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猪的常见疾病和预防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猪是人类非常重要的畜禽之一,是人类的肉食来源之一。
在猪的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这些疾病不仅会给猪的生长带来影响,也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正确预防和治疗猪的常见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传染病1. 猪瘟(猪瘟热)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粘膜充血、呼吸急促、咳嗽、呕吐、腹泻等。
预防猪瘟的方法包括:(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2)做好猪舍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空气流通;(3)定期接种猪瘟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治疗方法:一旦发生猪瘟病情,应立即将患病的猪隔离,并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猪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防止病毒再次传播。
二、寄生虫病1. 猪疥螨病猪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在猪的皮肤和毛囊内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脱毛、皮肤粗糙等症状。
预防猪疥螨病的方法包括:(1)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的清洁;(2)定期为猪只进行驱虫处理,控制疥螨的传播;(3)及时发现病疫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染扩散。
治疗方法:一旦发现猪蛔虫病的症状,应立即为猪只进行驱虫处理,并对猪圈和饲料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
调整猪只的饲养管理措施,增强猪只的免疫力,防止猪蛔虫病的再次发生。
2. 猪结核病猪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猪结核病的方法包括:(1)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的清洁;(2)加强对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监管,避免受到污染;(3)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隔离病猪,减少传染扩散。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对于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做好饲料和水源的卫生监管;定期进行疫苗免疫和驱虫处理;一旦发现疾病症状,要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的常见疾病,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减少经济损失。
猪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淋巴结肿大
感染猪瘟的猪只淋巴结会肿大 ,呈现暗红色。
防治措施
疫苗接种
定期为猪只接种猪瘟疫 苗,提高其免疫力。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提 供充足的营养,增强猪
只抵抗力。
隔离与治疗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 ,及时治疗,并对病死
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消毒
对猪舍、用具等进行彻 底消毒,消灭病原。
精神不振
病猪精神萎靡,喜卧,眼结膜 发红。
肌肉疼痛
病猪行走困难,触摸肌肉疼
03
定期监测
对猪群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 防止病原传入。
加强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养殖户或兽医机构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猪瘟疫情。
02
猪流感
症状识别
发热
体温升高至40-42℃,心跳加快 ,食欲不振。
咳嗽
咳嗽频繁,呼吸困难,口鼻有 粘液流出。
猪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猪瘟 • 猪流感 • 猪肺疫 • 猪丹毒
01
猪瘟
症状识别
01
02
03
04
食欲不振
猪瘟感染的猪只可能会出现食 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靡。
体温升高
感染猪瘟的猪只体温会升高至 40-42℃,持续时间较长。
皮肤出血点
在耳部、四肢、臀部等部位出 现红色出血点,部分病例还会
浅谈如何防控春季猪常见疾病

9 1
药物, 以减轻并发症 。 或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以防细菌 感染 。 对病重猪可用青霉素 、 链霉素 、 病毒灵 同时肌注。 每 天 2次, 连用 5 d 。 还可用精通一号f 主要成分 为柴胡1 + 热毒 5 号 ( 主要成分为氨基 比林) 肌 肉注射 0 . 2 m L / k g 体重 ’ 或用病寄灵 ( 主要成分为蒽诺沙 星1 + 病毒 5号( 主要 成分为罗 瓦尔精) 肌 肉注射 O . 1 m L / k g 体重, 每天 1 次, 连用 3 d 。
浅谈如何 防控春季猪常见疾病
姜慧敏
春季是猪病多发 季节. 且 多为混合感染 . 发病后不易 治 愈。最常见 的有猪瘟 、 猪流感 、 猪肺疫 、 仔猪副伤寒 、 大肠 杆 菌病 等。 猪瘟死亡率最高. 猪流感死亡率较低, 但可导致猪生 长迟缓 , 使养殖效 益下 降。 为此, 养猪户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 针, 采用多种预 防性措施, 控制疾病 的发生, 切实做好 疾病 防 疫工作确 保 养猪 业健 康发展 。现笔 者将春季常见 流行 猪
为青紫色, 体温升高。 慢性者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 粪便呈灰
色、 淡 黄或暗绿色, 皮肤上有湿疹 。在非疫 区仔猪断奶后要 接种副伤寒弱毒冻干苗,疫区要对 2 0 ~ 3 0日龄 的仔猪用 副 伤寒 甲醛苗首免, 间隔 5 8 d 再免疫 1次。青霉 素、 链霉素 、 红霉 素、 土霉素等对该病无效, 用庆大霉素 、 卡那霉素 、 氯霉 素等有一定治疗效果。 四、 大肠杆菌病 由致病性大肠 杆菌引起, 包 括仔 猪黄痢f 以 1  ̄ 3日龄仔 猪 多见) 、 仔 猪 白痢 ( 以1 0 ~ 3 0日龄仔猪 多发1 、 仔猪 水肿病 ( 多发生于断奶前 后体质健壮 的仔猪) 。仔猪黄痢 的免疫是 对怀 孕母 猪于产前 4 0 d 肌 肉注射 2 mL仔猪黄痢油 剂苗: 仔 猪 白痢 的免疫是让怀孕母猪 于产前 4 0 d口服遗传工程 活菌 苗, 产前 1 5 d进行加 强免疫; 仔猪水 肿病的免疫是对妊娠母 猪注射病猪分离的致病菌株制备 的灭活苗 。应 加强妊娠母 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清洁卫生和圈舍干燥 。防寒保 温, 母猪 产前 3 0 ~ 4 5 d注 射大肠杆菌病预 防苗. 仔猪抓好 7 d 补料 和过好 “ 三关 ” ( 初乳关 、 初料关 、 断乳关 1 。发病仔猪 的 治疗要 实行消炎抗 菌 、 止泻 、 强心 、 补液 等综合疗法. 注意补 充矿物质 和维生素 。 ( 作者单位 : 1 6 1 3 2 3 黑龙江省讷 河市九井镇农 村经济 技 术服 务 中心 ) 农 民致富之友 2 0 1 3 年 7期 9 3页标题 “ 浅议塑料大棚 肉鸡饲养技术要点”及 2 0 1 3年 8期 7 7页标题 : “ 浅谈猪场 猪痢 疾防控措施及 山羊的几种常见病 防治技术 ” ,作者单 位: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翰尔族 区雅尔塞镇畜 牧 兽 医综合 服务站 ” 作者姓名 “ 宋清 山” 本刊均将两期误写 为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猪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主要用于肉制品的生产,因此猪的生产健康对于农户和整个肉类供应链来说至关重要。
猪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将对猪的生长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猪的常见疾病出发,介绍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养猪户提高养猪技术,保障猪的健康生长。
一、猪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1. 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猪感染疟疾后会出现贫血、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疟疾高发期提前做好驱蚊工作,保持猪舍的卫生和干燥。
- 定期给猪进行体检,确保及时发现患有疟疾的猪只。
- 合理饲养,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死率极高。
猪瘟的预防非常重要,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注重猪圈、饮水、饲料的卫生,加强环境消毒。
- 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 对发病的猪只要及时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1. 疟疾的治疗猪患有疟疾时,需要及时到兽医处进行检查和确诊,然后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可根据猪只的具体状况和兽医的建议进行选择。
要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疟原虫的滋生环境,预防疟疾的传播。
2. 猪瘟的治疗猪瘟是一种致命的传染病,一旦发现猪患有猪瘟,应立即隔离患病猪只,避免疫情扩散。
要及时到兽医处进行诊断,并按照兽医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包括输液、支持治疗等。
在治疗猪瘟的要对猪圈和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3. 猪肺炎的治疗猪肺炎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到兽医处进行诊断,并按照兽医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并注意保持猪舍的通风和干燥,帮助猪只恢复健康。
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猪是一种容易患病的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养猪户加强预防工作,保障猪只的健康。
春季养猪常见疾病及防治

期 将 毒 制 国 标 许 占 学观点 、生产经 济效益上 去乡 可残控在家 准可
2采 用适 当的浓度 、 . 剂量 和 用药 学农药 。 次数 。 使用最低有 效浓度 、 用药 量和最 少 的有效 次数 , 才能符合 经济 、 安全 、
5 8
(7 2 0 云南省施 甸县农业 68 0
4正 确 看待 防 治 效 果 。 要 . 不
1用机是 用= . 药 。合 I 选 时这 理 : 好 薹莱
硼
、
性天敌羽化盛孵期施药 以保护害
虫 天 敌 ,严 格 遵 守 施 药 安 全 间 隔
范 围
面追求 防治百分率 ,而要 从 防治效果 ,尤其 不要单纯 依束 范素梅 左
E龄 内按体 重 内服青霉 素或链 霉素 , 防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 ,注射猪 流感 t 日服2 , 次 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在 1~ 0日龄仔 猪发生 ,呈地 方性 流 03 行。 表现为拉 白色糊状稀粪 , 死亡率不 佐剂疫苗。无特效药治疗 , 可用抗生素
四 、 猪 水肿 病 仔
3采 用适 当的 施 药 方 法 。 .
超 正确 选 药 几 一
、
园 I
响虫剂不 觜 茶低安, ,天品良 叶廉全握 口 燕 、影 成的种药 及敌无 本药 掌 害
二合 施 、理 药
要在幼虫盛孵期施药 ,避开寄生
据农 药 的剂 型 、茶 园 的实 际情 选 择 适 当 的施 药 方 法 。 如 混 J F
5由 大肠 杆 菌 引起 的仔 猪 白痢 。 . 多 和磺胺灵 防继发感染 。
这是 由致病性 大肠杆 菌引起 的断 高, 但治疗不及时易引起僵猪。主要用 奶后猪肠毒血症 , 死亡率高达8 %。主 0 抗菌素治疗。 要 因断奶后饲料改变和环境变化 而引 6 由猪 痢 疾 螺 旋 体 引起 的肠 道 传 起 , 现 为早 期精 神 沉迷 , 睑 、 、 . 表 眼 头 染病。 多发 于架 子 猪 , 响 生 长 。 病 猪 颈 、肛 门等部位水肿 ,有 时有全 身水 影 表 现 为排 出 混有 多 量 黏 液 及 血 液 的粪 肿 、 有压 痕 , 时有 兴奋 神经症 状 , 有 后 便, 呈胶冻状 。可用黄连素 、痢特灵” 期肢麻 , “ 、 病程短 。 防应以补饲含硒和 预 喹乙醇 、 四环素等 治疗 , 好得快但 易复 抗菌 素的添加剂 , 调整饲料用量 , 量 适 发, 要不断更换用药。 饲 喂大蒜有一定 的效果 , 加喂青饲料 , 7由沙 门 氏菌 引起 的仔 猪 副伤 寒 。 加强运动 , . 配合利尿 、 止泻 、 排毒 、 菌 抗 主要是 2 4 ~ 日龄仔猪 ,表现为急性型 , 药物进行治疗 。
农村养猪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

农村养猪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在农村养猪过程中,由于环境卫生和饲养条件的不足,猪常常会患上各种疾病。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猪的健康,还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因此,农村养猪需要注意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猪瘟的预防和治疗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鼻涕、眼角膜发炎、皮疹等症状。
猪瘟病毒在猪群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达90%。
因此,预防猪瘟病毒的传播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农村养猪的方法是采用注射疫苗的方式进行猪瘟的预防。
一般要求从猪出生后28天开始注射一针,随后每个月接种一次,直到3个月前。
注射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猪瘟病毒的传播。
如果家养猪已经患上了猪瘟,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控制症状和防止细菌感染。
此外,病猪还要注射单克隆抗体治疗。
猪圆环虫是一种常见的内寄生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主要通过猪粪污染和不洁食具传播。
猪圆环虫会导致猪腹泻、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死亡。
因此,农村养猪需要采取预防猪圆环虫的措施。
猪圆环虫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定期清理猪圈和猪舍、清洗喂食器具、控制猪粪污染、对猪进行驱虫等措施。
同时,还需要注意饲料的营养配比,保证猪的健康。
如果家中的猪已经患上了猪圆环虫,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驱虫药物。
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苯巴比妥、阿苯达唑、滴滴涕等。
驱虫药物的使用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方法进行,避免药物过量和药物滥用。
猪痢疾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猪痢疾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猪粪污染和不洁食具传播。
因此,预防猪痢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清理猪圈和猪舍,保持环境卫生。
2、及时清洗和消毒喂食器具等工具。
3、合理调配饲料,保证猪的营养均衡。
猪脑炎是一种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
猪脑炎病毒在猪群中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
因此,预防猪脑炎非常重要。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注射疫苗和加强环境卫生。
猪类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猪类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猪类常见疾病是指在养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疾病,对于养猪户而言,必须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将介绍一些猪类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1. 猪瘟:猪瘟是一种严重的猪类传染病,它的主要症状是高烧、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等。
为了预防猪瘟的发生,养殖户应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杀猪舍和设备,严禁进入疫区猪场,并加强猪只上市前的检疫工作。
2. 腺鼠疫:腺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淋巴结肿大等。
为了防止腺鼠疫的发生,养殖户应加强鼠类防治工作,定期清除猪圈周围的杂草和垃圾,及时消杀鼠类,保持猪圈的卫生。
3. 蓝耳病: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
为了预防蓝耳病的发生,养殖户应加强猪圈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检查猪只的耳朵,以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
在发生疫情时,应立即隔离和消杀疫区猪场,同时进行病猪的集中处理和无害化处理。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呼吸困难、流鼻涕等。
为了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生,养殖户应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杀猪舍和设备,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对猪只进行免疫工作,以提高抗病能力。
猪类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猪圈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杀猪舍和设备、加强鼠类和蚊虫的防治、加强猪只的免疫工作等。
只有养殖户切实采取这些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猪类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农村养猪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

农村养猪常见猪疾病预防及治疗农村养猪是许多农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猪疾病的发生给猪场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合理的猪舍环境、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及科学的预防措施是预防猪疾病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猪疾病及预防治疗措施,以便农民及饲养员能够更好的管理猪场。
1.猪瘟猪瘟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极易在猪场传播。
症状包括高烧、呼吸急促、咳嗽、精神萎靡等。
预防猪瘟的关键在于及时接种有效的疫苗。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病猪呼吸急促、打喷嚏、流泪,食欲减退。
预防措施包括空气消毒、喂食高质量的饲料、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等。
3. 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疾病,其中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
病猪会出现腹泻、呕吐和发烧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猪圈卫生、饮水给予足够的消毒剂、避免猪的过度饮食等。
4. 猪肺炎猪的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常见病,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猪圈内湿度、减少猪的压力、饲养高质量饲料等。
5. 猪球虫病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疾病,病猪会出现咳嗽、发热、肉眼可见的分泌物从鼻孔流出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充足的营养、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及时消毒猪圈等。
7. 猪奥氏体病猪奥氏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奥氏体引起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定时消毒猪圈等。
8. 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病猪会出现肌肉抽搐,带状疱疹等症状。
预防措施与犬类类似,定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猪疾病防控需要及时反应、科学预防与治疗。
农民注意猪场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预防猪的发生疾病。
及时发现和诊治猪疾病,对于保障农民家庭经济效益非常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猪的常见疾病防治春季气温变化大,易滋生致病性细菌、病毒、支原体。
以而论,常发疾病有猪瘟、副伤寒、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和疥癣等病。
1 猪瘟贯彻免疫程序,常发地区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出生后肌肉注射1~2头份/头,1~2 h 后再喂初乳),3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4头份/头),65日龄进行第三次免疫(6头份/头)。
安全区35日龄首免(4头份/头),65日龄二免(6头份/头)。
种母猪春、秋季各免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0 d免疫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
发生猪瘟的猪场应紧急“超”剂量接种猪瘟疫苗。
早期发病猪只根据临床症状应用抗病毒药品和抗菌素类药物标本同治,主要措施是用相应的抗病毒药品增强猪只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和杀灭病毒,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具体处方如下:增强机体抵抗力,用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同时用氨苄西林钠配合长维舒和维生素C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 d。
重症病例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维生素C,将氨苄西林、5%葡萄糖、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3 d。
如果病猪开始吃食,每头猪可喂1~2个生鸡蛋和适量奶粉,以增加机体能量,增强抵抗力。
假定健康猪防控措施:饲料中添加相应抗病毒药品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和杀灭病毒,降低应激反应。
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推荐处方:清瘟败毒散1 000 g、奇毒康颗粒500 g、可立克500 g,拌料1 000 kg,连喂5~7 d。
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2 仔猪大肠杆菌病假定健康猪防控措施:饲料中添加相应抗病毒药品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和杀灭病毒,降低应激反应。
同时用抗菌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推荐处方:清瘟败毒散1 000 g、奇毒康颗粒500 g、可立克500 g,拌料1 000 kg,连喂5~7 d。
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2 仔猪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主要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及水肿病。
仔猪黄痢以1~3日龄多见,仔猪白痢以2~3周龄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前后的肥壮仔猪。
猪场应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猪的饲养管理、清洁卫生和保持圈舍干燥,注意防寒保温,母猪产前40 d、15 d注射大肠杆菌病预防苗能有效防制大肠杆菌病在仔猪中蔓延。
重点抓好仔猪七天补料和过好“三关”(初乳关、初料关、断乳关)。
发病仔猪实行消炎抗菌、止泻、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具体方法如下:母猪产前3 d、产后当天分别注射10~15 mL附血康注射液;产前5 d至产后5 d用四黄止痢颗粒配合七清败毒颗粒及催奶灵散(主要成份:王不留行、黄芪、皂角刺、当归、党参、川芎、漏芦、路路通)进行饲喂,以防母猪产后三联症及小猪腹泻,同时壮仔。
取白龙散1袋,加母猪料0.5 kg,温开水浸润,用其擦拭初生仔猪身上的胎衣及血液,然后将该料饲喂母猪,以防治小猪腹泻。
初生仔猪口服抗菌毒、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出生后3 d、7 d、21 d及断奶当天分别注射附血康注射液0.5 mL、1.0 mL、1.5 mL、1.5 mL,防治仔猪腹泻及呼吸道感染。
小猪出生后5~7 d教料,饲料中添加四黄止痢颗粒。
发生腹泻的仔猪,选用抗菌素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金根注射液+独特注射液)对母仔进行治疗,同时料中添加白龙散+硫酸粘菌素,饮水中添加补液盐。
3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本病多发于2~4月龄的仔猪,冬春季多发,其与饲养管理粗放有密切关系。
仔猪断奶(1月龄)后要接种副伤寒疫苗,注意防寒、防潮,分批饲养(密度合适),少吃多餐,喂匀喂饱,不要突然改换饲料,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发生本病时,采用以下方案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配合抗菌素,黄芪多糖注射液+头孢伤寒(氧氟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同时用四黄止痢颗粒+硫酸粘菌素拌料饲喂,饮水中添加补液盐效果更佳。
4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俗称冬痢,均为病毒感染,呈一过型流行,早春常有发生。
患猪以灰色水泥状下痢、呕吐、脱水为主,大猪很少死亡,10日龄以下仔猪死亡率达50%~100%,疫苗预防效果不佳。
本病发生后注意补充水分(氯化钠4.5 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葡萄糖20 g溶解于1 kg水中即成),重视猪舍消毒。
平时注意保温、饮水清洁,少食多餐。
可用以下方案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抗病毒中药复方制剂配合抗菌素,黄芪多糖+氨苄西林钠,另一侧肌注氧氟沙星注射液。
饲料中添加四黄止痢颗粒+硫酸粘菌素,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葡萄糖及补液盐。
5 呼吸道综合征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患猪喘气、咳嗽,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食欲减弱。
发病场要隔离、净化、建立康复猪群,未发病猪场要注意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
发生呼吸道障碍综合征的猪场可用以下方案治疗:硫酸庆大-小诺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另一侧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另一侧肌注毒链体;同时添加磷酸替米考星+七清败毒颗粒拌料饲喂。
6 副猪嗜血杆菌病本病主要侵害2周龄至4月龄的仔猪和青年猪,本病属条件性疾病。
患猪上呼吸道内常有副猪嗜血杆菌存在,当遇断奶、运输、疲劳、天气突变等应激和发生其他疾病时,患猪因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发病。
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
剖检主要见心包腔、胸腔、腹腔有纤维素渗出性炎症。
关节肿大,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猪场要严格消毒,加强饲养管理。
大肠杆菌主要引起仔猪黄痢、白痢及水肿病。
仔猪黄痢以1~3日龄多见,仔猪白痢以2~3周龄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前后的肥壮仔猪。
猪场应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猪的饲养管理、清洁卫生和保持圈舍干燥,注意防寒保温,母猪产前40 d、15 d注射大肠杆菌病预防苗能有效防制大肠杆菌病在仔猪中蔓延。
重点抓好仔猪七天补料和过好“三关”(初乳关、初料关、断乳关)。
发病仔猪实行消炎抗菌、止泻、强心、补液等综合疗法,具体方法如下:母猪产前3 d、产后当天分别注射10~15 mL附血康注射液;产前5 d至产后5 d用四黄止痢颗粒配合七清败毒颗粒及催奶灵散(主要成份:王不留行、黄芪、皂角刺、当归、党参、川芎、漏芦、路路通)进行饲喂,以防母猪产后三联症及小猪腹泻,同时壮仔。
取白龙散1袋,加母猪料0.5 kg,温开水浸润,用其擦拭初生仔猪身上的胎衣及血液,然后将该料饲喂母猪,以防治小猪腹泻。
初生仔猪口服抗菌毒、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出生后3 d、7 d、21 d及断奶当天分别注射附血康注射液0.5 mL、1.0 mL、1.5 mL、1.5 mL,防治仔猪腹泻及呼吸道感染。
小猪出生后5~7 d教料,饲料中添加四黄止痢颗粒。
发生腹泻的仔猪,选用抗菌素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金根注射液+独特注射液)对母仔进行治疗,同时料中添加白龙散+硫酸粘菌素,饮水中添加补液盐。
3 仔猪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本病多发于2~4月龄的仔猪,冬春季多发,其与饲养管理粗放有密切关系。
发生本病的猪场应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全群投药保健:双黄连注射液+复方氨苄西林粉肌注,另一侧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同时深部肌注葡萄糖酸钙溶液2~5 mL;银黄注射液+头孢噻呋钠(或热血多肽),6 h后肌注重硫酸庆大-小诺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同时深部肌注葡萄糖酸钙溶液2~5 mL;全群用呼喘通+七清败毒颗粒拌料,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C粉,连用5~7 d。
7 流行性感冒春季常见病,多为外感风寒,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液,有时伴有拉稀。
平时应注意防寒、防贼风、防潮湿,可用以下方案治疗:桂柴黄注射液+注射用氨苄西林钠,6 h后另一侧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柴胡安乃近注射液+普鲁卡因青霉素G注射液,6 h后另一侧肌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同时配合磷酸替米考星+清肺止咳散拌料,饲料中添加柴胡、板蓝根、鱼腥草等中药效果更佳。
8 仔猪低血糖症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初生仔猪,原因是妊娠母猪后期营养不全或产后少乳使仔猪获得的能量不足而发生血糖下降。
预防应注意母、仔猪喂养并加强防寒保暖。
治疗:补充右旋糖酐铁,深部肌内注射,1次即可,同时用10%葡萄糖溶液20 mL,10%安钠咖1~2 mL,地塞米松磷酸钠2.5~5 mg混合加温后腹腔注射,每隔6~8 h 1次,连用1~2 d。
以上春季常见病常造成猪只大量死亡或影响猪只增重。
对此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患于未然。
9.其中,猪春季腹泻各类疾病汇总:9.1、传染性胃肠炎: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其特点是,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旦有猪发病,会在猪群中迅速传染。
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对症治疗。
9.2、轮状病毒病: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且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
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下痢,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复方葡萄糖溶液,有较好疗效。
9.3、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以排黄色稀粪为特征,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呕吐。
病程较急,发病后一般都来不及治疗就死亡。
若发现有1只仔猪感染,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一般内服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可迅速控制传染,效果较好。
9.4、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
此病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发病季节不明显,病死率也不高,但不及时治疗易成僵猪。
用磺胺脒、土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治疗,有良效。
9.5、仔猪红痢:又称猪梭菌性肠炎: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是3日龄内新生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周以上的猪很少发病),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粪。
一般来不及治疗即死亡。
预防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减少感染机会;另一方面,可在仔猪初生3日龄内按每公斤体重每次内服青霉素或链霉素8万单位,每天2次,有良好预防效果。
9.6、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日龄猪,无明显季节性。
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拉恶臭血便,腹下、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尾尖等身体远端皮肤呈红色,后期变为青紫色,体温升高。
慢性者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粪便呈灰色、淡黄或暗绿色,皮肤上有湿疹。
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等对该病无效,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治疗效果。
9.7、猪痢疾: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架子猪,仔猪和成年猪发病少,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长期危害猪群。
病猪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的粪便,常呈胶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