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摘要: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一个友好的苏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危难中的中国指明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引言:俄历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赤卫队等大批武装人员对冬宫发起包围,并于次日凌晨占领冬宫,苏联十月革命正式爆发。
这对当时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来说无疑有巨大的指引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轨迹,为中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一、带来希望苏联十月革命对当时正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旧中国来说就像一剂强心剂,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找到民族出路的希望。
(1)给知识分子带来希望自从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后,各路仁人志士便踏上了民族救亡之路,他们该往何处走———自然是向高速发展的西方看齐,知识分子纷纷留学西方,西方各种文化、科技迅速流入中国,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多种救国方案,这些知识分子大致了、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憎恶,要求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洗牌。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他们试图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复兴儒学、重建传统。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用结合”派,将文化重建和社会改造进行结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或者书本上,让思想启蒙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扩散开来。
当知识分子正激烈地争论中国该走何种改革道路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让这些改革的先驱不得不转而思考西方文化的正确性,他们看到了一战的残酷,看到了欧洲人民的疑惑,恐惧,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出现了危机,这使改革者们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如此先进的西方文明、叩开中国大门的西方文明都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危机,中国还能往哪儿走?这个问题一直在改革者的心底回荡,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在此时,苏联的一声炮响传到了改革者的耳畔,以工人、农民为代表的底层人士站到了苏维埃政权的上层,虽然苏联还处于艰难的开始阶段,但是显得生机勃勃,光明的未来是可期的,相比之下,西方世界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中国再次抓住了改革黑暗中的一棵稻草,真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开始倒向苏联,人们开始看到中国革命的未来。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论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专业:10级历史学学号:201010200017 名字:李达铎一、十月革命前的中国革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日益严重地陷入一种半殖民的被列强欺凌压迫的状态之中。
为了改变国家的这种状况,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努力向西方学习和取经。
但是,一直到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止,中国的情况不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和战争不断变得更加脆弱不堪。
当国人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而再度寄希望于美国等国家能够主持公道的时候,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判决,终于使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以社会主义为走向的革命的俄罗斯。
随着苏俄红军逐渐战胜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布尔什维克的政权日渐巩固,俄国人也开始把他们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中国来。
他们一面按照资本主义世界惯行的方式,通过外交的手段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一面却又坚持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信念,着手在中国各派激进势力当中寻找同盟者。
他们不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选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发动者——孙中山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
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当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十月革命爆发以对中国革命影响论文

浅谈十月革命的爆发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中图分类号:d1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295-01摘要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
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关键词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影响一、十月革命的简介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在有阶级以来,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惊天动地的革命斗争,但其结局都是由一个剥削阶级统治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的统治,广大劳动人民仍然处于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
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以往任何一次革命都不同,它不是以一个剥削阶级的统治代替另一个剥削阶级的统治,而是以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
所以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根本转变。
十月革命是指在俄国发生的,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领导的、托洛茨基指挥的,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一场武装起义。
推翻了俄罗斯的资本主义政权--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具备有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为现实的历史条件。
(一)客观:1.经济上: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史称1861年改革,通过这次改革,俄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自由劳动力问题,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
但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导致了俄国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政治上仍保留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农民只能用赎买的方式得到份地,俄国仍保留小农经济,国内市场十分狭窄。
十月革命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联系

十月革命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联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十月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是世界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事件,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由苏联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和农民推翻了俄国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而新中国的成立则发生在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成功激发了世界各国被压迫阶级的斗志,给了中国的革命者们很大的启发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自己的前景和希望,进一步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中国也需要进行一场革命,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在十月革命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
苏联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后盾,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经验、物资和人才。
中国的红军在苏联的援助下得以建立和壮大,最终取得了国共内战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正是在苏联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得以实现了从游击战争到正规战争、从弱小到强大的转变,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范。
在苏联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中国人民以苏联为榜样,增强了革命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了走向社会主义的决心。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先进的思想和制度模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十月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之间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
十月革命的影响激发了中国革命者的斗志,苏联的支持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提供了成功的示范和革命的方向。
十月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是两个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们共同见证了世界革命的进程,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十月革命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1917年俄国的圣彼得堡,标志着俄国沙皇制度的终结,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影响的事例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影响的事例引言在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革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革命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指明了方向,并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范例。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政治上的影响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取得的胜利让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起来。
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得到了极大的扩大,一些革命者纷纷参加共产党的组织,并积极推动中国的革命事业。
2.建立共产主义思想的政党: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在上海成立。
这一政党从此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展。
经济上的影响1.俄国经济模式的引进:十月革命后,俄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迅速引起了中国革命者的注意。
中国革命者开始借鉴俄国的经验,主张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以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
2.工人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工人运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这一现象激励了中国工人阶级,他们开始组织自己的工会,争取自身权益,推动工人运动的兴起。
社会上的影响1.政治觉醒的加强: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对革命的信念更加坚定。
广大工农群众通过十月革命的事例,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参与到革命事业中来。
2.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的农民纷纷参与到土地革命运动中。
他们要求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农民权益的保护,从而推动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
结论综上所述,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在政治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理论和组织上的支持。
经济上,俄国经济模式的引进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变革和工人阶级的觉醒。
社会上,十月革命加强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醒,并推动了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
这些通过十月革命带来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浅析十月革命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浅析十月革命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十月革命对中国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受此影响,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工人罢工和学生运动,这些运动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提供了共产党人士的政治思想借鉴十月革命的成功表明,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真正解放劳动人民,消灭一切形式的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
这为中国共产党人士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指导,使他们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三、推动国共合作的发展十月革命激发了中国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签订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协议》,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
这一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四、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十月革命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在中国的扩散,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传统封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此后,中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五、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在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军事援助,并与中国建立了反法西斯民族统一战线。
这一合作推动了国际抗日力量的联合,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六、影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十月革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的启示,还体现在文化艺术领域。
俄国革命后的苏联文艺繁荣,对中国的文学、音乐、电影等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滋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先驱人物,他们借鉴苏联的文艺创作经验,推动了中国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七、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十月革命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榜样和方向。
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十月革命是指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的成功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思想和意识形态: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和意
识形态的影响。
它推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激发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壮大,鼓舞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
2.革命理论与策略:十月革命使得中国的革命者开始研究和
借鉴俄国的革命理论和策略模式。
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开始注重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推崇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3.建立共产党和劳工运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
于1921年成立,开始领导中国的革命运动。
此外,十月革命也刺激了中国的劳工运动发展,使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和组织上更加觉醒。
4.对抗帝国主义:十月革命宣布了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
口号,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斗志。
革命的成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渴望,推动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尽管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问题。
中国与俄国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有所不同,因此中国共产
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独特的进程和路径。
无论如何,十月革命仍对中国的革命运动、思想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摘要: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希望、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一个友好的苏联,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危难中的中国指明了民族解放的道路。
关键词: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引言:俄历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赤卫队等大批武装人员对冬宫发起包围,并于次日凌晨占领冬宫,苏联十月革命正式爆发。
这对当时正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来说无疑有巨大的指引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轨迹,为中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一、带来希望苏联十月革命对当时正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旧中国来说就像一剂强心剂,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找到民族出路的希望。
(1)给知识分子带来希望自从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后,各路仁人志士便踏上了民族救亡之路,他们该往何处走———自然是向高速发展的西方看齐,知识分子纷纷留学西方,西方各种文化、科技迅速流入中国,在此期间也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多种救国方案,这些知识分子大致了、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他们似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憎恶,要求全盘接收西方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洗牌。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派:他们试图在吸纳西方文化的同时复兴儒学、重建传统。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用结合”派,将文化重建和社会改造进行结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或者书本上,让思想启蒙运动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扩散开来。
当知识分子正激烈地争论中国该走何种改革道路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次重大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让这些改革的先驱不得不转而思考西方文化的正确性,他们看到了一战的残酷,看到了欧洲人民的疑惑,恐惧,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出现了危机,这使改革者们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出路,如此先进的西方文明、叩开中国大门的西方文明都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危机,中国还能往哪儿走?这个问题一直在改革者的心底回荡,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在此时,苏联的一声炮响传到了改革者的耳畔,以工人、农民为代表的底层人士站到了苏维埃政权的上层,虽然苏联还处于艰难的开始阶段,但是显得生机勃勃,光明的未来是可期的,相比之下,西方世界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中国再次抓住了改革黑暗中的一棵稻草,真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开始倒向苏联,人们开始看到中国革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的选择——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10级历史 201010200009程冉
【摘要】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世界各国历史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与十月革命的影响息息相关。
立足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再回首那场伟大的革命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它引导中国人民做出了人类生存最为现实的选择。
【关键字】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现实需要
从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到现在,学术界对于十月革命的研究简直是不胜枚举,有批评有夸赞。
中国的学者绝大多数都是把十月革命当作人类最伟大的革命,尤其是十月革命对于中国的影响更是赞不绝口,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单纯地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来阐述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说的好像中国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笔者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再来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客观地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尤其是应该真正的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来探讨。
所以说,十月革命对于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知道中国人民做出了最为现实的选择,拯救了中国的百姓,也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一、十月革命爆发时的中国
(一)中国社会的大体情况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1905年之前先后签订的南京、北京、瑷珲、马关、辛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个中国赔的够惨。
1911年孙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却又被袁世凯于1915年窃取。
这时期的政治改良是有很多的,但是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局限性,再一方面是国外不希望中国强大,所以所有的运动都以失败告终。
当时的社会状况总归起来就几个字:国库空虚,政权腐败、社会动乱、国外势力的压迫。
(二)人民大众的反响
那么,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的时候,中国人民是怎样的一种境遇?1917年《国民公报》上一篇文章便抱怨:“从前专制时代,讲文明者斥为野蛮,那时百姓所过的日子白天走得,晚间睡得。
辛亥推翻专制,袁政府虽然假共和,面子上却是文明了,但是人民就睡不着了。
袁氏推翻即是真正共和,要算真正文明了……不但活人不安,死人亦不安了。
可见得文明与幸福实在是反比。
”:“民国成立以来,惟以吾蜀论,人民处吁嗟愁苦、哀痛流离之日为多,至今则达于极点矣!是岂吾民之厄运耶?抑亦民国之晦气也?若溯厥原,无非法律不能生效力耳。
夫阻兵怙恶,焚杀频加,盗据神京,倔强边徼,是皆法律所不许者也。
而彼辈必欲为之,所谓国家之妖孽者,其是之谓乎?”(王笛:《街头政治:辛亥革命与大众文化(下)》,《南方都市报》2011年10月14日B21版)从这些材料不难看出,当时社会的大多数百姓所关心的不是国家所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他们最关
心的就是自己的吃穿住行这些最基本最现实的需要。
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它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第一,它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从多方面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
第二,十月革命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一)中国民众对十月革命的态度
不管是毛泽东对于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总结还是如上文那样历代学者的传统看法,都是非常正确的,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指导与鼓励,中国人民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奋起反抗,没有十月革命中国甚至可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十月革命不仅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挽救了中国,更加重要的是就此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与国际影响。
并在21世纪的时候成为制约资本主义世界行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但是如果没有中国社会的广大人民群众,即使是再为成熟的革命和理论都难以使一个民族站立起来。
那么,十月革命对当时中国人民群众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呢?
查阅很多文献资料发现,当时以及后来关于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对于十月革命的反映和想法的记载是很少很少的,专门的记载几乎没有,各大报刊报道和记载的都是十月革命在先进的知识分子里引起的轩然大波。
当时的劳苦大众对于十月革命的具体心理是怎样很难准确的表达出来,但是从大众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们关心的不是那个阶级来领导社会,而是每一次的领导对自己的现实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谁可以满足他们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就会觉得谁的领导是好的。
“我们中华的人民,接着你们的通告,非常的喜欢;知道你们的革命,是要恢复我们劳动者的权利,是为世界人类谋真正的自由平等底幸福,知道你们全俄的农民、工人和红卫兵,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类。
中华全体的平民,都钦佩你们创造的势力和牺牲的精神。
我们劳动界尤其欢欣鼓舞,愿与你全俄的农民、工人和红卫兵提携,立在那人道正义的旗帜下面,一齐努力,除那特殊的阶级,实现那世界的大同。
”(《中华劳动公会致苏俄政府电》,《新青年》第7 卷第6 号,1920 年5 月1 日出版)从这一段材料看出十月革命对于十月革命是欢迎的,是抱有希望的。
(二)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于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不是单单就那个时间段而言的,所以在看十月革命发生后中国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也应该是有所比较的。
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李大钊先生的宣扬和践行下,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渐渐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不断成熟,工农的力量得到了突显。
一次又一次的工人运动和农民暴动不仅仅支持了先进的知识分子所组成的领导组织,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暴力革命让中国的人民群众得到了甜头:工人渐渐地得到了较少的工作时数和较高的工资,农民再也不是忍气吞声的忍受而是在一次次气壮山河的暴动之后得到了减租的利益甚至是少量的土地。
这在以前的中国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可以说,自从十月革命后,中国的人民群众渐渐在实现对于温饱的需求。
这是由于这样的转变才使得人民群众对十月革命,对无产阶级有着热烈的拥护。
三、十月革命给中国的启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
如果仅仅站在政治的角度上来一味的强调十月革命对于中国社会意识的影响的话势必会忽略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农民阶级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来就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且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众的文化修养还不能够使他们的思想跳跃过当前的吃穿住行而考虑自己的阶级立场,更不能够让他们跳跃过自身的苦难而为解放全人类而努力奋斗。
不管是学者还是国家的领导集团都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做到以民为本才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实现本阶级的既定目标。
国民党为什么得不到人民大众的支持?因为他们根本看不起人民群众,他们没有意识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因为苏联的一系列政策都是没有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飘渺的乌托邦。
十月革命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暴力革命的方式为中国的人民群众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这样的革命方式使得他们在经济上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在政治上也逐渐获得了主人翁的地位。
十月革命首先影响到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这不可否认,但是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那些知识分子还是会像孙中山那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和斗争中国不可能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所以说十月革命对中国更重要的影响是暴力革命为中国的人民群众提供了崛起的方向,十月革命鼓舞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这种影响是长远的,这种影响支撑了整个中国才有了今天。
所以,再回首伟大的十月革命的时候,除了在意识形态的更加牢固、信仰更加坚定的同时更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更应该看看自己的人民是不是真的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只有把人民当作天的政党才是真正先进的政党。
参考文献:
1.仝华:《那一场震撼世界的伟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党史文汇》2012年01期。
2.刘芳:《十月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增刊。
3.陈伯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革命》,《山东政报》,1949年04期。
4.《列宁论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世界知识》195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