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教案《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服装店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服装店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服装店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折扣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学会计算折扣后价格- 掌握求解折扣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教学内容1. 折扣的定义和意义2. 计算折扣后价格的方法3. 折扣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实际应用教学过程导入与引导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折扣现象和服装店中的折扣标签,激发学生对折扣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折扣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讲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折扣的定义和作用。

通过示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折扣的计算过程。

折扣计算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折扣信息,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题,加深学生对折扣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折扣问题解决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折扣问题和解决策略。

例如,如果买一送一、满减等情况下应该如何计算折扣。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索解决折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总结与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练作业。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折扣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自主研究更多与折扣相关的知识。

教学评价-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情况- 学生在练和作业中的表现- 学生对折扣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资源- 幻灯片或黑板- 折扣相关的实际购物场景和练题- 相关的教学视频或网页资源注意事项- 确保教学资源的准备是否充足-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 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折扣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学习,理解打折的含义,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方法。

2、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打折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感受数学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学生能独立解决与折扣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折扣知识,对生活中不同的折扣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学生说说身边的商场优惠活动都有哪些?人们为什么都在商场“搞活动”时去采购?2、通过谈话引出商家往往在这个时候采取一些优惠措施,如打折等。

3、出示一幅关于商场打折的情景相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小组交流,学习新知。

1、认识“打折”。

(1)让学生交流,关于折扣已经知道些什么?(2)概括:“打折”的含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2、教学例1。

(1)、课件出示小雨和他爸爸逛商场的情境,定价在广告横幅上: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2)、让学生说一说:九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什么意思?归纳:几折表示十分或百分之几十。

(3)、练习:说一说以下折数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六折:—————三折———————八五折—————(4)、课件展示小雨买自行的情境,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学信息,出示例1第(1)题。

学生试算。

并汇报:180×85%=153(元)(5)、课件展示爸爸买随身听的过程,学生说一说数学信息。

理解题意:怎么知道打九折?(6)、出示例1第(2)题。

学生试算、汇报、交流。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元,减去现价,就是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160—160×90%第二种算法:原价16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

160×(1—90%)三、巩固练习,深化认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教案模板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打折”的问题。

2.体验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学重点: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法:启发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5分)(一)导入:1、同学们春节刚刚过去,三八妇女节马上又要到了,一些商家为了招揽顾客,经常采用一些促销手段。

(请看大屏幕)你知道他们都采用了哪些促销手段?2、同学们提到了打折,打折是商家常用的一种促销手段,也是一种商业用语,那么什么是打折?打折后商品的售价比原价便宜了还是贵了呢?同样的商品,打一折便宜还是打九折便宜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打折有关的数学知识。

师板书:打折(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打折“的含义。

2、能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8分)1、自学内容:书上第8页内容2、自学时间:8分3、自学方法:先独立学习,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1)什么叫“打折”?几折表示什么?三折、六折、五五折、八八折、一折、九五折各表示什么?(2)例1中,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怎样求“买这辆车用多少钱?”(3)怎样求“比原价便宜多少钱?”(4)尝试独立解答例1中的2个小题三、合作交流(10分)先小组交流,再派代表上台交流1、现价=原价×折扣便宜的钱数=原价×(1-折扣)2、完成书上第8页做一做。

四、质疑探究(2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五、小结检测(15分)(一)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优秀教案第【1】篇〗折扣教材第8页。

1. 经历了解信息,解决“折扣”问题的过程。

2. 理解“打折”的含义,以及折扣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打折”的问题。

3. 体验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重点:理解折扣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难点: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在我们刚刚度过的寒假生活中,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好多商家为了促销商品,举行了促销活动。

把你们知道的情况说一说。

生1:商家搞促销活动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物。

生2:商家一般是把商品进行“打折”销售,这样对于顾客来说,打折的时候买,就比平时买同样的商品省下一点钱。

……添加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 Lspjyw 免费获取全套资源师:同学们对“折扣”看来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折扣”的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商家“打折”促销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师: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打九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

你知道什么叫做“八五折”吗?生:八五折就是原价的85%。

师:看下面的问题,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1)题〕生:已知自行车的原价是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师:买这辆自行车用了多少钱?该怎么解答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已经知道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所以现在买这辆自行车需要的钱数就是原价的8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师:自己列式计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吧!生:求原价的85%是多少,列式为180×85%=153(元)。

师:根据刚才解决问题的经验,你能自己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2)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折扣优秀教案【第1篇】本节课是在了解“成数与折扣”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交往、购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

但学生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凭借生活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和第5页例2,完成第5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及练习二的习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

说明并板书;“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二,即百分之二十。

下面让学生回答:“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苹果比去年减产十分之一,即百分之十。

)“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十分之三,即百分之三十。

)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

提问:“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多收了二成五,表示多收了25%。

)“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学生口述。

教师板书算式:41.6十41.6×25%或者41.6×(1十25%)2.教学例2.教师:你们在商店有没有看到过某某商品打几折出售?比如“运动服打八折出售”,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提问:“衬衫打六折出售是什么意思?”(衬衫按原价的60%出售。

)?“书包打七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书包按原价的75%出售。

)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然后每个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算式并说明根据。

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学习了折扣的相关知识。

教材第40页例1和第41页的练习,通过具体的购物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学会运用折扣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购物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购物时,有没有遇到过打折的情况?打折是如何计算的?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0页的例1,让学生说一说折扣的含义。

教师讲解折扣的计算方法,并示范解题过程。

3.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第41页的练习,独立完成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教师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折扣问题1. 折扣的含义:原价× 折扣 = 实际支付价格2. 折扣的计算方法:(1)六折 = 60%(2)八折 = 80%(3)打折后的价格 = 原价× 折扣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妈妈打算给小明买一件衣服,原价是200元,商场正在进行八折优惠活动,小明妈妈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小明妈妈需要支付160元。

2. 题目:一家超市正在进行满300减100的优惠活动,小华购买了320元的商品,她能享受到优惠吗?如果可以,她实际支付了多少钱?答案:小华能享受到优惠,她实际支付了220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人教新课标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卢龙县潘庄镇富申庄小学毛新春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中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内容,生活实用性非常强,而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折扣、成数、税率、利率之后,应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购物中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可见,本节课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升华,真正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教学目标:㈠深入理解折扣的含义,在促销中选择最佳消费方式。

㈡能运用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特点来解答有关折扣中的比较复杂的应用题。

㈢通过形式多样的购物模拟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形式多样的购物模拟练习,能正确解决购物中复杂的折扣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促销方式,合理选择消费方式。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教材12页,例5,“做一做”及练习二部分习题,应用折扣知识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今天是星期日,平时爱睡懒觉的小明很早就起床了,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

为了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小明准备去超市给妈妈买一条漂亮的裙子?(为小明的孝心鼓掌)。

到了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OPPO手机全场八折出售”,这是什么意思呢?(表示这件物品按原价的80%出售)。

小明接着向前走,到了酸奶区,只见货物架子上非常醒目的写着:买二送一,什么意思啊?(生答)。

这时候小明心想:打折的方式真多啊,待会儿给妈妈买裙子的时候,我要好好的算算,千万不能上当。

你觉着小明怎样?(生答)。

没错,小明很聪明,想的很对,在我们实际的生活购物中,商家为了刺激我们消费,绞尽脑汁会采用多种形式的优惠方式,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

今天,我们就和小明一起来研究应用折扣解决复杂的购物问题。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购物中的折扣问题》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购物中的折扣问题》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例5,让学生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

使学生对不同的促销方式有更深入的认识。

例如,学生在解决了这一问题后,会自觉思考“满100减50元”和“打五折”有什么区别。

(2)在“阅读与理解”环节,重点是使学生思考“满100元减50元”的具体含义。

在“分析与解答”阶段,在对两种不同促销方式形成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求出实际的花费。

通过“回顾与反思”,让学生明白“满100元减50元”这种方式只是对价钱中的100元打五折,没有满100元的部分没有享受这个折扣。

而A商场则是对所有的钱数实行五折优惠。

因此,即使不计算出两种销售方式的实际花费,也能判断“满100元减50元”不如打五折实惠。

商品的价格比整百数多的时候,越接近于整百数,两者的优惠力度越接近;而商品的价格比整百数小的时候,越接近于整百数,两者的优惠力度差别越大。

(3)“做一做”,让学生及时巩固例5中涉及到的两种折扣方式,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建议(1)加强数学的实践性。

打折销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并不感到陌生。

有条件的地区,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了解商场的一些促销方式,并理解其实际含义。

例如,直接打几折,“满100元返50元礼券”“满100元减50元”“买五件送一件”,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促销方式。

(2)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促销方式的数学含义。

对于“打几折”,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其数学含义就是“求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而对于“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发现最关键的是找到商品的价格里有几个100元,就要减去几个50元。

在此基础上,也可进一步延伸,例如,可以计算一下在B商场买这条裙子,相当于打了几折,即130÷230≈56.5%。

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相同(价格为整百元),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比较接近(总价比整百元多一点点),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差距较大(总价比整百元少一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分数(二) 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进一步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并正确计算不同优惠形式的折扣。

2、通过两种不同优惠方式的对比,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折扣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正确计算优惠后的金额。

【教学重点】
理解购物中的多种优惠形式,并正确计算优惠后的金额,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每满100元减50元”与“五折”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人民币教具
【教法】
情景教学,引导分析,巩固练习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反思总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班本着“你的多余,我的需要”的理念,成功举办了“第1届跳蚤市场”活动,这其中可蕴含着不少数学奥秘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再回到跳蚤市场来瞧一瞧吧。

(播放《跳蚤市场》视频)
师:一件商品打八折是什么意思?
生:现价是原价的80%。

师:视频中这件物品原价是40元,打八折后,应付多少钱呢?怎么计算的。

生:32元,40×80%=32(元)
师:视频中这位老板是采用了什么方式来吸引顾客呢?(生:直接打几折)
师:板书,直接打几折,谁来说一说,你们在平时的购物中或者昨天的跳蚤市场中,还见到过哪些促销方式?
师:根据生回答,继续板书,满几减几,折上折,买几送几…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购物中优惠的形式有很多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购
物中的折扣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例5。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先自己读一读吧。

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指生口答)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选择哪些商城更省钱?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下面,把这道题完整的读一读把。

(生完整读题。


2、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师: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说一说对于这些信息你是怎么理解的?启发:“满100元减50元”是什么意思?
生1: “每满100元减50元”,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

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生2:打五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50%。

3、集体交流,展示汇报
师:先试着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交流的成果?
小组汇报整理解题思路:
(1)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以50%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 230里有两个100,然后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

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A商场:230×50%=115(元)
B商场:230-2×50
=230-100
=130(元)
115<130,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选择A商场更省钱。

4、归纳辨析
师:你觉得“每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谁更优惠?
(生:打五折更优惠。


师:什么情况下,两种方式优惠结果一样呢?什么时候优惠结果很接近?什么时候优惠结果相差很大?
生小组讨论汇报:
(1)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相同?(价格为整百元)
(2)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折扣比较接近?(总价比整百元多一点点)
(3)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差距较大?(价格比整百元少一点点)。

5.小结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回顾一下我们一如何一步一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三、巩固练习
师: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商家可以利用数学来赚取更多的利润,而我们则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面,我设置了三个关卡,顺利通过这3关的人,就能获得“小小数学家”的荣誉称号。

1、基础题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

2、变式题
完成练习二第12题,再集体交流订正。

3、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造模拟购物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折上折”和“买几送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将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直接打几折标价: 230元
满几减几百分数 A商场:五折 B商场:每满100元减50元
折上折 230×50% 230—2×50
买几送几 =115(元) =130(元)
. 115<130
. 答:在A商场应付115元,在B商场应付130元;
. 选择A商场更省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