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2.1.1 空气的组成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 2.1.1 空气的组成 课件(共24张PPT)
【思考】该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交流讨论 :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空气总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实验误差分析:
交流讨论: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大于空气总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该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装置气密性良好;红磷要过量;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弹簧夹要夹紧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塞塞子要迅速;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1. 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2.了解空气的组成。
思考: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
风吹动树叶
气球打气
窗帘飘动
思考: 1.空气中究竟有什么物质?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去测定空气的成分吗?实验的依据是什么?
一 、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测定
实验步骤1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实验现象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1/5。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2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原理
烧杯
M
空气
集气瓶
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
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思考】红磷消耗了瓶中的什么物质?
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
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现象: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拉瓦锡的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课件(共30张PPT)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分析: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烧杯中的 水压进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 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1、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小于外界 大气压,水被压入集气瓶。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 性质?

4.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 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不能漏气; (2)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吸收五氧化二磷) (3)红磷应过量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5)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6)不能用木炭、硫磺、镁、铁等代替红磷
【思考】 在实验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体积小于集 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 小于1/5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稀有气体:主要用作保护气、电光源、激光、 制冷以及医疗等。
稀有气体用于飞艇、闪光灯、液氦冷冻机、霓虹灯等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 此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物理变化)
氦气可用于充气球或汽艇(比氢气安全)
1、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 气体是( )B
A、二氧化硫磺 B、二氧化氮肥 C、一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的现象是( A)
A、生成五氧化二磷 B、生成白色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产生大量的白烟
6、下列各项中,成因果关系的一组是: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大量排入大气中 ④致冷剂氟里昂排入大气中;a .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c .

2.1.1空气的组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2.1.1空气的组成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占据氧气原有的空间,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 。 ⁠
返回目录
(2)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白烟 ,打开弹簧夹,水 沿导 ⁠
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来水面上方空气



(3)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4)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注意事项:① 红磷要足量;② 装置气密性要好;③ 冷却后才能
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1772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发现剩余的气
体不被碱液吸收,不能维持生命,具有可以灭火的性质,因此他把这种 气体叫作“浊气”。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了著名的“二十天 实验”,通过加热曲颈甑中的水银进行定量研究,认识到空气是由氧气 和氮气组成的混合物。
123456
返回目录
19世纪末,英国的物理学家瑞利经过实验和推理,发现了稀有气 体,后来经过多位科学家的实验与探究,逐步让人们明确了空气的主要 成分及含量。 (1) 被卢瑟福称为“浊气”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氮气 。

(2) 卢瑟福和拉瓦锡的实验原理都是通过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 氧 ⁠
气 ,使瓶内和瓶外的 气压 出现差值。 ⁠
123456
返回目录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用压 力传感器测得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乙。
②③
123456
第6题
返回目录
(2) 图乙中 A 点为点燃红磷前集气瓶中的气压, AB 段气压显著增大的
原因是 红磷燃烧时放热,使气体膨胀,气压增大 。 t3s后瓶内气压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2.1 空气 课件(19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2.1 空气 课件(19张PPT)


2.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没有图像的填 充就被 边缘化 ,纯文 学也只 有借助 图像才 能走向 市场中 心、大 众视野 ,充斥 市场的 总是图 文并茂 的大众 读物, 这就形 成了当 下对文 学的消 费由读 字到读 图的转 变。

3.当然,文学毕竟是图像无法取代的 ,人类 文明的 传播方 式从图 像过渡 到文学 ,就是 因为文 字的抽 象描述 、概括 能力是 超越图 像的。 文字通 过语言 唤起人 脑中的 想象, 其魅力 在于建 构一个 内视形 象,这 种内视 审美是 文学独 有的, 语言艺 术独有 的。
: 分 析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 集气瓶中的气压减小所以烧杯中的
水倒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
即是氧气的体积
反应表示
点燃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讨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是氧气占 空气体积的1/5,而我们实验中,为什么气
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1:气密性要好 2:红磷要过量 3:集气瓶要完全冷却

4.文学独特的“味外之旨”、“韵外 之致” ,其丰 富性和 多重意 义,依 靠图像 是永远 无法接 近的。 图像的 直观性 正好切 断了这 种对文 字魅力 的省思 和想象 。

5.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读懂材料。 总体来 说,上 述材料 对什么 是“最大 的快乐” 加以形 象的阐 释,要 使自己 成为快 乐的人 ,从第 一个答 案中, 我们知 道必须 工作, 耕耘与 创造会 使人快 乐;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氦,氖, 氩,氪,氙,氡)
无色、无味、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霓虹灯、闪光灯、航标灯、
稀有气体用途
探空气球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1 空气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1 空气 课件(共23张PPT)
实 验 探 究
[实验2-1]
现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光,放出大量的

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 后,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
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瓶内空间的1/5。
分 生成白色P2O5固体小颗粒,耗去 析 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2-1]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1/5
为什么实验中总少于1/5?
实验误差
1、
红磷量不足。
2、
气密性不好。
3、
没有完全冷却。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有。当氧气含量低时, 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
一.组成
空气成分按体积计 氮气N278% 氧气O221%
稀有气体 0.94%
2.空气被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 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 (世界环境三大问题)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1 空气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1 空气 课件(共23张PPT)
P31---①污染指数项目 ②空气质量标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1 空气 课件(共23张PPT)
数大级高质量差
P3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1 空气 课件(共23张PPT)
天空更蓝 P30
3.空气污染的防治:
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
洁植能树源造、林积极植树造林
种草等
种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1 空气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1 空气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的成分课件63张(共6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的成分课件63张(共63张PPT)

对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 对建筑物的危害
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
开发清洁能源 改善燃料结构
煤脱硫处理
处理工厂废气
大力植树造林
1.污染空气的污染物有哪些? 2.目前面临的三大大气污染是什么? 3.空气被污染后的危害? 4.如何保护空气?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原因: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 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2 【中考•邵阳】实验室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3 【中考•怀化】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
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B )
(2)在空气中点燃①中的红磷,并迅速插入无底集气瓶
内,塞紧橡皮塞,此时看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红__磷___
_燃__烧__,_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_红__磷__+__氧__气___点__燃___五__氧__化__二__磷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
纯净物:只由 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可以用 化学符号表示
氮气:N2 氧气:O2
交流与讨论
Hale Waihona Puke 纯净物混合物特性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如熔点、沸点等
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表示 方法
可用化学符号表示
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氧气(O2)、硫(S)、
举例 一氧化碳(CO)、冰
水混合物(H2O)等
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有。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2.1 空气(第2课时)(共32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2.1 空气(第2课时)(共32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2.1 空气(第2课时)(共32张PPT)(共32张PPT)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复习回顾:1、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含量分别是多少?2、物质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分类依据是什么?3、辨别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①医用酒精②冰水混合物③清新空气④加碘食盐⑤海水⑥自来水(第2课时)课题1 空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0102疑问一疑问二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各有什么用途?为什么要保护空气?如何保护空气?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1探究一1、氧气⑴供给呼吸:⑴支持燃烧:⑴化工原料医疗急救、潜水、登山、宇航等气焊、气割、炼钢、航天等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1探究一2、氮气③作保护气①作冷冻剂②化工原料:⑴氮气的用途:用于焊接金属用于粮食储存和食品包装用于充填灯泡制硝酸和氮肥等用于医疗麻醉用于超导冷冻⑴氮气的性质:无色气体无味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1探究一⑴包括:⑴性质:氦、氖、氩、氪、氙、氡都是无色无味气体,性质稳定⑴用途作保护气:制作电光源:氦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填充气球(氦气)等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如焊接金属、充填灯泡等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红灯等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可是……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怎么办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二氧化硫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生产硫酸等工厂排放的尾气一氧化碳化石燃料等不完全燃烧氮的氧化物机动车辆等排放的废气可吸入颗粒物地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尘等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⑴主要污染物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NO、NO2 )粉尘(可吸入颗粒)⑴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地面扬尘工厂排放的废气1、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形成酸雨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破坏臭氧层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产生温室效应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02探究二①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②形成酸雨;③造成臭氧层破坏;④产生温室效应等。

2.1 空气(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2.1 空气(第1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册((人人教教版版))
课题1 空气
[谜语] 听得见, 看不着, 只见花草随它摇

[谜谁底想抓] 它风抓不到

[小实验] 风的形成
证明了空气 的存在!
空气围绕在你的身边, 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 性质吗?
空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思考] 空气里有什么吗?
* *
第1课时 一、空气是有什么组成的
③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说
明空气中含有_水__蒸__气_。

气 ※实验2-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1 有
空 什 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气么
组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和纯净物

1、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约为21%
的气体 是( A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通常使用
的药品是( C )
A. 硫 B. 木炭
C. 红磷 D. 蜡烛
描述现象时要特别注意!
易错易混
2 结论不能代替现象 .
现象
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结论
1 集气瓶中剩余4/5的气体主Fra bibliotek是什么?[拓展结论] ①剩余气体 主要是氮气。 ②氮气难溶于水,不能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剩余气体有什 么性质?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
实验原理 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白色固体)
实验步骤
实验2-1 ①连接仪器,检 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 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 等份,用弹簧夹夹紧乳 胶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红 磷,立即伸入瓶中,塞 紧瓶塞。 ④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 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 %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 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 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这是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出 空气是由氮气和 氧气组成。
红汞磷 + 氧气 点燃 氧五氧化化汞二磷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
曾经叫“养气”(重要性)
氧炔焰切割金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思考2:
交流讨论 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1、降温 2、吸收白烟(有毒),
防止污染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二、空气的成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水和杂质 0.0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思考1: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 内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注意: (1)红磷要足量 (2)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3)装置要密封 (4)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进行读数
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 烟。待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进入集 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 白酒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判断: (1)清澈的河水 (3)矿泉水 (5)清新的空气 (7)红磷 (9)五氧化二磷
(2)澄清的石灰水 (4)氮气 (6)蒸馏水 (8)冰水共存物 (10)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空气
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其他气体和杂质
含多种成分 (混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N2、O2、CO2、P、P2O5、H2O、蒸馏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思考4:能否用木炭、镁代替红磷做实验?
不能,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广口 瓶内外不能形成压强差,水不能进入广口瓶。
镁不仅与氧气发生反应还可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 氧化碳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红磷汞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 氧气,生成 五氧氧化化汞二固磷体固体, 使容器内压强 减小。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记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 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思考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交流讨论
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 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是什么?有什 么性质?
瓶中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不溶于水,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纯氧用于病人的急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液氧氧化燃料产生的能 量推动宇航员升上月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2.1空气(共3 4张PPT )ppt课 件人教 版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