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东城一模化学 试题及答案

2017东城一模化学 试题及答案
2017东城一模化学 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Mn 55

6.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铜制容器盛装

C.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正极都可防止其腐蚀

D.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成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

...的是

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4Na + O2= 2Na2O

B.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Al2O3 + 2OH-= 2AlO2- + H2O

C.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气体:NH4++OH-= NH3↑+ H2O

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2AgI +S2-= Ag2S↓+ 2I-

9.据报导,我国已研制出“可充室温钠-二氧化碳电池”,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电池总反应为:4Na +3CO22Na2CO3 +C,生成固体Na2CO3沉积在碳纳米管

上。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碳纳米管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C.放电时每消耗3mol CO2,转移12mol电子

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 + 2Na2CO3-4 e- = 3CO2↑+4Na+

10.氰化钾(KCN)是常用的分析试剂,露置空气中吸收H2O和CO2产生HCN。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A.氰化钾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B.氰化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KCN与KMnO4溶液反应可能生成CO2和N2

D.相同条件下,KCN溶液的碱性强于CH3COOK溶液

11.用右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不.需要

..试管①(内盛有相应的除杂试剂)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I的平衡浓度:a =b>0.004

B.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丁>甲

C.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等于20%

D.丙中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25. (17分)高分子化合物PA66的合成路线如下:

(1)A 属于芳香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 (2)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C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4)②的反应条件是。 (5)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6)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有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 .为链状化合物且无支链;ii .为反式结构;iii .能发生银镜反应。

(7)已知:RCH=CH 2

RCH 2CH 2COOCH 3

有机物C 可由2-丁烯经4步反应合成,请结合题中信息补充完整下列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

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6.(13分)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为H 2、CO 、CO 2、N 2

和H 2O(g)。半水煤气经过CO/CH 3

OH

催化剂

CH 3CH=CHCH 3

C

CO 变换

CO 2脱除

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1)步骤Ⅰ,CO变换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CO变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一定条件下,向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L半水煤气,发生CO变换反应。测得不同温度(T1、

T2)下氢气的体积分数φ(H2)与时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ⅰ.T1、T2的大小关系及判断理由是。

ⅱ.请在上图中画出:其他条件相同时,起始充入0.5aL半水煤气,T2温度下氢气的体积分数φ(H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步骤Ⅱ,用饱和Na2CO3溶液作吸收剂脱除CO2时,初期无明显现象,后期有固体析出。

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吸收前:c(Na+)>c(CO32-)>c(OH-)>c(HCO3-)

b.吸收初期:2c(CO32-)+2c(HCO3-)+2c(H2CO3)=c(Na+)

c.吸收全过程:c(Na+) + c(H+)=2c(CO32-)+c(HCO3-)+c(OH-)

②后期析出固体的成分及析出固体的原因是。

③当吸收剂失效时,请写出一种可使其再生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7.(14分)以废旧锌锰电池初步处理分选出的含锰废料(MnO2、MnOOH、MnO及少量Fe、Pb等)为

原料制备高纯MnCl2·xH2O,实现锰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资料a.Mn的金属活动性强于Fe;

Mn2+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pH高于5.5时易被O2氧化。

资料b.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

(1)过程Ⅰ的目的是浸出锰。经检验滤液1中含有的阳离子为Mn2+、Fe3+、Pb2+和H+。

①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检验滤液1中只含Fe3+不含Fe2+的操作和现象是:取少量滤液1于试管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

无蓝色沉淀生成;另取少量滤液1于试管中,。

③Fe3+由Fe2+转化而成,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a.2Fe2++ Cl2 = 2Fe3++2Cl-

b.4Fe2++ O2+ 4H+ = 2Fe3+ + 2H2O

c.......

写出c的离子方程式:。

(2)过程Ⅱ的目的是除铁。有如下两种方法:

ⅰ.氨水法:将滤液1先稀释,再加适量10%的氨水,过滤。

ⅱ.焙烧法:将滤液1浓缩得到的固体于290℃焙烧,冷却,取焙烧物......。

已知:焙烧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Cl3 + 3O2= 2Fe2O3+ 3Cl2,MnCl2和PbCl2不发生变化。

①氨水法除铁时,溶液pH应控制在之间。

②补全ⅱ中的操作:。

③两种方法比较,氨水法除铁的缺点

..是。

(3)过程Ⅲ的目的是除铅。加入的试剂是。

(4)过程Ⅳ所得固体中的x的测定如下:取m1 g样品,置于氮气氛围中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时,质量变为m2 g。则x=。

28.(14分)资料显示“O2的氧化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O2

反应,实验如下。

(1)实验②中生成I 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④比②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KI 与O 2的反应,用上表中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Ⅰ.对于实验⑥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时O 2不能氧化I —

”,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ⅰ.烧杯 a 中的溶液为_______。

ⅱ.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O 2后,_______。 Ⅱ.乙同学向pH=10的KOH 溶液(含淀粉)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

色后的溶液中含有IO 3-

,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5)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思,推测实验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实验⑥

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注:若学生答案与本答案不附,合理答案给分

第一部分(每题6分)

6.B7. D8. C9. C 10. B 11. D 12.A 第二部分 25.(17分) (1)

(2)

(3)羧基 (4)浓硫酸/△

(5)OHC(CH 2)4CHO+2H 2

HO(CH 2)6OH

(6)3种,

(7)

26.(13分)

(1

)①CO(g) + H 2O(g) = CO 2(g) + H 2(g) ?H

=-36 kJ/mol

②ⅰ.T 2>T 1,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越短(CO 变换反应是

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H 2的体积分数减小)

ⅱ.

Ni

(2)①a c

②NaHCO3;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依据反应Na2CO3 + CO2↑+ H2O2NaHCO3

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增大

③2NaHCO3Na2CO3 + CO2↑+ H2O

27.(14分)

(1)①MnO2+ 4H+ +2Cl-Mn2+ + Cl2↑+2H2O

②滴加KSCN溶液,变红

③MnO2+ 4H+ +2Fe2+= Mn2+ + 2Fe3+ + 2H2O

或MnOOH+ 3H+ + Fe2+=Mn2+ + Fe3++2H2O

(2)①3.2~5.5

②加水溶解,过滤,再加盐酸酸化至pH小于5.5

③引入杂质NH4+

(3)锰

(4)7(m1-m2)/m2

28.(14分)

(1)4I-+O2+4H+=2I2+2H2O

(2)验证Cl-是否影响KI与O2的反应

(3)其它条件相同时,CH3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中c(H+)较盐酸小,O2的氧化性减弱

(4)Ⅰ.ⅰpH=10的KOH溶液

ⅱ.电流表指针偏转,烧杯b的溶液颜色变深

Ⅱ.3I2+6OH-= IO3-+ 5I-+ 3H2O

(5)中性条件下,O2的氧化比较弱,该反应的速率慢,短时间内难以生成“一定量”I2使溶液变蓝;

pH =10的KOH溶液中,I-被氧气氧化生成I2,I2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变为IO3-和I-

2018北京东城高三一模物理含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B. 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大 C. 温度越低,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4.下列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 阳光照射到树叶上,在地面上形成圆形亮斑 B . 光照射细金属丝,在其后形成的阴影中有亮线 C . 在阳光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 D . 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其后形成圆形亮斑 15.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 238234492 902U Th He → + B . 234 2340 90 911Th Pa e -→ + C . 2341 1120H H He n +→+ D .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 16. 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月球环绕地球圆周运动的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a ,则a 约为g 的 A . 13600 B. 1 60 C .3 600倍 D. 60倍 17. 如图所示,MDN 为在竖直面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 ,最高点为M 和N ,整个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自N 点无初速度滑下(始终未脱离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不变 B .小球滑到 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mg C .小球滑到D 点时,速度大小是2gR D .小球滑到轨道左侧时,不会到达最高点M 簧,螺栓、弹簧、钢球及外壳都是电的良导体。在静止状态下,钢球和外壳呈断开状态不会导通,当受到冲击,钢球产生运动与外壳接通,便可触发执行电路(未画出),使报警器等元件开始工作。若此装置由静止从高处坠落,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下落的瞬间,钢球的加速度为g B .开始下落的瞬间,外壳的加速度为g

2017年初三化学朝阳区期末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卷 (选用) 2017.1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80分)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S 32 Ca 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铝 B .铁 C .氧 D .硅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3.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 μm 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 .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抗腐蚀性 4.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A .Fe B .Zn C .Na D .Ca 5.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 .钻石(C) B .食盐(NaCl) C .磁铁矿(Fe 3O 4) D .钟乳石(CaCO 3) 6.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 .厨余垃圾 B .其他垃圾 C .可回收垃圾 D .有害垃圾 7.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8.青蒿素(化学式C 15H 22O 5)是抗疟药的有效成分,它属于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9.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 2 B .Cu C .CO 2 D .HCl

10.液氨可用作汽车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3O2点燃2N2+ 6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无法判断 11.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钋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84 C.核外电子数为84 D.相对原子质量为209g 1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MnO2C.CO2D.H2O2 13.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验满二氧化碳 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D.稀有气体可作电光源 15.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1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隔变大 B.爱护水资源就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17.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不正确的是 选项共性差异性 A均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 B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均能与水化合化合时现象不同 D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 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③诞生了儒家学檬创始人孔子 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 2.《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怍朝廷法虚。”下判史实与此相符的是() A.“分天下出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削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 D.太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 3.《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太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 A.坊市制度连渐被打破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4.阅读如图和诗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①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②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 ③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 ④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1898年谭嗣同在《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中曾指出:“中国艰危……然吾约计开辟以来,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极危,却又是极盛之萌芽。”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借鉴历史经验,主张中体西用 B.民族危机加深,出现变革契机 C.认同百家争鸣,致力托古改制 D.主张救亡图存,提倡民主共和 6.《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该事件() 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标忠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017~2018学年江苏南京秦淮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A.B.C.D.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盐酸使指示剂变色 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 2.A.延展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3.A.蔗糖溶液 B.镁铝合金 C.硫酸铜溶液 D.液态氮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4.A.硅 B.硒 C.氧 D.锡 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 年),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 () ”,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1871xi 5.A.B.C.D.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用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放在左盘的纸上称量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浓硫酸不慎粘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的氢氧化钠溶液 3%~5%6.A. B. C. D.神州十一号飞船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物质 和双氧水,当它们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强大推动力.有关的化学反应为:,则 的化学式为( )X X +2=↑+4O H 2O 2N 2H 2X N 2H 4 N 2O 4 NH 3 NO 2 7.A. 中的 的化合价为 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SiO 2SiO 2Si +48.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下图,有关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8.5北京东城区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次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意的 1.如图,若数轴上的点A ,B 分别与实数-1,1对应,用圆规在数轴上画点C ,则与点C 对应的实数是 A . 2B .3C . 4D . 5 2. 当函数()2 12y x =--的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0B .x <1C .1x >D .x 为任意实数 3.若实数a ,b 满足a b >,则与实数a ,b 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是 4.如图,O 是等边△ABC 的外接圆,其半径为3.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πB . 3π 2 C .2π D .3π 1题 4题 5.点A (4,3)经过某种图形变化后得到点B (-3,4),这种图形变化可以是 A .关于x 轴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 D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 6. 甲、乙两位同学做中国结,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做6个,甲做3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 做45个所用的时间相同,求甲每小时做中国结的个数. 如果设甲每小时做x 个,那么可列方程为 A . 30456x x =+ B .30456x x =-C .30456x x =-D .3045 6x x = + 7.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冬奥会的项目有滑雪(如跳台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等)、滑冰(如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冰球、冰壶等.

如图,有5张形状、大小、质地均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印有跳台滑雪、速度滑冰、冰球、单板滑雪、冰壶五种不同的项目图案,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5张卡片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出的卡片正面恰好是滑雪图案的概率是 1213 9.若根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分解因式:24 m n n -= ________________. 11.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其外角和的3倍,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______. 12. 化简代数式 1 1+ 122 x x x x ?? +÷ ? -- ?? ,正确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

北京2016-2017东城区高三一模文科数学试卷与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数学 (文科) 本试卷共5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如果{}|0R =∈>A x x ,{}0,1,2,3B =,那么集合=B A A.空集 B.{}0 C.{}0,1 D.{}1,2,3 (2)某高校共有学生3000人,新进大一学生有800人.现对大学生社团活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全校抽取300人,那么应在大一抽取的人数为 A.200 B.100 C.80 D.75 (3)如果4log 1a =,2log 3b =,2log c π=,那么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c b a >> B.a c b >> C.a b c >> D.b c a >> (4)如果过原点的直线l 与圆22 (4)4x y +-= 切于第二象限,那么直线l 的方程是 A.y = B.y = C.2y x = D.2y x =- (5 )设函数 30()0. 2x x f x x -<=≥?,, 若()1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0,2) B.(0,)+∞ C.(2,)+∞ D.(,0)-∞∪(2,+)∞ (6) “0cos sin =+αα”是 “cos20α=”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且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如果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A.1 B.2 C.3 D.4 (8)如果函数)(x f y =在定义域内存在区间],[b a ,使)(x f 在],[b a 上的值域是]2,2[b a ,那么称)(x f 为“倍增函数”.若函数)ln()(m e x f x +=为“倍增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4 1 (+∞- B.)0,2 1(- C.)0,1(- D.)0,4 1(-

2017-2018年九年级化学试题期末试题(人教版)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人教版) 注: 1.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先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Zn:65 一、让我想想,我能选对!(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 案填写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瓷碗破碎C.火柴燃烧D.胆矾研碎 2.下列事实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呈紫红色B.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C.水变成水蒸气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观察 C.观察颜色D.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氧气C.空气D.碘酒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2 B.H2 SO4 C.NaOH D.O2 7.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C.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淘汰污染严重的黄标车和污染严重的老式锅炉 8.下列物质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A. 硫粉 B. 铁丝 C. 木炭 D. 红磷 9.下列对于“干冰升华”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2017届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 2017.4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拓扑相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 .... 变和拓扑相理论;被不少科学家调侃已变成“理科综合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颁给了分子机器这项纯粹的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赢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理论也属于典型的基础 ”的基础科学研究。 学科领域。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 .. 如果有人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 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但它们的前景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 .. 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问“用处”是什么,今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 无限可能。 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 .. 三位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拓扑学的目标是通过一些基本特征如“孔”的数量,来描述形状和结构。在一个拓扑学家的眼里咖啡杯与面包圈是同一种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孔”,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把拓扑学这种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物理学研究中,人类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探索和发明各种新奇的材料。现在已知的拓扑相有很多种,过去十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发展。拓扑材料能够促进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的研究,而且在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开发方面也会有很大应用。量子态很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与拓扑相物质结合,就会得到稳定的状态,对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取材于郭爽、苗千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者有了结果。 B.高冷:这里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心高气傲。 C.青睐:这里指对这些理论的重视,“睐”读作lài。 D.提供:“供”读作gōng,书写的第六笔是“一”。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东城区2017年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4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理论;被不少科学家调侃已变成“理科综合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颁给了分子机器这项纯粹的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赢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也属于典型的基础学科领域。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的基础科学研究。 如果有人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上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但它们的前景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问“用处”是什么,今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无限可能。 三位科学家大卫·索利斯 、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拓扑学的目标是通过一些基本特征如“孔”的数量,来描述形状和结构。在一个拓扑学家的眼里咖啡杯与面包圈是同一种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孔”,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把拓扑学这种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物理学研究中,人类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探索和发明各种新奇的材料。现在已知的拓扑相有很多种,过去十年里,这一领域的研究促进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发展。拓扑材料能够促进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的研究,而且在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开发方面也会有很大应用。量子态很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与拓扑相物质结合,就会得到稳定的状态,对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取材于郭爽、苗千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7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熔化 B. 铁水铸锅 C. 纸张燃烧 D. 海水晒盐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河水 B. 氯酸钾 C. 三氧化硫 D. 五氧化二磷 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煤 B. 汽油 C. 氢气 D. 天然气 5.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6.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C.倒液体 D.引燃另一个酒精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碳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C. 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D. 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 9.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10.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 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自带布袋购物 C. 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11.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 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1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 镁粉用来作照明弹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 乙醇用作燃料 13. 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4.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 B.26 C.30 D.56 15.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C.H2O D.2H2 16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点燃

2018年--东城区--高三化学--一模试题+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6.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下列手工艺品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7.下列物质投入水中发生化学反应,水做氧化剂的是 A.钠B.氧化钠C.碳酸钠D.过氧化钠 8.我国科学家利用蜡虫肠道菌群,将塑料降解时间从500年缩减到24小时,并用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了聚乙烯降解为CO2。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B.只涉及碳碳键的断裂 C.同位素示踪法是从微观角度识别物质的变化 D.该研究成果有利于缓解塑料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 9.下列有关水处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沉淀法:加入Na2S处理含Hg2+废水,Hg2++ S2- =HgS B.中和法:加入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H++ OH- =H2O C.氧化法:加入次氯酸处理氨氮废水,2NH4++3HC1O =N2十+3H2O+5 H++ 3C1- D.混凝法:加入明矾[K2SO4.Al2(SO4)3.24H2O]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凝聚, Al3++3H2O =Al(OH)3+3H+ 10.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11.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i发生了加成反应 B.中间产物M的结构简式为 C.利用相同原理以及相同原料,也能合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D.该合成路线理论上碳原子100%利用,最终得到的产物易分离12.利用如下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正极反应均为O2+4e-+2H2O=4OH- B.在不同溶液中,Cl是影响吸氧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C.向实验④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吸氧腐蚀速率加快 D.在300 min内,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25.(16分)合成药物中间体M的流程图如下。

2017-2018年度天津市河西区初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7-2018年度河西区初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5题,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Mg 24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花朵掰成花瓣 B. 粮食酿成美酒 C. 水果榨成果汁 D. 冰砖凿成冰雕 2. 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 鸡精 B. 胆矾 C. 蔗糖 D. 面粉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 B. 硬铝 C. 铁锈 D. 盐酸 4.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 氦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5.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6. 下列病症中,因人体缺钙易引发的是 A. 贫血 B. 夜盲症 C. 骨质硫松 D. 甲状腺肿大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用于制电线 B. 氧气供给呼吸 C. 石墨用作润滑剂 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8. 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① ② ③ ④ ⑤ 茜茜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9. 下列有关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汽油可去除衣照上的油渍 B. 用擦干放置在干燥处的方法保存菜刀 C. 用铁制容器盛装硫酸钢溶液 D. 用洗毒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一) 初三数学 2019.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下列立体图形中,主视图是圆的为 A . B . C . D . 2.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9日在北京延庆举行,会期共162天.预计参观人数将不少于16000000人次.将160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 A .16×106 B . 1.6×107 C .0.16×108 D .1.6×108 3. 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 >b B .|a |<|b | C .ab >0 D .﹣a >b 4.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80°,则∠2的度数是 A .50° B .60° C .70° D .80° 5. 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均为120°,则该多边形是 A .四边形 B .五边形 C .六边形 D .七边形 6.如果2320a a +-=,那么代数式22 31-3 ( )93a a a a +?-+的值为 A .1 B . 12 C .13 D . 14 7.弹簧原长(不挂重物)15cm ,弹簧总长L (cm)与重物质量x (kg)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弹簧总长L (cm) 16 17 18 19 20 重物质量x (kg) 0.5 1.0 1.5 2.0 2.5 当重物质量为5kg A .22.5 B .25 C .27.5 D .30 8.改革开放40年以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居民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持续增长,已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带答案(20200223161031)

2017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一模英语试题 2017.4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 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 A.A newspaper. B.A magazine. C.A book. 答案是A。 1. What did the man buy? A. A shirt. B. A sweater. C. A pair of gloves. 2. What music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Jazz. B. Blues. C. Pop music. 3. How will the speakers probably go to the Smith’s? A. By train. B. On foot. C. By car. 4.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have a talk? A. In a park. B. In an office. C. In a caf.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now? A. Ask some questions. B. Review her notes. C. Take a tes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15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Collecting coins. B. Looking for keys. C. Doing security check. 7. What does the man have in his pocket? A. Some coins. B. A cellphone. C. Some key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o is going to wash the car?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woman’s son. 9. What is Jonny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A. Meet some friends. B. Play basketball. C. Have a picnic.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Schedule. B. Hobbies. C. Transport. 1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morrow morning? A. To the zoo. B. To the shop. C. To the bicycle museum.

2016-2017年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题号 得分 一二三四总分 评卷人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Zn—65S—3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 A、颜色变化 B、气体放出 C、沉淀析出 D、新物质生成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用醋B.酒精C.精制碘盐D.“雪碧”可乐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过氧化氢C.氯酸钾D.二氧化锰 4.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 3 )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A.+1B.+3C.+5D.+2 5、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A、形状不同 B、密度不同 () C、碳元素排列不同 D、碳原子排列不同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在空气中燃烧则呈红色的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8、某药品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毫克、镁65毫克。这里的碘、镁是指:()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9、据广州日报2015年5月17日的报道,广东紫金县违规排污事件造成的铅(Pb)污染已导致45人血铅超标。符号Pb不能表示()A铅元素B金属铅C一个铅原子D一个铅分子 10、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氟里昂做制冷剂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排放尾气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剂 11、要区别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 A B C D 物质 氧气与氮气 硬水与软水 铁片与铜片 二氧化碳与氮气 区别的方法或试剂 带火星的木条 加肥皂水 观察颜色 点燃的木条 12、二氧化碳常用来灭火,是因为它具有以下性质 ( ) ①本身不能燃烧 ②不支持燃烧 ③能溶于水 ④密度比空气大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用 “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 、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 、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 、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 、轮胎充气——分子子间有间隔 14、以下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与其它三种本质不同的是 ( ) A 、电解水 B 、分解过氧化氢 C 、分离液态空气 D 、加热高锰酸钾 15、某气体即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6、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 A .将一氧化碳倒出 B .将气体点燃 C .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7、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催化→ 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反应前) (反应后)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铜丝可用作导线 D .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19、某化合物 R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R+3O 2 2CO 2+4H 2O 则化合物 R 的化学式为( ) A. CH 4 B. C 2H 4 C. CH 3OH D. C 2H 5OH 20、把 A 、B 、C 、D 四种物质放在密 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 C 一定是化合物,物质 D 可能是单质 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 A 的质量为 19.7 g C 、反应中,物质 B 和物质 D 质量比为 87:36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23 分)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9.4 0 3.6

2017-2018学年东城区一模(文)数学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数学 (文科)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若集合{|31}A x x =-<<,{|1B x x =<-或2}x >,则A B =I (A ){|31}x x -<<- (B ){|32}x x -<< (C ){|11}x x -<< (D ){|12}x x << (2)复数i 1i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若,x y 满足20,220,0,x y x y y +-≤?? +-≥??≥? 则y x -的最大值为 (A )2- (B )1- (C )2 (D )4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S 值为30,那么空白的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A )2n ≤ (B )3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 4n ≤ (D )5n ≤ (5)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最长棱的棱长为 (A )2 (B )22 (C )32 (D ) 4 (6)函数4 ()2x f x x = -的零点所在区间是 (A )1(0,)2 (B )1(,1)2 (C )3(1,)2 (D )3(,2)2 (7)已知平面向量,,a b c 均为非零向量,则“()()?=?a b c b c a ”是 “向量,a c 同向”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输出S 结束 是 开始 否 0,0 n S ==1 n n =+2n S S =+

2017届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 文 2017.4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已尘埃落定....:物理学奖颁给了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理论;被不少科学家调侃已变成“理科综合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今年颁给了分子机器这项纯粹的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赢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理论也属于典型的基础学科领域。本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无一例外地颁给了“高冷..”的基础科学研究。 如果有人问这些深奥理论“有什么用”“和我有什么关系”“有何应用价值”这样的问题,多半会被认为外行且为时过早。正如大隅良典指出,基础科学真正“有用”可能要等百年以后,如果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有用”,那么基础科学就“死掉了”。不过,这可不是说基础研究没有用。尽管这些受到本届诺奖青睐..的理论距离商业应用还很遥远,但它们的前景却被看好。如果一定要问“用处”是什么,今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研究大概有着一个共同答案,那就是:提供..无限可能。 三位科学家大卫·索利斯、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获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他们利用高等数学方法研究了物质的一些特殊相或状态。因为他们奠基性的工作,材料科学和电子学的应用前景充满希望。 拓扑描述的是当一个物体在未被撕裂的条件下,被拉伸、扭曲或变形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2017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17-2018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卷班级:姓名:考号:成绩: 温馨提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下表中。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成语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沙里淘金B.滴水成冰C.钻木取火D.木已成舟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石灰水B.空气C.铁D.干冰 4.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自来水铝合金B.氮气煤C.冰水混合物液氧D.石灰水二氧化碳 5.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 ...的是() 选 项 事实解释 A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 变小 C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6.“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 ...的是()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7.二甲醚(C2H6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B.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8.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 ...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 氮气>氢气B.氯元素的化合价:KClO3> Cl2> HCl C.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稀有气体D.地壳中元素含量: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