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训练智能手环技术方案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智能手环作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必备物品之一。
智能手环不仅能够匡助用户记录运动数据、监测健康状况,还能提供诸多便利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手环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原理、功能以及应用范围。
正文内容:1. 智能手环的原理1.1 传感技术智能手环内置了多种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运动数据、心率等信息。
1.2 数据处理智能手环通过内置的芯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数据转化为用户可读的信息,并通过蓝牙等无线通信方式传输给用户的手机或者电脑。
2. 智能手环的功能2.1 运动监测智能手环可以记录用户的步数、距离、卡路里消耗等运动数据,并通过手机APP或者电脑软件进行展示和分析,匡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
2.2 健康监测智能手环可以监测用户的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健康指标,及时提醒用户注意健康状况,并生成健康报告。
2.3 通知提醒智能手环可以与用户的手机进行连接,当用户收到短信、电话等通知时,手环可以通过震动或者显示屏幕上的图标进行提醒。
2.4 防丢功能智能手环可以与用户的手机进行连接,当用户与手机的距离超过一定范围时,手环会自动发出提醒,防止用户遗忘手机或者遭遇盗窃。
2.5 应用拓展智能手环还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连接,如智能家居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实现更多的智能化功能。
3. 智能手环的应用范围3.1 健康管理智能手环可以匡助用户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适合于健身爱好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
3.2 运动训练智能手环可以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分析用户的运动状态,提供运动训练建议,适合于跑步、骑行、游泳等各类运动爱好者。
3.3 工作效率提升智能手环可以提醒用户注意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监测用户的工作状态,匡助提高工作效率。
3.4 安全防护智能手环可以通过防丢功能保护用户的手机和贵重物品,适合于时常外出或者旅行的人群。
智慧跑步活动方案策划

智慧跑步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与目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跑步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
在城市中,跑步者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同时锻炼身体。
智慧跑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将跑步与智能设备相结合,提供更好的跑步体验和健身效果。
二、活动内容与时间安排1. 活动内容:(1)智能设备体验区域:设置智能手环、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的体验区域,让参与者了解智能跑步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跑步活动:组织参与者进行一定距离的跑步活动,提供线上线下的参与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3)赛事报名:通过设置专门的报名通道,让参与者可以线上报名参加智慧跑步比赛。
(4)跑步教学:组织专业的教练给参与者进行跑步教学,让大家掌握正确的跑步技巧。
(5)互动游戏:设计一些趣味互动游戏,让参与者在跑步过程中获得额外的乐趣。
2. 时间安排:(1)活动开始前,提前贴海报和宣传册等宣传物品,吸引参与者的关注。
(2)搭建智能设备体验区域,设置相关设备和工作人员。
(3)活动正式开始,组织参与者进行跑步活动,同时提供线上线下的赛事报名通道。
(4)跑步过程中,安排专业教练进行跑步教学。
(5)在终点设置互动游戏区域,让参与者在游戏中放松身心。
(6)活动结束后,颁发参赛证书和奖品,同时进行活动总结和反馈。
三、活动场地与装备准备活动场地: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如公园、体育场等,保证参与者的跑步顺畅,同时能够安排互动游戏区域。
装备准备:(1)智能设备体验区域:准备一定数量的智能手环、智能手机等设备,或与相关品牌进行合作。
(2)跑步装备:提供参与者的跑步装备,包括跑鞋、运动服装等,以便参与者能够更好地进行跑步活动。
(3)活动标识:设置活动标识牌、海报等,增加活动的可见性和宣传效果。
四、活动宣传与推广1. 线上宣传:(1)活动宣传网站:创建一个专门的活动官网,包括活动介绍、报名通道、活动日程等信息,并提供在线咨询渠道。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智能手环作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近年来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它不仅可以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还能监测心率、睡眠质量等生理指标。
本文将介绍智能手环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
一、硬件设计:1.1 传感器选择:智能手环需要搭载多种传感器,如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等。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根据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用于计步、跑步等运动数据的记录,而心率传感器则可以用于监测用户的心率变化。
1.2 电池寿命优化:智能手环需要长时间佩戴,因此电池寿命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采用低功耗的处理器和优化电路设计,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此外,还可以采用充电宝等外部设备来提供备用电源,以满足用户的长时间使用需求。
1.3 外观设计:智能手环的外观设计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购买欲望和佩戴舒适度。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注重手环的外观设计,使其外观时尚、简洁,并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提供舒适的佩戴体验。
二、软件开发:2.1 运动数据记录:智能手环需要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包括步数、距离、卡路里消耗等。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设计合理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以高效地记录和存储这些数据,并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展示。
2.2 心率监测与分析:智能手环可以通过心率传感器监测用户的心率变化,并进行分析。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设计合适的算法,准确地计算用户的心率,并提供相应的心率变化曲线和健康建议。
2.3 睡眠监测与分析:智能手环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监测用户的睡眠质量。
在软件开发中,需要设计合理的算法,准确地分析用户的睡眠状态,并提供相应的睡眠质量报告和改善建议。
三、数据分析:3.1 运动数据分析:智能手环记录的运动数据可以用于分析用户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状况。
在数据分析中,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和健康指导。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一、引言智能手环是一种集合了健康监测、运动追踪、智能提醒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设备。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智能手环作为一种时尚、实用的智能穿戴设备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手环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
二、硬件设计1. 外观设计智能手环的外观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舒适合手,便于佩戴。
采用环保材料,具有防水、防尘、抗划伤等特性。
同时,外观设计也要符合时尚潮流,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2. 传感器智能手环应配备多种传感器,以实现多种功能。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步数、睡眠质量等数据,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健康数据。
3. 电池智能手环的电池寿命是用户关注的重点之一。
因此,设计中应选用高容量的锂电池,并优化功耗管理,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同时,还应提供便捷的充电方式,如无线充电或快速充电技术。
三、软件开发1. 操作系统智能手环的操作系统应简洁、易用,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 Wear、WatchOS等。
开发团队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并进行定制开发,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2. 功能开发智能手环的功能包括健康监测、运动追踪、智能提醒等。
健康监测功能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指标,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运动追踪功能可以记录用户的步数、距离、卡路里消耗等数据,并提供相应的运动建议。
智能提醒功能可以通过振动或显示屏提醒用户接听电话、收到短信等。
3. 数据分析智能手环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服务。
开发团队应开发相应的数据分析算法,对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四、用户体验1. 界面设计智能手环的界面设计应简洁、直观,方便用户操作。
界面要求反应速度快,显示清晰,以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和操作。
跑步手环科学使用教案

跑步手环科学使用教案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热衷于跑步运动。
而作为跑步运动的一种辅助工具,跑步手环在近几年也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中。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科学使用跑步手环,有效提升跑步效果。
第一部分:跑步手环的基本功能及配对步骤跑步手环作为一种穿戴式设备,具备很多实用的功能。
首先在使用跑步手环之前,我们需要先对其进行配对设置。
通常情况下,跑步手环会附带一个APP,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将手环与APP进行配对。
配对成功后,可以通过APP设置个人资料,并进行更加个性化的功能选择。
第二部分:使用跑步手环记录跑步数据跑步手环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记录跑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距离、配速、心率等。
在跑步过程中,手环会自动记录这些信息,并将其同步到APP中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APP查看并分析这些数据,了解自己的跑步状态,并进行合理调整。
第三部分:合理利用心率监测功能现代的跑步手环多配备了心率监测功能。
通过快速感受心脏的每次跳动,手环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心率。
在跑步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通过手环监测心率,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跑步强度,保持在适宜的心率区间内。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锻炼心肺功能,还可以避免心率过高引起的不适。
第四部分:利用睡眠监测改善跑步效果除了跑步过程中的监测功能,跑步手环还可以监测我们的睡眠质量。
通过分析睡眠数据,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善。
充足的睡眠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体力和精力,从而在跑步时能够更加充沛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五部分:利用跑步手环进行跑步计划管理很多跑步手环提供了跑步计划管理功能。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适合的计划,并将其导入跑步手环中。
手环会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该跑步、什么时候休息,以及应该以什么样的强度进行训练。
通过遵循合理的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训练的强度和频率,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结语:跑步手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跑步训练。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一、引言智能手环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它能够监测用户的健康状况、运动数据以及提供一系列便捷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智能手环的解决方案,包括其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数据分析与应用。
二、硬件设计1. 外观设计智能手环的外观设计需要兼顾美观与舒适性,采用轻巧、柔软的材料,以便用户长时间佩戴。
同时,应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多种颜色和尺寸选择。
2. 传感器智能手环需要搭载多种传感器,以实现各种功能。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监测用户的心率、步数、运动轨迹等数据。
3. 电池与充电智能手环需要搭载高容量的电池,以保证长时间的使用。
同时,应提供便捷的充电方式,如无线充电或磁吸充电,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三、软件开发1. 操作系统智能手环的软件开发需要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 Wear、WatchOS等。
开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并进行相应的开发工作。
2. 用户界面设计智能手环的用户界面需要简洁、易用。
开发人员应设计直观的界面,提供易于操作的交互方式,以便用户快速上手。
3. 功能开发智能手环的功能开发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确定。
常见的功能包括健康监测、运动追踪、消息提醒等。
开发人员需要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这些功能。
四、数据分析与应用1. 数据采集与存储智能手环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采集和存储。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云服务器或本地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2.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用户的运动习惯、健康状况等信息。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以提供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3. 应用开发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开发人员可以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
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提供健康建议、运动计划、睡眠监测等功能,帮助用户改善生活方式。
五、总结智能手环作为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智慧马拉松跑步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马拉松跑步系统设计方案智慧马拉松跑步系统是一种结合了电子技术和跑步运动的创新产品,它能为马拉松参与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跑步体验。
下面是一种智慧马拉松跑步系统的设计方案。
系统组成:1. 跑步手环:智能跑步手环是马拉松参与者必备的装备,它内置多个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步数、速度等运动数据,并通过蓝牙技术将数据传输到手机端。
2. 手机端APP:马拉松参与者需要在手机上安装一款专门的APP,该APP可以与智能跑步手环进行蓝牙连接,并接收手环发送的数据。
3. 数据分析平台:智慧马拉松系统还需要一个数据分析平台,用于收集、存储和分析用户的跑步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反馈用户的跑步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跑步建议。
系统功能:1. 数据记录和实时显示:智能跑步手环可以记录用户的跑步数据,包括心率、步数、速度等,同时实时将数据显示在手机APP上,让用户随时了解自己的跑步情况。
2. 计步功能:系统可以统计用户的步数,并根据用户目标设定提供相应的建议。
3. 心率监测:通过内置的心率传感器,智能跑步手环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并将数据传输到手机APP,用户可以根据心率调整跑步强度和速度。
4. GPS定位和路线规划:智慧马拉松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的GPS功能,实时追踪用户的跑步路线,并提供跑步路线规划和导航功能。
5. 跑步目标设定和跟踪:用户可以在手机APP上设置跑步目标,系统会根据用户的目标设定提供相应的训练计划和建议,并可实时跟踪用户的达成情况。
6. 社交互动功能:智慧马拉松系统可以将用户的跑步数据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和其他跑步爱好者进行交流和互动。
优势:1. 实时数据监测:通过智能手环和手机APP的实时数据监测功能,用户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跑步情况,根据数据调整训练计划和跑步强度。
2. 个性化建议: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跑步数据和目标设定提供个性化的跑步建议,帮助用户达成目标。
3. 方便易用:系统采用蓝牙无线传输技术,用户只需要佩戴智能手环,打开手机APP即可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

智能手环解决方案一、引言智能手环是一种结合了传感器、无线通信、数据处理和显示等技术的可穿戴设备。
它被广泛应用于健康管理、运动监测、睡眠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智能手环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内容。
二、硬件设计1. 外观设计智能手环的外观设计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舒适易戴。
采用柔软的材料,具备防水、防汗等功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2. 传感器智能手环应配备多种传感器,如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以实现对用户的生理状态、运动轨迹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3. 电池与充电智能手环应采用高容量锂电池,以满足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同时,应支持快速充电技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4. 显示屏智能手环的显示屏应具备高亮度、低功耗、易读性等特点。
采用OLED或LCD等技术,以显示用户的运动数据、来电提醒等信息。
5. 无线通信智能手环应支持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以与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三、软件开发1. 操作系统智能手环的软件开发应基于一种稳定、高效的操作系统,如Android Wear、WatchOS等。
操作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方便用户使用。
2. 数据分析与存储智能手环的软件应能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如心率、步数、卡路里消耗等。
同时,应提供数据存储功能,以便用户随时查看历史数据。
3. 应用开发智能手环的软件应支持第三方应用开发,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开发者可以通过SDK和API等工具,开发各种健康管理、运动监测等应用。
四、应用场景1. 健康管理智能手环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指标,并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
用户可以通过手环上的显示屏或手机App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2. 运动监测智能手环可以记录用户的运动轨迹、步数、消耗的卡路里等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运动目标提供相应的指导。
用户可以通过手环上的显示屏或手机App查看自己的运动数据,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跑步训练智能手环总体设计方案撰写:刘述亮、陈定罡、陈东、于旺、李进科大创客空间2014年11月目录1、需求分析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需求及关键技术点 (3)2、跑步训练智能手环总体设计 (4)2.1 设计原则 (4)2.2 系统总体架构 (4)3、实现方案及关键技术 (6)3.1整体设计 (6)3.2嵌入式主控系统设计 (6)3.3电源模块设计 (6)3.4北斗定位模块 (6)3.5脉搏、血氧检测模块设计 (8)3.5.1脉搏、血氧检测原理 (8)3.5.2近红外发射模块 (8)3.5.3光电二极管 (9)3.5.4现有应用 (10)3.6 指南针模块设计 (10)3.7手环解开检测模块设计 (11)3.8 GSM\GPRS通信模块设计 (12)3.9人机界面设计 (13)3.10跑步路程计算算法设计 (14)3.10.1路径直线差值求和法 (14)3.10.2路径曲线拟合积分法 (15)3.10.3基于已知路径的位置匹配路程计算法 (17)3.11数据管理终端 (17)4、手环结构设计 (18)4.1手环结构布局 (18)4.2手环材料选择 (19)4.3手环外壳加工工艺 (19)4.4手环效果图 (20)5、关键技术总结及改进方案 (21)1、需求分析1.1 项目背景生命在于运动,而跑步锻炼是人们最常采用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
通过跑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也要讲求科学锻炼。
运动强度不足达不到锻炼的效果,运动过度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甚至出现过度运动猝死。
为了使跑步训练更加精确化定量化,对跑步训练过程中,跑步的时间、速度、路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反馈就非常关键。
特别是针对群体跑步训练的反馈和数据分析对于整体的训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随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的发展,越来越多功能应用都可以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实现。
通智能手环来监控反馈跑步训练的参数,使得跑步训练更加科学化。
1.2 项目需求及关键技术点跑步训练智能手环集成有北斗定位模块,能够得到跑步训练者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通过记录的位置时间信息便可以得到跑步训练者的速度,跑步的路程、心率、血氧等信息。
再通过GSM\GPRS通信将数据传到后台服务器,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分析,便于反馈和调整使得训练更加科学化。
在集体训练中还可通过手环解开检测来防止作弊以及手环丢失。
本手环初步应用的于集体训练,训练项目包括:5公里长跑、400m障碍跑、100折返跑、100游泳。
训练场地既可以是固定训练场地和野外。
因此教练需要配备专门的手持式便携数据管理终端,能够通过GSM\GPRS网络通信,携带方便,不受因特网限制。
方便教练及时了解训练成员的所有信息情况。
在临时断电断网,或者无网络信号的地方正常使用。
跑步训练智能手环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北斗定位,跑步路程精确计算;2)脉搏检测3)血氧检测4)指南针功能5)手环解开检测6)通过GSM\GPRS与后台服务器通信;7)通过人机接口设置手环的工作模式,包括:5公里长跑、400m障碍跑、100折返跑、100游泳;8)显示跑步训练的相关参数,如跑步速度、路程、时间;9)报警提示,提示运动过度、犯规等数据管理服务终端功能:1)能够接收各个训练手环返回的数据,数据包括手环的佩戴者、参加的训练项目、进度、成绩、犯规情况、脉搏血氧等生理状体。
2)能够及时对犯规以及其他突发情况进行报警,提示教练;3)对成绩进行计入存储管理查询;4)能够将数据备份到电脑上传云端,便于进一步保存管理数据。
其中对跑步路程的精确计算、脉搏检测和血氧检测是本项目的关键难点。
是决定手环是否有实用价值的决定条件。
2、跑步训练智能手环总体设计2.1 设计原则跑步训练智能手环主要应用于室外集体跑步训练,室外天气、气温不定,跑步训练者有可能摔倒碰撞。
根据以上特点,在研发和设计跑步训练智能手环时,需遵循如下原则:1)体积小,重量轻,佩戴舒适;2)功耗低、待机时间长、一次充电使用时间长,方便充电;3)能防水、对温度适应性强;4)操作简单、显示界面人性化;5)和后台通信稳定可靠;2.2 系统总体架构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跑步训练智能手环工作实际,给出图2.0所以的跑步训练智能手环系统及数据管理终端整体结构图。
图2.0 跑步训练智能手环及数据管理终端整体图框跑步训练手环系统组成:A.嵌入式主控系统:采用STM32F103作为主控,采用ucos操作系统。
B.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作为手环的电源供给,充电模块负责给电池充电;电源管理模块负责,电池保护,包括过充保护、过放电保护、欠压报警。
C.北斗定位模块:跑步路程精确计算;D.脉搏、血氧检测模块:采用660nm&880nm近红外LED,向手腕组织发射红外脉冲。
用BPW34光电二极管接受手腕反射回来的红外脉冲信号。
实现脉搏检测和血氧检测。
同时实现手环解开检测。
只有手环检测到正常脉搏信号时才正常工作。
E.指南针模块:采用HMC5883L三轴数字罗盘,实现指南针功能。
F. 手环解开检测模块:如果利用脉搏检测模块不能可靠实现手环解开检测,可以采用开关型A3144E霍尔传感器,检测在使用过程中手环是否解开。
避免作弊或者手环丢失。
G. GSM\GPRS通信模块:采用SIM900A实现与数据管理终端通信。
选用5元GPRS流量年卡。
H. 人机界面:采用贴片轻触按钮(3*6*2.5mm )作为开机、功能选择按钮。
用1.5寸OLED 液晶屏作为显示界面。
显示功能模式、信号、跑步距离、速度、时间、是否犯规。
采用蜂鸣器进行报警提示。
人机接口构成如图2.1图2.1 跑步训练智能手环人机接口功能图框数据管理终端系统组成:A.嵌入式主控系统:采用STM32F429作为主控,自带硬件液晶屏驱动,采用ucos操作系统。
B.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作为手持式便携数据管理终端电源供给,充电模块负责给电池充电;电源管理模块负责,电池保护,包括过充保护、过放电保护、欠压报警。
C. GSM\GPRS通信模块:采用SIM900A实现与训练手环通信。
选用5元GPRS流量年卡。
D. 人机界面:用7寸液晶触摸电容屏作为显示操作界面。
用于查询显示参与训练手环返回的所有。
3、实现方案及关键技术3.1整体设计根据跑步训练智能手环的使用环境与任务要求,跑步训练智能手环主要包括:嵌入式主控系统、电源模块、北斗定位模块、脉搏血氧检测模块、指南针模块、手环解开检测模块、SM\GPRS通信模块、人机界面、手环外壳。
3.2嵌入式主控系统设计嵌入式主控采用STM32F103C8T6作为处理器,采用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
STM32 是基于ARM Cortex-M3 内核的32位处理器,具有杰出的功耗控制以及众多的外设,最重要的是其性价比。
图3.1 STM32F103C8T63.3电源模块设计本手环采用4.7v锂电池供电,北斗定位模块采用3.3V供电,GSM/GPRS模块采用3.8V 供电。
采用REG117-3稳压芯片为系统供3.3V电压。
用STM32进行AD采样对电池过充和欠压进行管理。
3.4北斗定位模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英文缩写BDS﹞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从功能选择上,和支撑我国自主定位产业发展角度考虑我们选择了北斗定位系统,为手环定位。
采用VK1612A9M3模块。
VK1612A9M3 BeiDou 模块是一个完整的卫星定位接收设备,具备全方位功能,能满足与业定位的严格要求。
体积小巧,可以装置在汽车内部任何位置,低功耗,能适应个人用户的需要。
该产品采用了新一代ARK 699低功耗芯片,超高灵敏度,在城市峡谷、高架下等信号弱的地方,都能快速、准确的定位。
可广泛应用开収多种终端产品,如:汽车导航汽车保全系统、车辆监控以及其他卫星定位应用等。
图3.2 VK1612A9M3 BeiDou 模块表3.1 VK1612A9M3 BeiDou 模块性能3.5脉搏、血氧检测模块设计在跑步训练过程中脉搏和血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跑步者运动的强度,如果运动强度不够者达不到好的锻炼效果,如果运动过于剧烈这会导致运动损伤,甚至危及到生命。
脉搏即是心率,心率越快相对运动强队越大,同时血氧含量相对减少。
所以通过脉搏和血氧含量能够很好的调整运动强度,并且做到客观,科学量化。
3.5.1脉搏、血氧检测原理据朗伯比尔(Lamber Beer)定律,物质在一定波长的吸光度是与浓度成正比。
恒定波长的光照射人体组织时,光通过人体组织吸收后,反射衰减测量的光强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被照射部位组织的结构特征。
光电传感器具有反应速快、结构简单和可靠性高以及能实现无创测量等优点。
脉搏的搏动会改变血液在组织中的容积从而改变反射光的强度。
从而提取出脉搏信号。
基于氧合血红蛋白励HbO2与脱氧血红蛋白Hb的光谱特性特征,近红外血氧饱和度检测通常选用波长在660nm到880nm之间的近红外光线作为无创检测的测量光源。
因为在该波段区域内,氧合血红蛋白HbO2与脱氧血红蛋白Hb对近红外的吸收情况远大于肌体组织内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等其他物质的吸收量。
近红外无创血氧检测中最常用到的是波长为660nm和880nm的两种近红外光波相结合的双波长检测法。
在上述两个波长处,氧合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的吸收差异最显著,因而获得的数据也最有代表性。
3.5.2近红外发射模块近红外发射模块采用用三脚双波长红外发射管LED660/880。
图3.3 双波长红外发射管LED660/880此外市面上也有利用绿光来检查脉搏心率,但不便于测量血氧。
如:脉搏、心率测试用绿光发射管MQ-HRT。
此发射管利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容易吸收绿色等特定波长的光的特性,用LED照射手指,通过捕捉面部表面绿色成分的亮度变化来检测脉搏。
现有现成模块图3.4 绿光脉搏检测模块图3.5 绿光脉搏检测模块脉搏波形3.5.3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选用BPW34B,相关的光学灵敏度如下图,660nm和880nm的灵敏度都达到了80%。
图3.6 光电二极管图3.7 光电二极管光学灵敏度曲线3.5.4现有应用如:指夹式脉搏血氧仪,采用近红外检测脉搏和血氧。
图3.8 指夹式脉搏血氧仪3.6 指南针模块设计指南针模块采用霍尼韦尔HMC5883L 是一种表面贴装的高集成模块,并带有数字接口的弱磁传感器芯片,应用于低成本罗盘和磁场检测领域。
HMC5883L 包括最先进的高分辨率HMC118X 系列磁阻传感器,并附带霍尼韦尔专利的集成电路包括放大器、自动消磁驱动器、偏差校准、能使罗盘精度控制在1°~2°的12 位模数转换器.简易的I2C 系列总线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