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辑考点五十焓变与反应热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辑考点五十焓变与反应热含解析

考点五十焓变与反响热聚焦与凝萃1.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化原因,能说出常见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响、放热反响、反响热等概念。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1.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1〕化学反响中两大变化: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

〔2〕化学反响中两大守恒: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

①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响各物质质量总与等于反响后生成各物质质量总与。

②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一种形式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转化途径与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总能量不变。

〔3〕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化形式:热能、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

〔4〕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原因:①微观视角:原子重新组合,即反响物中旧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中新化学键形成过程。

②宏观角度: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决定于反响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相对大小。

〔5〕物质稳定性与能量关系:物质本身所具有能量越高,该物质越不稳定,物质本身具有能量越低,该物质越稳定,即能量越低越稳定。

2.焓变、反响热〔1〕定义:在恒压条件下进展反响热效应。

〔2〕符号:ΔH。

〔3〕单位:kJ·mol-1或kJ/mol。

3.吸热反响与放热反响〔1〕从反响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相对大小角度分析,如下图。

化学反响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反响物总能量(E1)与生成物总能量(E2)相对大小。

假设E1>E2,那么为放热反响;假设E1<E2,那么为吸热反响。

〔2〕从反响热量化参数——键能角度分析假设反响中,断裂反响物中化学键吸收能量为E1,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能量为E2,那么化学反响过程中能量变为ΔH=E1-E2,假设ΔH<0为放热反响,假设ΔH>0为吸热反响。

〔3〕常见放热反响①可燃物燃烧;②酸碱中与反响;③大多数化合反响;④金属跟酸置换反响:2Al+6HCl=2AlCl3+3H2↑⑤物质缓慢氧化。

〔4〕常见吸热反响①大多数分解反响;②盐水解与弱电解质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响: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④碳与水蒸气、C与CO2反响。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题组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2SO2

催化剂 O2 △ 2SO3
ΔH
=-196.6 kJ/mol
B.H2(g)+21O2(g)===H2O(l) ΔH =-285.8 kJ/mol
C.2H2(g)+ O2(g)===2H2O(l) ΔH =+571.6 kJ/mol
C.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稀氨 水与稀盐酸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 57.3 kJ 的热量
D.已知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ΔH=-57.3 kJ·mol-1,则稀硫酸与氢氧化 钠固体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
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
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ΔE=306.6 kJ/mol
B.三个基元反应中只有③是放热反应
C.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由反应②决定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CO+2NO===N2+ 2CO2
【课堂点拨】 1.理解简单图像的基本含义
D.C(s)+ O2(g)===CO2(g) ΔH =+393.51
5.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已知该反应为一放 热反应。现将2 mol SO2、1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 98.3 kJ,此时测得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ΔH=+196.6 kJ·mol-1
6.根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产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 已 知 室 温 下 2 g SiH4 自 燃 放 出 热 量 89.2 kJ 。 SiH4 自 燃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其燃 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取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BH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 消耗3.8 g 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第3讲化学能与热能(3) 课件-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3讲化学能与热能(3) 课件-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 则 ΔH1________ΔH2。
2.已知室温下,将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将 CuSO4(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则下列能量转化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ΔH1>0 C.ΔH3>ΔH1
B.ΔH2>ΔH3 D.ΔH2=ΔH1+ΔH3
解析:A 项,CuSO4·5H2O(s)受热分解生成 CuSO4(s),为吸热反应,ΔH1>0, 正确;B 项,ΔH2>0,ΔH3<0,则 ΔH2>ΔH3,正确;C 项,ΔH3<0,ΔH1>0,则 ΔH3<ΔH1, 错误;D 项,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2=ΔH1+ΔH3,正确。
2.盖斯定律的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例如: 反应 C(s)+21O2(g)===CO(g)的 ΔH 无法直接测得,可以结合下述两个反应的 ΔH,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CO(g)+12O2(g)===CO2(g) ΔH2=-283.的注意点
(1)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为 2~3 个)进行合 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或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 减。)可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 ΔH 与原热化学方程式 ΔH 之间的换算关系。
(2)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 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 个 数 ; 方 程 式 进 行 加 减 运 算 时 , ΔH 也 同 样 要 进 行 加 减 运 算 , 且 要 带 “+”“-”符号。
练点二 利用盖斯定律比较 ΔH 大小 3.已知: ①H2(g)+21O2(g)===H2O(g)ΔH1=a kJ·mol-1 ②2H2(g)+O2(g)===2H2O(g)ΔH2=b kJ·mol-1 ③H2(g)+21O2(g)===H2O(l)ΔH3=c kJ·mol-1 ④2H2(g)+O2(g)===2H2O(l)ΔH4=d 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c<0 B.b>d>0 C.2a=b<0 D.2c=d>0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3讲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3讲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答案:(1)N2(g)+3H2(g)⇌2NH3(g) ΔH=-(a-b) kJ·mol-1 降低反应的活 化能
(2)6CO2(g)+6H2O(l)===C6H12O6(s)+6O2(g) ΔH=+2 804 kJ·mol-1 (3)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427.2 kJ·mol-1 (4)NaBH4(s)+2H2O(l)===NaBO2(s)+4H2(g) ΔH=-216 kJ·mol-1
(2)(2022·新高考广东卷)铬及其化合物在催化、金属防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 用。 Cr2O3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部分反应历程如下图,X(g)―→Y(g)过程 的焓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解析:由题图可知,Y(g)的能量比X(g)的高,X(g)转化为Y(g)的反应为吸热 反应,焓变为正值,反应共经历三个过程,均 为吸热过程,第一个过程 的焓变为(E1-E2),第二个过程的焓变为ΔH,第三个过程的焓变为(E3-E4), 根据盖斯定律,将三个过程的焓变相加即为X(g)转化为Y(g)过程的焓变。 答案:(E1-E2)+ΔH+(E3-E4)
答案:289-2a
4.(1)已知:CO(g)+12 O2(g)===CO2(g) ΔH=-283 kJ·mol-1。25 ℃、101 kPa 时,气态分子断开 1 mol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 O===O、C≡O 的键焓分别为 495 kJ·mol-1、799 kJ·mol-1,CO2(g)分子中碳氧键的键焓为 __________kJ·mol-1。键能数据见下表(亚硝酰氯的结构式为Cl—N===O):
化学键
N≡O Cl—Cl Cl—N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19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以及能量变化的规律,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课前预习区】一、.焓变和反应热1.焓变和反应热叫焓变;叫反应热。

用表示,单位一般采用。

3.能源的重复利用(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3)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意义:不仅表明了,也表明了3、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判断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①要标出反应物和产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也可以是,因为该化学计量数表示的物质的,不表示物质的③△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④反应热△H预测定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要注明△H的测定条件。

若是在通常状况下,可不注明条件;与反应条件无关。

⑤△H与反应完成的的物质的量有关,因此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若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三、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不管化学过程是完成还是完成,这个总过程的总是。

2、盖斯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的仅与反应物的及生成物的有关,而与其步骤无关。

3、利用盖斯定律可以求一些难以确定的反应的。

第19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堂互动区】一.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原因【典型例题1】(关于反应热的图像)1.图中A 、B 分别表示什么?2.右图表示放热过程还是吸热过程?3.在图中表示出△H4.△H 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有怎样的关系?【规律总结1】1、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1)放热反应,△H < 0 反应物能量总和高于生成物能量总和(2)吸热反应,△H > 0 反应物能量总和低于生成物能量总和【变式训练1】参照反应Br+H 2→HBr+H 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B .Br 与H 2的能量总和一定低于HBr 与H 的总能量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 .△H=-75 kJ ·mol -1【典例2】(关于反应热和键能的关系)(2012·大纲版)9. 反应 A+B →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 →X (△H >0)② X →C (△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规律总结]化学反应的热效应△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易错点:(1)具体反应热△H 下的化学计量数(2)破坏或生成1mol 物质的共价键数【变式练习2】(2012·重庆)12. 肼(22NNH H )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题12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 N 为942、O=O 为500、N-N 为154,则断裂1molN-H 键所需的能量(KJ )是 ( )A.194B.391C.516D.658二、热方程式的含义【例题3】发射火箭时以肼(N2H4)为燃料,二氧化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4g N2H4(g)在上述反应放出71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规律总结2】判断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同一物质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化学反应平衡与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

化学反应平衡与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

化学反应平衡与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化学反应平衡是什么意思对于任一可逆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equilibrium) 时,体系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其活度熵为一定值。

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是化学反应体系内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建立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发生改变了。

反过来说,如果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则平衡就没有发生移动。

例如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中,加入多少水就会有多少水流出,加入的水和流出的水始终相等,化学反应平衡也是这样,就是生成的物质等于被消耗的物质,所以物质的质量始终不变化。

其平衡遵循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状态的特征:(针对同一种物质)逆:化学平衡状态只是讨论可逆反应形成的一种状态等: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等,正逆反应中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和平衡体系,任一条件改变,都可能引起平衡移动同: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时,无论采取任何途径,最后平衡状态相同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即: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某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该物质的生成速率;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因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

所以要描述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必须一个描述正反应,一个描述逆反应,且描述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

条件判断(一)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1)平均摩尔质量M=m(总)/n(总)① 如果全为气体:A:在密闭容器中,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例:如N2(g)+3H2(g)2NH3(g)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因为全是气体,所以气体的总质量m 不变;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即平衡移动,M一定改变)B:在密闭容器中,如果是等体积反应:例如I2(g)+H2(g)2HI(g)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4化学反应热效应

4化学反应热效应

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储量丰富的海洋能 令人振奋的核能
能源利用新技术
盖斯定律直观化
△H=△H1+△H2
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 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到N2,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1.60 mol
4.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 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如图转 化,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 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 阳能最终转化为 ( ) A.化学能 C.生物能 B.热能 D.电能
测量仪器:量热计(该仪器由内、外两筒组成, 内筒是 反应容器 保温 作用。)实验:见课本第3页 ______外筒起______ 4. 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内因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解离成原子(破坏化学键) 需要吸热,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成化学键)则放热 当吸热 > 放热吸热反应规定其Q为“+” 当吸热 < 放热放热反应规定其Q为“-”
计算CaCO3(s) = CaO(s) + CO2(g) △H4= ?
解:由化学方程式②+③-①可得反应式CaCO3(s) = CaO(s) + CO2(g)
所以△H4= △H2 + △H3 - △H1 = -635.1kJ· mol-1-393.5 kJ· mol-1 –(-1206.8kJ· mol-1)= 178.2 kJ· mol-1
2 已知25℃、101 kPa条件下: 4Al(s)+3O2(g)===2Al2O3(s)ΔH=-2834.9 kJ/mol 4Al(s)+2O3(g)===2Al2O3(s)ΔH=-3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D)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高考化学全国一轮复习知识点及考点梳理:第六章第一讲化学能与热能

高考化学全国一轮复习知识点及考点梳理:第六章第一讲化学能与热能

第一讲化学能与热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ΔH)与反应热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

2016,卷甲26T(3);2016,卷丙27T(4)②;2015,卷Ⅰ 28T(3);2015,卷Ⅱ 27T(1);2014,卷Ⅰ 28T(2);2014,卷Ⅱ 13T、26T(1)焓变与反应热[知识梳理]一、焓变与反应热1.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ΔH,单位是kJ/mol。

2.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反应特点(1)从能量高低的角度分析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

(2)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反应、Ba(OH)2·8H2O和NH4Cl反应、C与H2O(g)反应、C与CO2反应。

(2)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

[自我检测]1.(教材改编题)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解析:选A。

乙醇燃烧、铝热反应、氧化钙溶于水的过程都是放热的,因此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这三个过程的生成物总能量都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而碳酸钙分解需吸收能量,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2.(2016·高考海南卷)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X→Y反应的ΔH=E5-E2B.由X→Z反应的ΔH<0C.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解析: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