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的症状与防治

合集下载

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 要:在生猪养殖工作中,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猪疾病,会对生猪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猪群中爆发猪水肿病,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断奶5~14天的仔猪中发病率较高,患病后病猪会出现器官水肿、精神萎靡等症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本文将对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水肿病;诊断方法;防治措施1 前言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猪传染性疾病,在断奶后的仔猪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在感染猪水肿病后,病猪会出现头部水肿、精神萎靡等症状,并且会出现惊厥等现象,病情严重的会造成内毒素中毒,导致病猪休克或死亡。

在生猪养殖中,猪水肿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病猪的死亡率较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猪水肿病的诊断水平,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猪水肿病进行有效的防治。

2 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在生猪感染猪水肿病的初期,如果为急性病情,病猪会在不出现任何症状的情况下死亡。

如果为慢性病情,病猪会出现器官水肿、精神萎靡以及食欲下降等症状,并在发病2d内出现腹泻症状,后期则会出现便秘症状。

病猪的行走不稳,呈现出摇摆不定的状态[1]。

此外,在病猪静卧时,可能会产生肌肉抽搐、四肢滑动等症状,对于触碰会出现强烈的反应,并时常发出鸣叫声或呻吟声。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会出现全身麻痹的症状,导致其无法正常站立。

病猪的水肿主要出现在脸与眼睑等部位,病情严重时颈部或腹部也会出现水肿,个别的病猪则不会出现水肿现象。

3 猪水肿病的诊断方法对于猪水肿病,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诊断:3.1 病原菌检查在对猪水肿病进行病原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执行以下流程:在病猪的胃部或小肠前部取出内部存留物,对其进行划线,并将其分别接种到普通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以及麦康凯琼脂平板表面,在37℃的温度下培养24h。

经过24h的培养,普通琼脂平板表面会出现光滑、半透明的圆形灰色菌落,直径约为2mm,血液琼脂平板表面会出现β溶血环,而麦康凯琼脂平板表面则会出现红色菌落[2]。

猪水肿病症状如何 猪水肿病用什么药治疗

猪水肿病症状如何 猪水肿病用什么药治疗

猪水肿病症状如何猪水肿病用什么药治疗
猪水肿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多发生于断奶后仔猪,常呈地方性流行。

又称猪胃肠水肿病或猪大肠杆菌肠毒血症。

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水肿病用什么药治疗。

猪水肿病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

病猪眼睑、头部、下领间发生水肿,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水肿。

病初出现兴奋不安,共济失调,倒地抽搐,四肢呈划水状,转圈、痉挛等神经症状。

后期卧地不起,骚动不安,嗜睡或昏迷,叫声嘶哑,眼睑剧烈肿胀,四肢及两耳发紫。

体表淋巴结明显肿大,张□呼吸,最后衰竭死亡。

猪水肿病的病理变化
典型的变化在胃壁与肠系膜。

胃水肿最常见于大弯部,有时发生于责门部并扩展至食管部与胃底部,有时可见散在的局部性水肿。

肠系膜水肿多见于结肠系膜和小肠系膜,水肿液量多且透明,切开呈胶冻状。

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

个别病例可见到心肌变性(呈现灰黄色斑纹)和大脑水肿,胸、腹腔积液。

猪水肿病的防治
①迅速改变单-的饲料,停喂蛋白质过高的浓缩饲料,增加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

1。

猪急性水肿的症状和治疗方案

猪急性水肿的症状和治疗方案

猪急性水肿的症状和治疗方案猪水肿病是小猪会犯的猪病之一,大家知道不管什么猪病只要和小猪有关那就马上上升到性命攸关的水准了,特别是急性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这里给大家带来猪急性水肿的和治疗方案。

猪水肿病,也叫肠毒血症、溶血性大肠杆菌毒血症、胃水肿、肠水肿、胃肠水肿、小猪摇摆症或麻痹性中毒等。

以出现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典型特征。

预防:(1)加强饲养管理,经常补充富含酶、维生素的饲料,经常注意猪舍清洁卫生,常可避免会发生本病。

尤其在正要离乳时,更要注意上述结构性问题。

离乳不要骤然,饲料要多样化,保持饲养条件逐渐变化,使仔猪有个适应过程,更能促成比较可靠的预防作用。

(2)在断奶前1周和断奶后3周,每头每天内服磺胺二百九十三嘧啶1.5克,可预防细菌性的发生。

(3)升麻、陈皮、川连、茯苓、车前子、泽泻、黄芩各20份,双花、川朴、紫草、川军各25份,磷酸氢钙200份,芒硝550份。

共为细末,混合均匀后备用。

10公斤以内的雏鸟每次内服10克;11至20磅的猪每次内服20克;21至60磅的猪每次内服30克;31至40磅的猪每次内服40克;40公斤以上的猪每次内服50克。

每天一次(混饲料中),连用五天,可起到预防作用。

(4)鲜马齿苋50克,侧柏叶20克(每头每天的用量),切成细末,混饲料中饲喂,每天早、晚各喂一次,连用5天,预防效果很好。

本病主要发生于每年的秋末冬季节期间(10月至12月初),以11月份发病最多。

引起本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

肠道里有溶血性大肠杆菌,必定都发生本病。

有毒因素要在肠内形成,罹患并吸收到一定使用量才能发病。

溶血性大肠杆菌能否在肠内形成大肠杆菌,与机体抵抗力强弱及周围环境因素有关,特别是饲养管理条件不好时(如饲料单一、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比较容易形成毒素,进而引起本病。

从猪的年龄上看,多发生于断乳前后的仔猪,更重要是比较肥胖的仔猪更易发生比较本病,而且死亡率极高。

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

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

•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2018年第8期吉林畜牧兽医精水肿病的临床症狀和预P防杨冰梅\郭彦宏21.吉林省镇赉县畜牧总站,吉林镇赉137300;2.吉林省镇赉县兽医院,吉林镇赉137300猪水肿病通常发生于换季的时候,仔猪水肿 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 肠毒血症。

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 节多发,流行较快,对猪病进行症状诊断,从而 确定猪水肿病,对这种疾病进行及时的预防治疗,有利于防止猪水肿病的传播。

1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分析根据实际经验可以得知,猪水肿病通常发生 于换季的时候,尤其是对于断奶的仔猪而言,更 加容易患上此类病症。

猪水肿病一般不会整群发 生,而是零散地出现,若把握好治疗时间,则能 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仔猪死亡率。

且这一病症是仔 猪的高发疾病,养殖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妥善的 预防和治疗。

具体而言,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 猪眼睑肿胀,脸、颈、耳根部水肿。

在发病初期,猪会显得精神不振,且食欲下降,结膜充血,声 音嘶哑,懒于活动。

甚至口吐白沫,共济失调,站立时弓背发抖,或是倒地抽搐、肌肉颤动。

有 时四肢还会像游泳一般划动,反应过敏。

这时如 果强行驱赶,那么猪就会左右摇摆,步态不稳,或是伴随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现象。

这种病程 通常是1〜2 d,最长达到7 d以上,最短则只有 几个小时[1]。

2预防策略探究首先,不能把发病的猪和健康猪放到一起,要将其隔离开,确保患病的猪只能在消过毒的猪 舍内活动。

对于断奶的猪仔,应当及时添加新的 食物,控制其患上水肿病的几率。

其次,要对断 奶仔猪进行科学的饲喂,确保其获得均衡的营养,并避免有仔猪暴食的情况发生。

一旦仔猪暴食,则很有可能会引发水肿病,所以要强化对仔猪饮 食方面的管理,严格控制其进食量。

再次,要给 断奶仔猪多增加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或是 在食料中添加一部分药物,例如维生素E、恩诺沙星、支原净等。

这样不但能够防止疾病的产生,同时还能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 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 - 养猪技术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 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 - 养猪技术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养猪技术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溶血性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水肿和高度致死性为特征的传染病,是猪场经常发生的疾病,尤其以健壮的,生长良好的仔猪多发,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是在春秋两个季节发病率会有所上升。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病死率极高,有些仔猪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是危害健康断奶仔猪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仔猪水肿病的诊断症状仔猪水肿病的科学预防与防治。

一、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

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

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二、临诊症状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三、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水肿。

上下眼睑、颜面、下颌部、头顶部皮下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胃的大弯、贲门部水肿,在胃的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结肠肠间膜及其淋巴结水肿,整个肠间膜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

四、鉴别诊断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区分。

五、仔猪水肿病与饲料营养之间关系1、突然喂给浓缩饲料仔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仔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

2.、应激断奶、阉割、预防接种、换料、母仔分离等多重刺激同时发生,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诱发水肿病。

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病症防治

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病症防治

184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病症防治唐 伟(贵州省望谟县麻山镇人民政府,贵州望谟 552300)摘 要:猪水肿病在进行仔猪的养殖中具有非常大的危害,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死亡的现象,对养殖户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首先针对猪水肿病发病原因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猪水肿病临床表现,最后提出猪水肿病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免疫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加强环境管理以及实施药物治疗。

旨在能够更好地对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实现病症的防治。

关键词:猪水肿病;发病原因;病症防治0 引言猪水肿病是一种由大肠杆菌感染而导致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具有非常高的传染性,特别是对仔猪的传染性特别强,一旦出现仔猪感染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死亡,不利于仔猪的饲养。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猪水肿病的产生,我们又该如何进行猪水肿病的防治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1 猪水肿病发病原因1.1 季节因素根据对相关养殖场的猪水肿病信息进行分析,在阴雨季节天气时比如容易引发这种传染性,如果气温的变化程度会比较大,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种猪水肿病一般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春季。

当一天之中早晚温度差异比较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着凉的问题,与此同时,仔猪自身的抵抗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无法抵挡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导致仔猪出现肠胃问题的发生,这时候大肠杆菌会进行大量侵入和繁殖,使得仔猪自身的肠壁出现问题,引发猪水肿病。

1.2 管理因素猪的养殖工作对环境卫生安全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养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到很好的养殖环境清理工作和消毒工作,会造成卫生环境变差,各种细菌滋生,从而引发大肠杆菌的侵入。

与此同时,仔猪的营养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营养,对导致仔猪的身体状况下降,容易进行相应病菌的侵入,容易引发猪水肿病[1]。

1.3 病原微生物感染正常的仔猪肠道内是允许存有一定的大肠杆菌的,不但不会为其健康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够促进消化吸收。

浅淡猪水肿病的防治

浅淡猪水肿病的防治

浅淡猪水肿病的防治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猪水肿病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全身或局部麻痹,常很快死亡。

一、诊断要点(一)流行特点:常见于肥胖的刚断奶不久的仔猪,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很少发生,气候骤变、饲料单一、拉稀容易诱发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二)临床症状:突然发病、不食、眼脸肿胀,严重的引起全身水肿。

病初有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转圈、运动失调、走路遥晃、后期呼吸困难,前肢跪地,后肢站立或不能站立,最后扬头张嘴吸气,低头呼气,口流粘液,抽搐死亡。

病猪体温变化不大。

(三)病理变化:主要病变为水肿。

切开水肿部位,常有大量透明或浅黄色液体流出,大肠和肠系膜高度水肿,呈白色透明胶冻样;胸腹腔积液;脊髓、大脑皮层及脑干部也出现非炎性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和体表淋巴结肿大。

二、防治措施(一)治疗:出现严重症状后再治疗一般难以治愈,早期治疗虽可治愈,但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所以应在发现第一个病例后,立即对全窝仔猪进行预防性治疗。

病猪可肌注恩诺沙星制剂,每公斤体重2.5毫克;或用庆增安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或用力克舒注射液,每公斤全重0.1毫升,并肌注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75毫克,并用10%维生素C注射液3毫升~5毫升。

(二)预防1.刚断奶仔猪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必须改变饲料时,应逐渐改变,使猪慢慢适应。

否则,极易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以致破坏微生物群和机体间生物学的平衡,引发疾病。

2.注意日粮中蛋白质的比例,避免日粮过于单纯或蛋白质过高。

3.青绿饲料少,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也是造成发病的诱因。

在哺乳母猪的饲料中添加硒和维生素E,能显著降低猪水肿病的发生。

4.加强饲养管理,要防止过食、腹泻、拉稀等肠道病发生,因为猪在腹泻时或腹泻停止后常有水肿病发生。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病因仔猪水肿病,也称为生理性水肿病,是由于仔猪出生后体内还未完全调整好水盐平衡,导致体内水分不能很好地排泄而形成的一种疾病。

具体病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母猪营养不良或者过度饮水,导致胎盘及滋养胎儿的养分过多,进而影响仔猪水盐平衡;•母猪受到紧张、恐惧、疼痛等刺激,使其分泌出肾上腺素等激素,直接刺激仔猪体内的利钠激素,影响体内水盐平衡;•仔猪出生后由于吸奶不足、消化功能差,导致体内缺乏蛋白质和钠等成分,进而影响体内水分的代谢。

症状仔猪水肿病通常在出生后1~3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仔猪身上水肿,腹部胀大,咳嗽时呛咳;•呼吸困难:由于水肿导致胸腔压力增大,仔猪会表现出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活动减少:由于脱水影响仔猪的生命活动,他们会变得懒散、食欲不振;•其他症状:仔猪有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防治要防治仔猪水肿病,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饲养管理•留意母猪饲养情况:母猪饲养管理要做好,及时调整饲养方法,保证其营养均衡,不过度饮水,避免过度刺激仔猪。

•维持良好环境:保持仔猪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的空气的流通和干燥卫生的排放,以及避免过度受热的情况。

•确保足够的饮水:需保证仔猪饮水量不超过其消耗能力,适量地增加饮水量,提高其食欲和消化功能。

药物治疗•药物干预:若出现仔猪水肿病,以药物的形式干预较为常见。

常见的药物包括地塞米松、喹诺酮等,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并观察效果。

维持体内水平•维持体内水盐平衡:维持仔猪体内水盐平衡是避免仔猪水肿病的关键,需要注意合理的喂食、补充充足的水分以及及时调整饲养方式、改进母猪营养等方法,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避免发生水肿病。

综上所述,仔猪水肿病是仔猪体内水盐平衡失调的一种生理性疾病,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药物治疗和维持体内水平等方式,可以预防和治疗该病,从而提高仔猪的健康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水肿病的症状与临床防治
临床症状:
病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口流白沫,体温无明显变化,病前1~2天有轻
度腹泻,后便秘。心跳疾速,呼吸初快而浅,后来慢而深。喜卧地、肌肉震颤,不时抽搐,
四肢动作游泳状,呻吟,站立时拱腰,发抖。前肢如发生麻痹,则站立不稳,后肢麻痹,则
不能站立。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步态摇摆不稳,盲目前进或作圆圈运动。水肿是本
病的特殊症状,常见于脸部、眼睑、结膜、齿龈、颈部、腹部的皮下。有的病猪没有水肿的
变化。病程短的仅仅数小时,一般为1~2天,也有长达7天以上的。病死率约90%
[1]主要是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
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身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
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急性型:

患猪突然发病,步态不稳,走路蹒跚,倒地后肌肉震颤,严重的全身抽搐。眼睑苍白、
水肿如鱼肉状,口吐白沫;通常是在敏感猪群中一头或几头见不到明显症状,几小时即死亡,
被感染的猪只大多很健壮,吃得饱长得快。
亚急性型:
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大多正常。眼睑、鼻、耳、下颌、颈部、胸腹部等水肿,其
中耳朵水肿最为明显。皮肤发亮,指压有窝,重症猪水肿时上下眼睑仅剩一小缝隙。
但65日龄病猪水肿不明显。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左右摇摆,站立不稳,形态如醉,
盲目前进或作圆圈运动。倒地后四肢呈游泳状。有的病猪前肢跪地,两后肢直立,突然猛向
前跑。很快出现后肢麻痹、瘫痪,卧地不起。有的病猪出现便秘或腹泻。触诊皮肤异常敏感,
叫声嘶哑,皮肤发
绀,体温降到常温以下,心跳加快,最后因间歇性痉挛和呼吸极度困难衰竭

而死亡。
病理变化:
征性的病变是胃壁,结肠
肠系膜,眼睑和脸部及颌下淋巴结水肿。胃内充满食物,粘膜潮红,
有时出血,胃底区粘膜下有厚层的透明水肿,有带血的胶冻样水肿浸润,使粘膜与肌层分离,
水肿严重的可达2~3厘米,严重的可波及贲门区和幽门区。大肠系膜、胆囊、喉头、直肠
周围也常有水肿,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空气则凝成胶
冻状。肾包膜水肿,膀胱粘膜轻度出血,出血性肠炎变化常见。

防治:
预防本病关键在于改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要全面,蛋白质不能过高。药物治疗早期效
果好,后期一般无效。
1、在没有本病的地区,不要由病区购进新猪,邻近猪场发生本病,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在有本病的猪群内,对断乳仔猪,在饲料中添加适宜的抗菌药物例如:汇丰达鸢城泻痢一日
灵。切忌突然断乳和突然更换饲料,断乳时防止突然改变饲养条件,断乳后的仔猪不要饲喂
过饱。猪舍清洁、干燥、卫生,定期冲洗消毒。
治疗:发病的猪群全拌料汇丰达鸢城兽药泻痢一日灵+肌肉注射一针止痢三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