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

第六章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二、内容结构三、重点和难点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被称为总需求曲线。
由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和开放替代效应等因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可以从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和IS—LM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总供给函数表示国民收人(总产出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
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
总供给曲线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
由于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量,而产出量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因此,在短期,当资本存量既定时,总产出量就取决于劳动者的总就业量。
总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市场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均衡。
把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水平和劳动力就业水平。
但是,由于西方学者各自依据的假设条件不同,因而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存在不同看法。
按照古典理论,货币工资和物价有完全灵活性,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供求量会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国民收入不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提高,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这条垂直线被称为古典的或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与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同,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向下刚性,但具有完全的向上伸缩性,从而提出了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这条曲线在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时则成为一条垂线。
在得到向上倾斜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之后,西方学者将该曲线进一步简化,即把向上倾斜的曲线部分当作一条水平线,称为反L形的总供给曲线。
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什么?在经济学中,均衡是指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于开放经济来说,由于参与者之间的国际经济活动,均衡条件会受到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1. 外汇市场均衡条件在开放经济中,外汇市场起到重要的作用。
外汇市场均衡条件可通过汇率均衡条件来描述。
汇率是两个国家货币的交换比率,它直接影响了贸易和资本流动。
汇率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国内和国外利率之间的差异(利差)。
当利差变化时,汇率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外汇市场均衡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差的平衡。
2. 资本市场均衡条件在开放经济中,资本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资本市场均衡条件可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平衡条件来描述。
国际资本流动的平衡意味着国内投资与国内储蓄之间的平衡。
当国内投资大于储蓄时,需要通过借入外资来弥补资金的不足。
相反,当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时,国内资金可以流向其他国家。
因此,资本市场的均衡条件取决于国内投资和国内储蓄之间的平衡关系。
3. 货物市场均衡条件在开放经济中,货物市场的均衡条件可通过国际贸易平衡条件来描述。
国际贸易平衡意味着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平衡。
当国内的出口超过进口时,国家可以获得贸易顺差,反之则为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或顺差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因此,货物市场的均衡条件取决于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平衡关系。
4. 就业和收入均衡条件在开放经济中,就业和收入的均衡条件也非常重要。
就业和收入的均衡取决于国内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
开放经济中的就业和收入均衡条件还受到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影响。
如果国内经济过度依赖进口货物而不是本国生产,可能导致就业和收入的不平衡。
5. 宏观经济稳定条件最后,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还包括宏观经济稳定的条件。
宏观经济稳定是指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低通货膨胀和均衡的财政政策。
开放经济中的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增加了宏观经济稳定的挑战。
例如,国际贸易的波动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冲击,而资本流动的突然变化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曲线

P1
E1
P0
E0
AD1
AD0
Yf
Y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学·AD-AS· 18
(三)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货币工资的刚性:
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 行抵抗,工资只能上升, 不能下降。但由于货币幻 觉,工人会抵抗价格水平 不变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 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 下价格水平的提高。
CHJ
宏观经济学·AD-AS· 4
2.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
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 增加名义资产存量。因此,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 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 保持实际资产数额不变,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 情况就会相反,这就是财富效应。财富效应的结果 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减 少;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 增加,总需求曲线因此向下倾斜。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CHJ
宏观经济学·AD-AS· 1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指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每一) 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 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 (实际)生产总值的需求。
总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 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的四个构成部分实际上也 是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
CHJ
宏观经济学·AD-AS· 7
AD曲线的代数推导
假设一个经济社会中存在以下关系:
c=80+0.9y I=720-2000r 货币需求 L=0.2y-4000r
不存在政府支出和税收。名义货币供给=500(单位量)。
IS曲线:r=(800-0.1y)/2000
LM曲线:r=(0.2y-500/p)/4000
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条件

一、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条件。
需求定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产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相反,一种产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它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供给定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一种产品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一种产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小。
它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1. 均衡价格是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
2.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
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而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双方的竞争决定的。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
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的经济意义。
1.需求价格弹性是当所有其他影响买着计划的因素都保持不变时,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敏感程度的一个无单位衡量的指标。
其公式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1)富有弹性是指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
(2)缺乏性弹性是指需求价格弹性位于0与1之间。
(3)经济意义: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家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四、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边际效用与总效用之间的关系。
1.边际收益是额外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
平均收益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销售数量。
2.三者之间的关系。
TR=AR·QAR=TR/QMR=△TR/△Q3.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和,以TU表示。
新形势下警惕我国米德冲突重现的应对策略

Financial View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41新形势下警惕我国米德冲突重现的应对策略温鸿焱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体需要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主要有四点,即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障国际收支平衡,当局采取单一手段调节经济的内外部失衡问题将面临米德冲突困境。
历史上我国已出现过多次米德冲突困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我国的内外部经济形态呈现出新特点,传统的政策搭配策略已无法很好地解决经济的内外失衡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出发,为解决我国的米德冲突问题提供方法论。
关键词:内外部均衡;米德冲突;政策搭配中图分类号:F812.4;F83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02-0141-03一、内外部均衡与米德冲突(一)经济体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内部均衡是一国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稳态,它表明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且维持物价稳定的状态。
外部均衡可以被认为是国际收支的平衡,指一国不存在明显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
应当注意的是,外部均衡的实现应当以经济体为了经济利益或其他目的积极主动地进行的自主性交易为基础,经济体利用调节性交易以实现的国际收支平衡并非经济体在完全意义上达成的外部均衡。
基于此,内外部均衡的实现是以开放型经济为背景所进行的讨论,否则政策制定者仅将宏观调控目标局限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维持通货稳定,并没有实现经济外部均衡的动机。
(二)米德冲突困境在对米德冲突困境进行分析之前,应当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体面临的一般情况。
一般而言,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体会面临以下四种情况:表1 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体的内外部情况类型内部经济条件外部经济条件1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逆差2失业/衰退国际收支顺差3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4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英国经济学家米德(James Edward Meade)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体面临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他指出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经济状况组合,即上表中的类型1和类型4。
开放条件宏观政策-IS-LM-BP模型(曲线图带动画)

的货币需求,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i
非均衡点:
i1
C点:Ms > Md;
i2
C
A LM
B D
D点:Ms < Md;
O
Y2 Y1
Y
IS-LM-BP模型
LM曲线移动:
货币政策:
i
扩张—右移
紧缩—左移
外汇储备波动:
O
增加—右移
减少—左移
LM’’ LM LM’
Y
IS-LM-BP模型
i
LM
1.IS与LM曲线的交点E,表示一
均衡完全取决于Y;
O
Y0
Y
IS-LM-BP模型
特殊情况下的BP:
2.资本完全流动
利率差会导致巨额资本的流动,从而 i
使本国利率水平始终和国际水平一致,
因而BP是一条水平线;
i0
BP
通常,资本流动性越大,则BP曲线越
接近水平;流动性越小,则越接近垂 O
Y
直线;即资本流动性决定了BP的斜率
IS-LM-BP模型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
按照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指派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指派财政政策用于实现内部均衡目 标。
以失业+逆差+固定汇率+资本有限 流动为为例,运用IS-LM-BP模型说 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使用实 现内外部均衡。
i
BP
i0 O
LM E0
Y0 YF
IS Y
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
BP LM’
E’’ LM E’
E
IS’
IS
Y0 Y2 Y1
Y
固定汇率制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西方经济学专科作业1_4问答题参考答案

1. 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
有人认为,应该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
有人认为,应该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
你支持那种观点?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答:春节期间,铁路运输需求大于供给,管理部门又往往采取价格上限的措施,从而需大于供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价格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如果放开限制,票价完全由市场决定,必定使票价上涨过高,故而只能满足少部分高收入者的需求,损害广大工薪阶层尤其是返乡民工的利益,这样社会福利损失过大,容易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在影响经济的发展。
如果严格限制票价,由于需求过大,票贩子为利所趋,黑市交易防不胜防,管理成本太大,也有可能导致社会收益为负的结果。
为切实管好铁路春节运输,必须同时从需求、供给和市场三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1)努力缓解铁路春运期间的需求压力,如采取提前订票、返乡时间错开、改乘汽车等其它替代性交通工具等。
(2)努力增加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供给,如增开班次、增加公路、水路、航空的运力等等。
(3)加强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为保证市场的平稳运行,可适当调整价格。
(4)加强票贩子的打击。
总之,在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市场管理的密切配合下,可以大大降低市场管理的成本。
2.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数码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运用所学的弹性理论说明其原因。
答:1)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那么,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所以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办法;2)数码摄像机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那么,如果某种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所以高档消费品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3.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答:1)需求定理表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2)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
西方经济学温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开放经济的背景下,当一国入口偏向扩大时,IS曲线变得( B )。
A.平缓B.陡峭C.不变D.不确定2.BP曲线是用以考察国际收支平衡时,( D )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A.国民收入与价钱B.国民收入与政府购买C.国民收入与净出口额D.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3.在BP曲线右方的任一点,均表明( B )。
A.国际收支逆差B.国际收支顺差C.资本净流出小于净出口D.资本净流出大于净出口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国内物价水平上升,那么BP曲线将向( B )移动。
A.左方B.右方C.不肯定D.保持不变5.在国内和国外价钱都不变的情况下,本币升值BP曲线将向( A )移动。
A.左方B.右方C.维持不变D.不确定6.短时间内,( B )对内部均衡的影响大于对外部均衡的影响。
A.货币政策B.就业政策C.价钱政策D.财政政策7.在开放经济中,下列( B )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A.国际收支平衡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C.经济均衡增加D.消除通货膨胀8.若是一国处于内部均衡,但国际收支有赤字的状况,这时最适宜的政策选择将是( C )。
A.扩张的财政政策B.紧缩的货币政策C.促使本币贬值D.扩张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混合利用9.在固定汇率制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 A )。
A.有效B.无效C.无穷大D.不确定10.在固定汇率制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 B )。
A.有效B.无效C.无穷大D.不确定11.与封锁经济体系相较,在开放体系中,政府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将( A )。
A.变小,因为总需求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B.变大,因为总需求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大C.不变,因为总需求加入净出口后对支出乘数没有影响D.无法肯定二、判断题1.BP曲线表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关系。
(√)2.一国支出的变更对他国收入的影响,是国际经济活动的溢出效应。
(√)3.国际收支顺差将同时降低国内的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