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XX 郭永怀出生于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

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

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

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下是由XX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XX

郭永怀出生于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

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

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

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多年来,荣成一直十分重视郭永怀

的事迹宣传。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他的事迹,XX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近年来,又与中科院力

学所等单位密切联系,为建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打下了基础。

今年结合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要求,市委、市政

府重新将展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组织专业力量,高水平策

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到北京、四川绵阳、梓潼与青海海北

州等郭永怀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

历史文物。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

积XX平方米,有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6个视频。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拟划分为

八大板块,分别是“荣成之子潜心求学”“驰名海外毅然归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著”“儒家情怀大师风范”“献身科学壮烈殉国”“怀瑾佩瑜爱在天际”“高山仰止永远怀念”以及多媒体教育厅。内容涵盖了郭永怀的出生、外出求

学、归国、从事力学和国防科学研究,直至牺牲的完整人生

轨迹。通过对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场景的复原,让人们

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怀的儒家风范和大师情怀,全面展示了郭

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

当天捐赠的模型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

模型。吕劭伟在捐赠活动中表示,郭永怀是为“两弹”事业

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荣成

人民的骄傲。“两弹”模型是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重要展品,

浓缩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

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精神,是对郭永怀卓越贡献的

重要展示。对面向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全面深化党

性教育、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

有重大意义。今后,荣成将不断组织社会各界向郭永怀同志

学习,切实发挥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作用,传递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据介绍,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是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

国内展示新中国科学家风采的重要展馆,也将成为对社会各

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郭永怀》观后感心得体会XX “郭永怀精神是一面

永不褪色的旗帜,历久弥新,永远都不会过时,为我们荣成

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荣成市委书记江山说。

抚今追昔珍贵展品讲述动人故事

一进入陈列馆,一尊郭永怀汉白玉半身雕塑首先映入

眼帘,神态坚毅而安详,目光深邃。他仿佛仍在思考和关注

着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期待着涌现出一批批拔尖创

新人才。

“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两侧柱子上的嵌名对联,取自四川绵阳29基地,由国防部

原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题字的“永怀亭”上,这也是对郭永

怀辉煌一生最生动的注脚。

陈列馆中,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展

现着郭永怀的杰出贡献、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铸成一座不

朽的精神丰碑,令观者心生景仰。

“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毅然放

弃在美国的优越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动身返回祖国。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

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1960年,我国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队伍。郭永怀被任命为二机部九所副所长,

九所正是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首要任务是在一

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

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两弹”研制所在的青海二二一基地,海拔3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五十多岁的郭永怀和科研人员一

起,粗茶淡饭,同甘共苦,他们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

风餐露宿。

在展馆内模拟的核爆区,只见一道红色的强烈闪光出

现在遥远的罗布泊腹地,接着升起一个巨大火球,惊天动地

的响声震耳欲聋,轰隆隆地滚过天际,刹那间,冲击波的狂

飙席卷了无边的戈壁滩。

1964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

当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全体测试人员欢呼雀跃、一片沸腾,

广大科研人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换来了新中国原子弹

的第一声爆响。而此时,郭永怀却因劳累过度瘫软在试验场,

被工作人员架到了临时帐篷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