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名称的由来
天水

麦积山
• 中国佛教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分别为敦煌莫 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地处 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 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麦 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 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 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 •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 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 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 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 库,被称为东方雕塑馆。2014年6月22日,麦积 山申遗成功。
天水之名的来源
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 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 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 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 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 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 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 “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 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 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 了“天水”之名。 “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在天水,有 飞翠流玉的马跑泉,香美胜乳的甘泉,四季如汤、去病健身 的温泉,珠帘垂挂的菩萨泉,寒彻沁人的八卦泉,鱼随泉涌 的神鱼泉等,分布面广,知名度高。这些泉水水质甜美,四 季不断,久饮能使人皮肤洁白。天水居民皮肤多白嫩,因而 有"天水白娃娃"的说法。
陇上小江南——天水
地理位置
• 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 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 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 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 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 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 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 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 北纬34°05′~35°10′之间, 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 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交通及区位优势天水地处陕、甘、 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 陇海铁路穿越全境,G30连霍高速 在2011年在天水地区全线通车,G7011十天高速 列入规划,G310国道、G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 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 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
天水名称的由来

天水”名称的由来天水,曾经是水草丰茂的畜牧地,也曾经是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远在8000 多年前,那里是西周的附庸——秦国。
秦人的十几代祖先都生息在古雍州那块被人称为邽县、秦亭、上邽的地方。
- 过了很多年,大约在距今2100 多年前的汉武元鼎三年,上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相传,东汉武帝元鼎三年,上邽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旱灾。
穷苦的人们都为田禾枯干祈求神灵降雨。
- 一天半夜,当人们熟睡时,突然天上响起巨大的雷声。
又一阵“轰隆隆”巨响,大地裂开了,只见天上的河水,一落千丈倾泻下来,刚巧注入裂开的地缝。
真是九天的银河落向人间,流了很长时间。
- 风雷终于息怒了,一切又恢复平静。
接着又是几天的和风细雨,把一个干旱火烧的地方滋润得如翡翠一般,到处水灵灵的,这儿一个水潭,那儿一条涓涓河流。
从那以后,小草绿了,杨柳青了,座座荒山变得青翠苍秀,清清泉水,哺育了陇上的片片绿州。
- 这次大地震引来了九天银河,人们认为是神灵显威,把“天河注水”传说得神乎其神,赞美这里最大的一汪湖水是“天水井”,还传说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乡民们都引它灌良田,润桑麻,于是,禾苗茁壮,树木葱葱。
这一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获得大捷,疆域开拓,丝路畅通,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西汉王朝把当时的陇西郡分为两郡。
一天,汉武帝听到了“天河注水”的传说,十分高兴,下旨在上湖旁边,筑起-向没有去过天水的朋 一座城池,设新郡,名曰“天水郡”, 甘肃天水得名,传说由此而来。
- 天水还是中华民族的 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传说中都降生 在天水,天水因之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 曾题词:“羲皇故里”。
-天水 麦积山石窟 - - 天水麦积山石窟 -这个中国第四大石窟名副其实,云冈和龙 门只是她的二分之一都不到, 至于敦煌就更小了 ,为什么天水 的麦积山石窟不出名?中国的一位史学家说 : 天水石窟没有 被盗过,其他的石窟,尤其敦煌的东西被盗到了国外,于是 闻名 . - - 仙人湖 -天水古称秦州。
我的家乡—甘肃天水

风雷终于息怒了,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大地裂口处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湖泊,湖里的水清澈透明 接下来的几天,天空一直落着绵绵细雨,把整个世界从干旱 燥热中解救出来。有了水的滋 处都变得绿油油的,山野苍翠,溪流潺潺。这次地裂引来了九天银河,人们认为是神灵显威 的传说不翼而走,地 裂处最大的一汪湖水被称为“天水井”。这水“春不涸,夏不溢 乡民们引它灌良田,润桑麻,禾苗茁壮,树木葱葱。
史书记载,伏羲的出生地是成纪。这里后来成为秦国的发祥地。周朝时,秦的祖先在这里养马 把此地赐给他作秦的属地,后来称邽县,秦亭,秦朝时称上邽。到了汉朝,此地归属汉阳郡 “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
那么汉朝后来为什么又改叫天水呢?相传在汉武帝元鼎三年的时候,上邽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 那个夏天,气候炎热,很久不下雨。看着田里的庄稼一天天枯竭,喝着河里仅剩的一点浑浊苦 人们都心急如焚,天天虔诚地祈求神灵降雨。一天半夜,当人们熟睡的时候,突然天上响起 大的雷声。又一阵“轰隆隆”巨响,大地裂开了,只见天上的河水,一落千丈地倾泻了下来 裂开的地缝。啊!这真是九天的银河落向人间啊,流呀,流呀,流了很长很长时间。
,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汉王朝把陇西郡(今天水地区)分为两郡。汉武帝听说了“ ,下旨在上邽湖边,筑起一座城池,取名为“天水郡”。天水得名,由此而来。而“ 故事也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பைடு நூலகம்
伏 羲 之 地 麦 积 山 马踏飞燕
家乡美食
面 皮 然 然
牛 肉 面
那么在皇帝之前还至少有三皇其中女娲和伏羲就是我们黄种人的源头天水留下了大量的关于远古的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和遗迹女娲补天的地方也是天水
我的家乡—甘肃天水
都知道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宗是黄帝,他开创了中华5000年文明。那么在皇帝之 前还至少有三皇 女娲和伏羲就是我们黄种人的源头,天水留下了大量的关于远古的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和遗迹 的地方也是天水。伏羲被视为三皇之 首,众所周知的八卦就是伏羲始创的。伏羲出生在天水 历史上就是“羲皇故里”。
我的家乡—美丽的小城天水

我的家乡—美丽的小城天水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却不知渭水河畔也有秋水春花,大地湾里也孕育过人类文明,麦积石窟也藏着千年辉煌,陇上也有江南美景。
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我的家乡,人称“陇上小江南”的天水。
如果你没有去过我的家乡,那么现在我就带着你去游览一番,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爱上它。
先说说天水这个名字的来历吧!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
相传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山水灵秀,林木密茂。
可是,到了秦末汉初,因为长年的战乱,加上连年的干旱,致使当地民不聊生。
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
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了一个大湖,湖水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
人们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就叫它"天水湖"。
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汉武帝耳朵里,他就命人这个湖旁新建了一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以后,就有了"天水"之名。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自然有很多名胜古迹,麦积山、仙人崖、伏羲庙、大地湾遗址……数不胜数,我就介绍一下有“东方雕塑馆”美称的麦积山石窟吧!麦积山因为外形像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历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
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
西汉末年,麦积山就因为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成为了著名的避暑行宫。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都凿在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
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至上堆积木材,达到山崖最高处,完成一层拆除一层,所以直到现在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
麦积山最中间是一座大佛,高15米,左右两边是两尊菩萨,喜笑颜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
天水地域文化

(一)天水名称的由来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优美传说而得名。
相传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的一天,在现在的天水市城南,大地震动,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地面忽然裂开一条大缝,天河之水注入其间,一会儿便形成一个美丽的湖泊。
以后不论旱涝,湖泊里的水位均无增减,而且水质甘洌纯净,有湖水与天河想通的说法,当地老百姓称这个湖泊为“天水井”。
后汉武帝下诏依湖建造城池,命名为“天水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曾对天水名称的由来做过详细的记载。
(二)天水市介绍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是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贯通霞,甘,川三省的交通要道。
天水市区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候摄氏度,降雨量500-6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有甘肃“小江南”之称。
现辖秦州,麦积山二区,秦安,甘谷,武汉,清水,张家川五县,总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359万,其中天水市区城市人口30万。
(三)天水古文化1伏羲文化。
天水是丝路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此。
伏羲又作宓羲、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
又相传他是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
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制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此外,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大猎。
古籍中有“母曰华胥,屡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由此可见伏羲是天水人,所以天水也被称为“羲皇故里”。
由于伏羲是人首蛇身,故有“龙的传人”之说。
2大地湾文化。
被学术界评定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的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东部秦安县五营乡境内的清水河谷及南岸山坡上,总分布范围达110万平方米。
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湾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窑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壑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万多件。
天水历史文化典故

天水历史文化典故哎,说起咱们天水的历史文化,那可真是一壶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天水,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股子文化底蕴,像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地儿。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天水背后的那些故事,保证让你听了心里头暖洋洋的,跟喝了蜜似的。
你知道吗?天水啊,它不只是个地名,它还是个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那会儿,他一路披荆斩棘,到了咱们这儿,突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天河之水倾泻而下,大禹一看,嘿,这不就是天意嘛!于是,他在这儿安营扎寨,治水成功,还百姓一方安宁。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地方叫做“天水”,意思是天上的水都在这儿安了家。
走在天水的老街小巷,你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麦积山石窟,那可是咱们天水的骄傲,一窟窟的佛像,笑眯眯地看着你,像是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你站在那儿,闭上眼睛,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古时候工匠们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他们用最质朴的手艺,雕刻出了这些不朽的艺术品,让后人叹为观止。
说到天水,不得不提的还有伏羲文化。
伏羲,那可是咱们的老祖宗,三皇之首,他在这儿创造了八卦,开启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每年,天水都会举办伏羲文化节,那时候啊,满城都是喜庆的气氛,人们穿着传统的服饰,跳着欢快的舞蹈,庆祝这位智慧之神的诞生。
走在街上,你随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呼唤,仿佛伏羲爷爷就在你身边,笑眯眯地看着你。
当然啦,天水的美食也是一绝。
呱呱、凉粉、浆水面……这些听起来就让人流口水的小吃,可是天水人的心头好。
尤其是那碗热气腾腾的浆水面,酸辣爽口,吃上一口,整个人都精神了。
这些美食啊,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天水人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总之啊,天水这个地方,它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
每一次走进它,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和感动。
就像是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儿,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有机会来天水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天水介绍-天水简介PPT(经典版)

谢谢大家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 州,据传是伏羲和女娲诞 生地; 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 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天水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 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 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 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 境内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 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天水城市概况
别 名:上邽、成纪、秦州; 下辖地区:2区5县;面 积:1.4325万平方千米;人 口:335.49 万;地区生产总值:652.05亿元。
2、城市概况
天水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 间,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 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
窘锅子
窘锅子在发酵好的面团中加入鸡蛋、蜂蜜,揉 制成大馒头状,用刀在顶端划米字,入烤炉烤 制即成。特点:表面金黄、外脆里嫩,香脆可 口。
天水老三片
清炖、里脊、杂烩者也。地道的天水人对这些 菜再熟悉不过了。做为一名厨师,一刀一勺都 是一个故事,一烹一炸就是一段人生,三尺的 灶台,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无论是鲜美的清 炖汤,还是筋道有嚼头的里脊,或是弹性十足 的夹板肉和肉丸,是否用心烹调,一品即知。
3、旅游景点
伏羲庙
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 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 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国 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庙。伏羲庙临街而建, 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 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 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
天水介绍-天水简介PPT(经典版)

3、旅游景点
胡氏古民居建筑
明代秦州举人、山西按察副使、雁门兵备道胡 来缙的私宅,创建于明嘉靖年间,胡氏民居虽 为四合院,却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现存建筑八 座、垂花门一座、影壁三座,主体建筑正厅和 房院为明代原建,其余为清代重修,是天水市 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民居。
4
美食文化
甜醅
亦称酒醅,味香甜,酒味甘醇,有健胃消化、 提神益智之功效。甘谷甜醅品种有二:一为小 麦所做,一为莜麦所做。做法是将优质白小麦 或莜麦潮水,在碾盘或石臼中碾去或舂去麸皮, 簸淘干净,煮熟后晾凉,按一定比例将酒曲拌 入麦醅之中,拌匀后装进缸或麦草囤中,上盖 棉被,置热炕发酵,一般36小时后可食用。
天水的鸡丝馄饨
一是颜色亮、二是香味浓、三是做工细、四是 营养好。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天水的鸡丝 馄饨堪称“中国一绝”,走出天水很难品尝到。 天水鸡丝馄饨的酸、辣、香、咸四味中,少了 一种苦味,充满了香味,返映出天水人对天水 人生的思考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天水杂烩
属于把鸡蛋清和蛋黄搅匀,摊成薄饼。取鲜五 花肉剁碎,放入盐、粉面、花椒后拌匀,加在 两层薄蛋饼中间压平,上笼蒸熟,切成条形, 便做成夹板肉。以夹板肉为主,配以响皮条、 丸子,浇上鸡汤,撒上葱花、香菜、木耳等, 盛入汤盆,量足汤多,荤素搭配,边喝边吃, 不油不腻,味道鲜美。
天水城市介绍
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 州,据传是伏羲和女娲诞 生地; 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 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天水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 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 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 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 境内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 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水”名称的由来
天水,曾经是水草丰茂的畜牧地,也曾经是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远在8000多年前,那里是西周的附庸——秦国。
秦人的十几代祖先都生息在古雍州那块被人称为邽县、秦亭、上邽的地方。
- 过了很多年,大约在距今2100多年前的汉武元鼎三年,上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 - 相传,东汉武帝元鼎三年,上邽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旱灾。
穷苦的人们都为田禾枯干祈求神灵降雨。
- 一天半夜,当人们熟睡时,突然天上响起巨大的雷声。
又一阵“轰隆隆”巨响,大地裂开了,只见天上的河水,一落千丈倾泻下来,刚巧注入裂开的地缝。
真是九天的银河落向人间,流了很长时间。
- 风雷终于息怒了,一切又恢复平静。
接着又是几天的和风细雨,把一个干旱火烧的地方滋润得如翡翠一般,到处水灵灵的,这儿一个水潭,那儿一条涓涓河流。
从那以后,小草绿了,杨柳青了,座座荒山变得青翠苍秀,清清泉水,哺育了陇上的片片绿州。
- 这次大地震引来了九天银河,人们认为是神灵显威,把“天河注水”传说得神乎其神,赞美这里最大的一汪湖水是“天水井”,还传说这水“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乡民们都引它灌良田,润桑麻,于是,禾苗茁壮,树木葱葱。
这一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
病西征匈奴获得大捷,疆域开拓,丝路畅通,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西汉王朝把当时的陇西郡分为两郡。
一天,汉武帝听到了“天河注水”的传说,十分高兴,下旨在上湖旁边,筑起一座城池,设新郡,名曰“天水郡”,甘肃天水得名,传说由此而来。
- 天水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传说中都降生在天水,天水因之成为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曾题词:“羲皇故里”。
-
天水麦积山石窟- -
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个中国第四大石窟名副其实,云冈和龙门只是她的二分之一都不到,至于敦煌就更小了,为什么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不出名?中国的一位史学家说:天水石窟没有被盗过,其他的石窟,尤其敦煌的东西被盗到了国外,于是闻名. - -
仙人湖-天水古称秦州。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汉设陇西郡、北地郡置天水郡。
《水经注》载:“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
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秦州志》记载:“城前有湖,冬夏无增减”。
-天水市是甘肃省省辖市,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1℃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18.2℃。
年平均降雨量531
毫米,无霜期185天,光照充足,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向没有去过天水的朋友们展示一下天水的风采-
天水夜景- -
天水中心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