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海南之美——海南红色文化之旅
最新海南之旅作文范文8篇

最新海南之旅作文范文8篇放寒假了,我第一次乘飞机来到海南岛,开始了海南岛之行。
来到宾馆房间放眼望去,远处的沙滩,蓝天白云、高大挺拔的椰子树,好一副美丽的景色。
楼下还有几个形状不一的游泳池,其中还有一个温泉,人们尽情地在泳池里玩着。
我和几个小伙伴也迫不及待得加入了他们,可以打水仗,也可以游泳,太好玩了!听爸爸说有一条秘密通道可以通向马路对面的沙滩,于是我们几个开始寻找起来,一路顺着人流,一路奔跑来到沙滩,黄色的细沙踩在脚底下格外柔软,在沙滩边等一波波的海浪向我们扑来,时而跳起来时而向海浪走去,我们呢可以捡贝壳,挖小螃蟹,喝椰子汁,累了就躺在躺椅上休息。
这样的感觉真舒服!就这样宾馆的附近度过了快乐的第一天。
第二天,我们来到南海观音,远远望去,巨大的观音慈祥又和蔼,脚下则是金黄色的睡莲,真壮观!来自各个地方的信徒们正在虔诚地烧着象香。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又来到海底世界等景点,玩了很多项目,如香蕉船还真有点刺激,是由一艘快艇拉着在海面上转了一大圈,速度快的话可以翻船的,不过我们小孩子多,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转一圈就行了。
虽然是28度但是海水还是凉凉的,不太适合玩水。
这次的海南岛之行,让我认识了新的朋友,也让我见识了海南岛的风光秀丽,真是不虚此行啊!8月12日,我和我们一家还有妹妹一家去了海南三亚游玩。
开始了我们的三亚5日游!但可惜的是,坐的飞机是晚上的,没能看见白天的景色。
8月13日早晨,我和妹妹一起去房间的游泳池游泳,因为我们定的套房是带游泳池的。
玩了大约1小时后,我们去了酒店的大游泳池。
游了一天泳,我都迫不及待的想去海边看看大海了。
好期待明天啊!8月14日,是我最喜欢的一天,我们就要去我最向往的大海了。
来到海边,放眼望去,朵朵浪花拍打着海岸,冲在我的身上,感觉冰冰凉凉的,很舒服。
我和妹妹一起在海边捡珊瑚和小贝壳,我们奔跑着,跳跃着,海滩边留下了我们俩的小脚印。
然后我俩就去晒日光浴,玩累了就泡在海水里。
感觉真惬意呀!之后我和爸爸一起下海游泳,爸爸说浪来的时候他推我,我向前游。
关于游海南的心得体会

关于游海南的心得体会篇一很久没有出远门了,听到了即将远行的消息心里满是期待,像小学生一般的兴奋,为自己的旅行准备这个准备那个,转眼海南游就变成了现实,看着渐渐远去的故乡登上了拥挤的飞机,我也开始了八天的旅人生涯。
海南的阳光很明媚,醒目而温和的照在身上,脱去冬日的束缚,一身休闲的打扮,心情一下子欢快爽朗起来,大巴载着我们在乡间的公路上游弋,路的两侧树冠不是很高,再抬眼望,白云们三三两两懒散的飘在半空中,而路又好像是有尽头的,天空像一个半圆的盖子倒扣在大地上,似乎一直走下去就能走到天的尽头。
路边时而看见一群黑色的山,时而又是一群懒散的黄牛,少有人烟,偶尔在椰林绿树掩映下出现一个村子,我想这也许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吧!这样融进自然的感受真是非常地棒,这种过程给人一个全新的心灵感受。
难得一见的是热带植物,我出生成长在长江边的江南小镇,三十年了没有远远的离开过故乡,眼里熟悉的也就是身边的一草一木,热带雨林只是我知识的一部分而已,我们参观的植物园是位于海南兴隆农场内由马来西亚华侨建造的。
这里是植物的天堂:令人畏惧的见血封喉树,能产糖的糖椰子树,情侣树(檀香),能流甘泉的旅行家树,用来刻写经文的贝叶棕树,会“下雨”的雨树,表达爱情和友谊的信物——海红豆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油楠树,听说在树干上钻一个小孔,便会出一种飘着清香的黄色液体,类似柴油,无需加工,可直接燃用,人们称之为“柴油树”。
走进植物园深处,漫步在枯叶缤纷的园间小径,空气清新,树木葱郁,听风声在树间轻轻拂过,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在那厚厚的树叶中睡上一觉,醒来时或者是一千年了,呵!那该多好啊!离开了鹿回头,车在路上跳跃,让我怀疑是否走错了路,终于在两拐了几个弯后“世外桃源”六六渔排出现了,这是临海的渔村改建的小饭庄,小饭庄飘荡在海湾上,前面就是海,海中耸立着很多大大小小相邻的光滑礁石,看着那些经过海水千百年冲刷的石头,真的有一种强烈的攀登上去坐一会儿的欲望,只是我不会游泳,那一块块岩石又是隔着一些海水的,夕阳染红了天际,其实这样的礁石,在傍晚清风的时候,很适合一个人坐在上面想着自己的一些心事,有一点点欣喜有一点点忧郁,真好!吃海鲜啦!我们围坐在四面通风木头建的大棚里吃海鲜,很多东西叫不上名字,主要是我们不会吃,但是我们都吃的很开心,因为这种氛围很让人轻松惬意,每个人子在舒坦写在了脸上,也许这就是旅游最大的魅力所在吧,身在域外最容易让人忘记年龄,忘记烦恼,忘记所有一切所有,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欢乐,笑啊!唱啊!跳啊!笑声响彻了暗蓝的天,周围的友人也被我们感染着,也分享着我们的疯狂与快乐,岩石,海浪,海风也发出欢快的声音,也沉醉在我们这群忘忧草的快乐里了。
幼儿园特色文化教案:海南之美探索

幼儿园特色文化教案:海南之美探索一、前言作为幼儿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致力于为孩子们提供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教育。
而幼儿园特色文化教案的编写,不仅需要准确把握孩子们的认知发展特点,还要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使教学内容更富有内涵和地方特色。
今天,我们将共同探索海南之美,为孩子们编写一份特色文化教案。
二、海南之美1.地理特点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热带海洋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有美丽的海滩、翠绿的椰林、清新的空气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
2.文化传统海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方,汉族、黎族、苗族、壮族等多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海南的歌舞、乐器、建筑和饮食均有其独特的特色,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生活方式。
3.历史沿革海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南海渔业文化的发源地。
海南还是我国的热带农业基地和热带旅游胜地,吸引着许多人们前来探寻和享受。
三、幼儿园特色文化教案设计1.主题概述以“海南之美”为主题,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中感知和体验海南的地理风貌、人文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引导,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和认知海南,激发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课程安排(1)亲子互动活动:邀请孩子的家长一起参与,共同探索海南特色文化,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2)手工制作:让孩子们用彩纸、剪刀和胶水,制作海南传统手工艺品,如椰壳雕刻、黎家竹编等。
(3)歌舞表演:播放海南风情歌曲,让孩子们一起跳起热闹的海南舞蹈,感受海南的热情和欢乐。
(4)美食体验:品尝海南特色小吃,如椰子鸡、文昌鸡等,让孩子们从味蕾中感受海南的风情。
3.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对不同文化的探索欲望。
(2)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和表演,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倡导尊重、包容和共享的价值观,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培养睦邻友好的意识。
海南红色人物事迹

海南红色人物事迹海南省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红色人物。
他们中的一些人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的英勇烈士;还有一些人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胆识的先驱者。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海南的红色人物事迹。
首先,要提及的是海南有着众多的革命先烈。
他们中的一位是陈济棠,海南党的早期组织者之一、他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海南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
他曾经领导海南农民运动,农民在他的带领下起来反抗封建暴政。
1931年,他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他的家人被杀害。
然而,他始终坚守信仰,坚定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最终,他在1944年被秘密杀害。
另一位红色人物是李费明,他是海南省的革命烈士之一、他在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
他参加了解放海南的战斗,作为海南民兵的一员,为解放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他在解放海口的战斗中不幸牺牲。
除了烈士,海南还有一些具有卓越贡献的红色英雄。
其中之一是叶贵华,他是海南省黎族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积极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他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校学员,并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
1950年,他成为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为解放和建设海南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个红色英雄是雷锋。
虽然他不是海南本地人,但他在海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雷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勇气和责任感。
雷锋在1959年参加了海南的道路建设,并在海南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他的奉献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激励了无数人。
海南省还有许多其他的红色人物,如王若飞、林茂等等。
他们都在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共产主义精神。
他们以青春与鲜血谱写了红色的海南篇章,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红色人物的事迹不仅仅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是时代的精神遗产。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呼唤着我们继续前行。
描写海南的作文

描写海南的作文描写海南的作文(通用39篇)描写海南的作文篇1我喜欢杭州西湖的美景,也喜欢黄山的怪石,但我更喜欢美丽的海南岛。
来到海边,金黄的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金子一样。
一颗颗沙子里仿佛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闪闪发光。
接着就是海洋蓝蓝的一眼望不到边,忽然一个浪从远处打来,打在正在戏水的人身上。
海岸旁的礁石上的洞里面藏着可爱的小螃蟹,它好像在说:“快来抓我呀!”在海滩的旁边是热带水果林。
各种水果树长得异常茂盛。
比如香蕉成串的挂在树上:黄的、绿的、大的、小的,各种各样的形状。
一个个榴莲全身到处都是刺,像是穿上了铠甲。
它也像一个士兵在保护家园。
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西瓜、苹果在水果林旁有着一个果汁摊在那里,一种种水果都变成了果汁:西瓜汁、苹果汁、香蕉汁,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海南岛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我爱那里的风土人情,更爱那无边无际的大海。
描写海南的作文篇2海南位于我国的最南端,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我们一下飞机就感觉从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温暖的夏天,无比舒爽。
那里的树木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就像是来到了绿色的海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街上、在马路上、在海滩边随处都可以看到高大的椰子树,树上还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椰果,看得我馋涎欲滴。
来到海南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亚龙湾。
一下车,就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碧蓝海水和瓦蓝的天连在了一起,让我们分不出哪是海哪是天,十分壮观。
我兴奋得脱掉鞋子,踩在了乳白色细腻的沙子上,柔软的沙子就像在亲吻着我的脚,舒服极了。
沙滩上的游客可真多呀,有的睡在躺椅上,享受着日光浴。
有的争着和稀有的玳瑁龟拍照留念。
还有的在海里和海水拥抱着。
我和几个小伙伴们排成一线和海浪游戏。
当海浪退出海滩时,我们悄悄地往前迈出几步,当海浪重返沙滩时,我们又和海浪赛跑,看谁跑得快,我们拼命地往前跑,可是海浪总是不谦让我们这些孩子,最后总是抓住了我们的脚,还打湿了我们的裤子。
亚龙湾的海水可真清呀!清得能看见海岸边的贝壳,这些贝壳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海南非遗文化作文

海南非遗文化作文篇一《海南非遗:一场奇妙的文化之旅》海南,这个美丽的海岛,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
说到海南非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琼剧。
我有一次去乡下的亲戚家,正好赶上村里搭台唱琼剧。
那场面,可热闹了。
老远就听到那锣鼓家伙事儿一阵响。
戏台子也简单,就是几块木板一搭,红布一围,就有了个表演的地儿。
演员们的行头可不含糊,大花脸画得特别夸张,浓眉大眼的,那服饰花花绿绿的特别好看。
我凑近后台去看,好家伙,那些个道具啥的堆了一地。
然后我看到一位演老生的演员在那对着镜子整理他的胡子,那胡子长长的,他摆弄来摆弄去,直到满意为止。
琼剧的唱腔也很有特点,咿咿呀呀的,虽然我听不太懂他们唱的每一句词儿,但是那腔调里就透着一种古老的韵味。
旁边那些老人们可就不一样了,跟着一起摇头晃脑的,估计都能把词儿背下来。
有个阿婆还和我讲这琼剧的故事内容呢。
她说这琼剧讲的都是些老祖宗留下的道理、传说。
像那次演的一个剧,里面就有好人被冤枉但最后沉冤得雪的情节。
我看着那些演员的一招一式,真像是从老时光里走出来的人一样。
琼剧在海南人的生活里就像生活的调味品,有它在,这日子就有滋味多了。
它不仅仅是唱戏,更是海南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文化财富,承载着太多海南人的记忆和情感。
就像在那个小村子里,大家围聚在一起看琼剧的这个画面,是海南独有的一道风景线,也是海南非遗文化活着的体现。
篇二《走进海南椰雕的小世界》海南的椰雕,是一门特别有趣的手艺。
我和椰雕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可真是个意外。
我在海南的一个小集市闲逛,看到一个老爷爷在摆摊儿,摆的都是些椰雕的小玩意儿。
有椰壳做的小盒子,上面雕着精美的花纹,像是大海的波浪,又像是花花草草的。
还有椰雕的挂件,小巧玲珑的特别可爱。
我就好奇地凑上前去。
老爷爷特别热情,拿起一个椰雕的笔筒和我说:“小伙子(小姐),这可都是我自己动手做的,一个一个雕出来的。
”我拿在手里一看,哇,这椰壳的表面摸起来很光滑,但是那些雕刻的地方又很有质感。
学习海南民族文化后的感悟

学习海南民族文化后的感悟《学习海南民族文化后的感悟》篇一海南,那片神秘而迷人的土地,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学习海南民族文化之前,我对它的印象仅仅停留在碧海蓝天、椰林沙滩上。
可当我真正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是一座文化的宝藏,让我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内心满是惊喜与感动。
就拿黎族文化来说吧。
黎族的织锦那可真是一绝,那些五彩斑斓的图案仿佛是织女下凡织就的。
我曾经在一个民俗博物馆里看到过真正的黎族织锦,那精致的纹路,复杂得就像迷宫一样,每一针每一线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我当时就想,这得花费多少心血啊,这织锦就像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都织进了这锦布里。
也许在现代化的今天,很多人觉得这些传统的东西有点“老土”,但是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时尚,是那种穿越千年依然能打动人心的时尚。
还有黎族的船型屋,第一次看到它的图片时,我简直惊呆了。
这屋子就像一艘倒扣在地上的船,这造型也太奇特了吧。
听老师说,这船型屋的建造可大有讲究,它的形状不仅是为了美观,还和黎族的历史有关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黎族的祖先漂洋过海来到海南,船型屋就像是他们对过去海上生活的一种纪念。
我想象着自己走进这样一座船型屋,里面弥漫着淡淡的草木香,阳光透过屋顶的缝隙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童话世界。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比如有些传统的习俗正在逐渐被现代生活所淹没。
像黎族的一些祭祀仪式,现在懂得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就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来保护这些文化呢?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消失吗?这让我心里有点难过,就像眼睁睁看着一件宝贝被破坏却无能为力。
但是,我也看到了希望。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开始关注海南民族文化了,他们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中,像一些时尚的服饰、文创产品。
这就像是给海南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它能够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光彩。
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向身边的人宣传一下海南民族文化也好。
海南文化

海南饮食文化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和乐蟹.东山羊.加积鸭。
文昌鸡号称“海南传统四大名菜之首”。
因产于文昌而得名,而且还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
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市潭牛镇天赐村,村外多榕树,树上古枝参天,浓荫遮日,树上绿草如茵,鸡雏成群,鸡食榕籽、觅昆虫,追逐嬉戏,繁衍生栖,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
一般现在当地人养鸡方法:将纯种鸡苗交给农户放牧饲养120天,回收后喂大米、番薯、花生饼、椰蓉等熟饲料,集中育肥50天。
关于文昌鸡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为官,回京时带了几只文昌鸡请皇帝品尝。
皇帝品尝后称赞道:“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鸡也!”文昌鸡由此得名,誉满天下。
因村野之鸡受皇上天子赐名,村舍荣光,该村得名天赐村。
天赐村中最早养鸡人姓蔡,故文昌鸡亦称蔡氏鸡。
在海南素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之说。
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是白斩(也叫“白切”),是中国最佳食用型鸡种之一,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
如果你夹一块金黄色的鸡肉放入你的口中,一定会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捧!”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
吃文昌鸡的佐料很讲究,蒜泥+酱油+桔子汁,海南人没有吃醋的习惯,桔子汁是必不可少的。
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
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出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加积鸭加积鸭盛产于海南琼海市加积镇,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相传加积鸭是300多年前由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的良种鸭,故称“番鸭”。
其长相别于本地的草鸭和北京鸭。
它形体扁平,红冠黄蹶,羽毛黑白相间。
由于加积地区饲养番鸭的方法与其他地方殊异,故其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故人们把加积饲养的番鸭称为加积鸭。
据测定,加积鸭肉含蛋白质34%,比鸡和猪,牛肉含量都高,脂肪则占12%左右,比北京鸭的含量少8%,比鹅和草鸭更少;而胸、腿的肌肉占全部肉量的六成左右,是一种肥美多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健康美食,可补虚暖胃,强筋壮骨,活血行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海南之美——海南红色文化之旅
摘要:2012年1月16日至1月20日,追寻着海南传统文化的足
迹,我带领3个初中学弟先后去了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冯白驹将
军故居,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琼中白沙起义纪念园,琼崖纵
队司令部旧址,千年古盐田。
正文:
2012年1月16日,天气很晴,正如我们的心情一样,如此
的晴朗,因为今天我们将开始我们的海南传统文化之旅。我和3
个学弟来到了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琼崖“一大”旧址占地面积
1839.09平方米,建筑面积994.26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
建于1920年。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1950年海南解放后又先后成为部队、海口和海南机关办公和住
宿的地方。1984年市政府将旧址确定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定
位。进到里面,我们马上被墙上雕刻的东西所吸引,墙上雕刻着
海南人民不畏强权,同日寇作斗争的场面,如此的宏伟壮观,我
们的心灵完全被震撼,那时候的场景似乎又浮现在我们的心情,
我们感到激情澎湃!通过拜访,我们也了解到中共琼崖一大旧
址是海南共产党的“摇篮”,是琼崖革命的历史坐标,在琼
崖人民武装革命斗争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共琼崖
地方委员会的建立使琼崖革命事业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开
始了琼崖人民革命斗争的新阶段。以下是一张琼崖“一大”旧
址的照片。
下午,我们来到了冯白驹将军故居,冯白驹故故居在长
泰村背依山丘,面俯绿野。故居屋后古木成林,屋前庭地宽阔,
花圃艳丽,草地如锦,真不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将领的摇篮
地。一进到里面,我们马上被一所雕像所吸引,那就是冯白驹将
军的雕像,雕像的他意气风发,英姿飒爽,我们由衷的佩服他,
故居 这里不仅再现了历史的现状,而且告诉人们,一位功勋卓
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出生、长大在这样一个极普通的农民
家庭。正屋左侧,顺势建造一列横廊,里面陈列着关于冯白驹将
军家世、生活、革命活动等的物件及图片。在这里,参观者可以
了解到琼崖革命斗争的史迹和冯白驹将军的生平事迹。
下图是将军的雕像。
17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琼海红色娘
子军纪念园是海南省红色旅游设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一个景
点,还有现代化的展厅,在这个纪念园里可以全方位的了解琼崖
革命历史,了解红色娘子军。在纪念园里的“南府”有位100岁
的红色娘子军老阿婆——当年的排长王运梅老人,可以去看望下
老人,拍张合影。谁说女子不如男呢,抗战,女子也可以,红色
娘子军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切,她们用自己的反击保卫了家乡,捍
卫了祖国,这让人万分佩服!下面是纪念园的雕像。
18日,我们来到了白沙起义纪念园。白沙起义纪念园是
为纪念黎族领袖王国兴带领农民起义的历史事迹而建的。作为海
南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这里却是少
有人问津的一个地方。纪念园处在一片安静的山区,周围是黎族
和苗族聚居区,民族风情浓郁,从园里出来可以在附近爬爬山,
或这走访当地的黎民,听当地老人讲述王国兴的革命故事。
19日,我们来到了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
便文村是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所在地,前往便文村的山
路上要经过两条小河,山腰上还有一片梯田,春夏季的时候应该
很漂亮,我们冬季去的时候,正在休耕,田里没有水不是太好看。
便文村上下的山坡上都是橡胶林,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都是黎
民。有两位老人王家理、王家科,他们是当年红军交通员王福寿
的两个儿子,来这里听听两位老人眼中的红军往事。还有村子里
的村民和孩子都很淳朴,和外界联系较少,到此走访一定要尊重
当地村民的风俗和习惯。
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琼山会馆),修建于1927年,
同周围的老建筑一样古朴而安详,门口没几米远就是几个卖菜和
水果的摊位。海南第一个红色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的诞生
地,如今,它安详的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琼山会馆所处的这片老街区的建筑汇集了从上世纪二、
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直到现在的钢筋水泥建筑,二、三十年代
的建筑占据了一大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
琼山会馆向南大约几百米是另外一片老街区,这里有《红色
娘子军》中“南霸天”的老房子,当时电影就是在这里取的景。
三个院落连成一片,占去了半条街道,房子红砖灰瓦,黑黄梁柱,
院内铺设红色地砖,使这个破败的院落仍不失当年的富丽与豪
华,只是年久失修,破旧了些。但是它所蕴含的精神却一点也没
有褪去!
20日,我们返回了家那边,去看了千年古盐田,洋浦开发区的
新英湾区是一个天然避风的海湾,在这个海湾里,有流传千余年
的古盐田和晒盐技艺,被人们称为洋浦最早的“工业”。它的名
字叫洋浦千年古盐田。它没有天生丽质和华贵的美貌,它的美朴
实而厚重,它有些神奇和神秘,千百年来它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
人们,如今,它成了人们眼里一道绝美的风景。
这里参观是不要门票的,免费参观,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制盐技
术,让人不得不佩服千年前古人的智慧!
结束语:
通过这次参观实践,我了解了海南红色的传统文化,对海南
红色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我希望海南政府能积
极宣传这些优秀的文化,毕竟其中很多红色古迹还是很少人知道
的,在信息化社会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不能
忘了过去的共荣历史,历史需要我们的缅怀,也需要我们的铭记
和发扬,这就是红色文化的作用,让我们时刻记住吃苦耐劳,坚
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同时,我希望更多的海南人民能重视属于海
南的传统文化,不能让文化丢失,因为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海
南人民应因由这些文化而自豪,而骄傲,同时应该开放更多的景
点,取消门票,欢迎内地的朋友过来参观拜访,让海南的红色文
化在中国红起来!