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PPT介绍

合集下载

《巴黎圣母院》导读定稿ppt课件

《巴黎圣母院》导读定稿ppt课件

2、小说创作
三大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1831)、《悲惨世界》(1862)、 《海上劳工》(1866)
其他作品:《布格·雅加尔》 (1819,第一部小说)、《死囚 末日记》(1829,最早表现人道 主义思想) 、《笑面人》(1869) 、一个剧本:《克伦威尔》 (1827) ,其序言成为浪漫主义 的理论纲领。
《巴黎圣母院》是 雨果第一部著名的 长篇小说,也是其 代表作之一。小说 创作于1830年7月, 1831年出版。
《巴黎圣母院》之情节简介
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 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 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 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加西莫多绑架她,但国 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 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 在爱斯美拉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 嫁祸于爱斯美拉达,使她被判处死刑。
他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成了父母和社会的 弃儿,从没有享受过丝毫的快乐,只能忍下 满腔的屈辱和痛苦。爱斯美拉达的宽恕与仁 爱深深地感动了他,爱的种子在他的心头萌 芽。他心地善良,是作者理想中“善”的化身 。
3、克罗德
他恪尽圣职,遵从教条,过着刻板严肃、清心 寡欲的生活;他道貌岸然,阴险毒辣。既是宗 教恶势力的代表,又是禁欲主义的牺牲品。
2、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第一,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第二,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 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3、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特征 (1)着重表达人的心灵,强调表现作家的主 观激情和理想;
(2)艺术的对照原则; (3)追求奇特,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安排非凡 的情节,塑造非凡的人物。

国外经典文学著作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好句摘抄与鉴赏PPT模板课件

国外经典文学著作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好句摘抄与鉴赏PPT模板课件
第二阶段,在遇到埃斯梅拉达之后, 他真诚善良、忠实勇敢的本性被复 活了,奋不顾身地去救处于危险中 的埃斯梅拉达,并且不图任何回报, 与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
埃斯梅拉达是雨果笔下集真、善、美
于一体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她在小时
候被吉普赛人从妓女母亲的呵护下偷
走,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虽然饱尝
事物的存在的
3
当克洛德威胁她,只要接受他的爱就 能够获得自由时,她斩钉截铁地拒绝 了;当菲比斯不顾她的安危死活时, 却依然痴心执着的爱着他
• 克洛德展现了人性的本质。克洛德从小接 受了良好的宗教教育,是一个勤奋好学、 积极向上、知识渊博的青年,他收养丑陋 的卡西莫多、照顾年少的弟弟,能够看出 他是有些许善良的。在成为巴黎圣母院的 副主教遇到美丽的埃斯梅拉达后,克洛德 真实的人性开始表现出来,内心强烈的占 有欲迫使他去跟踪、绑架、强抢埃斯梅拉 达,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只是人 性中的贪婪和欲望而已
01
02
蕾切尔·卡逊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科普作家她所作的《寂静的春
天》一书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
04
03
义的奠基石,另著有《在海风
下》《环绕我们的海洋》《海
的边缘》等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 逊创作的科普读物,于1962年首次出版。
该书描述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 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 堪重负的灾难,阐述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
特别是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木材出口,美国农 业部放任财大气粗的化学工业界开发DDT等剧 毒杀虫剂并不顾后果地执行大规模空中喷洒计 划
导致鸟类、鱼类和益虫大量死亡,而害虫却因 产生抗体而日益狷獗。化学毒性通过食物链进 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

《巴黎圣母院》课件

《巴黎圣母院》课件

教学 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 题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 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 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教堂所在地:法国巴黎西岱岛东南端
建造时间:1163年~1345年 建筑风格:哥特式;在13~15世纪的法国, 形成了一种叫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高大华美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创作时代背景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 一直在崇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 响下,他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1926年, 随着国内反查理十世的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放 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治和文艺 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用理论文章和创作实 践向古典主义进行斗争。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反 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思考题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 浪漫主义 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 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 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 爱斯梅拉达 (人 名)。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 卡西莫多 (人 名)为救女郎舍身。书中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 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在作家笔下构成一 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 善与恶美与丑 的 对比。小说揭露了 宗教 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 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 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圣母院可以说是古老巴黎的象征。 尽管原名上并不带地名,但我们却习 惯于称它为“巴黎圣母院”。不少法 国的天主教教堂都以“圣母院”( Notre-Dame )命名,却没有哪一座 的名声和地位能与巴黎圣母院媲美。 它矗立在塞纳河中西岱岛的东南端。 西岱岛被誉为巴黎的头脑、心脏和骨 髓,是司法、治安和宗教的中心。

巴黎圣母院ppt

巴黎圣母院ppt

艺术特色
• 《巴黎圣母院》采用以古代的历史题材反映现实 生活的浪漫主义手法。作者还用拟人化的手法, 把圣母院中人与兽的浮雕和帝王的神龛,当作目 睹人间沧桑的见证人,增添了小说的浪漫主义气 氛。 • 作者充分运用美丑对照手法,把善与恶、美与丑、 崇高与卑下对照起来描写,并在环境、事件、情 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张地突出某 些特性,造成强烈的对照。加西莫多外貌丑陋, 身体畸形,五官失灵,但心地善良,行动勇敢, 心灵高尚,与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卑鄙龌龊的副 主教加罗德恰巧形成鲜明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
•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 雨果(Victor Hugo)曾在他的小说 《巴黎圣母院》中对圣母院作过最充满诗意的描绘。这本 小说写成于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1831 年书出 版后,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 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 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由历 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 勒· 迪克(Eugene Viollet-le-Duc) 主持,重现了圣母院久违的光彩。在1845年,拉素斯 (Jean- Baptiste-Antoine Lassus,1807-1857)和维 优雷· 勒· 杜克(Viollet-le-Duc)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工程 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因此今日我们见到的 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们来重新诠释的。 • 在今日,圣母院依然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并几 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风貌。圣母院也展现了哥特式教堂的 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出发,在揭露封建 王朝上层社会人士丑恶的同时,还用浪漫主义手 法虚构了一个流浪汉聚居的乞丐王国,描绘和赞 扬了下层平民的高尚品德。 • 对于其他下层平民,作者也饱含深切同情,予以 热情赞扬。敲钟人卡西莫多心地善良,感情纯正, 爱憎分明;流浪汉、乞丐们互助友爱,勇于斗争, 公开蔑视神权、政权,聚众攻打反动堡垒巴黎圣 母院。正由于雨果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因此作品 始终保持乐观的气氛,昂扬的格调,即使在小说 结尾流浪汉大军遭镇压,吉普赛姑娘被处死的情 况下,仍然洋溢着乐观、积极的气氛。当然,小 说也宣扬了用博爱、仁慈来改造人性的唯心主义 思想。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PPT课件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PPT课件
③ 对于“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 “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4.“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 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幽默:为了弄清自己想要弄清楚的 爱因斯坦所关心的问题,作者“不得已”要做一名理论物理学家。 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要探索宇宙的本质,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而自己为了追求真理,再艰辛也要奋斗下去。所以,这句话表现了 一位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的执着精神和坚强意志。
3 .根据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可知“自以为是”的人 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试概括出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 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 里度过”,只要有 “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我们就“拒绝承认”。
② “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 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美丽 善良 纯真 救命之恩
活动三:你有问题“我”来答
尝试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的问题: 1、关于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其实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为什么要帮 教会去劫持女郎?
卡西莫多既听从主教,又听从女主,他有没有 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的问题:
2、关于克洛德
克洛德完全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典范,从小爱 学习,并且年纪轻轻便富有同情心。继续往后读, 随着时间推移,他比之前性情大变,不如之前性格 那样温和……最让我无语的是,他竟派养子去袭击 一名舞女。说真的,一下子就读傻了,为什么前面 写成完人的人,要干出这么一个伤天害理的事情?
(1) 你 如 何 评 价 以 上 四 人 对 爱 斯 梅 拉 达 的 “爱”?你认为谁对爱斯梅拉达是“真爱”? 为什么?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介绍PPT课件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介绍PPT课件

2020/1/2
11
2020/1/2
12
小说《巴黎圣母院》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
易十一统治时期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2020/1/2
13
小说《巴黎圣母院》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讲述了一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面目
丑恶、心地善良的撞钟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
舞蹈角色与歌唱角色分离: 《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舞蹈和歌唱相分离的形
式,也就是跳舞的演员不唱歌,而歌唱的演员不跳舞。这与当 今大多数音乐剧处理歌唱和舞蹈的做法不太相符。
2020/1/2
16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流行化的演绎: 在演唱方法上,《巴黎圣母院》完全运用了流行唱法,没
有融入一点美声唱法。而在演奏乐器上,《巴黎圣母院》也全 部采用电声乐器,没有一件管弦乐器。这两者都表明了《巴黎 圣母院》追求纯粹流行风格的姿态。 独特的演唱安排:
2020/1/2
17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抽象的布景: 《巴黎圣母院》的布景是简单而有冲击力的。剧目一开场,呈现在
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 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 的建筑之一。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 中将比喻为 “石头的交 响乐”
2020/1/2
5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2.26~
1885.5.22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
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2020/1/2
斯米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
大战,爱斯米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

巴黎圣母院ppt

巴黎圣母院ppt

2020/11/14
弗比斯遭刺杀后,爱斯梅拉达被陷害,屈打成招, 被法庭判处绞刑。正要行刑时,伤已痊愈的弗比斯 坐在姑妈家的楼上冷漠地看着被押的少女,不敢出 面证明她的无罪。而卡西莫多利用绳索滑下钟楼, 奋力冲进法场,挥拳打倒行刑的刽子手,举起爱斯 梅拉达,高喊着“圣地”跳进了圣母院。围观的群 众被卡西莫多的壮举深深感动,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声。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后,悉心保 护和照料她。
2020/11/14
2020/11/14
愚人节当晚,甘果瓦因跟踪爱斯梅拉达而迷路,误入巴黎 乞丐流浪汉们聚居的“奇迹王朝”。按圣迹区的法律,甘果 瓦将被处死。善良的爱斯梅拉达不忍心看着一个无辜者死去, 挺身而出,热心相助。按圣迹区的规矩,爱斯梅拉达答应和 甘果瓦结为名义上的夫妻,从而救了他的性命。
谦卑无私的爱 ——
《巴黎圣母院》
2020/11/14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 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 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洛罗道貌岸然、蛇蝎心肠, 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 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2020/11/14
2020/11/14
卡西莫多因劫持爱斯梅拉达被擒。第二 天,跪在烈日下代人受过的钟楼怪人被绑在绞 台的轮盘上遭受鞭打。他口渴难耐,向士兵和 围观的人高喊要水,围观者不但不同情,反而 讥笑和凌辱他。这时,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不计 前嫌,拨开众人,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边。 卡西莫多的眼里第一次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纯洁善良,富有同情心,敢于舍己救人,不 屈服于强权,是是作者心目中“美”与“善” 的化身。
克洛德·弗罗洛:
自私、阴险、不择手段。他表面上恪尽圣职, 遵从教条,过着刻板严肃、清心寡欲的生活; 而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 既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又是禁欲主义的牺 牲品。

15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ppt课件

15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ppt课件

第二是副主教富洛娄兽欲的 爱。富洛娄与爱斯美拉达的矛盾 是小说的主要线索,贯穿始终, 他们是对立的力量。富洛娄外表 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衣冠禽兽。 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美色垂三尺, 表现出疯狂的爱恋,但这是一种 兽念,占有。在勾画富洛娄的卑 劣灵魂时,作者运用一分为二的 辨证观,一方面写他的灵魂是丑 恶的,品行是卑下的:另一方面 也说明富洛娄的兽欲意念的强烈 与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分不开, 富洛娄既是施恶者,也是受恶者。
陋无法淹没灵魂的纯洁。
雨果通过描写四 个处于不同地位,不 同阶级的人对爱斯美 拉达的内容不同,方 式不同的爱,在强烈 对照中揭示了美与丑, 善与恶,形式与内容, 灵魂与躯体,情与欲 之间的内在矛盾。

第三是加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纯正而自卑的爱。作者 对“钟楼怪人”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其人性的光辉让人产生一种 丑到极处却是美到极处的文学感受。在这样残缺的身躯里隐藏真 最真最美的东西。 他对爱斯拉达的爱慕从外表看来似乎不配,而且他内心也有 自卑感,但这是他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忠诚,感恩,崇拜及献 身的精神,是人类自然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如果说英俊的弗比 思的爱是虚情,道貌岸然的富洛娄的爱是兽欲,庸俗无聊的甘果 瓦的爱是假意,那么加西莫多的爱是一种宝贵的真情。特别是当 意识到自己被富洛娄利用并使爱斯美拉达死去时,他杀死了养弃 自身的富洛娄,这表明了他人性的正义。因此,加西莫多的形象 是《巴黎圣母院》众多形象中最具美学价值的形象,外表丑
首先是侍卫长弗比思轻薄的爱。 弗比思是爱斯美拉达唯一心爱的男人。 他风流潇洒,英俊健美,在加西莫多劫 持爱斯美拉达时,他英雄班的救了她, 基于对英雄的爱慕,爱斯美拉达死心塌 地的爱上他。而弗比思呢?实际是个轻 薄的花花公子,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只 是逢场作戏,对女性的玩弄与占有。对 他来说,美丽但贫穷的爱斯美拉达绝不 是他的梦中情人,而对表妹德丽丝小姐, 弗比思爱的是她的名门与嫁妆。因此当 爱斯美拉达落难无辜的被黑暗势力迫害 致死时,他根本不看她一眼,与贵族小 姐完婚了。因此,弗比思的俊美掩盖着 心灵的空虚与丑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 中可以感受到强烈的 “美丑对比”。书中 的人物和事件,即使 源于现实生活,也被 大大夸张和强化了, 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 下,构成了一幅幅绚 丽而奇异的画面,形 成尖锐的、甚至是难 以置信的善与恶、美 与丑的对比。
• 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这部小说最 明显的标志之一,是雨果把善恶美丑做了 鲜明的对比。 但这种对照却不是按传统的 方式美与善,丑与恶分别集中在两类不同的 人物身上,或是根本回避丑怪的一面,而 是让他们互相交错:外表美好的,其内心 未必善良;外表丑陋的,其内心未必不美, 未必不善。
• •
克洛德· 弗罗洛 克洛德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物。一方 面,他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道貌岸然, 内心阴险毒辣,为满足自己的欲念不择手 段:他出于淫欲指使卡西莫多劫持艾斯梅 拉达;他出于嫉妒刺伤弗比斯却嫁祸于艾 斯梅拉达;他因得不到爱丝梅拉达的爱情 而将她置于死地。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 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长久的禁欲扭曲了他 的灵魂。他越是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间的 欢乐,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视世间一切美 好的事物。这是小说中最有深度的人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卡西莫多 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是雨果根据美 丑对照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他外表丑陋——有 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 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 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 上,受尽嘲弄,但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 富于感情的人。他对爱丝梅拉达的爱慕是一种混 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 恒的、高贵纯朴的爱,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种邪 恶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 戏。雨果通过这一形象,树立起一个人类灵魂美 的典型。这一形象还体现了善战胜恶,真诚战胜 虚伪的理论。
爱斯梅拉达——善与美的象征 是雨果塑造的理想人物,是人性美的象征。 她纯洁善良,酷爱自由,热情豪爽,品格坚 贞。她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 对于误入乞丐王国的诗人甘果瓦,她挽救了 他的生命;她还不计前嫌送水给受刑时的卡 西莫多;她对爱情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丝 毫不怀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许别人说一句 他的坏话;面对克洛德的淫威,她宁死不屈。 她的毁灭,是对封建专制残酷统治和教会邪 恶势力的有力控诉,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真 善美的追求。
•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 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 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 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 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 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 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 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 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 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 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 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 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 的名声更加远扬。
人物介绍
• • 弗比斯 弗比斯是一位年轻的军官。有着与太 阳神相同的名字,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美男 子一样的容貌与体魄,还有同样喜欢美与 浪漫的风流男人。他喜欢美丽的女人,却 从不忠贞,在花丛中流连。他是一个小说 中常见到的形象。有人说他骗取了爱斯美 拉达的爱情,其实是他对于美的又一个收 藏,虽然这很自私。
• 【创作时间】1830 年 • 【小说别称】《钟 楼怪人》 • 【形式】浪漫主义 形式小说
• 法国文学家 • ----维克多· 雨果
•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 《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 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 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 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 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 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 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 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