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上海舞女送来了马列主义
红船:母亲船

红船:母亲船作者:王冬妮来源:《社会与公益》2018年第01期1917年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我国第一个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的译本在“又新”印刷所中问世。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面世后,很受读者尤其是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的欢迎。
毛泽东后来回忆起他青年时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经过时,曾谈及他在这个时期读过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年8月初,南湖浩渺烟波上,停泊一艘单夹弄中型画舫,舫中十多位外地青年从中午11时开会直到傍晚6时分。
他们在小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面对满天风雨阴霾,会议闭幕时他们轻呼出时代的强音: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一湖烟波无声,有幸见证阴霾中”开天辟地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
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多年以后,毛泽东同志这样评价”红船”上的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接续奋斗。
走过90多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005年6月21日,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他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
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

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
C
分析:
【分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于新文化运动。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专题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50 新文化运动1.(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答案】B【解析】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主张通过“民主”和“科学”挽救中国危亡,故B项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2.(2019年山西节选)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
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二【解放思想——传承精神文明】(2)下面的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答案】(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共同影响:都抨击了封建统治,都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都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都推动社会进步等。
【解析】(2)依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则材料体现的是文艺复兴,主张是人文主义,第二则材料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主张是民主、科学,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是都抨击了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都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都推动社会进步等。
考点51 五四运动1.(2019年福建)某同学搜集了下图所示史料。
据此推知,他探究历史事件是A .新文化运动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西安事变【答案】B【解析】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探究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所以B 项符合题意。
A 项发生在1915年,C 项发生在1926年,D 项发生在1936年。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新文化运动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三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新文化运动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七十三第1题【单选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是( )A、毛泽东B、陈独秀C、鲁迅D、李大钊【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重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D、镜头四:商人听闻《马关条约》签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B、与洋务派论战C、与立宪派的论战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在此背景下( )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这就是历史上的( )A、新文化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和19纪中后期我国所译西书变化图》,从中得出的正确的推断是( )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②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思潮③维新变法思想兴起④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①民权②民主③科学④自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
八年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新人教版2

12.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的失
败使中共认识到( D ) A. 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 必须开展武装斗争 C.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都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会聚在一起? 中共一大代表。因筹建中国共产党而聚在一起。
(2)材料二中的中共一大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 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国第一个高高
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 D )
A. 鲁迅
B. 胡适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2. (2019·株洲)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杂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D ) A. 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B. 由俄国传入中国 C. 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D. 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2018·自贡)如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B ) A. 新文化运动诞生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人民军队的创建 D. 国民大革命发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 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 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步练习 2022年部编版历史

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以下历史人物中,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奉献的是〔〕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胡适2.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共产主义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3.以下关于中共一大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确定了党的名称B.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C.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D.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4.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屡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推动以上情形出现的因素是〔〕A.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设立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C.北伐战争的开展D.抗日战争的爆发5.以下列图为一枚破损的邮票,其中破损局部的文字信息可能是〔〕A.京汉铁路工人B.安源路矿工人C.省港工人D.开滦煤矿工人6.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奉献是制定了〔〕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C.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D.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那么7.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第|一簇革|命星火.随后不久,在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起航.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成立条件】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 ,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立.〔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会议代表】①②③④〔2〕图片中的四个人物哪一个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又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经典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3〕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A和B 处填写完整.【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4〕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新〞字的?〔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答案1.C 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应选择C 项.2.C 解析:解答此题时可用排除法.打倒军阀是中共二大确定的主要任务,②不符合题意,A、B、D三项排除.中共一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应选择C项.3.B 解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在这次大会上陈独秀中选为中|央局书记,应选择B项. 4.A 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屡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5.A 解析:1923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应选择A项.6.C 解析: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应选择C项.7.〔1〕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2〕④人物没有出席.因为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奉献.〔3〕A共产主义;B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4〕"新〞指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决的领导者;从此中|国开始了真正的革|命时代,工农运动日益高涨. 〔5〕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阔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套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A.开封B.临安C.大都D.镐京2.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南朝B.隋朝C.唐朝D.宋朝3.以下列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的开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开展的时期,宋代高度兴旺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②偶尔去吃一碗宋嫂做的名小吃馄饨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A.赋B.诗C.词D.小说6.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文学史地位的宋代词人是()A.岳飞B.辛弃疾C.李清照D.文天祥7.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壮大.以下文学作品中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8.除关汉卿外, "元曲四大家〞还包括()①颜真卿②马致远③郑光祖④白朴⑤|王实甫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9.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开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开展10.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屡次提及"瓦子〞"勾栏〞.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1.宋元时期,城市开展起来.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不下十个.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广州B.开封C.泉州D.临安12.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市B.瓦子C.勾栏D.邸店1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14.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以下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融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体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C.关汉卿是著名戏剧家D.完全效劳于封建统治15.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A.苏轼B.李清照C.关汉卿D.辛弃疾16.如何看待瓦子?17.宋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词与曲的特点19.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丰富的市民生活】材料一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优美的宋词元曲】材料二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3) "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下面三个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词人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人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词人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右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20.<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的传世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恢弘巨作之一.作品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及汴河两岸风光,展示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为后人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手工业、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和民俗等方面丰富而形象的资料 .看以下列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的建筑是商肆.有人将字画挂在墙上出售,旁边有人在出售工艺品之类的商品.(2宋代流行的娱乐活动有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蹴鞠等(3)轿子、牛马车、人力车等参考答案:1.DC4.B5.C6.B7.C8.B9.D10.D11.B12.B13.D14.D15.D16.(1)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开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2)从内容上看,瓦子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3)从趋势上看,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 -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群众化(市民参与的普及性) .17.(1)社会根底:国|家相对统一、相对安定.(2)物质根底:封建经济继续开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民族交融、交流进一步加强.(4)对外交流频繁.(5)教育事业兴旺.(6)对前代文化的继承和开展.18.(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开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字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2)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曲以通俗化、群众化的特征,开辟出中|国文学的新路19. (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瓦子勾栏(2)(3)苏轼,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飘逸.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清秀.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气势磅礴(4)关汉卿元曲20.(1)图中的建筑是商肆.有人将字画挂在墙上出售,旁边有人在出售工艺品之类的商品. (2宋代流行的娱乐活动有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蹴鞠等(3)轿子、牛马车、人力车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基础训练

第12课新文化运动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2.胡适在1923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描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3.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4.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5.“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滥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语。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胡适 B.梁启超C.李大钊 D.陈独秀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3--3-新民主主义革命 - 副本

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 史舞台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的反帝 反国的新路径;
对当时:
⑵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广泛流传, 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山1东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
进 河 军 郑南县
江 安安 南苏京
上海
武湖昌北
徽徽 浙浙江江
示
长湖沙南
南江昌 西 福福建
意
建
图
桂桂林林 广广州州
国民政府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
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消灭了吴佩孚、孙 传芳的主力,革命区域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 江流域。
3、国民革命的失败
1、失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开始破裂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完全破裂
召开:192因4年为1:月新、三广民州主义与中共民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 内容: 中心则容议,一题所致: 以,讨 人它都论名成有改义为反组加两帝国入党反民国合封党民作建问党的、题。政联:治合同基工意础农共。群产众党的员内以个
主要成果: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
意义:①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材料三: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1919年产 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 1200万;工人阶级受压迫剥削最重罢工斗争频繁 发生。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 仅1919年前5个月就达19次。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材料四: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在中国布满阴霾的天空, 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 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 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追求 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五四运动做了思想的先 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震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上海舞女送来了马列主义
——苏联“革命芭蕾舞剧”《红罂粟花》对新中国的献礼
《红罂粟花The Red Poppy》(俄文: Красный мак),前苏联第一部现代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创作于1927年,1949年重新修订。
后来,为避免与鸦片产生过多联想,该剧也称为《红花The Red Flower》(俄文: Красный цветок)。
其实,《红罂粟花》名字倒是很恰当,甚至颜色都选得恰如其份,如果说十九世纪国人在生理上遭受了鸦片的侵害,二十世纪,前苏联向大陆输出的一种精神鸦片,危害只会更大。
《红罂粟花》全剧分为三幕。
剧情大抵是这样的。
第一幕的背景是中国租界上的一个码头。
苦力们被殴打,外国人在酒吧中享乐,中国舞女桃花(Tai-Hoa)则在一群外国人面前表演舞蹈。
一位青年苏联船长为受鞭打的苦力出头,桃花见了不胜敬仰,于是向他献上一束红色罂粟花,惹起了她的老板李山甫(Li-Shan-Fu)的妒忌。
此时船长把一枝红罂粟送给苦力们,使他们欢欣舞蹈,各国的水手们也纷纷起舞,他们包括德国人、英国人、黑人、中国海盜、印度人以及苏联人,后者跳了著名的《俄罗斯水手舞》。
俄罗斯水手舞Russian Sailors' Dance》
《俄罗斯水手舞》是这部舞剧中最知名的音乐,YOUTUBE上有不少外国中学生管弦乐队演奏的视频。
《俄罗斯水手舞》出现在该剧第一幕的最末尾,是在苦力和苏联人一起打跑外国
水兵后,苏联水手出场庆贺时跳的。
英文的曲目简介中提到了一句:
The love of the couple is established in Tao-Hoa’s scene and variation,followed by a coolies’victory dance a nd a celebratory dance by the Russian sailors.
第二幕第一场发生在一个鸦片馆中。
苏联船长来找桃花,李山甫向有勢力的英国爵士指出这个人曾为苦力出头,于是他们决定把他干掉。
但是船长被船员们救走,而伤心的桃花只好以鸦片来麻醉自己。
接下来的二场是桃花的梦境,首先出現在她梦中的是中国的龙、神袛、和可怕的恶魔;苏联船长在第二个梦中出現,此外還有莲花、罂粟花和蝴蝶等,可惜正在情意绵绵的时候梦却醒了,桃花只好仍以鸦片解愁。
第三幕第一场李山甫和爵士利用桃花的舞蹈把苏联船长诱来参加舞会,启幕时各种娱乐宾客的表演正在进行,其中包括桃花的表演和丝巾舞、魔鬼舞等中国式的舞蹈。
此时桃花向船长示爱,並且劝他离去,但是船长却要求她一同为解放苦难的群众而努力。
李山甫命令桃花向船长奉上一杯毒酒,意欲置他于死地,桃花及时发現了阴谋,捌泼在地上。
李山甫愤怒地向船长开枪,但是船长在混乱中逃走了。
最后一场发生在码头边,桃花挥手送別乘船离去的苏联船长,李山甫妒恨交集,一刀把桃花刺死,临死前她把一朵红罂粟送给一群孩子,勉励他们要为自由奋斗。
桃花虽然死了,但是舞剧加了一段尾声,在《国际歌》的旋律中,中国的无产阶级终于取得了胜利。
莫斯科大剧院于1949年12月30日把《红罂粟》重新上演,作为对新中国的
献礼,並用以象征“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
1949年末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在苏期间,适逢莫斯科大剧院新排三幕五场芭蕾舞剧《红罂粟花》。
彩排时请大使馆人员出席观看。
据《难以忘却的昨天—王稼祥小传》(王稼祥遗孀朱仲丽著)描述,舞台布景为中国特色,繁华的黄浦江边,高楼耸立,霓虹灯闪亮,一个穿戴着红色大襟短衣,宽腿大绿裤,一条长辫子,手中捧着一枝红色罂粟花的中国妓女。
一艘苏联货船在江边码头卸货物,一个年青的水手下船嫖妓。
一夜情后,苏联水手将很多的马列主义思想传授给中国妓女,接着中国的工人来嫖娼,这个妓女将马列主义思想传给了中国工人,再接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最后中国革命成功,建立新中国而谢幕。
中国首任驻苏王稼祥大使立刻向苏联外交部表示不满意见,认为该剧荒谬绝伦,将中国工人掌握马列主义思想,说成是苏联水手的传授与中国妓女的启发,新中国的成立岂非别人的恩赐,而是我党的艰苦奋斗取得的胜利。
1950 年1月20日,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后,苏联有关方面又给大使馆送来了《红罂粟花》戏票,毛泽东指示陈伯达与使馆人员出席观看。
陈伯达坐在贵宾席看得入神,剧完谢幕时,陈伯达竟站起身热烈鼓掌,剧情未作任何改变,毛泽东很不高兴地批评陈伯达说:“就只你看得津津有味噢,还站起来鼓掌!”
中国首任驻苏王稼祥大使立刻向苏联外交部表示不满意见,认为该剧荒谬绝伦,将中国工人掌握马列主义思想,说成是苏联水手的传授与中国妓女的启发,新中国的成立岂非别人的恩赐,而是我党的艰苦奋斗取得的胜利。
1950 年1月20日,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后,苏联有关方面又给大使馆送来了《红罂粟花》戏票,毛泽东指示陈伯达与使馆人员出席观看。
陈伯达坐在贵宾席看得入神,剧完谢幕时,陈伯达竟站起身热烈鼓掌,剧情未作任何改变,毛泽东很不高兴地批评陈伯达说:“就只你看得津津有味噢,还站起来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