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教育的名词解释

自然主义教育的名词解释
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其核心观点是将自然界作为教育的中心和资源,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来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强调直接观察和体验自然,通过亲身参与来学习和理解自然现象和过程。
在自然主义教育中,学生被鼓励去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但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这种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被鼓励尊重自然并采取积极行动来保护环境。
自然主义教育还强调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学生有机会在户外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耐力。
同时,接触自然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焦虑。
此外,自然主义教育也注重实践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学生通过参与农作、园艺和环保项目等实际活动,学习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实践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强调与自然互动和体验的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
生的全面发展、环境意识和实践能力。
它通过将自然作为教育的中心和资源,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机会和体验,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环境保护者和全面发展的个体。
自然主义

保留着古典主义的典型人物,“只满足于给他们穿上异样的服装”;它“捏造地扩大人物”;它的随心所欲与“科学性”背道而驰。 同时,自然主义也自诩是对19世纪30年代以来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自然主义者推崇巴尔扎克,主要是欣赏他对日常生活的精细描写,而不满于他“把英雄人物尽量地放大”、“只会铸造巨人”的做法,实即典型化手法,认为这同样不符合“科学性”。 福楼拜在50年代初就提出了某些自然主义观点。他在1853年的一封信里探问:“迄今为止,有谁作为自然主义者书写过历史呢?有人分析过人类的种种本能、看到过它们在这样的范围里怎样发展以及应该怎样发展吗?” 他还在其他一些书信中坚持主张艺术摆脱意识形态的支配,反对把艺术“当作任何一种学说的讲坛”,认为“描写不偏不倚,就可以达到法律的威严和科学的精确性”。 他否定典型化的做法,宣称“随便碰到的哪一个人都比我古斯塔夫·福楼拜更有趣,因为他更普通,归根结底也更典型”。他的《包法利夫人》(1857)就透露出明显的自然主义迹象:注意使用 《包法利夫人》
自然主义设计追求自然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自然主义设计追求自然与生态的和谐共生自然主义设计是一种追求自然与生态的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它强调在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为本,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自然主义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作品,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自然主义设计注重以自然为师,借鉴自然界的构造、色彩、材质等元素。
设计师在空间布局和装饰细节中运用自然的形式、纹理和颜色,使人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同时,自然主义设计也倡导使用可再生材料、绿色环保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通过与自然相融合,自然主义设计为人们创造了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然主义设计强调用户体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舒适的布局,设计师让人们在室内可以自由地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例如,在室内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线和绿植,营造一个明亮、清新的居住环境。
同时,自然主义设计也注重人们与室外环境的联系,通过大面积的窗户和户外空间的设计,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使人们可以随时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自然主义设计的理念还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
它倡导使用天然、环保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竹子、石头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设计师运用材料的质感和纹理,营造出一种质朴、自然的氛围。
同时,自然主义设计也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浪费。
自然主义设计不仅限于建筑和室内设计,它也可以应用于产品设计和景观设计等领域。
在产品设计中,自然主义设计注重产品的人性化和环保性,追求与人体工程学的契合和低碳环保的生产过程。
在景观设计中,自然主义设计强调景观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化,通过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地形,创造出一个自然、宜人的景观空间。
总而言之,自然主义设计追求自然与生态的和谐共生,通过融入自然元素、尊重自然规律和使用环保材料,创造出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作品。
它不仅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还通过营造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让人们更加贴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主义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主张绝对的中立、真实、客观,用作实验的方法 进行文学创作; 2、从生理学的角度,尤其是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 3、反对典型概括,描写生活中的平凡、偶然、琐碎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产生于法国;龚古尔兄弟、左拉、莫泊桑
左拉:
自然主义代表作家,但在实际创作中,自然 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倾向兼而有之。代表作《卢 贡–马卡尔家族》。
《卢贡–马卡尔家族》
家族史小说,包括20部长篇小说, 1000多个人物,花费了左拉25年的时间。 其中以《小酒店》、《娜娜》、《萌芽》 最为著名。 左拉声称这将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 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这表明这部宏篇巨 制是一部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 品。
自然主义倾向
在《小酒店》、《娜娜》、《萌芽》中的表现
左拉的小说《小酒店》
改编成剧本演出的海报
左拉的作品《萌芽》插图
十九世纪其他文学流派
十九世纪的欧美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是 主流,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 到了19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象征主义
自然主义
一、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实证主义、 遗传学说、决定论等社会哲学思潮流行。
自然主义_风格

倡导“回归自然”,美学
上 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 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 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 理的平衡,因此室内多用木料、 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 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此外, 由于其宗旨和手法的类同,也 可把田园风格归入自然风格一 类。田园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 求表现悠闲、舒畅、自然的田 园生活情趣,也常运用天然木、 石、藤、竹等材质质朴的纹理。 巧于设置室内绿化,创造自然、 简朴、高雅的氛围。
• 这款自然主义风格 的厨柜清新纯净, 满足都市人寻找精 神出口的需求,手 抓木纹的粗糙肌理 带来踏实厚重的手 感,略微粗糙的大 理石台面与手抓木 纹相得益彰,淡雅 的枫木色既有文化 气质,又充满现代 情调。
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
• 将单一元素大面 积使用,一个简 单的壁纸装饰就 能控制住整个房 间的调性。而且, 在写字桌前,抬 头即是满眼的绿 色,实用功能也 恰到好处。
自然主义表现形式
• 对热带雨林的短暂之旅念 念不忘,不如干脆在家中 复制记忆中的那个场景。 乌木柱式床是典型的家具, 照搬就可以了。黑白两色 花纹的靠包是新一季不能 错过的单品,它们与绿色 床垫构成真实的自然景致。 模仿动物造型的茶几,花 瓣样式的躺椅以及原木边 桌是整个造型的关键,效 果逼真是超级自然主义风 格的重点。
• 房间的天花板上铺满 了打磨处理的木条, 而整个空间里的家具 也都是原木材质,无 比体现出户主崇尚自 然的情怀。由于木材 常给人以亲切之感, 因而家居就此以木本 身的色彩作为中心基 调,空间里的其他生 活用品也均映衬木色 进行调和,加入了暖 黄,亮橙和温润的中 性色后,营造出一个 饱满质感的自然家。
典型样式
典型样式
如图粗犷的自然简约情结, 房间里的墙面板材、家具 线条,以及地板材质等, 整个家显得既温馨舒适, 却又不失时尚与个性 。
自然主义解释

自然主义解释自然主义是一种哲学论点,强调宇宙中所有事物都是由自然规律控制和解释的。
它假设世界上没有超自然的实体或力量。
自然主义也是一种科学方法,试图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证来理解宇宙。
自然主义的根基在于认为自然是唯一的存在,超越了科学实证方法的领域。
自然主义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它否认有关神灵、鬼魂或超自然实体的存在,并认为它们只是人类对无法理解的事物的幻觉。
自然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可以通过一系列自然法则来解释和理解。
自然主义关注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试图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来获取知识。
它假设所有现象都可以被归因于自然规律,并且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解释和理解。
自然主义还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人类的思维、行为和感知是受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所影响的。
自然主义认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是生物进化的产物,通过大脑的神经活动来实现。
它认为意识和灵魂是生理过程的结果,而不是超自然实体的存在。
然而,自然主义也有其局限性。
由于它的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它可能无法解释或解释一些超越自然界的现象,比如道德、伦理和意义的问题。
自然主义也可能无法解释人类感知、意识和主观体验的本质。
尽管自然主义有其限制,但它在科学、哲学和社会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科学领域,自然主义的方法鼓励人们利用观察、实验和推理来寻找自然界的解释。
在哲学领域,自然主义帮助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本性,并提供了批判宗教和超自然信仰的论证。
在社会领域,自然主义鼓励人们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来制定决策和。
自然主义是一种强调自然规律和科学方法的哲学观点。
它试图通过科学实证来解释和理解宇宙中的现象。
自然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超自然实体或力量,并强调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然而,自然主义也有其局限性,它可能无法解释一些超越自然界的现象和意义的问题。
不过,自然主义在科学、哲学和社会领域都有其重要作用。
自然主义 课程

自然主义课程
自然主义课程观是指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的课程观念。
自然主义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 夸美纽斯最早提出按自然进行教育的观点,他认为可以用与人有关的外部自然界的规律来推测或类推人的教育规律,并强调直观学习,认为直观感觉是自然学习方法的线索。
- 卢梭进一步提出自然教育论,他将重点放在儿童的自发冲动上,强调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有三:自然、人和事物。
他认为对完善的教育来说,自然是主要考虑因素,另两个因素应从属于自然,他还提出我们的器官和才能的内在发展靠的是自然的教育。
- 温十六幼独创的野趣创玩“梦想生态乐园”和“三生五场”自然游戏生态课程,赢得了嘉宾们的点赞。
该幼儿园秉承自然主义、生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办园理念,探索在城市幼儿园开展自然生态教育,并致力于示范引领和辐射帮扶。
自然主义方法

自然主义方法
自然主义方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这种方法的核心理念是人类应该像自然一样被对待,不应该对自然进行干预或改造。
自然主义方法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英国哲学家穆勒和奥地利哲学家萨特等。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主义方法也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认为人类应该对自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维护,而不是对其进行破坏和征服。
自然主义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文学艺术、伦理道德等领域。
自然主义方法的核心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除了对环境问题的应对,自然主义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教育领域,自然主义方法强调学生应该学习和理解自然的本质和意义,而不是仅仅学
习和应用知识的表面上的意义。
在医疗领域,自然主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例如疾病的本质和自然发生机制,而不是仅仅关注疾病的症状
和治疗方法。
自然主义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学创作的认识
(一)文学创作具有创造性(体现个性与社会性)
文学创作体现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创造,不过这种个性化创造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如李白的飘逸洒脱与盛唐气象;杜甫的沉郁顿挫与唐帝国的由盛入衰;司马迁的《史记》所具有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深刻的社会性。
(二)文学创作的制作性
文学创作固然需要创造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吃饭问题”、“权力角逐”、“人格掩饰”、“媒体炒作”、“产业制作”等因素又使文学创作具有制作性。
案例举隅一:人格掩饰(作家为掩饰人格,而创造虚伪的“个性”)
2、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关系
文学流派的形成与文学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
流派与思潮常常同时出现,几乎形影相随,二者的联系或表现为一种文学思潮促成了某个流派甚至多个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或表现为某个文学流派以其广泛、深刻的影响促成了某种文学思潮的产生。
但是,文学流派不等于文学思潮,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作为文学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
文学思潮的特点体现在对某种文学观念的倡导上,思潮以文学思想的更迭体现了文学活动对社会变革的回应;而文学流派则是创作活动的产物,致力于创作实践和通过创作成果显示群体特色是这种文学活动的特点。
3、读者的消费者角色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言》提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此论同样适合文学的生产、消费论。
①文学生产、消费论
A:文学作品是实际生活中的特殊商品
B:文学创作就是对特殊消商品的生产
C:文学阅读是对于特殊商品的消费
②文学消费与审美分离的情况
A:购买文学作品是为了摆设,显示或伪装自己的文化身份
B: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比如购买某种罕见的版本。
C:将作品作为艺术品进行收藏。
(有的作品的装帧、印刷、插图等具有很高的品质和审美性,收藏者购买这类作品注重的是作品外形式,而非内容)
D:媒体欺骗,读者消费上当
E:伪劣盗版作品无法正常阅读或观看
自然主义(naturalism):深受实证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影响,并借助其方法论来审视和表达社会人生的一种文学主张及实践。
它强调从生理的、遗传的角度来理解和表达社会人生。
注重展示生活现象“怎么样”而不追问“为什么”。
它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极端形式。
自然主义文学观
(1)把文学纳入科学轨道,用科学思维引导文学写作——如人物塑造上,要求从遗传学、生理学的角度认识人,研究环境对人的影响,进而阐明生理学、遗传学对人的作用。
(2)文本叙事——以科学的态度记录事实
(3)以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写作
一、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象征主义文学
(一)涵义: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主要是法国的以此文艺思潮和诗歌创作运动。
它是对19世纪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以丹纳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的反叛和挑战。
它追求文学的暗示性和朦胧性,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
20世纪初象征主义越出法国,在欧美乃至世界流行,形成了更具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
它坚持认为最高的真实是心灵的真实,只能通过象征暗示实现。
(二)基本特征
1、发起者是一群作家
【美】爱伦·坡(1809-1849)《乌鸦》;
【法】波德莱尔《恶之花》;马拉美(1842-1898)《彷徨集》;瓦雷里(1871-1945)《海滨墓园》;普鲁斯特(1871-1922)《追忆似水年华》、《驳圣伯夫》等。
【爱尔兰】叶芝(1865-1939)《奥辛的漫游及其他》(1889)、《诗选》(1895)、《芦丛之风》(1899)等。
2、追求象征性
①鼓吹感应:爱伦·坡追求神圣美,指出外在万物是神圣美的倒影,却又能象征地传达彼岸的辉煌。
波德莱尔指出大自然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并在《十四行诗》中提出著名的“感应论”。
感应论认为感应是一种客观存在,万物之间、万物与精神之间存在感应,世界具有复杂含义;各种感官之间存在相互沟通,即我们常说的“通感”;诗的任务就是发现这种感应关系并以象征传达其中的意蕴。
②强调暗示:马拉美指出诗就是让人一点点去猜想,这就是暗示的作用。
诗人的任务是一点点地将对象暗示出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让读者去猜想。
诗人通过神秘的暗示构成朦胧的象征意境,从而达到人对于爱伦·坡所说的神圣美的把握和理解。
3、追求诗歌的纯美
①内容上的神圣美:爱伦·坡所说的神圣美;马拉美所谓的“最高境界”;波德莱尔所谓的“属于另一世界的最高的美”……
②纯诗语言:强调作家不能把作品当理论写,要坚持文学的独特性,要恢复文学自身的地位。
如【法】兰波《语言炼金术》认为诗的语言是从心灵到心灵的语言,是日常之外的语言。
马拉美为纯是语言付出了毕生精力,指出诗歌高尚地帮助语言赎了罪。
③追求诗歌的音乐性。
如,马拉美强调音乐与韵文相结合为诗。
4、重视抽象逻辑思维。
由于象征主义是精神本体论,因此瓦雷里《诗与抽象思维》,要求诗人能从更高层面上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生命的无限性。
要实现瓦雷里的要求,诗人必须具有很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三)对象征主义的评价
贡献:
①坚持持文学的特性,强调文学不同于理论写作,提出了开放的纯诗论。
②强调抽象逻辑思维,有利于作家更深刻地把握生命的本质。
真正伟大的作家一定具有极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哲思能力。
局限:
①忽视社会实践性,无法实现人文关怀。
②太过于神秘,不符合文学产生原因和创作实践。
意识流文学创作主张
①心理现实本体论
意识流小说描写的是心理现实而非社会现实;意识流作家把心里现实作为创作素材和作品题材;因为意识流首先是一种生命内在本体,其次才派生出内心独白的叙事论和方法论。
(作品:乔伊斯《尤利西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关心
的不是境遇、性格,不是社会风尚,而是心理世界。
)
②内心独白的语言观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面对自己说话,内心面向自己独白。
内心独白已成为意识流文学的叙述对象、叙述本身和叙述手段。
③自由联想的创作心理
意识流文学创作通过作家的自由联想而展开。
因此作品人物被作家大量赋予回忆、梦境、想象、感觉、感受、意识等心理活动形式。
意识流小说创作希望作家充分发挥自由联想,哪怕是混乱、晦涩、重复、不合逻辑都没有关系,认为作家心理越自由小说就越生动、越成功。
④时空错位的结构论
要求在时空错位中展示人物的心理空间和意识时间,认为时空错位更能全面地把握生命之流的存在方式。
其结构模式一般有线形、放射形、彩点式(如天上的星星)和块状结构(意识集结为一块一块的构件,整个意识之流由众多大块的构件组合而成)。
⑤追求音乐化的表现论。
生命的意识之流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性,因此意识流作家在表现主观精神时应该投入到追求音乐的律动性的表现之中。
作品内容要呈现出意识在时空上的律动性。
补充说明:中国作家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汪曾祺、王蒙等人曾受过国外意识流理论和作品的影响并有相应的作品或论著问世。
此外,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民铎》杂志就分别出过“尼采专号”和“柏格森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