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技术应用
Web应用防火墙WAF技术的综述

Web应用防火墙WAF技术的综述
Web应用防火墙(WAF)是一种用于保护Web应用的安全技术。
它是一种软件或硬件设备,能够监控和过滤进入Web应用程序的所有网络流量。
WAF可以阻止攻击者利用已知漏洞、注入攻击和跨站点脚本等技术攻击Web应用,从而保护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完整
性。
WAF的核心功能是对Web应用程序的流量进行过滤和监控。
它可以检测恶意流量和攻击,并且尝试去降低这些攻击的影响。
WAF还可以分析访问模式和多个链接请求,以帮助
确定攻击者的意图,并在发现异常行为时自动应对。
截至2021年,WAF技术迅速发展,拥有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和部署模式。
以下是WAF技术的一些综述:
1. 基于规则的WAF:这种WAF使用预定义规则集阻止已知的攻击。
规则可以是开源的,如OWASP CRS,也可以是商业的。
此类WAF易于完成部署和配置,但有一些潜在的缺陷,例如容易影响Web应用程序的性能。
2. 基于机器学习的WAF:这种WAF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检测网络流量并阻止攻击。
此类WAF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攻击,但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训练。
4. 云端WAF:此类WAF是一种托管式的WAF,通过SaaS模型提供。
他们可以轻松地扩展到大规模环境,并可以使用云端服务来实现基于流量分析的检测。
防火墙技术在防止局域网内外攻击方面的应用

跨f比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r os s CentI lr y,June2008,V ol l6,N o.7防火墙技术在防止局域网内外攻击方而的应用刘世清(广西公安边防总队友谊关边防检查站,广西,凭祥,532600)【摘要】防火墙技术在防止局域网内部和外部攻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防火墙技术在防止网络外部攻击中的配置和应用。
之后研究了防火墙在阻断内部攻击中的应用,供同行参考【关键词】防火墙技术;局域网;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应用【中图分类号】TP30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J l005一10r74(2008)c r7一02“一01在建筑大厦中,我们常常见到用来阻止火灾蔓延的防火隔断墙。
防火墙类似于这种隔断墙,I nt em et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系统,它监控町信任网络(相当于内部网络)和不可信任网络(相当于外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通道,以防止外部网络的危险蔓延到内部网络上。
防火墙作用于被保护区域的入口处,基于访问控制策略提供安全防护。
本文将首先简要研究防火墙保护局域网防止外部攻击的配置与应用,之后分析防火墙的内部阻断功能。
1防火墙保护局域网防止外部攻击的配置与应用1.1网络中常见的攻击种类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攻击行为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通过各种攻击软件,只要具有一般计算机常识的初学者也能完成对网络的攻击。
各种网络病毒的泛滥,也加剧了网络被攻击的危险。
网络攻击,一般是侵入或破坏网上的服务器(主机),盗取服务器的敏感数据或干扰破坏服务器对外提供的服务;也有直接破坏网络设备的网络攻击,这种破坏影响较大,会导致网络服务异常,甚至中断。
防火墙的攻击防范功能能够检测出多种类型的网络攻击,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局域网络免受恶意攻击,保证内部局域网络及系统的正常运行。
1.2防火墙的典型组网配置和攻击防范目前网络中主要使用防火墙来保证局域网络的安全。
例如:当防火墙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接处时,可以保护组织内的局域网络和数据免遭来自外部网络的非法访问(未授权或未验证的访问)或恶意攻击;当防火墙位于组织内部相对开放的网段或比较敏感的网段(如保存敏感或专有数据的网络部分)的连接处时,可以根据需要过滤对敏感数据的访问(即使该访问来自组织内部)。
简述防火墙的作用及其安全方案三篇

简述防火墙的作用及其安全方案三篇安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nqudn,通常指人没有危险。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隐患,是免除了使人感觉难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
以下是我整理的简述防火墙的作用及其安全方案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简述防火墙的作用及其安全方案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Q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
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如果采用一种统一的技术和策略也就不安全了;第二,网络的安全机制与技术要不断地变化;第三,随着网络在社会各方面的延伸,进入网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集团联合研究开发。
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产业将来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
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
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防火墙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
防火墙工作原理及应用(ppt)

分组过滤技术
• 分组过滤技术的特点 ➢ 因为CPU用来处理分组过滤的时间相对很少,且这种防护措 施对用户透明,合法用户在进出网络时,根本感觉不到它的 存在,使用起来很方便。 ➢ 因为分组过滤技术不保留前后连接信息,所以很容易实现允 许或禁止访问。 ➢ 因为分组过滤技术是在TCP/IP层实现的,所以分组过滤的一 个很大的弱点是不能在应用层级别上进行过滤,所以防护方 式比较单一。
防火墙的局限性
• 防火墙不能防范不经过防火墙的攻击; • 防火墙不能防止来自内部的攻击。 • 防火墙只能按照对其配置的规则进行有效的工作,一个过于随意
的规则可能会减弱防火墙的功效; • 防火墙不能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软件或文件的传输; • 防火墙不能修复脆弱的管理措施或者设计有问题的安全策略; • 防火墙可以阻断攻击,但不能消灭攻击源; • 防火墙不能抵抗最新的未设置策略的攻击漏洞; • 防火墙的并发连接数限制容易导致拥塞或者溢出; • 防火墙对服务器合法开放的端口的攻击大多无法阻止; • 防火墙本身也会出现问题和受到攻击;
网络防火墙
防火墙的功能
• 访问控制 • 防止外部攻击 • 进行网络地址转换 • 提供日志与报警 • 对用户身份认证
防火墙的历史
• 最早的防火墙技术几乎与路由器同时出现,采用了分组过滤(packet filter)技术;
• 1989年,贝尔实验室的Dave.Presotto和Howard.Trickey推出了第2代防 火墙,即电路级防火墙,同时提出了第3代防火墙——应用层防火墙(代理 防火墙)的初步结构;
• 后来代理服务器逐渐发展为能够提供强大安全功能的一 种技术。
• 代理服务器防火墙作用在应用层,针对每一个特定应用 都有一个程序,通过代理可以实现比分组过滤更严格的 安全策略。
计算机网络应用 防火墙主要技术

计算机网络应用防火墙主要技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Internet防火墙及其应用,还有必要从技术角度对防火墙进行深入考究。
防火墙上常用的技术大体包括包过滤技术、应用服务器技术、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及审计技术等多种技术,并且每种防火墙技术都存在它实现的原理。
1.包过滤技术包过滤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安全控制技术,包过滤防火墙一般在路由器上实现,用以过滤用户定义的内容。
其原理是对通过设备的数据包进行检查,限制数据包进出内部网络。
由于包过滤无法有效的区分相同的IP地址和不同的用户(因为包过滤只对网络层的数据报头进行监测,并不检测网络层以上的传输层和应用层),安全性相对较差。
在整个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包过滤技术出现了两种不同版本,称为“第一代静态包过滤”和“第二代动态包过滤”。
●第一代静态包过滤类型防火墙这类防火墙是最传统的防火墙,几乎是与路由器同时产生。
它是根据定义好的过滤规对网络中传输的每个数据包进行检查,用来确定该数据包是否与某一条包过滤规则匹配。
过滤规则基于数据包的报头内容进行制定。
报头内容中包括IP源地址、IP目标地址、传输协议(TCP、UDP、ICMP等)、TCP/UDP目标端口、ICMP消息类型等。
IP数据报头格式如图11-14所示。
版本报头长度服务类型总长度标识标志分段偏移生存时间协议报头校验和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任选项填充项图11-14 IP数据报头格式●第二代动态包过滤类型防火墙这类防火墙采用动态生成包过滤规则的方法,避免了设置静态包过滤规则时所产生的错误。
包状态监测(Stateful Inspection)技术就是由该技术发展而来的。
采用该技术的防火墙对通过它建立的每个连接都进行跟踪,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动态地在过滤规则中增加或更新条目。
2.代理服务技术其原理是在网关计算机上运行应用代理程序,运行时由两部分连接构成:一部分是应用网关同内部网用户计算机建立的连接,另一部分是代替原来的客户程序与服务器建立的连接。
防火墙工作原理及应用

是安全策略即包过滤算法的设计。
ACL对数据包的过滤
帧头 (例如HDLC)
数据包 (IP头部)
段 (例如TCP头部)
数据
帧尾
目的端口号 源端口号 目的IP地址 源IP地址 封装协议
用ACL规则 测试数据包
允许通过 拒绝,丢弃
图7.7
ACL处理入数据包的过程
数据包到达 防火墙接口 接口上有 ACL吗? Yes 列表中的 下一条目 与第一条 匹配吗? No No
传输层
Internet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内部网
图7.6
无状态包过滤防火墙的优缺点
• 无状态包过滤防火墙最大的好处是速度快、效率高,对流
量的管理较出色;由于所有的通信必须通过防火墙,所以 绕过是困难的;同时对用户和应用是透明的。
• 无状态包过滤防火墙的缺点也很明显:它允许外部网络直
接连接到内部网络主机;只要数据包符合ACL规则都可以 通过,因此它不能区分包的“好”与“坏” ;它不能识 别IP欺诈。它也不支持用户身份认证,不提供日志功能; 虽然可以过滤端口,但是不能过滤服务。
是按照防火墙对内外来往数据的处理方法,大 致可以将防火墙分为两大体系:包过滤防火墙 和代理防火墙。前者以Checkpoint防火墙和 Cisco公司的PIX防火墙为代表,后者以NAI 公司的Gauntlet防火墙为代表,表7.2为防火 墙两大体系性能的比较。
防火墙两大体系性能的比较
包过滤防火墙
工作在IP和TCP层, 效率高; 提供透明的服务,用 户不用改变客户端程 序
防火墙放置的位置
Internet 内部网
分支机构或合作 伙伴的网络
VPN 连接
图 7.3
防火墙的分类
防火墙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1 4 9一2 0 )0 09 — 3 1 7 — 72 (081 — 0 4 0
Ab t c:W t t e d v 1 p e t o h n e n t,h e w r t a k r m o t i e n t o k h s g a u 1 y i — sr t i h h e e o m n f t e I t r e t e n t 0 k a t c s f o u s d e w r a r d a l n a
12应用代理技术 .
随着互联网技术 的飞速发展 ,校 园网在丰富教学资源 、
拓展 教学空间 、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但来 自互联 网的黑客入侵 、 病毒破坏、 文件篡改和密码
代理服务是另一种类型的防火墙, 它通常是一个软件模 块, 运行在一台主机上 。 代理服务器与路由器合作, 由器实 路
13网络地 址转换 (A) . N T 技术 由于 接人 因特 网的主机数量 的急剧膨 胀,P 4地址 逐 Iv 步面 临耗尽的危机, Iv 而 P 6的实际应用还有待时 日。 随着高
部非授权用户使用, 防止内部受到外部非法 用户 的攻击。防 火墙 的技术主要有: 分组过 滤技术 、 应用代理技术和 网络地
盗用等问题正侵扰着校 园网的正常运行。 对于网络管理者 来
说, 非常希望有一 种相 应的技术 能解 决上述 问题 , 这就是 现 在应用比较广泛的防火墙技术。
1 防火墙的概念和主要技术
现内部和外部 网络交互时的信息流导向, 将所有的相关应用 服务请求传递给代理服务器 。代理服务 作用在应用层 , 其特
O t e f h fi e r wa1 Th us a yp ca e am e 1. en e t i 1 x pl tO ur he e pO nd t fi ew l f t r x u ed he r al ap ic ti n n am es et pl a O i c pu n — w k. or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浅析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敏感和重要的数据也在不断增加,但同时网络病毒和黑客入侵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月尤为重要,就目前的网络保护而言,防火墙依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进行论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防火墙;网络安全;发展趋势一、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重要性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控制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信任程度区域间传送的数据流。
例如互联网是不可信任的区域,而内部网络是高度信任的区域。
以避免安全策略中禁止的一些通信,与建筑中的防火墙功能相似。
它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安全的屏障防火墙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
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防火墙,所以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
防火墙同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基于路由的攻击,防火墙应该可以拒绝所有以上类型攻击的报文并通知防火墙管理员。
2.强化网络安全策略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
与将网络安全问题分散到各个主机上相比,防火墙的集中安全管理更经济。
3.监控网络存取和访问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作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
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
另外,收集一个网络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的理由是可以清楚防火墙是否能够抵挡攻击者的探测和攻击,并且清楚防火墙的控制是否充足。
4.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通过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限制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再者,隐私是内部网络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内部网络中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可能包含了有关安全的线索而引起外部攻击者的兴趣,甚至因此而暴漏了内部网络的某些安全漏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防火墙技术的应用
摘要:运营商随着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对用户的各种服务也不断增强,用户的各种信息的安全性也突出显示。
因此做好内部网络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的维护工作介绍防火墙技术的部分应用,对如何保护各类网络和应用的安全,如何保护信息安全成为了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bss网、mss网、防火墙
正文
1、防火墙简介
通过防火墙的运用,将那些危险的连接和攻击行为隔绝在外。
从而降低网络的整体风险。
1.1防火墙功能
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是对网络通信进行筛选屏蔽以防止未授权的访问进出计算
机网络,简单的概括就是,对网络进行访问控制。
防火墙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不同网络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政策、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
1.2防火墙基本原理
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方
法,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
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它能允许你“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你的网络,同时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你的网络
2、防火墙种类
从实现原理上分,防火墙的技术包括四大类:网络级防火墙(也叫包过滤
型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和规则检查防火墙。
2.1网络级防火墙
一般是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应用、协议以及每个ip包的端口来作出通过与否的判断。
2.2应用级网关
应用级网关能够检查进出的数据包,通过网关复制传递数据,防止在受信任服务器和客户机与不受信任的主机间直接建立联系。
2.3电路级网关
电路级网关用来监控受信任的客户或服务器与不受信任的主机间的tcp握手信息,这样来决定该会话(session)是否合法,电路级网关是在osi模型中会话层上来过滤数据包,这样比包过滤防火墙要高二层。
电路级网关还提供一个重要的安全功能: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
2.4规则检查防火墙
该防火墙结合了包过滤防火墙、电路级网关和应用级网关的特点。
3、防火墙实际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按照承载业务的不同,某运营商的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bss网络,用于承载运营商的计费业务;二是mss网络,用于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
3.1 网络结构
3.2网络说明
如图3-1所示,bss网络承载主用ip承载网,一条atm可以承载办公网,n*2m电路作为mss网络备用电路,达到了热备和扩容的目的。
而且出口的拥塞不会影响mss网络的使用,保证日常办公正常。
3.3安全域的划分
安全域的划分根据设备的用途、存储数据的重要性等因素,分为五个层级。
从0-4安全等级依次递减。
划分设备安全等级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存储私密数据,除系统工程师外不允许其他人随意访问的设备安全等级最高;
需要存取数据,又要提供对外接口的设备,安全等级次之;
有互联网出口的网络安全等级更低,如:办公网设备;
公网或vpn接入的设备可信度最低,所以安全等级最低。
3.4核心安全区域划分
3.4.1 核心安全网络图3-3
3.4.2
如图3-3所示,以两对防火墙作为分割线。
pix525以内的主机属于第0级;pix525和netscreen 500f之间的主机属于第1级;netscreen 500f以外bss网络设备,没有互联网出口,属于第2级;办公网设备属于第3级;通过互联网由vpn接入的设备等级最低,统一归属于第4安全等级。
以两对防火墙作为分割线。
pix525以内的主机属于第0级;
pix525和netscreen 500f之间的主机属于第1级;netscreen 500f 以外bss网络设备,没有互联网出口,属于第2级;办公网设备属于第3级;通过互联网由vpn接入的设备等级最低,统一归属于第4安全等级。
3.5地市网络安全域的划分
地市网络可以分为两级,纯生产终端划入高安全区域,办公终端划入低安全区域,中间增加安全隔离设备。
注意到这里bss网络和mss网络的概念已经被淡化了,我们只是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把所有设备置入了不同的安全区域里,再根据业务需要定制访问控制列表。
3.6访问控制列表
参照图3-3所示,我们把最重要的设备至于0级,并为其分配独立的ip地址空间。
在安全设备上启用nat功能(地址映射),对1-4级设备隐藏其真实地址,即0级设备从表象上看是不存在的。
并制订严格的访问策略,仅允许指定主机访问特定主机的特定协议端口。
默认拒绝一切网络连接请求。
1级设备的访问控制列表是双向的,对内允许特定服务器对特定主机数据库端口的访问;对外允许特定的客户群访问特定的协议端口。
2级设备是指重要性较低的生产设备。
此级设备可根据业务需求设定访问控制策略。
3-4级就是办公终端了,因为其能与互联网互通,或者通过互联网接入,所以较易感染病毒或受到攻击。
一般仅开放最小的系统访问权限,给预最为严格的认证,和路由控制。
为了更好的保护0-1级设备,我们在接口处设置了入侵检测系统,并对进入0-1级区域的操作进行了审计。
审计系统还可以关联系统帐户和访问进程,限制合法的用户只能通过合法的程序操作授权范围内的数据。
4、.部分配置
4.1限制客户端物理位置和设备的功能(即要求软件、硬件vpn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只能是公司指定的地点、机器和人员)通过访问控制列表来实现。
又比如通过mac访问列表,限制只有特定物理地址的主机才能接入:
4.2控制访问时间的功能(包括按小时、按天的控制)
结论
通过此次论文探讨,对实际工作的部分网络问题做了初步分解。
主要在安全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