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滤池

合集下载

普通快滤池与V型滤池的性能比较

普通快滤池与V型滤池的性能比较

重要措施 , 也是提高水厂自动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 快滤池在超表面负荷的情况下运行仍比较 稳定 , 且出水浊度满足标准要求, 为水厂的挖潜增效 提供了参考, 但必须对其处理极限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
[ 1] [ 2] 严煦世 . 给水工程 ( 第四版 ) [ M ] . 北京 : 中国 建筑工业 出版社 , 1999. 安明 . 滤 池气 - 水反 冲洗 技术 的节 水、 节能 效益 研究 [ J]. 工业水处理 , 2006( 7) : 91- 93. 作者简介 : 邵 林广 ( 1952 教授 , 电话 : 027- 68893480 E ma il : shao_l_g @ 263. net 收稿日期 : 2007- 10- 19 ), 男, 江苏靖江人 ,
详细的阐述 , 分析了 V 型滤池在性能上优于普通快滤池的原因。 提出待滤水浊度和温度是影响滤 池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 V 型滤池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普通快滤池 ; 将快滤池的水反冲洗改为气 水反冲洗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 ; 快滤池在超表面负荷的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 但必须对其处理极 限进行研究 。 关键词 : 快滤池 ; V 型滤池 ; 性能比较 中图分类号 : TU991 . 2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 9353( 2007) 05- 0041- 03
1 3 表面负荷比较 滤池表面负荷为产水量与池表面积的比值, 主 要表 现为 单 位表 面 积滤 池 的产 水能 力。表 1 为 2006 年两套滤池单月日平均产水量, 月平均表面负 荷见图 2 。
表 1 2006 年两套滤池单月日平均产水量 singu lar m on th 2006 m 3 ! d- 1 T ab. 1 D a ily average capac ity of two filters in 月份 1 3 5 7 9 11 普通 155 390 179 900 233 765 245 580 246 841 234 269 快滤池 V 型滤池 92 606 110 275 130 204 133 647 114 990 113 604

D型滤池

D型滤池
10000m3/d
给水工程
(9)
慈溪新浦自来水厂
10000m3/d
给水工程
(10)
温州滕桥自来水厂
10000m3/d
给水工程
(11)
浙江省永康市芝英自来水厂
12000m3/d
给水工程
(12)
象山鹤浦自来水厂
12000m3/d
给水工程
(13)
淄博沣泰供水公司
20000 m3/d
给水工程
(14)
浙江省宁波小港自来水厂
b.气水混冲过程为:
在气冲的同时启动反冲洗泵,打开反冲洗进水阀,反冲洗水也进入气水分配暗渠,气、水分别经小孔和方孔流入滤池底部配水区,经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表面扫洗仍继续进行。
此过程只有反冲洗进风阀、反冲洗进水阀和反冲排污阀是打开的,其余的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原水进水阀处于微开状态,以保证被处理水进来确保表面扫洗的工艺功能。表面扫洗的工艺是把滤池上的死角里的脏物通过表面扫洗的推力带到排污渠里。一般8-15min,气洗强度32L/m2·s,水洗强度6L/m2·s。
D型滤池
成都碧水齐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二O11年二月
D型滤池简介
1
1.1
D型滤池是由宁波德安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设计开发的一种快滤池。它采用863纤维滤料,小阻力配水系统,气水反冲洗,恒水位或变水位过滤方式。D型滤池具备传统快滤池的主要优点,同时运用了DA863过滤技术,多方面性能优于传统快滤池,是一种实用、新型、高效的滤池。
D型滤池处理规模为100000m3/d,总变化系数KZ=1.3。
滤池进水为二级处理出水,悬浮物SS≤50mg/L。
过滤出水经消毒后排入沙河,出水悬浮物SS≤10mg/L。

普通快滤池和往复式折板絮凝池设计计算书

普通快滤池和往复式折板絮凝池设计计算书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书1. 设计数据1.1设计规模 近期360000/m d 1.2 滤速 8/v m h = 1.3冲洗强度 215/s m q L =⋅ 1.4冲洗时间 6min 1.5水厂自用水量 5%2.设计计算 2.1滤池面积及尺寸设计水量 31.056000063000m /Q d =⨯= 滤池工作时间 24h ,冲洗周期 12h 滤池实际工作时间 24240.123.812T h =-⨯=(式中只考虑反冲洗停用时间,不考虑排放初滤水)滤池面积 263000330.88823.8Q F m vT ===⨯ 采用滤池数 8N =,布置成对称双行排列 每个滤池面积 2330.8841.368F f m N === 采用滤池尺寸1:2=BL左右 采用尺寸 9L m =, 4.6B m = 校核强制滤速 889.14/181Nv v m h N ⨯===--强 2.2 滤池高度支承层高度 10.45H m = 滤料层高度 20.7H m = 砂面上水深 32H m=超高(干弦)40.3H m =滤池总高 12340.450.720.3 3.45H H H H H m =+++=+++=2.3配水系统(每只滤池)2.3.1干管干管流量 ·41.3615620.4/g q f g L s ==⨯= 采用管径 800g d mm =(干管埋入池底,顶部设滤头或开孔布置) 干管始端流速 1.23/g v m s = 2.3.2支管支管中心间距 0.25z a m = 每池支管数 922720.25z z L n a =⨯=⨯=根(每侧36根) 每根支管长 4.60.80.31.752z l m --==每根支管进口流量 620.48.62/72g z zq q L s n === 采用管径 80z d mm =支管始端流速 1.72/z v m s = 2.3.3孔口布置支管孔口总面积与滤池面积比(开孔比)0.25%α= 孔口总面积 20.25%41.360.1034k F f m α=⨯=⨯= 孔口流速 0.62046/0.1034k v m s ==孔口直径 9k d mm = 每个孔口面积 225263.6 6.36104k k f d mm m π-=⨯==⨯孔口总数 250.103416266.3610k k k F N m f -==≈⨯个 每根支管孔口数 16262372k k z N n n ==≈个支管孔口布置设两排,与垂线成045夹角向下交错排列 每根支管长 4.60.80.31.752z l m --==每排孔口中心距 1.750.150.50.523z k k l a m n ===⨯⨯水支管孔眼布置图2.3.4孔眼水头损失支管壁厚采用 5mm δ= 孔眼直径与壁厚之比91.85kd δ== 查表得流量系数 0.68μ=水头损失 21115421029.8100.680.25k q h m g μα⎛⎫⎛⎫==⨯= ⎪ ⎪⨯⨯⨯⎝⎭⎝⎭ 2.3.5复算配水系统支管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大于601.7521.875600.08z z l d ==≤ 孔眼总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小于0.520.10340.290.51720.084kz zF n f π==≤⨯⨯⨯干管横截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为1.75~2.02210.84 1.7691720.084gz zf n f ππ⨯⨯==⨯⨯⨯2.4洗砂排水槽洗砂排水槽中心距 02a m = 排水槽根数 0 4.62.322n ==≈根 排水槽长度 09l L m == 每槽排水量 30111541.36310.2/0.3102/22Q qf L s m s ==⨯⨯== 采用三角形标准断面 槽中流速 00.6/v m s =槽断面尺寸 0.40.400.450.450.31020.28x Q m ==⨯= 排水槽底厚度 m 05.0=δ 砂层最大膨胀率 45%e = 砂层高度 20.7H m = 洗砂排水槽顶距砂面高度2 2.50.070.450.7 2.50.280.050.07 1.14H eH x m δ=+++=⨯+⨯++=洗砂排水槽总平面面积 2000220.289210.08F xl n m ==⨯⨯⨯= 复算:排水槽总平面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一般小于25%010.0824.37%25%41.36F f ==≤ 2.5滤池各种管渠计算2.5.1进水进水总流量 33163000/0.729/Q m d m s == 采用进水渠断面 渠宽10.9B m =,水深10.75H m = 渠中流速 11110.7291.08/0.90.75Q v m s B H ===⨯ 各个滤池进水管流量 320.7290.091/8Q m s == 采用进水管直径 2350D mm=管中流速 20.95/v m s = 2.5.2冲洗水冲洗水总流量 331541.36620.4/0.6204/Q q f L s m s =⨯=⨯== 采用管径 3600D mm = 管中流速 3 2.2/v m s = 2.5.3清水清水总流量 3410.729/Q Q m s == 清水渠断面 同进水渠断面(便于布置) 每个滤池清水管流量 3520.091/Q Q m s == 采用管径 5300D mm = 管中流速 5 1.29/v m s = 2.5.4排水排水流量 3630.6204/Q Q m s == 排水渠断面 宽度60.8B m =,60.6H m = 渠中流速 6 1.29/v m s =2.6冲洗水箱冲洗时间 6min t =冲洗水箱容积 31.5 1.51541.36660335W qft m ==⨯⨯⨯⨯= 水箱底至滤池配水管之间的沿途及局部水力损失之和 1 1.0h m = 配水系统水头损失 2 4.0k h h m ==承托层水头损失 310.0220.0220.45150.15h H q m ==⨯⨯= 滤料层水头损失 1402 2.65(1)(1)(1)(10.41)0.70.681h m H m γγ=--=--⨯= 安全富余水头 5 1.5h m = 冲洗水箱底应高出洗砂排水槽面012345140.150.68 1.57.33H h h h h h m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计算书如下图:3.10.1 设计水量絮凝池设两个,每个设计流量为:3.10.2 絮凝池有效容积(其中,取絮凝时间T=20min ),取V=7503m考虑与斜管沉淀池合建,絮凝池平均水深取3.0m ,池宽取10.0m 。

关于过滤池的设计规范

关于过滤池的设计规范

关于过滤池的设计规范篇一:快滤池设计规范一.类型各种滤池特性及适用范围二.滤料的选择三.设计计算(1)普通快滤池的滤速与滤池面积普通快滤池用于给水和清净废水的滤速可采用5~12m/h;粗砂快滤池用于处理废水流速采用3.7~37m/h;双滤料层滤速采用4.8~24m/h;三层滤料滤速一般可与双层滤料相同。

长宽比为1.25~1.5:1。

当采用旋转式表面冲洗措施时,长宽比为1:1、2:1或3:1篇二:泳池设计规范泳池设计规范(1)游泳池人工建造的,供人们在水中以规定的各种姿势划水前进或进行活动的水池公共泳池公共游泳池的平面尺寸及水深宜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2池宽按2.0~2.2m的倍数设计。

池长应采用50m或25m;3一座池内应分设浅水区(水深1.0~1.4m)和深水区(水深大于1.4m),分界处应有明显的标志。

流水池水深不大于1.2m;造波池池底为斜坡时,其坡度不大于8%,且水深不大于1.8m;成人滑梯水池水深为0.8~0.9m;儿童滑梯水池水深不大于0.6m;儿童涉水池水深不大于0.6m;幼儿涉水池水深为0.25~0.3m;特殊形式的水滑梯(如上抛式)水池水深不大于1.5 m;戏水池水深不大于0.8 m应采用池岸溢流式溢水方式。

应有必要的更衣室、淋浴间、卫生间、器材库、办公室、急救室、售票室等辅助设施(2)按摩池人工制造或建造的,利用注入空气且有一定压力的喷射水流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按摩的水池。

使用人数较多的水上游乐场所和游泳池等处的按摩池,宜设计土建型公共按摩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池子平面形状,根据设置地点的情况,可设计成不规则几何形状;2当与非竞赛游泳池合建在一起时,功能分区应互不影响。

池岸应高出水面和地面。

池岸周围地面应设带格栅板的排水沟;3水力按摩座位、气泡按摩座位和气泡按摩躺位等不同功能按摩,应沿池边分区设置;4座位数量应按使用人数确定;5池内水深不得超过1.2m,按摩座位水深不得超过0.70m;6当水深超过1.0m时,每15m池长应设扶手一个。

V型滤池说明

V型滤池说明

V型滤池概况1. 概述V型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因为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形而得名,也叫均粒滤料滤池(其滤料采用均质滤料,即均粒径滤料)、六阀滤池(各种管路上有六个主要阀门)。

它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法国Degremont公司引进的技术。

2.特点:(1)恒水位等速过滤。

滤池出水阀随水位变化不断调节开启度,使池内水位在整个过滤周期内保持不变,滤层不出现负压。

当某单格滤池冲洗时,待滤水继续进入该格滤池作为表面扫洗水,使其他各格滤池的进水量和滤速基本不变。

(2)采用均粒石英砂滤料,滤层厚度比普通快滤池厚,截污量也比普通快滤池大,故滤速高,过滤周期长,出水效果好。

(3)V型进水槽(冲洗时兼作表面少洗布水槽)和排水槽沿池长方向布置,单池面积较大时,有利布水均匀,因此更适合用于大、中型水厂。

(4)承托层较薄。

(5)冲洗采用空气、水反冲和表面扫洗,提高了冲洗效果并节约冲洗用水。

(6)冲洗时,滤层保持微膨胀状态,避免出现跑砂现象。

3. 工作过程(1)过滤过程: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沿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

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在经管廊中的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渠流入清水池。

(2)反冲洗过程:关闭进水阀,但有一部分进水仍从两侧常开的方孔流入滤池,由V型槽一侧流向排水渠一侧,形成表面扫洗。

而后开启排水阀将池面水从排水槽中排出直至滤池水面与V型槽顶相平。

反冲洗过程常采用“气冲→气水同时反冲→水冲”三步。

气冲打开进气阀,开启供气设备,空气经气水分配渠的上部小孔均匀进入滤池底部,由长柄滤头喷出,将滤料表面杂质擦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被表面扫洗水冲入排水槽。

气水同时反冲洗在气冲的同时启动冲洗水泵,打开冲洗水阀,反冲洗水也进入气水分配渠,气、水分别经小孔和方孔流入滤池底部配水区,经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滤料得到进一步冲洗,表扫仍继续进行。

混凝沉淀池和快滤池运行管理

混凝沉淀池和快滤池运行管理

混凝沉淀池和快滤池运行管理
(一)混凝沉淀池运行管理
1、根据进水水质对该工艺单元的化学药剂剂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2、根据进水量的变化,调节配水闸门,混凝沉淀池进水量保持均匀。

3、混凝沉淀池应及时排泥,排泥方式采用吸泥泵进行排泥的方式;保持出水堰口的清洁;保持每个堰口出流均匀,防止短流。

4、混凝沉淀池应定期排空,检查清理。

检查水下部件的锈蚀程度,是否需要重新做防腐;池内是否有死区;排泥管是否有积砂;池壁或池底的混凝土抹面是否有脱落等。

(二)快滤池运行管理
快滤池的作用是进一步去除处理过程中剩余的悬浮物固体颗粒、胶状物质及浊度、磷、BOD、COD、重金属、细菌等,以提高水质,满足出水要求。

1、一般来说过滤周期以不大于24h为宜,最多不超过36h。

过滤周期过长,会引起滤层内有机物积累和菌类群增长,导致出水出现异味、滤池有难以除掉的粘滞物增长及滤层挤压,增加冲洗难度。

2、严格控制滤前水浊度,滤前水浊度大小对过滤至关重要。

出水水质浊度单靠滤池处理是不可以的,滤前水浊度越小越好,这样才可使滤出水达到良好的效果。

3、滤层要保持冲洗水流的均匀性,不可硬性减薄滤层。

要想改变滤层,必须有相应的措施,不然会造成流水不均匀、冲洗效果变坏,以致造成滤池不能使用的后果。

4、不可采用间歇过滤方式。

间歇过滤方式对滤池处理会产生重大的水力冲击,还会促进微生物生长。

普通快滤池课程设计书

普通快滤池课程设计书

普通快滤池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普通快滤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普通快滤池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操作流程。

3. 学生能够了解普通快滤池与其他类型滤池的优缺点对比。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水处理过程中普通快滤池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设计并优化普通快滤池的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果。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和评价方法,对普通快滤池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水处理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认识到普通快滤池在水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相关学科的中等难度课程,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基础,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普通快滤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普通快滤池基本概念:滤池的定义、分类及普通快滤池的特点。

2. 普通快滤池工作原理:过滤介质、滤层结构、过滤过程及过滤机理。

3. 普通快滤池的组成部分:滤池壳体、滤料、反冲洗设备、进出水系统等。

4. 普通快滤池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处理流程、运行参数优化、操作注意事项。

5. 普通快滤池与其他类型滤池的对比:不同类型滤池的性能、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分析。

6.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快滤池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运行及优化过程。

7. 数据分析与评价:介绍评价普通快滤池处理效果的方法和指标,如滤速、过滤周期、水头损失等。

滤池比较

滤池比较

给水处理中的过滤一般是指通过过滤介质的表面或滤层截留水体中悬浮固体和其他杂质的过程。

对于大多数地面水处理来说,过滤是消毒工艺前的关键性处理手段,对保证出水水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滤池的结构型式不同,目前常用的池型有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虹吸滤池、V型滤池等。

其中普快滤池使用历史最久,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是变水头过滤,出水水质不高。

目前大中型水厂采用最多的是普通快滤池, V型滤池和翻板滤池。

1、普通快滤池普通快滤池是传统的快滤池布置形式,滤料一般为单层细砂级配滤料或煤、砂双层滤料,冲洗采用单水冲洗,冲洗水由水塔(箱)或水泵供给。

普通快滤池的工作原理分过滤和反洗两个过程。

过滤时:经过澄清的水浑浊度小于20NTU,从浑水管道经过浑水渠,流入布水槽进入滤池,水经过石英砂滤料层,以8--14m/h过滤速度,将水中的残余杂质截留在石英砂滤料表面剂滤层里面,使水变清为洁净的过滤水。

过滤水经由级配卵石组成的承托层、配水支管、汇集到配水干管。

最后,从过滤水管进入过滤滤池,此时出水浑浊度小于5NTU或更低。

反洗时:先关闭浑水管道导航的进水阀,等滤池的水位下降10cm左右时,再关过滤管上的阀门,然后开启排水管剂冲洗水的排水阀,冲洗水从冲洗水总管,经过配水系统的干管、支管、水从下而上流过承托层和石英砂滤料层,滤料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悬浮起来逐步膨胀到一定高度,使得滤料中的杂质、淤泥冲洗下来,废水进入布水槽,经浑水渠和排水管,排入沟渠,冲洗直至排出水清澈为止。

冲洗强度通常控制在12--15L(s.m2)范围内。

2、V型滤池V型滤池是一种快滤池,进水为V型槽,采用气水反冲洗,适用于大、中型水厂。

V型滤池的主要特点是:可采用较粗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由于反冲时滤层不膨胀,故整个滤层在深度方向的粒径分布基本均匀,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即所谓“均质滤料”,使滤层含污能力提高。

气水反冲洗均粒滤料滤池的主要特点是滤料粒径更均匀、粒径更粗、滤层厚度更大,具有更强的截污能力,保证了出水水质,延长了过滤周期,节约冲洗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滤料
18
高 效 速 纤 维 球 滤 料
19
3 、滤池类型
单层滤料滤池:单层滤池通常以石英砂 做为滤料。图 按滤 层结 构分 双层滤料滤池:双层滤池是在石英砂滤 料上面再放一层粒度比较粗的白煤。图 三层滤料滤池:三层滤池是在双层滤池基 础上再在石英砂滤料下面放一层粒度更细、 比重更大的滤料,一般用磁铁矿。图
石英砂滤料 双层滤料 三层滤料
2 、冲洗泵 1 ) 工作流量:反冲强度×单格面积。 2 ) 扬 程:提升高度+7m 。
38
3 、反冲洗排水槽
2x 1.5x
2x
δ
反冲洗槽结构图
39
x
构 上口要求尽量水平,误差小于±2 m m 。两 端可以水平,也可使起始端深度为出口端的 一半。 2 )尺寸计算 ① 单个排水槽的排水量
1 qab x= 2 4570v ′
41
④ 槽顶距滤料层表面高度
H 0 = ε m L0 + 2.5 x + δ + 0.07
e ––– 滤层最大膨胀率,% ; m L ––– 滤层厚度,m ; 0 d––– 槽底厚度,m 。
42
4 、集 水 渠 集水渠与冲洗排水槽出口底面的距离:
Qq hk = 1.73 2 gb
2 面积( m ) < 3 0 3 0 ~ 5 0 1 0 0
1 5 0
2 0 0
3 0 0
格数N
2
3
3 或4 5 或6 6 或8 1 0 或1 2
2 、单池长宽比
2 当F < 3 0 m 时,长:宽=1 :1 ; 2 当F > 3 0 m 时,长:宽=1 . 2 5 :1 1 . 5 :1 。
3 、滤池总高度:( 3 3 . 5 m ) 池体超高 2 5 0 ~ 3 0 0 滤层上水深 1 5 0 0 ~ 2 0 0 0 滤层及承托层高 1 1 0 0 ~ 1 2 0 0 配水系统高 度 1 0 0
24
( 二)承托层 1 、作用: (1 )主要起承托滤料的作用,亦称垫料层。 (2 )防止滤料随过滤水流失。 滤料粒径较小,而配水系统的孔眼较 大,因此可防止滤料流失; (3 )使配水均匀。 如果配水系统的孔眼直径很小,布水 也很均匀,承托层可以减薄或省去。
25
2 、对垫层的要求: (1 )要求垫料层不能被反洗水冲动; (2 )形成的孔隙均匀,使布水均匀; (3 )化学稳定性好; (4 )机械强度高。 通常,垫料层采用天然卵石或碎石。
35
运行设计参数 反洗强 度/L/s 反洗时 间/min
大滤料滤池 粗滤料滤池 中滤料滤池 细滤料滤池 大滤料滤池
(用于生物处 理后)
12 ~ 15
5~ 7
(四)配水系统 1、排管式配水系统的结构
36
2 、配水管设计参数
1 ) 主管进口流速:1 ~ 1 . 5m / s ; 2 ) 支管进口流速:1 . 5 ~ 2 . 5m / s ; 3 ) 支管间距:2 0 0 ~ 3 0 0m m ; 4 ) 支管直径:7 5 ~ 1 0 0m m ; 5 ) 配水孔径:9 ~ 1 2m m ; 6 ) 配水孔距:7 5 ~ 3 0 0m m ; 7 ) 配水孔总面积:池面积的0 . 2 ~ 0 . 5 % 。
37
(五)反冲系统的设计 1 、冲洗强度
滤 层 单水反冲 水气反冲 2 2 强度L / ( m ·s ) 强度L / ( m ·s ) 1 2 ~ 1 5 1 3 ~ 1 6 1 6 ~ 1 7 8 ~1 3 1 3 ~1 5 1 5 ~1 6 气水比 0 . 8 3 : 1 ~ 2 : 1 0 . 8 3 : 1 ~ 2 : 1 0 . 8 3 : 1 ~ 2 : 1 膨胀 冲洗时间 率% m i n 4 5 5 0 5 5 5 ~ 7 6 ~ 8 5 ~ 7
(4 )深层过滤
过滤介质:颗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 去除物:水中的悬浮物。 为区别于上述三类表面或浅层过滤过程,这 类过滤称之为深层过滤,简称过滤。
3
按 过 滤 速 度
3 2 / (m ·h ) 低速滤池:速度小于4m
3 2 -1 0m / (m ·h ) 快滤池:速度为4
3 2 0 -6 0 m / (m ·h ) 高速滤池:速度为1
28
小阻力配水系统的滤头
29
出水槽
30
出水槽运行过程
31
三、快滤池的池体设计
(一)总面积及滤速
Q F= v
β
Q F= q
v–––为过滤速度,应根据试验而定,
一般为5 1 0m / h ; 3 2 q–––表面负荷,一般为5 1 0m / m ·h 。
32
(二)滤池个数及尺寸的确定 1 、池体分格
4
快滤池
5
一、概述 二、普通快速滤池构造 三、快滤池的池体设计 四、快滤池的运行管理 五、其它滤池简介
6
一、概述
• (一)快滤池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 在给水处理中,常用过滤处理沉淀或澄清池出 水,使滤后出水浑浊度满足用水要求; • 在废水处理中,过滤常作为吸附、离子交换、 膜分离法等预处理手段; • 作为生化处理后的深度处理,使滤后水达到回 用的要求。 • 常用过滤设备:快滤池。
过滤
过 滤
使含悬浮物的废水流过具有一定孔隙率 的过滤介质 过滤介质,水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在介质表面或 内部而除去。 根据所采用的过滤介质不同,可将过滤分为 下列四类: 格筛过滤 微孔过滤 膜过滤 深层过滤
1
( 1 ) 格筛过滤
过滤介质:栅条或滤网, 去除物:粗大的悬浮物,如杂草、破布、 纤维、纸浆等。 设备:格栅、筛网和微滤机。
26
( 三) 配水系统 1 、配水系统的作用: (1 )均匀收集滤后水,又称为排水系统; (2 )均匀分配反冲洗水。 2 、分类 (1 )大阻力配水系统; (2 )小阻力配水系统。
27
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
大阻力配水系 统指尽可能增 大配水系统中 布水孔眼的阻 力,使反冲洗 水在流向全池 各部位的水头 损失尽可能相Q ––– 为集水渠的流量,常以实际流量乘以 q
3 / s ; 1 . 5 的安全系数,m 2 g––– 为重力加速度,m / s ; 0 . 4 b––– 为集水渠宽度,b = 0 . 9 Q 。 q ,m
43
– 设计调试应注意 ( 1 ) 要注意清水池体积的设计,单滤池过滤和多 滤池过滤不同; ( 2 ) 布水板的强度应考虑反冲时的水压; ( 3 ) 要先试反冲后再定集水槽堰板的高度; ( 4 ) 可加入压缩空气反冲效果更好; ( 5 ) 长时间停水时关闭出水阀,以防滤层结块。 ( 6 ) 如用纤维球做过滤介质要防止其被冲走。
20
单层滤池的滤料层结构
单层滤料层的剖面
21
双层滤料的结构
双层滤料层的剖面
粗粒 白煤
细粒 石英
22
三层滤料的结构
三层滤料层的剖面
粗粒 白煤 细粒 石英 更细 的磁 铁矿
23
单滤料滤池和多层滤池的比较
单层细滤料滤池: 多数的固体被截留在砂床表面的几英寸,滤床的 整个深度没有充分的利用。 适用于给水和一些清洁的工业污水处理。 双层滤料滤池: 固体可以进入滤层的深处,比单层细滤料滤池的 水头损失小。 适于在给水和污水过滤处理中使用。 三层滤料滤池: 初始清洁水头损失和固体截留率较高,过滤周期 短,滤后水水质最优。
33
(三)滤层设计
不同废水适用的粒径分布不同,以下的适用化学沉 淀后的废水过滤。 1 、石英砂层 厚度为0 . 7 0 . 8 m ,各种粒径含量如下: 粒径( m m ) 含量% 粒径( m m ) 含量% 粒径( m m ) 含量% 0 . 2 5 ~ 0 . 5 1 0 ~ 1 5 0 . 5 ~ 0 . 8 7 0 ~ 7 5 0 . 8 ~ 1 . 2 1 5 ~ 2 0 2 、垫层 厚度为0 . 7 m ,各种粒径分布如下: 粒径 ( m m ) 2 ~ 4 1 6 ~ 2 6 厚度 ( m m ) 1 0 0 1 0 0 粒径 ( m m ) 4 ~ 8 3 2 ~ 6 4 厚度 ( m m ) 1 0 0 1 0 0 粒径 ( m m ) 8 ~ 1 6 厚度 ( m m ) 1 0 0
反洗水入口 ③达到最大时间的限制 (一般3 ~4 天)
9
2 )滤池反冲洗的目的和方式 (1 )目的:是清除截留在滤料孔隙中的悬 浮物,恢复其过滤能力。 (2 )方式: 滤后水反冲洗 空气冲洗 表面冲洗 一般滤池是采用滤后水反冲洗,并辅以 表面冲洗或空气冲洗。
10
(1 )反冲洗水的供应和排除:一般是用滤后水作 为反冲洗用水。反冲洗水可用水塔或水泵供给。 反冲洗排出的污水应及时排除,通常返回处理 系统的首端。 (2 )空气冲洗:空气冲洗是在滤料层和垫层之间 加空气管,在反冲洗的同时鼓入压力空气,增 加对颗粒的搅动,增加颗粒之间互相碰撞和摩 擦的机会,加强反冲洗效果。 (3 )表面冲洗:在过滤含有机物质较多的原水时, 滤层表面往往生成由滤料颗粒、悬浮物和粘性 物形成的泥球。为了破坏泥球,提高冲洗质量, 常用压力水进行表面冲洗。
11
二、普通快速滤池构造
普通快滤池本身包括五部分: 滤料层 承托层 配水系统 集水渠 洗砂排水槽
12
进水管,待过滤 的水由此进入
普通快速滤池构造
反洗水收集槽, 反洗水由此排 出滤池
反洗水收集槽, 收集所有滤池 的反洗水
过滤介质, 水通过介质 得到过滤
垫层,支撑滤料和 均匀分配反洗水 反洗水管,反 洗水由此进入
1 )结
Q = q a b c
2 q––– 冲洗强度,L / ( m ·s ) ; a––– 两槽中心距,一般为1 . 5 ~ 2 . 2 m ; b––– 槽长度,一般不大于6m 。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