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力学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一个重物体静止放在斜面上,斜面倾角为30°。

若斜面长度为4m,重物体质量为10kg,重力加速度为10m/s²,求斜面上的摩擦力和物体所受的分力。

解答: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在斜面上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斜面受力示意图](image1.png)设物体所受的分力为F,斜面上的摩擦力为f。

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到斜面上的重力分力为Gsinθ,斜面垂直方向上的重力分力为Gcosθ。

根据受力平衡条件:沿斜面方向:F - f - Gsinθ = 0垂直斜面方向:Gcosθ = 0解以上方程可得:F = Gsinθ + fGcosθ = 0代入已知数值进行计算:G = m * g = 10kg * 10m/s² = 100Nθ = 30°Gsinθ = 100N * sin(30°) = 50N联立方程求解:F = 50N + ff = F - 50N所以斜面上的摩擦力为F - 50N,物体所受的分力为50N。

2. 一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当受到20 N的外力压缩3 cm时,求弹簧的位移和所受的弹力大小。

解答:根据弹簧弹性力学公式,弹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设弹簧的位移为x,所受的弹力为F。

根据已知条件和弹簧弹性力学公式:k = F / x20 N = 200 N/m * xx = 20 N / 200 N/m = 0.1 m所以弹簧的位移为0.1 m,所受的弹力大小为20 N。

3. 一个物体从高度10 m处自由下落,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和下落时间。

解答: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物体下落的速度和时间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根据已知条件:初速度为0 m/s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9.8 m/s²下落高度为10 m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以得到:v² = v₀² + 2aΔy代入已知数值进行计算:v² = 0 + 2 * 9.8 m/s² * 10 mv = √(196 m²/s²) = 14 m/s所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4 m/s。

高中物理 20个力学经典计算题汇总及解析

高中物理 20个力学经典计算题汇总及解析

高中物理 20个力学经典计算题汇总及解析1. 概述在力学领域中,经典的计算题是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一环。

通过解题,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力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带来高中物理领域中的20个经典力学计算题,并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以供您参考和学习。

2. 一维运动1) 题目: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经过10秒后匀减速停下,求汽车减速的大小和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解析:根据公式v=at和s=vt-0.5at^2,首先可求得汽车减速度a=3m/s^2,然后再求出汽车行驶的距离s=30*10-0.5*3*10^2=150m。

3. 二维运动2) 题目:一个质点在竖直平面内做抛体运动,初速度为20m/s,抛体初位置为离地30m的位置,求t=2s时质点的速度和所在位置。

解析:首先利用v=vo+gt求得t=2s时的速度v=20-9.8*2=-19.6m/s,然后再利用s=s0+vo*t-0.5gt^2求得t=2s时的位置s=30+20*2-0.5*9.8*2^2=30+40-19.6=50.4m。

1. 牛顿运动定律3) 题目: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5N的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5/2=2.5m/s^2。

2. 牛顿普适定律4) 题目: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在10s内速度从2m/s 增加到12m/s,求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

解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可求得物体受到的力F=5*(12-2)/10=5N。

3. 弹力5) 题目:一个质点的质量为4kg,受到一个弹簧的拉力,拉力大小为8N,求弹簧的弹性系数。

解析:根据弹簧的胡克定律F=kx,可求得弹簧的弹性系数k=8/0.2=40N/m。

4. 摩擦力6) 题目:一个质量为6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水平力,地面对其的摩擦力为4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首先计算摩擦力是否达到最大值f=μN=6*10=60N,由于摩擦力小于最大值,所以物体的加速度a=10-4/6=1m/s^2。

高中物理经典力学练习题

高中物理经典力学练习题

F 高中物理经典力学练习题1.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B .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C .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D .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2.如图所示, 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

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 1和球对墙的压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A .F 1增大,F 2减小B .F 1减小,F 2增大C .F 1和F 2都减小D .F 1和F 2都增大3.如图所示,物体A 和B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B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下滑力C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D .重力,B 对A 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4.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重为G 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A .μFB .μ(F+G)C .μ(F -G)D .G5.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而没动,则 ( )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gB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F sin θ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gD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拉力F 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挡板的压力为( )A.mgco s θB. mgtan θC. mg/cos θD. mg7.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A.匀速上升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8. 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B. 绳子的拉力不变C. 船所受浮力增大D. 船所受浮力变小9.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反比C.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反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一定向右加速B. 物体一定向左加速C. 物体可能静止不动D. 物体可能向左运动答案:C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其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反比D. 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但与重力加速度无关答案:B5.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它们落地时的速度:A. 相同B. 不同C. 与下落高度成正比D. 与下落高度成反比答案:A6.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内总动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恒B. 只有在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才守恒C. 系统内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不守恒D. 系统内总动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也可能守恒答案:D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成反比答案:A8.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一定向上加速B. 物体一定向下加速C. 物体可能静止不动D. 物体可能向下运动答案:C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C. 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守恒D. 能量的总量在有外力作用时不守恒答案:C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不变B. 物体的角速度大小不变C. 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D. 物体的向心力大小不变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学经典的题库(含答案)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学经典的题库(含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计算题汇总经典精解(50题)1.如图1-73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摩擦因素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图1-732.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作水平飞行时,由于突然受到强大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内高度下降17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定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试计算:(1)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2)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相当于乘客体重多少倍的竖直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g取10m/s2)(3)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相对于机舱将向什么方向运动?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的什么部位?(注:飞机上乘客所系的安全带是固定连结在飞机座椅和乘客腰部的较宽的带子,它使乘客与飞机座椅连为一体) 3.宇航员在月球上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测出水平射程为L(地面平坦),已知月球半径为R,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月球的卫星,它在月球表面附近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多少?4.把一个质量是2kg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12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块运动2秒末撤去拉力,g取10m/s2.求(1)2秒末物块的即时速度.(2)此后物块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的最大距离.5.如图1—74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重G=2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0(g=10m/s2).求图1—74(1)推力F的大小.(2)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0s后撤去,箱子最远运动多长距离?6.一网球运动员在离开网的距离为12m处沿水平方向发球,发球高度为2.4m,网的高度为0.9m.(1)若网球在网上0.1m处越过,求网球的初速度.(2)若按上述初速度发球,求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取g=10/m·s2,不考虑空气阻力.7.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0=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图1—70所示,求:图1—70(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则质点从O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P的坐标;(2)质点经过P点时的速度.8.如图1—71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s末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1-71乙,试求拉力F.图1-719.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m.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此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10.如图1—72所示,火箭内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g/2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压力的17/18,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图1—7211.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发射一颗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卫星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1)试推导由上述各量表达的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要求写出推导依据.(2)若已知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为v=7.9km/s,地球半径R=6.4×103km,万有引力常量G=(2/3)×10-10N·m2/kg2,求地球质量(结果要求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2.如图1-75所示,质量2.0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放一质量为1.0kg的物块,物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当物块与小车同时分别受到水平向左F1=6.0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F2=9.0N的拉力,经0.4s同时撤去两力,为使物块不从小车上滑下,求小车最少要多长.(g取10m/s2)图1-7513.如图1—76所示,带弧形轨道的小车放在上表面光滑的静止浮于水面的船上,车左端被固定在船上的物体挡住,小车的弧形轨道和水平部分在B点相切,且AB段光滑,BC段粗糙.现有一个离车的BC面高为h的木块由A点自静止滑下,最终停在车面上BC段的某处.已知木块、车、船的质量分别为m1=m,m2=2m,m3=3m;木块与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水对船的阻力不计,求木块在BC面上滑行的距离s是多少?(设船足够长)图1—7614.如图1-77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长为L,一端用手握住,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手握的一端在水平桌面上做半径为R、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且使绳始终与半径R的圆相切,小球也将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人手做功的功率为P,求:图1—77(1)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的大小.15.如图1—78所示,长为L=0.50m的木板AB静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AB的左端面有一质量为M=0.48kg的小木块C(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v0=75m/s的速度射向小木块C并留在小木块中.已知小木块C与木板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g取10m/s2)图1—78(1)求小木块C运动至AB右端面时的速度大小v2.(2)若将木板AB固定在以u=1.0m/s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的小车上(小车质量远大于小木块C的质量),小木块C仍放在木板AB的A端,子弹以v0′=76m/s的速度射向小木块C并留在小木块中,求小木块C运动至AB右端面的过程中小车向右运动的距离s.16.如图1-79所示,一质量M=2kg的长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B的右边放有竖直挡板.现有一小物体A(可视为质点)质量m=1kg,以速度v0=6m/s从B的左端水平滑上B,已知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B与竖直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图1-79(1)若B的右端距挡板s=4m,要使A最终不脱离B,则木板B的长度至少多长?(2)若B的右端距挡板s=0.5m,要使A最终不脱离B,则木板B的长度至少多长?17.如图1—80所示,长木板A右边固定着一个挡板,包括挡板在内的总质量为1.5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木块B质量为M,从A的左端开始以初速度v0在A上滑动,滑到右端与挡板发生碰撞,已知碰撞过程时间极短,碰后木块B恰好滑到A的左端就停止滑动.已知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在A板上单程滑行长度为l.求:图1—80(1)若μl=3v02/160g,在B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A做正功还是负功?做多少功?(2)讨论A和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里运动方向是向左的.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如果可能,求出发生这种情况的条件.18.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班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经0.7s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图1-81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A紧急刹车,经31.5m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2.6m.问图1—81①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②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大小?(g取10m/s2)19.如图1-82所示,质量mA=10kg的物块A与质量mB=2kg的物块B放在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轻质弹簧一端与物块B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挡板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N/m.现给物块A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使物块A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力F在前0.2s内为变力,0.2s后为恒力,求(g取10m/s2)图1-82(1)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力F由最小值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物块A所增加的重力势能.20.如图1—83所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与m2,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置于水平的气垫导轨上.用一轻绳把两滑块拉至最近,使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后绑紧.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度v0向右滑动.突然,轻绳断开.当弹簧伸长至本身的自然长度时,滑块A的速度正好为零.问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B是否会有速度等于零的时刻?试通过定量分析,证明你的结论.图1—8321.如图1—84所示,表面粗糙的圆盘以恒定角速度ω匀速转动,质量为m的物体与转轴间系有一轻质弹簧,已知弹簧的原长大于圆盘半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物体在距转轴R处恰好能随圆盘一起转动而无相对滑动,现将物体沿半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若移动后,物体仍能与圆盘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则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图1-8422.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及周期的概念,论述人造地球卫星随着轨道半径的增加,它的线速度变小,周期变大.2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某时刻通过A点,经时间T通过B点,发生的位移为s1,再经过时间T通过C点,又经过第三个时间T通过D点,在第三个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为s3,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证明:a=(s3-s1)/2T2.24.小车拖着纸带做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的点.如何根据纸带上的点证明小车在做匀变速运动?说出判断依据并作出相应的证明.25.如图1-80所示,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以5m/s的初速度滑上一块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板,木板的质量为4kg.经过时间2s以后,物块从木板的另一端以1m/s相对地的速度滑出,在这一过程中木板的位移为0。

力学-高中物理试题(中上)

力学-高中物理试题(中上)

2022年10月22日高中物理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与光滑水平地面交于B 点,质量为1m 的光滑半圆柱体紧靠竖直墙壁置于水平地面上,O 为半圆柱体截面所在圆的圆心,质量为2m 且可视为质点的均质小球用长度等于A 、B 两点间距离的细线悬挂于竖直墙壁上的A 点,小球静置于半圆柱体上。

当换用质量不变,而半径不同的光滑半圆柱体时,细线与竖直墙壁的夹角θ就会跟着发生改变。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各接触面间的摩擦,下列正确的是( )A .当60θ=︒2gB .当60θ=︒时,半圆柱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212m g C .换用半径更小的半圆柱体时,半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D .换用半径不同的半圆柱体时,半圆柱体对竖直墙壁的最大压力大小为212m g 2.如图所示,倾角为30,表面粗糙的斜劈B 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质量为2m ,物体C 的质量为m ,细线绕过滑轮1O 和2O 连接在竖直杆上D 处,连接A 物体的细线与斜面平行,滑轮1O 固定在斜劈上,不计质量的动滑轮2O 。

跨在细线上,其下端悬挂C 物体,动滑轮2O 两侧的绳子成90︒夹角,物体A 、B 始终静止,不计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劈对A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B.逐渐增大C物体的质量,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小C.将竖直杆向右移动少许,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变大D.将悬点D上移少许,细线的弹力变小3.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支架(AB为直径),支架上套着一个小球,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已知半圆形支架的半径为R,轻绳长度为L,且R<L<2R.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点,此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1及支架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B.F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C.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D.F1和F2均增大4.两光滑平板MO、NO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075θ︒=的V形槽,一圆柱形物体置于槽内,用θ表示NO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为截面图。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也一定变化B.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①长度②温度③力④加速度A.③B.③④C.②③D.④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以沿ab方向的初速度0v开始运动。

若小球分别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水平方向恒力的作用,其中2F与0v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球在力1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B.小球在力2F作用下只能沿直线ab运动C.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D.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e运动4.一个小球从2m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这一过程中()A.位移大小是3m B.位移大小是1m C.路程是1m D.路程是2m5.图(a)中医生正在用“彩超”技术给病人检查身体;图(b)是某地的公路上拍摄到的情景,在路面上均匀设置了41条减速带,从第1条至第41条减速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

上述两种情况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彩超”技术应用的是共振原理B.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多普勒效应C.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自由振动D.如果图(b)中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5Hz,当该汽车以3.75m/s的速度匀速通过减速带时颠簸最厉害6.如图所示为走时准确的时钟面板示意图,M、N为秒针上的两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的周期比N点的周期大B.N点的周期比M点的周期大C.M点的角速度等于N点的角速度D.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7.路灯维修车如图所示,车上带有竖直自动升降梯.若车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梯子匀速上升,则关于梯子上的工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人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曲线B.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将变大C.仅增大车速,工人到达顶部的时间将变短D.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变小8.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A、B、C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A、B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A、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A、B、C均沿同一直线运动,且A在B前方3 m处。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计算题1.1 题目一个物体在匀加速运动下,从静止出发,经过3秒后的速度为6 m/s。

求此物体的加速度和位移。

1.2 答案已知:初始速度v0 = 0 m/s,时间t = 3 s,最终速度v = 6 m/s求:加速度a和位移s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v = v0 + at,代入已知数值,可得:6 = 0 + a * 3即 6 = 3a解方程得:a = 6 / 3 = 2 m/s²再根据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0t + (1/2)at²,代入已知数值,可得:s = 0 * 3 + (1/2) * 2 * (3²)即 s = 0 + (1/2) * 2 * 9即 s = 0 + 9 = 9 m所以,此物体的加速度a为2 m/s²,位移s为9 m。

2. 物体自由落体问题2.1 题目一个物体从高度100 m自由落下,请问它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2.2 答案已知:初始高度h = 100 m,自由落体加速度g ≈ 9.8 m/s²求:落地时的速度v根据自由落体的速度公式v = √(2gh),代入已知数值,可得:v = √(2 * 9.8 * 100)即v = √(1960)即v ≈ 44.27 m/s所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约为44.27 m/s。

3. 力的合成与分解3.1 题目一力计沿x轴正方向作用力F1 = 50 N,另一力F2沿x轴负方向作用,大小为30 N。

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3.2 答案已知:F1 = 50 N(x轴正方向),F2 = 30 N(x轴负方向)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由于F1和F2沿x轴方向,且符号相反,所以求合力即为两力相减:F = F1 - F2 = 50 N - (-30 N)即 F = 50 N + 30 N = 80 N所以,合力F的大小为80 N。

为了确定合力F的方向,可以画出示意图,将F1和F2用箭头表示,然后通过几何方法得到合力F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力学部分物理试题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 只有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 a 、b 、c 三个质点在x( ) A:在0 —t 3时间内,三个质点位移相同B:在0 —t 3时间内,质点c 的路程比质点b 的路程大C:质点a 在时刻t 2改变运动方向,质点c 在时刻t 1改变运动方向 D,在 t 2 —t 3这段时间内,三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速度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一定,速度也一定4.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头1s 内通过0.4m 路程,则( ) A.第1s 末的速度为1.6m/s B.加速度为0.8m/s 2C.第2s 内通过的路程为1.2mD.头2s 内通过的路程为1.2m5. 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标志。

速度变化越快,表明它的加速性能越好。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辆汽车加速过程的速度一时问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定( )A.甲车的加速性能最好B.乙比丙的加速性能好C.丙比乙的加速性能好D.乙、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6.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 将一木块紧圧在竖直墙壁上,当力F 增大时,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 受到墙壁的弹力增大B.物体A 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增大C.物体A 所受到的合力增大D.物体A 所受到的合力减小7. 某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 前和f 后,则.( )A .f 前向后,f 后向前B .f 前向前,f 后向后C .f 前向后,f 后向后 D .f 前向前,f 后向前8.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设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则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0 B.mg C.μF D.2mg9. 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则( )A.前后轮受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B.前、后轮受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前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而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D.前轮受到摩擦力向后,而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10.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擦力方向总是跟运动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且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跟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11. 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12. 图中所示x 、y 、z 为三个物块,K 为轻质弹簧,L 为轻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若将L 突然剪断,用ax 、ay 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 、y 的加速度,则有( )A.ax =0、ay =0B.ax =0、ay ≠0C.ax ≠0、ay ≠0D.ax ≠0、ay =013.吊扇用吊杆悬挂在天花板上,设吊扇重力为G ,当吊扇转动时,吊杆对吊扇的拉力为F ,则( )A .F=GB .F>GC .F<GD .无法确定14.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r 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 的设计不仅与r 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 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一定时,r 越小则要求h 越大B .v 一定时,r 越大则要求h 越大C .r 一定时,v 越小则要求h 越大D .r 一定时,v 越大则要求h 越大15.如图2枪管AB 对准小球C ,A 、B 、C 在同一水平面上,枪管和小球距地面的高度为45m 。

已知BC = 100m ,当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v0 = 50 m/s 时,子弹恰好能在C 下落20 m 时击中C 。

现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v0,则(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 m/s2)( )A .v0 = 60 m/s 时,子弹能击中小球B .v0 = 40 m/s 时,子弹能击中小球C .v0 = 30 m/s 时,子弹能击中小球D .以上的三个v0值,子弹可能都不能击中小球16.一个小物块从内壁粗糙的半球形碗边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物块的速率恰好保持不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所受合外力为零B .物块所受合外力越来越大C .物块所受合外力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D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实验题 (共2小题)图21.(6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装置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所示,在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4.1×10-3m。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作图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o=_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__(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2.(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a =_____ m/s2.2三.计算题(共5小题)1.(7分)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216km/h,随后减速滑行,加速度的大小是2m/s2。

机场的跑道至少要多长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下来?10,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O,BO绳水平,则AO 2.(10分)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 N是多少?BO绳所受的拉力F2是多少?绳所受的拉力F13.(8分)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物体,质量是5kg,在15N的水平衡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如右图所示,5s末的速度多大?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F4.(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没滑斜面上,有一长为 l 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0点到斜面底边的距离 soc=L,求:(1)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的速度VA;(2)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3)小球运动到A点或B点时细线断裂,小球滑落到斜面底边时到C点的距离若相等,则 l 和L 应满足什么关系?5.(11分)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θ=37°。

一个物体以v=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a=8.0m/s2。

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求:(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s;(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

学习高中有机化学的方法1.建立以上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框架2.学懂弄通以下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衍变关系:甲烷(CH4)、乙烯(C2H4)、异戊二烯(C5H8)、乙炔(C2H2)、苯(C6H6)与甲苯(C6H5-CH3)、乙醇(C2H5OH)、乙二醇(CH2OHCH2OH)、丙三醇(CH2OHCHOHCH2OH)、乙醚(C2H5OC2H5)、乙醛(CH3CHO)、甲醛(HCHO)、丙酮(CH3COCH3)、乙酸(CH3COOH)、乙酸乙酯(CH3COOC2H5)、卤代烃(R-X)、乙二酸(HOOC-COOH)、苯甲酸(C6H5-COOH)、乙二胺(H2NCH2CH2CH2NH2)、氨基乙酸(H2NCH2COOH)、油脂、葡萄糖[CH2OH(CHOH)5CHO]、淀粉[(C6H10O5)n]、纤维素[(C6H10O5)n]3.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先掌握代表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再类比推理得到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记忆特性。

注意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什么是有机物?(1)有机物名称的来源:有机体(2)有机物的含义:含有C H 元素的化合物2.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关系(1)有机物与无机物无绝对分界线。

(2)有机物与无机物可以相互转换。

3.有机物的分类烃——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醚、醛、酮、羧酸、酯、胺、氨基酸、糖、蛋白质4.有机物的特点(1)绝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分子晶体,熔沸点低,受热易分解。

(2)绝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分子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绝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分子晶体,熔化时不导电。

(4)有机物种类繁多,同分异构现象普遍。

(5)绝大多数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复杂,副反应多,速率慢。

二、有机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1.碳元素的四价规则(1)碳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为4,最多有四次成键的机会。

(2)有机物中的碳原子能且只能成键4次。

2.碳元素的化合价(1)碳元素只有同氢元素结合时才显负价,即C—H中C为-1价。

(2)碳元素同其它非金素元素结合时都显正价,如:C—X中C为+1价,C—O中C为+1价,C—N中C 为+1价,C=O中C为+2价,C≡N中C为+3价。

(3)碳原子与碳原子相结合时均为0价,即C—C、C=C、C≡C中全为0价。

(4)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确定C元素的化合价。

(5)根据有机物的分子式计算C元素的表观化合价。

三、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常用概念或化学用语1.分子式、最简式、通式介绍各类烃的通式2.结构式、结构简式(①省单键、②碳架结构、③折线式)、示性式(1)以C5H12为例介绍结构式和一般结构简式(2)以C6H14为例介绍结构简式中的碳架结构和折线式(3)介绍实验式(示性式)3.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1)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2)举例说明4.官能团(①概念、②官能团与物质类别、③官能团大小比较)(1)概念(2)物质的类别与官能团介绍①官能团的书写与名称②各官能团所代表的物质类别(3)官能团大小的比较5.同系物(①概念、②判断)(1)同系物的概念(2)根据同系物的概念判断四、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1.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异构类型①碳链异构(碳与碳的连接方式上的变化)②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上的变化)③类别异构(官能团类别上的变化)2.书写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通用方法(视个人习惯而定)(1)按照③→②→①的顺序书写(2)按照①→②→③的顺序书写3.七个碳原子内的碳链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去碳法—注意烃基能连结的位置)以C7H16为例学会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写出C7H16中主链上有7个碳原子的结构简式(2)去掉(1)中的1个碳原子并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①保证剩下的部分为最长的碳链,并写出其结构简式②去掉的这1个碳只能成为甲基③将此甲基连接在①中的结构简式中④甲基不能连接在上述结构中的首尾两端(3)去掉(1)中的2个碳原子并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①保证剩下的部分为最长的碳链,并写出其结构简式②去掉的这2个碳可能成为:1个乙基或2个甲基③将此乙基连接在①中的结构简式中④乙基不能连接在上述结构中的首尾两端的第2号碳原子上⑤将此2个甲基同时连接在①中的结构中,这2个甲基有2种连接方式:第一:2个甲基同时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第二:2个甲基同时连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4)去掉(1)中的3个碳原子并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①保证剩下的部分为最长的碳链,并写出其结构简式②去掉的这3个碳有以下4种可能的组合:第一:1个丙基第二:1个异丙基第三:1个甲基和1个乙基第四:3个甲基③将此丙基连接在①中的结构简式中④丙基不能连接在上述结构中的首尾两端的第3号碳原子上⑤将此异丙基连接在①中的结构简式中⑥异丙基不能连接在上述结构中的首尾两端的第2号碳原子上⑦将此1个甲基和1个乙基同时连接在①中的结构中,这2个烃基有2种连接方式:第一:它们同时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第二:它们同时连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⑧将此3个甲基同时连接在①中的结构中,这3个甲基有2种连接方式:第一:3个甲基同时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另1个甲基连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第二:3个甲基同时都连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4.检查方法(①注意事项、②命名)五、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常见主要反应类型1.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反应类型(1)取代反应(2)加成反应(3)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4)消去反应(5)酯化反应(6)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7)银镜反应(8)皂化反应(9)水合、水化、水解、醇解(10)裂解与裂化2.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要特别注意的问题(1)用箭头“→”不用等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