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探讨
略论金庸小说对中学生的正面影响

略论金庸小说对中学生的正面影响【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被选入高二《语文读本》中,此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论。
有些人认为武侠小说会对中学生身心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其实,现今社会传媒如此发达,武侠小说无论是否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武侠小说对中学生的影响都始终存在。
武侠小说对中学生的影响并非都是负面的,本文将试图通过对金庸小说中侠客形象的分析,阐明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学生也有正面影响,从而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武侠小说。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中学生正面影响在高二语文第四册《语文读本》中,首次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篇武侠小说,合并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的武侠小说”,此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论。
金庸小说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绝非偶然,自1955年第一部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问世以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两岸三地,乃至整个华人社会长盛不衰,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神话。
据不完全统计,大陆、台湾及海外的金庸读者超过了一亿人,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学生。
可以说,在通俗文化中,除了金庸,还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如此打动人心。
一些老师、家长曾经极力反对中学生读武侠小说,有些中学生就只好把阅读武侠小说转入“地下”,偷偷地进行。
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将武侠小说名正言顺地放在桌面上阅读了。
于是,又有人担心,这些年轻的武侠迷们是否会受小说影响而“尚武好斗”起来,以至“以武犯禁”,而与现今之法治社会不相容。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是,如今传媒这么发达,要是中学生喜欢武侠,那就会有很多种途径去接近武侠。
所以,无论中学课本中有无武侠作品,武侠对中学生的影响都始终存在。
武侠小说带给中学生的也非全是负面影响。
只要仔细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就不难看出,武功真正高强的侠士并不好斗,更不喜欢杀人,甚至连兵器都不要;武功练到最高境界,也是“无招胜有招”,这与老子讲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孙子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金庸

一· 为文可以风行一世
文字浅白凝练,幻想雄奇无比。 情节悬念迭生,惊险紧张。 塑造人物形象之多,小说史上独一无二。 金庸武侠的影响: 持续时间长; 覆盖地域广; 读者文化跨度大; 超越政治思想的分野。
金庸武侠全集
飞 雪 连 天 射 白 鹿 ——《飞狐外传》 笑 ——《笑傲江湖》 ——《雪山飞狐》 书 ——《书剑恩仇录》 ——《连城诀》 神 ——《神雕侠侣》 ——《天龙八部》 侠 ——《侠客行》 ——《射雕英雄传》 倚 ——《倚天屠龙记》 ——《白马啸西风》 碧 ——《碧血剑》 ——《鹿鼎记》 鸳 ——《鸳鸯刀》 很多被拍成电影
3、出神入化的功夫
丰富的联想,神奇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巧妙的衬托 金庸对武功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超凡的,几乎是天马行 空般的联想想象才能。 由于丰富的联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金庸的 笔下皆可融入武功。
4、深刻的思想内涵
独立的批判精神
乔峰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对兄弟仁义,对百姓爱护, 对仇家宽容,对大宋感恩正是这样一位几乎毫无缺 点的英雄,最终却被逼到了自杀的绝路。难道夷夏 之分就真的这么重要吗?难道汉人就一定是好人契丹 人就一定是坏人吗?汉人就一定站在汉人一边,契 丹人就一定得忠于契丹吗?这正是借乔峰的经历对 夷夏之分,尊夏贬夷的批判。
深刻的人生哲理
《天龙八部》中很多武林高手受邀都来参加“珍珑棋 局”的破解。很多人不仅不能悟出破解之道,还险 些走火入魔。虚竹为救众人,闭着眼睛自杀了一步 己棋,却意外地破了棋局。这不正揭示了“退一步, 海阔天空”的人生哲理吗?
萧峰的形象
古人云:“聪明秀出为英,胆气过人为雄”。英雄除 了机智勇敢,还应该有胸襟气度,果敢节操,远大 的理想和宽广的胸怀,当然还要有卓越的才能,这 些萧峰全都具备了。 金庸这枝妙绝惊人之笔,通过 萧峰的一生极其深刻地塑造了萧峰这一伟岸的人物 形象,但金庸没有把他写成传统意义上的“侠客”, 而是以“英雄”形象超越“侠”的概念。萧峰对朋 友的义薄云天,对爱情忠贞,对天下苍生的爱怜无 一不冲破人物所处环境的局限而彰显出伟大的人格 力量。 萧峰以满腔热血,反对战争,祈求和平,为实现民 族之间彼此平等友爱、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为实 现宋、辽两国罢兵,甘愿献出自己最为宝贵的性命, 体现了一个英雄的最高境界,闪射出人性壮丽的光 辉!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

论金庸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其精彩纷呈的江湖世界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为了华语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他的笔下,众多人物各具特色,令人难以忘怀。
金庸先生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金庸善于通过人物的出身和成长环境来塑造其性格特点。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他出生于蒙古大漠,成长在淳朴善良的牧民家庭。
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忠厚老实、正直勇敢的性格。
他心怀正义,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面对困难和诱惑从不退缩。
与之相反,《神雕侠侣》中的杨过,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饱经沧桑。
他的性格敏感、孤傲,却又深情重义。
这种复杂的性格特点与他坎坷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人物的性格发展也是金庸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一开始是个性格单纯、优柔寡断的少年。
但随着经历的增多,他在江湖的风雨中逐渐成长,变得更加成熟、果断。
他在面对感情问题时的纠结,以及在处理江湖纷争时的智慧和勇气,都展现了其性格的转变和发展。
同样,《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从一个自由洒脱、不拘小节的华山派弟子,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后,最终看透江湖的险恶,选择了归隐江湖。
他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被磨砺和完善。
金庸还善于通过人物的爱情观来丰富其形象。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黄蓉的爱情,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典范。
黄蓉的机智聪慧与郭靖的忠厚老实相得益彰,他们共同面对江湖中的风风雨雨,感情坚贞不渝。
而《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则是冲破世俗礼教的束缚,历经千辛万苦,依然不离不弃。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杨过和小龙女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在《天龙八部》中,段誉对王语嫣的痴情,乔峰对阿朱的深情,都为人物形象增添了一抹柔情。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金庸赋予了每个人物独特的武功和招式,这不仅是一种武力的象征,更是人物性格和气质的体现。
比如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刚猛无比,正符合他豪迈大气、义薄云天的性格特点。
《金庸》武侠小说读后感

《金庸》武侠小说读后感我从小就是个武侠迷,尤其喜欢武侠界的泰山北斗——金庸先生。
金大侠一生共创造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5部小说。
在他的笔端武功是江湖人存在、立足、成功的关键要素,也是丰富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他的小说里,武功被描写得亦真亦幻、出神入化,给读者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
在金庸的笔下,武功不仅仅是搏杀的技艺,而更多的是作者融入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武学当中,这就使得武功在展示它非凡魅力的同时,还具备哲学的思维能力和传统文化的艺术享受。
同时增强了人物鲜明性、丰富性、饱满型的塑造功能。
金庸笔下每个人物的武功招式都是和他们的性格、立场、人物特征、感情色彩相互联系而绝不是孤立单一的。
如正派人物使用的兵器或招式也都沉稳、敦厚、持重,气势磅礴。
《天龙八部》中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少林派的“罗汉拳”等。
相反阴暗、肖小之徒或反派人物大都选取的是一些语言色彩趋向贬义招式。
如峨眉派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西毒欧阳锋的“蛤蟆功”,崆峒派的“五毒掌”等。
这些武功招式除了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之外,也还给人们带来了思想境界上的文学享受。
因为这些武功当中或多或少具有文学气息。
如“黯然销魂掌”、“凌波微步”以及“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等。
作者在通过小说赋予读者这种美学享受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传达一种精神,一种中华名族博大的情怀(诸如虚怀若谷、厚德载物、韬光养晦等等)。
正是这种精神既给我们留下了美的享受,同时还为我们的哲学思辨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精神实例。
而这种赋予武学的精神思想即是“虚无”。
“虚无”作为金庸武学思想的根本,是把武学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包容、敦厚、内敛、无为胜有为”等的宏大立场。
取法自然,无坚不摧,气韵所致,妙到毫巅。
天龙八部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

天龙八部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天龙八部,是中国作家金庸先生创作的一部经典武侠小说。
自问世以来,凭借其宏大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精彩的剧情,一直被视为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探讨《天龙八部》为何成为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
一、卓越的创作背景《天龙八部》所设定的背景是宋朝时期,描述了北宋末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与其他武侠小说不同之处在于,该小说通过精心构思的历史背景,将中原与蒙古、西夏的政治斗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使得整个故事更具有宏大的气势和复杂的文化内涵。
二、复杂的人物关系《天龙八部》以叶二娘为中心,展现了多个家族、门派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作者通过塑造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争斗展示得淋漓尽致。
另外,小说中还有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角色,如峨眉派的紫衫龙王、血刀老祖等,为故事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吸引力。
三、精彩的剧情推进该小说的剧情发展紧凑且扣人心弦。
例如,在乔峰率领的丐帮与段天德为首的六大门派交战的剧情中,双方斗智斗勇、你来我往,使得整个故事紧张刺激。
同时,众多次要情节的发展也跌宕起伏,使人无法放下。
四、人物塑造的精细描写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作者都通过精心细致的描写,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乔峰的忍辱负重、扮猪吃老虎的智慧,段誉的英俊潇洒、痴情不渝等,都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五、丰富的哲理内涵《天龙八部》不仅仅是一部武打小说,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内涵。
比如,书中对于人生的探讨、对于命运的思考、对于善恶的辨析等,都使得小说更具意义和价值。
六、文学价值的体现《天龙八部》作为一部武侠小说,不仅在情节上精彩,更在文学价值上有独特的表现。
作者金庸先生具备卓越的文学才华,他巧妙地运用叙述技巧、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使得整个小说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结构上都能给人耐人寻味的感受。
综上所述,《天龙八部》无疑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卓越的创作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精彩的剧情推进、人物塑造的精细描写、丰富的哲理内涵以及文学价值的体现,使得该小说为读者带来了极致的阅读体验。
论金庸小说武侠人物的儒道思想及现代意义

论金庸小说武侠人物的儒道思想及现代意义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多数具有儒道思想,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现代社会中的智慧。
他们追求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价值观,也注重修身养性、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
这些儒道思想不仅为小说赋予了文化内涵和艺术意义,还对现代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追求的是"仁义礼智信"等儒家价值观。
儒家主张立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人们以仁爱为本,以义务为先,以礼仪为准则,以智慧为导向,以信仰为支持。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如郭靖、黄蓉、杨过等,都具有高尚的品德、独立的人格和崇高的义气。
他们追求的是道义心灵的卓越,以治愈世人心灵创伤。
这种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人生的指南和底线,使人们能够取得内心的宁静和社会的和谐。
其次,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注重修身养性、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
道家主张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师,倡导心如止水、无为而治的境界。
金庸小说中的武侠人物,如张无忌、独孤求败等,都有修行内观的经历,追求的是自然、无为的道家境界。
他们在修炼武功的同时,也修养内心,注重修身养性,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平静。
这种修行内观的道家思想,给予现代社会指导,在喧闹的世界中寻求平静与内心的安宁,让人们明白必要的时候要懂得放弃,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最后,金庸小说中的儒道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儒家价值观的重视逐渐增强。
"仁者爱人"的思想引导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弘扬互助、友善的价值观。
"义"让人们具备对社会的责任感,以正义之心去参与社会事务并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
"礼"让人们有清晰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智"则让人们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善于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
"信"让人们坚守诚信、守信的原则,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2019年精选的金庸作品的心得体会五篇

2019年精选的金庸作品的心得体会五篇金庸先生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老大,他的读者风靡全球,号称"有自来水的地方就有人读金庸武侠小说"。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庸作品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金庸作品的心得体会(一)金庸大师的书掌堂正正,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带有侠之大者的责任感,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行走在那个侠客的时代,为国为民,除暴安良。
金庸的小说中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性格饱满,让读者提起来津津乐道,萧峰、段誉杨过、郭靖、黄蓉。
那一串串熠熠生辉的名字金庸迷们是脱口而出。
古龙大师擅长剑走偏锋,古怪精灵,角度奇特,就像是那“天涯浪子”,不屑于走寻常路。
在古龙的书中,读者好像能看到自己的清楚,那种不畏世俗、不甘寂寞的孤傲与不逊古龙书中的主角中,除了楚留香、陆小凤等个别人的名字,绝大部分都不为人所记住。
他笔下的人物,仿佛就是古龙的一个个分身,嬉笑怒骂,举杯畅饮,相忘于江湖。
古龙代表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少年轻狂梦。
或许是跟金庸与古龙的出身也有关系。
金庸出身于书香门第,是个文化大家族,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而古龙身处社会中,看透了世态炎凉,文字中充满了对世俗的反抗。
相对来说古龙有些太高产了,作品良莠不齐,还有代笔的,反而不如金庸的作品每部都是精品。
金庸作品的心得体会(二)我读金庸作品部。
“金庸作品本本名著”虽不尽然,然而一半为名著,也不是夸大的。
由于爱他的作品,不禁对他也敬佩起来。
金庸办《明报》成功,这是众所周知,至于他中学时就出书供自己念大学,更令我骇然,然而我觉得他最成功之处还是小说的成就。
我有很多同学对金庸作品都爱不释手,有的甚至着了迷。
金庸作品无论男女,很多人已看过,因为他的作品大都搬上电视,有的甚至重播了好几次,几乎人人都认识金庸,近年似乎更受欢迎。
他的作品历几十年风靡一时,可见他作品受欢迎的程度。
至于他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原因有二:一是故事好看;二是文学价值。
读金庸小说研究论文

作为一个忠实的金庸迷,金庸的所有小说我都读过,也读过他写的几篇小随笔。
刚开始读他的武侠,就是简单的向往那种书中描述的大侠生活——仗剑天下,快意恩仇;睥睨天下,贼寇风逃;白马轻裘、大漠孤烟;侠骨柔情,红袖添香。
心中也曾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做那样的人,活一个精彩的人生,谱写一曲爱恨情仇。
可是当我渐渐的长大,对一些事情、人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当我再读金庸小数的时候,就发现了小说中不仅有仗剑天下,快意恩仇的生活,还有着刀光剑影,血溅五步,阴谋诡计,生离死别这样的很恐怖的事情。
更有民族大义,舍身成仁。
也许我永远都不可能做一个侠客了吧,但正是因为这样,我反而对书中的生活更是向往。
读金庸的小说,能给人一种上瘾的感觉。
不管是杨过、小龙女的感情的一波三折,还是乔峰的血海深仇,又或是韦小宝的左右逢源,无不让人如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直到你把全书读完,合上书之后,还为书中的主人公之遭遇而感叹,脑海中似乎还有留有书中主人公所说的话语。
金庸小说中主人公似乎都有着悲惨的身世,如令狐冲、张无忌、杨过,就连韦小宝那么喜感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世也很悲惨——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
但他们又都有着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奇遇——无意中夺得武功秘籍、得到绝世高手的指点、闯入什么必死之地,居然没死还得到了旷世神兵等等。
最后都是一个结果,无一例外的成为了绝世高手。
韦小宝大概是唯一的一个例外,虽然他也遇到了几个绝世高手,还拜了师傅,可他们的武功他没学到多少,反而他的奇遇表现在了另外一方面——他的老婆很多。
金庸小说中有一类女子很有特点,如黄蓉、赵敏、任盈盈等。
她们美丽不可方物,冰雪聪明,机灵狡猾,武功也不差。
相比她们反应较迟钝的意中人来说,她们是八面玲珑,可爱又有头脑。
在广大武林正道人士口中,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妖女。
在我当初看小说的时候,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可爱又美好的女子会被称为妖女?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她们之所以被称为妖女,有这么几点原因:一、她们都很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金庸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 从一九五五年第一部金庸武侠小说问世迄今,其作品的发行量已逾亿册! 金庸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和荧屏,有的武侠小说甚至被反复改编、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今天,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然而,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仍是中国银幕、荧屏不可替代的观赏热点! 金庸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难解之谜。上至政府首脑要员、文人墨客、学者教授,下至农夫、民工、小贩,从中国到美利坚,只要...
金庸武侠小说的巨大影响 从一九五五年第一部金庸武侠小说问世迄今,其作品的发行量已逾亿册! 金庸的每一部武侠小说都被搬上了银幕和荧屏,有的武侠小说甚至被反复改编、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今天,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然而,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仍是中国银幕、荧屏不可替代的观赏热点! 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地位 奇特的金庸现象已引起世界文学史家的广泛注意,并引发了海内外金学的蓬勃兴起。尤其在台湾,金学研究更是轰轰烈烈,许多学者对金庸作品的理解及阐释,深刻而独特,称其为内涵挖掘不尽的神奇之作。想必不久的将来,金学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热点,并被载入世界文学史册。 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点 金庸的武侠小说与清末民初武侠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的东方文化内涵,灌注于神奇而浪漫的武侠故事之中,使之上升到文学艺术的高度。而且,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从天文地理、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医药民俗到道德人伦无所不包。读后在陶冶性情的同时,给人一种知识上的极大满足。金庸的武侠小说,还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萧峰、段誉、陈家洛、张无忌、杨过、令狐冲、郭靖、小龙女、黄蓉、韦小宝等,这些形象如水墨人物,飘逸潇洒,长袖当风,令人刻骨铭心,爱恋难舍。以上正是金庸作品经久不衰的奥秘所在。 金庸于三十一岁时(一九五五年)创作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最后一部《越女剑》则创作于一九七○年,十五部长短篇小说写了十五年(《鹿鼎记》于一九七二年连载完毕后,四十八岁的他宣布封笔)。其后,金庸又花了十年功夫,对作品进行逐字斟酌的全面修订,终于完成了十五部共计三十六册的《金庸作品集》。 《飞狐外传》 本书开幕那场恶战商家堡,可称得上金庸武侠小说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全书记录了胡斐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他的第二段命运。其中,还包括主人翁胡斐对袁紫衣念念不忘,却了无因缘的一段爱情;程灵素因深爱胡斐,甚至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换他的生的无私爱恋;苗人凤、南兰与田归农,马春花、徐铮、商宝震和福康安等等各有曲折的爱恋。 胡斐的童年是流浪飘泊的。他为父母的惨死与苗人凤全力卯上,并和袁紫衣因不打不相识而长途较技,情根深种,却又因为求医于毒手药王之关门女弟子程灵素,而转成三人纠缠的恋情。所爱之人发誓出家、永不还俗、飘然远去,存有兄妹之情的人偏偏又为他心甘情愿赴死。另外,苗人凤和妻子、田归农之间也是一出家庭大悲剧。 虽然有始有终的胡斐不失为一个侠,但经历生离死别后,要个侠之虚名,又有何用?不过是狐独罢了。 本书的成功,不单单是这部书悬念迭起、情节精彩纷呈,还因为作者第一次完成了一个既有侠义心肠又具有一般人弱点的少年英雄角色的塑造。胡斐的天真、调皮、机智和不拘小节,显示了一个少年人的特点,但他在大是大非上却又是善恶分明。 金庸在后记中说:这部小说的文字风格,比较远离中国旧小说传统。 《雪山飞狐》 本书更成功、更完美地运用了回述形式。对书中主角之一苗人凤的倒叙,又通过各个不同的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也就增加了苗大侠的立体感。书中情节扑朔迷离,但悬念解开之后却又合情合理。至于故事的结局,作者留给读者去想象,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安排。 此书发表于五十年代后期,叙述的是很典型的中国人在大敌当前还要来个窝里反的故事。这本书的主角其实是胡斐的父母胡一刀夫妇,作者用巧妙的倒叙手法带出整段故事的来龙去脉,依着个人不同的立场及一厢情愿的想法,铺陈出事情始末,但却将分辨是非的工作交给读者。从父执辈到后代子孙无人不以复仇为毕生之志,却只为了一个误会,而这个误会也造成了诸多不能挽回的悲剧。本故事还牵扯到闯王军刀宝藏的秘密,有点接续《碧血剑》的味道。 一个贪字让一群自命为英雄的人为了求大利而忘大义;一个恨字让胡斐终于找到了他的杀父大仇打遍天下无敌手苗人凤,却又爱上了仇人的女儿&& 这本书在绝无退路、立判生死的一刻即画下休止符,留给胡斐及读者一个大难题,他这一刀到底是劈还是不劈呢? 《连城诀》 本书是一部内容最残酷,基调最沉闷,回味最苦涩的作品。尔虞我诈、借刀杀人、猫笑老鼠、惨绝人寰,凡此种种,透溢在字里行间。圈套中的圈套,阴谋中的阴谋,叫人领略人性之恶,原来是如此卑鄙、无耻、阴鸷、刁猾、残忍与虚伪、贪婪丑恶的世态万象。 本部书最初发行时以《素心剑》为名,是由金庸先生以小时候一段回忆为主而发展出来的故事:疼爱他的家中长工因为冤狱郁郁一生,心中的委屈直至垂死方才吐露于他。 《连城诀》以一部剑诀及其中的宝藏秘密揭露了人性贪婪的一面,写人的坏,这本书可说是第一把交椅。狼心狗肺的丈夫,心机深沉疑心重重的师父,还有逼死自己女儿的父亲等等;憨直的乡下小子狄云,落入一个个圈套中,他失去了心爱的师妹,还有对人心的信赖。 但是,从这本书看来,当坏人也不是都很好过的,像有人半夜梦中爬起来还堆尸砌墙,有人为了金银财宝发了狂等等。撇开这些可厌的事,丁典和凌霜华短暂的绿菊之恋,虽然淡淡如一阵幽香,却是全书最凄美的一段。 《天龙八部》 本书是一部成功的悲喜剧。金庸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悯来破孽化痴,用佛教的思想来开导读者,增加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书中的三个主角,段誉、乔峰、虚竹公子、英雄、和尚,三人身分不同,性格不同,但又各占一台戏,既前后交错,又相互映衬;既层次鲜明,又一气呵成。 它主要是纠结两代恩仇及大宋、契丹誓死不两立的故事。天龙八部一词源自佛经,是八种人间以外、各有神通的众生,象征着书中出现的各种人物,性格独特、明显且各有奇遇。但,这些高人一等的另类人,却也承受着与平凡人一样的欢喜与悲苦,逃也逃不了。 明确的年代及真实的场景描绘,对北宋、大理、辽、西夏、西藏及亡国大燕等国的王公臣僧等人物及其生活,都有极生动的叙述,亦政治亦江湖的人,更是在书中层出不穷。如段誉本是大理王子,第一顺位继承人,却流浪江湖,甘心为王语嫣的一颦一笑来去生死;虽然不爱武功,却也以凌波微步及六脉神剑等绝艺闻名。大理以佛立国,使段誉对佛经十分喜爱,领悟力也很高,但也终究为了参不透的情字而吃尽苦头。 虚竹原是少林寺和尚,这个普通的小和尚是命运之神恶作剧的对象。厚道傻气的他,只想当个无情无欲的小和尚了却残生,却误打误撞学了什么逍遥派的神功,又当了缥缈峰一群女人的头头,还毫无抵抗力的被招为西夏国的驸马。 最大起大落的是身为丐帮帮主的乔峰。本是大家尊敬的武林高手,一夕之间却成了人人喊打的契丹狗;好不容易有了阿朱这样一个体贴的小姑娘为知己,又因仇恨而亲手误杀了她。一路潦倒,再豪气干云的英雄也受不了如此打击。最后虽然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成了辽国大王,但又为民族的歧见两相为难而以自杀为终。 这三个命运不同、身世同样扑朔迷离的人却在很巧妙的时刻结为异姓兄弟,并与其他人发生或恩、或仇、或怨、或情等各式各样的关系。这本书中出现了许多很特殊的人,象处处留情处处真情的段正淳、爱听马屁法锣的星宿老怪丁春秋、四大恶人、天山童姥、大智大慧的藏僧鸠摩智、一心复国不择手段的慕容父子,以及犯戒的少林高僧,还有很多既美貌、又痴情、还广览博学的女子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该或不该爱的人。 书中也有很多厉害的武功,包括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化功大法和成了逃跑专用的凌波微步等。贪嗔痴愚等各种欲望都包括在书里,整个剧情充满了难言的残酷美,却印证并启迪了大彻大悟、有因有果的佛性。金庸先生澎湃汹涌的想像力尽在其中。 《射雕英雄传》 本书在艺术上显示了金庸大手笔的气度,作品以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笔和壮阔的场面,展示了武侠世界的神奇魅力。金庸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运用文字手段,写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传奇故事,以笔掀惊涛的巧妙安排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使武侠小说变成一种令人读之不忍释卷、回味再三、击掌叫好的艺术品。 自幼家破人亡的郭靖,随母流落蒙古大漠。这傻头傻脑但有情有义的小伙子倒也挺有福气,他不但习得了江南六怪的绝艺、全真教马钰的内功、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双手互博之术、九阴真经等盖世武功,还让古灵精怪的小美女黄蓉这辈子跟定了他。 这部原名《大漠英雄传》的小说是金庸小说中最广为普通大众接受、传颂的一部。其中有许多有名又奇特的人物,象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还有武功灵光、脑袋不灵光的老顽童周伯通。他们有特立独行的性格、作为和人生观,让人叹为观止。 书中对历史多有着墨,与剧情丝丝入扣。中原武林及蒙古大漠的生活情形随着人物的生长环境变迁而有不同的叙述,异族统治之下的小老百姓心情写来动人心弦。但是,本书对情的感觉也是非常广泛的,其中郭靖与拖雷、华筝无猜的童年之谊、他与江南六怪的师生之谊等等,还有全真七子中长春子丘处机的侠义行为,及其与郭杨二人风雪中的一段情谊,亦有很豪气的叙述。而神算子瑛姑及一灯大师和周伯通的一场孽恋,是最出乎人意料的一段,成人世界的恋情可比小儿女的青涩爱恋还复杂许多。 郭靖以拙胜巧的人生经历和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儒侠风范,也是书中最大的要点。距离这本书完成的时间已有四十多年了,书中的单纯、质朴的人物性格还深深的留在读者心中。另外,本书故事也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白马啸西风》 本书在新派武侠小说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它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武侠散文诗,其主题比传统武侠小说中那种快意恩仇的主题深刻。全书自始至终以情孽为主线,情节虽不够曲折,但处处有伏笔。人物形象鲜明,不仅书中主角李文秀的遭遇写得极其感人,而且写苏普与阿曼一家四人也皆有个性。 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尤其是爱而不得其所爱这种单相思的死胡同,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走出来的。以金庸小说来看,这故事算是个短篇:一位汉族少女李文秀和一名哈萨克少年苏普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但因异族之观念差异,阻碍了他们的交往。长大后,苏普就爱上同族的女孩,但李文秀却未因此忘情,心事浩茫,相思苦恋,而她又被一乔装改扮在她身边的马家骏暗恋。李文秀的母亲也是同样被师兄单恋,因师兄恋之不可得导致与其父白马李三落得同归于尽。 有人在这种感情中选择自我牺牲,有人在怨恨中决定开始报复,这情字,真是苦煞人也。 《鹿鼎记》 此书是金庸小说的封笔之作,也是武侠小说中的四不象作品。它超出了江湖恩怨、武林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