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学第五章魏红,张畅

r
0
(5.1.3)
4.磁场强度
在任何磁介质中,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不同一点的磁导率μ的 比值称为该点的磁场强度,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安/米(A/m)。 H=B/μ (5.1.4) 磁场强度也是矢量,是为方便计算磁场引入的物理量,通过它来确 定磁场不电流之间的关系。
5.3.3 变压器的外特性和技术参数
1.变压器的外特性
2.变压器的效率 变压器并丌是百分之百地传递电能。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有两部 分,铜损(PCu)不铁损(PFe )。铜损是原、副绕组中的电流在绕组 电阻上产生的损耗,铜损不负载大小(正比于电流平方)有关。铁损是 交变的主磁通在铁心中产生的磁滞损耗及涡流损耗,由于变压器工作 时,主磁通基本上丌变,所以铁损的大小不负载大小无关。变压器的 效率为 P2 P2 (5.3.13) P P2 Δ PCu Δ PFe 1
5.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内某点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个矢量, 用符号B表示。 对于电流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电流方向满足右手螺旋定 则,其大小可用式(5.1.1)表示 B=F/lI (5.1.1) 式(5.1.1)中F表示磁通势,l表示磁路平均长度,I表示电流。感应 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即韦伯/米2。 如果磁场内各点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磁场,这样的称为 匀强磁场。
额定频率fN指电源的工作频率。我国的工业频率是50Hz。
5.3.4 常用变压器 1.三相变压器 变换三相电压可采用三相变压器。图5.3.8和图5.3.9分别是三 相组式变压器和三相心式变压器示意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第5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PPT文档34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第5章继 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Thank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Thank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

第5章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
教学目标
1. 掌握换路定则及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方法。 2. 理解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 全响应分析方法。 3. 明确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与时间常数关系。
4. 熟练掌握RC一阶电路的响应。 5. 熟练掌握RL一阶电路的响应。
6. 熟练掌握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方法。
时间常数 等于电压 uC 衰减到初始值U的36.8% 所需的时间。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5章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RC电路的响应
时间常数 的物理意义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uC Ue RC Ue
uC
U0
0.368U
O
1 2 3
1 2 3 t
越大,曲线变化越慢, uC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由初始值确定积分常数A
根据换路定律
uC (0 ) uC (0 ) 0V uC (0) U Ae0
则 A U
uC (t)
t
U (1 e )
(t ≥ 0)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5章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RC电路的响应
3)电容电压uC的变化规律
t
t
uC (t) U (1 e ) uC ()(1 e )
uC
U
(1
e
t RC
)
uR
U
e
t RC
4.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
U
uC
U
R
uR i
t
0
当t= 时,uC ( ) U (1 e1) 63.2%U
表示电容电压uC从初始值上升到稳态值的63.2%时所需时间
教学目标
1. 掌握换路定则及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方法。 2. 理解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 全响应分析方法。 3. 明确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与时间常数关系。
4. 熟练掌握RC一阶电路的响应。 5. 熟练掌握RL一阶电路的响应。
6. 熟练掌握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方法。
时间常数 等于电压 uC 衰减到初始值U的36.8% 所需的时间。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5章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RC电路的响应
时间常数 的物理意义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uC Ue RC Ue
uC
U0
0.368U
O
1 2 3
1 2 3 t
越大,曲线变化越慢, uC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由初始值确定积分常数A
根据换路定律
uC (0 ) uC (0 ) 0V uC (0) U Ae0
则 A U
uC (t)
t
U (1 e )
(t ≥ 0)
章目录 节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第5章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RC电路的响应
3)电容电压uC的变化规律
t
t
uC (t) U (1 e ) uC ()(1 e )
uC
U
(1
e
t RC
)
uR
U
e
t RC
4.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
U
uC
U
R
uR i
t
0
当t= 时,uC ( ) U (1 e1) 63.2%U
表示电容电压uC从初始值上升到稳态值的63.2%时所需时间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章第一节.ppt

都可实现负载换流。
7
5.1.2 换流方式分类
5.1 换流方式
• 如图是基本的负载换流电路,4个 桥臂均由晶闸管组成。
• 直流侧串电感,工作过程可认为id 基本没有脉动。
• 负载工作在对基波电流接近并联 谐振状态,而且负载略呈容性。
• 负载对基波的阻抗大而对谐波的 阻抗小。所以uo接近正弦波。
• 注意触发VT2、VT3的时刻t1必须 在uo过零前并留有足够的裕量, 才能使换流顺利完成。
3
5.1 换流方式
5.1.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S1、S4闭合,S2、S3断开时,负载电压uo为正。
➢ S1、S4断开,S2、S3闭合时,负载电压uo为负。
直流电 交流电
4
5.1 换流方式
5.1.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逆变电路最基本的工作 原理 ——改变两组开关 切换频率,可改变输出 交流电的频率。
也叫电压换流。
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
当VT处于通态时,接通S使 LC振荡电流流过VT,先使晶 闸管电流减为零,然后流过反 并联二极管VD使其加上反向电 压。 也叫电流换流。
图5-3直接耦合式强 迫换流原理图
图5-4 电感耦合式强 迫换流原理图 10
5.1.2 换流方式分类
5.1 换流方式
• 换流方式总结:
器件换流——适用于全控型器件。 其余三种方式——针对晶闸管。 器件换流和强迫换流——属于自换流。 电网换流和负载换流——属于外部换流。
11
单相桥全控整流电路
us
io Z uo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us
单相交交变频电路
2) 电网换流(Line Commutation)
– 由电网提供换流电压的换流方式。 – 将负的电网电压施加在欲关断的晶闸管上即可使其关断。
7
5.1.2 换流方式分类
5.1 换流方式
• 如图是基本的负载换流电路,4个 桥臂均由晶闸管组成。
• 直流侧串电感,工作过程可认为id 基本没有脉动。
• 负载工作在对基波电流接近并联 谐振状态,而且负载略呈容性。
• 负载对基波的阻抗大而对谐波的 阻抗小。所以uo接近正弦波。
• 注意触发VT2、VT3的时刻t1必须 在uo过零前并留有足够的裕量, 才能使换流顺利完成。
3
5.1 换流方式
5.1.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S1、S4闭合,S2、S3断开时,负载电压uo为正。
➢ S1、S4断开,S2、S3闭合时,负载电压uo为负。
直流电 交流电
4
5.1 换流方式
5.1.1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逆变电路最基本的工作 原理 ——改变两组开关 切换频率,可改变输出 交流电的频率。
也叫电压换流。
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
当VT处于通态时,接通S使 LC振荡电流流过VT,先使晶 闸管电流减为零,然后流过反 并联二极管VD使其加上反向电 压。 也叫电流换流。
图5-3直接耦合式强 迫换流原理图
图5-4 电感耦合式强 迫换流原理图 10
5.1.2 换流方式分类
5.1 换流方式
• 换流方式总结:
器件换流——适用于全控型器件。 其余三种方式——针对晶闸管。 器件换流和强迫换流——属于自换流。 电网换流和负载换流——属于外部换流。
11
单相桥全控整流电路
us
io Z uo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us
单相交交变频电路
2) 电网换流(Line Commutation)
– 由电网提供换流电压的换流方式。 – 将负的电网电压施加在欲关断的晶闸管上即可使其关断。
电工电子技术 第5章图文模板

4
t
iD2,iD4
0
2
3
4
t
vO
2V 2
0 vD1
2
3
4
t
0
2
3
4
t
- 2V2
图3 桥式整流电路波形
图
-
-
D4
-
b
D3
d
图1 单相桥式整流电
v2>0
D1和D3正路向导通,
D2和D4反偏截止。
故c =+,d =-: 输出电流由上向
下 v2<0
D1和D3反偏截止,
D2和D4正向导通。
仍是c =+,d =-: 输出电流仍由
器加少量元件构成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电路。
图示电路为7~30V可调稳压电源。1
+
由三端稳压器的性能特点可知:
V32 = V3 V2 =5V 集成运放接成电压跟随器,所
以
V32
VR1
VO
R1 R1 R2
即 :VO
V32 (1
R2 R1
)
5V (1
R2 R1
)
VI
–
图5
3 7805
2
+ A
–
(a) 原理电路 图1 串联反馈型稳压电路
VI > VO + VCES 故这类电路也称为线性稳压电12
5.4 稳压电路
一、稳压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相关计算-输出电压的计算
根据深度负反馈下的近似估算方 法,由虚短法则有
VREF VP VN VF
+
由图有
VF
R1
R2
R2
VO
FVVO
VI
电工电子技术第5章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

∴
dW ≠∞ dt
→W(t) 是连续函数(不能跃变)。
结论 ①具有储能的电路在换路时产生暂态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无论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均有暂态。
三、名词术语
激励:电路从电源(包括信号源)输入的信号 统称为激励。 响应:电路在外部激励的作用下,或者在内部 储能的作用下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统称为响应。 阶跃激励
例5.3 已知 U0 = 18 V, S 合上前电路为稳 态,当 t = 0 时将 S 合上。求 uC (t) 和 i (t) 。
解:(1) 求 uC (t) ∵ S 合上前电路为稳态,
∴ uC (0-) = 0 则 uC (0+) = uC (0-) = 0 原电路等效为右下图,
磁场能量:
WL =∫p dt
=∫u i dt
=
1 2L
i
2
结论
① 当 i = 0 时,WL = 0;当 u = 0 时,WL ≠ 0 。 ② 电感电流是电感的状态变量。
i +- ue L -+
2. 电容(线性电容) q=Cu
dq
du
i = dt = C dt
瞬时功率: du
p = u i = C u dt
iS i2 R2 6
例5.2 图示电路,已知 S 合上前电路为稳
态,当 t = 0 时将 S 合上。求 iL 和 uL 的初始值 和稳态值。
解:(1) 求初始值 对于稳态直流电路
uL (0-) = 0
R1
iL
10 k +
IS
L uL -
S 30 mA
iL (0-) =
RR1+2=IR1S02 mA
p=-
1 RC
时间常数 = RC (s)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五章

电能输送到用电区域后,为了适应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还需通过各级 变电站(所)利用变压器将电压降低为各类电器所需要的电压值。
那么变压器结构如何?如何实现电压升高或降低?图5-1所示为电力变压 器外形。
返回
5. 1 磁路及基本物理量
工程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等,不仅包含电路部分,而 且还有磁路部分。
下一页 返回
5. 3 变压器
5. 3. 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变压器的种类很多,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都相 似,均由铁芯和线圈(或称绕组)组成。铁芯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心式和 壳式两种,如图5-5所示。铁芯一般是由导磁性能较好的硅钢片叠制而 成,硅钢片的表面涂有绝缘漆,以避免在交流电源作用下铁芯中产生 较大的涡流损耗。与电源相接的线圈,称为一次侧绕组;与负载相接的 线圈称为二次侧绕组。
示意图。
例5 -1有一台电压为220/36 V的降压变压器,二次侧接一盏36 V, 40 W 的灯泡,试求:(1)若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N1 = 1100匝,二次侧绕组匝数 应是多少?(2)灯泡点亮后,一次侧、二次侧的电流各为多少?
解:(1)由公式(5一3),可以求出二次侧的匝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5. 2 交流铁芯线圈
设电压、电流和磁通及感应电动势的参考方向如图5 -4所示。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2 交流铁芯线圈
大多数情况下,线圈的电阻R很小,漏磁通 较小即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2 交流铁芯线圈
由于电源电压与产生的磁通同频变化,设 电压的有效值为
作用而消耗的那部分能量。磁滞损耗的能量转换为热能而使磁性材料 发热为了减少磁滞损耗,一般交流铁芯都采用软磁材料。
那么变压器结构如何?如何实现电压升高或降低?图5-1所示为电力变压 器外形。
返回
5. 1 磁路及基本物理量
工程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等,不仅包含电路部分,而 且还有磁路部分。
下一页 返回
5. 3 变压器
5. 3. 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变压器的种类很多,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都相 似,均由铁芯和线圈(或称绕组)组成。铁芯的基本结构形式有心式和 壳式两种,如图5-5所示。铁芯一般是由导磁性能较好的硅钢片叠制而 成,硅钢片的表面涂有绝缘漆,以避免在交流电源作用下铁芯中产生 较大的涡流损耗。与电源相接的线圈,称为一次侧绕组;与负载相接的 线圈称为二次侧绕组。
示意图。
例5 -1有一台电压为220/36 V的降压变压器,二次侧接一盏36 V, 40 W 的灯泡,试求:(1)若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N1 = 1100匝,二次侧绕组匝数 应是多少?(2)灯泡点亮后,一次侧、二次侧的电流各为多少?
解:(1)由公式(5一3),可以求出二次侧的匝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5. 2 交流铁芯线圈
设电压、电流和磁通及感应电动势的参考方向如图5 -4所示。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2 交流铁芯线圈
大多数情况下,线圈的电阻R很小,漏磁通 较小即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 2 交流铁芯线圈
由于电源电压与产生的磁通同频变化,设 电压的有效值为
作用而消耗的那部分能量。磁滞损耗的能量转换为热能而使磁性材料 发热为了减少磁滞损耗,一般交流铁芯都采用软磁材料。
电工电子技术第五章PPT汇总.

上页 下页
IF
o 安秒特性
t
电工电子技术
熔断器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术
5. 热继电器(FR) ①作用: 用于过载保护,靠电流热效应产生动作的。 ②结构与动作原理: I 发热元件 I ~ ③符号: 双金属片 常闭触头
发热元件
复位按纽
FR
弹簧 扣板
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 过载,双金属片被加热。因双金属片的 下层膨胀系数大,使其向上弯曲,扣板 被弹簧拉回,常闭触点断开。
用指示灯表示
其工作状态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术
按 钮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术
3. 接触器
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和主电路。
(a) 外形
(b) 结构
交流接触器的外形与结构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 主电路,利用电 磁吸力的作用而 动作的。 ② 结构: 动合触点 按状态分 动断触点 按用途分 主触点 辅助触点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术
5.1.2 常用低压电器
1. 刀开关(Q) ① 作用:隔离开关 或直接起停5.5kW 以下小电机 分为: 单刀:用在某一相线上 双刀:用在两相上 三刀: 用在三相上 ② 符号:
Q
三刀开关的 手动控制电路
③ 选择: 选择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分别等于或稍大 于电动机的 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第5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 5.1 工厂常用低压电器 • 5.2 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单向运行控制 • 5.3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 5.4 多机顺序联锁控制
• 5.5 多处控制 • 5.6 行程控制电路 • 5.7 时间控制电路
IF
o 安秒特性
t
电工电子技术
熔断器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术
5. 热继电器(FR) ①作用: 用于过载保护,靠电流热效应产生动作的。 ②结构与动作原理: I 发热元件 I ~ ③符号: 双金属片 常闭触头
发热元件
复位按纽
FR
弹簧 扣板
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 过载,双金属片被加热。因双金属片的 下层膨胀系数大,使其向上弯曲,扣板 被弹簧拉回,常闭触点断开。
用指示灯表示
其工作状态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术
按 钮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术
3. 接触器
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和主电路。
(a) 外形
(b) 结构
交流接触器的外形与结构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 主电路,利用电 磁吸力的作用而 动作的。 ② 结构: 动合触点 按状态分 动断触点 按用途分 主触点 辅助触点
上页 下页
电工电子技术
5.1.2 常用低压电器
1. 刀开关(Q) ① 作用:隔离开关 或直接起停5.5kW 以下小电机 分为: 单刀:用在某一相线上 双刀:用在两相上 三刀: 用在三相上 ② 符号:
Q
三刀开关的 手动控制电路
③ 选择: 选择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分别等于或稍大 于电动机的 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
第5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 5.1 工厂常用低压电器 • 5.2 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单向运行控制 • 5.3 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 5.4 多机顺序联锁控制
• 5.5 多处控制 • 5.6 行程控制电路 • 5.7 时间控制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磁导率 :表征各种材料导磁能力的物理量
B
H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真空中的磁导率( 0)为常数
0 4107 (亨/米)
一般材料的磁导率 和真空中的磁导率之比,
称为这种材料的相对磁导率 r
r
0
r 1 ,则称为磁性材料
r 1 ,则称为非磁性材料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5.1.3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性。如图为磁性物质的滞回曲线。
B
1
2
要使剩磁消失,通常需
进行反向磁化。将 B=0时
3
H
的 H 值称为 矫顽磁力 Hc,
O6
(见图中3和6所对应的 4
5
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磁性材料的分类:
根据磁滞回线的不同,大致分成三类:
(1)软磁材料
其矫顽磁力较 小,磁滞回线 较窄。(铁心)
(2)永磁材料
电流方向和磁场强度的方向 符合右手定则,电流取正; 否则取负。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I3
H
在无分支的均匀磁路(磁路的材料和截面积相同, 各处的磁场强度相等)中,安培环路定律可写成:
NIHL
NI:称为磁动势。一般
用 F 表示。
线圈 匝数N
I
F=NI
HL:称为磁压降。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磁路 长度L
(2)铁心材料为硅钢片时线圈中的电流。
l
S
解:先从磁化曲线中查出磁场强度的 H值,然后再计算电流。
(1) H1=9000A/m, I1H N 1 l93 0 0 0 0 .40 0 5 1.5 3 A
(2) H2=260A/m,
I2H N 2l23 6 0 .0 4 0 0 5 0 .3A 9
在非均匀磁路(磁路的材料或截面积不同,或磁场
强度不等)中,总磁动势等于各段磁压降之和。
NIHL
总磁动势
I
例:
N
l0
NIHlH0l0
l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例 • 一均匀闭合铁心线圈,匝数为 300,铁心中磁感应强度
为0.9T,磁路的平均长度为45cm,
I
试求:
(1)铁心材料为铸铁时线圈中的电流;
• 磁性材料主要是指由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 等材料。它们主要的磁性能如下。
一、高导磁性
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很大,μr>>1,可达102~105量级。 分子电流和磁畴理论: •分子中电子的绕核运动和自转将形成分子电流,分子 电流将产生磁场,每个分子都相当于一个小磁铁。
•由于磁性物质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分子电流在局部形 成有序排列而显示出磁性,这些小区域称为磁畴。
第五章 磁路与变压器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第五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
• §5-1 磁路基础与磁路的基本定律 • §5-2 铁心线圈 • §5-3 变压器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5.1 磁路基础与磁路的基本定律
5.1.1 磁路的基本概念
i
u1
s
线圈
线圈通入电流后,产 生磁通,分主磁通和漏 磁通。
B0 是真空情况下的磁 感应强度;
B B
μ
B 是介质中的磁感应 强度。
B0 H O
磁化曲线
磁性物质的μ不是常数,Φ与H也不存在正比关系。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三、磁滞性
在铁心线圈通有交变电流时,铁心将受到交变磁化。 但当H减少为零时,B 并未回到零值,出现剩磁Br。
磁感应强度滞后于磁场强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磁滞
磁路中的 欧姆定律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磁路和电路的比较(一)
磁I
路
N
磁动势 磁通 磁压降
FIN Φ HL
I
电
+
电动势 电流 电压降
路
E UR
_
E IU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磁路与电路的比较 (二)
磁路
I N
电路 +I _E R
欧姆定律
磁阻
磁感应 强度
F Rm
Rm
l S
Φ B
S
电流 欧姆定律 电阻 强度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a)无外场,磁畴排列 杂乱无章。
(b)在外场作用下,磁畴 排列逐渐进入有序化。
磁性物质的磁化示意图
非磁性材料没有磁畴的结构,所以不具有磁化特性。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二、磁饱和性
• 磁性物质因磁化产生的磁场是不会无限制增加的,当 外磁场(或激励磁场的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全部 磁畴都会转向与外场方向一致。这时的磁感应强度将 达到饱和值。
可见由于所用铁心材料不同,要得到相同的磁感应强度,则
所需要的磁动势或励磁电流是不同的。因此,采用高磁导率
的铁心材料可使线圈的用铜量大为降低。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二. 磁路的欧姆定律:
对于均匀磁路
NI HL B l l S
I N
S l
令:
Rm
l
s
Rm 称为磁阻
则: FNI LRmφ S
B S
B 的单位:特斯拉(Tesla)
1 Tesla = 104 高斯
单位:韦伯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三、磁场强度 H
H :矢量。 方向与 B 的方向相同。 H 的大小: 只与产生该磁场的电流大小成正比,
与介质的性质无关。
B 的大小: 不仅与产生该磁场的电流大小有关,
还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单位:A/m。
IE R
R l S
JI S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安培环路 定律
NI HL
克氏 电压定律
E U
§5.2 铁心线圈电路
励磁电流:在磁路中用来产生磁通的电流
励磁电流
直流 ------- 直流磁路 交流 ------- 交流磁路
磁路分析
直流磁路 交流磁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一、 直流铁心线圈电路
其矫顽磁力较 大,磁滞回线 较宽。(磁铁)
B
B
(3)矩磁材料
其剩磁大而矫 顽磁力小,磁 滞回线为矩形。 (记忆元件)
B
H
H
H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5.1.电流定律):
磁场中任何闭合回路磁场强度的线积分,等于 通过这个闭合路径内电流的代数和.
Hdl I
I2 I1
:主磁通
u2
s :漏磁通
铁心
(导磁性能好 的磁性材料)
磁路:主磁通所电经工与过电子的技术闭课件合第5路章上径。
5.1.2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电流 → 磁场 ←用磁力线描述 一、磁通(Φ)通过磁场中某一面积的磁力线的总数。
单位:Wb。
二、磁感应强度 (磁通密度)
B:矢量。其数值表示磁场的强弱, 其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直流磁路的特点:
I
U R
(R 为线圈的电阻)
Φ
I
U
U一定 I一定
磁动势 F=IN 一定
磁通和磁阻成反比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Φ F Rm )
二. 交流磁路的分析
交流激励
Φ 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
和 Φ 产生
Φ
电路方程:
的感应 电势
i
Φ
u uR (el ) (e )
B
H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真空中的磁导率( 0)为常数
0 4107 (亨/米)
一般材料的磁导率 和真空中的磁导率之比,
称为这种材料的相对磁导率 r
r
0
r 1 ,则称为磁性材料
r 1 ,则称为非磁性材料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5.1.3 磁性材料的磁性能
性。如图为磁性物质的滞回曲线。
B
1
2
要使剩磁消失,通常需
进行反向磁化。将 B=0时
3
H
的 H 值称为 矫顽磁力 Hc,
O6
(见图中3和6所对应的 4
5
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磁性材料的分类:
根据磁滞回线的不同,大致分成三类:
(1)软磁材料
其矫顽磁力较 小,磁滞回线 较窄。(铁心)
(2)永磁材料
电流方向和磁场强度的方向 符合右手定则,电流取正; 否则取负。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I3
H
在无分支的均匀磁路(磁路的材料和截面积相同, 各处的磁场强度相等)中,安培环路定律可写成:
NIHL
NI:称为磁动势。一般
用 F 表示。
线圈 匝数N
I
F=NI
HL:称为磁压降。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磁路 长度L
(2)铁心材料为硅钢片时线圈中的电流。
l
S
解:先从磁化曲线中查出磁场强度的 H值,然后再计算电流。
(1) H1=9000A/m, I1H N 1 l93 0 0 0 0 .40 0 5 1.5 3 A
(2) H2=260A/m,
I2H N 2l23 6 0 .0 4 0 0 5 0 .3A 9
在非均匀磁路(磁路的材料或截面积不同,或磁场
强度不等)中,总磁动势等于各段磁压降之和。
NIHL
总磁动势
I
例:
N
l0
NIHlH0l0
l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例 • 一均匀闭合铁心线圈,匝数为 300,铁心中磁感应强度
为0.9T,磁路的平均长度为45cm,
I
试求:
(1)铁心材料为铸铁时线圈中的电流;
• 磁性材料主要是指由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 等材料。它们主要的磁性能如下。
一、高导磁性
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很大,μr>>1,可达102~105量级。 分子电流和磁畴理论: •分子中电子的绕核运动和自转将形成分子电流,分子 电流将产生磁场,每个分子都相当于一个小磁铁。
•由于磁性物质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分子电流在局部形 成有序排列而显示出磁性,这些小区域称为磁畴。
第五章 磁路与变压器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第五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电路
• §5-1 磁路基础与磁路的基本定律 • §5-2 铁心线圈 • §5-3 变压器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5.1 磁路基础与磁路的基本定律
5.1.1 磁路的基本概念
i
u1
s
线圈
线圈通入电流后,产 生磁通,分主磁通和漏 磁通。
B0 是真空情况下的磁 感应强度;
B B
μ
B 是介质中的磁感应 强度。
B0 H O
磁化曲线
磁性物质的μ不是常数,Φ与H也不存在正比关系。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三、磁滞性
在铁心线圈通有交变电流时,铁心将受到交变磁化。 但当H减少为零时,B 并未回到零值,出现剩磁Br。
磁感应强度滞后于磁场强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磁滞
磁路中的 欧姆定律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磁路和电路的比较(一)
磁I
路
N
磁动势 磁通 磁压降
FIN Φ HL
I
电
+
电动势 电流 电压降
路
E UR
_
E IU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磁路与电路的比较 (二)
磁路
I N
电路 +I _E R
欧姆定律
磁阻
磁感应 强度
F Rm
Rm
l S
Φ B
S
电流 欧姆定律 电阻 强度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a)无外场,磁畴排列 杂乱无章。
(b)在外场作用下,磁畴 排列逐渐进入有序化。
磁性物质的磁化示意图
非磁性材料没有磁畴的结构,所以不具有磁化特性。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二、磁饱和性
• 磁性物质因磁化产生的磁场是不会无限制增加的,当 外磁场(或激励磁场的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全部 磁畴都会转向与外场方向一致。这时的磁感应强度将 达到饱和值。
可见由于所用铁心材料不同,要得到相同的磁感应强度,则
所需要的磁动势或励磁电流是不同的。因此,采用高磁导率
的铁心材料可使线圈的用铜量大为降低。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二. 磁路的欧姆定律:
对于均匀磁路
NI HL B l l S
I N
S l
令:
Rm
l
s
Rm 称为磁阻
则: FNI LRmφ S
B S
B 的单位:特斯拉(Tesla)
1 Tesla = 104 高斯
单位:韦伯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三、磁场强度 H
H :矢量。 方向与 B 的方向相同。 H 的大小: 只与产生该磁场的电流大小成正比,
与介质的性质无关。
B 的大小: 不仅与产生该磁场的电流大小有关,
还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单位:A/m。
IE R
R l S
JI S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安培环路 定律
NI HL
克氏 电压定律
E U
§5.2 铁心线圈电路
励磁电流:在磁路中用来产生磁通的电流
励磁电流
直流 ------- 直流磁路 交流 ------- 交流磁路
磁路分析
直流磁路 交流磁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一、 直流铁心线圈电路
其矫顽磁力较 大,磁滞回线 较宽。(磁铁)
B
B
(3)矩磁材料
其剩磁大而矫 顽磁力小,磁 滞回线为矩形。 (记忆元件)
B
H
H
H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5.1.电流定律):
磁场中任何闭合回路磁场强度的线积分,等于 通过这个闭合路径内电流的代数和.
Hdl I
I2 I1
:主磁通
u2
s :漏磁通
铁心
(导磁性能好 的磁性材料)
磁路:主磁通所电经工与过电子的技术闭课件合第5路章上径。
5.1.2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电流 → 磁场 ←用磁力线描述 一、磁通(Φ)通过磁场中某一面积的磁力线的总数。
单位:Wb。
二、磁感应强度 (磁通密度)
B:矢量。其数值表示磁场的强弱, 其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直流磁路的特点:
I
U R
(R 为线圈的电阻)
Φ
I
U
U一定 I一定
磁动势 F=IN 一定
磁通和磁阻成反比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第5章上
(Φ F Rm )
二. 交流磁路的分析
交流激励
Φ 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
和 Φ 产生
Φ
电路方程:
的感应 电势
i
Φ
u uR (el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