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云南大学九十年校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秩云大,祝福永远

——暨云南大学90周年校庆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于公共管理学院2011级学生王君昌。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九秩云大,祝福永远》

艾青先生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一名云大学子,相信我们每个人对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当我们跨越历史的时空,倾听那浑厚的回声,我们会发现云南大学这九十年峥嵘岁月里,蕴藏着许多瑰丽。

在这里,云南大学是我们找寻进步的阶梯。

在这里,你会被那些“视书山如饴,看良辰作金”的云大学风所感染;你会被那些“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老师们所感动,在这里你会真真正正体会到“大学”这两个字的含义。

云南大学,一路风雨兼程,才造就了今日的辉煌。我们不会忘记,这九十年的峥嵘岁月里,那无数创校先哲走过的漫漫征程。

可曾记得,中国历史上,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最艰难,最悲壮的时代!在那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抗日战争的硝烟与解放战争的烽火。云南大学也跟其他学校一样面临着种种困境,师资力量缺乏,科研技术不完备,社会调研没有条件,等等。这些,都摆在了当时熊庆来校长的面前。

然而,熊老并没有被这样的困难所击倒,而是毅然的担起了荣校报国的责任。在学校办学上,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使云南大学的办学水平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需要。在学术建设上,他广延人才,尊重学术,汇集了众多名师,为云南大学的根本发展做出了贡献。最终,使云南大学从一个边陲小校,走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前沿。这些也为云大的师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在这里,释放着对于祖国深深地热爱之情。

气势恢宏的至公堂,不仅铭记着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而且也记载着云大师生这九十年里的爱国足迹。

1946年7月15日,号称四季如春的昆明,霾云密布。这一天,云南大学至公堂内一派肃穆,闻一多先生此时怀着一颗“至公之心”,主持李公朴教授的追悼会,云南大学的师生也纷纷佩戴黑纱前来吊唁。闻一多先生,立于至公堂前,思绪万千凝视着至公堂“立政待英才”的楹刻,当看到自己的同仁,战友,李公朴先生倒下了。“公理何在?英才何待?”闻先生愤从中来,沉步走到前排,慷慨陈词,将追悼会变成了对国民党法西斯暴行的控诉与声讨会。他在这里高呼“争取民主与和平,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李先生一样,跨出了门,就不准备在跨回来!”

闻一多先生,在至公堂进行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在傍晚时分,当他跨出至公堂,果然就再也未能跨回来。但是,闻先生和众多的社会精英轰然倒地的声音,已经鸣响了一个旧王朝的丧钟。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五卅沪潮后援会,有我

们;抗日战争奔走呼号,有我们;解放战争的民主堡垒,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发愤图强,韬光养晦,改革发展,有我们!云南大学一直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与力量担当起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责任。把爱国,根植于云大师生每个人的心里。

我们在这里,将用青春的激情去书写云南大学新的篇章。

九十年代,云大作为首批“211”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他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术建设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的扩大,教师队伍的高水平化,科研力量与设备的完善。云南大学即将迎来又一个辉煌。

如今,呈贡校区的建设不仅拓展了我们的学习空间,也为我们文体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那些埋头苦读的学子,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课堂上思维活跃的新青年,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运动场上向着太阳奔跑的新一代,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多元文化的汇聚与交融。

感谢这一片青春的土地,接纳我的足迹,萌发我的启迪。

母校,我亲爱的母校。在这被歌声和盛典簇拥的胜地,我们以学子的赤诚、忠心和庄严,向你献礼、致敬、祝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