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

心理护理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
o ie i te t t ae l e d p e so . e ho s A oa f 1 0 p te t t ae lf e r s in we e r n o z d fl n pai n swih lt —i e r si n M t d f f tt lo 4 ai n s wih lt —ie d p e so r a d mie
合 评 定 问卷 ( e ei Q a t o i n etr,G O I 以评 定 疗效 。结 果 G nr u ly f f Ivnoy Q L ) c i L e 与基 线相 比 , 究组 患者 的 H MD评 研 A
分 在 第 2周 末 即有 显 著 性 降低 , 异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差 P<0 0 ) . 5 。在 干预 后 的 第 2 4 6 8周 末 , 究 组 患者 的 、、、 研
d p es n H hnh n LU Lxa colfN r n , h n og U i r t, ia 5 0 2 h a e rsi .S I ecu , I i .Sh o o us g S a d n n e i Jn n2 0 1 ,C i o Z i i v sy n
it s d ru 7 ae )t ae i scooi us gpu sa n r n n ot l op( 0css ra d no t ygo p( 0css r t wt pyh l c n r n ls u l us gadcnr u 7 ae )t t u e d h ga l i u i og r ee wt sa n rigf ek .T e eeasse i H m h n D pes n Sae( A i u u u n r w e s h yw r s sdw 山 a io ersi cl H MD)a dG n r ulyo h l s o8 e o n e e cQ a t f i i Lf vnoy( Q L )a b sl ead te2 d 4h 6ha d8hw e e do tre t n R s l C mprd wt i I et en r G O I t ae n n h n , t , t n t ek n fi evni . eut i n o s o ae i h tebsl e c r o H MD i td ru e rae i icnl a te2 dw e e d( 0 0 ) c rs f AM h aei ,soe f A s ygopd cesds nf a t t h n ekn P< . 5 .S oe n n u gi y oH D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与预防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与预防

老年抑郁症的护理与预防【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与预防方法,方法:分析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与预防措施。

结果: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均得以缓解。

结论:早期识别预防老年抑郁症,可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抑郁症;老年人;护理;预防【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67-01老年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

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对生活适应能力的减弱、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缺乏人际交流和情感支持等原因,老年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老年抑郁症发病率最高占16%~26%[2],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子女负担加重,老年人的护理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而带来的临床问题也日趋增多,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护理及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现状、心理特征、护理与预防方面对老年抑郁症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8例老年抑郁症病人中,男12例。

女18例;年龄60岁~74岁;其中合并冠心病12例。

1.2 发病因素1.2.1 孤独空虚本组病人多为配偶已故,身边无子女,难免寂寞。

老年人由于人际交往和活动范围缩小而产生自卑感、空虚感、困惑感,离退休后的不适应及失落感。

也可诱发抑郁。

1.2.2 躯体疾病躯体疾病是与老年抑郁症相关最常见的因素,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等均可发生抑郁。

1.2.3 精神症状早期表现:不爱说话,对别人说笑没有反应,情绪低落或不稳。

睡眠不好,特别是早醒,可以自责自罪,容易疲乏,自信心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兴趣爱好减少,可伴有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头晕、食欲缺乏等。

2 护理2.1 运用森田疗法理论实施心理护理: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应激等性格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抑郁症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抑郁症患者日常该如何护理

抑郁症患者日常该如何护理

抑郁症患者日常该如何护理抑郁症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比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但是多数的人对于这样的疾病认识都不是很深,往往无法加以重视。

那么如果家里有抑郁症患者的话该怎么去对其进行护理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抑郁症患者日常的护理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抑郁症患者日常的护理方法1、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看电影、电视或听听音乐等。

可以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2、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3、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认识它,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4、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难以企及的目标,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

5、不要急躁,对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时间。

6、病人在没有同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

7、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来独往。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1、性格因素遇事悲观,自自信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很轻易患上抑郁症。

它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

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2、遗传因素家中有患者患有抑郁,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急性很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

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

但并非得了抑郁症的人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给并非是唯一决定性的患病因素。

3、环境因素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

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一些严峻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经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

4、生物化学因素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抑郁症患者正确的护理要点,值得收藏

抑郁症患者正确的护理要点,值得收藏

抑郁症患者正确的护理要点,值得收藏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持久性的兴趣衰退、情绪低落等症状,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不同的类型,患者的疾病程度不同,具体的治疗方式、治疗后的效果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

本文对抑郁症疾病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抑郁症患者的正确护理要点。

一、抑郁症是怎么回事?目前针对抑郁症的病因研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目前公认为抑郁症的病因是以性格、环境、基因、生理疾病等因素引起的,此类病因均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在抑郁症的研究中,目前存在单胺神经递质假说,研究表明,神经递质是在人体内负责对神经信号进行传递的物质,若是人的大脑中单胺类递质存在含量降低或功能缺陷,会导致患者发生抑郁。

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作为人体的一种氨基酸,水平若是存在异常升高的情况,可增加抑郁症风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信息传递功能发生障碍。

在人体中存在一套调节系统,形成管理体制,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这一信号轴发生问题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混乱的情况,引起疾病。

神经营养假说认为大脑内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减少,或是存在神经营养因子功能异常问题,会导致人们出现抑郁症。

研究表明,女性发生抑郁症的几率高于男性,在一级亲属中存在抑郁症患者时,个体发生抑郁症的概率要高于普通人两倍,这是难以预防的抑郁症发病因素,除此之外,环境、性格是可以预防的因素,例如儿童时期经历过虐待、被排斥等“童年阴影”,在成年后遇到应急事件时,可引发抑郁症。

在抑郁症的患病隐患中,神经过敏是十分突出的一个因素,若是个体存在高度的神经过敏情况,当出现较大压力时,发生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除此之外,疾病因素也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例如边缘人格障碍、糖尿病、焦虑、肥胖症、心血管病等,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增加。

二、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发生抑郁症的患者通常会持续超过两周以上表现出异常症状,包括心情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减缓、认知功能损害,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身心不适的症状。

老年抑郁症病因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法的临床观察

老年抑郁症病因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法的临床观察
将2017年 1 月 至 2018 年 1 月 我 院 收 治 的 90 例老年抑郁 症 患 者 作 为 观 察 对 象,均 通 过 症 状、汉 密顿抑郁量表(HAMD)等 测 定 确 诊,符 合 《实 用 临 床精神病 学》相 关 诊 断 标 准 。 [2] 纳 入 标 准:① 确 诊 为抑郁症,HAMD 评分≥17分;②年龄60~80岁; ③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恶性肿 瘤、严重颅脑创伤、既往精神病史、抗精神药依 赖、对治疗药物过敏及不配合等患者。本研究得 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 组,各45 例。 其 中,对 照 组:男 性 22 例,女 性 23 例;61~77岁,平均 (67.8±2.4)岁;病 程 1~6 年, 平均(3.4±0.7)年;文 化 水 平:初 中 及 以 下 19 例, 高中15例,大 学 11 例。 研 究 组:男 性 24 例,女 性 21例;64~76 岁,平 均 (68.1±2.3)岁;病 程 1~7 年,平均(3.6±1.0)年;文 化 水 平:初 中 及 以 下 17 例,高中16例,大 学 12 例。2 组 患 者 的 基 本 资 料、 病情、病程等方面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犘 >0.05), 具有可比性。
DOI:10.3969/j.issn.02539926.2018.22.051 作者单位:443000 三峡大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宜 昌 市 中
心人民医院肿瘤科 通 信 作 者 :周 海 波
1.2 方 法 1.2.1 病 因 分 析:通 过 临 床 诊 断 资 料、与 患 者 面 谈、问 卷、询 问 患 者 家 属 等 方 式 明 确 患 者 抑 郁 症 发 生的具体原因。 1.2.2 临 床 护 理:2 组 患 者 在 确 诊 后 均 给 予 积 极 治疗,包括基础病治疗、给予 抗抑郁药 物等;对 照 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用 药指 导、康 复 指导、病 情 监 测、生 活 护 理、安 全 护 理 等;探 究 组 同 时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① 强化 沟 通:医 护 人 员 应 加 强 日 常 巡 房,主 动 与 患 者 交 流 及 沟 通, 以得到患 者 信 任,给 予 患 者 安 全 感。 与 此 同 时,要 系统掌 握 患 者 的 病 情、性 格、兴 趣、家 庭 条 件、日 常 生活 能 力 等 情 况,以 便 准 确、有 效 找 出 患 者 抑 郁 的 根源,制定出 科 学、针 对 的 心 理 干 预 对 策。 ② 情 志 干预:采取倾听、解释、鼓励方式对 患者实施 支 持 性 心理干预。医护人员要鼓励并认真倾听患者述说 内心感受,适时给予理解、安 慰、关怀。应 给 予 患 者 更多 信 心,鼓 励 其 主 动 配 合 治 疗,适 时 对 患 者 为 临 床康复治疗作出的努力或 取得 的进步 给予赞 赏,增 强患者康复信心。还应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 给予患 者 更 多 关 心、照 顾。 密 切 注 意 患 者 用 药 反 应,保 护 患 者 不 被 自 残 行 为 伤 害,给 予 患 者 肯 定 与 鼓励。③认知 干 预:每 周 对 患 者 进 一 次 探 讨,和 患 者一 同 找 到 不 恰 当 观 念 或 者 想 法,再 一 同 讨 论,帮 助患者建立良好、正确观念、想 法,指导其正 确 认 识 到自身能力,及其在家庭、社 会中的价 值,以 实 现 其 认 知 重 建,进 而 达 到 调 控 患 者 情 绪 和 行 为 的 目 的。 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要 进行 有目的、有计 划 的 宣 教,配合医 生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干 预。 一 方 面,鼓 励 患 者多和周边的人沟通、交往,积 极参与 到集 体 活 动, 比如:下 棋、健 身 等 活 动,以 转 移 患 者 对 病 情 的 注 意,让其感觉到“我还行”“我可以”,及时肯定,帮 助 患者实现 认 知 重 建。 另 一 方 面,根 据 患 者 年 龄、性 格、文化水平等进行个体化宣 教,语言 通俗 易 懂,系 统讲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性 质、症状、维护 及 治 疗 方法等,提高 患 者 认 知,增 强 临 床 依 从 性。 ④ 行 为 干预:一 方 面,因 患 者 生 活 兴 趣 缺 乏,存 在 被 动、消

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暖固





护 理 干 预 对 老 年 抑 郁 症 患 者 应 对 方 式 的 影 响
刘 宝 玉
( 永州 市人 民医 院 湖 南 永州
450 ) 2 0 0
【 要 l目的 探 讨护 理干 预对 老 年抑郁 症 患者应 对 方式 的作 用效果 。 法 将 1 0 摘 方 倒老 年抑郁 症 患者 随机 分 为试验 纽和 观察 纽 0


粗 均接受抗抑郁 药的治疗及 规护理 , 试验 纽在此基 础上 实施 综合护理 干预 。 用抑 郁 自评 量表(D ) 汉害 尔惯 抑郁量表( A ) 采 s s和 H MD 评分
进行 评估 。 结果 试验 组s s H M 评 分治 疗后较 治 疗前明显 改善 ( < . 1 , 问治 疗后 比较 , 验 组疗效优 于对照 组( 0 0 )结 D ,A D 尸 o 0 )组 试 . 5。 论 对 于老年 抑郁 症患 者采 用综合 性 的护理干 预有 能缓 解其抑 郁症 状 , 高生 活质 量 。 提
1 4 统 计 学 处 理 . 采 用S S 1 . 分析 。 P S 20 2 结 果 2 患 者干 预 前后S 、 组 DS HAM D评 分 的 比 较 : 验 组 S S、 试 D
HA 评分 治 疗 后较 治 疗前 明显 改善 ( < .t, 间治 疗后 比 较 , MD J 00 )组 日
差。 国外 6 岁以 上老 年 人 抑郁 症 患病 率 在 社 区为 5 5 %~1%, 5 在老 年 护理 机 构为 t%~2 %。 国社 区老年 人 抑郁 症患 病率 6 5 5 我 %~2 .%。 94
此外 , 年 抑 郁 症 还 使 老 年 人 非精 神 卫 生 方 面 的 医 疗 费 用 增 加 , 老 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 。 通过综合性护理 , 而 能提 高 老 年 人 心理 功 能 的 整 体 水 平 , 强老 年 人 适应 社 会 的 能 力 , 降低 其 抑 郁症 增 可 状 的发 生 率 。 因此 , 抗 抑郁 药物 治 疗 和 常 规 护 理 的 同时 , 注 重 在 应

老年抑郁症的识别及心理护理

老年抑郁症的识别及心理护理
腔气囊尿管 , — 拔 除 , 1 3d 留置期间嘱患儿多饮水 , 尿管拔 除
( 收稿 日期 :07—0 20 5—1 ) 0
m/ ) 合 理 应 用 有 效抗 生 素治 疗 , ld , 留置 尿 管 患 儿 每 日用 0 0 %碘伏消毒尿道 1 2次 , 日更换 引流袋 , 意 引流袋 .5 5 1 每 注 高度 勿超过膀 胱 区, 格掌 握无 菌操 作 , 持密 闭式 引流 。 严 保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 体温在 3 9℃ 以上应 及时 物理降温 或应
上半月
第 1期
后, 注意观察结石的排 出情况 ; 尿路 刺激 症是置 管后常见 的
3 1 术前护理 .
①手 术前 除做好 常规 的术前 准备工 作外 ,
并发症之一 , 患者感觉下腹 部不适 , 急 、 尿 尿频 、 尿痛 , 嘱患 应 儿多饮水 、 少活动 或 自行 调整体 位 , 减轻患 儿心理 负担。本 组 有 5例 出现 感染 , 表现为寒 战 、 高热 , 肾区疼痛 , 尿液颜 色 变混 , 尿液细菌培养呈阳性 , 血常规有 急性感 染征象 ; 其原因
[ ] 吴阶平. 1 泌尿外科 [ . M]济南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9 : 9 1 35 . 9 4 [ ] 刘江山, 中扬. 2 汪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 术治疗输尿管结 石 [ ] 中国 内腔镜杂志,02 8 I : . J. 20 ,( ) 1 9
较大 的颗粒击碎 后逐一 取出 。经此 处理 , 全部取 净石 屑 , 无 严重并发症发生。③ 引流管 的观察 和护 理 : 后常规 留置双 术
34 出院指导 .
嘱患者出院后多饮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做好 自我观察 , 自我
护理 , 向患儿详细交代 出院后生活 、 居 、 起 饮食及 活动注意事

老年抑郁症的防治护理体会

老年抑郁症的防治护理体会

抗抑郁剂等 , 其 他还有电休克 、 心理治疗等 。
3 . 2 预防措施 主要是 预 防复发 。老 年抑郁 症发 生与 心理社会 因素密切相关 , 身体 老化 与躯体疾 病也是 重要 的诱 发 因素 。因此 , 根据 不同高危 人群 , 采取 相应 的有效 措施 , 对 老年抑郁症复发 的预 防会起到积极 的作用 。 3 . 2 . 1 加强对老年人群 的精神卫生知 识宣传 , 以做到早
既往神经 、 精神病史患者 。 1 . 2 临床特点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常不典型 , 多数 患者有突 出的焦虑 、 烦躁情绪 , 精神运动性迟缓和躯体 不适 的 主诉也较年 轻患 者更 为 明显 。情 感 低落 是抑 郁 障碍 核 心症
状 。 以显 著 而 持 久 的情 感 低 落 为 主 要 表 现 , 伴有兴 趣缺乏 、 快
3 .防治 措 施 与 护 理
会伦理及心理 因素的影 响 , 极 易诱发 老年 抑郁症 的发 生 。严
重影响老年人身 心健 康和社 会和谐 发展 , 因此对 老年抑 郁症 的防治 、 护理康复十分 重要 。本 文主要 分析 了老 年人抑 郁症
的可能发病原 因和防治护理措施 , 旨在促 进老年抑郁症康复 。
发现 , 早治疗 。
感缺失 、 思维迟缓 、 意 志活动减少 、 精神运 动性 迟滞 或激越 、 自
责 自罪 、 自杀观念和行 为 、 睡 眠 障碍 、 食 欲减 退 、 体重 下 降、 性 欲减退 、 抑郁 心境晨重晚轻 的节律改变等 , 伴随症状 与高涨或
低落 的心境相协调 。病程 特征 : 多数 为间歇性 病程 , 间歇 期精 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 平 。既往 有类似 的发 作 , 或病 程 中出现 躁狂与抑郁 的交替发作 。体格 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一般无 阳性 发现 , 阳性 家族史有参考价值 。 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
2015-11-05T14:00:15.9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7期供稿 作者: 徐贵荣
[导读]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针对性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徐贵荣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550004)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7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等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
果:
37 例患者经过系统护理后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性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149-01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由于社会、家
庭、生理以及
心理的变化,老年人适应社会能力逐渐变弱,成为弱势群体,常出现精 神抑郁障碍。老年抑郁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导致自理能力
丧失
,给家 人和自己带来严重危害和心理压力。抑郁症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
境不相
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1]。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 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全球第二位威胁人
类健康、增
加经济负担的疾患[2]。随着现代医药的发展,对于抑郁症的临床治 疗有很多的研究进展,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治疗
方案也不容
忽视[3]。我们于2013 年6 月~2015 年6 月对37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 进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7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其中女28 例,男9 例;年龄62-76 岁,平均年龄67.5 岁;病程:7 个月-10 年;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 分类
方案与诊断标准抑郁症诊断标准,
HAMD>20 分[2]排除脑器质 性、躯体性疾病所致的抑郁状态。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的体重减轻、 睡
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均得到显著改善,日夜变化、焦虑、阻滞、
绝望感有不同程度改善。
2 护理
2.1 加强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的适应力较差,容易产生失落感 并难以接受事实,不愿与人交流等有甚者还会拒绝进食和治疗。护 理人员
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来引导其调整心态,护理人员
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向患者传递乐观、向上的信息,对患者的讲述耐 心倾听,并
不断对患者进行劝慰,找出患者的心结,帮助患者充分
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状况并给予积极开导,使其树立积极乐观的对 抗并战胜疾病的
信念。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并多安排一
些患者能所力及并乐意做的事情,使其重新树立生活的自信心,尽 早摆脱悲观、绝望的
负面情绪,树立乐观向上的对抗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在日常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尽量表现 出信心十足的态度,尽可
能采取无痛性的操作并保证一次性成功,
若偶有失误,也不要过分紧张,大度、大方的向病人致歉后,再行 操作。因为护理人员的操作技
术的好坏以及信心的强弱实际上也是
一种非语言性的综合交流,是护患沟通维系的纽带和患者对抗疾病 的信心来源之一,可以加强患者抗
病信心,使其抑郁情绪减弱。老
年患者普遍产生孤独感、陌生感,渴望得到家人、亲友的关怀和安 慰[4],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属及
亲友进行积极沟通,鼓励他们参
与到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增加探视次数和陪伴时间,使其多与患者 进行交流,使患者情感的到依托、生活
得到有效照料,从而减轻患
者孤独、无助、抑郁的心理,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其听说能力的恢 复,使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增强。
2.2 加强巡视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言语、动作和行为表现,避免 单独居住、单独活动,尤其在交接班、吃饭、清晨、夜间或工作人 员
少、工作忙碌时,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护理,
严防意外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常变化,情绪极度低落、伤心绝 望、
彷徨不安或突然情绪开朗,表现活跃,主动与他人交往以蒙蔽
他人,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报告医生,严格交接班,积极 引导患
者、纠正错误或消极的观念,分散其注意力。抑郁症患者容
易出现悲观、失望、孤独无助、自我评价低、兴趣减退、生不如死 的感觉,所
以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是抑郁症患者重要的护理问题。
对自杀观念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应将其置于重要监护病房,专人护理, 24 h 不离开
视线,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危险品检查,确保患者安
全,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
2.3 药物治疗护理 对心理治疗较差或抑郁程度较重的患者,主 要依靠药物的抗抑郁治疗,而对于轻度抑郁症或抑郁症状患者的患 者则
采取少量药物的抗抑郁治疗来辅助心理治疗,以取得标本兼治
的效果,但患者一般都对此类药物比较敏感,甚至还会抗拒抗抑郁 的药物治
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认真讲解此类
药物的作用原理和用途,消除患者的抵抗心理,使其配合治疗,必 要时要看着患
者当面将药物吞服。抗抑郁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有
:失眠、 头晕、头痛、体位性低血压、腱反射亢进、震颤、无力、多汗、口 干、便秘、视
物模糊、排尿困难、尿潴留
,少数可发生震颤或癫痫发 作,也有的嗜睡、阳痿等。也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严重的副作用 是高血压危象及
中毒性肝损害,所以,应在服药前及用药后定期测
查血压及肝脏功能。
2.4 加强体育锻炼 帮助老人协调与病房患者之间的关系,平时 锻炼老人收拾床铺、清洗衣物,保持室内卫生,让老人活动起来,分散患 者对
消极想法的注意力
,并增强患者的毅力,提高自信心,让患者意识 到在病房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应负的责任。要鼓励督促患者坚持锻 炼,如散
步、打扑克、玩麻将、棋类等
,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 体健康,减轻疲劳,增加愉快感,从而产生对生的渴望。
3 讨论
抑郁症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精力,严重者可降低 生活质量,导致社会关系的崩溃,甚至出现自杀的行为,已成为全 球的
四大致残病[
5]。 通过本组患者护理得出:护理人员应对其抑郁 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还要
加强基础护理、药物护理以及加强体育锻炼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 相应护理措施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减轻患者 的焦
虑、抑郁情绪
,改善恶劣心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严剑芳.护理预案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2, 25(8):347.
[2] LecrubierY.Theburden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gen-eral medicine [J].J Clin Psychiatry,2001,62(8):4-9.
3] 张银霞.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 34(2):373.
[4] 马丽娜,汤哲,关绍晨.等.北京老年人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2):168-170.
[5] 邹小香.全程护理干预促进住院抑郁症患者的康复[J].临床护理,2009, 10(1):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