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化学能与热能课件高三新高考一轮复习化学PPT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题组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2SO2

催化剂 O2 △ 2SO3
ΔH
=-196.6 kJ/mol
B.H2(g)+21O2(g)===H2O(l) ΔH =-285.8 kJ/mol
C.2H2(g)+ O2(g)===2H2O(l) ΔH =+571.6 kJ/mol
C.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稀氨 水与稀盐酸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 57.3 kJ 的热量
D.已知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ΔH=-57.3 kJ·mol-1,则稀硫酸与氢氧化 钠固体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
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
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ΔE=306.6 kJ/mol
B.三个基元反应中只有③是放热反应
C.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由反应②决定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CO+2NO===N2+ 2CO2
【课堂点拨】 1.理解简单图像的基本含义
D.C(s)+ O2(g)===CO2(g) ΔH =+393.51
5.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SO2在接触室中被催化氧化为SO3,已知该反应为一放 热反应。现将2 mol SO2、1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 98.3 kJ,此时测得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ΔH=+196.6 kJ·mol-1
6.根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产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 已 知 室 温 下 2 g SiH4 自 燃 放 出 热 量 89.2 kJ 。 SiH4 自 燃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其燃 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取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BH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 ℃、101 kPa下,已知每 消耗3.8 g NaBH4(s)放热21.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第0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0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⑤大多数分解反应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知识固本
知识点1 反应热与焓变
名师提醒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相对抽象的一种物理量,焓变的值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末状态有
关,而与过程无关。
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化学反应的区别,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
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如水结成冰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是否加热)没有必然的联系,如
2022浙江1月选考18题,2分;
2021浙江6月选考21题,2分;
2021北京卷14题,3分;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2024·甘肃卷10题,3分;
2024·广东卷15题,3分;
化学反应历 2024·安徽卷10题,3分;
2024·河北卷14题,3分;
程与反应机 2024·北京卷13题,3分;
反应
E1< E2,ΔH<0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变式训练】(202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H2S经两
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变式训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O的非金属性大于S,推知热稳定性: >
B.两步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均小于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
该过程甲烷转化为甲醇,属于加氧氧化,该过程实现了甲
烷的氧化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名师点睛
E1> E2,ΔH>0
吸收能量E1



旧化学键的断裂
新化学键的生成

2021届高考新课改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全程考点透析(8)化学能与热能

2021届高考新课改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全程考点透析(8)化学能与热能

②中和热的测定 a.装置
环形玻璃搅拌棒 温度计
b.计算公式:ΔH=-m 碱+m 酸·c·t2-t1 kJ·mol-1 n
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n——生成水的物质的 量,c——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一般为 4.18 J /(g·℃)。
③注意事项 a.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 _____隔__热__,__防__止__热__量__散__失____。 b.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使___碱_____稍稍过量。 c. 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 ____小____。
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及常见的能量转 化形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 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g)===C
O
(g)
ΔH2;
可得 2CO(g)+O2(g)===2CO2(g) ΔH=2(ΔH1-ΔH2)。
②合理设计反应途径。如: 则ΔH=ΔH1+ΔH2。
(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过程中的 能量变化计算
ΔH=_____E_(_断__键__吸__收__)-__E__(成__键__放__出__)_。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应用盖斯定律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如由 C(s)+O2(g)===CO2(g) ΔH1;
C
(s)+1O 2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步骤。
(2)注意事项 ①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 25 ℃、101 kPa 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②注明物质状态:常用__s__、___l _、__g__、_a_q__分别表示 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第18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4-2025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8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024-2025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小于 生成 物的总能量
与化学键的 关系
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或 ΔH=反应物的键能 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ΔH<0
ΔH>0
图示
常见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1)所有的燃烧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4)原电池反应; (5)少数分解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 (6)大多数化合反应; (7)电石制乙炔的反应; (8)铝热反应
2.反应热和焓变 (1)焓与焓变
H
△H kJ.mol-1
(2)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 反应热是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 焓变 等于反应热,因此常用 ΔH 表示反应热。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定义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大于 生成 形成原因
物的总能量
4.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 ①概念:在 101 kPa 时,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指定产物 时所放出的热量,叫 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 CO2(g) , H→ H2O(l),S→ SO2(g) 等。 ②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 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例如:
[解析] A.由图中信息可知,进程Ⅰ中反应物 S 的总能量大于产物 P 的总能量, 因此进程Ⅰ是放热反应,A 说法正确;B.进程Ⅱ中使用了催化剂 X,但是催化剂不能 改变平衡产率,因此在两个进程中平衡时 P 的产率相同,B 说法不正确;C.进程Ⅲ中 由 S·Y 转化为 P·Y 的活化能高于进程Ⅱ中由 S·X 转化为 P·X 的活化能,由于这两步反 应分别是两个进程的决速步骤,因此生成 P 的速率为Ⅲ<Ⅱ,C 说法不正确;D.由图 中信息可知,进程Ⅳ中 S 吸附到 Z 表面生成 S·Z,然后 S·Z 转化为产物 P·Z,由于 P·Z 没有转化为 P+Z,因此,Z 没有表现出催化作用,D 说法正确。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课件

式正确的是
( )。
A.C(s)+12O2(g)===CO(g) ΔH=-393.5 kJ·mol-1
B.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D.12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
考基导学 考点导析
高考揭秘
热点透析
活页限时训练
(4)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 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才 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 用“↑”和“↓”,不用“―→”而用“===”表示。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ΔH与反 应物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 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 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 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考基导学 考点导析
高考揭秘
热点透析
活页限时训练
四、盖斯定律 1.内容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_相__同_ 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始态和终态有关,而 与反应的途径 无关。 2.意义 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考基导学 考点导析
高考揭秘
热点透析
活页限时训练

( )。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 解析 铝片与稀盐酸之间的置换反应、甲烷(CH4)在 O2中的燃烧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焓变与反应热课件(26张)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焓变与反应热课件(26张)
• ⑤热化学方程式能反映出该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ΔH与反应物的物 质的量有关,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 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时,
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焓变与反 应热课 件(2 6张) 高考专 题复习 训练ppt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复习PPT课件
真题追踪
2018·全国卷 Ⅰ28,全国卷 Ⅱ27,全国卷 Ⅲ28;2017·全 国卷Ⅰ28,全国 卷Ⅱ27,全国卷 Ⅲ28;2016·全 国卷Ⅰ27,全国 卷Ⅱ26、27,全 国卷Ⅲ27; 2015·全国卷 Ⅰ28,全国卷 Ⅱ27
备考指南
命题趋势
预计2020年高考对本部分 内容的考查仍将以热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结合盖斯定律、物质 能量高低与稳定性的关系、反 应热的计算、化学键与能量的 关系等为主。在备考中应注意 以下三个方面的复习:化学反 应中能量变化的有关概念;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及陌生 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用 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的ΔH 的计算。
•考点1 焓变与反应热
栏目导航
01
夯实考点
02
考点突破
1
夯实考点
【知识梳理】
• 1.反应热 • (1)定义、符号和单位。 • 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__吸__收__或__放_出___的热量。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称之
为焓变,符号ΔH为________,kJ单/m位ol 为________。 • (2)表示方法。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ΔH= E(_反__应__物___)-E(__生__成__物__)=
___a___-____b__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焓变与反 应热课 件(2 6张) 高考专 题复习 训练ppt 课件高 考复习 ppt课 件高考 复习PPT课件

化学反应与热能一课件ppt

化学反应与热能一课件ppt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 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 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 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 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 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上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 杯中进行。
键能 415.0 462.8 390.8 431.8 298.7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已知 H-H
: 键能为436kJ/mol,
Cl-Cl : 键能为247kJ/mol,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2、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 放能出量。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 吸能收量。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思考: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实验2-3
现象
结论
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温度比 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的温度高。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 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溶 液混合物的温度升高。
思考与交流:
中和热的概念: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

化学反应与热能 ppt课件

化学反应与热能  ppt课件

1
2
3
3.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工业冶炼纯硅的原理是:
1
2
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反应,②是_____反应,③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反应②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ac
污染小、可再生、资源丰富(合理即可)
(3)“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填字母)。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1)上图化石能源中属于较清洁的能源的是________。
天然气
(2)右图是氢能的制备及利用的途径之一①涉及能量转化方式有____。(填代号)a.光能→化学能b.电能→化学能c.化学能→电能②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吸热
白磷
白磷
红磷
归纳总结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
类型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