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
《科技论文写作教案》课件

《科技论文写作教案》课件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论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 掌握科技论文的格式和结构;3. 学会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4. 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科技论文的定义与作用;2. 科技论文的特点;3. 科技论文的格式与结构;4. 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5. 科技论文的修改与完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技论文的基本概念、格式和写作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科技论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写作过程中的要点;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经验,相互借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科技论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2. 第二课时:讲解科技论文的格式与结构;3. 第三课时:教授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4. 第四课时:分析典型科技论文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写作过程中的要点;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科技论文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典型科技论文案例时的表现,检查他们对实际写作要点的掌握;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科技论文写作的题目,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总体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科技论文写作教材:提供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典型科技论文案例:用于分析实际写作过程中的要点;4. 投影仪: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案例分析。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2. 引导学生注重实践,多写多改,不断提高写作能力;3.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科技论文写作比赛,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写作能力;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科技论文写作的前沿动态;3. 增设实践环节,如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锻炼他们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十、教学总结十一、教学反馈与调整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2. 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节奏;4. 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教程

写作前的准备
文献调研
阅读文献
选题构思
整理数据
充分利用网络 上各种检索工 具。对于中文, CNKI就足够 了(中国期刊 网)。
和本课题相关 的文献,都应 该力求先泛读。 找出和当前课 题最为相关的 高水平文献精 读。
选题是科学研 究的关键,选 题就是决定论 文写什么,构 思就是决定怎 么写。(初学 者可模仿精读 的文献,研究 者应力求创新)
科技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刘
杰
科技论文的撰写与发表
科技论般结构
具体内容的撰写 投稿与发表
科技论文的概念和意义
定义: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 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是通过运用概念、判 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 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开发研究成果的。 分类: 研究性论文( original paper ) :用自己的研究 结果说明问题 评述性论文(review):用他人的研究结果说明 问题
如何写题目 结果型:突出研究结果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气-水两相砂介质中饱和度-毛细压力关系与水 位波动之间的响应 活性炭滤池中微生物特征及其对溶解性有机碳 的去除作用
方法型:突出实验方法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臭氧预氧化-堆肥去除污染土壤中菲实验研究 HPLC分离-氢化物发生-动态反应池-ICP/MS联 用分析废水中砷形态
摘要(Abstract)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 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 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 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 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 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 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 价 )。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 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 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 “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 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 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 图、表格。 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 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科技论文写作3-科研论文的写作步骤与方法

文献阅读技巧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 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 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 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文献阅读技巧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 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 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 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 多。当然,读得越多,写得越多,你需要记的句型就越 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忆, 就不容易 忘记.
3.2.2 准备工作
➢ 补充实验 如果需要,而且时间许可,重复或补充一些实验, 收集更多的数据,看看这些实验结果是否与结论 符合。
➢ 修正结论 把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以及叙述性记录反复核对, 看看暂时性结论是否恰当。检查一下在什么情况 下结论是适用的,什么情况下是不适用的。
3.2.2 准备工作
➢ 例外 检查一下记录数据或计算结果,与结论比较,看看 是否有例外、不符、差异或反常的现象。如果有, 对于这些数据或结果作进一步的仔细核对。从异 常的结果会得到启发,甚至会有新的发现。对于 例外或异常的现象,作适当的解释。根据这些例 外或异常的现象,把结论作适当的修改。
3.2.3.2 文稿的检查与修改
内容的修改
➢ 最重要的论点是否强调充分了; ➢ 是否有足够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 应叙述的基本内容有否遗漏; ➢ 所有的材料是否都符合著者的主要目的; ➢ 是否有逻辑错误和拼写错误; ➢ 在形式、用词、缩写、符号、数学公式和
插图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3.2.3.2 文稿的检查与修改
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 罗伯特[1].A.戴
![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 罗伯特[1].A.戴](https://img.taocdn.com/s3/m/936a51294b35eefdc8d333cd.png)
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罗伯特.A.戴11.什么是科学论文1.1 科学论文的定义1.1.1发表原始研究结果1.1.2以作者同行们能够重复试验并检验其结论的方式发表1.1.3要发表在能容易地为科学界所获得的杂志或其他原始文献上1.1.4“论文的内容应该是崭新的、真实的、重要的和易于理解的”1.1.5"要有严密的思维特性、逻辑性、清晰性和准确性" 1.2 科学论文的组织1.2.1引言Introduction:问题是什么1.2.2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你如何研究这个问题1.2.3结果和讨论Results and discussion:你发现什么、这些发现有什么意义1.2.4结论Conclusion1.2.5“写科学论文并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发表”,所以必须以易接受、规定的格式来写1.2.6写科学论文首先是要组织构思1.2.7“写论文不能用文学的手法,比如夸张”1.3 科学论文的语言1.3.1最好使用数量最少、最简短的词语把意思表达清楚1.3.2“如能写出一般的、朴实无华的语言编辑们就欣慰了”1.4 其他定义1.4.1如果在会议文章中提出了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并且应该发表在原始期刊上1.4.2“任何药物只要将它注射到实验老鼠体内,就能得出一篇科学论文”22.如何撰写文章题目2.1 题目的重要性2.1.1大多数读者只看文章标题,so,对题目每一个词都应进行仔细的推敲2.1.2题目应该用尽可能少的词,而又能充分表达文章的内容2.2 题目的长短2.2.1避免多余的词“”关于...的研究、关于...的调查“2.3 确切2.3.1使用确切、大家熟悉和简短的词2.3.2“A对B生长的抑制作用”2.3.3A对B的作用2.4 句法的重要性2.4.1大多数语法错误都是由于词的排列错误引起2.5 题目是文章的标记2.5.1作者应自问“我应如何在索引中找到这份资料”2.5.2它并不一定要具有主语、动词和宾语2.5.3题目用词应限于容易理解,便于检索,并能使文章的重要内容突出的那些词2.5.4题目通常不使用缩写词、化学分子式、专用名词和行话2.5.5不用主-副标题2.5.6题目最好尽可能多的包含关键词33.如何列出作者3.1 按思想的重要性3.2 第一作者应该是地位较高的作者,并认为他参与了大部分或全部研究工作(哪怕他是学生)3.3 列出的作者应该而且只应包括积极参与整个设计和进行试验的人44.如何列出作者地址4.155.如何写提要5.1 内容5.1.11.阐明该项研究工作的基本目的和范围5.1.22.描述所使用方法5.1.33.总结研究成果5.1.44.阐明基本结论(提三次)提要引言讨论5.2 用词要精练5.2.1要包含重要内容,但不要无关紧要的细节5.2.2如果你的提要没有清晰、简练而又不能引起审稿人的兴趣,那你很可能不能发表5.2.3仔细考虑每一个词,能用100字就不要写200字66.如何写引言6.1 引言的目的:为了引出文章6.2 规则6.2.11.首先应尽可能清楚地提出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6.2.22.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应对有关文献进行评述6.2.33.应阐述研究方法。
第六章科技论文写作过程

三、实验型论文的写作
实验型论文的正文一般 有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三个部分。
有时方法和结果可以合为一个部分,有时结果和讨论可以合为一 个部分;有时只需有结果和讨论,有时只需有方法和结果。 1.材料和方法
写材料和方法是为了向读者介绍获得成果的手段和途径。它是作 者从事研究工作的思想方法、技术路线和创造性才能的具体反映。 一般来说,要获得创造性研究成果,首先要有创造性的实验和方 法。 部分研究工作是利用别人的实验而观察到别人所没有观察到的结 果,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和方法这一部分便可以省略,只需要结 果部分作简略说明。
第五章 科技论文写作过程
一、论文的准备工作
论文的准备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为论文准备素材, 如:资料、数据、现象等。 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 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进度,实验的安排,实验的 原材料、经费、设备、仪器等,以及最后完成的时间。 查阅资料或现场调查。 制定实验方案。根据研究课题,设计本课题的实验。 开展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实验操作、观察、 记录等工作。 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提炼。整理实验记录,进行初步的推 理。
四、理论型论文的写作
理论型论文的正文没固定格式,结构形式千变万化。各个部分之间有时 用小标题,有时不用小标题,只用序号。 论文各个部分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 可以是并列的横式关系,即将研究的问题划分为若干并列的方面进行论 述;也可以是逐层深入的纵式关系,即按照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 果从结果到原因等逻辑顺序进行论述;还可以是并列的层进相结合的纵 横交织的关系。 1.完全以抽象的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型论文,其正文的结构形式有: (1)证明式。即给出定理、定义,然后逐一证明。证明往往是逐层深入 的关系。 (2)剖析式。即将原理或理论分解为一些方面逐项研究。 (3)运用式。即先给出公式、方程或原理,然后进行计算推导,最后运 用于实例进行测定。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六版)

第1章何谓科技写作尽可能简要、甚至大胆地陈述事实。
没有人想在科技论文中看到动人的口才或过多的文学修饰。
——R. B. McKerrow1.1 科技写作的范围科技写作通常指的是,以符合标准格式的科技论文形式在科技期刊上陈述原创性的研究。
从广义上来看,科技写作还包括以其他类型的文章(如旨在总结和综合前人已发表的科研工作的评论性论文)形式进行科技交流。
从更广义上来看,科技写作包括科研人员为任何科技交流(如基金申请、口头推介、海报等)目的而撰写文章。
面向公众的科普写作就属于这个更广义的科技写作范畴。
1.2 表达清晰科技写作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表达清晰。
成功的科学实验,是思维清晰的产物,它解决了一个陈述清楚的问题,并得出了陈述清楚的结论。
理想情况下,表达清晰应该是任何交流方式的特征;但是,如果一件事首次被陈述出来,则绝对要做到表达清晰。
主要科技期刊上的大多数科技论文之所以能被录用发表,就是因为这些论文贡献了新知识。
所以科技写作务必要表达清晰。
1.3 接收信息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问题:森林里的一棵树倒下了,如果在场没有人听到树倒下,那么树倒在地上时有声音吗?正确的答案是“没有”。
声音并非只是“空气的振动”这么简单;事实上,如果没有用耳朵去聆听,就不会出现声音。
同样,科技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如果一个信号不能被感知到,那么它就没有意义;如果一篇发表出来的科技论文不能被相关的读者阅读和理解,那么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可以将科学的要义转述为:任何科学实验,只有在实验结果得以发表并得到理解后,才算取得成功。
论文发表之后,如果读者看不明白,那么就有如悄然倒落在林中的树木,不会产生预期人们听到的声音。
1.4 理解信息科技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将信息清楚地传递给读者的过程。
代表信息的字词应该尽量简单、意思清楚,并尽量有条理。
科技写作不需要什么“装饰”。
漂亮的文学修饰——如隐喻、明喻、成语——很有可能引起意思上的混乱,所以在撰写科技论文时要慎用。
《科技论文写》PPT课件

工作。 • (3) 署名格式:用真名。 • 应注意点: • 作者人数越少,有关著作权方面的争议越少; • 作者单位通常为文章知识产权所有者; • 要学风,不搞人情。
7
• 7. 关键词 • (1) 要求:3-8个,一般不超过5个。 • (2)能充分表达出文章的主题。
8
• 8. 摘要 • (1)作用: 交流和检索的需要。 • (2)类型: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
2
• 2. 科技文章写作的选题
• 有价值的,当前某学科前沿的,领先或最新的 研究内容。
• 3. 科技文章写作总体要求
• (1)写作目标: 突出先进点
• (2)写作手法:
•
围绕一个主题;
•
平铺直叙;
•
层次分明;
•
环环相扣;
•
繁简得当。
3
• 3. 如何突出重点、先进点 • (1)总体思路: 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一
明确具体,简短精炼 • 不作自我评价 • (2)结论的撰写内容 • 本文方法总体正确性; 方法特点即先进性
概括;意义及发展方向及应用情况;建议。
20
• 13. 辅文部分的写法 • (1) 致谢 • (2)基金项目 • (3) 作者简介 • (4) 注释
• 举例: •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5N036);福
报道——指示性摘要。 • (3)摘要内容的要求 • 内容浓缩 • 短小精炼 • 报道文体
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题名的名要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常见问题 ▲ 题名过大 ▲ 题名一般化 ▲ 题名用词不当 ▲ 题名陈旧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结果与讨论 ❖论文的重点所在!!!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所测取的数据和所观察
到的现象的整理 、总结(图、表);
❖讨论或分析:从理论(机理)上对实验结果
加以解释,阐明自己的新发现或新见解。
❖这两部分可合在一起写,也可分开写。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结果与讨论
写作要点
●注意单元的单独性和连贯性:“起、承转、合”; ●选取数据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数据一要准确、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题名的确定
●简洁(Brevity):题名应当言简意赅, 以最少的文字概括尽可能多 的内容。
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 尽可能删去多余词语 ▲ 避免将同义词和近义词连用 ▲ 题名不易简化时,使用副标题 ●清楚(Clarity):题名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 明确
表明研究工作的独到之处, 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
关键词的特点
●关键性,对全文内容具有串联作用; ●便于检索和索引,易于计算机技术处理; ●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关键词的选取方法:
●根据标题标引关键词。 ●根据摘要标引关键词。 ●根据学科标引关键词。
.
怎么写好科技论文
——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
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国内) ●物理学报学科分类体系(PACC)
—— M. Farada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1章何谓科技写作尽可能简要、甚至大胆地陈述事实。
没有人想在科技论文中看到动人的口才或过多的文学修饰。
——R.B.McKeMw科技写作的范围科技写作通常指的是,以符合标准格式的科技论文形式在科技期刊上陈述原创性的研究。
从广义上来看,科技写作还包括以其他类型的文章(如旨在总结和综合前人已发表的科研工作的评论性论文)形式进行科技交流。
从更广义上来看,科技写作包括科研人员为任何科技交流(如基金申请、口头推介、海报等)目的而撰写文章。
面向公众的科普写作就属于这个更广义的科技写作范畴。
表达清晰科技写作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表达清晰。
成功的科学实验,是思维清晰的产物,它解决了一个陈述清楚的问题,并得出了陈述清楚的结论。
理想情况下,表达清晰应该是任何交流方式的特征;但是,如果一件事首次被陈述出来,则绝对要做到表达清晰。
主要科技期刊上的大多数科技论文之所以能被录用发表,就是因为这些论文贡献了新知识。
所以科技写作务必要表达清晰。
1.3 接收信息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问题:森林里的一棵树倒下了,如果在场没有人听到树倒下,那么树倒在地上时有声音吗?正确的答案是“没有”。
声音并非只是“空气的振动”这么简单;事实上,如果没有用耳朵去聆听,就不会出现声音。
同样,科技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如果一个信号不能被感知到,那么它就没有意义;如果一篇发表出来的科技论文不能被相关的读者阅读和理解,那么同样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可以将科学的要义转述为:任何科学实验,只有在实验结果得以发表并得到理解后,才算取得成功。
论文发表之后,如果读者看不明白,那么就有如悄然倒落在林中的树木,不会产生预期人们听到的声音。
1.4 理解信息科技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将信息清楚地传递给读者的过程。
代表信息的字词应该尽量简单、意思清楚,并尽量有条理。
科技写作不需要什么“装饰”。
漂亮的文学修饰——如隐喻、明喻、成语——很有可能引起意思上的混乱,所以在撰写科技论文时要慎用。
科学是神圣的,只有用言之有物的字句才能将它表达清楚。
这些意思清楚的字句,不仅要让与作者水平相当的读者看懂,也要让刚刚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生看懂,还要让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看懂,更要让母语非英语的读者(现在大多数的读者都属于这种情况)看懂。
很多写作都是出于娱乐目的,科技写作的目的则不是这样。
科技写作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传播新的科技发现,所以科技写作应该尽量意思清楚、用词简洁。
·1.5 科技写作的结构和语言为了清楚有效地进行科技传播与交流,应用合理的文章结构是关键所在。
好的论文既要遵循科技论文的标准格式,又要利用这个标准格式有条理地组织要表达的思想。
除了论文结构之外,科技论文的第二要素是恰当的语言。
由于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本书将着重强调如何在科技写作中正确使用英语。
所有科研人员都应学会准确地使用英语。
Day的一本著作(Day,1四5)就是讨论科研人员如何正确使用英语的问题。
毋庸置疑,科学知识至少同其他知识一样重要,所以应该用言之有物的语言清楚地表述出来。
科研人员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交流能力。
David B.Tr帅M任职CoImnbia学院院长时有这样一段妙论:“In the complexities of contemporary existence the specialist who is trained but uneducated, technically skilled but culturally incompelent, is a menasce.”(“现存的环境日益复杂,专家们如果只受过训练而未受过教育,或者技术方面熟练而人文素质缺失,那么他们的地位就发发可危。
”)科学研究的最终结果是要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但奇怪的是,很多科研人员忽略了为使论文发表而应该做的相关工作。
一位科研人员花费数月甚至数年辛勤工作,只是为了得到想要的数据;然而,因为他没有花时间将自己的成果表述清楚,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很难为人所知。
同一位科研人员,他愿意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的一种测量方法,却任由排版人员漫不经心地把加micrograms per milliliter(微克/毫升)错排成milligrams per milliliter(毫克/毫升)。
英语其实并不难。
在科技写作中,我们常说,“最好的英语就是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讲清楚。
”(这条格言在Journal of Bacteriology的《作者须知》上刊登了许多年。
)文学手法(如隐喻等)只会把人们对文章内容的关注转移到对文章形式的关注上来;所以,科技写作应该避免使用文学手法。
第2章科技写作的历史真正的科学要去除神秘感,优秀的艺术却要激发神秘感。
神秘感,是前者的大忌,却是后者的必需。
John Fowles2.1早期历史s人类的传播与交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科技传播与交流,其历史却短得多。
最早的科技期刊出版于350年前,而IMRAD(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式的科技论文结构却是在最近100年才发展起来的。
不管是科技知识还是其他知识,只有在出现适当的交流沟通机制后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
史前人类能够进行口头交流,但是由于没有书面的记录以供参考,知识产生后很快就会遗失,所以下一代人基本是在与上一代人相同的起点处发展。
在石头上雕刻与洞穴字画算得上是人类为后代保存记录所做的最早尝试。
一方面我们要庆幸先祖选择了洞穴字画这种载体,使得有些信息得以保存下来,而那些记录在易损耗载体上的信息却很容易丢失(事实上很多信息已经丢失了)。
但是另一方面,通过洞穴字画这种方式来交流沟通也极其困难。
试想,如果用100磅(1磅=0.454千克)重的大石头来通信,那么美国邮政系统可就有大麻烦了。
即使每个字只有0.5盎司(1盎司=28.350克)重,麻烦也会不小。
人类所知的最早的书本是关于远古大洪荒的占卜,它刻在约公元前4000年的一块泥板上,比《创世纪》还要早大概2000年(Tuchman,1980)。
显然,人们需要一种轻便可携的传播媒介。
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草纸,就是最早的此类传播媒介。
人们从纸莎草等植物提炼出薄片,再将这些薄片粘在一起,做成凹。
40英尺(1英尺=0.305米)长的一卷,并将其固定在一个木轴上。
公元前1如年,人们开始使用由动物毛皮制成的上等纸。
因此,希腊人很早就在Ephesus、Pergamum(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和Alexandria建立大型书库。
据希腊的历史学家考证,公元前40年Pergamum的书库就有加删卷书(Tuchman,1980)。
公元105年,中国人发明了现代传播媒介——纸。
然而,由于没有很好的印刷技术,学者们的思想还是无法得到广泛传播。
印刷术或许可称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尽管公元1100年中国人就发明了活字印刷(Tuchman,1980),但是西方世界认为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发明和改进了印刷术,因为他于公元1455年在印刷机上用活动金属字印刷了42行的圣经。
谷登堡的发明很快就在整个欧洲使用开来。
到l枷年,人们已经为很多著作印刷了成千上万册的副本。
最早的科技期刊出现于1历5年,在那一年创建了两份不同的科学期刊:法国的Journal des Spavans和英国的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从那时起,期刊论文成为科技领域主要的传播方式。
据估计(personal communication, JoeM.Williams,2005;personal communication, Carol Tenopir,2005),在读者阅读本书的时候,至少有1—2万篇已被录用的论文正在出版之中。
2.2 电子时代许多科学家在开始科学生涯的时候,都是用纸和笔来撰写论文的。
写好后,他们自己用打字机把论文打出来,或是请秘书帮忙。
那个时候,这些科学家或科学插图人员、科学摄影师都采用手工绘制图片和胶片影像。
当论文准备好后,科学家们将几份论文原稿打包,通过邮局寄到某期刊编辑部。
期刊编辑收到投稿后,给审稿人(referee;或同行评议人,Peer Reviewer)寄一份论文原稿;审稿人阅读完原稿后,将论文原稿和评审意见寄回期刊编辑部;编辑再给该论文的投稿人寄一封是否录用论文的决议信件。
如果论文被录用,投稿的科学家就要按评审意见对论文做必要的修改,并给期刊编辑部邮寄回一份修改稿。
收到修改稿后,文字加工编辑(copyeditor)还要再次手工修改论文,排版人员(compositor)将编辑修改后的论文再录入排版。
论文排版完成后,期刊编辑部会邮寄一份给投稿人,让投稿人检查是否有排版错误并给编辑部反馈意见。
在论文最终出版前,为了方便无法去图书馆查阅这本期刊或无法复印到这份论文的同行,投稿人可向该期刊定购这篇论文的重印本。
如今的出版过程已经大不一样了。
文字处理器、图形绘制软件、数字影像等给发表科技论文的各环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许多期刊都有在线系统以供作者投稿和审稿人审稿。
编辑和作者都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沟通。
编辑通常在线修改论文,作者也是在线接收排版后的论文并对论文再做检查。
很多期刊既有印刷版又有电子版,但有的期刊只有电子版。
有些期刊提供一些电子材料——如补充材料或数字影像等——以辅助在线发表的论文。
读者也可以通过作者的个人主页或作者所在研究机构的网站来获取论文。
出版过程的变化对作者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总体来讲,这些变化加速和方便了出版过程,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尽管出版过程出现了很大变化,但是出版过程中的很多要素仍保持不变,例如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科技论文从投稿到录用的程序、科技出版中的职业操守、优秀科技论文的主要特点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科技领域一直采用IMRAD的科技论文结构。
2.3 MRAD的故事早期期刊发表的论文是描述性的文章。
一个科技人员在论文中通常这样写道:“First,I saw this, and then I saw that.”(“首先我看到这个,然后我看见那个。
”)或者“First,I did this,and then l did that.”(“首先我做这个,然后我做那个。
”)这些观察通常是依照时间顺序展开的。
这种描述性的报告式写作风格适用于早期的科研工作。
事实上,在当今的“1etters”期刊、医学案例报告和地质调查报告中,人们有时还会采用这种开门见山的写作风格。
到了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并日趋复杂。
以微生物学领域为例,自从Louis Pasteur确立了疾病的细菌理论并提出以纯培养物的方法来研究微生物之后,科技和科技写作都取得了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