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于净化空气和减少颗粒物浓度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静电作用和物理吸附。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净化空气中的应用。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步骤:电场制粉和电场除尘。

在电场制粉阶段,粉尘通过电荷传递机制被带电,并被聚集在集尘板或集尘管上,形成一个带电层。

在电场除尘阶段,通过施加电压,形成一个强静电场,吸引和捕获带电的粉尘,最终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场制粉阶段的工作原理。

当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与静电除尘器内的带电电极接触时,粉尘颗粒会通过电荷传递机制从空气中带上负电荷,并被吸附在带电电极上。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电子、离子或直接接触实现。

带电电极一般由导电材料制成,可以是金属材料或者一些特殊涂层,以便更好地传导电荷。

接下来是电场除尘阶段的工作原理。

在这个阶段,通过施加高压电场,形成一个强静电场,使带电的粉尘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吸引到集尘板或集尘管上。

这个高压电场可以通过直流电源、脉冲电源或者其他类型的电源提供,以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电极的布置和结构设计。

电极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而定,常见的有线性排布、板式排布和圆筒排布等。

而电极的结构设计则是为了提供足够的表面积,以便吸附更多的带电粉尘颗粒。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使其在各种场合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燃煤电厂、水泥厂、钢铁厂、化工厂等工业生产领域以及办公室、医院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

通过使用静电除尘器,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空气质量。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粉尘颗粒的粒径、电性质和浓度都会对除尘效果产生影响;此外,电场强度的控制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因为过高或过低的电场强度都会降低除尘效率。

总结起来,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利用静电原理来净化空气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场制粉和电场除尘两个步骤,通过吸引和捕获带电粉尘颗粒,最终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

静电除尘的原理

静电除尘的原理

静电除尘是一种常用的粉尘净化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其原理如下:
电场效应:静电除尘器通常包括一个带电极和一个接地极,当气流经过带电极时,电极会在气流中产生一个电场。

由于粉尘带有电荷,当粉尘经过电场时,会受到电场的作用,被带电极吸附下来。

碰撞效应:除了电场效应,静电除尘器还利用气流中粉尘的惯性作用,使得粉尘在气流中与带电极碰撞,从而被移除。

吸附效应:除了电场和碰撞效应,静电除尘器还可以利用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的方式,吸附粉尘,使其从气流中被移除。

总之,静电除尘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场的作用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同时还可以利用气流中粉尘的惯性作用和吸附效应,从而实现粉尘的净化和去除。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粉尘净化领域,如工业生产、空气净化等。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去除。

它通过利用静电作用原理,将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吸附在带电的集尘板上,从而实现对空气中粉尘的去除。

一、静电除尘器的组成部分静电除尘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高压电源:静电除尘器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产生高电压,将集尘板带电。

2. 集尘板: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集尘板负责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3. 收尘槽:用于收集和储存被吸附的粉尘颗粒,方便后续处理。

4. 通风系统:用于将空气引入静电除尘器,并将经过除尘处理后的空气排出。

二、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电场形成、带电颗粒吸附和清灰。

1. 电场形成:高压电源产生的高电压作用下,集尘板带电,形成一个带有电场的区域。

电场的作用是吸引空气中带有电荷的粉尘颗粒。

2. 带电颗粒吸附:当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经过静电除尘器时,受到电场的作用,被吸附在带电的集尘板上。

由于集尘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带电颗粒在集尘板上形成一层厚度逐渐增加的粉尘层。

3. 清灰:当粉尘层达到一定厚度时,为了保持静电除尘器的效率,需要对粉尘层进行清灰。

清灰可以通过机械振动、气流冲击等方式进行。

清灰后,粉尘颗粒会落入收尘槽中,方便后续处理。

三、静电除尘器的优势和应用领域静电除尘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除尘:静电除尘器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净化空气质量。

2. 低能耗:相比传统的过滤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的能耗较低,节省能源。

3. 无需更换滤芯:静电除尘器不需要定期更换滤芯,减少了维护成本。

4. 适应性强:静电除尘器适用于各种粉尘颗粒,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工业生产过程中。

静电除尘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钢铁冶炼:钢铁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静电除尘器可以有效去除这些粉尘,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

2. 电子制造:在电子制造过程中,需要保持洁净的生产环境,静电除尘器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微小粉尘颗粒,防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它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并除去。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源系统、收集极、放电极和除尘箱。

1. 电源系统:静电除尘器的电源系统主要提供高电压,通常为数千伏特的直流电。

这个高电压通过电源系统的控制,可以调整和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以确保静电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2. 收集极:收集极是静电除尘器中的关键部件,通常由金属制成。

它们被安装在除尘器的内部,形成了一个可通行空气的通道。

当空气通过通道时,其中的颗粒物会被收集极吸附。

3. 放电极:放电极是静电除尘器中另一个重要的部件,它们通常由细丝或导电板组成。

放电极与收集极相对放置,当高电压通过放电极时,会产生电场。

这个电场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上电荷。

4. 除尘箱:除尘箱是静电除尘器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它通常位于收集极和放电极之间。

除尘箱的作用是收集被吸附的颗粒物,并防止它们重新进入空气中。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吸附:当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静电除尘器时,它们会被电场吸附到收集极上。

这是因为颗粒物带有电荷,而收集极带有相反的电荷,所以它们会相互吸引。

2. 收集:被吸附在收集极上的颗粒物会逐渐积累,形成一个颗粒物层。

这个层可以定期清洁或更换,以确保静电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3. 清洁:当颗粒物层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静电除尘器会进行清洁操作。

清洁操作通常通过改变电场的极性来实现。

这样,收集极上的颗粒物会被释放,并落入除尘箱中。

4. 排放:经过清洁操作后,除尘器会将除尘箱中的颗粒物排放出去。

这样,静电除尘器就可以继续吸附和收集空气中的颗粒物。

总结起来,静电除尘器利用静电作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到收集极上,并通过定期清洁操作将颗粒物排放出去。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静电除尘器成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空气净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因不同的静电除尘器型号和制造商而有所差异。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净化和空气污染控制。

它利用静电原理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使空气达到清洁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一、静电除尘器的组成静电除尘器主要由以下几部份组成:1. 电离器:电离器位于静电除尘器的进气端,它通过电场作用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使其成为带电粒子。

2. 集尘板:集尘板位于电离器的下游,它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带有正电荷。

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吸附在集尘板上。

3. 除尘板:除尘板位于集尘板的下游,它也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带有负电荷。

除尘板上的负电荷与带电粒子的正电荷相互吸引,进一步增强颗粒物的吸附效果。

4. 清灰装置:清灰装置用于定期清除集尘板和除尘板上的积尘,以保持静电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二、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静电力的作用。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 电离过程:当空气通过电离器时,电离器产生高压电场,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使其成为带电粒子。

带电粒子的带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带正电荷,另一种是带负电荷。

2. 颗粒物吸附过程:带正电荷的颗粒物被电场引力吸附在集尘板上,形成粒子层。

同时,带负电荷的除尘板上的负电荷与带正电荷的颗粒物相互吸引,进一步增强颗粒物的吸附效果。

3. 清灰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集尘板和除尘板上的积尘越来越多,影响除尘器的工作效率。

因此,定期清灰是必要的。

清灰装置会通过震动或者气流等方式,将积尘从集尘板和除尘板上清除,保持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三、静电除尘器的优势静电除尘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净化:静电除尘器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净化效率高,可达到99%以上。

2. 低能耗:静电除尘器的能耗相对较低,能够节约能源。

3. 维护成本低:静电除尘器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只需要定期清理集尘板和除尘板即可。

4. 应用广泛:静电除尘器适合于各种行业的粉尘净化和空气污染控制,如煤矿、化工、冶金等。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它通过利用静电作用原理,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并除去,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静电除尘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场区、收集极、高压电源和控制系统。

1. 电场区:电场区是静电除尘器的核心部分,通常由一组金属导电板和绝缘材料组成。

导电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称为电场间隙。

当空气通过电场间隙时,静电场会被激发,形成一个带电场。

颗粒物在空气中带电后,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被引导到收集极上。

2. 收集极:收集极是静电除尘器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通常由金属网或金属板构成。

当带电颗粒物被电场力引导到收集极上时,它们会在收集极上沉积下来,从而实现除尘的效果。

收集极上的颗粒物可以定期清理或收集,以保持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3. 高压电源:高压电源是静电除尘器的动力来源,通常由直流电源或高频电源提供。

它能够产生足够的电压,以在电场区形成强大的静电场。

这个静电场能够吸引并捕获空气中的颗粒物。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静电除尘器的智能化管理部分,通过监测和控制电场区的工作状态,实现对除尘效果的调节和优化。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屏等组件,可以实时监测除尘器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电场充电:当静电除尘器开始工作时,高压电源会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电场区形成强大的静电场。

这个静电场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上电荷。

2. 颗粒物吸附:带电的颗粒物在通过电场间隙时,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被引导到收集极上。

由于收集极带有相反的电荷,带电颗粒物会被吸附在收集极表面。

3. 除尘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颗粒物会被吸附在收集极上,从而净化空气。

除尘效果取决于静电场的强度、电场间隙的大小以及颗粒物的电荷特性等因素。

4. 清理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收集极上的颗粒物会越来越多,影响除尘器的工作效果。

因此,定期清理或更换收集极是保持除尘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步骤。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它通过利用静电原理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使空气更加清洁和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 静电原理静电是指物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现象。

当两种不同材料之间发生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其中一种材料会失去电子而带有正电荷,另一种材料则会获得电子而带有负电荷。

静电力是由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会产生吸引力,而同种电荷之间会产生排斥力。

2. 静电除尘器的组成静电除尘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高压电源,产生静电场。

- 收集极:带有正电荷的极板,吸引带有负电荷的颗粒物。

- 集尘板:带有负电荷的极板,吸引带有正电荷的颗粒物。

- 高压电极:带有高电压的电极,产生静电场。

- 风机:产生气流,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吸入静电除尘器。

3.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静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电离、迁移和收集。

- 电离阶段:当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风机被吸入静电除尘器时,经过预过滤器初步过滤后,进入电离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高压电极产生高强度的静电场,使空气中的颗粒物电离,即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 迁移阶段:带有正电荷的颗粒物受到正极板的吸引,沿着电场方向迁移。

同样,带有负电荷的颗粒物受到负极板的吸引,也沿着电场方向迁移。

在这个过程中,颗粒物与气流发生碰撞,使其速度减慢,从而更容易被收集。

- 收集阶段:在收集极和集尘板的作用下,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颗粒物被吸附在极板上。

正极板上吸附的是带有负电荷的颗粒物,负极板上吸附的是带有正电荷的颗粒物。

这样,空气中的颗粒物就被有效地去除了。

4. 静电除尘器的优势和应用领域静电除尘器具有以下优势:- 高效除尘:静电除尘器能够去除空气中直径小于1微米的颗粒物,对细小的粉尘、烟雾等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 低能耗:相比传统的过滤器,静电除尘器能够在较低的风速下实现高效除尘,节省能源。

- 长寿命:静电除尘器没有滤芯等易损件,使用寿命较长,维护成本低。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是一种常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细菌。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静电吸附和电场作用。

静电除尘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极系统、高压电源、收集器和控制系统。

1. 电极系统:电极系统是静电除尘器的核心部分,通常由正负两极的电极组成。

正负电极之间形成一个强电场,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

正电极通常由金属丝或金属板制成,而负电极则是由细丝或金属管制成。

2. 高压电源:高压电源提供所需的电压,使电极系统产生强电场。

通常,高压电源的电压可调节,以适应不同的除尘需求。

3. 收集器:收集器是用来收集带电的颗粒物的地方。

它通常是一个金属网格或管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当带电的颗粒物通过收集器时,它们会被静电力吸附在收集器上。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静电除尘器的工作。

它通常包括开关、指示灯和控制电路。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调节电极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监测除尘器的工作状态。

静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如下:1. 通电:当静电除尘器通电时,高压电源会提供所需的电压,使电极系统产生强电场。

正电极带正电,负电极带负电。

2. 颗粒物带电:空气中的颗粒物经过静电除尘器时,会与电极系统接触。

由于电极系统的电场作用,颗粒物会带上相应的电荷,变得带电。

3. 颗粒物吸附:带电的颗粒物会被静电力吸附在收集器上。

由于收集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带电的颗粒物会迅速被吸附在收集器的表面。

4. 清洁:当收集器上的颗粒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清洗或更换收集器来清除颗粒物。

清洗收集器时,可以使用水或其他清洁剂将颗粒物冲洗掉。

静电除尘器的优点:1. 高效除尘:静电除尘器可以高效地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灰尘、烟雾、花粉等。

它的除尘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低能耗:相比传统的机械过滤器,静电除尘器的能耗较低。

它不需要频繁更换滤网,也不会因为阻力增加而影响空气流通。

3. 长寿命:静电除尘器的电极系统和收集器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一、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一、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气体电离和电晕放电 由于辐射摩擦等原因,空气中含有少量的自由离子,单靠这些自由离子是不可能使含尘空气中的尘粒充分荷电的。因此,要利用静电使粉尘分离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存在使粉尘荷电的电场;二是存在使荷电粉尘颗粒分离的电场。一般的静电除尘器采用荷电电场和分离电场合一的方法,如图5-7-1所示的高压电场,放电极接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集尘极接地为正极,集尘极可以采用平板,也可以采用圆管。

图5-7-1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在电场作用下,空气中的自由离子要向两极移动,电压愈高、电场强度愈高,离子的运动速度愈快。由于离子的运动,极间形成了电流。开始时,空气中的自由离子少,电流较少。电压升高到一定数值后,放电极附近的离子获得了较高的能量和速度,它们撞击空气中的中性原子时,中性原子会分解成正、负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空气电离。空气电离后,由于联锁反应,在极间运动的离子数大大增加,表现为极间的电流(称之为电晕电流)急剧增加,空气成了导体。放电极周围的空气全部电离后,在放电极周围可以看见一圈淡蓝色的光环,这个光环称为电晕。因此,这个放电的导线被称为电晕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在离电晕极较远的地方,电场强度小,离子的运动速度也较小,那里的空气还没有被电离。如果进一步提高电压,空气电离(电晕)的范围逐渐扩大,最后极间空气全部电离,这种现象称为电场击穿。电场击穿时,发生火花放电,电话短路,电除尘器停止工作。为了保证电除尘器的正常运动,电晕的范围不宜过大,一般应局限于电晕极附近。 如果电场内各点的电场强度是不相等的,这个电场称为不均匀电场。电场内各点的电场强度都是相等的电场称为均匀电场。例如,用两块平板组成的电场就是均匀电场,在均匀电场内,只要某一点的空气被电离,极间空气便 会部电离,电除尘器发生击穿。因此电除尘器内必须设置非均匀电场。 开始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压称为起晕电压。对于集尘极为圆管的管式电除尘器在放电极表面上的起晕电压按下式计算:

V (5-7-1) 式中 m——放电线表面粗糙度系数,对于光滑表面m=1,对于实际的放电线,表面较为粗糙,m=0.5~0.9; R1——放电导线半径,m; R2——集尘圆管的半径,m; δ——相对空气密度。

T0、P——标准状态下气体的绝对温度和压力; T、P——实际状态下气体的绝对温度和压力。 从公式(5-7-1)可以看出,起晕电压可以通过调整放电极的几何尺寸来实现。电晕线越细,起晕电压越低。 电除尘器达到火花击穿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击穿电压除与放电极的形式有关外,还取决于正、负电极间的距离和放电极的极性。 图(5-7-2)是在电晕极上分别施加正电压和负电压时的电晕电流—电压曲线。从图(5-7-1)可以看出,由于负离子的运动速度要比正离子大,在同样的电压下,负电晕能产生较高的电晕电流,而且它的击穿电压也高得多。因此,在工业气体净化用的电除尘器中,通常采用稳定性强、可以得到较高操作电压和电流的负电晕极。用于通风空调进气净化的电除尘器,一般采用正电晕极。其优点是,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量较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图5-7-2 正、负电极下电晕电流—电压曲线 2.尘粒的荷电 电除尘器的电晕范围(也称电晕区)通常局限于电晕线周围几毫米处,电晕区以外的空间称之为电晕外区。电晕区内的空气电离后,正离子很快向负(电晕)极移动,只有负离子才会进入电晕外区,向阳极移动。含尘空气通过电除尘器时,由于电晕区的范围很小,只有少量的尘粒在电晕区通过,获得正电荷,沉积在电晕极上。大多数尘粒在电晕外区通过,获得负电荷,最后沉积在阳极板上,这就是阳极板称为集尘极的原因。 尘粒荷电是电除尘过程的第一步。在电除器内存在两种不同的荷电机理。一种是离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与尘粒碰撞(点击观看flash模拟动画—碰撞作用荷电),使其荷电,称为电场荷电。另一种是离子的扩散现象导致尘粒荷电,称为扩散荷电。对dc>0.5μm的尘粒,以电场荷电为主;对dc<0.2μm的尘粒,则以扩散荷电为主;dc介于0.2~0.5μ的尘粒则两者兼而有之。在工业电除尘器中,通常以电场荷电为主。 在电场荷电时,通过离子与尘粒的碰撞使其荷电,随尘粒上电荷的增加,在尘粒周围形成一个与外加电场相反的电场,其场强越来越强,最后导致离子无法到达尘粒表面。此时,尘粒上的电荷已达到饱和。 在饱和状态下尘粒的荷电量按下式计算:

C (5-7-2) 式中ε0——真空介电常数,ε0=8.85×10-12C/N·m2; dc——粒径,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Ef——放电极周围的电场强度,V/m; εp——尘粒的相对介电常数。 εP与粉尘的导电性能有关。对导电材料εP=∞;绝缘材料εP=1;金属氧化物εP=12~18;石英εP=4.0。 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尘粒荷电的主要因素是尘粒直径dc、相对介电数εP和电场强度。 二、静电除尘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计算

对电除尘器内粒的运动和捕集进行理论分析,依赖于气体流动模型。最简单的情况是假设含尘气体在电除尘器内作层流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尘粒的移动根据经典力学和电学定律求得。 1.驱进速度 荷电后的尘粒在电场内由于受到静电力的作用将向集尘极运动(点击观看flash模拟动画——尘粒在电场内运动)。 荷电尘粒在电场内受到静电力 F=qEj N (5-7-3) 式中 Ej——集尘极周围电场强度,V/m。 尘粒在电场内作横向运动时,要受到空气的阻力,当Rec≤1时, 空气阻力 P=3πμdc

ω N (5-7-4)

式中ω——尘粒与气流在横向的相对运动速度,m/s。 当静电力等于空气阻力时,作用在尘粒上的外力之和等于零,尘粒在横向作等速运动。这时尘粒的运动速度称为驱进速度。 驱进速

度 m/s (5-7-5) 把公式(5-7-2)代入上式,

m/s (5-7-6) 对dc≤5µm的尘粒,上式应进行修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m/s (5-7-7)

式中 Kc——库宁汉滑动修系数。 为简化计算,可近似认为, Ef=Ej=U/B=Ep V/m 式中 U——电除尘器工作电压,V; B——电晕极至集尘极的间距,m; EP——电晕尘器的平均电场强度,V/m。 因此,

m/s (5-7-8) 从公式(5-7-8)可以看出,由除尘器的工作电压U愈高,电晕极至集尘极的距离B愈小,电场强度E愈大,尘粒的驱使进度ω也愈大。因此,在不发生发击穿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高的工作电压。影响电除尘器工作的另一个因素是气体的动力粘度μ,μ值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因此烟气温度增加时,尘粒的驱进速度和除尘效率都会下降。 公式(5-7-5)是在Rec≤1、尘粒的运动只受静电力的影响这两上假设下得出的。实际的电除尘器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紊流存在,它们的影响有时要比静电力要大得多。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没有包括在公式(5-7-8)中,因此,仅作定性分析用。 2.除尘效率 要求出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需建立微分方程。但由于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与粉尘性质、电场强度、气流速度、气体性抟及除尘器结构等因素有关,要严格地从理论上推导除尘效率方程式是困难的,因此在推导过程中作以下假设: ①电除尘器横断面上有两上区域,集尘极附近的层流边界层和几乎占有整个断面的紊流区。 ②尘粒运动受紊流的控制,整个断面上的浓度分布是均匀的。 ③在边界层尘粒具有垂直于避面的分速度ω。 ④忽略电风、气流分布不均匀、二次扬尘等因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图5-7-3 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分析模型图 建立微分方程首先需要抽象模型如图5-7-3所示。设气体和粉尘在水平方向的流速为υ(m/s);除尘器内某一断面上气体含尘浓度为y(g/m3);气流运动方向上每单位长度集尘面积为a(m2/m);气流运动方向上除尘器的横断面积为F(m2);电场长度为l(m);尘粒的驱进度为气流运动方向上除尘器的横断面积为F(m2);电场长度为l(m);尘粒的驱进速度为ω(m/s)。 在dτ时间内,在dχ空间捕集的粉尘量 dm=α(dχ)ωdτy= -F(dx)dy (5-7-9) 把dχ=υdτ代入上式,则

对上式两边进行积分,

(5-7-10) 式中y1——除尘器进口处含尘浓度,g/m3; y2——除尘器出口处含尘浓度,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