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与金融危机
货币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货币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货币战争是指各国通过货币政策的竞争和斗争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现象。
在全球化时代,货币政策的调整和竞争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世界经济。
本文将探讨货币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货币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货币政策的竞争会导致汇率波动,进而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为了提振出口,可能采取贬值本国货币的政策,这样一来他们的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上会更具竞争力。
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导致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的措施,形成恶性竞争局面。
这种局面将不仅对全球贸易造成冲击,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其次,货币战争对国际金融秩序带来了挑战。
各国竞相打压利率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金配置面临较高的风险。
低利率和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导致资产泡沫,进而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这种情况使得金融市场更加脆弱,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同时,货币战争还可能加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和决策。
然而,货币战争也可能带来一些机遇。
首先,货币竞争可能推动国家加速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
为了应对竞争,国家可能会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这种竞争压力将促使经济更加开放和透明,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货币战争也可能为一些国家提供经济刺激的机会。
在竞争中,国家可能会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内需和经济增长。
这将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对于全球经济体系而言,应应对好货币战争的挑战,寻找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首先,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对话和协调来避免货币政策的冲突和竞争。
应建立更加稳定的汇率体系,防范汇率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冲击。
其次,国际金融机构应加强监管和监测,防范金融风险的积聚和传染。
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风险管理,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提高自身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货币战争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竞争不可避免,但也需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挑战。
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是一本揭示货币本质、揭露货币战争真相的畅销书籍。
作者通过对货币历史的深入研究和对当今世界货币体系的分析,揭示了货币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这本书让我对货币和金融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世界经济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首先对货币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指出,货币不仅仅是一种交换媒介,更是一种权力和控制的工具。
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通过操纵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控制经济和社会,实现自己的利益。
这种货币权力的集中导致了货币战争的产生,也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通过对货币本质的深入剖析,作者揭示了货币战争的本质是一场权力的争夺和控制的斗争。
在书中,作者还对货币战争的历史进行了梳理。
他指出,自古至今,货币战争一直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一场持续不断的战争。
从古代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到现代的金融危机、货币战争,货币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没有发生改变。
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各种货币战争的案例分析,揭示了货币战争的规律和特点。
这些案例不仅让我对货币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世界经济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还对当今世界货币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指出,当今世界货币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货币战争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作者通过对当今世界各种货币政策和货币战争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当今世界货币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这些分析不仅让我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货币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货币战争》,我对货币和金融系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世界经济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深刻地认识到,货币战争是一场权力的争夺和控制的斗争,货币战争的规律和特点并没有发生改变,当今世界货币体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货币战争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货币战争的风险和挑战?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战争对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影响

战争对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种极其破坏性的现象,它对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战争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一、战争对金融稳定的影响1.1 资金流动受限战争引发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极大的动摇,资金流动受到限制。
战争通常会导致资本外流、贸易中断和投资减少,这会削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股市崩盘、货币贬值和利率上升,进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运作。
1.2 金融机构运营受阻战争会破坏基础设施,金融机构的运营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银行无法正常开展业务,金融交易中断,信贷体系瘫痪。
金融机构在战争环境下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这可能导致债务违约和金融崩溃的风险增加。
1.3 经济发展受阻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往往是灾难性的。
战争导致资源过度调配、生产能力受损、失业率上升等问题,这进一步削弱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战争还引起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民众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安全和保护方面,这进一步抑制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战争对金融危机的影响2.1 信用风险加大战争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企业和个人的信用风险也会因此加大。
战争导致了大量的破产和债务违约,金融系统面临信用风险的压力。
信用危机的爆发将进一步削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2.2 资产贬值和财富损失战争对金融市场产生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和下跌,这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财富损失。
例如,战争可能导致股票市场崩盘,房地产市场下滑,投资组合贬值等。
这种财富损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
2.3 国际金融体系震荡战争将打破国际金融体系的平衡和稳定。
战争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和交易中断,进而导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和不稳定。
此外,战争还会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升温,进一步加剧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三、战争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战争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和减轻这些影响。
货币战争国际贸易的金融挑战

货币战争国际贸易的金融挑战货币战争:国际贸易的金融挑战导语:货币战争是指国际间通过操纵货币汇率和货币政策来谋取国家利益的一种竞争方式。
本文将探讨货币战争对国际贸易带来的金融挑战。
一、货币战争的定义及特点货币战争是指国际间为了争夺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以货币政策为手段的竞争方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贬值与竞争优势:通过抑制本国货币汇率的上涨,国家可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减小货物与服务的价格差距,从而增加出口额,改善贸易顺差。
2. 国际贸易的金融挑战:货币战争导致各国货币之间的波动加剧,给国际贸易带来了金融挑战。
汇率波动会影响货币的价值,进而影响进口与出口的成本,加大贸易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二、货币战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货币战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货币战争一方面通过贬值本国货币来提升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会导致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进而削弱其出口竞争力。
这将导致贸易不平衡的加剧,增加贸易争端的风险。
2. 资本流动的变动:货币战争会导致资本流动性的不稳定。
当国家实施货币贬值政策时,会吸引外资流入,进而推高股市或房市;而当国家调整货币政策时,外资会迅速撤离,引发金融市场的震荡。
3. 跨国公司的利润受损:货币战争带来的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的利润带来直接影响。
如果汇率变动幅度较大,将会导致企业在商品定价方面产生困难,从而影响到出口和进口的盈利能力。
4. 货币政策协调困难:货币战争会加剧各国之间货币政策的协调困难。
各国政府至今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如何调节本国货币的贬值与升值,兼顾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平衡关系,仍是一大挑战。
三、应对货币战争的对策为了应对货币战争对国际贸易的金融挑战,国际社会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1. 促进贸易多边化:各国政府应加强贸易合作,推动贸易多边化,降低贸易壁垒,形成较为稳定和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
2. 加强货币协调机制:各国央行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货币协调机制,降低货币战争的风险。
借危机谈经济——与《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探讨金融危机

济 。并 且 ,我认 为 商 品研 究 中一 个 很
大 的 因 素 就 是 货 币 的 影 响 。 宋 鸿 兵 认 为 , 我 这 句 话 抓 住 了 问 题 的 实 质 ,研 究 商 品 不 研 究 货 币 是 不 行 的 。 世 界 上 交 易 的 任 何 东 西 , 都 有 一 个 价 格 问 题 , 而 价 格 的 本 质 取 决 于 两 组 供 求 关 系 :一 是 商 品 本 身 的 供 求 关 系 , 二 是 货 币 本 身 的 供 求 关 系 。 后 者 往 往 被 忽 略 , 大 多 数 研 究 商 品 经 济 的 人 主 要 关 心 前 者 ,这 其 实 是 建 立 在 一 个 假 设 上 ,
批商 业 分析 师。 因为 中国 在世 界 商
品 经 济 中 的 地 位 越 来 越 高 , 中 国 近 年 的 发 展 不 在 虚 拟 经 济 , 而 是 在 实 体 经
己无 法 担 负责 任 的 东 西 ,而 这 种行 为 泛滥 了,于是超 出 了他们 的控 制 能力 。 我请 宋鸿 兵 解 释 一 下 他对 于 实体
赞 同他 这 一 观 点 。
钩 了 ,实 物 黄 金 的 价 格 会 越 来 越 高 ,
尤 其随 着 美 国这 样 掌握 着 全 世 界 大部 分 黄 金 储 备 的 国 家 ,为 了 应 对 金 融 危 机 , 需 要 将 自 己 的 资 产 迅 速 增 值 ,就 必 然 要 抬 高 实 体 黄 金 的 价 格 。 关 于 白 银 的 问 题 , 我 们 达 成 了 高 度 共 识 :中
认 为财 富只能转 移 , 会蒸 发。 问他 , 不 我 钱 哪 儿 去 了 ? 他 说 , 只 是 通 过 一 些 金
融手 段 将大 部 分 人 的财 产转 移 到 了小
货币战争对全球经济稳定的影响分析

货币战争对全球经济稳定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而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货币战争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货币战争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自身货币政策,以获取经济竞争优势,从而对全球经济稳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货币战争对全球经济稳定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货币战争对全球经济稳定的影响体现在贸易战争的爆发。
当一国采取贬值货币的政策时,其出口产品价格将相对下降,从而增加了竞争力。
然而,这种竞争优势来自于其他国家的劣势,会导致贸易争端不断升级。
例如,某国提高货币汇率的措施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性举措,形成恶性循环。
贸易战争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摩擦,阻碍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次,货币战争引发的经济动荡也会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由于货币政策的调整,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投资者对于利率、汇率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加大风险,从而引发全球资本外流和市场崩溃的风险。
例如,某国采取的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紧缩政策,导致资金大规模撤离,并引发金融危机。
这种连锁反应会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长期的不稳定性。
此外,货币战争还可能引发全球通胀压力。
当某国货币贬值时,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同时,由于全球经济联系紧密,通胀波及范围很可能超出某国的预期。
全球通胀的风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严重,因为它们通常依赖进口商品,而货币贬值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这种通胀压力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冲击,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货币战争对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全球经济稳定。
首先,各国应加强对货币政策的协调和沟通,避免货币竞争升级为贸易战争。
其次,国际金融机构应加强监管,防范金融危机的风险。
同时,全球经济体系需要通过构建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单边主义的影响,提高全球经济稳定的韧性。
此外,各国应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降低对货币政策调整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货币战争的可能性。
郎咸平解读货币战争

郎咸平解读货币战争货币战争一书,早在2007年中国股市楼市最火的时候就已经预测了这次金融危机,并把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剖析的明明白白,书中对雷曼兄弟、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疯狂投身次级贷市场的行为也做出了客观且有预见性的评价。
但他也明确指出,这些在前台的小丑都只是炮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国际银行家集团。
郎咸平日前也出来披露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根本就不是那些无良经济学家们说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如同自然灾害一样是不可抗力,而是国际银行家们有计划有预谋的洗劫世界人民财富发动的战争!下面转载全文如下:郎咸平:揭露这次金融海啸真正黑手的阴谋与操作“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1928年写下这首《再别康桥》时一定不会想到,这唯美婀娜的开场白却恰好描绘了今日国际金融炒家纵横驰骋、翻云覆雨的逍遥身影:轻轻的他们离开了狙击的仓位,正如他们轻轻的来,他们轻轻的招手,永久作别的昨日经济辉煌的云彩。
不同于这位诗人的浪漫结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国际金融炒家离场时,带着从中国、俄罗斯、冰岛还有美国掠夺来的无尽财富,却留下全球各地的满目疮痍和企业濒临倒闭的战后情景。
我们过去认为金融和战争是两码子事,比如我们很多读者是学金融的,学金融很简单,那不就几本书嘛,这个那个的。
还扯得上战争这么复杂吗?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战争,还是超过传统限度的战争,叫做金融超限战,有没有觉得很奇怪。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恐怕人们都不会陌生,在它的激烈与残酷中,很多人的生活和命运都随之发生了改变。
然而,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甚至看不到敌人的特殊战争已在全球范围蔓延,而且就发生在了我们的身边。
这种被我称之为金融超限战的战争究竟是谁发动的,它到底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你看得懂吗?面对此情此景,我无法有任何的浪漫情怀,所以我就要借这本书具体的分析这场无声无息的金融超限战当中国际炒家的操作手法,并且以中国和俄罗斯的具体案例和数据来分析什么样的国家和市场才会成为国际金融炒家的目标。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货币战争十一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货币战争十一本章导读:1.全球货币霸权争夺战,三国联手?2.俄美之战——争夺石油定价权3.欧美之战——地中海联盟与欧洲债务危机4.中美之战——整合东南亚、破局东北亚、剑指中亚和西亚1.全球货币霸权争夺战,三国联手?在前面10章里,我们看到世界各国不断在货币领域进行较量,较量的结果往往胜者赚得盆满钵满,败者则损失惨重。
二战以后的历史金融危机,主要是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大肆掠夺,特别是最近一次的次贷危机,世界各国损失十分惨重,这激起了全球各国的普遍不满。
一些小国、弱国虽然不满,但并没有能力改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现状,也就是口头上发发牢骚而已。
但是对于有实力挑战美国的大国来说,就不会心甘情愿地一次次被掠夺,奋起反抗是必然的选择。
纵览全球,真正实力雄厚的只有四家: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也正是这四强牢牢把持了联合国五常的席位。
在这四强中,美国是当仁不让的头号强国,也正是美国利用其美元霸权一次又一次地掠夺他国。
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任何一家都不具备单独挑战美国的实力,但是三家联手却威力无比。
因此,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欧俄中三家就达成了默契,即三家联手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这对三家都是大有好处的。
当然了,即使是三家联手打击美元也要讲究策略。
美元之所以强大,除了美国自身国力的强大之外,还有两点特别重要的原因。
第一,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广泛的使用地区,全球超过90%的国际贸易结算是通过美元完成的。
第二,全球最重要的一些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的,例如石油、铁矿石等。
所以,向美元进攻也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如果把美元从某些地区的贸易结算或某些重要商品的定价中驱逐出去,那么美元的实力必然大大削弱。
2.俄美之战——争夺石油定价权俄罗斯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出口占了俄罗斯出口产品总量的大约85%。
在自然资源中尤其以石油和天然气最为重要,目前俄罗斯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鸿兵:货币战争与金融危机一个四川人,一本另类书——引发种种争议的《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日前在央视《面对面》谈金融危机的预言与真相从一杯免费咖啡看到危机逼近随着《货币战争》热销,宋鸿兵越来越忙,在各种场合下讲他的这本书,讲他在美国按揭贷款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工作期间,如何提前预感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宋鸿兵(以下简称宋):我们在房地美做模型和数据分析,按我的权限,我可以看到美国数千万家庭的现金流情况,我自己做了一个分析判断,就是2007年2月份,将是整个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一次重要的调息高峰,一加利息,很多家庭就会出现现金流不够,就会出现违约。
看到这一点后,我已有了思想准备。
2月份,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细节,就是房地美一贯提供的免费咖啡没了。
我马上打电话给另外几层楼的朋友,他们那儿也停了。
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栏目主持人董倩采访):是当天没有了,还是以后也没了?宋:以后也没有了,见微知著,一般人不会注意这样的细节。
当大公司开始节省小钱的时候,说明公司财务出了问题,因为它从来没这么干过,它不是一个非常节省的公司。
这一天应该是2月25日,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文章,题目是“美国金融业泰坦尼克号房地美已经撞上次贷的冰山”,这是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半年写的。
后来我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聊,他是主管财务的,3月份他回答我说,确实2月是房地美财务状态剧烈恶化的一个月。
记:2007年2月的时候,这本书已经成形了吗?宋:2006年就全部写完了,从2004年开写,2005年是写作高峰期。
当时我已基本看出来,美国这回要出大问题,非常严重的危机。
错误的判断来自感性认识在《货币战争》中,宋鸿兵对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面临的次贷危机做出了预测,甚至还给出了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崩盘”的“引爆时间表”。
此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事态进展印证了这些预言。
宋:我认为危机是必然发生的,很简单,有一次参加公司风险控制会议,一个总风险控制师对对冲利率上升、对冲提前偿付、对冲违约这三大风险提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思路,推了上百个数学公式。
当时我就提问说,从逻辑上看,美国现在老百姓家庭收入一年上涨3%,而房价上涨15%以上,这两者能够持续吗?如果不能持续,因为百姓收入上涨有限,而房价上涨远远超过老百姓收入,那必然会出现拐点,拐点时,按你的风控模式,你会用30倍的方法来进行公司操作,而同时房地产又下滑,30倍刚好会要你的命。
他居然忽略了拐点必然会出现的一个基本事实。
记:别人有没有提出来?宋:2004年、2005年美国房地产疯涨,所有人在生活中得到的直接感受是,房价不可能下跌。
记:这么简单的逻辑,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内部的高层人士意识不到吗?宋: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面对电视观众,你说北京的房价会不会永远往上走?我仍然相信多数人会认为,这房价会永远无限上升。
记:我们是外行,但内行应该有自己的分析,尤其是对理论透彻了解的人,不应当作出这样的结论?宋:我从小就发现人真是分成两种,一种人绝对相信理智和逻辑;另外一种人,不管学问有多大,在本质上是基于感性在做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专家没有意识到,次贷危机发作会这么厉害。
比如说2007年9月我碰到过国内一个很有名的金融学专家,我说次贷危机是一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他哈哈一笑说,怎么可能呢?次贷危机不过就是两三千亿美元的损失,两三千亿的坏账算得了什么?英国经济学家比尔·尤金也持这个观点,他的结论也是次贷危机将在2007年年底结束,2008年全球经济将恢复正常。
当时我无比震惊,说,从逻辑上来讲,必然不会局限在次贷危机上,一开始就会蔓延到其他行业中;从垂直方向来看,两三千亿的损失,只是最基础资产的信贷贷款的损失,基于这些贷款的衍生品,都是好几万亿美元的规模,根上出了问题,会逐基坍塌,不会只影响一小块。
记:他怎么面对你的问题?宋:他认可这个分析方法,但是说判断问题要基于数据,当时美国所有经济数据都很好,看不出要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现在倒回头去看,2007年以来所有经济学家的言论,90%判断是错的,这些人的判断,是基于电视上、报纸上和他们自己的感性得出的结论。
都在喊缺钱为何不卖一克黄金?《货币战争》受到追捧的同时,也招来越来越多的质疑。
有人指出它篡改历史,误导读者,因为它将美国历史上所有总统遇刺事件,都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谋策划所致。
该书称美联储是被私人控制的私有中央银行,甚至称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质疑者指责是经济学常识的错误。
宋:我从来没有对我这个推论表示怀疑。
我把美国总统被刺背后的共同点提出来,发现这个事儿跟钱有关,跟货币发行权有关,沿着这个思路,果然发现这些总统遇刺的背后,在货币发行权,在私有中央银行这问题上,是一致的。
记:有人觉得充满了阴谋,而你这个人就是个阴谋论者。
宋:什么叫阴谋?就是不可告人之事,正常生活中,不管是商业企业,还是办公室政治,还是人与人之间,都会有一些不愿意告诉对方的事情,一些谋划,一些企图,这不是什么特例。
既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必要给它贴一个标签吗?实际上我觉得货币战争,很多证据本来是散落的,没有规律的,我沿着货币发行权这个思路摆出来,不能说100%是一个正确的结论,但这是我的一种逻辑。
记:你对美联储私有的说法也有很多争议。
宋:最近我看到一个很重要的报纸上登了一篇整版文章,说虽然美联储是股份制的,但它不代表是私人的,比如说股份收益只有6%,只是维持公司的运作。
我可以反驳他。
这些人决定着美国利率政策的变化,他们早于市场其他人知道,这是一个市场先知权的问题,他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得重大的好处,他不必再在美联储的利益上获得好处,这是一个。
第二,既然美联储是股份制,但为什么股份不流通呢?咱们现在都讲全流通,解禁,如果你是真正代表全国老百姓的利益,行,你把美联储股份全部公开化,全部流通,我也愿意买美联储的股票,因为稳赚不赔。
如果它能实现全流通,而不是家族之间继承,我认为它就是公正的。
如果能满足这两条,我就同意我的观点都是错的。
《货币战争》遭到质疑的另外一点就是它推崇回归黄金为本的货币制度,对于这种主张,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是历史的退步。
记:很多经济学家提出疑问,金本位毕竟是我们经过的历史阶段,如果要那样的话,我们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宋:听其言观其行,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话真是至理名言。
一方面我们看到,全球金融好像闹到这个份儿上了,美国说极端缺钱,欧洲也是极端缺钱,到处都在找钱,可是美国拥有着8100吨黄金,欧洲拥有着两万多,为什么不卖点黄金来募集资金呢?什么时候美联储,或欧洲中央银行,把黄金储备减低,减低到1/4,甚至哪怕只减少一半,你再跟我说这个问题我就信,他如果一克都不减少,一克都不卖,你让我相信黄金没用,我不信。
金融危机中到底是谁在赚钱?2007年12月,39岁的宋鸿兵从华尔街回到北京,在一家证券公司担任首席国际金融战略分析师。
早在2006年初,宋鸿兵目睹着美国次贷危机一步步逼近,就已经决定转到国内发展。
宋:2006年夏天,正是房地产业和房地美如日中天的时候,所有公司都在赚钱,赚很多钱。
但就在那时,华尔街派了一个印度裔的副总到房地美做副总,这个人在华尔街非常著名,他就是来裁人的,他主要的工作就是裁员,大幅度地毫不留情地裁员。
房地美成立以来很少裁人,包括“9·11”,是一个高度稳定的公司。
这个人来了后每天都很忙,在办公楼一层一层地溜达,到你办公室跟你聊,让你说你这个岗位怎么才能够改进,增加效率,创造更大收益。
我一听就知道,他在核算,这个岗位裁掉后,对公司损失会有多大。
现在反回来看,华尔街派这么一个代表到房地美来进行这么大的结构调整,裁10%到20%的人,那就是真正的财务状况他们认为要恶化的时间点在2006年夏天。
换句话说,次贷危机前一年,这些人就已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记:他们心知肚明,但假装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宋:真正的高手都应该早就看出问题了。
我经常跟交易员一块儿吃饭,2006年夏天交易员就普遍反映,最近的生意越做越怪,一笔单子出去,比如20亿美元的债券,经过十几个交易回合,又回到自己手上。
我想,这事有问题!比如你卖一个苹果,一块钱卖给下家,下家肯定加价,再卖给下下家,经过十几个轮回之后,这个苹果应该卖到两块钱了。
这些交易员最后把这个苹果买回来,说明他一定赔了,肯定会出现巨额的亏损,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多交易员都说不理解,为什么上级要他们这么操作。
记:这说明什么?宋:这说明操作本身有问题,而且不是普通问题。
我在这儿再做一次假设,因为确实没有证据。
我的逻辑是,整个次贷危机人家早在一年前就看出来了,他为什么要让危机发展到这个程度呢?就拿房地美来看,十几家交易对手在中间赚了钱,而你赔了钱,这意味着你在掏自己的资产。
现在美国各大金融机构严重亏损,会不会跟房地美情况一样?他们的亏损是由于大量的财富转移,那钱转移到哪儿去了?金融市场是联合博弈,有人赚一定有人赔,不可能这个东西就没了。
记:谁赚了呢?宋:谁赚了呢?是啊,我觉得每个人都该好好地想一想。
一定会有赢家,不可能没有赢家的。
但我们现在看到所有的东亚国家亏了,石油国家也亏了,欧洲、美国的银行系统亏得一塌糊涂。
整个金融市场谁赚钱了,谁在爆赚呢?留美14年杂家学生和跳槽者《货币战争》让宋鸿兵一夜成名,人们开始关注他的经历和背景。
1990年,宋鸿兵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大学毕业后做过两年市场销售,1994年进入美国“美利坚大学”学习。
记:你当时出国留学想学什么?宋:我当时计划去法学院读法律,后来阴差阳错学历史、教育,后来又学了信息工程,又选了很多经济学、金融学的课,房地产也学了很多,还学过数学课,生物课。
记:什么时候开始动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呢?宋:应该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了。
我觉得这事不这么简单啊。
一家或几家对冲基金能够做到这样一种程度,横扫整个东南亚,横扫很多主权国家的金融体系,单几个对冲基金,它们无论如何做不到,没有这么大实力。
它一定有资金供给方。
监管部门什么都不说,这背后肯定有一些潜规则,有一条协调机制,信息传递机制。
它整个运作非常成功,非常有效率,说明这帮人目的非常清楚,而且做了长期准备。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宋鸿兵开始关注世界金融市场,他先后在美国游说公司、医疗、电信、信息安全等行业工作,2002年开始,宋鸿兵进入房地美和房利美,成为身处世界金融危机漩涡中心的亲历者。
记:你每次在工作转换的过程中,选择的目的是什么?宋:我想了解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想了解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
记:十四年的时间,对美国有足够深入和透彻的了解吗?宋:这好比任何一门学问,永远没有止境。
我这个人最有好奇心,比如说高考前,我并没有准备高考,在研究人类进化的问题,从猴子变成人类,这个突变是怎么发生的?这是我要解开的另外一个谜团,如果说金融问题只是其中之一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