晨空腹或晚上临睡前
B.进餐时服用
C.餐前半小时
D.餐后1小时
E.腹痛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驱虫药应在清晨空腹或晚上临睡前服用。
胆道蛔虫病患者临床表现最重要的特点是
A.发作时伴恶心、呕吐
B.症状与体征不符
C.症状可自行缓解
D.多不伴黄疸
E.疼痛呈反复、间隙发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胆道蛔虫病特点是剧烈的腹部绞痛与不相称的轻微腹部体征,即症状与体征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