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文学复习题
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3学时)[学习提示]学习本章,要注意中世纪欧洲文学的一个特点,即基督教精神对文学的渗透;要了解这个时期的几种主要文学类型及其成就;要以恩格斯的见解为指南,正确理解但丁及其《神曲》等创作的两重性和历史地位;要认识中世纪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所起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概述一、“中世纪”与“中世纪文学”: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由此开始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
公元476-1640年,即西罗马帝国灭亡(奴隶制终结、封建化开始)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
5-11世纪,初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期。
12-15世纪,中期,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15-17世纪中叶,末期,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和资本主义逐渐产生、成长的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
在欧洲文学史上,中世纪文学是指前两个时期的文学。
(公元5—15世纪)中世纪后期文学一般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
中世纪欧洲文学包括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的文学,它和封建社会形成、繁荣的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
二、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学: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是和基督教分不开的。
基督教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文化的影响至为巨大。
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的初期,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起初是太教的一个教派。
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被他的信徒称为“基督”,即救世主。
其基本教义是:上帝威力无边,他使救世主耶稣降临人间,指点人类走最终得救的道路。
基督徒之间互敬互爱、彼此互助、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教义还反对暴政压迫,鄙视富人,因而遭到罗马帝国当局的残酷迫害。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信徒越来越多,以至许多富人和上层人士也加入进来,并取得了领导权。
这些人不再宣传反抗压迫,而是突出宣扬忍耐顺从、爱仇敌、服从天命、希冀来世的思想。
由此基督教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帝国政府认为对他们的统治有利,也不再镇压而采取了信仰自由的政策,并于4世纪定为国教。
《外国文学史》第二章期末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第二章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中古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起点: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终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17世纪中叶。
初期:公元5—11世纪中期:公元12—15世纪 (中古文学)末期:公元15—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一历史文化背景(略)二中古文学概况中古文学突出特征:宗教色彩、民间文学色彩、开创性中古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意大利诗人但丁1、教会文学(正统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作者:教士和修士主要内容(创作目的):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主要手法:梦幻、寓言、象征。
2、骑士文学(世俗封建主文学):盛行于11-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时期,法国成就最高。
内容: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
宣传骑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大量骑士与贵妇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这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极大的冲击。
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骑士抒情诗:中心是法国的南部普罗旺斯。
以“破晓歌”最著名。
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中心在法国北部。
按题材分3个系统: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拜占庭系统。
古代系统:根据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改写。
著名的作品:《亚历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和《埃涅阿斯传奇》不列颠系统:主要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
作品:《特里斯和伊瑟》拜占庭系统:《奥卡森和尼柯莱特》3、英雄史诗:前期英雄史诗(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卡勒瓦拉》(又译《英雄国》)冰岛:《埃达》《萨迦》《贝奥武甫》:上篇《鹿厅》下篇《屠龙》。
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
中心主题: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诗中的英雄具有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高尚情操。
欧洲中世纪文学

欧洲中世纪文学欧洲中世纪文学练习题1.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最完整的一部是《贝欧沃尔夫》。
2.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的代表作品是《破晓歌》。
3.中世纪后期英雄史诗中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纪》。
4.《列那狐传奇》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最重要成就之一。
5.但丁的《新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剖露作者隐秘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6.在意大利,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7.中世纪文学的特征思想特征:(1)宣言原罪观念、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在中世纪,基督教思想有极强的渗透力,各类文学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占统治地位的教会文学以宣言原罪观念、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为宗旨;但丁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其创作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世俗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宗教藩篱。
(2)表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中世纪各民族史诗,描述封建国家的创立,追述开国帝王的不朽功绩,歌颂民族英雄,表现出鲜明的忠君爱国思想和英雄主题。
民间谣曲表现绿林好汉的侠义精神,骑士文学宣扬忠君护教的思想,同样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3)体现反封建、反教会思想。
骑士文学描写骑士爱情生活,肯定现世人生的幸福,是对古希腊人本主义世界观的承续,对中世纪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拨。
市民文学中的世俗观念和生活情趣,同样具有较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思想。
艺术特征:(1)表现领域的广阔性:在中世纪,封建国家在形成过程中,融会了古今、东西、宗教世俗种种文化意识。
在剧烈裂变整合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萌发了形形色色的思想情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开拓了广阔的表现空间。
(2)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各民族文学的摇篮,欧洲各国在创建自己民族文学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样式。
在教会文学之外,世俗文学以民间文学的形式,焕发出异常活跃的生机,主要有各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等。
外国文学史 朱维之版(课后题答案,个人整理,仅供参考)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参考南师大本科笔记个人整理,仅供参考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教会文学——以宣扬教义为己任,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等基督教的基本思想。
梦幻,象征,隐喻,浪漫。
骑士文学(抒情诗,叙事诗)——以虚构的故事和人物表现封建主阶级的理想与所谓“骑士精神”人民英雄史诗,人民诗歌——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城市文学,城市戏剧——以全新的内容和风格表现了新兴市民阶级的思想和情趣。
2、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主要内容:普及宗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等基督教的基本思想。
其体裁种类繁多,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颂歌、圣者言行录、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等。
这些作品有的渲染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的歌颂基督的伟大,有的对圣徒大唱赞歌。
那些为了基督教信仰而献身的殉教者,弃绝尘世生活遁世苦修的苦行者,以及长途跋涉去圣地朝圣的香客,都是它歌颂的对象,他们的事迹被写成传记,大加宣传。
艺术特点:它们多梦幻的、朦胧的、浪漫的气氛,又多劝惩的说教。
3、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哪些主要作品?早期——主要作品反映的是民族大迁徙时期甚至更早时期的历史事件和部落生活,对部落之间的血仇关系有鲜明的表现,有较多的神话传说成分。
①《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日耳曼人的部落生活,保存至今唯一一首用古德语记录下来的诗篇。
②《贝欧沃尔夫》盎格鲁撒克逊人尚在欧洲大陆时的生活,古英语写成。
③冰岛的《埃达》(神话诗和英雄史诗)和《萨迦》(散文体叙事文学)④芬兰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记录了流传于芬兰的神话和传说。
后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
诗中的英雄勇敢善战、忠于祖国、忠于君主,表现了在封建关系下人民理想中的爱国英雄。
强调忠君和爱国的统一性。
①法国《罗兰之歌》②德国《尼伯龙根之歌》③西班牙《熙德之歌》④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4、简述《罗兰之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
后期英雄史诗中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全诗四千零二行,用罗曼方言写成。
外国文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二、名词解释1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
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
2、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对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3、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4、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5、《新生》:(用散文连缀起来的诗)热烈赞美贝亚特丽齐。
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揭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诗人的情感飘浮在宗教和世两者之间,表现了诗人兼容新旧时代的创作倾向。
形式上属于“温柔的诗体”诗派。
三、简答题1.中世纪文学的宗教色彩和世俗色彩的消长。
.中世纪文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教会文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民间文学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又称“宗教的文学” .中世纪文具有神秘的色彩,出现了很多民族史诗,讲比较原初的事件和事物,民间文学色彩比较浓厚,中世纪是多种文接触、冲突、交融的时代。
古代与当代,东方与西方,宗教与世俗,使各种多样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进入文学中还出现了市民戏剧、教会文体、谣曲等文体 .文学的情感特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开始注意人的内心世界,注重人的激情、愿望、情绪变化的揭示、模写。
外国文学(一)复习资料:填空、选择和判断

外国文学(一)复习资料:填空、选择和判断第一章古代欧洲文学1、古希腊文学的四个分期:第一时期,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由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诗人赫西奥德的长篇叙事诗《神谱》收集了许多古代神话,叙述诸神的由来、世系与斗争,是希腊神话最早的系统整理。
第二时期,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
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
抒情诗和寓言(《伊索寓言》)最发达。
萨福是一位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希腊神话中有九位文艺女神)。
品达罗斯的诗被17世纪的古典主义诗人称为“崇高诗歌”的典范。
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奴隶制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以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成就最大。
文艺理论的代表是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柏拉图是欧洲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著作是由40多篇对话组成的《对话集》。
亚里斯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文艺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他的主要著作是《诗学》,该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础,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权威性著作。
第四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新喜剧和田园诗成就较大。
新喜剧以米南德为代表。
2、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日常生活和人类的起源等。
三代天神是乌拉诺斯、克洛诺斯和宙斯。
十二主神:宙斯是众神之主,主管雷电。
宙斯的姐姐兼妻子赫拉是空气女神。
宙斯的兄弟波塞冬是海洋神,哈得斯是冥王,姐姐得墨忒尔是农神。
宙斯的子女中,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与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爱与美神阿佛罗狄忒(即维纳斯)、火与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的使者赫尔墨斯。
英雄传说以不同地区的英雄或事件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列,如伊阿宋智取金羊毛,忒修斯渡海杀牛妖,佩尔修斯智斗女妖美杜莎,七雄攻忒拜,特洛伊战争等。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30、《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称之为神圣的《喜剧》,中文意译为《神曲》;
二、名词解释
1、教会文学:中世纪的教会文学是适应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需要而创作的文学,由于教师们用拉丁文写成,因被僧侣垄断,亦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基督教义,宣传神的权威、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主要人物大多是为了基督教信仰而献身的殉教者、弃绝尘世生活遁世苦行者和长途跋涉去朝拜圣地的香客,以及禁欲的修女等。题材主要是圣经故事、圣徒传、宗教叙事诗、赞美诗、祈祷文、宗教剧等。艺术表现上多采用象征、寓意、梦幻等手法。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缺乏艺术价值,不过其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对欧洲文学有较大影响。
24、《新生》中的诗歌属“温柔的新体”诗派;
25、《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的三界是《地狱》、《炼狱》、《天堂》;
26、但丁的《论俗语》是最早的一部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
27、意大利第一部用俗语写成的学术论著是但丁的《飨宴》;
28、雪莱曾把但丁称为“第一个宗教改革者”是由于但丁的政治论著《帝制论》;
10、“温柔的新体”诗派:它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交替时期在意大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抒情诗流派。它把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它歌颂人们对世间女子发自心灵深处的爱情,并把所爱慕的女性理想化、圣母化。这是对中世纪轻视女性思想的反拔,较早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恋爱观。但丁《新生》代表该诗派创作的最高成就。
(2)史诗和谣曲:“史诗”是在民间创作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作品。依据其内容和产生时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形成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另一类是中世纪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确立时代的艺术作品。“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来的,“谣曲”的题材比较宽泛,有的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有的传唱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多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民间广为流传。
习题集2第二章 欧洲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文学一、填空题:1、中世纪世俗文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英雄史诗,其中后者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
2、中世纪后期英雄史诗最著名的有法国的⎽⎽⎽⎽⎽⎽⎽⎽⎽⎽⎽⎽⎽⎽,西班牙的⎽⎽⎽⎽⎽⎽⎽⎽⎽⎽⎽⎽⎽⎽,德国的⎽⎽⎽⎽⎽⎽⎽⎽⎽⎽⎽⎽⎽⎽和古罗斯的⎽⎽⎽⎽⎽⎽⎽⎽⎽⎽⎽⎽⎽⎽。
3、恩格斯在评价但丁是指出:“他是⎽⎽⎽⎽⎽⎽⎽⎽⎽⎽⎽⎽⎽⎽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的最初一位诗人。
”4、《新生》是⎽⎽⎽⎽⎽⎽⎽⎽⎽在青年时期献给⎽⎽⎽⎽⎽⎽⎽⎽⎽⎽⎽的爱情抒情诗集。
5、《神曲》采用中古流行的⎽⎽⎽⎽⎽⎽⎽⎽⎽⎽⎽⎽⎽⎽文学的形式,大量运用⎽⎽⎽⎽⎽⎽⎽⎽⎽⎽⎽⎽⎽⎽、⎽⎽⎽⎽⎽⎽⎽⎽⎽⎽⎽⎽⎽⎽的艺术手法。
6、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是⎽⎽⎽⎽⎽⎽⎽⎽⎽⎽⎽⎽⎽⎽的⎽⎽⎽⎽⎽⎽⎽⎽⎽⎽⎽⎽⎽⎽。
7、中世纪市民文学中讽刺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法国的⎽⎽⎽⎽⎽⎽⎽⎽⎽⎽⎽⎽⎽⎽,作品以⎽⎽⎽⎽⎽⎽⎽⎽⎽⎽⎽⎽⎽⎽和伊桑格兰狼之间的斗争为主要情节。
8、法国的骑士抒情诗以法国南部的⎽⎽⎽⎽⎽⎽⎽⎽⎽⎽⎽⎽⎽⎽为中心,骑士叙事诗以⎽⎽⎽⎽⎽⎽⎽⎽⎽⎽⎽⎽⎽⎽为中心。
9、中世纪初期最著名的英雄史诗是⎽⎽⎽⎽⎽⎽⎽⎽⎽⎽⎽⎽⎽⎽,中世纪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是⎽⎽⎽⎽⎽⎽⎽⎽⎽⎽⎽⎽⎽⎽。
10、但丁的《神曲》以恢弘的气势描写了基督教神话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其中带领史诗中的但丁下地狱的人是⎽⎽⎽⎽⎽⎽⎽⎽⎽⎽⎽⎽⎽,带领他进天堂的人是⎽⎽⎽⎽⎽⎽⎽⎽⎽⎽⎽⎽⎽。
11、罗兰是一个⎽⎽⎽⎽⎽⎽⎽⎽⎽⎽⎽⎽⎽的理想形象。
12、中世纪城市文学是在⎽⎽⎽⎽⎽⎽⎽⎽⎽⎽⎽⎽⎽的基础傻瓜发展起来的,它在艺术上主要采用⎽⎽⎽⎽⎽⎽⎽⎽⎽⎽⎽⎽⎽手法。
13、韵文故事⎽⎽⎽⎽⎽⎽⎽⎽⎽⎽⎽⎽⎽后来成为莫里哀的名剧《打出来的医生》的情节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中世纪的欧洲在精神文化领域内占有统治地位的是( )。
A.封建主阶级的思想 B.基督教神学思想
C.世俗封建贵族精神 D.新兴市民阶级思想
2.欧洲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文学”指的是( )。
A.初期和中期的文学 B.末期的文学
C.中期和末期的文学 D.初期、中期和末期的文学3.教会文学的题材主要来源于( )。
A.历史 B.民间传说
C.圣经 D.现实生活
4.骑士抒情诗的中心主题是( )。
A.行侠 B.护教
C.忠君 D.爱情
5.最有名的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是( )。
A.牧歌 B.夜歌
C.破晓歌 D,怨歌
6.中世纪欧洲城市文学最发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二、多项选择题
1.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 )。
A.神话传说 B.教会文学
C.骑士文学 D.英雄史诗
E.城市文学
2.教会文学在艺术手法上一般采用( )。
A.象征 B.寓意
C.梦幻 D.暗示
E.夸张
3.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包括有( )。
A.忠君 B.禁欲
C.护教 D.行侠
E.爱国
4.中世纪前期英雄史诗主要有( )。
A.《熙德之歌》 B.《贝奥武甫》
C.《尼伯龙根之歌》 D.《卡勒瓦拉》
E.《埃达》和《萨迦》
5.中世纪后期英雄史诗最著名的有( )。
A.《罗兰之歌》 B.《尼伯龙根之歌》
C.《贝奥武甫》 D.《熙德之歌》
E.《伊戈尔远征记》
6.中世纪骑士文学体裁上有( )。
A.韵文故事 B.骑士抒情诗
C.诗体小故事 D.骑士叙事诗
E.讽刺故事诗
C.《人间》 D.《天堂》
E.《新生》
三、名词解释:
教会文学、新约、旧约、先知书、律法书、圣著、福音书、民间文学、英雄史诗
四、简答: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征。
教会文学的代表性著作。
民间文学中的英雄史诗有哪些重要作品。
五、分析解答:
《神曲》中,作为向导的维吉尔与贝阿德丽采的象征意义。
《神曲》的思想意义与艺术成就。
《神曲》的二重性特征。
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最初的一位诗人”?理由、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