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病虫害防治常用药品
常见农药种类及病虫害分防治

一、杀虫剂1.敌百虫常用剂型:90%原粉,80%可溶性粉剂,25%油剂,2.5%、5%粉剂,30%乳油。
毒性:低毒。
作用方式:胃毒,触杀防治对象:对多种鳞翅目幼虫有效,对绳类特效。
还可防治地下害虫使用方法:喷雾:90%原粉800—1000倍液;毒饵:原粉:水:饵料按1:10:100配制,防治地下害虫。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现配现用。
2.敌敌畏常用剂型:50%,80%乳油毒性:中毒。
作用方式:熏蒸,触杀,胃毒。
残效期1—2天。
防治对象:防治鳞翅目害虫,落叶松花蝇成虫,叶蜂幼虫及蛀干害虫的幼虫。
使用方法:喷雾:80%乳油1500倍液;灌注:5%敌敌畏乳油塞入虫孔用泥封口。
注意事项:对高梁、玉米易产生药害,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3.辛硫磷常用剂型:50%,40%乳油,5%颗粒剂。
毒性:低毒。
作用方式:触杀,胃毒等。
防治对象:对蛴螬及鳞翅目幼虫有特效。
适合防治地下害虫。
使用方法:喷雾:50%乳油1000倍液;撒毒土:5%颗粒剂30kg/hm2 注意事项;见光易分解,对铁有腐蚀性,在林木幼苗上慎用。
4.马拉硫磷常用剂型:45%乳油,25%油剂,70%优质乳油(防虫磷)毒性:低毒。
作用方式:触杀,熏蒸防治对象:蝗虫,松毛虫,毒蛾,粉蠂,卷蛾,叶蜂的幼虫,小型昆虫。
使用方法; 喷雾:45%乳油1000倍液;超低量喷雾:每公顷用25%油剂2.25—3L 注意事项:忌与酸碱性物质混用,注意防火。
随配随用。
对蜂、鱼、瓢虫高毒。
5.乙酰甲胺磷常用剂型:30%,40%乳油。
毒性:低毒。
作用方式:内吸,触杀,胃毒。
防治对象:蚜虫,螨类,蚧类及大袋蛾等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害虫,还可杀卵。
使用方法;喷雾,用0.05%--0.1%的有效成分。
注意事项:不宜在桑、茶树上使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注意防火。
6.氧化乐果常用剂型:40%乳油,18%高渗乳油。
毒性:高毒。
作用方式:内吸,触杀。
防治对象:蚜虫,螨类,蚧类等。
使用方法:喷雾:40%乳油500—1500倍液;刮皮涂药:40%乳油3—5倍;打孔注药:40%乳油5—10倍。
病虫害防治中的害虫防治剂筛选与应用

病虫害防治中的害虫防治剂筛选与应用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害虫防治剂,并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进行筛选与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病虫害防治中害虫防治剂的选择与应用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农业从业者们更好地应对病虫害问题。
一、害虫防治剂的分类害虫防治剂可分为化学防治剂、生物防治剂和物理防治剂三大类。
1. 化学防治剂:由化学合成的杀虫剂和杀菌剂。
常见的化学防治剂包括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化学防治剂通常具有快速杀灭害虫和病菌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2. 生物防治剂:利用某些具有杀虫或拮抗作用的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剂包括昆虫病原微生物、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拮抗细菌和真菌等。
与化学防治剂相比,生物防治剂具有环境友好、安全无毒等优点,但其防治效果相对较慢。
3. 物理防治剂:通过物理手段杀灭害虫或阻断其生活环境。
常用的物理防治剂包括黄飞虎、电子辐照、高温熏蒸等。
物理防治剂的使用相对简单,且不产生异味和残留物,但其防治效果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
二、害虫防治剂的筛选在选择适合的害虫防治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病虫害类型: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对防治剂的选择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外食性害虫,如蚜虫和叶螨等,可以选择接触性杀虫剂进行喷洒;而对于内食性害虫,如玉米螟和棉铃虫等,需要选择具有胃毒性的杀虫剂。
2. 防治剂的毒性:防治剂的毒性直接影响害虫的死亡率和作物的安全性。
选择时应注意剂量和浓度的控制,避免过度使用造成毒害或产生抗药性。
3. 环境影响:防治剂不仅会对害虫产生影响,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选择环境友好型的防治剂有助于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的污染。
4. 安全性:防治剂的安全性是保证农业从业者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因素。
选择无毒或低毒性的防治剂,遵循使用说明和安全手册中的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使用。
防治害虫的25种常用杀虫剂

防治害虫的25种常用杀虫剂!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杀虫剂,其中噻虫嗪、螺虫乙酯、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乙基多杀菌素、联苯肼酯、氟吡呋喃酮属于比较新颖的杀虫剂。
1、噻虫嗪新烟碱类农药,兼具胃毒及触杀作用。
施药后,可被作物根或叶片较迅速地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喷雾、灌根和种子处理都可以,对蚜虫、飞虱、白粉虱、蓟马、黄条跳甲等有较好的防效。
2、呋虫胺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可以快速被植物吸收并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用于防治粉虱和蓟马。
3、螺虫乙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螨)剂,持效期较长。
其作用机制为干扰害虫脂肪合成、阻断能量代谢。
其内吸性较强,可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
可有效防治番茄烟粉虱、柑橘树介壳虫、红蜘蛛、柑橘木虱等。
4、溴氰虫酰胺内吸性杀虫剂,胃毒为主,兼具触杀。
其作用机理新颖、杀虫谱广,可防治小菜蛾、蚜虫、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甜菜夜蛾、瓜绢螟、蓟马等害虫。
5、氟啶虫胺腈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
施药时应注意对植株叶背均匀喷雾。
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和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6、氟吡呋喃酮具有良好的内吸性、胃毒和触杀活性。
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该产品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效,速效性较好。
7、乙基多杀菌素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性。
喷雾时应均匀周到,叶面、叶背、心叶及茄子花等部位均需着药。
用于防治蓟马以及小菜蛾和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也可用在豇豆上防治潜叶蝇和豆荚螟。
8、联苯肼酯新型选择性杀螨剂。
没有内吸性,为保证药效,喷药时应保证叶片两面及果实表面都均匀喷到。
害螨接触药剂后,很快停止进食、运动和产卵。
用于多种作物防治二斑叶螨、茶黄螨等植食性害螨。
9、甲维盐胃毒和触杀作用,害虫发生不可逆转麻痹,停止进食,2-4天后才能死亡,杀虫速度较慢;可以防治鳞翅目害虫,高浓度甲维盐对于蓟马类有活性,对作物安全。
10、吡虫啉触杀、胃毒和内吸;害虫麻痹死亡;速效性好,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温度高杀虫效果好;刺吸式口器害虫;易被作物吸收,可以同根部吸收,目前主要用来防治蚜虫等。
常见病虫害防治药剂

常见病虫害防治药剂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接触性杀菌剂):代森锰锌、百菌清、硫和铜制剂(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碱式氯化铜、氧化亚铜等)。
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甲霜灵、三唑酮、烯唑醇、苯咪甲环唑、丙环唑、嘧菌酯、醚菌酯、霜霉威、烯酰吗啉、霜脲氰、嘧霉胺等。
广谱性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在植物体内转变为多菌灵,对斑点、粉锈、毛霉有效,对霜疫类病害无效)、丙森锌1、霜疫类病害(霜霉病、晚疫病、白锈病、疫霉根腐类病害等)生物预防:寡雄腐霉/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小檗碱+褐藻酸钠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初期配方:甲霜锰锌/双炔酰菌胺/烯酰锰锌/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中期配方:氟菌霜霉威(银发利)/吡唑嘧菌酯/恶酮霜脲腈(抑快净)/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若是疫病发生,等级加一级,防治速度要快。
番茄筋腐病预防:拿敌稳(肟菌戊唑醇)+腐植酸/红糖番茄筋腐病治疗: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抑快净(恶酮霜脲腈)+腐植酸/红糖2、毛霉类病害(灰霉病、叶霉病、菌核病等)生物预防:木霉菌/小檗碱/儿茶素+褐藻酸钠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初期配方: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苯咪甲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中期配方:烟酰胺/嘧菌环胺+苯咪甲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叶霉病配方:苯咪甲环唑+多抗霉素+乙蒜素+腐植酸/红糖煤霉病配方:异菌脲+苯咪甲环唑+乙蒜素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3、点斑类病害(褐斑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早疫病等)预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钠治疗配方:唑类药+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红糖疤斑病预防配方:代森锰锌/多菌灵/甲托/百菌清+褐藻酸钠疤斑病治疗配方:三唑类(苯咪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咪鲜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亚胺类(异菌脲)+春雷霉素+乙蒜素+腐植酸/红糖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注:唑类药在瓜类、豆类苗期用量减半,茄果类开花坐果前慎用。
重大病虫害防控常用农药通用名与常见产品名称表

重大病虫害防控常用农药通用名与常见产品名称表重大病虫害防控常用农药通用名与常见产品名称表(部分)通用名产品名称通用名产品名称噻嗪酮扑虱灵、稻虱净、优乐得等乙磷铝疫霜灵、疫霉灵、百菌消等吡蚜酮飞电等苯醚甲环唑世高等噻虫嗪阿克泰、锐胜等嘧菌酯阿米西达、腈嘧菌酯等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咪鲜胺施保功等吡虫啉蚜虱净、一遍净、扑虱蚜等春雷霉素加收米等苏云金杆菌敌宝、包杀敌、快来顺等稻瘟灵富士一号等毒死蜱乐斯本、神农宝、一平线等三环唑稻艳、丰登等杀虫单杀螟克、扑螟瑞、稻道顺等井·蜡芽孢杆菌纹霉清、纹霉星等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代森锰锌大生等阿维·氯苯酰稻腾苯甲·丙环唑爱苗等溴氰菊酯敌杀死等噻菌铜龙克菌等氟虫脲卡死克等噻氟菌胺满穗等溴虫腈除尽等恶霉灵土菌消等丁硫克百威好年冬等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氰氟虫踪艾法迪等霜脲氰·锰锌克露等甲氧虫酰肼美满等甲霜灵·锰锌雷多米尔锰锌、金瑞霉等定虫隆抑太保等精甲霜·锰锌金雷多米尔锰锌等灭蝇胺潜克、灭蝇宝等盐酸吗啉胍攻毒、解毒、病毒A等杀扑磷速扑杀等三氮唑核苷·铜·锌病毒必克、病毒立清等噻嗪·毒死蜱双宁等噻枯唑叶青双、叶枯唑、川化-018抗蚜威辟蚜雾、蚜宁等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等印楝素绿晶、大印等醚菊酯翠贝、苯氧菊酯等乙螨唑来福绿霜霉威普力克、扑霉特等螺螨酯螨危春雷·王铜加瑞农等噻螨酮尼索朗等五氯硝基苯土壤散等哒螨灵扫螨净、哒螨酮等丙森锌安泰生等双甲脒螨克、虱螨清等腐霉利速克灵、克霉宁等炔螨特克螨特等异菌脲扑海因等唑螨酯霸螨灵等砒唑醚菌酯凯润等霜脲氰·锰锌克露、霜霉疫清等烯唑醇速保利、禾果利等氟硅唑褔星等噻霉酮菌立灭等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丙森锌安泰生苯菌灵苯来特等。
常见病虫害防治药剂

03
杀螨剂
有机氯类杀螨剂
种类
有机氯类杀螨剂包括三氯杀螨醇、林丹等。
特点
具有持效期长、杀螨谱广、价格低廉等优点。
使用方法
常用于防治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红蜘蛛、 锈蜘蛛等螨类害虫。
有机锡类杀螨剂
种类:有机锡类杀螨剂包括三唑锡、丁 氟锡等。
抗生素类杀螨剂包括阿维菌素、浏阳霉 素等。- 特点
抗生素类杀螨剂- 种类
特点: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等优点, 对成螨和若螨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方法:可用于防治棉花、果树、蔬 菜等作物的红蜘蛛、锈蜘蛛等螨类害虫 。
04
杀线虫剂
无机杀线虫剂
01
02
03
硫化铜
一种常见的无机杀线虫剂 ,通过释放铜离子来杀死 线虫。
氟化物
以氟离子为主要成分,通 过干扰线虫的神经系统使 其死亡。
常见病虫害防治药剂
2023-11-12
目录
• 杀虫剂 • 杀菌剂 • 杀螨剂 • 杀线虫剂
01
杀虫剂
有机氯类
DDT
一种有效的杀虫剂,对蚊子和害虫有很强的杀伤力,但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 有害。
Hexachlorobenzene (HCB)
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有机氯杀虫剂,对昆虫有强毒性,但在环境中持久存在。
02
杀菌剂
无机杀菌剂
硫磺
01
02
作用:具有杀菌、杀虫、除螨等作用,可防治多种病虫 害。
用途:常用于防治蔬菜、花卉、果树等作物的白粉病、 锈病、霜霉病等。
03
04
石灰
作用:具有消毒、杀菌、杀虫等作用,可抑制细菌和真 菌的生长繁殖。
05
06
用途:常用于防治作物的软腐病、溃疡病等病害,以及 地下害虫等。
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方法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农业生产中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其中化学防治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
本文将就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方法展开介绍。
一、农药的类型及其使用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化学品,根据其防治对象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
1. 杀菌剂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病菌引起的病害,如锈病、霜霉病等。
常见的杀菌剂有三唑酮、氧化锰等,使用时需要按照药剂说明进行正确的投药,避免超量使用。
2. 杀虫剂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虫害,如蚜虫、飞虱等。
常见的杀虫剂有敌敌畏、氟氯虫脒等,它们可以通过接触或食入杀死害虫。
使用杀虫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喷药时间,以提高防治效果。
3. 除草剂除草剂主要用于控制杂草的生长,常见的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等。
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剂量和施药方法,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二、化学防治的优点和局限化学防治方法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优点化学防治方法具有防治效果好、速度快的优点,能够迅速杀灭病虫害,避免它们对作物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同时,化学药剂还可以通过选择和合理使用,减少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局限化学防治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化学防治方法往往只是暂时性的,不能长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过度使用化学药剂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从而减弱防治效果。
此外,使用化学药剂还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三、化学防治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药剂的选择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药剂的特性,选择适合的药剂。
同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产品,避免使用过期或劣质的农药。
2. 使用剂量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按照药剂说明书中的剂量要求,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3. 正确施药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施药时,要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
病虫害防治中的化学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中的化学防治技术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们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
其中,化学防治技术因其高效、快速、广谱的特点,一直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化学防治技术。
1. 农药简介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理或消灭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农药按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病菌,除草剂用于防治杂草。
2. 农药的分类按照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农药可以分为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菊酯类杀虫剂、三唑类杀菌剂、吡唑酮类杀菌剂等。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农药的施用方法农药的施用方法包括喷雾、洒粉、涂敷、灌溉等。
根据病虫情况和农作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用方法可以提高施药效果。
4. 农药的注意事项化学防治技术虽然高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展阶段选择相应的农药。
(2)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剂量使用,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农作物中的残留物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农药施用后,要注意洗净使用工具,避免残留物的继续传播。
(4)为了避免农药的滥用和喷洒误伤非目标植物,使用农药时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
5. 农药的优缺点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优点:化学防治技术能够迅速控制病虫害的发展,避免农作物大面积的损失;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作物和病虫害类型;使用方便,效果明显。
(2)缺点: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导致害虫和病菌产生抗药性,减少农药的有效性;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过量使用农药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6. 农药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化学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农业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更加环保、安全的农药。
(1)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2)研发具有特异性、高效性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三唑哃(粉锈宁)
白粉病、锈病
1.可与碱性及铜制剂混 用,2.叶菜类收获前15-20 天禁止使用;3.浓度不宜
太大
11 苏云金杆菌与12混合
白蛾
12
高效氯氟氰菊酯与11 混合
பைடு நூலகம்白蛾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中毒后不能催吐
学东营校区药品名录
药物特点
对何种生物有毒害
佳
触杀兼局部内吸性抑芽剂
人畜低毒
较强内吸性的杀菌剂
对鱼鸟安全,对蜜蜂 和天敌无害
无特效药治疗
施药后2个小 时就能发挥
药效
15-20天
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 吸作用
无特效药治疗
4-12周
序号
药品名称
使用方式
中国石油大学东营校区药品名录
注意事项
使用剂量
1 (克百威)呋喃丹
5月份树干涂抹
1.严禁喷施; 2.不能与敌稗、灭草灵混
用; 3.直接使用的作物禁用
2
乐果
蚜虫
1.稀释1500倍以下的乐果 乳剂,应对枣树、桃、杏 无花果、梅树等做药害试
验; 2.蔬菜在收获前不能使用
3
杀扑磷
介壳虫
4
蜗克星
人、畜中毒、鱼低毒
中毒
10-20天
中毒
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 人、畜中毒,鱼毒性
胃毒、熏蒸作用
较高,对蜜蜂剧毒
阿托品
高毒
具有触杀、胃毒、较强的渗 透作用,作用于土壤和枝叶
的系统杀虫剂
人、畜、鱼低毒,对 蜜蜂影响小
低毒
20天
通过渗透和侵蚀病菌和害虫 体壁来杀死病虫及病毒
人畜中毒
中毒
半个月,710天药效最
解药
毒性
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能被
植物根部吸收,并输送到各 对鱼、鸟高毒,对蜜 阿托品,禁使解
器官,叶缘处最多,土壤处
蜂无毒害
磷定
残效期长。
高毒
残留期 21天
为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多 防治于刺吸式口器害虫
对牛、羊胃毒性大
阿托品,禁使高 锰酸钾
中毒
10天
具有触杀和胃毒、渗透作 用,对介壳虫有特效。
胃毒作用强,植物不吸收该 药
蜗牛
1.易被雨水冲刷; 2.忌用有焊锡的铁器盛装
1.中午高温时不宜施药;
5
敌敌畏
树干害虫;穿心虫
2.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3.随配随用;
4.蔬菜收获前7天禁止使用
6 啶虫脒(绿色绝迹) 黑蚜虫;黑蜘蛛
1.对桑蚕有毒性,切勿喷 洒桑叶;
2.不可与强碱药液混用 3.一般质量保质期两年
7
杀菌优
1.不能与波尔多液等碱性
药剂或机油乳剂、松脂合
剂、铜制剂混用,会发生
药害,一般间隔15-30天;
8
石硫合剂
白粉病,锈病,褐斑病 2.随用随配,气温高于32
及红蜘蛛、蚧壳虫
度时慎用;
3.桃、李、梅花、梨等蔷
薇科植物和紫荆、合欢等
豆科植物对其敏感,在开
花、生长期慎用
9
仲丁灵
除草
1.不能进行喷雾,只能采 用杯淋法或抹药法进行施 药 2.已被抑制的腋芽不 要人为摘除,避免再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