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共40页
贵州仫佬族习俗

贵州仫佬族习俗贵州仫佬族的习俗——以基东瓮袍仫佬聚居地为例贵州仫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是贵州的十七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来到贵州定居最早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仫佬族创造了贵州灿烂多姿的历史文化,在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中,其风俗也与其他民族有着诸多的不同。
仫佬族历来有敬奉祖先和信鬼神的传统,没有宗教信仰。
各种风俗的保存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正月初一:大初一是新年的开始,也是来年运势的祈福日,所有的仫佬族人在大年初一这一天穿新衣、戴新帽,尽情玩耍。
在这一天起到大年初三,每天早上的家务都由男人来做,女人不用干活,等着男人伺候饭菜,因为一年以来女人做家务太辛苦,新年的前三天要由男人来承担家务,这样来年的生活才顺利、如意。
大年初一大家都希望有个好的兆头,在仫佬人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还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如果有男人(或男孩)第一个到别人家串门,那是皆大欢喜的事,如果遇到女人(或女孩)第一个到别人家串门,那就被视为不吉利,会惹主人家不高兴。
因此在大初一这一天,一般女人均不出门,男人则承担一天的家务。
在这一天不准扫地,扫地就会招来跳蚤等臭虫,不能开箱,不能花钱买东西,不能大吵大闹,不准在屋外晾晒衣物,不能在家里梳头、洗头,不能往外泼水,不能燃烧有异味的东西,如有违反,唯恐来年财运不佳,招灾惹祸,家庭不和。
正月初三:常言道,事不过三,到了初三,年味渐淡,大家便可外出活动,行亲走戚等。
早上起来,要煮甜酒粑祭祀祖宗,然后再食用,女人则到井边挑水,舀水前先给水井烧香烧纸,意为向水井菩萨买水,如不焚香秉烛,将触犯神灵,也会招至灾祸。
完后各自安排当天的行程。
正月初九:正月初九俗称天公日,起源于汉族,也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这一天是天宫最高神祗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物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
这一天的汉族民俗,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许愿、祈福、祛邪、避灾的美好愿望。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
刺绣
贵州少数民族的刺绣工艺精湛, 图案精美,如苗族的龙凤刺绣、 侗族的云龙刺绣等,是手工艺品 中的珍品。
编织
贵州少数民族的编织工艺历史悠 久,如苗族的草编、瑶族的竹编 等,这些编织品实用美观,富有 民族特色。
04 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与信仰
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苗族
侗族
提高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提高 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民族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布依族三月三歌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是布依族传 统的歌节,也是布依族青年男女对歌、 谈情说爱的时机。
03 贵州少数民族的艺术与工 艺
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与舞蹈
音乐
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独具特色,如苗 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等,这些音乐 形式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舞蹈
贵州少数民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如苗 族的龙舞、瑶族的猴鼓舞等,这些舞 蹈动作优美,内涵丰富,是少数民族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传承方式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化、网络 等,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扩大 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
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 现代审美和创意元素,推动民族文化 的创新发展。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与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文化进行交流与 合作,借鉴和吸收有益的元素,丰富 和发展本民族文化。
02 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以色彩斑斓、刺绣精美 而著称,其服饰上常绣有各种图 案和花纹,寓意着苗族的历史和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习俗,就是各地的传统风俗文化,你想知道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吗?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三月三节——吃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
“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各家各户都要集款集粮,煮酒买肉聚餐。
这实际是整个村寨的一次群众集会。
习俗。
聚餐后,村民原地就坐,静听寨老宣布民主制定的《议榔规》。
各村寨制定的《议榔规》,以前还借用汉字的音、义,把条文刻在石碑上,立于寨中使其家喻户晓,人人遵守。
《议榔规》对于维护村寨安宁和公有财物,增强人民团结有积极意义,类似现在的乡规民约。
三月三节日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五色糯米饭。
四月八节——吃黑糯米饭黑糯米饭。
“四月八”是苗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怀念祖先、纪念英雄的日子。
习俗。
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以表示对祖先、英雄的景仰和凭吊。
贵阳、惠水、龙里等地都是欢度“四月八”的场所。
而布依族传说中的“四月八”则是“牛王”的生日,因而把这一天定为“牛王节”。
荔波一带的布依族群众在这一天做黑糯米饭敬“牛王”,让牛休息一天;罗甸、册亨、安龙、贞丰一带的布依族群众则还用枫树叶泡水给牛洗澡。
六月六节——煮酒、吃肉鸡肉。
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些地方过节的日期根据农事情况而定,可以移到六月十六或六月廿六日。
习俗。
佳节到来,每家每户也要出钱出粮,煮酒、买肉聚餐。
这天早晨,家长带领孩子到田边去杀雄鸡,意思是期望秋季丰收,同时,借此给孩子们讲述农业生产常识,传授田间管理技术,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生产劳动。
此外,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各自约定的地点,白天在歌场上对唱,晚上还到布依村寨里继续对唱,用这种方式表达彼此爱慕之情。
“查白”歌节——吃汤锅汤锅。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起源于布依族民间故事。
习俗。
据传说,有一对布依族青年男女查郎和白妹,在劳动中建立了真挚的爱情,贪婪的财主抢走了聪明的白妹,害死了朴实善良的查郎,白妹悲愤交集,放火烧毁财主大院,并跳入烈火,以身殉情。
贵阳民俗

戏剧文化
花灯戏 是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 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人们习惯 地简称花灯。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其中思南的土家花灯在2006年6月被国家列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芦笙舞 舞步节奏明快、粗犷热烈,吸收了苗族武术 动作及高难度杂技动作,是贵阳喜庆佳节必 不可少的活动。现有曲百首,舞步百余种, 其中最常用的有10多种。
节日风俗
花灯 民间称为“玩花灯”、“唱花灯”、“跳花 灯”或“花灯”,是贵州民间举办的一种载 歌载舞的文娱活动。正月十五晚上,悬挂彩 灯。 过年风习的民谚称为“三十夜的火,十 五夜的灯”。
戏剧文化
地戏 俗称“跳神”,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过 去称之为跳神,有祭神驱鬼、祈求平安之意,而今已成为旅游娱乐活动。 安顺地戏为摊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因演出不用戏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 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 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
民间艺术
(1)“三月三”乌当区新堡布依族歌会:始于1980年农历三月初三,每年一届,至今已经举行了 25届,已成为贵阳市北边一个最大的歌场。 (2)三桥村圣泉“三月三”民族艺术节: 1992年举办了首届民族艺术节至此每年一届,至今共举 办了十三届。
民间艺术
开阳县乐丰乡“六月六”民族艺术节:1985年开始,至2003年已举办了19届,每年前往过节的各 族同胞已达万人以上,盛况空前。
仡佬族吃新节 “吃新节”是仡佬族最讲究的节日之一,每 年农历七月的龙日或八月的蛇日,新谷即将 收割时,将新米煮成饭,一是为祭奠祖先, 二是为供奉谷神。每逢节日还邀请地戏班子 演唱地戏,欢送祖宗神灵和五谷之神。
贵阳民俗

• 唱腔激扬高亢,动作粗犷活泼,气氛十分 热烈。传统剧目有《杨家将》、《精忠传 》、《薛仁贵征东》、《三国演义》等歌 颂历代忠君爱国英雄人物,多从汉族戏剧 移植,但又不完全相同,经多年演变,内 容、唱词、唱腔、服装、道具等都带有布 依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特色,故为群 众所喜爱。
地戏,俗称“跳神”,因演出不用戏台和苗 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为傩 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是贵州省安 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汉 族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 有关。
登,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盘古逝世日)这天,率领子孙宰
猪杀牛、包粽子供奉盘古。鉴于继母的转变,为了使水稻 栽培技术传于后世,新横答应了继母的乞求。
从此,每年六月初六 便举行祭盘古、供祖宗 活动,年年如此,世代 相传,从未间断。这就 是“六月六”的来历。
三月三日
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 。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 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 ”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古时 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 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 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苗遭受虫害,他用 了许多方法祭祀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 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 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彝族火把节
清镇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农历六月二十四 日火把节。男女老少皆手持火把,以坝子 作为节日活动场所,堆砌宝塔形火炬,选 一根青松柱立在中间,点燃后,全民歌舞 ,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杀猪宰羊祭诸神 。
我能行:
挑选你中意的鸡蛋,并回答问题
贵阳的两 大美誉?
贵阳市城 市精神?
贵阳建设生 态文明城市 的宏伟蓝图?
贵州文化民族文化PPT课件

•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 ,位于遵义、桐梓 两县交界处,是川 黔交通要道上的重 要关口。两次娄山 关战役保证了遵义 会议的顺利召开, 是我国重要的“红 色”基地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 毛泽东 娄山关——毛泽东
一九
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
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
兴义鸡肉汤圆始创于清朝末期,经四代传 人,已有百余年历史,成为今天贵州兴义 地区四大招牌名小吃之一。兴义鸡肉汤圆 独树一帜,“众家皆甜,唯我咸鲜”。兴 义鸡肉汤圆不同于其他汤圆的关键在于: 以鸡肉为馅,灌鸡汤,点芝麻酱,具有小 巧玲珑,色彩雪白、晶莹光洁的糯米清香 与鸡肉、猪肉、鸡汤、芝麻酱的鲜香融合 为特色风味的芳香,又有糍糯、细滑、清 爽、油而不腻的特色。
多彩贵州
By——王翥
2014330141
地理位置
•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 ,辖6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 省会贵阳市。东毗湖南、南邻 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 重庆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 103°36′~109°35′、北纬 24°37′~29°13′之间,全省 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 509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 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人口约3474万。贵州是一个山 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 、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 省份。
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有其 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 绣、辫绣、破纱绣、丝絮 贴绣、锡绣等。
2019/12/30
12
贵州文化之剪纸
黔东南苗族称剪纸为 “剪花”、“苗花纸”。在长 期的刺绣实践中,艺人们发现 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 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 复制,既省工又省时,同时也 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 ,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 艺术的“蓝本”。为了保证刺 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她们 的聪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 观融人到剪纸图案中,使之与 众不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文化展示36页PPT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贵州民风民俗

贵州民风民俗黔西北望天坟赫章一带彝族的望天坟安葬方式很独特,上不封顶。
这是从先天易延续下来的文化。
彝族认为自己是鹰和虎的后代,在他们的服饰和生活中随处可见虎和鹰的痕迹。
鹰化天,虎化地,天地生日月。
望天坟之所以不封顶就是彝族人民要让自己的祖先可仰望天空,洞察天象,掌握万物变化。
此种安葬方式只是有地位威望的人可享用。
可惜在文革的时候被刨掉了绝大部分。
撮泰极(音译)板底的彝族村寨有一种最原始的傩戏——撮泰极撮泰极是描写人成长过程中历经很多磨难的巫戏,分六段。
其中就分为生老病死等情节,主要表现天神是如何帮助人类战胜了牛王。
“撮泰极”有五千多年历史,如今只保留在板底一带。
而且,已经是逐渐消亡的趋势。
赫章可乐贵州赫章的可乐地区是夜郎文物发现最丰富的地方,墓地、博物馆,跟夜郎专家探讨套头葬的原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当地风俗浓郁的村寨生活也颇有魅力。
黔西穿青人大方地区,有一种未识别人群叫穿青人,目前还不能鉴定他们属于什么民族。
他们是明初因战乱迁徙至大方地区。
所以保留了比较明显的古老汉文化习俗,又与当地的原始文化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些非常独特的文化。
尤其是宗教祭祀。
明代地方史志称其为“土人”,清代又称其为“黑民子”,因其“衣尚青”,故“又曰穿青”。
这个民族居住在织金的有20多万人。
他们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信仰——“九月祀五显神”;信仰五显神的形式是“在堂屋西北隅以竹篾编如小兜形悬壁,曰兜兜坛”,即家家立五显坛世代供奉;祭祀五显坛的形式是“每岁或间岁酿酒杀牲,延善歌舞者至家蘸禳,跳跃如演戏状,曰庆坛。
”这种戏,就是被外国戏剧专家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
俗称“跳菩萨”。
奢香夫人的生平奢香夫人对贵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贵州建省就是奢香夫人的功劳,她作为一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却能被朱元璋大加赞赏,并收为干女儿,必有其过人之处。
奢香夫人修通贵州古栈道,贯通贵州,为交通及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她的远见卓识,大兴教育,送了很多部落首领的子女去南京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