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与用药安全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护理课件

对于休克患者,通过静 脉输液快速补充血容量, 升高血压,改善组织灌注。
静脉输液治疗原理
药物溶解
静脉输液所使用的药物通常是 已经溶解于溶剂中的,通过注 射器将药物和溶剂一起注射到
静脉血管内。
药物分布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随着血液 循环分布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会逐 渐失去药效。
药物排泄
经过代谢后的药物和代谢产物 会通过尿液、胆汁等途径排出
体外。
02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与安全 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标准
1. 药物配置准确率
确保药物配置过程中无差错,药物剂量、浓 度等参数符合规定。
3. 患者信息核对准确性
在给药前应核对患者身份、药物信息,避免 给错药或重复给药。
2. 输液操作规范性
02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 方法之一,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 病的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电 解质紊乱等。
静脉输液治疗目的
控制感染
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抗生 素等药物,达到控制感
染的目的。
补充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或消化吸 收不良的患者,静脉输 液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
物质。
纠正电解质紊乱
抢救休克
对于严重腹泻、呕吐等 导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 险。
4. 静脉炎与渗漏
评估患者血管条件,预防静脉炎和药 物渗漏。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制度
1. 培训制度
2. 交接班制度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和 技能的培训。
确保每班护士对患者的输液情况交接无误。
3. 药物管理制度
建立严格的药品进、出、存管理制度,确 保药品质量。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培训课件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培训课件1. 介绍本课程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背景知识在医疗实践中,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错误的输液用药操作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了解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性要求和操作规范非常重要。
3. 静脉输液用药的分类静脉输液用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3.1 滴速控制类药物该类药物需要通过调节滴速来实现治疗效果,包括前列腺素类、镇静催眠药等。
3.2 持续输注类药物该类药物需要持续输注,以维持有效的治疗效果,包括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3.3 急救类药物该类药物用于急救情况,需要尽快输注到患者体内,包括心脏麻醉剂、血液制品等。
4.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操作规范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性,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以下操作规范:4.1 检查药物和容器在使用药物和容器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异常。
如有任何疑问或异常,应及时更换。
4.2 检查静脉通路在进行静脉输液前,需要检查患者的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并确保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处理。
4.3 确认药物用量和滴速在进行输液操作前,需要仔细核对药物的用量和滴速,确保不会超过或低于规定的剂量。
4.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输液操作中,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4.5 监测输液过程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反应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措施。
5. 输液用药注意事项在进行静脉输液用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5.1 用药禁忌和副作用需要了解药物的禁忌症和可能的副作用,并在使用前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和评估,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2 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多种药物同时输注时,需要仔细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疗效。
6.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医务人员能够提高对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减少输液操作中的错误和风险,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临床静脉输液用药行为,防止用药错误,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开展静脉输液治疗的科室及护理人员。
三、组织机构成立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本制度的实施。
四、职责1.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工作小组:(1)制定、修订和完善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静脉输液用药安全意识。
(3)监督、检查临床静脉输液用药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4)定期对静脉输液用药安全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2. 护理人员:(1)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认真核对医嘱,确保药品名称、剂量、用法、途径准确无误。
(3)掌握药物知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
(4)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用药注意事项。
(5)发现用药错误,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采取措施纠正。
五、内容1. 医嘱审核:(1)医师开具医嘱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确认用药的必要性。
(2)医嘱内容应准确、完整,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途径、用药时间等。
(3)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应仔细核对医嘱内容,确保无误。
2. 药品管理:(1)药品应按规定储存,确保药品质量。
(2)药品领用、归还、过期、失效等应及时处理。
(3)抗生素等特殊药品实行专柜管理,专人负责。
3. 配药:(1)配药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配药安全。
(2)配药前,应仔细核对医嘱,确认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
(3)配药过程中,应避免药品污染,确保配药质量。
4. 输液:(1)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反应。
(2)输液结束后,应妥善处理输液器、输液针等医疗废物。
(3)患者离院时,应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5. 用药错误防范:(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用药准确无误。
(2)加强药品知识学习,提高识别药品的能力。
(3)发现用药错误,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采取措施纠正。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03
案例三:输液速度过快, 导致患者心脏负荷过重, 引发心衰
02
案例二:护士操作失误, 导致空气进入静脉,造成 空气栓塞
案例一:患者输液过程中 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导致 严重后果
案例分析的启示
F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E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D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加强患者教育,提 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和配合度
安全管理的实施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 度和流程
A
加强输液设备的管理和 维护
C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 者安全意识
E
B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 全培训和考核
D
建立患者安全用药档案, 确保用药安全
F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 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 防范
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保障患者安全: 降低静脉输液治 疗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风险,保障 患者生命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风险防范, 提高医疗质量和 服务水平,减少 医疗事故的发生
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风险防范, 减少医疗事故和 纠纷,降低医疗 成本
维护医患关系: 通过风险防范, 提高患者满意度, 维护良好的医患 关系
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营养不良或无法通过口服补充营养 药物无法通过口服吸收或需要快速起效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无法通过胃肠道给药
手术前后需要补充液体或药物 危重患者需要紧急救治或维持生命体征
静脉输液治疗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医嘱,确保用 药剂量和速度准确
A
保持输液环境的清洁和 安静,避免交叉感染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1. 引言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用于给予患者药物或营养物质。
然而,静脉输液用药安全一直是医疗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
正确使用静脉输液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从静脉输液的重要性、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的需求以及一些常见的静脉输液用药安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于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的认识与重视。
2. 静脉输液的重要性静脉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给予药物或营养物质的方法。
它可以迅速使药物或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比于口服给药,静脉输液对于一些情况下需要迅速、准确、有效给予药物的需求来说,更为适用。
静脉输液可以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给予药物治疗、输注营养物质等。
在急救、手术、化疗等情况下,静脉输液更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3. 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的需求静脉输液用药安全是指在给予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时,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合理配伍、准确计量以及避免不良反应,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在静脉输液用药安全要求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使用药物: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不得随意更换或增减药物。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给予不适用的药物。
•合理配伍:静脉给药时,有时需要同时输注多种药物,这就需要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容性。
不同药物在一起可能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的变性或失去活性。
•准确计量:静脉输液药物的剂量要准确计算,并使用合适的输液装置和输液速度。
过高或过低的剂量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药物疗效不佳。
•关注不良反应:静脉输液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4. 常见的静脉输液用药安全问题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经常面临一些常见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药物选用不当:医务人员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
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输液治疗安全,预防和减少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及医护人员。
三、职责1. 医院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本制度。
2. 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制度。
3. 患者及家属应了解本制度,积极参与输液治疗。
四、输液安全管理1. 环境管理(1)治疗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定期进行消毒。
(2)无菌操作前需进行湿式清扫,空气消毒每日2次。
(3)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治疗室。
2. 配药管理(1)配药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洗手戴口罩。
(2)抗生素等易过期药物应现用现配,过期药物不得使用。
(3)配药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确保准确无误。
3. 操作管理(1)输液前,护士应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
(2)穿刺前,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皮肤,干燥后才能进针。
(3)穿刺失败2次,应换人操作,并向患者道歉。
(4)穿刺后或更换液体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 用药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医嘱,确保用药安全。
(2)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3)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
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发现并发症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记录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原因、处理措施及效果。
五、培训与考核1. 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培训。
2. 医院应组织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知识。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护人员,应进行补考,直至合格。
六、奖惩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患者不良后果的医护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确保输液给药过程中用药安全的措施

确保输液给药过程中用药安全的措施1、创造安全的用药大环境静脉输液给药,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
使用者(医护人员)应接受过专门培训和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新特药给药前要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药物使用说明书是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临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医患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医护人员遇到拿不准的新特药,最起码的一点要求,就是要认真阅读其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指导临床医护人员认真、安全用药。
3、严格对药物进行查对用药、注射前,医护人员要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操作前、中、后查对,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有效期。
4、使用前认真检查药物的质量医护人员摆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5、创造安全的输注条件输液环境要符合感控要求。
定期进行清洁,做好物品表面消毒、处理,定期开窗通风,定时进行空气消毒,保证输液环境符合规范。
6、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进行静脉输注的医疗单元,要备齐抢救用药(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必要的救护条件和设施,如氧气、抢救药、监护仪、救护车等,为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7、规范静脉用药操作注意中药注射液、新特药的输注要求,除严格参照说明书用药外,还要注意上下药瓶之间,药物在续液的时候,在输液管内发生配伍禁忌。
干预措施:输注中药注射液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道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8、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护医护人员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要严密监护,加强巡视,认真听取患者主诉,严防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做好临床应对,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
9、做好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对于临床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认真按照相关规定,对不良事件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听取反馈,与时俱进,以改进临床工作。
关注输液风险,保障用药安全简析

4.溶剂的选择 5.不同溶剂的pH值不同, 对药物的稳定性有不同影响, 6. 注射剂中常常加有各种附加剂, 如缓冲剂, 助溶剂
、抗氧剂等 7.溶剂或分散介质为注射用油、非水溶剂 8.选择溶剂要根据药品说明书推荐使用
关注输液风险, 保障用药安全
5 盐析 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 出的过程。容易发生盐析作用的注射剂: 过饱和溶液胶体溶液 以注射用油为溶剂的溶液
是“好得快” ,要求打点滴, 如果医生不同意还会发脾气;
关注输液风险, 保障用药安全
输液的危害
□危害一 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 都会导致病人发热, 寒战, 严重者高热达40-41℃
□危害二 肺水肿 输液速度过快, 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 使循环血容 量 急剧增加, 心脏负担过重引起水肿, 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有心力衰竭或心脏病史患者, 快速、大量输液或加重 心力 衰竭, 重者或诱发肺水肿。
关注输液风险, 保障用药安全
2.避光输液 某些药物对光敏感, 见光易分解、氧化, 降低疗效, 增 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这就需要采用避光措施。 (左氧氟沙星、尼莫地平、泮托拉唑钠、部分肿瘤用药 等)
关注输液风险, 保障用药安全
3.静滴速度 不同药物对静滴速度有不同要求 一般要求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输液速度要适度,但对于特 殊的药品和特殊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患者,输液速度 必须放慢。
关注输液风险, 保障用药安全
2 过敏性试验问题
注射剂是否需要做过敏性试验,也与药品本身质量与制备工艺 有密切关系,注射药标准低、药品纯度低、杂质多和制备工艺 落后,就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欧美: 基本不要求;我国: 基本没有管) 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质量缺乏信心,或为了推卸 责任, 对只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就不需做过敏试验的药品,在说明书 上也写上要做“过敏性试验”,所以同一药品、 同一剂型的 药品说明书上有的企业规定可以不做过敏试验,有的企业则规 定要做过敏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安全
静脉治疗已成为临床最常见、最普遍的治疗
几乎横跨所有的临床科室, 在我国85%的护士,用于输液时间>75%。
提纲
静脉输液及输液风险
常用静脉输液装置及合理选用
输液过程安全用药的原则
特殊药品的安全使用
抗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 TPN的安全使用 碱性药品的安全使用
几点建议
静脉输液与静脉治疗的概念
50
321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
阿霉素
环磷酰胺
280
352
5-FU
长春新碱
650
610
3%氯化钠
甘露醇
1030
1098
TPN
5%碳酸氢钠
1400
1190
50%葡萄糖 2526
输液速度
病人方面的因素
年龄 疾病
体表面积
病人的耐受能力
输注液体的影响
性质: 浓度: 效价:
输液工具的种类
外周静脉输液 : ——头皮钢针、套管针 、中等长度导管 中心静脉输液: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 管 、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埋藏式输液港
穿刺工具的评估与选择
穿刺工具 头皮钢针 套管针 PICC 深静脉导管 留置时间 2-4 hour 72-96 hour 4 weeks-1 year 适用范围 临时输液 <1 month 输液 >1 month 输液, 刺激药物 >1 month 输液, 刺激药物,手术, 急救
低渗溶液 <240 mOsm/L 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 细胞水份过多--细胞破裂、静脉刺激与静脉炎,用 于稀释或调节高渗药物
等渗溶液 240-340mOsm/L 与血液等渗而不会造 成细胞壁水分子的移动
高渗溶液 > 340mOsm/L 吸取细胞内水份,血管 内膜脱水、内膜暴露于刺激性溶液而受损--静脉炎、 静脉痉挛、血栓形成。不常用于稀释配置药物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应用标准-1 6.6.1 输注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避光药物时,应使用 避光输液器 6.6.2 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 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应用标准-2 6.6.3 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间有配伍禁忌时,在前一 种药物输注结束后,应冲洗或更换输液器,并冲 洗导管,再接下一种药物继续输注 6.6.4 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 洗输血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应 在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及 导管,再接下一袋血进行输注
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的一种治疗 方式。
化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与手术、放疗并列成为三大治疗手段。
什么是细胞毒药物?
具有遗传毒性(如致基因突变、基因断裂)、致癌 性、致畸作用或生育损害,在低剂量下就产生严 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的毒性的药物 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的药物——AACP
临床上多指抗肿瘤药物
常见的肿瘤疾病
肝癌 大肠癌
卵巢癌
肺癌
乳腺癌
肾,膀胱癌 消化道肿瘤 血液肿瘤
34
抗肿瘤药的分类
抗肿瘤药物主要危害
1.骨髓抑制反应 2.胃肠道反应 3.神经毒性反应 4.心、肝、肾毒性反应 5.药物过敏反应
抗肿瘤药物职业危害的特点
潜在的致癌、致畸、生殖毒性
短时间不明显,长期才能显现
输液器的发展史
以往国内采用的输液器过滤介质孔径一般为15μm, 对直径小于15μm的微粒几乎没有截留作用。
药液中大于10μm的微粒仅占1%左右,小于10μm 的微粒占 98%左右,输液不良反应与输液远期影 响在所难免。 为满足临床需要,避免或减少微粒对患者造成的 危害,出现了精密过滤输液器。
精密输液器的种类
普通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采用纤维素滤膜,不 能进行精确的孔径分级,使用超过一定量时,或 遇酸遇碱后,纤维脱落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造成 自污染。主要是滤除药液中直径在 15μm 以上的 微粒,对15μm 以下微粒的滤除率较低。
精密过滤输液器选用的滤膜是核孔膜,具有双层 过滤介质,纳污能力强、滤孔规则、均匀、过滤 精度高、不会产生异物脱落、对药物吸附性小, 对孔径有严格的分级,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 适孔径:5μm 、3μm 、2μm 、1.2μm 、0.2μm 。
@职业防护
42
肠外营养的种类
43
输液器发展史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临床医疗发现输液过程中病 人会出现多种输液反应,而且具有特殊致病性副 作用。 20 世纪50 年代,众多学者报道了输液中微粒的危 害。
90 年代以来,我国普遍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进 行静脉输液,由于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具有能 杜绝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优点,临床上已完全取代 了过去的橡胶输液管。
Therapy Considerations
能引起注射部位或沿静脉区域的炎性反应刺痛肿胀或静 脉炎的称为刺激性药物。严重的持续性组织损伤和坏死 的又称为发疱剂 。
常见的刺激性药物
博来霉素 紫杉醇
(4.5~6.0) (3.0~5.0)
常见的发疱性药物
抗肿瘤药物
其它肠外输注药物
(3.5)
长春碱
钙制剂
2-4 weeks
各种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
头皮钢针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5×5cm。
静脉留C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是:10×10cm。
常用消毒剂
碘酊1-2% 即刻起效,2分钟达到最佳效
碘伏2分钟起效,75%酒精可减弱碘伏的作用。 酒精即刻起效,应涂擦局部皮肤至少30秒。
因此被广泛忽视!!!
细胞毒药物的职业防护原则
尽快建立化疗防护的管理体系及严格规章制度
--- 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室),实行集中调配供应。肠外营养液、危害药 品静脉用药实行集中调配供应。 ---装备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生物安全柜
---严格执行职业防护措施
---加强废弃物管理
静 脉 输 液 : 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 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等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静脉治疗: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 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 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 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 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 脉的导管,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 脉置管 。
临床应用
目前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时有发生,除细菌 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 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因为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是滤除药液中微粒的最 后途径。
试验发现,使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时无输液反应 发生,而使用普通输液器时有 15 例发生输液反应 。
PN
6.4.3.1宜由经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层流室或超净台内配 置
6.4.3.3 宜现用现配,应在24h内输注完毕 6.4.3.4 如需存放,
应置于4℃冰箱内,
并应复温后再输注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PN
6.4.3.5 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 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
6.4.3.6 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 6.4.3.7 单独输注脂肪乳剂时,输注时间应严格遵照 药物说明书 6.4.3.8 在输注的PN中不应添加入任何药物
精密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
优势:
一是更好地过滤杂质,二是更彻底地排除空气 劣势: 价格昂贵
如何选择?患者应有知情权,对于有相关规定需 要使用的,如说明书及行业规范明确要求的。
注射用兰索拉 唑专用1.2μm 精密过滤输液 器
注射用兰索拉唑说明书中规定: 本品静滴使用时应配有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 以便去除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淀物。 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塞而产生严重后果。
适用范围
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的适用人群为儿童患者、老年患者、癌症患 者、心血管病患者、危重患者、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等。
其适用的药物有中药、抗生素、营养药、氯化钾、果糖、甘露醇、 脂肪乳、化疗药物等。
化疗相关概念
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简称化疗)
化学治疗: 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 化疗: 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
安定
(6.0~7.0)
氮芥
(3.0~4.0)
39
钾制剂 (5.0~7.0)
注意事项
溶媒选择: 只能用GS溶解: 吡柔比星、卡铂、奥沙利铂、 紫杉醇脂质体 只能用NS溶解:阿糖胞苷、吉西他滨(健择)、 依托泊苷、丝裂霉素C、羟基喜树碱、 环磷酰胺、长春瑞宾。
40
注意事项
需要振摇: 产生泡沫需放置2min
静脉给药途径
外周静脉
头皮针 留置针
中心静脉
PICC 深静脉置管
留置时间:头皮针能留4-6小时。 留置针留3~5天 PICC管可留置4周至1年以上,且PICC不受年龄、 性别,病种的限制。 颈内静脉置管能留3--6周
6
静脉输液的目的
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的灌注量 静脉给药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 营养治疗。 注入造影剂,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浓度的不 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1g先锋霉素在不同溶液中的渗透压变化
溶液 无菌注射用水 0.9%Nacl 0.9%Nacl 0.9%Nacl 0.9%Nacl 溶液量(ml) 10 10 20 50 100 渗透压(mOsm/L) 340 600 426 344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