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第6讲
建筑工程技术《第6章 基础》

第六章基础地基与基础概述1 地基与基础及其与荷载的关系基础是位于建筑物的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直接与土层相接触,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连同自重传给地基。
地基是指支承建筑物荷载的那一部分土层(或岩层)。
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到达一定深度后就可以忽略不计。
直接承受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用N表示。
地基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称为地基的承载力(或地耐力),用R表示。
由于地基的承载力一般小于建筑物地上部分的强度,所以基础底面需要宽出上部结构(底面宽为B),基础底面积用A表示。
当三者的关系式:R≥N/A成立时,说明建筑物传给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地基就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2 地基的分类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的加固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桩基等多种方法。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1 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指从室外设计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室外地坪分为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
而设计地坪指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场地整平的地坪。
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一般情况下,基础埋置深度≤5m时为浅基础,基础埋置深度>5m时为深基础。
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不应小于500mm。
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 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基础形式及荷载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 土的冻结深度的影响4 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基础的分类和构造基础所用的材料一般有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钢筋混凝土等,其中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制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称为无筋扩展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
6.3.1 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6.3.11 无筋扩展基础当上部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小时,基础底面b就会很大,挑出部分b2很宽,相当于悬臂梁,对于由砖、毛石、灰土、混凝土等这类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抗弯强度较低的材料所做的基础,在地基反力作用下底部会因受拉、受剪和受弯而破坏。
建筑设备施工技术(第六章)PPT课件

间隔50-150米,具体应根据土质、地下水量及水泵 的抽水能力而定
13
❖ 水泵的选用:排水施工常用水泵有离心泵和潜水泵 两种,选择水泵的主要参数是:流量、扬程。
❖ 水泵的流量应与沟坑渗水量一致,一般取泵流量为 管沟、基坑渗水量的1.5~2.0倍。
水方法。
15
2.轻型井点法
❖ 轻型井点法就是沿管沟或基坑周围把许多小直径的
井点管埋入地下含水水层内,井点管上端通过弯管 和总管连接,下端通过滤水管和地下含水层连通, 利用抽水设备把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提出,如下
图所示 ❖ 轻型井点系统适用在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等土
层中降低地下水
16
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管路系统、抽水设备 ❖ 管路系统主要包括井点管(包含滤管)、弯
宽度)
❖ 挖深=埋深+管道外径,埋深的要求与管道地点有关
(P163) ❖ 沟底宽度:单管沟底组装根据管径,见表6.1;双管
同沟敷设见公式6.1 ❖ 边坡坡度主要根据土质、挖深和地下水位确定 ❖ 沟槽上口宽度M=W+2nH
9
10
3.沟槽放线、挖沟、找坡、沟基处理、土方回填与热 力管道原理和程序基本相同
钢管
铸铁管
塑料管
优点
缺点
适用 场合
连接 方式 敷设 方式
强度高,韧性好,耐冲 耐腐蚀、使用 击和震动,可焊接,便 年限长、生产 于安装,输气可靠性好 简便、成本低
金属耗量大、易腐蚀、 重量大、质脆 维护费用大,成本高 易折、施工不 便、承压低
长输管线、交通干道、 压力较低<0.2
十字路口,交通繁忙场 MP,动载荷较小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第一章:建筑施工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理解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2.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3. 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1.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古代建筑施工技术,引发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讲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分析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章:建筑施工准备2.1 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了解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3. 掌握建筑施工方案的制定。
2.2 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3. 建筑施工方案的制定。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2.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制定施工方案。
2.4 教学活动1. 讲解与讨论:讲解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制定施工方案。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3.1 教学目标1. 掌握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方法与工艺。
3. 掌握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2 教学内容1.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2.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方法与工艺。
3. 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与工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4 教学活动1. 讲解与讨论:讲解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与工艺。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最齐全)(2024)

2024/1/29
3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40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最齐全)
2024/1/29
1
2024/1/29
目录
• 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 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 •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实践
2
01
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2024/1/29
3
建筑施工技术定义与分类
跨界融合与创新
鼓励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和创 新,探索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和 方法,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变革
。
6
02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024/1/29
7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加固技术
采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 、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 固。
地基处理方法选用原则
根据地基条件及施工条件进行综合分 析,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02
隔热材料种类
常用的隔热材料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硅藻土等。
2024/1/29
03
施工方法
保温层施工一般采用干铺法或粘贴法,隔热层施工可采用喷涂法或铺设
法。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铺设顺序、搭接长度、缝隙处理等细
节问题。
16
防水材料种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防水材料种类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沥青防水卷材 、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钢筋工程
包括钢筋加工、连接、安 装和验收,确保钢筋的受 力性能和稳定性。
混凝土工程
包括混凝土制备、运输、 浇筑、振捣和养护,确保 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 性。
第四章-第一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六)

5.装配式混凝土施工(1)材料要求。
装配整体式结构中,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预制构件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制作。
【例题】关于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B.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C.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D.预制构件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制作E.预制构件吊环应采用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制作【答案】ABCD【解析】装配整体式结构中,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预制构件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制作。
(2)构件预制。
预制构件制作前,应对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制定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输方案等内容。
1)带面砖或石材饰面的预制构件宜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构件饰面层采用面砖时,在模具中铺设面砖前,应根据排砖图的要求进行配砖和加工;饰面砖应采用背面带有燕尾槽或黏结性能可靠的产品。
②当构件饰面层采用石材时,在模具中铺设石材前,应根据排板图的要求进行配板和加工;应按设计要求在石材背面钻孔、安装不锈钢卡钩、涂覆隔离层。
③应采用具有抗裂性和柔韧性、收缩小且不污染饰面的材料嵌填面砖或石材之间的接缝,并应采取防止面砖或石材在安装钢筋、浇筑混凝土等生产过程中发生位移的措施。
2)夹心外墙板宜采用平模工艺生产,生产时应先浇筑外叶墙板混凝土层,再安装保温材料和拉结件,最后浇筑内叶墙板混凝土层;当采用立模工艺生产时,应同步浇筑内外叶墙板混凝土层,并应采取保证保温材料及拉结件位置准确的措施。
建筑施工技术完整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
2
表1.1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
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可松性系数
KS
K’s
现场鉴别方法
一类土 砂,亚砂土,冲积砂土层,种植土, 1.08~ 1.01~
能用锹、锄头挖掘
(松软土) 泥炭(淤泥)
1.17 1.03
二类土 (普通土)
亚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 卵石的砂,种植土,填筑土及亚砂 土
卵石,密实的黄土,天然级配砂石,
砾坚土) 软泥灰岩及蛋白石
可编辑课件 1.32
1.06 ~
1.09
整个用镐、撬棍, 然后用锹挖掘,部 分用楔子及大锤 3
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可松性系数
KS
K’s
现场鉴别方法
五类土 (软石)
硬石炭纪粘土,中等密实的页岩、 1.30
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 ~
软的石炭岩
体积及挖土机械的主要参数;
▪ 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是计算填方所需挖土工
程量的主要参数,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 1.1所示。
可编辑课件
9
4.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指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土的渗透性 用渗透系数表示。
渗透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水穿透土层的能力,以 m/d表示;它同土的颗粒级配、密实程度 等有关,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选择各 类井点的主要参数。土的渗透系数见表 1.6所示。
式中
ρd——土的干密度,kg/m3 mS ——固体颗粒质量,kg V — 土的体积,m3。
在一定程度上,土的干密度反映了土的颗粒
排列紧密程度。土的干密度愈大,表示土愈密
实。土的密实程度主要通过检验填方土的干密
可编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