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太空一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22 太空一日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22 太空一日课件(共43张PPT)

仙女座星系与银河系40亿年后相撞
世界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采用改装的P-7洲际导弹把世界 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首先将载有世界上第一名宇航 员尤里·加加林的"东方1号"宇宙飞船送入离地面181~327 千米的空间轨道。
思考与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杨利伟在太空中都看到了什么? 课后习题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
是一段弧;在太空中,我们可以准确判断地球上
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他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在太空中,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神舟五号”飞船及“神舟”系列飞 船的有关情况;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积累字词句。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 描写;了解“神舟五号”飞船升空、遨游太空、回归地球的不 凡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科学、热爱 祖国的情感,学习作者沉着果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关注祖国 的航天事业,增强民族白豪感,激发对科学、对祖国的热爱。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叙述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 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一日”的经历,表现 了作者沉着果断、不怕牺牲、勇于克服困难 的精神品质,说明了航天员工作的危险性、 艰巨性,抒发了作者热爱航天事业、热爱祖 国的感情及胜利归来的自豪之情。
思考与探究
1.从课文中找出杨利伟在太空中都看到了什么? 2.找出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 3.“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我”的心理有哪 些变化?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4.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 学的态度。 5.试分析15段运用的描写方式及其作用。 6.为什么要写在飞船上看不到长城?写这表现了 杨利伟的什么精神品质? 7. 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 国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ppt课件

产生了近4• G第的五过级 载,我的前胸
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力。这
种情况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
身体上能应付自如,心理上也
不会为之紧张。
精选ppt课件
11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精• 第读五级课文 细节探究
精选ppt课件
12
讲授新课
单1.杨击利伟此在处文中编说辑“对母航版天员标最基题本样的要式求是严谨
• 第二级
• 第三级
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
• 第四级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
• 第为五级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
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
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
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
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
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单2)当击飞此船刚处刚编入轨辑,母进入版失重标状题态时样,式这个阶段
,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 单—•击这第此种二处级错编觉辑很母难版受文,本我样明式明是正 着坐的•,第却•三第级感四觉级 脑袋冲下;没别的 办法,只有完• 全第五靠级意志力克服这种
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
,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通级过学习本文,我们从小要树立远大理 想,• 第做三任级何事坚持到底,实事求是,胸怀祖
• 第四级
国,爱运•动第,五级不怕困难,敢于牺牲,意志坚 强。虽然不可能都飞入太空,但我们做任何 事都可以像他一样严格要求自己。
精选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精美ppt课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根• 单据击各此部处分编的辑小母版标文题本,样把式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 第文•二章第级三语级言,把握人物感情。 3.了解我国• 宇第四•航级第五员级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 的崇高精神。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五级
时间精确到“秒”,并且飞行回来 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 程,可见杨利伟是多么的严谨。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我没看到长城 。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杨级利伟以实事求是、 认真•负第•责三第级的四级科学态度作出 了否定回答• 第,五也级 许会泼灭
不少人的热情,但却强有
受着很大压力。这种情况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身
体上能应付自如,心理上也不会为之紧张。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精• 第读五级课文 细节探究
讲授新课
单1.杨击利伟此在处文中编说辑“对母航天版员标最基题本样的要式求是严谨
”。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 •学单的击态此度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1)在• 第“•二第我级三以级为自己要牺牲了”中有,“共振持续26 秒后慢慢• 减第四轻级。”
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
,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我在太空碰到另外一个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
•就单是击时此不处时编出辑现母的版敲文击本声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人教部编版语文科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课件(25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科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课件(25PPT)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 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 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客观的描述
(4)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 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4、文本链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 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 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 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 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2016年10月17日,早晨7时30分 28秒,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 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二十分钟之后,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张又侠宣布,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景海鹏在“如果没 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一文提到“每一次 飞天,都是一场寂寞的坚守。但我和我的战 友们都很享受这份坚守,愿意为这份年复一 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付出所有。”陈冬说: “坚定为梦想努力的决心”。
欣喜、激动;关切之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 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 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 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 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 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 船了,外边来人了!
——急切、激动的心情
第22课 太空一日
语文R版阔,中国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待发的“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静默在发射塔架。全 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 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聚 焦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 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杨利伟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 航天飞行的情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 》课件(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 》课件(27张ppt)

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我”首次乘坐飞船, 遨游太空一日的所见、所闻、所感, 表现了作者勇敢、无畏的品质,体现 了他作为一名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 度。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 业和亲友的热爱,洋溢着中国航天科 技飞速发展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观看视频,感悟中国航天发展
课堂小结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 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 老师希望大家能带着这颗追 梦之心站得更高,看得最多, 走得更远!
问题探究
1. 借助小标题,仿照示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示例如下:“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上
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产生的共振,使“我” 非常痛苦。
我看到了什么:
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写的。首先写地 球只是一段弧,接着写看到了各个大洲和各 个国家的方位,最后写俯瞰北京,但没有看 到长城。
神秘的敲击声: 先写了“本末倒置”的错觉,再写到神秘的声音
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对祖国的无限热 爱及对战友和亲人的想念之情。
③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 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 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心理描写,表达了“我”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飞 行任务并成功着陆后的激动心情,平安着陆,回到祖 国,喜不自禁。
问题探究(二)
③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 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 是太空垃圾。
——当不能确定看到的是什么的时候连用三 个表示推测的词语,体现了杨利伟表达时语言的 严谨性。
④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 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不光写出了从飞船上看到的北京白 天的样子,也描述了它夜晚的样子。
③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 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 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课件(共15张PPT) (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课件(共15张PPT) (1)

遨游 ( áo )
稠密 ( chóu )

( zhuài )
生命无虞 ( yú )
1、 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 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 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 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PAR T03.
研读课文




• 第一部分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太空一日
作者:杨利伟
目录
01. 背 景 知 识 02. 基 础 学 习 03. 研 读 课 文
PAR T01.
背景知识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 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是 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 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 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 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 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 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 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 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的第一人,作为中 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 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 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 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 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 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 美好的梦想。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课件 (共25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课件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
太 空 一 日
新知导入
茫茫太空,令人无限神往,在茫茫的太空呆一天,会是什么样 的感觉?今天,我们就走进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与他一同分享 在太空的生活。
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3.学习航天勇士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以及
热爱科学、勇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
走近作者
杨利伟,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 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特级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 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著有《天地 九重》一书。
了解背景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载入飞 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 杨利伟送入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 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的发射实现 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为进一步的空 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日
神秘声音:克服困难,无法确认的声音——顽强,严谨
返航过程:紧张至惊慌——惊心动魄
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身为航天员的自豪
资料补充
充满危险的太空航程
1967年1月: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3名美国宇航员在卡纳维尔角进行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 时,因飞船失火而丧生。
1967年4月: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因飞船在再入过程中降落伞失灵、飞船坠毁而身亡,成为 世界上第一位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
太空一日是紧张复杂的,杨利伟所见所做所感不可能只有这些, 但作者在展现从升空到落地的全过程中选取最有代表性、读者最关心 、最惊险刺激的素材,既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又能展现航天员的严谨 、科学态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显示出作者选材的高明。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22课《太空一日》课件(共25张PPT)

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第22课《太空一日》课件(共25张PPT)
杨利伟
1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2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3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写作背景
“神舟五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 人航天飞船。
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俄国、美国)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7
作者简介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 第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 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 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 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 员。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20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 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 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 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 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 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 总是觉得不像。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20年3月2日星期一
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 含着丰富的情感。请举例说明。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 “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 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从语言、动作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 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大家对杨利伟的关 切之情。也表现了杨利伟太空飞行的惊险。
9
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天地九重》, 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 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 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 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 课文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 太空一日
杨利伟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 经历。 2.学习我国航天员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和严谨、科学的态度。 3.体会文章重点语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背景介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 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 10月15日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 降落于内蒙古着陆场。
整体感知
根据小标题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 的共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及地面的工作人员 对“我”的担心。 第二部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及太空中 的东西。
第三部分:“我”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时难受的 感觉及遇到的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飞船返回地球途中的惊心动魄。
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起飞——产生共振——痛苦
途中 归途
俯瞰祖国地貌——激动 没有看到长城——遗憾 失重产生倒悬错觉——难受 遭遇敲击声——探索
不惧困难 敢于挑战 严谨科学 爱国
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恐慌 抛伞——动作剧烈、冲击身体
随堂练习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 称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杨利伟到你们 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很紧张、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 发现什么。
(4)“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眼看着 越来越多……”
——恐惧、紧张出汗,看到左边舷窗开始 出现裂纹才放心。
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 科学的态度。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时间精确到“秒”,并且飞行回来后,他
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可见杨利伟是多 么的严谨。
67.总要有一个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 60.前行的征途中,拄着双拐的人虽然步履艰难,但只要有一颗奋发不息的心则可以登上成功的峰巅。 54.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39.没有什么不可能,只看你去不去做。 46.惊叹号是勇士滴在攀登路上的血,也是懦夫失望时流淌的泪。 10、人这一生要走很长很长的路,沿途必定要经过很多风景,其中当然不乏让你怦然心动的美丽风景。但你要清楚,不是所有你喜欢的风景都能属于你。有些风景,你只能是路过,只能是欣赏, 然后,要毅然决然地继续向前,走自己的路。
饱含着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深厚感情。
如在第一部分“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 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的共振让 “我”感到非常痛苦,做好了随时为祖国航天事 业牺牲的准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的深厚感 情。这一部分还写了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我”的 担心,这种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2.在叙述中穿插说明。
细读感悟
杨利伟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意外?他又 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1)“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这让我 感到非常痛苦。”
——痛苦、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本末倒 置’的错觉。”
——令人难受、 闭眼猛想、调整
(3)“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时不时出 现敲击声。”
通过这一系列的时间数 字,突出杨利伟作为航天员, 严谨、科学、实事求是、认 真负责的态度。
“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看不到外面 的任何景象”这句有何作用?
环境描写,写出了“我”经历生死攸关 后内心的平静、沉着。
你认为杨利伟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冷静、沉着、勇敢、有毅力的中国 优秀航天员。
品味语言
(1)“就这一下……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 起来。”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 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字词积累
chì
炽热
záo
确凿
kuò
轮廓
chóu
稠密
kàn
俯瞰
zhuó
烧灼
【释然】当疑虑、嫌隙等消失后心中平静、愉 快的样子。
【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十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 的一些经历,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以叙述为主, 但行文中也穿插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如课文 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中的前三段文字, 运用了说明性的文字。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 行的一些经历,叙述了“我”在飞行过程中 所遭受的痛苦、紧张和意外及“我”当时的 心理活动和举动,表现了航天员不惧困难, 敢于挑战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
体现了地面工作人员对杨利伟的关心,生怕 杨利伟出了安全事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那里 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表现了杨利伟对祖国、对战友、对亲人的爱。
(3)“过了几分钟……外边来人了。” 从侧面表现了地面工作人员对杨利伟的关心 及对其凯旋的高兴、激动的心情。
写法探究
1.平淡的叙述中蕴含丰富的感情。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看似平淡的叙述中
59.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自甘堕落。 46.竹根即使被埋在地下无人得见,也决然不会停止探索而力争冒出新笋。 11.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 5.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88.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99.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 10.一道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道就会打开。我们经常盯着关闭的门,对开启的门却视若无睹。 71.瀑布——为了奔向江河湖海,即使面临百丈深渊,仍然呼啸前行,决不退缩。 60.没有等出来的美好,只有拼出来的幸福。 14.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跑过的步和你读过的书。 1、在世界的历史中,每一伟大而高贵的时刻都是某种热忱的胜利。 67.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66.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 22.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一门必修课叫孤独。
作者简介
杨利伟 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中国 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 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中国进入 太空的第一人。他是中国培养的 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 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 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 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我没有看到长城”
杨利伟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作 出了否定回答,也许会泼灭不少人的热情,但却 强有力地纠正了错误观念。
“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准 确地再现过。”
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杨利伟没有因为时 间之长而敷衍了事,特别这些词语足见杨利伟严 谨、科学的态度。
在“归途如此惊心动魄”中有5时35分、5 时58分、6时4分、6时14分、2003年10月16 日6时2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